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9
篇文章
<
1
2
…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文体学视野下《出师表》《陈情表》的文学特征和教学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8期24-29,共6页
《出师表》和《陈情表》是作者在面对特定阅读情境而创作的实用文本,具有明确的写作意图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本文基于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表文的教学内容,以文体学的角度解读《出师表》《陈情表》的体裁规范,分析二表文本的语体审...
《出师表》和《陈情表》是作者在面对特定阅读情境而创作的实用文本,具有明确的写作意图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本文基于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表文的教学内容,以文体学的角度解读《出师表》《陈情表》的体裁规范,分析二表文本的语体审美,探究诸葛亮和李密对表文体的风格创造,调整“情感至上”的理解偏颇,进而得到理论化的教学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出师表
》
《陈情
表
》
文体学
文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跟着书家学文言文 赵孟頫《出师表卷》
2
作者
赵宏琪
《书法教育》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看一看元代书家赵孟頫的《出师表卷》共计46行,笔法蕴藉沉稳,结字严整秀丽,书风秀逸而遒媚。是楷、行、草三体间杂的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人...
看一看元代书家赵孟頫的《出师表卷》共计46行,笔法蕴藉沉稳,结字严整秀丽,书风秀逸而遒媚。是楷、行、草三体间杂的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人称赵吴兴。赵孟頫在历史上是一位各体兼善的大家,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
结字
颜真卿
水精宫道人
书风
浙江湖州
出师表
欧阳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出师表》真伪考释
被引量:
1
3
作者
卿三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3-30,共8页
有学者对诸葛亮《后出师表》提出置疑。笔者提出几点意见:一、《后表》虽不载于《诸葛亮传》,但见于《诸葛恪传》;二、《后表》不是张俨、诸葛恪伪造;三、《后表》用语与诸葛亮习惯用语符合;四、《后表》立意与诸葛亮行为一致。由此可知...
有学者对诸葛亮《后出师表》提出置疑。笔者提出几点意见:一、《后表》虽不载于《诸葛亮传》,但见于《诸葛恪传》;二、《后表》不是张俨、诸葛恪伪造;三、《后表》用语与诸葛亮习惯用语符合;四、《后表》立意与诸葛亮行为一致。由此可知,《后表》是诸葛亮的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
后
出师表
张俨
诸葛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后出师表》相关史实考
4
作者
卿三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1-38,共8页
对诸葛亮《后出师表》,人们提出各种置疑。《后表》叙事是否有史实根据,是其焦点之一。笔者考查有关文献后,提出以下看法:《后表》叙事与历史文献所载史实基本相合。其中有矛盾处,如:赵云卒年不合问题,是因为史籍记载时有错误;阳群等人...
对诸葛亮《后出师表》,人们提出各种置疑。《后表》叙事是否有史实根据,是其焦点之一。笔者考查有关文献后,提出以下看法:《后表》叙事与历史文献所载史实基本相合。其中有矛盾处,如:赵云卒年不合问题,是因为史籍记载时有错误;阳群等人事迹不另见于《三国志》等书,是因为史籍所存有限;祁连难以落实,是因为古今地名演变;李服、王服不分,是因为人名笔划讹错;南阳、乌巢、潼关,容易识别;北山、黎阳、巢湖,不易分辨;夏侯、关羽,事迹昭著;刘繇、王朗,资料隐晦。凡此各种情况,颇费斟酌。拨云见日,《后表》确为诸葛亮之作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
出师表
诸葛亮
赵云
孙策
曹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破解《后出师表》之谜
5
作者
韩亚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0-84,共5页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后出师表》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冬十一月;这种记载是错误的,由此造成一系列疑难问题。真实情况则是,诸葛亮于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冬十二月写作《后出师表》;由此出发,一系列疑难问题可以得到...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后出师表》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冬十一月;这种记载是错误的,由此造成一系列疑难问题。真实情况则是,诸葛亮于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冬十二月写作《后出师表》;由此出发,一系列疑难问题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恢复《后出师表》的本来面目,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宏观把握诸葛亮的心路历程和行动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
出师表
魏明帝太和四年冬十二月
诸葛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出师表》的朗诵教学思考
6
作者
胡轶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80-83,共4页
笔者按照文稿准备到表达的过程,由浅至深地从播音创作基础、朗读学、表演学、艺术接受学、教育学等角度,提出了聆听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出师表》的历史背景、写作背景和播音背景,并对于舞台表演时的状态给予...
