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3篇文章
< 1 2 2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采煤工作面全风流路径风温及冷负荷预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延河 万志军 +4 位作者 于振子 师鹏 赵万里 甄正 张源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71-175,共5页
为改善井下工作环境,打破高温矿井逢夏停工停产的困境,以平煤股份十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全风流路径风温预测的采煤工作面冷负荷计算方法。建立了采煤工作面温度场数值模型,分析了入口风温与控温靶区温度值的依变关系;设置控温靶区... 为改善井下工作环境,打破高温矿井逢夏停工停产的困境,以平煤股份十矿为工程背景,提出了基于全风流路径风温预测的采煤工作面冷负荷计算方法。建立了采煤工作面温度场数值模型,分析了入口风温与控温靶区温度值的依变关系;设置控温靶区目标温度值,并通过焓差法对制冷前后的采煤工作面冷负荷进行计算。研究结果表明,以采煤工作面上端头超前工作面50 m为控温靶区,入口温度与控温靶区温度的依变关系为:y=89.57-72.88×0.99^(x);降温前,入口风温为30℃,控温靶区温度为35.7℃。降温后,入口风温为13.6℃,控温靶区温度为26℃;降温前工作面入口风流焓值为85.53 kJ/kg,控温靶区风流焓值为128.88 kJ/kg;降温后工作面入口风流焓值为28.36 kJ/kg,控温靶区风流焓值为66.77 kJ/kg。工作面的冷负荷为2286.8 kW。制冷机组制冷量为2300 kW,机组运行后工作面温度平均降低7~10℃,湿度降低20%以上,降温除湿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矿井 高温采煤工作面 风温预测 冷负荷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住宅厨房空调冷负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徐爽 周弈伽 +4 位作者 叶丰 郭俊杰 王嘉华 陈文华 罗茂辉 《建筑节能(中英文)》 CAS 2024年第3期87-92,共6页
住宅厨房空间因存在高温燃烧热源和烹饪空气污染源,是热舒适和空气品质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厨房热湿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厨房空调产品也逐渐出现,而现有的负荷研究无法为厨房空调的设计提供有效依... 住宅厨房空间因存在高温燃烧热源和烹饪空气污染源,是热舒适和空气品质问题相对集中的区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厨房热湿环境的舒适性要求越来越高,新的厨房空调产品也逐渐出现,而现有的负荷研究无法为厨房空调的设计提供有效依据。为了探索住宅厨房空调冷负荷及其影响因素,以某典型住宅厨房为例,研究了厨房冷负荷的大小分布、来源构成、影响变量以及地域差异。结果表明,厨房空调冷负荷集中分布在800~1600W/m^(2),潜热负荷占比高达75%,室外补风在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中平均占比30%和71%。地域差异导致峰值负荷大小和出现小时数不同,这对空调选型有重要影响。现有的厨房空调需要匹配合理的运行策略和补风形式才能满足厨房冷量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厨房冷负荷 厨房空调 运行策略 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建筑室内热源冷负荷计算修正模型 被引量:2
3
作者 刘敏 丁研 +2 位作者 王朝霞 朱能 何青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10-115,共6页
针对天津市某办公建筑的两间多人办公室,以现场测试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在空调季展开调研。测试了室内外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室内黑球温度、空气流速,观察并记录了室内人员活动及在室情况、设备功率及工作状态、照明控制行为及灯具... 针对天津市某办公建筑的两间多人办公室,以现场测试和调查问卷相结合的方法在空调季展开调研。测试了室内外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室内黑球温度、空气流速,观察并记录了室内人员活动及在室情况、设备功率及工作状态、照明控制行为及灯具使用情况。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人员冷负荷、设备冷负荷及照明冷负荷的计算模型,并通过实测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室内热源冷负荷 修正模型 人员行为 人员冷负荷 设备冷负荷 照明冷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上常用的简易冷负荷计算方法对比及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周敏 宋晗 +1 位作者 吴松恒 杨春方 《暖通空调》 2020年第11期21-27,共7页
从冷负荷的计算原理、计算程序及得热量和冷负荷的计算等多个方面对比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3种简易冷负荷计算方法--冷负荷系数法、辐射时间序列法及CIBSE准入系数法--的区别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3种冷负荷计算方法的特点及存在... 从冷负荷的计算原理、计算程序及得热量和冷负荷的计算等多个方面对比了目前国际上常用的3种简易冷负荷计算方法--冷负荷系数法、辐射时间序列法及CIBSE准入系数法--的区别及特点。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了3种冷负荷计算方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并为我国建筑行业在面向国际化的发展过程中简易冷负荷手算方法的应用和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易冷负荷计算方法 冷负荷系数法 辐射时间序列法 CIBSE准入系数法 得热量 冷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有限传感器的建筑冷负荷深度学习预测模型构建
5
作者 许晓群 王翠灵 +2 位作者 库慧益 王宝龙 俞忠民 《暖通空调》 2024年第10期52-59,共8页
