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精细化临床护理路径在大咯血肺血管双通路介入栓塞治疗患者中的应用
1
作者 吴彦玲 《当代护士(下旬刊)》 2025年第1期157-160,共4页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对大咯血肺血管双通路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100例,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 目的观察精细化护理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对大咯血肺血管双通路介入栓塞治疗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大咯血患者100例,均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术后恢复情况、治疗依从性以及干预前后疾病不确定感、身心应激反应,并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联合组咯血持续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中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治疗总依从性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两组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中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联合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细化与临床护理路径相结合的护理模式可促进大咯血肺血管双通路介入栓塞治疗患者恢复,增强对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依从性以及身心应激反应的改善效果,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肺血管双通路介入栓塞治疗 精细化护理 临床护理路径 疾病不确定感 依从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栓塞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
2
作者 刘绍平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18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聚乙烯栓塞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介入栓塞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实施... 目的:探讨聚乙烯栓塞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研究纳入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贵港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介入栓塞治疗。为研究组患者实施聚乙烯栓塞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疾病控制情况、手术指标、肝功能指标、肿瘤标志物、癌因性症状评分、生存质量评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癌因性疼痛、癌因性疲乏的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各项生存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患者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及总胆红素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白细胞下降及血小板下降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穿刺点血肿、肝功能衰竭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栓塞微球介入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患者近期疗效,控制其肿瘤细胞进展,减轻其癌因性症状,改善其肝功能,提高其生存质量,且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未增多,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聚乙烯栓塞微球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气管动脉CTA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中临床应用分析 被引量:21
3
作者 韩俊 杨晓峰 +1 位作者 吴凡 朱建芳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11期2008-2011,共4页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时应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大咯血的84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且于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治疗时再次明确患者的出血动脉,并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1周后再行支气管动脉CTA复... 目的探讨大咯血介入栓塞治疗时应用支气管动脉CT血管造影(CTA)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对大咯血的84例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且于治疗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治疗时再次明确患者的出血动脉,并均行介入栓塞治疗。治疗1周后再行支气管动脉CTA复查。回顾性分析支气管动脉CTA在该疾病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所有大咯血患者治疗前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共发现出血的病变血管112支,介入栓塞治疗时共发现出血的病变血管共123支,支气管动脉CTA检查的诊断符合率为91.06%。患者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后均行介入栓塞治疗且治疗均成功,介入栓塞治疗后共有76例患者回院进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检查结果表明患者病变血管栓塞治疗后均获良好栓塞效果。结论术前支气管动脉CTA检查能够为大咯血患者的介入栓塞治疗提供有效的诊断依据,术后再行该检查则可有效评估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咯血 支气管动脉 CT血管造影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肺隔离症所致大咯血 被引量:6
4
作者 胡沁松 钟粤明 +2 位作者 郭曼 陈文忠 向彪 《临床误诊误治》 2004年第1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肺隔离症 大咯血 并发症 支气管隔离症 带毛弹簧圈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建明 贾广志 +2 位作者 尹华 高同锁 白淑芳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05年第2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和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1例伴有颈外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联合颈外动...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carotidcavernous fistula,CCF)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0例颈动脉海绵窦瘘患者,采用经皮股动脉径路,可脱球囊和电解可脱式铂金微弹簧圈(GDC)栓塞治疗。其中1例伴有颈外动脉海绵窦瘘患者,联合颈外动脉弹簧圈栓塞。结果10例CCF患者栓塞均获成功,其中7例栓塞后保持颈内动脉通畅,3例栓塞后同时栓闭同侧颈内动脉。本组无并发症发生。结论CCF的介入治疗创伤小,疗效好,是临床治疗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海绵窦瘘 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应用 患者 颈内动脉 颈外动脉 并发症 结论 方法 目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介入栓塞治疗2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周金柱 田华 +1 位作者 楼存诚 高燕萍 《浙江临床医学》 2007年第7期981-981,共1页
