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5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野生大豆低温冷害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
1
作者 李月婷 黄超 +1 位作者 葛家良 姚瑞 《现代食品》 2024年第18期89-91,共3页
本文综述了野生大豆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分析了低温冷害对大豆生理生化、不同生长阶段及产量质量的具体影响,并探讨了农业防控、田间管理、化学防控及物理防控等多方面的防控措施。通过合理轮作、选育耐低温品种、加强肥水管... 本文综述了野生大豆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及防控技术,分析了低温冷害对大豆生理生化、不同生长阶段及产量质量的具体影响,并探讨了农业防控、田间管理、化学防控及物理防控等多方面的防控措施。通过合理轮作、选育耐低温品种、加强肥水管理、应用化学调节剂和抗冻保护剂、采用物理覆盖和风障设置等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野生大豆对低温冷害的抵抗能力,保障大豆的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大豆 低温冷害 防控技术 农业措施 化学防控 物理防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害对玉米的影响研究进展
2
作者 李彩侠 汤爱明 侯桂双 《河北农业》 2024年第6期55-56,共2页
低温冷害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主要灾害,在我国东北地区经常出现。本文介绍了低温冷害对玉米光合作用、脯氨酸含量以及抗氧化酶的影响,并提出了提高玉米抗寒性的措施,以期为冷寒地区春玉米的耐寒性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玉米 低温冷害 抗寒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效防范低温冷害对呈贡宝珠梨的影响
3
作者 赵书惠 耿留芬 +1 位作者 莫绍青 胡卫芬 《云南农业》 2024年第7期56-57,共2页
昆明市呈贡区平均海拔1 900 m,红壤或水稻土,气候宜人,属于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 ℃,年平均最高气温21.4 ℃,年平均最低气温11.3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1.6 ℃,极端最低气温-5.9 ℃。年平均日照时数2 193.6 h,年... 昆明市呈贡区平均海拔1 900 m,红壤或水稻土,气候宜人,属于北亚热带低纬高原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5.6 ℃,年平均最高气温21.4 ℃,年平均最低气温11.3 ℃,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1.6 ℃,极端最低气温-5.9 ℃。年平均日照时数2 193.6 h,年日照时数百分率50%,无霜期日数达到300 d。年平均风速2.5 m/s,最多风向为东北偏东风。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最低气温 低温冷害 日照时数 年平均最低气温 北亚热带 年平均最高气温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风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崔一鸣 毕伊红 +1 位作者 张丹丹 宋佳 《现代农业科技》 2015年第24期240-241,243,共3页
综述了国内和国外多年来对低温冷害的不同研究,统计表明:国外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中国东北气候相似的几个国家且偏重于对经济作物的研究,而中国多年来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作物。较为细致地对比了低温冷害的几种指标... 综述了国内和国外多年来对低温冷害的不同研究,统计表明:国外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与中国东北气候相似的几个国家且偏重于对经济作物的研究,而中国多年来对低温冷害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农作物。较为细致地对比了低温冷害的几种指标并分析其优缺点,指出了热量指数指标具有较为明确的生物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研究进展 低温冷害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疆棉区棉花低温冷害的初步分析及对策探讨 被引量:33
5
作者 赖先齐 刘月兰 +1 位作者 徐腊梅 郭金强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5期782-786,共5页
由于沙漠增温效应的良好作用,北疆沿天山一带的中、西部绿洲农区得以发展成世界上最北的棉区。北疆棉区低温冷害表现在4、5月播种——出苗时期及7、8月开花——结铃时期,尤以后者危害更大。冷害主要发生在温度原本不高、但又首先遭遇入... 由于沙漠增温效应的良好作用,北疆沿天山一带的中、西部绿洲农区得以发展成世界上最北的棉区。北疆棉区低温冷害表现在4、5月播种——出苗时期及7、8月开花——结铃时期,尤以后者危害更大。冷害主要发生在温度原本不高、但又首先遭遇入境强冷湿气流的北疆棉区,是北疆棉区最大的农业气象灾害,急需加强研究。目前总结出的克服办法应遵循趋利避害原则,开花—结铃时期的冷害以筛选、选育抵御冷害能力较强的早熟、丰产品种,建立包含有抵御冷害的新技术体系;播种—出苗时期的冷害以当地气候、土壤特点采用适期早播,育苗移栽杂交棉,实施相应农业措施等,减轻、避免冷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增温效应 北疆棉区 低温冷害 趋利避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50年湘鄂双季稻低温冷害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帅细强 蔡荣辉 +3 位作者 刘敏 万素琴 谢佰承 刘志雄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065-8068,共4页
