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4篇文章
< 1 2 5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生物等效性试验受试者试验方案知晓率及回访时间准确率的影响分析
1
作者 颜羽 沈秋霞 +2 位作者 杨红英 梁振娥 王彩虹 《当代医药论丛》 2025年第4期55-57,共3页
目的:探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生物等效性试验受试者试验方案知晓率及回访时间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生物等效性试验受试者14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收取时间分组。观察组72例受试者的收取时间为2023年7月—9月,对其在实施常规指导干... 目的:探究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对生物等效性试验受试者试验方案知晓率及回访时间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生物等效性试验受试者144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收取时间分组。观察组72例受试者的收取时间为2023年7月—9月,对其在实施常规指导干预的基础上,使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指导干预;对照组72例受试者的收取时间为2023年4月—6月,对其进行常规指导干预。在干预结束后,将两组的试验方案知晓率、回访时间准确率、总满意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临床试验方案的知晓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回访时间的准确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试验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能有效提高生物等效性试验受试者的试验方案知晓率、回访时间准确率、对试验的总满意率,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等效性试验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试验方案知晓率 回访时间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临床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分析
2
作者 沈佳骏 张忆宁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2期261-264,共4页
目的:分析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接受微生物标本检查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标本采集,研究组采取规范化采... 目的:分析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检验结果准确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上海市嘉定区中医医院在2023年1月至2025年1月期间接受微生物标本检查的患者4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标本采集,研究组采取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对比两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阳性率及标本总阳性检出率。结果:两组血液标本、尿液标本、痰液标本、粪便标本单项阳性检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标本总阳性检出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可提升病原微生物检查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范化采集临床微生物标本 微生物检验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准确率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刘晓晓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4期108-110,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兰陵县兰陵镇中心卫生院(兰陵县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疑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高频彩超检查,以... 目的:探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应用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效果和影响因素。方法:纳入2019年1月至2023年1月兰陵县兰陵镇中心卫生院(兰陵县第二人民医院)接诊的疑似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200例为研究对象。患儿均接受高频彩超检查,以治疗后复诊情况作为诊断结果,分析诊断结果。结果:治疗后复诊结果证实200例疑似病例中有188例(94.00%)为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可见淋巴结明显增大的情况,12例(6.00%)被误诊为急性阑尾炎。进行高频彩超检查可见淋巴结均属于单发,呈现出串珠样的排列,为圆形及椭圆形,内部存在低回声团块但边界清晰,皮髓区存在明显分界,经CDFI发现存在淋巴结增大点样及短棒样血流信号,淋巴结呈门形分布。因素分析显示,影响CDFI诊断准确率的主要因素包括患病时间、肠积气及液性暗区(P<0.05)。结论:针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在对病变的诊断上,借助高频彩超的检查方式,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性,为病变的早期干预提供帮助(但是需要规避准确率相关影响因素,确保检查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肠系膜淋巴结炎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准确率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MIA法和ELISA法诊断HBV感染准确率的对比研究
4
