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04篇文章
< 1 2 2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加快饲草产业发展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加亭 撒多文 +1 位作者 邵麟惠 王宗礼 《草业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 随着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产品的消费结构正逐步转变,肉类食物的比重逐年增加,口粮作物占比逐步减少。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历史背景出发,回顾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后,粮食生产、饲草种植、畜牧养殖和畜产品供给的变化,总结了粮改饲政策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成效,解读草食畜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从优化“粮―经―饲”三元结构,增饲草、增牛羊以及提升饲草科技支撑水平等方面展望了饲草产业发展的前景,为我国草牧业高质量发展和农牧业现代化建设政策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草产业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农业结构 粮改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1世纪初临汾地区农业结构动态协调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刘凤兰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5-46,共2页
21世纪初农业结构调整将成为农村工作的主题。为此建立了临汾地区农业及其子系统内部结构的GM ( 1,N)动态协调模型 ,对其进行了发展态势及动态协调分析 ,并据此提出 2 1世纪初临汾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合理化建议。表 1,参 5。
关键词 21世纪初 农业结构 动态协调分析 农业结构调整 临汾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构建草地农业智库系统,助力中国农业结构转型 被引量:18
3
作者 任继周 马志愤 +6 位作者 梁天刚 吴建平 李发弟 林慧龙 侯扶江 冯琦胜 胥刚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91-198,共8页
"草地农业",简称草业,是兼顾生态和生产、粮食和饲料,适应时代发展,迎接城乡统筹,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系统,也是破解我国传统"耕地农业"发展难题、优化农业结构的一个里程碑式转变。"草地农业"... "草地农业",简称草业,是兼顾生态和生产、粮食和饲料,适应时代发展,迎接城乡统筹,面向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型农业系统,也是破解我国传统"耕地农业"发展难题、优化农业结构的一个里程碑式转变。"草地农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社会众多层面。为了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本研究提出构建"草地农业智库",基于云计算等新兴互联网技术,构建"草地农业智库"信息系统,巩固现有研究成果,凝聚研究合力,对国内外草业信息做适时收集、分析,使之成为草业的"神经系统"以供社会共享。"草地农业智库"应具有独立性、科学性、时效性和建设性,为一线生产,科研院所和政府机构提供服务的智力平台,对我国草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助力中国农业从传统"耕地农业"向粮草兼顾的"草地农业"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农业 智库 农业结构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化豆科作物在北方现代农业结构中的作用 被引量:12
4
作者 王建国 张佳蕾 +6 位作者 郭峰 耿耘 杨莎 孟静静 唐朝辉 李新国 万书波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63-669,共7页
针对我国日趋严峻的粮油安全形势,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调整:“生产上重点是保口粮,油料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东北地区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构建合理轮作制度;黄淮海地区重点是扩种花生、大... 针对我国日趋严峻的粮油安全形势,近年来《中央一号文件》对农业种植结构进行了全面的、科学的调整:“生产上重点是保口粮,油料重点发展油菜和花生;东北地区扩种大豆杂粮薯类和饲草作物,构建合理轮作制度;黄淮海地区重点是扩种花生、大豆和饲草作物”。以豆科作物为主体的北方现代农业种植制度对保障粮油安全生产、饲草的供应以及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首先,从生产布局看,北方区域(东北、西北及黄淮海)是油料作物大豆、花生、杂豆以及饲草作物苜蓿的主要产区。其中,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分别约占全国68%和66%、花生分别占全国的63%和70%。其次,从豆科作物的生态效益来看,可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充分利用生态位优势、提高资源利用率。目前,北方豆科作物种植模式主要有:单作、间套作(玉米‖大豆、花生,玉米‖蚕豆、玉米‖豌豆等)、轮作(大豆-冬小麦,夏花生-冬小麦,绿豆-冬小麦等)等生态友好型耕作制度。其中,玉米‖大豆、花生宽幅间作是农业部在黄淮海区域主要推广模式,具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能有效缓解“粮油争地、人畜争粮”矛盾,大幅提高粮油综合生产能力。通过加大国家农业政策调控,培育和推广大豆和花生耐阴、抗旱、高产及玉米矮秆、抗旱、高产新品种,提高农业全程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服务效率等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强化豆科作物在北方现代农业结构中的比重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油安全 农业结构 种植制度 豆科作物 玉米‖花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农业结构及经济水平的山东省节水农业发展探讨 被引量:4
5
作者 白清俊 张庆华 +1 位作者 刘琳 闫永銮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37-39,共3页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70%,而省内各地区自然条件、水资源条件、农业结构及社会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要求各不相同。利用2000-2005年期间的农业种植结构数据资料和社会经济水平(农民年均人收入值)对山东省1... 山东省是农业大省,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70%,而省内各地区自然条件、水资源条件、农业结构及社会经济水平差异较大,对节水农业的发展要求各不相同。利用2000-2005年期间的农业种植结构数据资料和社会经济水平(农民年均人收入值)对山东省17地市发展节水农业的节水灌溉技术方式进行了探讨。数据显示山东各地小麦、玉米和蔬菜种植占据主导,而社会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对大田作物仍应以发展低压管道灌溉技术并辅以田间节水方式为主,蔬菜种植应力推高效节水技术方式,控制和减少腾发耗水量。各地市采用节水灌溉技术方式也应各有侧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水农业 农业结构 经济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结构变动及其对农民收入影响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穆维松 张小栓 +1 位作者 傅泽田 刘雪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51-253,257,共4页