应用湘鄂两省气象代表站1961~2008年气象资料,采用30年滑动累积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湘鄂双季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初步分析表明,近50年来,湘鄂轻度春播期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和西部中度春... 应用湘鄂两省气象代表站1961~2008年气象资料,采用30年滑动累积统计方法,分析气候变化背景下湘鄂双季稻低温冷害的变化特征。初步分析表明,近50年来,湘鄂轻度春播期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和西部中度春播期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但湖南南部呈上升趋势;湘鄂重度春播期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上升趋势。湘鄂轻度5月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北中南部中度5月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上升趋势;湖南北部、湖南南部呈下降趋势;湖南西部变化不显著;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湖南西部重度5月低温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南南部呈上升趋势。湘鄂轻度寒露风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北中南部、湖南北部和西部中度寒露风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南南部呈上升趋势;湖北中南部重度寒露风30年滑动累积日数呈下降趋势;湖南北部和南部未出现,湖南西部呈上升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害 变化特征 湘鄂 双季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玉米苗期低温冷害与干旱混发特征及其对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姜丽霞 李秀芬 +7 位作者 朱海霞 高明 王秋京 闫平 宫丽娟 翟墨 纪仰慧 王萍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55-265,共11页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10℃积温距平、水分亏缺指数(K CWDI)等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七叶期冷害、干旱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点同一年份内冷害、干旱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混... 利用1981—2016年黑龙江省玉米农业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引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行业标准中≥10℃积温距平、水分亏缺指数(K CWDI)等指标,分别对玉米出苗~七叶期冷害、干旱进行判识,规定同一站点同一年份内冷害、干旱均有发生为两种灾害混合发生,并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以数理统计方法构建积温距平、K CWDI与玉米单产的关系,同时应用相对产量方法探讨两种灾害混发逆境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981-2016年间,研究区玉米出苗~七叶期≥10℃积温距平呈增加趋势(P<0.01),空间上具有北低南高的纬向特征,K CWDI随时间呈波动式变化,空间上表现为西多东少的经向规律,两种灾害指标的变化对气候变暖趋势及研究区资源分布配置具有明显响应;研究期间,各站玉米出苗~七叶期冷害、干旱混合发生年数为0~10 a,研究区累计发生59 a。时间上,两种灾害混合发生呈减少趋势,1990年代中期以前为高发期,之后发生频率下降。空间分布上,两种灾害混合发生表现为由西至东减少趋势,频发区处于松嫩平原西部;玉米出苗~七叶期≥10℃积温距平、K CWDI与玉米单产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关系(P<0.05或P<0.01),前者为正效应影响,后者为负效应影响,表征≥10℃积温距平升高、K CWDI减小,玉米产量呈升高趋势,反之呈下降趋势;玉米出苗~七叶期冷害与干旱混发逆境对玉米产量影响总体以负效应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积温距平 水分亏缺指数 低温冷害 干旱 玉米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9
8
作者 郝天依 王式功 +1 位作者 尚可政 李景鑫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4期19626-19629,共4页
围绕着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系统回顾了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冷害的类型和指标等概念,对形成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的环流特征、影响因子,低温冷害的预测、预报和防御等方面做了总结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东北低温冷害 环流特征 影响因子 预测 防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S和RS支持下宁夏水稻低温冷害监测预警 被引量:12
9
作者 单新兰 卫建国 韩颖娟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78-1581,共4页
水稻低温冷害是宁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对趋利避害、减轻灾害损失十分重要。在前人水稻低温冷害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在GIS支持下改进了温度的小网格推算方法,提高温度推算精度;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提取水稻种植... 水稻低温冷害是宁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对趋利避害、减轻灾害损失十分重要。在前人水稻低温冷害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在GIS支持下改进了温度的小网格推算方法,提高温度推算精度;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提取水稻种植区域;将低温冷害的监测指标推算结果与水稻种植区域相结合,实时判定低温冷害等级分布及区域,并利用天气预报资料,对水稻低温冷害进行预警,开发了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将此方法和系统应用到业务工作中,制作了水稻低温冷害业务监测预警产品,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取得较好的监测服务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GIS RS 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预警模型构建技术研究 被引量:12
10
