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56篇文章
< 1 2 18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光动力治疗内窥镜研究进展综述
1
作者 陈冲 李永亮 +1 位作者 冯海龙 李佳航 《激光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共8页
光动力治疗内窥镜是医用内窥镜系统结合光动力治疗技术、进行腔内光动力治疗的关键设备,系统可通过活检通道将治疗激光束传输到靶向目标肿瘤位置,实现术中实时监测和治疗、提高光动力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从可视化光动力治疗内窥镜、... 光动力治疗内窥镜是医用内窥镜系统结合光动力治疗技术、进行腔内光动力治疗的关键设备,系统可通过活检通道将治疗激光束传输到靶向目标肿瘤位置,实现术中实时监测和治疗、提高光动力治疗的精准度和安全性。从可视化光动力治疗内窥镜、同轴光动力治疗内窥镜和光动力诊疗内窥镜3个方向上对光动力治疗原理和医用内窥镜的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和分析,并展望了光动力治疗内窥镜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动力治疗 医用内窥镜 肿瘤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化道早期癌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术后疼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2
作者 陈俊旭 张小梦 +4 位作者 张宗霞 陈恋 柳亚茹 任宏飞 张铭光 《成都医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0-53,57,共5页
目的分析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术后疼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的疼痛干预方法、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满意度、促进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5月至2023年6月... 目的分析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治疗消化道早期癌术后疼痛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精准的疼痛干预方法、减轻术后疼痛、提高满意度、促进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法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消化内科2019年5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消化道早期癌患者31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临床资料以及疼痛发生情况,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分析探讨消化道早期癌ESD术后疼痛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消化道早期癌ESD术后疼痛的发生率为33.2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疾病诊断、手术名称、手术部位、术后有无胃管、手术范围、手术时长、麻醉时长、术前有疼痛病史、术后有发热、术后有出血对ESD术后患者发生疼痛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部位和华西心情指数(HEI)是ESD术后发生疼痛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不同手术部位疼痛分布不同,食管ESD术后疼痛好发于胸部,胃ESD术后疼痛好发于上腹部,肠ESD术后疼痛好发于下腹部。结论诊断为食管恶性肿瘤、HEI评分越高、手术部位位于食管、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越长、术后有胃管、术前有疼痛病史、术后有发热及出血的消化道早期癌患者ESD术后更易发生疼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道早期癌 内窥镜黏膜下剥离术 疼痛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在标准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3
作者 卢志浩 《中国标准化》 2025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在标准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东南美容医院行标准假体隆乳术的对象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隆乳术,观察组采用内窥镜辅助下标准假体隆乳术。比较... 目的:探讨内窥镜辅助在标准假体隆乳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在南京东南美容医院行标准假体隆乳术的对象8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隆乳术,观察组采用内窥镜辅助下标准假体隆乳术。比较两组临床指标、应激反应、隆乳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导管留置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E、NE、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隆乳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内窥镜辅助下标准假体隆乳术可有效提高手术效果,减轻应激反应,提高隆乳效果,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辅助 标准 假体隆乳术 隆乳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层线性融合的内窥镜图像增强算法
4
作者 王双园 姚志远 +2 位作者 张玉荣 薛怀琦 何耿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34-45,共12页
