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74
1
作者 钱蕾 葛兆霞 《护士进修杂志》 2017年第11期1032-1034,共3页
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全局式护理,包括个体化健康宣教,全程心理护理,针... 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5月-2015年9月收治的86例行冠心病介入术的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全局式护理,包括个体化健康宣教,全程心理护理,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易发并发症,给予相应的积极预见性护理措施,指导康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心内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焦虑情绪评分及对护理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9.3%,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焦虑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0.6%,对照组为7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进行全局式护理,能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降低冠心病介入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冠心病患者术后恢复,并能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并发症 焦虑 满意度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心理需求的随访调查 被引量:7
2
作者 黄津芳 韩雅玲 +1 位作者 李毅 关静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8年第11期15-17,共3页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随访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心理需求随访问卷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出院患者进行信访调查,共发放问卷3 500份,回收3 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 265份。结果患者... 目的了解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为制定有针对性的随访干预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心理需求随访问卷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出院患者进行信访调查,共发放问卷3 500份,回收3 398份,其中有效问卷3 265份。结果患者对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态度积极,尽管介入治疗前患者的主观心理体验有紧张焦虑(57.40%)、恐惧(42.55%)、平静(36.11%)、兴奋(10.70%)等,但介入治疗后96.15%的患者认为生活质量得到了改善,对手术效果满意;对首次造影诊断明确即刻行介入治疗的患者,因缺乏接受治疗的心理准备和同期治疗的知识准备,易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和过度防御反应,影响手术康复;患者认为出院后最希望医院提供的随访方式依次为:电话咨询(69.46%)、定期随访指导(30.17%)、建立病友会交流康复经验(11.98%)、心理咨询(9.80%)等。结论应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心理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促进患者心理康复和形成健康行为的有效手段,帮助患者树立全面康复观念,努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理需求 随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中医证型的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思哲 郑星宇 林亚洲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06年第2期20-21,34,共3页
通过对冠心病介入治疗的生、病理和目前对介入治疗后的证型的综述,发现血瘀证、痰证、虚证为介入治疗后的主要证型。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中医药 证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代谢综合征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影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于宏颖 段丽敏 孙志奇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8年第12期954-955,共2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致动脉硬化、血脂异常与血压增高等代谢异常。这些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一组由环境因素与遗传因素共同作用导致的临床综合征,主要包括肥胖特别是腹型肥胖、糖代谢异常和胰岛素抵抗,致动脉硬化、血脂异常与血压增高等代谢异常。这些异常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2007年6月12日最新公布的欧洲高血压指南(ESH/ESC)将MS作为一个独立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写入指南。MS是冠心病预测因素,并对冠心病经皮冠脉介入术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代谢综合征 心血管危险因素 欧洲高血压指南 经皮冠脉介入 糖代谢异常 腹型肥胖 临床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血栓素B2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及预后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乔崇 柴志勇 +2 位作者 申文宇 刘琳 李京倡 《华夏医学》 CAS 2021年第5期36-39,共4页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予以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水平与血... 目的:探讨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8例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4例,予以阿司匹林常规治疗;观察组44例,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凝血功能指标、血栓素B2(TXB2)水平与血小板聚集率(MPAR)、心血管不良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FIB高于对照组,PT、APTT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 h、12 h后,观察组的TXB2水平、MPAR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凝血功能,降低TXB2水平和MPAR,减少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氯吡格雷 噻氯匹定 血小板聚集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冯剑 李志芳 张顺涛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4期185-187,共3页
近年来随着冠脉介入治疗的进展,如何应用抗栓药物以避免术前术后的并发症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冠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抗栓治疗进展。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围手术期 抗栓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两种穿刺方法术后并发症的比较与解剖学基础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红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9-89,106,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解剖学基础 术后并发症 穿刺方法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股动脉介入治疗 术后卧床时间 并发症发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的比较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滕艳 梁晓丽 史超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14年第3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维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的比较。方法抽取95例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维汉患者并分别于入院后24 h、手术前12 h和出院前12 h3个时间点进行焦虑状态问卷调查。结果维族患者焦虑状态得分低于汉族患者,以入院后24 h... 目的探讨维汉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焦虑状态及影响因素的比较。方法抽取95例拟行冠脉介入治疗的维汉患者并分别于入院后24 h、手术前12 h和出院前12 h3个时间点进行焦虑状态问卷调查。结果维族患者焦虑状态得分低于汉族患者,以入院后24 h、手术前12 h两个时间点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汉族患者焦虑状态得分的因素有文化水平、对疾病的了解程度和报销方式(P<0.05);影响维吾尔族患者焦虑状态得分的因素有:文化水平和报销方式(P<0.05)。结论汉族患者焦虑水平高于维族患者,影响维汉患者焦虑水平的因素有所不同。应根据维汉患者焦虑水平和影响因素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才能降低维汉患者的焦虑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焦虑状态 文化程度 报销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心肌微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玄春花 孙洪斌 丁大植 《中国社区医师》 2010年第23期15-15,共1页