作者 赵晨 李萌 戚润鹏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523-525,共3页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 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准确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目的:分析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Chemiluminescence particle immunoassay,CMIA)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患者血清学标志物诊断准确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我院2020年5月至2022年4月就诊的85例HBV感染患者,并采用CMIA法、ELISA法分析HBV感染的准确率、血清学标志物检测结果[乙肝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乙肝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Ab)、乙肝e抗体(Hepatitis B e antibody,HBeAb)、乙肝e抗原(Hepatitis B e antigen,HBeAg)、乙肝核心抗体(Hepatitis B core antibody,HBcAb)浓度]、HBsAb、HBsAg回收率.结果:CMIA法诊断准确率,检测HBsAg、HBeAb、HBcAb阳性率高于ELISA法(P<0.05);两组平均回收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与ELISA法相比,CMIA法用于检测HBV感染患者血清学标志物具有较高准确度、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MIA HBV 血清学标志物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码率-准确率优化的图像特征压缩
5
作者 蒋伟 沈昊宇 《南京邮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34,共8页
在智慧城市、智慧巡检、智慧交通等场景中,摄像头等终端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图像视频数据,并在云端由智能处理算法进行图形分析。然而传统的源端图像视频压缩传输,后端特征提取与分析识别的处理框架易造成视觉特征受损,影响分析识别精度。... 在智慧城市、智慧巡检、智慧交通等场景中,摄像头等终端设备会产生大量的图像视频数据,并在云端由智能处理算法进行图形分析。然而传统的源端图像视频压缩传输,后端特征提取与分析识别的处理框架易造成视觉特征受损,影响分析识别精度。因此,源端提取图像特征,压缩后传输到后端的处理框架成为新的热点。文中提出了一种基于码率-准确率优化的图像特征压缩方法。首先,提取图像特征,分析划分特征图重要性的标准,将特征图分为重要性和非重要性特征两部分,并分别进行量化。在此基础上,建立码率-准确率的模型,在给定码率条件下,求解最优的准确率,确定相应的量化参数。以图像分类作为智能分析任务开展了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方法可以优化选择不同区域的量化参数,获得更好的编码性能。在低码率的条件下,相较JPEG算法准确率提高9.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特征压缩 分区域量化 码率-准确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CA循环的管理模式在病案室中的管理效果及对编码准确率的影响研究
6
作者 杜翠敏 刘林香 聂俊青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4期20-23,共4页
目的探究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病案管理效果以及对于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的320份病案资料,采用常规追踪管理的方式对2023年1—6月病案进行病案管理,作为对照组;对2023年7—12月的... 目的探究以PDCA循环管理模式为基础的病案管理效果以及对于编码准确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23年1—12月潍坊市坊子区人民医院的320份病案资料,采用常规追踪管理的方式对2023年1—6月病案进行病案管理,作为对照组;对2023年7—12月的病案采用PDCA循环管理法进行病案管理,设为观察组,每组病案资料各160份。选择同一批工作人员(n=10)作为研究对象,对比两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病案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案的收集时间与归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编码准确率高于对照组,且编码修改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工作人员的病案管理失误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工作情况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病案室管理中,有利于减少病案管理失误问题发生,优化病案质量,缩短病案的收集时间和归档时间,提高工作人员的编码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 病案室 编码准确率 病案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小学高年段学生简便运算准确率的有效策略
7
作者 胡洁 艾亮亮 《教师博览(下旬刊)》 2024年第1期47-49,共3页
“双减”政策提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目标。这就要求日常教学必须减负增效,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质量。进入小学高年段,简便运算能力成了学生的必备能力。教师... “双减”政策提出了有效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目标。这就要求日常教学必须减负增效,在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同时,提高教学的质量。进入小学高年段,简便运算能力成了学生的必备能力。教师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教学,激发学生面对复杂运算时的简化意识,提高学生简便运算的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数学 简便运算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联合双源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中的准确率研究
8