作者 李楠 薛晓萍 +1 位作者 张继波 李鸿怡 《山东农业科学》 2015年第9期106-111,共6页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历史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发生的气象因子等级指标,计算得到温室内最低气温、温室内地表温度、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4个气象要素的等级指标;统计分析2007年至2012年淄博、莱芜日光温室小... 利用数学统计方法对历史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并根据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发生的气象因子等级指标,计算得到温室内最低气温、温室内地表温度、太阳总辐射、日照时数4个气象要素的等级指标;统计分析2007年至2012年淄博、莱芜日光温室小气候自动监测站和自动气象观测站的资料,利用结构方程模型确定低温预警模型中的因子,根据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利用DPS分析因子权重系数,最终建立了日光温室黄瓜低温冷害预警模型。利用临淄、莱芜、利津、平度、章丘五站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的气象观测资料对该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预警等级与实际等级完全一致的准确率为63%~77%,相差在1个等级以内的准确率在97%~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黄瓜 低温冷害 预警模型 结构方程模型 层次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稻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1
作者 王主玉 申双和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2期11971-11973,共3页
介绍了水稻冷害类型与作用机制,分析了水稻耐冷性研究的进展与不足之处,并综述了水稻冷害的风险评估与防治研究现状,以期为今后的水稻低温冷害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03年米泉市水稻低温冷害原因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梁乃亭 樊康美 +1 位作者 魏玉波 刘玉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37-239,共3页
2003年米泉市春季遇到低温,水稻育苗、插秧推迟,先遭受到延迟型冷害,后期又遇到异常低温,导致了严重的障碍型冷害。给稻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多家单位对冷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冷害发生的原因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 2003年米泉市春季遇到低温,水稻育苗、插秧推迟,先遭受到延迟型冷害,后期又遇到异常低温,导致了严重的障碍型冷害。给稻农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多家单位对冷害发生情况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对冷害发生的原因与机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预防冷害的主要技术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3年 米泉市 水稻 低温冷害 原因分析 空秕率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御玉米低温冷害专家系统 被引量:4
13
作者 曹永华 何维勋 欧阳达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35-39,共5页
在总结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领域专家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专家系统原理和CM.1开发工具建成了“防御玉米低温冷害专家系统(PMLTCD)”。该系统是由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概况、夏季低温诊断子系统、冷害类型及其症状诊断子系统、栽培技术... 在总结东北地区玉米低温冷害领域专家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利用专家系统原理和CM.1开发工具建成了“防御玉米低温冷害专家系统(PMLTCD)”。该系统是由东北地区低温冷害概况、夏季低温诊断子系统、冷害类型及其症状诊断子系统、栽培技术及防御措施子系统和抗御措施子系统组成。系统的知识表示方法为产生式规则,系统的推理机为反向链控制策略。该系统在CCDOS 2.10或更高版本的中文操作系统的支持下在IBM—PC/XT机及兼容机上运行。系统能为农业领导部门和农业生产者提供低温冷害诊断的信息和防御或抗御玉米低温冷害的整套措施,使玉米生产的损失达到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低温冷害 专家系统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龙江省水稻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13
14
作者 王晓群 张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1期263-266,共4页
概述了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对低温环境的反应,分析了水稻冷害致灾的因素、机理及指标。用变异系数、概率分布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水稻冷害风险的地域分布,并对水稻冷害经济损失风险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伊春北部、黑河和大兴安... 概述了黑龙江省水稻生长发育对低温环境的反应,分析了水稻冷害致灾的因素、机理及指标。用变异系数、概率分布函数等方法分析了水稻冷害风险的地域分布,并对水稻冷害经济损失风险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黑龙江省伊春北部、黑河和大兴安岭地区冷害风险较大,中部次之,西南和东南部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低温冷害 风险评估 黑龙江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低温冷害研究进展 被引量:33
15
作者 关贤交 欧阳西荣 《作物研究》 2004年第S1期353-357,共5页
综述了低温冷害对玉米生理生化的影响以及目前防御玉米低温冷害的主要方法措施,分析了这些方法措施对玉米幼苗的作用机理,并结合目前实际情况对玉米防御低温冷害的研究提出了看法。