近年来,冠心病的治疗措施中,介入治疗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介入治疗术后无复流现象、心功能的延迟恢复使介入治疗的结果受到了很大影响。为了探讨复方丹参滴丸对PCI术后再灌注的预防性干预作用、心肌微循环的改善作用,进行了以下研究。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复方丹参滴丸 PCI术后 心肌微循环 无复流现象 延迟恢复 干预作用 心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抗凝与止血方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忠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7期86-8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抗凝与止血的方法。方法冠脉造影(CAG)患者182例包括行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行冠脉造影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2例)采用优力舒加沙袋的止血方法,对照组(70... 目的探讨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抗凝与止血的方法。方法冠脉造影(CAG)患者182例包括行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患者65例为研究对象,行冠脉造影及冠心病介入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112例)采用优力舒加沙袋的止血方法,对照组(70例)采用单纯的沙袋进行止血,分析探讨抗凝和止血的方法。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100.0%,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6%。研究组患者经止血治疗后较对照组,拔管压迫时间缩短,压迫部位的皮肤损伤减小,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AG和CPI的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为出血,要预防此类并发症的发生,就要做到正确、合理的抗凝和止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造影 冠心病介入治疗 抗凝 止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芎芍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影响观察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一 李伟 齐文娟 《中国卫生产业》 2012年第2期17-18,共2页
目的芎芍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成功的8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 目的芎芍胶囊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期间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或支架植入术成功的82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芎芍胶囊口服治疗,随访6个月~2年,观察2组患者在心绞痛发作、血脂变化、冠脉造影再狭窄率、死亡率方面的差别,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年内复发心绞痛8例,复发率为19.51%,对照组2年内复发心绞痛者19例,复发率为46.3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后血脂均明显降低,但观察组血脂水平下降更为明显,经统计学分析,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6个月后复查冠脉造影,观察组发生冠脉再狭窄5例,再狭窄率为12.2%,对照组发生冠脉再狭窄13例,再狭窄率为31.71%;2年内2组患者均无患者死亡,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芎芍胶囊具有活血化瘀、通脉止痛的功效,可有效防止介入治疗后冠状动脉发生再狭窄,与西医常规治疗联合应用是一种有效的防止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再狭窄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芎芍胶囊 冠心病介入治疗 再狭窄 预防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3
12
作者 金苗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2期140-141,共2页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74例,分两组,试验组45例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收治行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74例,分两组,试验组45例实施协同护理;对照组29例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发生例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应用协同护理模式能显著降低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协同护理模式 术后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临床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庆华 王春敏 +3 位作者 武寒冰 王峰 纪东华 王文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7年第13期130-132,共3页
目的分析并评价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12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 目的分析并评价围术期舒适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124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62例。实验组给予舒适护理,对照组接受传统的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腹胀、腰背痛、失眠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44、4.03、6.33、3.92,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的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97,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759,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低于本组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05,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后的HAMA评分低于本组护理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55,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的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舒适护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 效果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护理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
14
作者 李晓彤 《中国卫生产业》 2018年第21期46-47,共2页
目的探讨靶向护理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一组治疗组和另一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管理,治疗组在常规的的... 目的探讨靶向护理管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7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1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的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每组75例,一组治疗组和另一组对照组,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的护理管理,治疗组在常规的的护理管理方法基础上,给予靶向护理管理,两周之后观察两组患者满意度的效果。结果给予靶向护理管理的满意度为93.3%(70/75),而对照组的满意度为70.6%(53/75);经过两种不同的护理管理方式之后的两组数据的分析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靶向护理管理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管理,患者相获得了较高的满意度,所以冠心病介入治疗术患者采取一定的靶向护理管理措施是值得推广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向护理管理管理 冠心病介入治疗 应用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士引导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5
15