笔者按照文稿准备到表达的过程,由浅至深地从播音创作基础、朗读学、表演学、艺术接受学、教育学等角度,提出了聆听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出师表》的历史背景、写作背景和播音背景,并对于舞台表演时的状态给予了提示。希望对于中学老师进行语文教学和朗诵辅导时提供一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师表
朗诵
教学
表
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以《出师表》为例谈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被引量:
2
7
作者
杨茂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X期75-77,共3页
《出师表》是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其中,诸葛亮字字珠玑,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汉朝王室的感激之情,同时又为刘禅指出在统治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成为历史上的一篇感人肺腑的名篇。本文以《出师表》为例,谈谈如何在...
《出师表》是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其中,诸葛亮字字珠玑,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汉朝王室的感激之情,同时又为刘禅指出在统治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成为历史上的一篇感人肺腑的名篇。本文以《出师表》为例,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
出师表
》
文化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
文言文
九年级
人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解读《出师表》
8
作者
何燕宁
《写作》
2017年第1期69-71,共3页
应用文的应用范围广,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及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诸葛亮的《出师表》持论通达严密,行文情浓词切,堪为文章之典范。这篇表文对当今应用文体写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应用文的角度对《出师...
应用文的应用范围广,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及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诸葛亮的《出师表》持论通达严密,行文情浓词切,堪为文章之典范。这篇表文对当今应用文体写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应用文的角度对《出师表》进行解读,探究应用写作艺术,希望对现代应用写作有一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出师表
》
应用写作
艺术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语篇分析视角下《沈晓霞相会出师表》杨译本评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艳鸾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2期155-156,共2页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语篇作为翻译单位确立以来,对翻译研究和实践都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衔接是语篇分析的核心。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该文以明代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中的名篇《沈晓霞相会出师...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语篇作为翻译单位确立以来,对翻译研究和实践都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衔接是语篇分析的核心。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该文以明代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中的名篇《沈晓霞相会出师表》为例,试从语篇衔接的角度入手,讨论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是如何应用衔接手段实现语篇的对等翻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篇分析
沈晓霞相会
出师表
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谈《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不足之处
10
作者
周连发
《教师》
2015年第34期77-77,共1页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在古代战争和国家管理中对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视程度。但熟读兵书战策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却似乎忘却了这三点要求。本文就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
出师表
》
天时
地利
人和
不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出师表》看诸葛亮的智慧
11
作者
陈正秋
《教师》
2011年第4期128-128,共1页
前朝军师诸葛亮,其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其文采,千百年传颂。《出师表》全面深刻表述了他对刘氏父子、对蜀汉的情与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人教学《出师表》十几载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
《
出师表
》
诸葛亮
智慧
研究成果
名篇
文采
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岳飞和前后出师表
12
作者
张俊之
《书法艺术》
1995年第3期28-30,共3页
前后出师表,本为三国蜀相诸葛武侯所作,经岳飞书写,便更加炳耀千秋。千百年来,鼓舞了多少文臣武将,为国尽忠,为中华民族而奋斗!武侯名亮(181—234)字孔明,东汉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水),避乱荆州,躬耕垅(亩夂),自比管仲、乐毅。三顾以后,...