关键词 玉米 低温冷害 生理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30年山东省日光温室番茄低温冷害发生规律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楠 陈辰 +1 位作者 张继波 薛晓萍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9期110-114,123,共6页
基于1984年10月-2014年4月山东省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及2007-2014年日光温室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资料,结合日光温室内番茄低温冷害农业气象等级指标,利用80%保证率方法,统计分析得到了日光温室外番茄低温冷害农业气象等级指标;应用该指标,对... 基于1984年10月-2014年4月山东省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及2007-2014年日光温室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资料,结合日光温室内番茄低温冷害农业气象等级指标,利用80%保证率方法,统计分析得到了日光温室外番茄低温冷害农业气象等级指标;应用该指标,对近30年山东省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季内低温冷害发生规律进行时间及空间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山东省日光温室番茄生长季内低温冷害主要出现在冬季,年平均轻度低温冷害发生天数最多,主要出现在12月;1月是中度和重度低温冷害的高发期;鲁西北、鲁中东部及半岛内陆部分地区是发生低温冷害的主要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番茄 低温冷害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信息扩散理论的山东省日光温室番茄低温冷害风险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李楠 陈辰 张继波 《山东农业科学》 2016年第12期124-128,共5页
基于1984年至2013年山东省设施农业生产季(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及2007年至2014年日光温室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资料,结合日光温室内番茄低温冷害等级指标,利用80%保证率方法,统计分析得到了日光温室外番茄低温冷害等级指标... 基于1984年至2013年山东省设施农业生产季(每年10月至次年4月)自动气象观测站资料及2007年至2014年日光温室小气候自动观测站资料,结合日光温室内番茄低温冷害等级指标,利用80%保证率方法,统计分析得到了日光温室外番茄低温冷害等级指标;应用该指标,对近30年山东省日光温室番茄低温冷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冷害主要发生在12月、1月及2月;引入信息扩散理论,通过Matlab程序编写,计算得到了全省122个县站不同低温冷害等级下不同发生时间长度的风险概率值;利用Arc GIS绘制得到全省低温冷害发生风险概率分布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温室 低温冷害 风险评估 信息扩散 山东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东丘陵区冬小麦生育期低温冷害预警模型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朱建华 刘淑云 +3 位作者 李景岭 张秀兰 王丽丽 赵佳 《山东农业科学》 2012年第1期17-20,共4页
以30年(1979~2009)的冬小麦产量和生育期温度资料为依据,分析冬小麦生长发育期旬均温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对气象产量的关系,确立冬小麦生育期可能出现的低温风险。结果表明:胶东丘陵生态区冬小麦生育期间,两个旬均温对相对气象产量的影... 以30年(1979~2009)的冬小麦产量和生育期温度资料为依据,分析冬小麦生长发育期旬均温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相对气象产量的关系,确立冬小麦生育期可能出现的低温风险。结果表明:胶东丘陵生态区冬小麦生育期间,两个旬均温对相对气象产量的影响显著,分别为1月中旬均温和3月上旬均温,相关系数分别为-0.44和0.37;模型中的温度因子类型共有5个,模型的相关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低温冷害 预警模型 胶东丘陵生态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纬高原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指标及其时空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胡雪琼 刘文英 +1 位作者 何雨芩 朱勇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218-224,共7页
针对云南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结合云南气候特点,采用气象数据、空壳率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及抽象模拟等方法,确定云南低纬高原地区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指标,并应用该指标分析云南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2... 针对云南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结合云南气候特点,采用气象数据、空壳率数据,应用相关分析及抽象模拟等方法,确定云南低纬高原地区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指标,并应用该指标分析云南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日最高气温<24℃3d以上,即可能发生水稻抽扬期低温冷害。滇西北中北部、滇东北中南部低温冷害频率发生频繁,每10年达14次以上,基本上每年都会发生低温冷害;滇西南南部低温冷害发生频率较低,每10年在2次以下,其余地区每10年发生2~8次低温冷害。从年代际特征来看,低温冷害变化规律明显,总体呈减弱趋势,其中20世纪70年代、90年代较重,2000年后低温冷害频率大幅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抽扬期 低温冷害 指标 时空分布 低纬高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江平原腹地水稻低温冷害问题分析 被引量:18
20
作者 魏喜陆 郑新峰 《现代化农业》 2003年第3期15-17,共3页
关键词 三江平原 腹地 水稻 低温冷害 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