建筑冷负荷准确预测是实现建筑空调系统基于模型的优化控制和建筑节能的重要基础。面向实际建筑建立准确的冷负荷预测模型是一个十分困难的系统工程,包括传感器安装、数据的通信和读取、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识别。在实际工程中,传感器安装... 建筑冷负荷准确预测是实现建筑空调系统基于模型的优化控制和建筑节能的重要基础。面向实际建筑建立准确的冷负荷预测模型是一个十分困难的系统工程,包括传感器安装、数据的通信和读取、数据预处理和模型识别。在实际工程中,传感器安装数量和种类有限或者运行过程被损坏使得获取必要的模型识别数据十分困难,同时实际建筑复杂的现场情况使得建立物理模型困难。针对以上2个问题,本文构建了面向有限传感器的建筑冷负荷预测深度学习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冷负荷的主要影响因素,采用传感器替代、补充和数据插值的方法构建模型输入集,利用长短期记忆模型建立了高性能的冷负荷预测模型,并分析了不同特征量输入集下的模型性能。在烟厂厂房的冷负荷预测中,利用本文构建的冷负荷预测模型识别流程建立的长短期记忆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APE)为9.0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负荷预测 长短期记忆模型 有限传感器 深度学习模型 特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内热源滞后冷负荷监测模型研究
6
作者 李若楠 忽煜皓 张吉礼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149,共14页
准确获取内热源实时冷负荷对于制定供暖空调系统节能调控策略及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而辐射热传递过程产生的滞后冷负荷是内热源冷负荷计算的难点,为此,基于围护结构蓄放热规律、热传递特性及传递函数原理等建立内热源滞后冷... 准确获取内热源实时冷负荷对于制定供暖空调系统节能调控策略及降低建筑运行能耗具有重要意义,而辐射热传递过程产生的滞后冷负荷是内热源冷负荷计算的难点,为此,基于围护结构蓄放热规律、热传递特性及传递函数原理等建立内热源滞后冷负荷监测模型,该模型为10阶传递函数。为了简化计算过程、提高计算精度,利用辐射时间系数对该模型进行参数辨识及降阶分析,最终得到2阶传递函数。建立试验系统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模型的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为8.19%。内热源滞后冷负荷监测模型可依托能耗监测平台实现负荷的在线监测,对描述滞后冷负荷的时间延迟规律及幅度衰减特性具有理论意义,为制定供暖空调系统节能调控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热源辐射热 围护结构 滞后冷负荷 蓄放热过程 传递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工程实际应用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孙春华 金凤云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7-71,共5页
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是我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持通过的两种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本文的目的是找出两者的差异性和适应性以指导工程实践.文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的工程简化算法对位于哈尔滨、北京、上海及广州... 谐波反应法和冷负荷系数法是我国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主持通过的两种空调冷负荷计算方法,本文的目的是找出两者的差异性和适应性以指导工程实践.文中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的工程简化算法对位于哈尔滨、北京、上海及广州的某办公建筑形成的冷负荷进行了计算,并对两种方法算得的各项冷负荷逐时值和总逐时值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冷负荷系数法和谐波反应法存在峰值、峰值出现时间均不同的规律;冷负荷系数法的峰值要比谐波反应法大5~7 W/m2;而且冷负荷系数法算得的各地区峰值均出现在12h左右,而谐波反应法峰值均是在18~20 h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负荷 负荷峰值 谐波反应法 冷负荷系数法 工程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与中庭类建筑冷负荷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杨延萍 李峰 郑林涛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46-50,共5页
以广州某一设有中庭的大型建筑为对象建立模型,采用正交分析方法,研究了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窗墙面积比、中庭屋顶天窗面积比、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热惰性指标、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与建筑冷负荷、中庭冷负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以广州某一设有中庭的大型建筑为对象建立模型,采用正交分析方法,研究了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窗墙面积比、中庭屋顶天窗面积比、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热惰性指标、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与建筑冷负荷、中庭冷负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建筑外围护结构平均传热系数与建筑能耗中度相关,与中庭能耗低度相关。影响中庭能耗的主要因素是中庭屋顶天窗面积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护结构 热工参数 中庭冷负荷 建筑冷负荷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调区人员对空调系统冷负荷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国君杰 余跃进 《南京师范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 CAS 2007年第2期33-36,共4页
