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治疗冠心病效果观察 被引量:21
1
作者 张玉辉 高亚坤 +2 位作者 王钢 肖连波 周继梧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6期49-51,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OPCAB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应用Syntax评分评价患者冠心病...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OPCAB)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52例、对照组48例。观察组采用OPCAB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冠状动脉搭桥术(CCABG)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应用Syntax评分评价患者冠心病病变情况。记录手术时间、输血量、术中与术后出血量、住监护室时间、辅助呼吸时间、术后住院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术前及术后24 h抽取静脉血,检测血浆IL-6、IL-8、心肌肌钙蛋白水平。术后20 d记录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两组术后3、6个月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舒张期末内径(LVEDD)。结果两组治疗后Syntax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Syntax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住监护室时间、辅助呼吸时间、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输血量、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术后血浆IL-6、IL-8、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P均<0.05),观察组IL-6、IL-8、心肌肌钙蛋白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LVEF与LVEDD均较治疗前改善(P均<0.05)。结论 OPCAB治疗冠心病的疗效较好,对术中出血及术后治疗相关时间的影响较小,对心肌的损伤程度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搭桥 冠状动脉分流术 非体外循环 体外循环 冠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万里飞 郝兴海 +6 位作者 张喆 赵鸿 崔仲奇 张鲁锋 宋之明 解基严 万峰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6-38,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选择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9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在体外平行循环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使...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处理原则。方法选择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49例,并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在体外平行循环支持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0例在非体外循环下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术期使用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装置25例,其中术前置入18例,术中置入5例,术后置入2例。术中同期行二尖瓣手术8例,围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6.1%。结论急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是治疗危重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方法,但需要多学科的心脏中心以及一定数量的常规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技术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期间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非体外循环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心肌梗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的介入治疗疗效 被引量:11
3
作者 邓玉婷 张纯全 +1 位作者 刘玉昊 王旭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5年第10期1044-1047,共4页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给予PCI近期的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变化。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44例,根据是否行PCI分为PCI组23例,给予优化药物+冠状动脉旁路血管或者原位血管PCI,药物组2... 目的观察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给予PCI近期的神经内分泌及心功能变化。方法收集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患者44例,根据是否行PCI分为PCI组23例,给予优化药物+冠状动脉旁路血管或者原位血管PCI,药物组21例,给予优化药物治疗。2组患者分别在入院时及治疗3个月后抽静脉血及心脏超声检查,检测各神经内分泌因素水平及心脏功能。结果与药物组比较,PCI组治疗后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Ⅱ、醛固酮、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水平明显降低[(2.70±0.31)μg/(L·h)vs(3.40±0.42)μg/(L·h),(155.32±11.70)ng/L vs(173.38±11.47)ng/L,(161.11±10.64)pmol/L vs(173.85±9.69)pmol/L,(2815.28±295.40)pmol/Lvs(3462.82±487.51)pmol/L,(532.81±115.32)pmol/Lvs(633.41±60.47)pmol/L,P<0.05],左心室舒张末内径明显缩小(P<0.01),LVEF显著升高(P<0.01)。相关分析显示,B型钠尿肽与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呈正相关,LVEF与各神经内分泌因子水平呈负相关(P<0.01)。结论老年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再发心绞痛行PCI近期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优化药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绞痛 血管紧张素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司他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后患者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葛亚力 史宏伟 +4 位作者 朱雯霏 马正良 魏海燕 顾小萍 鲍红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32-538,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患者127例,分为三组:大剂量乌司他丁组(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对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就诊择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的老年患者127例,分为三组:大剂量乌司他丁组(1.6万U/kg)、小剂量乌司他丁组(0.8万U/kg)和对照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手术当日和次日晨8时测血浆皮质醇浓度,并在术前、开胸、术毕、术后6h和术后24h分别检测IL-6、IL-10、TNF—α.和S100β蛋白水平。术前1d、术后1周和3个月分别应用精神神经测试组合量表评估患者认知功能的变化判定有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计算各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并且比较术后1周是否发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患者S100β蛋白水平。