关键词 难治性消化道出血 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分析 选择性动脉造影 介入栓塞疗法 原因不明 止血效果 手术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介入栓塞治疗门脉高压的观察及护理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梅珍 郑传胜 骆秋芳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12-913,共2页
本文介绍了我院首创双介入栓塞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加部分性脾栓塞术 (DIE)治疗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 ,总结了本治疗的常规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 ,重点阐述了主要术后反应 :发热、疼痛、腹胀、黑... 本文介绍了我院首创双介入栓塞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加部分性脾栓塞术 (DIE)治疗1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患者的术后观察和护理结果 ,总结了本治疗的常规术前准备、术后常规护理 ,重点阐述了主要术后反应 :发热、疼痛、腹胀、黑便、腹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介入放射学 介入栓塞治疗 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左腕掌部动静脉瘘1例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志 林龙英 王家兴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960-961,共2页
动静脉瘘是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一般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后天性外伤、血液透析病人的人工动静脉通路形成的动静脉瘘。由于动脉的血液流入伴行的静脉,可造成瘘的局部血管病变和瘘局部、周围循环和全身系统的血流动力改变,主... 动静脉瘘是动脉和静脉之间存在异常通道,一般包括先天性血管畸形、后天性外伤、血液透析病人的人工动静脉通路形成的动静脉瘘。由于动脉的血液流入伴行的静脉,可造成瘘的局部血管病变和瘘局部、周围循环和全身系统的血流动力改变,主要表现为瘘口附近的杂音和震颤,肢体皮肤温度的升高,也可由于静脉回心血量的增多导致心率增快、心脏增大甚至出现心衰等。2013年11月我院介入栓塞治疗左腕掌部动静脉瘘1例,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治疗 动静脉瘘 腕掌部 先天性血管畸形 血液透析病人 动静脉通路 血管病变 血流动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朱云飞 袁川 +1 位作者 赵璧 何绍坤 《中国医学工程》 2017年第10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观察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 目的研究观察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28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64例,其中观察组采用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照组采用延期介入栓塞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精神状态、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96.88%(62/6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38%(54/64)(P<0.05);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KPS)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6.25%(4/64),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0.31%(13/64)(P<0.05)。结论实施早期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临床疗效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患者的精神状态和生活质量,且治疗安全性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治疗 早期 延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吴海宾 潘朝勇 +3 位作者 吴家圣 梁威飘 邱国时 陈广幸 《中国实用医药》 2020年第16期59-61,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今后在决定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86例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后至送... 目的探讨分析早期介入栓塞治疗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以便为今后在决定介入栓塞治疗的时机上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方法86例重症医学科(ICU)收治的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均进行介入栓塞治疗,根据患者入住重症医学科后至送入介入手术室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时间的不同分为甲组(早期介入栓塞治疗,34例)和乙组(常规时机介入栓塞治疗,52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输红细胞量、止血时间、住院时间。结果甲组有效率为91.18%,高于乙组的73.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止血时间(6.670±1.395)h、住院时间(10.785±3.413)d均短于乙组的(19.590±5.139)h、(15.553±3.140)d,输红细胞量(4.055±1.141)U少于乙组的(7.191±1.350)U,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介入栓塞治疗作为对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的救治方法之一,疗效确切,而在治疗时机上选择早期进行介入栓塞治疗,不但可以提高临床疗效,还可以减少患者输红细胞量,节约用血,缩短止血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医疗费用,具有重大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 介入栓塞治疗 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岳玉 杨士彬 +8 位作者 孙杰 欧美蓉 程炳荣 李文 董瑞东 耿鹏军 戎丽琳 张英 李松年 《淮海医药》 2001年第1期9-10,共2页
目的 应用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方法 应用 Sedinger技术引入导管 ,在数字减影 X线监护下 ,先后超选插管至两侧甲状腺上动脉和一侧甲状腺下动脉主干 ,注入聚乙烯醇 (PVA)栓塞剂 ,并根据情况放置弹簧圈。结果  8例均获治愈。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介入栓塞治疗 SeDinger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的疗效
12
作者 王凯 秦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3年第2期211-214,共4页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 选取77例TC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组35例)、可脱性球囊栓塞(可脱性球囊组38例)、Willis覆膜支架栓塞...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CCF)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变化。方法 选取77例TCCF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的手术治疗方法分为球囊辅助弹簧圈栓塞(球囊辅助组35例)、可脱性球囊栓塞(可脱性球囊组38例)、Willis覆膜支架栓塞(覆膜支架组4例),分析栓塞术后的影像学表现和预后。结果 77例患者共计手术84台次,行一次栓塞治疗70例,两次栓塞治疗7例。总体治愈率100%,颈内动脉通畅率97.4%。球囊辅助组与可脱性球囊组相比完全闭塞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一次性栓塞治愈率无明显差异。所有患者随访显示疗效可靠。结论 球囊辅助弹簧圈和可脱性球囊栓塞方法可作为治疗TCCF的首选方案,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入栓塞治疗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围术期指标 影像学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盆骨肿瘤患者术前介入栓塞治疗疗效分析