用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即产业增长速度差异)和产业结构转换方向系数,定量分析了1978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趋势;并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内部结构变动以及主要农产品产出结构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了我... 用产业结构转换系数(即产业增长速度差异)和产业结构转换方向系数,定量分析了1978年以来农业产业结构转换的速度和趋势;并利用对数线性函数模型,定量分析了农业内部结构变动以及主要农产品产出结构的变动对农民收入增长的影响,分析了我国人均收入增长迟缓的原因,总结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图1,表1,参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动 农民收入增长 农业结构 产业结构转换 产业增长 产出结构 主要农产品 影响 有效期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水资源承载力的农业结构和布局调整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维平 曲士松 孙小滨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6-78,共3页
山东省农业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农业用水量大,部分地区农业用水日趋紧张,水环境条件恶化。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包括地下水超采区、海水入侵区以及污染河流沿线农业生产区的农业生产用水与水资源及水环境之间矛盾关系,说明该区... 山东省农业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农业用水量大,部分地区农业用水日趋紧张,水环境条件恶化。分析了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包括地下水超采区、海水入侵区以及污染河流沿线农业生产区的农业生产用水与水资源及水环境之间矛盾关系,说明该区水资源已不能继续支撑现有的农业发展模式,提出了根据当地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调整农业结构,改变生产布局等相应的改进措施。将蔬菜生产基地由寿光一带向沿黄地区转移,并减少蔬菜的调出。污染河流沿线改农作物生产为林业或改地表水灌溉为开采地下水,改善供水安全保证程度。推广节水灌溉制度,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和布局 水资源 水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农业结构类型、资源效率及可持续发展的技术对策 被引量:7
8
作者 雷红梅 牟子平 吴文良 《世界农业》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16-19,共4页
关键词 农业结构 资源效率 可持续发展 农业资源 经济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湖北省农业结构变动特征及农业竞争力分析 被引量:4
9
作者 汤进华 林建永 刘成武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8期15893-15896,共4页
利用2009年的湖北统计年鉴中农、林、牧、渔总产值数据,分析了湖北省1983年以来农业结构变动特点,根据2005和2009年的湖北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整理的相关数据,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2004~2008年湖北省在中部地区以及湖... 利用2009年的湖北统计年鉴中农、林、牧、渔总产值数据,分析了湖北省1983年以来农业结构变动特点,根据2005和2009年的湖北省统计年鉴及中国统计年鉴中收集整理的相关数据,采用偏离份额分析法,分析了2004~2008年湖北省在中部地区以及湖北本省所辖17个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湖北省在中部地区农业整体优势明显,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但是种植业和渔业的结构不尽合理,渔业和农业服务业的竞争优势亟待加强;湖北省内农业结构的区域差异明显,就总偏离来看,黄冈、荆门和宜昌在全省具竞争优势,从产业部门来看,种植业、林业和牧业竞争力最强的是黄冈,渔业竞争力最强的是荆州,农业服务业竞争力最强的是襄樊。并根据以上结果提出湖北省应依据区域内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和现有经济基础的差异,因地制宜,突出优势,延长生产链条,走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 竞争力 偏离份额模型 湖北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宁夏南部山区社会经济问题分析与农业结构调整对策 被引量:9
10
作者 李壁成 安韶山 郝仕龙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8-9,18,共3页
对宁南山区存在的人口膨胀、经济基础薄弱、城镇化程度低,贫困面大等社会经济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了以人为本、以庭园经济为突破口、以畜牧业产业化为重点,以科技为先导,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等5项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的对策。
关键词 宁夏南部 社会经济 农业结构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高原中部丘陵区生态农业结构模式及阶段目标 被引量:5
11
作者 梁一民 田均良 +1 位作者 刘普灵 张翼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2000年第2期30-33,47,共5页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广种薄收习惯是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 ,植被遭到破坏 ,进而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生产力降低的根源。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是改变广种薄收习惯 ,治理水土流失 ,不断调... 分析了黄土丘陵区农业生产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指出广种薄收习惯是导致土地利用不合理 ,植被遭到破坏 ,进而水土流失加剧和生态环境恶化 ,农业生产力降低的根源。该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是改变广种薄收习惯 ,治理水土流失 ,不断调整优化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依据土地资源状况提出目前阶段 1 2 34的土地利用结构模式。认为在占总土地面积 2 0 %的基本农田和果园 ,只要实行集约化经营就可实现较高的经济效益 ,70 %的土地应为林草地。根据生态农业的基本原则和当前生产水平提出生态农业建设三个阶段的不同指标和适宜治理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生态农业 农业结构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传统农业结构不改变不行了——粮食九连增后的隐忧 被引量:106