结果:最终93例患者完成研究,三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术前相比较,对照组患者术后24h血浆皮质醇浓度升高明显(P〈0.01),且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患者术后血浆皮质醇浓度均较对照组低(均P〈0.01);三组患者术毕、术后6h和24h血浆IL-6、IL-10、TNF-α水平及S100β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均P〈0.05);大剂量和小剂量鸟司他丁组患者在术毕、术后6h和24h血浆IL-6、TNF-α水平浇以及在术后6hSlOOl3蛋白水平均比相对应时间点的对照组患者降低(均P〈0.05),但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患者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患者术后1周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25.8%和23.3%)均低于对照组(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大剂量和小剂量乌司他丁组术后3个月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12.9%和16.7%)与对照组(28.1%)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n=31)在术后24h血清S100β蛋白水平高于非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组(n=62),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术后1周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炎性反应及脑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副作用 神经系统疾病/病因学 白细胞介素/血液 糖蛋白α/治疗应用 肿瘤坏死因子仅/血液 认知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治疗老年人冠心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秦巍 白琳 +1 位作者 武猛 王芝洁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3期180-182,共3页
目的总结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的疗效和特点。方法比较52例OPCAB手术与28例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CABG)的临床资料。结果OPCAB组与CCABG组术后并发症11.5%和25.1%,平均ICU时间(18.... 目的总结70岁以上冠心病患者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OPCAB)的疗效和特点。方法比较52例OPCAB手术与28例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CABG)的临床资料。结果OPCAB组与CCABG组术后并发症11.5%和25.1%,平均ICU时间(18.52±6.49)h和(31.63±15.26)h,平均住院时间(11.34±2.28)d和(15.71±3.97)d。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更适合年老、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疾病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与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立猛 施野 +3 位作者 张志鹏 陈伊 邹亮 杜娟 《中国血液净化》 CSCD 2019年第11期738-741,共4页
目的明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CABG)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1 年9 月~2013 年11 月间接受单纯CABG 的161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DIGO(kidney dis... 目的明确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surgery,CABG)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收集阜外心血管病医院2011 年9 月~2013 年11 月间接受单纯CABG 的1615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KDIGO(kidney disease improving global outcomes)诊断标准评估患者术后7 天发生肾损伤情况。应用Logistic 二元回归分析方法,最终明确CABG 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结果研究最终收集1574 例患者完整临床资料,患者平均年龄为(60.3±8.4)岁,女性占20.5%,CABG 患者术后总的急性肾损伤发生率为70.2%。其中891 例(56.6%)患者符合急性肾损伤1 级标准,182 例(11.6%)患者符合急性肾损伤2 级标准,32 例(2.0%)患者符合急性肾损伤3 级标准。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年龄(OR=1.04,95%CI:1.02~1.05,P<0.001)、体外循环技术的应用(OR=1.53,95% CI:1.23~1.92,P<0.001)及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50%(OR=1.46,95% CI:1.01~2.09,P=0.042)是CABG 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术前最后一次肌酐水平(OR=0.98,95% CI:0.97~0.99,P<0.001)越低将更容易达到KDIGO 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结论CABG 术患者术后急性肾损伤的发生率较高,需引起临床医师关注。年龄、应用体外循环、术前左心室射血分数小于50%是CABG 术后发生急性肾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前肌酐水平较低患者更容易达到KDIGO急性肾损伤的诊断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急性肾损伤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8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临床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姜武 秦巍 +1 位作者 郝建潮 武猛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7年第6期429-431,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1岁。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4... 目的总结分析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的治疗效果和临床经验。方法1998年3月至2004年10月,280例冠心病(CAD)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平均年龄63.1岁。OPCAB实施率(即OPCAB占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百分比)为94.7%。合并瓣膜病变11例,合并室壁瘤9例。左室射血分数(LVEF)平均(47±14)%。5例急诊手术,2例术前放置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32例在常规体外循环下手术;248例采用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技术,术中改施体外循环6例。其中5例全动脉化、2例全静脉化旁路移植术。结果平均每例远端吻合口3.31个。4例左前胸部小切口单支病变旁路移植术,其余均为正中切口、多支病变的CABG手术。死亡3例(1.07%)。结论OPCAB手术安全可行,早期效果满意,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OPCAB具备独特的技术特点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疾病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被引量:4
8