人员冷负荷是空调系统冷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空调区人员对空调系统冷负荷的影响程度,对几种建筑类型的人员冷负荷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人员是决定空调系统冷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适当降低室内舒适度标准,合理确定计算人员密度,... 人员冷负荷是空调系统冷负荷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究空调区人员对空调系统冷负荷的影响程度,对几种建筑类型的人员冷负荷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人员是决定空调系统冷负荷大小的主要因素.适当降低室内舒适度标准,合理确定计算人员密度,对科学确定空调系统冷负荷具有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区 人员冷负荷 新风冷负荷 系统冷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节能墙体冷负荷计算温度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永安 李继志 +2 位作者 刘学来 毕海洋 张晓峰 《新型建筑材料》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6-58,共3页
建立了新型节能墙体空调冷负荷计算温度的数学模型,探讨了求解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途径,详细说明了求取空调冷负荷计算温度的方法,这对于新型墙体的空调冷负荷精确计算、空调系统的节能优化运行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新型墙体 空调冷负荷 冷负荷计算温度 节能 热容量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同材质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2
11
作者 苑翔 龙惟定 张洁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71-75,共5页
针对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中影响因素过多、区域规划阶段建筑数据不完备等问题,通过分析建筑冷负荷的组成及影响因素,认为具有相同朝向或朝向角相差90°且具有相同建筑材质的矩形区域建筑可整合为能表征其外扰冷负荷分布的特征建筑。... 针对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中影响因素过多、区域规划阶段建筑数据不完备等问题,通过分析建筑冷负荷的组成及影响因素,认为具有相同朝向或朝向角相差90°且具有相同建筑材质的矩形区域建筑可整合为能表征其外扰冷负荷分布的特征建筑。对上海地区两区域建筑的冷负荷进行了模拟计算,并与整合后的特征建筑的冷负荷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特征建筑与该区域建筑有相同的单位体积冷负荷分布,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可以转化为其特征建筑的冷负荷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筑 冷负荷预测 建筑整合 特征建筑 单位体积冷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新风冷负荷计算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余晓平 付祥钊 《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CAS 2002年第2期23-26,50,共5页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潮湿建筑气候的特点确定了判定建筑潮湿气候的简便指标 ,从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和有利建筑节能角度提出了夏季新风逐时冷负荷的分析方法 ,定义了新风焓时数、度时数和湿时数 ,并以重庆为例 ,计算了新风显热冷负荷、潜... 根据夏热冬冷地区潮湿建筑气候的特点确定了判定建筑潮湿气候的简便指标 ,从合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和有利建筑节能角度提出了夏季新风逐时冷负荷的分析方法 ,定义了新风焓时数、度时数和湿时数 ,并以重庆为例 ,计算了新风显热冷负荷、潜热冷负荷和全热冷负荷 ,强调了潮湿气候地区由于新风湿负荷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冷负荷 计算方法 夏热冬地区 潮湿气候 逐时冷负荷 建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节能墙体冷负荷温度的求解 被引量:1
13
作者 毕海洋 李永安 +1 位作者 李轶 孙培峰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58-61,共4页
针对目前出现的一系列新型节能墙体 ,研究了其空调负荷计算方法 ,通过建立传热模型 ,举例求解了一种新型节能墙体的冷负荷温度。
关键词 节能墙体 冷负荷 建筑能耗 得热量 冷负荷温度 传递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办公建筑中庭空调冷负荷简化计算
14
作者 李丹 《建筑节能》 CAS 2017年第8期21-24,29,共5页
以北京地区某实际工程为例,在一定简化计算的前提下,基于工程中常用的冷负荷系数法,根据太阳能的入射能量分析热平衡,介绍了具有高大中庭的办公建筑的空调冷负荷计算简化方法。并与中庭实测温度梯度进行对比,得出可应用于工程中的高大... 以北京地区某实际工程为例,在一定简化计算的前提下,基于工程中常用的冷负荷系数法,根据太阳能的入射能量分析热平衡,介绍了具有高大中庭的办公建筑的空调冷负荷计算简化方法。并与中庭实测温度梯度进行对比,得出可应用于工程中的高大中庭及周边办公环境的负荷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办公建筑 中庭 周边办公环境 空调冷负荷 冷负荷系数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房间围护结构冷负荷的快速计算法
15
作者 徐勇 徐红梅 《江苏煤炭》 2001年第2期34-35,共2页
通过实例提出了快速计算围护结构冷负荷的方法并设计出了计算冷负荷的表格
关键词 冷负荷系数法 最大冷负荷 围护结构 时间范围 房间 空气调节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论夏季新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法
16
作者 刘朝贤 《四川制冷》 1999年第4期15-18,共4页