前后出师表,本为三国蜀相诸葛武侯所作,经岳飞书写,便更加炳耀千秋。千百年来,鼓舞了多少文臣武将,为国尽忠,为中华民族而奋斗!武侯名亮(181—234)字孔明,东汉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水),避乱荆州,躬耕垅(亩夂),自比管仲、乐毅。三顾以后,辅佐刘备,联合东吴破曹操于赤壁,收江南,建蜀汉,东和孙权,南平孟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师表
岳飞
杨氏
武侯祠
山东沂水
中华民族
刻本
南阳
曹操
蜀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主次矛盾移位的杰作——读诸葛亮《出师表》
13
作者
郭象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作者在深入研读诸葛亮《出师表》后,认为这是一部主次矛盾移位的杰作,并就此观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
《
出师表
》
主次矛盾
移位
杰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出师表」人物补释
14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7期48-48,共1页
︽出师表︾人物补释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刘世友《出师表》一文提及蜀汉诸多人名,有侍中郭攸之、费,侍郎董允,将军向宠,尚书陈震,作者给他们以很高的评价。教材对这几人未作详注,特根据陈寿《三国志》人物传记而作此补释。费...
︽出师表︾人物补释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刘世友《出师表》一文提及蜀汉诸多人名,有侍中郭攸之、费,侍郎董允,将军向宠,尚书陈震,作者给他们以很高的评价。教材对这几人未作详注,特根据陈寿《三国志》人物传记而作此补释。费,字文伟,少孤,依族父为生,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出师表
》
诸葛亮
《三国志》
刘禅
新曹农场
江苏省东台市
刘备
派人追赶
孙权
诸葛亮南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葛亮《隆中对》《答法正书》《出师表》注译
15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隆中对[原文]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
隆中对[原文]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师表
隆中对
诸葛亮
注译
曹操
益州
孙权
诸侯
南海
荆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情表》表意结构探析
被引量:
3
16
作者
汲安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7,共4页
评价李密的《陈情表》,人们多着眼于“情”。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引时人安子顺语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评价李密的《陈情表》,人们多着眼于“情”。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引时人安子顺语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读而堕泪,这是言慈孝之情的感染力。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其选编的《古文观止》中评道:“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这是言意切情真的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
表
李令伯
《
出师表
》
诸葛孔明
祭十二郎文
子顺
吴调
宾退录
言意
蜀汉政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亘古男儿 江河万古——读陆游《示儿》
17
作者
张亚欣
《孙子研究》
2025年第1期116-117,共2页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宁宗嘉定二年腊月廿九(公历1210年1月26日),85岁的陆游病逝,临终前赋诗《示儿》遗子孙。陆游一生作诗近万首,这首绝笔诗篇幅不大,语言无华,却分量很重,感人至深。首...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宁宗嘉定二年腊月廿九(公历1210年1月26日),85岁的陆游病逝,临终前赋诗《示儿》遗子孙。陆游一生作诗近万首,这首绝笔诗篇幅不大,语言无华,却分量很重,感人至深。首句从容道出坦然看待生死,人死后万事皆空,本来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次句一转,九州未同,心事未完,故念念不忘,沉痛悲怆之情难抑。下句再转,借用《出师表》中语,期待“北定中原”,表达至死都希望看到国家统一的壮志,格调由“悲”而“壮”。最后一句收束扣题,表面上叮嘱儿子不要忘记他的夙愿,实则希望子孙不坠恢复之志,务存必胜信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出师表
》
绝笔诗
陆游
万首
必胜信念
宋宁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缜密的文思,巧妙的布局:《陈情表》赏析
18
作者
谢小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陈情
表
》
文思
赏析
《
出师表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陈情表》中三个被误解的同义复词
19
作者
袁巧儿
周掌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期153-154,共2页
常言道,"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陈情表》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翘楚,语言委婉恳切,感情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选入了这篇文章.作为一篇典范的文...