作者 高杰 苏丕雄 +4 位作者 张希涛 刘岩 安向光 颜钧 顾松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2期99-101,共3页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E-CABG)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7例E-CABG患者的术前病情、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及术后随访,总结急诊搭桥围手术期的处理特点。结果59例抢救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8.1%。术后IABP放... 目的探讨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E-CABG)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的特点。方法回顾分析67例E-CABG患者的术前病情、术前准备、围手术期的处理措施及术后随访,总结急诊搭桥围手术期的处理特点。结果59例抢救成功,手术成功率为88.1%。术后IABP放置时间平均(40.0±8.0)h,机械通气平均(16.3±7.5)h,术后平均心排量(CO(4.6±1.4)L/min、肺动脉楔压(PCWP(15.3±5.2)mmHg、中心静脉压(CVP(14.5±4.3)cmH2O、术后24)))h心包纵隔引流(1000±430)ml,无围术期心肌梗死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存活者均随访10~35个月,无心绞痛及心肌缺血表现。结论E-CABG使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受益。不同类型的冠心病急症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可获得较高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围手期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与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引流的对比分析及护理 被引量:8
9
作者 杨瑞冬 于亚群 冯亚宇 《护士进修杂志》 2013年第15期1405-1407,共3页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引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7月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96例,其中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 目的比较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引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7月择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患者96例,其中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46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50例。两组患者分别记录心包及纵隔引流量,两组间进行比较;术前及术后返回监护室即刻抽血测定血浆凝血酶原时间、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国际标准化比值并进行比较。结果术前凝血功能两组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术后总引流量多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组术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血浆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增高,血浆凝血酶原活动度降低更为明显(P<0.01);两组术后FB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引流与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相比较多,密切注意两种手术术后引流及凝血功能的变化规律,给予针对性监护,可保证病人顺利度过术后危险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后引流 体外循环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远期结果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帅 高长青 +3 位作者 任崇雷 肖苍松 王嵘 吴扬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4年第5期349-352,共4页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心脏停跳或不停跳)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159例患者,其中男118例,女41例,年龄为(67.0... 目的:分析不同术式(心脏停跳或不停跳)对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患者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的影响。方法解放军总医院心血管外科2003年6月至2013年6月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的159例患者,其中男118例,女41例,年龄为(67.0±7.5)岁,根据心脏是否停跳分为停跳(on-pump)组及不停跳(off-pump)组,并对两组患者行CABG后的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146例,随访率93.6%,随访时间6~120(46.3±25.3)个月,10例术后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其中2例脑出血,8例脑梗死。17例死亡(4例脑部并发症,1例食管癌,1例肺癌,11例为心源性),平均死亡时间为术后41(4~72)个月。停跳组患者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及生存率与不停跳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脏是否停跳对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术后脑卒中发生率和生存率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冠状动脉疾病 动脉狭窄 卒中 停跳 不停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低温与液体保存血小板的比较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曙轩 白丽霞 +4 位作者 刘景汉 欧阳锡林1 李锡金 白丽娟 肖苍松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354-356,共3页
目的 比较研究低温保存血小板及液体保存血小板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CABG患者 6 0例 ,按照患者性别相同、年龄相近 (± 1岁以内 ) ,冠状动脉病变侧支数目相同的条件进行配对分为 2组。Ⅰ... 目的 比较研究低温保存血小板及液体保存血小板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中的止血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接受CABG患者 6 0例 ,按照患者性别相同、年龄相近 (± 1岁以内 ) ,冠状动脉病变侧支数目相同的条件进行配对分为 2组。Ⅰ组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低温保存的血小板 ;Ⅱ组输注去白细胞红细胞、液体保存的血小板。分别统计患者平均输血量、手术后 2 4h引流量作为衡量两种方法保存血小板止血作用的 2个指标。结果 Ⅰ组 30例患者平均输去白细胞红细胞 30 9.15ml ,输低温保存血小板 30 4 .18ml,共计输血 6 13.33ml。Ⅱ组 30例患者平均输去白细胞红细胞 4 36 .5 0ml ,输液体保存血小板 314 .17ml,共计输血 75 0 .6 7ml。经t检验 ,两组输血总量差异有显著性。两组患者手术后 2 4h平均引流分别为 388ml和4 5 4ml,经t检验 ,两者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输注低温保存血小板可以降低患者输注异体血的量 ,减少手术后引流量 ,从而间接反映了低温保存血小板的止血效果较液体保存血小板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小板保存法 二甲亚砜 冠状动脉分流术 输血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心肌保护作用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素洁 张蕾 +1 位作者 邹田田 郑宏 《循证医学》 CSCD 2012年第4期236-240,共5页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及Cochrane图书馆,文献检索时间为1998-2011年。收集有关七氟醚预处理用于冠状... 目的用Meta分析的方法评价七氟醚预处理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按照制定的检索策略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等及Cochrane图书馆,文献检索时间为1998-2011年。