作者 郭红娟 孙耀辉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5期93-95,共3页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双源CT(DS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抽取鹤壁市人民医院近3年收治的60例ASO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均给予CDU检查和DSCT检查。结果CDU检查联合DSCT检... 目的研究彩色多普勒超声(CDU)联合双源CT(DSCT)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诊断中的准确率。方法抽取鹤壁市人民医院近3年收治的60例ASO患者,所有患者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且均给予CDU检查和DSCT检查。结果CDU检查联合DSCT检查的灵敏性98.58%、特异性98.69%及诊断准确率98.63%均高于单一CDU检查(88.15%、89.54%、88.74%)和单一DSCT检查(90.05%、91.50%、90.66%)(P<0.05)。结论CDU检查联合DSCT检查可提高ASO患者的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超声检查 双源CT检查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的选取对预测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38
9
作者 孙东玲 董钢峰 梁运培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1-75,共5页
系统地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的选取对预测准确率的影响规律 ,建立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与突出预测指标测定值的关系模式 ,指出指标的概念误差和测定误差是预测结果含有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临界... 系统地分析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指标临界值的选取对预测准确率的影响规律 ,建立了工作面煤与瓦斯突出的危险性与突出预测指标测定值的关系模式 ,指出指标的概念误差和测定误差是预测结果含有不确定性的根本原因 .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临界值与预测准确率的关系 ,认为降低 (或提高 )临界值可提高预测不突出 (或突出 )的准确率 ,但过度降低 (或提高 )将损害生产(或安全 )利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 准确率 临界值 煤突出 瓦斯突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豫州褐蛋鸡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及对策 被引量:5
10
作者 康相涛 宋素芳 +5 位作者 李明 赵改名 黄艳群 王彦彬 白献晓 睢富根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0-405,共6页
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依据 ,以豫州褐蛋鸡配套系为素材 ,研究了豫州褐蛋鸡育种中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研究表明 :配套系后代雏鸡出现多种不纯羽色类型的分离现象 ,直接导致了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 ;造成雏鸡羽色... 以现代遗传育种理论为依据 ,以豫州褐蛋鸡配套系为素材 ,研究了豫州褐蛋鸡育种中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的原因和解决措施。研究表明 :配套系后代雏鸡出现多种不纯羽色类型的分离现象 ,直接导致了羽色自别雌雄准确率下降 ;造成雏鸡羽色类型分离的主要原因是白羽内含有大量红锈羽母本的基因类型。亲本的羽色类型对群体的繁殖性能和生产性能均无显著影响 ,在育种工作中 ,为提高雏鸡自别雌雄准确率 ,可以大胆淘汰含有红锈羽的亲本 ,严格选育。试验表明 :选育后雏鸡自别雌雄准确率达 98%以上 ,比选育前提高 7 9个百分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鸡 自别雌雄 羽色 准确率 育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NA序列映射方法对蛋白质编码区预测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7
11
作者 马玉韬 张成 +2 位作者 杨泽林 李琦 杨婷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6期3234-3238,共5页
[目的]探讨当前主要的DNA序列映射方法对蛋白质编码区的预测准确率的影响,寻找有效的映射方法。[方法]以AC(Approxi-mate Correlation)为碱基层的预测准确率的测度,采用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窄通带滤波器预测算法研究各种映射... [目的]探讨当前主要的DNA序列映射方法对蛋白质编码区的预测准确率的影响,寻找有效的映射方法。[方法]以AC(Approxi-mate Correlation)为碱基层的预测准确率的测度,采用FIR(Finite Impulse Response)窄通带滤波器预测算法研究各种映射方法对预测准确率的影响。[结果]在ALLSEQ和HMR195 2个DNA序列集上,Voss法和Z-curve方法是较PN(Paired Numeric)法、EIIP(Electron-IoInteraction Potential)法和复数法更为有效的映射方法。[结论]该研究结果为用预测结果的AC值来验证新映射方法的有效性奠定了基础,对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正确揭示DNA序列的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测准确率 蛋白质编码区 映射方法 加窗 窄通带滤波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混合度下液体介入难辨别煤矸红外图像识别准确率 被引量:9
12
作者 张锦旺 何庚 王家臣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370-1381,共12页
高准确率的煤矸自动识别对综放开采智能放煤至关重要。针对灰度差异较小的难辨别煤矸种类,提出了“液体介入+红外检测”的煤矸识别新思路,进行了不同混合度下液体介入煤矸识别试验,获得了不同时刻煤矸混合试样的红外图像,借助ImageJ图... 高准确率的煤矸自动识别对综放开采智能放煤至关重要。针对灰度差异较小的难辨别煤矸种类,提出了“液体介入+红外检测”的煤矸识别新思路,进行了不同混合度下液体介入煤矸识别试验,获得了不同时刻煤矸混合试样的红外图像,借助ImageJ图像处理软件定量计算了煤矸图像的混合度,深入分析了煤矸混合度、介入时间、图像处理方法对液体介入煤矸识别准确率的影响,并从红外温变速率场的角度探讨了提高液体介入煤矸识别准确率的技术路径。研究结果表明:“液体介入+红外检测”方法可有效提高难辨别煤矸识别准确率。不同的煤矸混合度条件下,液体介入后红外图像中煤样所在区域均出现显著温降现象,可作为煤矸混合度自动识别的基础。当混矸率较低时,煤样温度在煤矸红外图像变化中起控制作用;当混矸率小于20%时,煤矸识别准确率随混矸率增大而增大,液体介入后10 s内的平均准确率约85.78%;混矸率在20%~60%内识别准确率较高且较为稳定,平均准确率约为94.38%,且液体介入时间对其影响很小,高准确率区域呈现“倾斜条带状”分布特征。当混矸率大于60%后,不同处理方法的识别准确率均值随混矸率增大呈下降趋势且离散性急剧增加;煤矸图像平均红外温差减小是煤矸混合放出后期识别准确率降低的根本原因,通过选取合理的液体种类、温度、介入量等参数来增大红外温度场的变化程度,可有效提高煤矸识别准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顶煤开采 煤矸识别 混矸率 准确率 红外温变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提升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准确率的储能系统出力控制策略 被引量:3