常言道,"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陈情表》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翘楚,语言委婉恳切,感情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选入了这篇文章.作为一篇典范的文言文,文中有相当数量的同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同的语素连在一起使用的复合词)值得师生仔细解读、正确掌握.但教材编者或许对同义复词这种语言现象缺乏了解,往往按现代汉语的常用义进行拆分理解,造成解释错误.下面列举三例试加考证,希望有助于教材注解的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情
表
》
《
出师表
》
同义复词
抒情文
感情真挚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常用义
中国文学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诸葛亮北伐“以攻为守”说质疑
被引量:
2
20
作者
施光明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59-64,共6页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史上的一件大事,凡治三国史者多有论及,也都流行着一种说法,即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就说:“诸葛亮出师以北伐,攻也,特以为守焉耳,以攻为守。”①直至今日,这种观点仍很流行,如韩国磐先生就...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史上的一件大事,凡治三国史者多有论及,也都流行着一种说法,即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就说:“诸葛亮出师以北伐,攻也,特以为守焉耳,以攻为守。”①直至今日,这种观点仍很流行,如韩国磐先生就认为:诸葛亮“这种出兵伐魏,实际上是以攻为守的策略。”②诸葛亮北伐,果真是以攻为守吗?质诸史实,实难苟同,故拟文以作质疑。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认为曹魏政权随着实力上升,必然积极向外发展,因此,即使蜀不攻魏,魏也要攻蜀,与其被攻,不如先发制人,以攻为守。二是根据诸葛亮在《后出师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葛亮北伐
韩国磐
后
出师表
蜀汉政权
夷陵之战
三国时期
蜀军
邓艾
十全必克
《
出师表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文体学视野下《出师表》《陈情表》的文学特征和教学启示
被引量:
1
1
作者
马健
机构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高级中学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年第8期24-29,共6页
文摘
《出师表》和《陈情表》是作者在面对特定阅读情境而创作的实用文本,具有明确的写作意图和强烈的情感表达。本文基于统编初、高中语文教材中关于表文的教学内容,以文体学的角度解读《出师表》《陈情表》的体裁规范,分析二表文本的语体审美,探究诸葛亮和李密对表文体的风格创造,调整“情感至上”的理解偏颇,进而得到理论化的教学启示。
关键词
《
出师表
》
《陈情
表
》
文体学
文学特征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跟着书家学文言文 赵孟頫《出师表卷》
2
作者
赵宏琪
机构
杭州市采荷第二小学
出处
《书法教育》
2024年第3期54-57,共4页
文摘
看一看元代书家赵孟頫的《出师表卷》共计46行,笔法蕴藉沉稳,结字严整秀丽,书风秀逸而遒媚。是楷、行、草三体间杂的一件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别署水精宫道人、鸥波。浙江吴兴(今浙江湖州)人,人称赵吴兴。赵孟頫在历史上是一位各体兼善的大家,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关键词
赵孟
结字
颜真卿
水精宫道人
书风
浙江湖州
出师表
欧阳询
分类号
G624.7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出师表》真伪考释
被引量:
1
3
作者
卿三祥
机构
四川大学图书馆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23-30,共8页
文摘
有学者对诸葛亮《后出师表》提出置疑。笔者提出几点意见:一、《后表》虽不载于《诸葛亮传》,但见于《诸葛恪传》;二、《后表》不是张俨、诸葛恪伪造;三、《后表》用语与诸葛亮习惯用语符合;四、《后表》立意与诸葛亮行为一致。由此可知,《后表》是诸葛亮的作品。
关键词
诸葛亮
后
出师表
张俨
诸葛恪
Keywords
Zhuge Liang
"Post Memorial on Going to War"
Zhang Yan
Zhuge Ke
分类号
K236.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后出师表》相关史实考
4
作者
卿三祥
机构
四川大学图书馆
出处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6期31-38,共8页
文摘
对诸葛亮《后出师表》,人们提出各种置疑。《后表》叙事是否有史实根据,是其焦点之一。笔者考查有关文献后,提出以下看法:《后表》叙事与历史文献所载史实基本相合。其中有矛盾处,如:赵云卒年不合问题,是因为史籍记载时有错误;阳群等人事迹不另见于《三国志》等书,是因为史籍所存有限;祁连难以落实,是因为古今地名演变;李服、王服不分,是因为人名笔划讹错;南阳、乌巢、潼关,容易识别;北山、黎阳、巢湖,不易分辨;夏侯、关羽,事迹昭著;刘繇、王朗,资料隐晦。凡此各种情况,颇费斟酌。拨云见日,《后表》确为诸葛亮之作品。
关键词
后
出师表