针对内窥镜图像中因光照不充分、不均匀而造成的细节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人体上消化道内窥镜图像对比度和亮度增强的算法。通过对自适应伽马校正亮度增强算法和有限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改进并进行线性融合。通过对输入图... 针对内窥镜图像中因光照不充分、不均匀而造成的细节模糊问题,提出了一种用于人体上消化道内窥镜图像对比度和亮度增强的算法。通过对自适应伽马校正亮度增强算法和有限对比度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算法改进并进行线性融合。通过对输入图像分别进行亮度增强和对比度增强处理,最终得到线性融合增强图像。将提出的算法应用于开源数据集中的上消化道胃部组织图像,并与现有算法进行了对比,采用峰值信噪比(PSNR)、结构相似度(SSIM)和自然图像质量评价(NIQE)作为图像评价指标。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图像增强算法与现有算法相比,提高了图像质量,为医疗诊断提供更多的细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图像增强 多层线性融合 亮度增强 对比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前鼻阻力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关系
5
作者 李明全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7期3161-3165,共5页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鼻阻力与其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2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 目的探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鼻阻力与其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于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耳鼻咽喉科接受内窥镜手术治疗的12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术前检测患者鼻阻力,常规内窥镜手术治疗,术后随访1 a,统计患者术后复发情况,分析患者术前鼻阻力与术后复发的关系,同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术前鼻阻力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127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前鼻阻力平均为(1.88±0.46)Pa·cm^(-3)·s^(-1),术后随访发现复发45例,占比35.43%。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患者术后感染及吸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组患者术前鼻阻力大于未复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结果显示术后感染、吸烟、术前鼻阻力大是影响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OR>1,P<0.05)。经过点二列相关性分析,术前鼻阻力与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呈正相关关系(r>0,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术前鼻阻力预测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前鼻阻力越大,术后复发风险越高,可以将术前鼻阻力水平作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内窥镜术后复发的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鼻阻力 内窥镜手术 复发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线胶囊内窥镜图像的胃肠道病变智能检测方法综述
6
作者 范姗慧 韦尚光 +4 位作者 魏凯华 范一宏 吕宾 樊凯 厉力华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96-608,共13页
无线胶囊内窥镜(WCE)以其无痛和非入侵的特点,为胃肠道疾病检查提供了新颖方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WCE每次检测均产生数以万计图像,但其中病变图像可能仅占少数。传统的WCE图像筛查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其过程耗时费力且... 无线胶囊内窥镜(WCE)以其无痛和非入侵的特点,为胃肠道疾病检查提供了新颖方式,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WCE每次检测均产生数以万计图像,但其中病变图像可能仅占少数。传统的WCE图像筛查主要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其过程耗时费力且存在漏检和误检风险。因此,开发WCE胃肠道病变图像的智能检测方法,用于辅助临床诊断,提高医生诊断效率和准确率,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综述了WCE胃肠道病变图像智能检测的最新研究进展;介绍了WCE病变图像智能检测的基本原理和评价指标;从传统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方法的角度出发,回顾了WCE胃肠道病变图像自动分类和预测的研究,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WCE病变智能检测未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及可能的拓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检测 胃肠道病变 无线胶囊内窥镜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的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设计
7
作者 王凌远 甄国涌 +1 位作者 储成群 崔杰 《舰船电子工程》 2024年第7期108-112,共5页
针对传统医用内窥镜系统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ZYNQ的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系统以Xilinx公司推出的ZYNQ7020为主控芯片,OV6946为图像采集摄像头,OV426为图像解码芯片,FPGA为图像处理端接收RAW格式图像,去除图像坏... 针对传统医用内窥镜系统体积大、成本高等问题,论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ZYNQ的内窥镜图像处理系统。系统以Xilinx公司推出的ZYNQ7020为主控芯片,OV6946为图像采集摄像头,OV426为图像解码芯片,FPGA为图像处理端接收RAW格式图像,去除图像坏点后做颜色插值转换为彩色RGB图像,再做白平衡处理还原图像的真实色彩,最后增强图像对比度提高可视效果,图像经AXI总线存储到DDR3中,最后通过HDMI显示。PS端对FPGA进行初始化配置,协助完成图像采集和存储工作。由测试结果可以得出,该系统设计简洁,占用资源少,处理实时性高,图像处理结果满足预期要求,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ZYNQ 图像采集 FPGA 图像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视场医用电子内窥镜光学成像系统研究综述