以日为周期的夏季新风(包括渗透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方法(简称新风“逐时”冷负荷计算法)。按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的综合表达式计算出了全国几个主要城市的夏季空调室外空气逐时湿球温度和逐时焓值。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关键词 空调 冷负荷计算法 新风逐时冷负荷 逐时焓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区域供冷系统逐时冷负荷的分析及数值预测 被引量:20
17
作者 蒋小强 龙惟定 李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57-363,共7页
为了正确选择区域供冷系统设计负荷并优化其主机运行策略,对某区域供冷系统的逐时实际冷负荷变化规律及数值预测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区域供冷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流量进行实测,得到并分析实际逐时冷负荷;通过增加输入层数据,建立改进... 为了正确选择区域供冷系统设计负荷并优化其主机运行策略,对某区域供冷系统的逐时实际冷负荷变化规律及数值预测进行研究。通过对该区域供冷系统冷冻水供回水温度及流量进行实测,得到并分析实际逐时冷负荷;通过增加输入层数据,建立改进人工神经网络负荷预测模型并对预测值及其误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区域供冷系统在各负荷区间运行时间分布较均匀;在实测期间,系统在高负荷区间的运行时间所占比例为17.5%,最低负荷区间的运行时间所占比例为13.5%,其他负荷区间运行时间比例为15%~20%,这与单区域供冷系统负荷越大则运行时间越短的特点完全不同;并且区域供冷系统连续24h工作,实测日最小运行负荷仅为当日最大实际负荷的11.8%,逐时负荷变化范围大,这说明区域供冷系统更应注意机组容量选型和运行策略优化;由经改进人工神经网络算法得出的负荷预测值与实际值较吻合,其相对误差受用冷区域功能与特点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供系统 冷负荷 人工神经网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正交实验法的建筑冷负荷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2
18
作者 张伟捷 吴金顺 +1 位作者 魏一然 魏艳萍 《暖通空调》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77-80,共4页
利用DeST软件对模型建筑的逐时冷负荷进行了模拟,列出了影响冷负荷的7个因素:窗墙比、玻璃类型、墙体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人员密度、灯光设备负荷、外遮阳,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各因素对冷负荷的影响,找到了冷负荷最小时7个因素的最... 利用DeST软件对模型建筑的逐时冷负荷进行了模拟,列出了影响冷负荷的7个因素:窗墙比、玻璃类型、墙体传热系数、屋顶传热系数、人员密度、灯光设备负荷、外遮阳,通过正交实验法研究各因素对冷负荷的影响,找到了冷负荷最小时7个因素的最佳搭配,并计算了每个因素对冷负荷影响的显著性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负荷 正交实验法 最佳方案 显著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蒙特卡罗模拟的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模型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利珍 谭洪卫 +1 位作者 武涌 庄智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026-4032,共7页
针对目前区域能源规划时单体建筑的参数不完备、无法用常规负荷计算软件对区域内各单体建筑进行负荷预测等难题,提出基于蒙特卡罗的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适用于区域建筑群的冷负荷预测随机模型,并确定随机模型的风险... 针对目前区域能源规划时单体建筑的参数不完备、无法用常规负荷计算软件对区域内各单体建筑进行负荷预测等难题,提出基于蒙特卡罗的区域建筑冷负荷预测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适用于区域建筑群的冷负荷预测随机模型,并确定随机模型的风险变量分布特征,然后借助于蒙特卡罗随机模拟方法获得区域内各类建筑以及整个区域建筑群的峰值冷负荷概率分布和全年平均逐时冷负荷。同时利用实际应用场景相关参数模拟区域建筑群的冷负荷特性。仿真结果表明:区域建筑群冷负荷预测随机模型可以有效地计算区域内峰值冷负荷的频数分布和累积概率,在典型应用场景下,区域峰值冷负荷均值为60.9 MW,标准差为5.5。本研究有助于实现决策风险控制和成本控制,并将为区域能源规划提供一种可行的设计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建筑 冷负荷预测 蒙特卡罗法 随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建筑体形参数与外扰因素影响下冷负荷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苑翔 龙惟定 张洁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821-1827,共7页
在不考虑内扰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下,通过对上海地区12座矩形建筑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不同体形参数与建筑单位体积冷负荷的关系,提出用单位体积冷负荷指标作为建筑冷负荷指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朝向下,建筑单位体积最大冷负荷与... 在不考虑内扰对建筑冷负荷的影响下,通过对上海地区12座矩形建筑进行模拟分析,得出不同体形参数与建筑单位体积冷负荷的关系,提出用单位体积冷负荷指标作为建筑冷负荷指标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在同一朝向下,建筑单位体积最大冷负荷与窗墙面积比呈线性关系,且不同的窗墙面积比对应的峰值负荷在1 d内出现的时间相同;同时,单位体积最大冷负荷与建筑体形系数呈线性关系,与建筑尺寸呈反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扰 单位体积冷负荷 窗墙面积比 建筑朝向 体形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