收集有关七氟醚预处理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利用RevMan4.2软件对纳入研究结果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献5篇,包含病例29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七氟醚组术后血浆心肌肌钙蛋白T峰值浓度较对照组低(加权均数差为-0.21,95%可信区间为-0.33~-0.09,P<0.05),各研究间存在异质性(P<0.01)。与对照组比较七氟醚组的术后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峰值浓度低、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浓度低、心脏指数高、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低。结论七氟醚预处理可对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患者有明显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肺转流 Meta分析 七氟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围手术期肺功能变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牛兆倬 孙立新 +2 位作者 刘学东 侯文明 池一凡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10期748-750,共3页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CABG)围手术期肺通气和弥散功能变化。方法15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均为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取材,测量围手术期最大潮气量(FVC)和1min用力潮气量(FEV1)与预测值的比值,以及肺... 目的研究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n-pumpCABG)围手术期肺通气和弥散功能变化。方法15例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均为左乳内动脉及大隐静脉取材,测量围手术期最大潮气量(FVC)和1min用力潮气量(FEV1)与预测值的比值,以及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和动脉氧含量(CaO2)指标,并进行分析。结果FVC、FEV1及CaO2指标在术后下降明显,P(A-a)O2术后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术后肺功能损害严重,应加强围手术期肺脏综合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肺转流 冠状动脉分流术 呼吸功能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蒂肌皮瓣修复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围术期护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叶秀娟 王舜娟 胡穗儒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0-251,共2页
目的 总结用带蒂肌皮瓣修复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例采用带蒂肌皮瓣修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深部感染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和观察。结果 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详细掌握病人情... 目的 总结用带蒂肌皮瓣修复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深部感染的护理经验。方法 对6例采用带蒂肌皮瓣修复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深部感染进行术前、术后的护理和观察。结果 6例均获得满意效果,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详细掌握病人情况,采取合理护理措施,为带蒂肌皮瓣成功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后胸骨切口深部感染提供重要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蒂肌皮瓣 冠状动脉分流术 胸骨切口深部感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315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苗齐 刘兴荣 +4 位作者 王振捷 张恒 张超纪 马国涛 曹丽华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7期534-535,536,共3页
目的总结3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围术期(术后30d)死亡1例(0.32%)。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低心排综合征... 目的总结3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15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法、术后并发症及随访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围术期(术后30d)死亡1例(0.32%)。术后早期并发症包括心包填塞、低心排综合征、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肾功能不全和心律失常等。结论高危患者与常规患者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结果一样,手术近、远期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超声监测心排血量在冠状动脉旁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东升 杨建安 +2 位作者 赵有生 翟宇佳 吴贵云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6年第9期657-659,共3页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中使用食管超声(TEE)进行心排量(CO)测定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评价心排量在术中的应用。方法28例CABG患者全身麻醉后,经食管置入TEE探头至胃底,取主动脉瓣环水平,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由计算机计算心... 目的观察冠状动脉旁路手术(CABG)中使用食管超声(TEE)进行心排量(CO)测定的可行性及准确性,评价心排量在术中的应用。方法28例CABG患者全身麻醉后,经食管置入TEE探头至胃底,取主动脉瓣环水平,用彩色多普勒测量血流速度,由计算机计算心排量。同期置入S-G导管用热稀释法测定心排量。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术中使用TEE进行心排量的无创监测操作简单,与漂浮导管热稀释法测定值相关性好(P<0.01)。结论在CABG术中,利用TEE连续监测心排量具有不影响手术、无创和连续的优点,结合HR、MAP等指标能及时了解血液动力学的变化,以利于围术期心脏功能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超声检查 血液动力学 冠状动脉分流术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体外循环与常规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 被引量:1
17