8
作者 上官佳伟 李永亮 +3 位作者 冯海龙 张馨元 王宁 李佳航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共5页
大视场的医用电子内窥镜可以帮助医生获得较宽的视野,在不移动器械的情况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准确率,在微创外科手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达到大视场的成像效果,常见的做法是使用非球面透镜进行设计,但是... 大视场的医用电子内窥镜可以帮助医生获得较宽的视野,在不移动器械的情况下进行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手术风险,提高准确率,在微创外科手术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了达到大视场的成像效果,常见的做法是使用非球面透镜进行设计,但是由于大视场带来了轴外像差不容易校正,影响分辨率,因此,开展大视场内窥镜成像系统的研究有着实际意义。对大视场医用电子内窥镜的光学成像方式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未来发展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大视场角 全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hite-light-induced synthesis of injectable alginate-based composite hydrogels for rapid hemostasis
9
作者 Meng-De Zhang Xing Huang +11 位作者 Zhao Li Wei Song Yi Kong Chao Zhang Li-Ting Liang Yu-Yan Huang Ya-Xin Tan Yu Feng Qing-Hua Liu Yu-Xia Zhao Xiao-Bing Fu Sha Huang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5期785-788,共4页
Dear Editor,Timely and effective hemosta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body damage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1]. Alginat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an excellent hemostatic polymer-based biomaterial and... Dear Editor,Timely and effective hemostasi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reducing body damage and mortality of patients [1]. Alginate is generally considered to be an excellent hemostatic polymer-based biomaterial and has been approved by the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as 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 [2]. However, the violent crosslinking reaction and unstable structure at the wound site limit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s. Hence, we report a biocompatible and injectable composite hydrogel methacrylate alginate (Alg-AEMA)-based Eosin Y/N-phenylglycine (NPG)-initiated composite hydrogel (AEC) composed of photocrosslinkable alginate, viscosity modifiers and novel white light photoinitiator, namely Eosin Y/NPG system, for instant hemorrhage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OTOINITIATOR PHOTOPOLYMERIZATION ALGINATE Hydrogel hemostasi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倍率放大电子内窥镜的开发及临床应用
10
作者 王帆 夏建松 +3 位作者 杨辉 严国飞 何佳滢 王立强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2024年第6期658-663,共6页
该文介绍了一款高倍率放大的电子内窥镜,它采用了连续变焦的光学设计来实现高倍率的放大效果,达到细胞级别的观察水平。通过选择合理的反远距初始结构,系统优化后的变焦物镜MTF接近衍射极限。此外,头端部和操作部采用了模块化气密封装... 该文介绍了一款高倍率放大的电子内窥镜,它采用了连续变焦的光学设计来实现高倍率的放大效果,达到细胞级别的观察水平。通过选择合理的反远距初始结构,系统优化后的变焦物镜MTF接近衍射极限。此外,头端部和操作部采用了模块化气密封装结构和多层保护结构,选择高效密封材料和精密封装工艺技术,确保了系统的密封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常规成像时,物方分辨率达到39.37μm,视场角大于140°;放大成像时,物方分辨率达到2.78μm,观察视场大于800μm×700μm。连接26 in(1 in=2.54 cm)显示器,高倍率放大电子内窥镜可以达到500倍光学放大,能够观察到细胞层面的特征。