诸葛亮
赵云
孙策
曹操
Keywords
Post Memorial on Going to War
Zhuge Liang
Zhao Yun
Sun Ce
Cao Cao
分类号
K236.2 [历史地理—中国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破解《后出师表》之谜
5
作者
韩亚光
机构
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
出处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0-84,共5页
文摘
根据《资治通鉴》的记载,《后出师表》写于魏明帝太和二年(公元228年)冬十一月;这种记载是错误的,由此造成一系列疑难问题。真实情况则是,诸葛亮于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冬十二月写作《后出师表》;由此出发,一系列疑难问题可以得到合理解释。恢复《后出师表》的本来面目,有利于深刻理解和宏观把握诸葛亮的心路历程和行动轨迹。
关键词
后
出师表
魏明帝太和四年冬十二月
诸葛亮
Keywords
the Post Memorial on Going to War
the twelfth month in the fourth year of Calm Peace in Wei calendar
Zhuge Liang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出师表》的朗诵教学思考
6
作者
胡轶群
机构
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出处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年第4期80-83,共4页
文摘
笔者按照文稿准备到表达的过程,由浅至深地从播音创作基础、朗读学、表演学、艺术接受学、教育学等角度,提出了聆听过程中的三个阶段和应该注意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出师表》的历史背景、写作背景和播音背景,并对于舞台表演时的状态给予了提示。希望对于中学老师进行语文教学和朗诵辅导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
出师表
朗诵
教学
表
达
Keywords
Memorial on Sending Out the Troops
Reading
Teaching
Expression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以《出师表》为例谈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被引量:
2
7
作者
杨茂玉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X期75-77,共3页
文摘
《出师表》是选自人教版语文教材九年级上册的一篇经典文言文,其中,诸葛亮字字珠玑,既表达了自己对于汉朝王室的感激之情,同时又为刘禅指出在统治时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成为历史上的一篇感人肺腑的名篇。本文以《出师表》为例,谈谈如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键词
初中语文教学
《
出师表
》
文化渗透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语文教材
文言文
九年级
人教版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解读《出师表》
8
作者
何燕宁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写作》
2017年第1期69-71,共3页
文摘
应用文的应用范围广,是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日常工作及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之一。诸葛亮的《出师表》持论通达严密,行文情浓词切,堪为文章之典范。这篇表文对当今应用文体写作同样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主要从应用文的角度对《出师表》进行解读,探究应用写作艺术,希望对现代应用写作有一些借鉴意义。
关键词
《
出师表
》
应用写作
艺术借鉴
分类号
H152.3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语篇分析视角下《沈晓霞相会出师表》杨译本评析
被引量:
1
9
作者
陈艳鸾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出处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2期155-156,共2页
文摘
语篇分析是语言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语篇作为翻译单位确立以来,对翻译研究和实践都起到了现实的指导作用。衔接是语篇分析的核心。衔接手段可分为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该文以明代冯梦龙编纂的《喻世明言》中的名篇《沈晓霞相会出师表》为例,试从语篇衔接的角度入手,讨论杨宪益戴乃迭的英译本是如何应用衔接手段实现语篇的对等翻译。
关键词
语篇分析
沈晓霞相会
出师表
衔接
Keywords
discourse analysis
a just man revenged
cohesion
分类号
H315.9 [语言文字—英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谈《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不足之处
10
作者
周连发
机构
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东辉中学
出处
《教师》
2015年第34期77-77,共1页