12
作者 任继周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5,共5页
粮食既为国民生活所必需,也是战略物资。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必须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无可怀疑的。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九连增,打破了历史记录,全国浸沉在满足喜悦之中。但有人察觉到了其中的某些隐忧。而笔者担心这里有更为深层的... 粮食既为国民生活所必需,也是战略物资。作为一个13亿人口的大国,我们必须确保粮食安全,这是无可怀疑的。近几年来,我国粮食九连增,打破了历史记录,全国浸沉在满足喜悦之中。但有人察觉到了其中的某些隐忧。而笔者担心这里有更为深层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粮食安全 农业结构 传统 战略物资 历史记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福建省农业经济增长、农业结构与面源污染关系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军 李建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77-1284,共8页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而农业结构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根据曲劳(Truog)的养分平衡法理论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过剩氮总量的基础上,运用基于VECM模型的脉冲响应函... 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突出问题,而农业结构被认为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调节作用。本研究在根据曲劳(Truog)的养分平衡法理论测算了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过剩氮总量的基础上,运用基于VECM模型的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方法,考察了福建省1998—2017年农业经济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结构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农业经济增长、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结构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2)格兰杰检验结果表明:农业面源污染与农业经济增长互为格兰杰原因;农业结构分别是面源污染和农业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农业经济增长是农业结构的格兰杰原因。3)方差分解结果显示:农业经济增长与农业结构对农业面源污染的冲击影响很小,对农业面源污染的预测方差贡献分别仅有4.31%和4.02%。但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冲击影响较大,向前推进10年,其预测方差中来自农业面源污染的方差贡献达47.02%。为此,福建省应在继续保持对农业面源污染严格治理力度的基础上,重视绿色化农业技术和模式的开发应用,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制订更加明确精准的绿色农业导向性政策,加强绿色消费观念的引导和培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源污染 经济增长 农业结构 VECM模型 脉冲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农民收入受农业结构变动影响的计量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贾宪威 高瑞芳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4期13464-13465,13485,共3页
介绍四川省农民纯收入和农业总产值现状及农业产值结构变动趋势后,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对数需求模型对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 介绍四川省农民纯收入和农业总产值现状及农业产值结构变动趋势后,根据四川省统计年鉴数据,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对农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回归分析,利用对数需求模型对种植业内部结构变动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影响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四川省的农业结构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以畜牧业为主结合林业、渔业等全方位发展的趋势;畜牧业的产值对农民人均收入的影响最大,种植业稍次于畜牧业,种植业和畜牧业同时较快发展,二者对农民收入影响都很大;畜牧业中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是肉类和禽蛋,种植业中对农民收入影响较大的主要还是粮食,其次是经济作物。对此提出优化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畜牧业内部结构、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等增加农民收入的相关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 农民纯收入 贡献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哈尔滨市农业结构效益及竞争力的县域比较分析——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模型 被引量:2
15
作者 石永昆 车明诚 +2 位作者 王金武 赵鹏展 马晓丽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4-88,共5页
通过建立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的定义,对哈尔滨市所辖11个县域的农业经济增长份额、农业结构偏离份额、产业竞争力偏离份额3个分量及其对应的指数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哈尔滨市各地区的农业结构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以哈尔滨市作为标... 通过建立偏离份额分析模型和相关指标的定义,对哈尔滨市所辖11个县域的农业经济增长份额、农业结构偏离份额、产业竞争力偏离份额3个分量及其对应的指数进行对比分析,考察哈尔滨市各地区的农业结构效益和竞争力;同时,以哈尔滨市作为标准参照区域对各地区在不同农业产业部门中的结构效益与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各县域的农业发展优势;最后笔者针对分析结果提出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效益 竞争力 偏离份额分析 哈尔滨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疆农业结构调整下的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田聪华 沈鸿 戴健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2319-2323,共5页