作者 任崇雷 高长青 +2 位作者 肖苍松 吴扬 邓学峰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83-185,共3页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5年6-11月择期冠... 目的探讨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ff—pump coronary artery bypass,OPCAB)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nventional 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CABG)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2005年6-11月择期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ing,CABG)50例,根据患者意愿及病情匹配原则将患者分为OPCAB组(n=30例)和CCABG组(n=20例)。2组患者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d、1周、2周抽血测定血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尿素氮(BUN),肌酐(cr)值。结果2组患者的肝肾功能水平术前无明显差异(OPCAB组:ALT20.9±10.5U/L,AST24.0±10.4U/L,BUN5.7±1.8mmol/L,Cr70.0±31.0p.mol/L;CCABG组:AUr20.3±11.1U/L,AST21.9±11.8U/L,BUN5.9±1.7mmol/L,Cr73.5±21.5p.mol/L,P〉0.05)。2组患者ALT、AST值及BUN、Cr值在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增高,术后2周时均恢复到术前水平;OPCAB组术后第1天血ALT值(19.8±8.1)U/L、AST值(27.9±22.2)U/L、BUN值(6.8±1.8)mmol/L、cr值(78.1±32.5)p.mol/L均明显低于CCABG组(ALT28.1±11.6U/L,AST40.6±20.0U/L,BUN7.9±2.0mmol/L,Cr97.4±29.9p.mol/L,P〈0.05)。结论CABG对肝肾功能均有一定的损害,但在术后早期均可恢复;OPCAB较CCABG对肝肾功能的不利影响更小,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肝脏功能 肾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及联合应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治疗重症冠心病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卢长林 郭静萱 +6 位作者 张萍 万峰 胡大一 吴明营 杨碧波 高峰 王广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292-295,共4页
目的 探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冠心病 3支病变重症冠心病住院患者共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实验组 30例联合应用CABG +TMLR治... 目的 探讨激光心肌血运重建术 (TMLR)对重症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心功能影响的机制。方法 冠心病 3支病变重症冠心病住院患者共 6 0例 ,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 30例行单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CABG) ,实验组 30例联合应用CABG +TMLR治疗。观察术后 6个月和 12个月时患者心绞痛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 (LVEF)、6分钟步行距离 (6MWD)和血浆脑利钠肽 (BN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浓度的变化。结果 随访 1年 ,两组死亡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两组患者的加拿大心脏病协会心绞痛分级、血浆BNP、VEGF水平和 6MWD在随访 6个月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 ,但随访 12个月时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在术后半年 ,CABG +TMLR联合治疗重症冠心病患者在降低心绞痛分级、增加运动耐量等方面均优于单纯CABG ,但术后 1年时 ,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冠状动脉分流术 心肌血管重建 内皮 血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视内镜下大隐静脉采集术在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建民 王东文 +5 位作者 庞中一 张永 肖志斌 赵向东 陆龙 刘静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1年第2期153-155,共3页
目的介绍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电视内镜采集大隐静脉血管桥的体会。方法纳入自2005年4月至2010年3月择期行老年CABG患者303例,年龄60~84(68.6±7.3)岁。术中在电视内镜辅助下采集大隐静脉血管桥197例(ESVH组),采取... 目的介绍老年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中应用电视内镜采集大隐静脉血管桥的体会。方法纳入自2005年4月至2010年3月择期行老年CABG患者303例,年龄60~84(68.6±7.3)岁。术中在电视内镜辅助下采集大隐静脉血管桥197例(ESVH组),采取全程切开采集大隐静脉(OSVH)106例,ESVH组与OSVH组患者在性别、体质量、在室射血分数、每例搭桥数目、伴发高血压、陈旧性心肌梗死、陈旧性脑梗死、糖尿病与慢性肾功能不全等无显著差异。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 ESVH组与OSVH组耗时分别是(38.3±8.8)min和(35.5±7.2)min(P<0.01),ESVH组与OSVH组分别出现皮下血肿8例(4.1%)和2例(1.9%),无显著差异(P>0.05)。ESVH组术后无下肢皮肤感觉异常、脂肪坏死、切口愈合不良并发症,慢性下肢水肿发生率显著低于OSVH组(2.0%vs 19.8%,P<0.05);ESVH组术后下肢疼痛较轻,术后住院时间显著低于OSVH组[(8.4±1.8)vs(13.3±2.8)d.P<0.001]。结论内镜采集大隐静脉桥创伤小,能明显减少老年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下肢切口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大隐静脉 内镜 外科手 微创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平衡超滤对老年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心肺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玉梅 郑升法 王恩芹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4期290-292,共3页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ECC)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对老年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滤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前0.5h(T1)、主动脉阻断后30min(T2)、ECC结束后1h(T3)、8h(T4)、24h(T5)... 目的评估体外循环(ECC)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对老年冠状动脉搭桥围术期心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拟行冠状动脉搭桥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超滤组和对照组。分别在术前0.5h(T1)、主动脉阻断后30min(T2)、ECC结束后1h(T3)、8h(T4)、24h(T5)、48h(T6)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肌酸肌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肿瘤坏死因子-浕(TNF-浕)、白细胞介素-6(IL-6)的水平,监测并记录T1~T6各时间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O2,并记录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超滤组患者心脏自动复跳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超滤组术后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ECC后CK-MB、cTnI、TNF-浕、IL-6血浆浓度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但超滤组患者血浆CK-MB、IL-6浓度在T2~T6均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超滤组cTnI浓度在T2~T5、TNF-浕浓度在T3~T5低于对照组(P<0.05);超滤组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在T3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ECC中采用零平衡超滤对老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的心肺功能有一定程度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滤 冠状动脉分流术 体外循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