13
作者 李娜 白恺 +3 位作者 柳玉 王开让 巩宇 董建明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18年第1期100-107,共8页
目前对于储能系统应用于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移峰填谷等场景的控制策略已有文献研究,但对于风功率预测准确率影响风电场效益的机制下储能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尚未见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减小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偏差为目标的储能系... 目前对于储能系统应用于平抑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移峰填谷等场景的控制策略已有文献研究,但对于风功率预测准确率影响风电场效益的机制下储能系统应用的可行性尚未见研究。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减小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偏差为目标的储能系统出力控制策略,控制策略以风电场实时出力数据(秒级)为数据源,采用线性外推加以移动平均优化的方法预测下一时刻风电场出力,通过比较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值与实时预测值,计算储能系统期望出力,并根据储能系统不同SOC区间内的出力能力进行约束,输出储能系统出力指令,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储能系统出力控制策略,能够使风电场通过配置储能系统,减少短期功率预测准确度考核,对风电场的精益化运行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能系统 风电场短期功率预测 准确率 荷电状态(S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ADL评估准确率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4
作者 杜亚丽 吴伟伟 +1 位作者 李瑾 张喜维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1年第16期193-196,共4页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成立品管圈,以外科病房住院患者615例为研究对象,改善前(未实施品管圈)292例,改善后(实施品管圈)323例... 目的观察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评分准确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19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成立品管圈,以外科病房住院患者615例为研究对象,改善前(未实施品管圈)292例,改善后(实施品管圈)323例,比较品管圈活动前、后ADL评分的准确率,分析品管圈活动在提高ADL评分准确率中的效果。结果品管圈活动后患者ADL评分准确率(91.3%)高于改善前(6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L评分各项目准确率除大便控制外,均高于改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品管圈活动能进一步提高ADL评分准确率,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活动 日常生活活动评分 准确率 应用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级制分诊标准对提高儿科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 被引量:9
15
作者 禹晶晶 谢伦艳 +2 位作者 龙宝贵 刘丁凤 刘花艳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11期181-182,共2页
目的:探讨五级制分诊标准对提高儿科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7~12月在急诊室就诊的192881例患儿中,每月随机抽取100例,共计6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诊方式分诊;从2012年7~12月在急诊室就诊的221074例患儿中,... 目的:探讨五级制分诊标准对提高儿科急诊分诊准确率的影响。方法从2011年7~12月在急诊室就诊的192881例患儿中,每月随机抽取100例,共计600例,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分诊方式分诊;从2012年7~12月在急诊室就诊的221074例患儿中,每月随机抽取100例,共计600例,设为观察组,按五级分诊标准分诊。对两组患儿分诊准确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分诊准确率98.67%,高于对照组的92.00%,观察组患儿的满意度92.33%,高于对照组87.67%,两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五级制分诊标准详细清楚、分级明确,能提高分诊准确率,保障了患儿的安全,提高了患儿及其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级制分诊标准 儿科急诊 预检分诊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率的干预对策 被引量:11
16