文摘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见在古代战争和国家管理中对天时、地利、人和的重视程度。但熟读兵书战策的诸葛亮在《出师表》一文中却似乎忘却了这三点要求。本文就此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关键词
《
出师表
》
天时
地利
人和
不足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出师表》看诸葛亮的智慧
11
作者
陈正秋
机构
湖南省衡阳县演陂镇演陂中学
出处
《教师》
2011年第4期128-128,共1页
文摘
前朝军师诸葛亮,其挥毫而成令人荡气回肠的《出师表》,成为千古不朽的名篇佳作,其文采,千百年传颂。《出师表》全面深刻表述了他对刘氏父子、对蜀汉的情与义。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结合本人教学《出师表》十几载的点滴体会。
关键词
《
出师表
》
诸葛亮
智慧
研究成果
名篇
文采
教学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岳飞和前后出师表
12
作者
张俊之
出处
《书法艺术》
1995年第3期28-30,共3页
文摘
前后出师表,本为三国蜀相诸葛武侯所作,经岳飞书写,便更加炳耀千秋。千百年来,鼓舞了多少文臣武将,为国尽忠,为中华民族而奋斗!武侯名亮(181—234)字孔明,东汉琅琊阳都人(今山东沂水),避乱荆州,躬耕垅(亩夂),自比管仲、乐毅。三顾以后,辅佐刘备,联合东吴破曹操于赤壁,收江南,建蜀汉,东和孙权,南平孟获,
关键词
出师表
岳飞
杨氏
武侯祠
山东沂水
中华民族
刻本
南阳
曹操
蜀汉
分类号
J292.1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主次矛盾移位的杰作——读诸葛亮《出师表》
13
作者
郭象
机构
华北石油教育学院中文系
出处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11-13,共3页
文摘
作者在深入研读诸葛亮《出师表》后,认为这是一部主次矛盾移位的杰作,并就此观点展开论述。
关键词
《
出师表
》
主次矛盾
移位
杰作
分类号
I207.6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出师表」人物补释
14
出处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年第7期48-48,共1页
文摘
︽出师表︾人物补释江苏省东台市新曹农场中学刘世友《出师表》一文提及蜀汉诸多人名,有侍中郭攸之、费,侍郎董允,将军向宠,尚书陈震,作者给他们以很高的评价。教材对这几人未作详注,特根据陈寿《三国志》人物传记而作此补释。费,字文伟,少孤,依族父为生,游...
关键词
《
出师表
》
诸葛亮
《三国志》
刘禅
新曹农场
江苏省东台市
刘备
派人追赶
孙权
诸葛亮南征
分类号
H194.1 [语言文字—汉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葛亮《隆中对》《答法正书》《出师表》注译
15
机构
武汉大学哲学系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4年第3期116-122,共7页
文摘
隆中对[原文] 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
关键词
出师表
隆中对
诸葛亮
注译
曹操
益州
孙权
诸侯
南海
荆州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情表》表意结构探析
被引量:
3
16
作者
汲安庆
机构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出处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44-47,共4页
文摘
评价李密的《陈情表》,人们多着眼于“情”。宋人赵与时《宾退录》卷九引时人安子顺语云:“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读而堕泪,这是言慈孝之情的感染力。清人吴楚材、吴调侯在其选编的《古文观止》中评道:“历叙情事,俱从天真写出,无一字虚言驾饰。”这是言意切情真的魅力。
关键词
陈情
表
李令伯
《
出师表
》
诸葛孔明
祭十二郎文
子顺
吴调
宾退录
言意
蜀汉政权
分类号
G634.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亘古男儿 江河万古——读陆游《示儿》
17
作者
张亚欣
机构
山东友谊出版社人文编辑部
出处
《孙子研究》
2025年第1期116-117,共2页
文摘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宁宗嘉定二年腊月廿九(公历1210年1月26日),85岁的陆游病逝,临终前赋诗《示儿》遗子孙。陆游一生作诗近万首,这首绝笔诗篇幅不大,语言无华,却分量很重,感人至深。首句从容道出坦然看待生死,人死后万事皆空,本来没有什么放不下的。次句一转,九州未同,心事未完,故念念不忘,沉痛悲怆之情难抑。下句再转,借用《出师表》中语,期待“北定中原”,表达至死都希望看到国家统一的壮志,格调由“悲”而“壮”。最后一句收束扣题,表面上叮嘱儿子不要忘记他的夙愿,实则希望子孙不坠恢复之志,务存必胜信念。
关键词
《
出师表
》
绝笔诗
陆游
万首
必胜信念
宋宁宗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缜密的文思,巧妙的布局:《陈情表》赏析
18
作者
谢小苇
机构
安庆市石化第一中学
出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第5期127-128,共2页
关键词
《陈情
表
》
文思
赏析
《
出师表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陈情表》中三个被误解的同义复词
19
作者
袁巧儿
周掌胜
机构
浙江省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出处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年第1期153-154,共2页