目前,该产品已成功实现批量生产,并进行多例动物试验,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倍率放大电子内窥镜 临床应用 变焦光学系统 密封工艺开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青 陈丽荣 季英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7期132-135,共4页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FE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舒芬太尼PCIA,观察组行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PCI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78例FES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行舒芬太尼PCIA,观察组行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PCIA。对比两组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应激反应、PCIA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6、12 h时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3.58±0.42)、(2.39±0.32)、(1.85±0.24)分,Ricker镇静-躁动评分(SAS评分)为(4.24±0.45)、(3.46±0.37)、(2.83±0.22)分,均低于对照组的(4.12±0.51)、(3.08±0.41)、(2.31±0.29)分和(4.95±0.59)、(4.01±0.38)、(3.39±0.35)分(P<0.05);观察组术后24 h时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水平分别为(181.62±18.74)μg/L、(230.14±25.59)ng/L、(10.12±1.53)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04.36±19.75)μg/L、(251.52±26.43)ng/L、(12.96±1.62)ng/L(P<0.05);观察组按压次数、实际有效进药次数分别为(7.41±1.12)、(4.15±0.67)次/24 h,少于对照组的(9.69±1.27)、(5.25±1.05)次/24 h(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联合氟比洛芬酯在FESS患者术后PCIA中应用价值高,可提高患者镇痛、镇静效果,减轻机体应激反应,减少PCIA按压次数,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 舒芬太尼 氟比洛芬酯 患者静脉自控镇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下一种便携式医用内窥镜技术探讨 被引量:1
12
作者 曹宇阳 张啸林 +1 位作者 赵阳 丁晨阳 《消费电子》 2024年第2期32-34,共3页
本文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便携式医用内窥镜系统设计方案,以弥补传统内窥镜在图像质量和便携性方面的局限性,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率。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系统、光源系统和图像传输系统。在图像处理系统中采用高分辨率传感器... 本文介绍了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便携式医用内窥镜系统设计方案,以弥补传统内窥镜在图像质量和便携性方面的局限性,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效率。设计方案主要包括图像处理系统、光源系统和图像传输系统。在图像处理系统中采用高分辨率传感器和信号处理算法,光源系统选择LED光源以提供均匀而稳定的照明,图像数据传输系统采用WiFi模块和TCP/IP协议,并引入数据加密技术以确保图像数据的安全传输。经过设计方案的实施,内窥镜系统在图像质量、噪声减少、照明稳定性和数据传输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改善。系统的便携性和稳定性得到了增强,为临床应用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持。通过本文提出的基于人工智能辅助的便携式医用内窥镜系统设计方案,可以有效提高内窥镜系统在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效率和可靠性,为医疗领域带来更多前沿科技的应用和发展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内窥镜 便携式 人工智能 WiFi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内窥镜全链路信噪比模型的建立与仿真
13
作者 邱明杰 孟祥翔 尚涵 《红外与激光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27-137,共11页
针对目前荧光内窥镜设计缺少信噪比模型而无法对其探测性能进行评估的问题,结合近红外光谱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特点,开展了荧光内窥镜全链路信噪比模型的建立与肿瘤探测深度的仿真研究。根据生物组织结构特点,构建双层组织-肿瘤模型;利... 针对目前荧光内窥镜设计缺少信噪比模型而无法对其探测性能进行评估的问题,结合近红外光谱在生物组织中的传输特点,开展了荧光内窥镜全链路信噪比模型的建立与肿瘤探测深度的仿真研究。根据生物组织结构特点,构建双层组织-肿瘤模型;利用蒙特卡洛方法计算近红外光分布,结合光散射过程和荧光分子探针受激发射荧光过程,建立了光传播的信噪比模型,进而仿真分析了不同尺寸肿瘤在不同深度产生并传播至组织体表面的荧光照度和荧光内窥镜的探测信噪比。当总功率为2 W、发散半角为45°、波长为808 nm的入射光束激发位于组织体内13 mm处的半径为5 mm的肿瘤时,信噪比接近2.18 dB。该信噪比模型为荧光内窥镜系统设计指标的确定提供了理论基础,也可用于评估现有荧光内窥镜对肿瘤病灶的探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内窥镜 信噪比 蒙特卡洛 肿瘤探测 近红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
14