【目的】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困扰新疆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在2010年种养规模、生产力水平以及价格的前提下,通过结构优化,测算结构调整对新疆农业内部增收的贡献。【方法】利用Lingo软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对新疆种植业、林果业... 【目的】农业结构调整一直是困扰新疆农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研究在2010年种养规模、生产力水平以及价格的前提下,通过结构优化,测算结构调整对新疆农业内部增收的贡献。【方法】利用Lingo软件建立线性规划模型,对新疆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进行结构优化,分析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结果】结构优化后,新疆农业产值将达到1231.44×10^8元,农民生产经营收入达到9851元。新疆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最大的是畜牧业,占总产值的41.33%,其次是林果业,从占总产值的10%提高到17.43%。林果业和畜牧业将是未来增收的重点。【结论】通过农业结构调整新疆农业内部还具有一定的增收空间,农业产值将提高44.32%,农民生产经营收入将提高68.83%。这将是今后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业结构调整 农业内部 增收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过程分析及对策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俊芹 宗义湘 赵邦宏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23-26,共4页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结构调整,而明确调整方向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的主要环节。为此,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农业两个层次上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挖掘提高农业产值以及农民收入的潜...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农业发展,农业发展的关键是农业结构调整,而明确调整方向是实现农业结构调整目标的主要环节。为此,利用灰色关联分析的方法,对河北省农业两个层次上的历史数据进行整理计算,挖掘提高农业产值以及农民收入的潜力空间,提出当前河北省农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建议,从而加快河北省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经济 农业结构调整 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羊河下游民勤绿洲农业结构动态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枫叶 刘普幸 徐左军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64-65,67,共3页
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民勤绿洲农业结构近57年来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总产量变化最大;绿洲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从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来看,人口快速增加是主要原因;粮食作物总产量与粮食作物单产呈正相关,与播种面积呈负相关。... 运用因子分析法研究了民勤绿洲农业结构近57年来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粮食作物总产量变化最大;绿洲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从各因子间的相关系数来看,人口快速增加是主要原因;粮食作物总产量与粮食作物单产呈正相关,与播种面积呈负相关。提出了农业发展对策:调整农业结构,限制高耗水型作物播种面积,发展以舍饲圈养为主的草畜产业;加强水资源管理,以水定地,封井退耕,努力提高农业生产力和水资源利用效率;控制人口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因子分析 农业结构 民勤绿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藏农业结构特征及调整效应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少伟 余成群 孙维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2009年第3期257-262,共6页
在简要总结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方海深入分析了1987-1996年、1997—2006年两个时段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和内部各部门的偏离程度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并测算了农业结构变动对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简要总结西藏农业产业结构演进特征的基础上,运用偏离份额方海深入分析了1987-1996年、1997—2006年两个时段西藏农业产业结构和内部各部门的偏离程度及其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变化,并测算了农业结构变动对西藏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结论如下:西藏农业在全国农业中的竞争力弱,农业产业、种植业与畜牧业结构渐趋合理,近几年农业增长的结构效应显著,农业结构调整初现成效,但对政策优惠与资金投入的依赖性较大,结构效应的后续潜力不足。最后提出了实现西藏农业跨越式发展的一些措施。图2,表3,参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结构 偏离份额 农业经济增长 西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20年新疆农业结构演变及调整途径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陈晓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968-975,共8页
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过程。通过对近20年新疆农业外部结构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农业产值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包括种植业内部结构、作物类型结构演变的分析,探讨了新疆农... 农业的发展与农业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农业的发展过程,就是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结构的过程。通过对近20年新疆农业外部结构包括国民生产总值结构、农业产值结构及农业内部结构包括种植业内部结构、作物类型结构演变的分析,探讨了新疆农业结构调整特征和演进规律;分析了新疆农业结构存在的调整速度缓慢,结构调整与市场需求变化缺乏一致性等问题;并根据市场变化、科技水平及产业化程度等诸因素与农业结构的关系,提出了应通过特色农业产业化、农业生态化、技术化、信息化、政府引导合理化等途径实现新疆农业结构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农业结构 演变 调整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