文摘
常言道,"读诸葛亮《出师表》不流泪者不忠,读李密《陈情表》不流泪者不孝".《陈情表》作为中国文学史上抒情文的翘楚,语言委婉恳切,感情真挚动人,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必修五选入了这篇文章.作为一篇典范的文言文,文中有相当数量的同义复词(两个意义相同的语素连在一起使用的复合词)值得师生仔细解读、正确掌握.但教材编者或许对同义复词这种语言现象缺乏了解,往往按现代汉语的常用义进行拆分理解,造成解释错误.下面列举三例试加考证,希望有助于教材注解的完善.
关键词
《陈情
表
》
《
出师表
》
同义复词
抒情文
感情真挚
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
常用义
中国文学史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诸葛亮北伐“以攻为守”说质疑
被引量:
2
20
作者
施光明
出处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年第3期59-64,共6页
文摘
诸葛亮北伐,是三国史上的一件大事,凡治三国史者多有论及,也都流行着一种说法,即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明末清初的王夫之就说:“诸葛亮出师以北伐,攻也,特以为守焉耳,以攻为守。”①直至今日,这种观点仍很流行,如韩国磐先生就认为:诸葛亮“这种出兵伐魏,实际上是以攻为守的策略。”②诸葛亮北伐,果真是以攻为守吗?质诸史实,实难苟同,故拟文以作质疑。认为诸葛亮北伐是“以攻为守”的理由主要有两条:一是认为曹魏政权随着实力上升,必然积极向外发展,因此,即使蜀不攻魏,魏也要攻蜀,与其被攻,不如先发制人,以攻为守。二是根据诸葛亮在《后出师表》
关键词
诸葛亮北伐
韩国磐
后
出师表
蜀汉政权
夷陵之战
三国时期
蜀军
邓艾
十全必克
《
出师表
》
分类号
I2 [文学—中国文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文体学视野下《出师表》《陈情表》的文学特征和教学启示
马健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跟着书家学文言文 赵孟頫《出师表卷》
赵宏琪
《书法教育》
202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后出师表》真伪考释
卿三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后出师表》相关史实考
卿三祥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破解《后出师表》之谜
韩亚光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出师表》的朗诵教学思考
胡轶群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13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以《出师表》为例谈语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渗透
杨茂玉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8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从应用写作的角度解读《出师表》
何燕宁
《写作》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9
语篇分析视角下《沈晓霞相会出师表》杨译本评析
陈艳鸾
《海外英语》
201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浅谈《出师表》中诸葛亮的不足之处
周连发
《教师》
201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从《出师表》看诸葛亮的智慧
陈正秋
《教师》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岳飞和前后出师表
张俊之
《书法艺术》
199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3
主次矛盾移位的杰作——读诸葛亮《出师表》
郭象
《沧州师范学院学报》
199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出师表」人物补释
《语文世界(上旬刊)》
199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5
诸葛亮《隆中对》《答法正书》《出师表》注译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7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陈情表》表意结构探析
汲安庆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16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亘古男儿 江河万古——读陆游《示儿》
张亚欣
《孙子研究》
2025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8
缜密的文思,巧妙的布局:《陈情表》赏析
谢小苇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9
《陈情表》中三个被误解的同义复词
袁巧儿
周掌胜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20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诸葛亮北伐“以攻为守”说质疑
施光明
《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5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