作者 罗洪源 沙永生 《护士进修杂志》 2018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提高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2016年3-6月不合格动脉血气标本1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采集送检标本过程中采取相应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率的变化。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动... 目的探讨提高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率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对我科2016年3-6月不合格动脉血气标本18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采集送检标本过程中采取相应护理干预,观察干预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率的变化。结果采取干预措施后,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准确率由87.89%提高到96.42%,而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也由83.90%提高到93.74%。结论血气结果的准确率与采血时患者状态、采血的具体操作及标本的及时送检密切相关,加强对这些因素的护理质量控制,可明显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血气分析 准确率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护理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速度与准确率权衡:被试反应状态评价与建模 被引量:5
17
作者 郭小军 罗照盛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89-595,共7页
在测验中,被试总是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作答。在测验时间限制内,被试在不同项目上可能存在不同的权衡倾向。在有的项目上,随着反应时增加,准确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降低。针对这种情形,本研究从能力、速度以及能力与速度... 在测验中,被试总是被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测验作答。在测验时间限制内,被试在不同项目上可能存在不同的权衡倾向。在有的项目上,随着反应时增加,准确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反而会降低。针对这种情形,本研究从能力、速度以及能力与速度补偿角度对其原因进行探索,并以此构建了三个反应时与准确率非单调关系的分层模型。结果表明,MCMC(Markov chain Monte Carlo)算法能准确地估计模型各参数;而且在实际数据分析中发现反应时与准确率的非单调关系更可能与被试的能力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时 准确率 非单调关系 分层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24h尿标本留取准确率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郑鑫 陈长英 +3 位作者 乔改红 许丽颖 赵焕 刘迪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15年第1期137-138,共2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按照自愿原则,成立品管圈小组,并按照其步骤进行活动,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者24 h尿留取的准确率。结果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率由活动前的67.9%提高到84.4%,差异...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提高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准确率中的作用。方法按照自愿原则,成立品管圈小组,并按照其步骤进行活动,比较活动前后住院患者24 h尿留取的准确率。结果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率由活动前的67.9%提高到8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品管圈可以有效提高住院患者24 h尿标本留取的准确率,是改善护理质量的一种有效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24H尿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比较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庄玉慧 陈亮 +1 位作者 吕艳杰 谭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28-29,共2页
目的分析并对比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方法 92例小胰腺癌患者,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CT检查,观察组给予患者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93.48%)显著... 目的分析并对比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的准确率。方法 92例小胰腺癌患者,按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给予患者CT检查,观察组给予患者MRI检查,对比两组患者检查准确率与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检查准确率(93.48%)显著高于对照组(80.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情况。结论 CT与MRI诊断小胰腺癌时均具有安全性,相对于CT检查,MRI检查的准确率更高,值得临床大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胰腺癌 CT检查 MRI检查 准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心理测量学模型及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郭小军 罗照盛 《心理学探新》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51-460,共10页
在大规模被试评价中,任务完成的准确率一直是评价的主要指标。然而,在各种任务情景中,反映执行者素质的指标除了结果的正确性之外,决策过程的时效性同样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开发一个适合大规模评价情景,同时考虑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模型... 在大规模被试评价中,任务完成的准确率一直是评价的主要指标。然而,在各种任务情景中,反映执行者素质的指标除了结果的正确性之外,决策过程的时效性同样是极其重要的。因此,开发一个适合大规模评价情景,同时考虑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模型,探索被试作答准确率与速度间的关系将具有重要的价值。基于认知心理学实验中的速度与准确率研究,构建一个基于速度与准确率权衡的心理测量学模型。新模型参数能非常稳定而又精确地被估计,同时模型中的变量及其关系也能够很好地得到实测数据的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度与准确率权衡 大规模评价 认知实验 心理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