作者 刘长林 胡静 赵海莹 《山东医药》 CAS 2024年第28期58-60,共3页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拟行ER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麻醉组(R组)和丙泊酚麻醉组(P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ASA分级比较差异... 目的探讨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用于经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老年患者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60例拟行ERC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瑞马唑仑麻醉组(R组)和丙泊酚麻醉组(P组)各30例,两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ASA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常规心电监护、吸氧,分别应用瑞马唑仑和丙泊酚进行麻醉诱导和维持。观察两组诱导前(T0)、诱导后(T1)、进入十二指肠镜(T2)、取石球囊或取石网篮取石(T3)、苏醒时(T4)患者的生命体征。记录患者麻醉诱导时间、术中体动反应次数、术中低血压及血氧饱和度(SpO_(2))下降情况、术中注射痛发生率、术后苏醒时间以及内镜医师、患者的麻醉满意度。结果两组均镇静成功,无镇静失败剔除出本研究患者。T0时点,两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呼吸频率(R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T1时点与R组比较,P组SBP、DBP、HR降低(P均<0.05);T2时点与R组比较,P组HR降低(P<0.05);其他各时点两组SBP、DBP、HR、RR、SpO_(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P组比较,R组麻醉诱导时间延长、苏醒时间缩短、术中体动次数及注射痛发生率降低、内镜医师及患者满意度评分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SpO_(2)下降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瑞马唑仑复合瑞芬太尼对老年ERCP患者呼吸和循环功能影响小,术后患者苏醒时间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麻醉 瑞马唑仑 瑞芬太尼 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老年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德尔菲法的内窥镜使用质量问题识别与改善策略
15
作者 沈鹤杰 《现代盐化工》 2024年第4期105-106,125,共3页
研究确定了内窥镜关键质量问题,包括消毒程序不当、操作人员技术不高、设备维护不当等。通过德尔菲法收集并分析专家意见,提出改善措施,如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完善设备维护制度、优化消毒流程等。为提高内窥镜使用质量提供实证基础,对相... 研究确定了内窥镜关键质量问题,包括消毒程序不当、操作人员技术不高、设备维护不当等。通过德尔菲法收集并分析专家意见,提出改善措施,如加强操作人员培训、完善设备维护制度、优化消毒流程等。为提高内窥镜使用质量提供实证基础,对相关医疗机构和从业人员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 质量问题 德尔菲法 改判策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中的临床探讨
16
作者 刘新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59-61,共3页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3例。常规组进行传统手术,微创组进行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 目的 探讨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微创组,每组43例。常规组进行传统手术,微创组进行鼻内窥镜微创手术。比较两组术中出血量、黏膜恢复所需时间、嗅觉障碍评分及疼痛评分。结果 微创组的术中出血量(99.14±5.18)ml少于常规组的(195.42±5.32)ml,黏膜恢复所需时间(32.16±0.84)d短于常规组的(55.43±1.32)d,嗅觉障碍评分(3.02±0.95)分、疼痛评分(2.86±0.62)分低于常规组的(6.08±1.03)、(6.15±0.87)分,数值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 鼻内窥镜微创手术在慢性鼻窦炎并鼻息肉治疗中的效果显著,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微创手术 慢性鼻窦炎 鼻息肉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神经内窥镜微创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比较及预后分析
17
作者 黎鹏程 黄谦亦 张逵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68-71,共4页
目的:在脑出血治疗中,分别给予患者神经内窥镜微创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预后情况。方法:将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时间控制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根据治疗方式的区... 目的:在脑出血治疗中,分别给予患者神经内窥镜微创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同时分析预后情况。方法:将南充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时间控制在2021年1月—2022年12月,根据治疗方式的区别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的手术方式为微创引流术,观察组采用的手术方式为神经内窥镜微创术,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都要明显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术后再出血率更低,脑血肿清除率更高(P<0.05);在治疗之后,观察组的NIHSS评分要比对照组低,而Barthel指数评分和GOS评分要明显更高(P<0.05);在治疗后,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SF、NSE以及hs-CRP水平都发生了更大程度的降低(P<0.05)。结论:相比于微创引流术,在脑出血治疗过程中采用神经内窥镜微创术取得的临床疗效更高,能够提升手术效率,降低术后再出血风险,改善患者炎症反应,同时起到了更好地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出血 神经内窥镜微创术 微创引流术 临床疗效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用于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治疗的临床价值
18