作者 李嫚嫚 王新娟 王素英 《护士进修杂志》 2020年第7期650-654,共5页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引导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 目的探讨基于护士引导下的同伴支持教育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我管理行为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住院时间将2016年7月-2017年6月的6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2017年7月-2018年6月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护士引导下的同伴支持教育。出院后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行为、预后情况、生存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者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按时服药、心理调适、戒烟限酒、定时复查等自我管理行为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不稳定心绞痛等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躯体活动受限、心绞痛稳定性、心绞痛发作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护士引导的同伴支持教育有助于促进冠心病介入术后患者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养成,减少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同伴支持教育 自我管理行为 延续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喆琨 宋彦蓉 《中国实用医药》 2022年第3期160-162,共3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尼可地尔治疗。比较心绞痛...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8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根据治疗模式的差异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尼可地尔治疗。比较心绞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心功能分级、血小板计数、血脂指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心绞痛VAS评分(1.24±0.12)分、心功能分级(1.21±0.12)级、血小板计数(114.56±12.12)×10^(9)/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5±0.67)分、(2.34±0.55)级、(148.56±12.21)×10^(9)/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50%低于对照组的2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采用尼可地尔治疗可更好改善病情,并有利于改善心功能和血脂水平,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绞痛 近期预后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贯群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30期105-107,共3页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方法4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噻氯匹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栓素B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不... 目的分析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方法4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噻氯匹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比较两组用药前后的血栓素B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用药后6、12、24 h,观察组血栓素B2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5.00%(1/20)低于对照组的35.00%(7/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25,P<0.05)。结论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患者的血栓素B2水平、血小板聚集率,并减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更好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血管 不良事件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康复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曾建英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第24期188-19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干预,具体如下。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干预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150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各75例。参照组予以常规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联合早期康复干预,具体如下。比较两组患者满意度,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6 min步行距离、左心室射血分数及抑郁、焦虑情绪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满意度为100.00%(75/75),高于参照组的80.00%(60/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 min步行距离及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94.51±3.45)分、左心室射血分数(61.45±7.75)%、6 min步行距离(371.78±43.21)m及HAMA评分(10.21±1.71)分、HAMD评分(10.01±1.73)分均优于参照组的(86.53±3.24)分、(52.24±5.12)%、(312.12±75.57)m、(14.12±1.21)分、(14.34±1.4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实施早期康复干预可改善心功能和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生活质量,且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康复干预 冠心病介入治疗 心理状态 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在降低冠状动脉造影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中的效果分析 被引量:10
19
作者 刘春瑜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0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冠状动脉造影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60例为研究...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降低冠状动脉造影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的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月—6月30例为A组,采取常规护理,2018年7月—12月30例为B组,采取特殊护理干预模式。结果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P<0.05)。B组舒适度高于A组(P<0.05)。A组皮质醇及IL-6值均高于B组(P<0.05)。A组护理质量评分低于B组(P<0.05)。A组HAMA及HAMD评分均高于B组(P<0.05)。A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低于B组(P<0.05)。结论对冠状动脉造影及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进行适当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减少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应积极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造影 冠心病介入治疗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心病介入治疗人群ApoE基因多态性及其血脂相关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任晓楠 赵霞 +2 位作者 王明生 任海明 冯春源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9期178-182,共5页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进而探讨其与血脂相关性、他汀类药物对不同ApoE基因分型患者血脂调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石景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65例,采用PCR荧光... 目的通过检测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载脂蛋白E(ApoE)基因型,进而探讨其与血脂相关性、他汀类药物对不同ApoE基因分型患者血脂调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石景山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行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165例,采用PCR荧光探针法检测ApoE基因型,将检测出的基因型分为三组:E2基因型组(E2/2+E2/3)19例、E3基因型组(E3/3)122例、E4基因型组(E4/3+E4/4)24例,分别测定患者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前及治疗1年后的血脂水平,分析基因型与调脂疗效的关系。结果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共检出E2、E3、E4三种等位基因,E2/E2、E2/3、E3/3、E4/3、E4/4五种基因型,以E3/3占比最高(73.94%),E4/4(1.82%)、E2/2(0.61%)占比较低,未检测出E2/4。不同基因组其血脂水平存在一定差异,E4基因型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高于E3基因型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于E2基因型组(P<0.05),载脂蛋白B(ApoB)高于E2基因型组(P<0.05)。他汀类药物治疗1年后,三组总胆固醇(TC)、LDL-C、HDL-C、TG水平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E4基因型组1年内再次血运重建事件发生率高于E2、E3基因型组(P<0.05)。结论ApoE4等位基因可能增加冠心病介入治疗人群再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对他汀治疗的疗效欠佳,对此基因型患者可调整他汀用药方案(加大剂量或者更换类型),以期达到更佳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介入治疗 载脂蛋白 基因多态性 血脂 他汀降脂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