13
作者 舒欣 张雪斌 程乐 《浙江临床医学》 2012年第11期1436-1437,共2页
骨盆骨肿瘤大多瘤体较大,且解剖关系复杂,血供丰富,给手术治疗带来较大困难。
关键词 骨盆骨肿瘤 介入栓塞治疗 疗效分析 肿瘤患者 术前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护理
14
作者 丁慧萍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99-300,共2页
关键词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介入栓塞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观察
15
作者 高福磊 沈炜 +2 位作者 黄祥忠 任冬青 高峰 《当代医药论丛》 2020年第22期16-17,共2页
目的:观察对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81例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外科手术组(3... 目的:观察对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江阴市人民医院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接诊的81例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外科手术组(36例)和介入治疗组(45例)。为外科手术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外科手术进行治疗,为介入治疗组患者采用介入栓塞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再出血率、输血量和住院时间。结果:外科手术组患者的治愈率、再出血率、输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94.44%(34/36)、5.56%(2/36)、(986.37±198.85)ml、(19.26±6.12)d,介入治疗组患者的治愈率、再出血率、输血量和住院时间分别为86.67%(39/45)、8.89%(4/45)、(511.74±96.06)ml、(10.35±2.37)d。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和再出血率相比,P>0.05。与外科手术组患者相比,介入治疗组患者的输血量较少,其住院时间较短,P<0.05。结论:对老年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够显著减少其输血量,促进其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胃十二指肠溃疡大出血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栓塞治疗56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叶玉兰 《中国实用医药》 2013年第25期22-23,共2页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56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结果成功栓塞达100%有51例(92%),栓... 目的探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介入栓塞治疗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的并发症及其防治。方法在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DSA)监视下,经股动脉,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GDC)栓塞治疗56例急性破裂性颅内动脉瘤患者。结果成功栓塞达100%有51例(92%),栓塞达90%以上4例(7%),栓塞达90%以下1例(1%)。全组手术死亡2例(3.57%);术中动脉瘤再破裂出血2例,载瘤动脉痉挛2例,GDC外逸3例,血栓形成2例,过度栓塞2例,术后并发高血压脑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19.6%,成功率80.23%。结论采用电解可脱式铂金螺旋圈(GDC)或微支架辅助GDC血管内栓塞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在于术者对颅内动脉瘤和载瘤动脉解剖关系的正确认识,介入操作技术、术中、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正确处理,栓塞材料的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介入栓塞治疗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回结肠血管畸形引起腹腔出血1例并文献复习
17
作者 张朝辉 孟超群 《巴楚医学》 2021年第2期18-20,共3页
肠血管畸形为肠血管发育异常,过去也有称肠血管异常增生、血管扩张症、错构瘤以及末端毛细血管扩张症[1]。指正常黏膜和黏膜下畸形小血管发生的扩张性病变,表现为血管壁变薄、血管扩张,临床特征为迁延性、隐匿性、反复性出血,不易诊断[2... 肠血管畸形为肠血管发育异常,过去也有称肠血管异常增生、血管扩张症、错构瘤以及末端毛细血管扩张症[1]。指正常黏膜和黏膜下畸形小血管发生的扩张性病变,表现为血管壁变薄、血管扩张,临床特征为迁延性、隐匿性、反复性出血,不易诊断[2]。腹腔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急症,肠血管畸形致下消化道出血占3%~40%[3,4],但肠血管畸形引起的腹腔出血临床上罕见,目前鲜有相关文献报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结肠血管畸形 腹腔出血 介入栓塞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前交通动脉瘤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曹海强 刘献志 +2 位作者 熊家锐 王本瀚 张广林 《中国实用医药》 2014年第2期143-144,共2页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ACA)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择50例于2009年1月~2013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ACA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 目的:对前交通动脉瘤(ACA)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对患者认知功能的相关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表法选择50例于2009年1月~2013年3月间在本院进行ACA治疗的患者资料进行研究和分析,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对治疗组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和分析。结果对照组12例患者治疗后出现认知功能障碍,治疗组8例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开颅动脉瘤夹闭治疗以及介入栓塞治疗均能够对患者的语言能力、回忆能力、计算能力与注意力以及记忆力和定向能力产生影响。结论对ACA患者进行介入栓塞治疗能够降低对患者认知功能产生的不良影响,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均不能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夹闭与介入栓塞治疗 认知功能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联合碘油经肝动脉介入栓塞治疗肝癌的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尹向岩 《肝胆外科杂志》 2017年第1期63-65,共3页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疗法是目前公认的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它在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有很大发展。肝癌常用的介入疗法包括血管性介入治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以及综合性介入... 介入治疗作为一种微创疗法是目前公认的肝癌综合治疗的重要方法,它在抑制肿瘤生长,提高患者生存率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近年来,肝癌的介入治疗已有很大发展。肝癌常用的介入疗法包括血管性介入治疗、非血管性介入治疗以及综合性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碘油 介入栓塞治疗 肝癌 临床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入栓塞治疗顽固性甲状腺机能亢进的护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温丽华 金正华 甘学丽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782-782,共1页
关键词 甲亢 介入栓塞治疗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