作者 樊洪勇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用于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至12月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进行观察,予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探讨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用于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从2022年1月至12月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耳鼻喉科接受治疗的鼻窦炎或鼻息肉患者中随机选择100例患者进行观察,予以双盲法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给予对照组50例患者内窥镜鼻窦手术治疗,给予观察组50例患者内窥镜鼻窦手术+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治疗。将以下指标进行对比评估:(1)临床手术效果;(2)术后并发症情况;(3)临床症状改善情况;(4)病情复发率;(5)生活质量。结果:(1)观察组手术总有效率(96.0%)明显比对照组手术总有效率(76.0%)更高,两组临床手术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6.0%,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4.0%)相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3)观察组手术后鼻塞、疼痛、脓涕以及嗅觉障碍等症状改善情况明显比对照组手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更好,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观察组术后1年病情复发率是6.0%,与对照组术后1年病情复发率(14.0%)相比更低,差异显著(P<0.05)。(5)观察组术后生活质量中各个方面评分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窥镜鼻窦手术同期用于鼻中隔高位偏曲及中鼻甲整形治疗在临床上具有良好作用价值,可修复鼻腔结构,使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治愈率明显升高,同时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窥镜鼻窦手术 鼻中隔高位偏曲 中鼻甲整形 同期 治疗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鼻喉科临床见习中内窥镜病例库系统的应用效果评估
19
作者 沈文力 李殷 宋喜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6期206-209,共4页
目的分析在耳鼻喉临床见习中应用内窥镜病例库系统的效果,以期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见习的40名临床见习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名。对照... 目的分析在耳鼻喉临床见习中应用内窥镜病例库系统的效果,以期为后续教学工作提供参考及指导。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于长沙市第一医院耳鼻喉科见习的40名临床见习生为研究对象,按教学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0名。对照组实施常规教学(2022年1—12月),研究组实施内窥镜病例库系统教学(2023年1—12月),比较两组临床见习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综合能力与对教学措施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临床见习生的学习成绩、教学效果、综合能力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临床见习生的满意度为100.00%(20/20),高于对照组的70.00%(14/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02,P<0.05)。结论内窥镜病例库系统教学效果好,可以帮助临床见习生提升学习成绩与综合能力,促进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学生对教学措施的满意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见习 内窥镜病例库系统 满意度 综合能力 教学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麻下单侧双通道内窥镜术后患者早期精准化进食进饮方案的构建
20
作者 沈晓青 陈晶晶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4年第10期74-78,共5页
目的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系统检索国内外全麻术后早期进食进饮相关文献,构建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双通道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精准化进食进饮方案,为临床脊柱外科微创术后饮食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成立UBE饮食管理... 目的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指导下,系统检索国内外全麻术后早期进食进饮相关文献,构建全身麻醉下行单侧双通道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精准化进食进饮方案,为临床脊柱外科微创术后饮食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成立UBE饮食管理小组、两轮专家函询,确定全麻UBE患者术后早期精准化饮食方案。结果经过15名专家两轮函询后,确定全麻单侧双通道内窥镜手术术后早期精准化饮食方案的终稿,包含10个条目,两轮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为0.90,第一轮专家协调程度为0.200,变异系数(CV)为:0.052~0.610;第二轮专家协调程度为0.280,变异系数(CV)为:0.000~0.210。结论本文章构建全麻单侧双通道内窥镜手术患者术后早期精准化进食进饮方案,实用性、适用性强,符合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脊柱全麻微创手术的快速发展,对于患者术后恢复、舒适度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侧双通道内窥镜技术 全麻饮食管理 加速康复外科 专家函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8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