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的资源再配置效应 被引量:47
1
作者 温杰 张建华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57-67,共11页
现有文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判断存在争议。该文在考虑三次产业要素产出弹性可变的基础上,重新测算了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源再配置效应。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再配置效应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由于产... 现有文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贡献的判断存在争议。该文在考虑三次产业要素产出弹性可变的基础上,重新测算了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中的资源再配置效应。研究发现,改革开放以来资源再配置效应始终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由于产业间要素边际生产率存在较大差异,未来中国经济依然可以从产业结构变迁中获得巨大收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变迁 全要素生产率 资源再配置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房价波动及其经济增长效应 被引量:27
2
作者 周建军 孙倩倩 鞠方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57-168,共12页
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房价波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其增长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 经济增长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也是我国向经济强国转型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我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空间动态面板模型分析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房价波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并对其增长路径进行深入剖析。结果表明: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在一定程度上发挥出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能促进经济规模扩张,推动规模经济效应的发挥,但过度的服务化倾向会造成经济的结构性减速;房地产市场从本质上来说不适宜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途径,房价提升仅能促进经济规模的扩大,对经济增速无显著推动作用,还会通过抑制经济集聚对经济效率产生负面影响;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的影响在空间上不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房价波动对经济规模影响的空间差异表现在中部与东、西部之间;产业结构和房价两者自身会对经济规模产生直接的扩张作用,但二者交互会对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冲击,侧面印证房地产市场不宜作为经济增长驱动力的观点。这为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房价 经济增长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政府治理对产业结构变迁的影响及区域差异 被引量:14
3
作者 宋文月 任保平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77-91,共15页
对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政府的治理模式选择对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综合反映产业间变迁与产业内变迁的多部门增长模型,比较了不同政府治理模式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差异,并采取门限面板模型与动态面... 对于市场机制尚不完善的后发追赶型经济体而言,政府的治理模式选择对产业结构变迁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基于综合反映产业间变迁与产业内变迁的多部门增长模型,比较了不同政府治理模式对产业结构变迁影响差异,并采取门限面板模型与动态面板模型实证检验我国政府治理对区域产业结构变迁影响的阶段性特征及区域差异。结果表明,发展水平越低的区域政府治理的影响越强,各区域政府治理对结构变迁速度影响机制均有显著阶段转变。东部地区的政府更关注产业结构转型质量,而中西部地区则注重基于加速产业结构变迁下规模扩张引起的产业结构高度化。因此,为释放高质量发展阶段的新一轮结构红利,需要优化政府治理模式,构建以普惠性产业政策为核心政策体系,同时需通过提升政府的行政管理水平,优化营商环境,创建学习型社会,并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释放新的制度红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政府治理 区域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产业结构变迁与经济增长关系 被引量:10
4
作者 孙鹏 陈钰芬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8-76,共9页
文章将产业结构变迁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利用197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程... 文章将产业结构变迁分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测算了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和产业结构高度化指数,利用1978~2012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中国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以及区域间差异。结果表明:中国中西部地区存在一定程度“虚高度化”现象。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变化。当前,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大于产业结构合理化,但是产业结构合理化的相对重要性却在不断提升;从区域层面看,东部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和产业结构合理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最大,中部地区次之,西部地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高度化 经济增长 虚高度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性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袁礼 王林辉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7-47,共11页
现有文献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却忽视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效应。利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测算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并构... 现有文献关注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作用,却忽视了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效应。利用我国1978-2012年三次产业数据和标准化供给面系统,估算我国三次产业的要素替代弹性,测算中性技术进步和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并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检验不同类型技术进步对产业结构变迁的非对称性作用。结果显示,我国三次产业的资本与劳动要素替代弹性均小于1,技术进步大体上表现为相对劳动增进形态。中性技术进步通过直接提高生产率的方式影响产业增加值,进而改变产业结构;要素增进型技术进步则通过影响要素报酬,诱使要素重新流动的方式改变产业结构。农业部门的相对劳动增进型技术进步,更有利于产业结构升级,且对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三产业转移的作用更加显著;非农业部门呈现相对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更加有利于推进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非农产业转移,推动产业结构的工业化和服务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有偏型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迁 中性技术进步 非对称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互联网+”行动驱动产业结构变迁的实证研究——基于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面板数据 被引量:6
6
作者 郭朝晖 靳小越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14-24,共11页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采用系统GMM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互联网+&qu... 经济新常态下,"互联网+"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新引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基于2005-2014年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的省级面板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互联网发展水平,采用系统GMM和Malmquist指数方法实证分析"互联网+"行动驱动产业结构变迁的效应。结果显示:"互联网+"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级化有明显的正向促进作用;同时,产业结构合理化及高级化滞后效应显著,后期产业结构深化程度受前期的影响。"互联网+"驱动产业结构高级化效率在长江经济带省市存在区域差异,且各省市效率差异与其经济发展水平不存在同向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产业结构变迁 长江经济带 面板数据 MALMQUIST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基于国际经验的比较研究
7
作者 乔晓楠 张欣 《经济研究参考》 2021年第8期99-114,共16页
本文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作为研究的目标及与国际经验比较的标准,选取7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7个尚未成功的新兴经济体作为研究样本,分别构造1961~2010年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两类经济体产业结构变迁... 本文以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作为研究的目标及与国际经验比较的标准,选取7个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和7个尚未成功的新兴经济体作为研究样本,分别构造1961~2010年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从实证研究的角度分析两类经济体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及其协同性的特点和差异,并与我国的发展特征相比较,进而为我国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及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提供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计量经济模型 产业结构变迁 新兴经济体 尚未成功 面板数据 国际经验比较 城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经济长期增长--基于广州市1949-2013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8
作者 何一鸣 赖丹珠 《产经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1-81,共11页
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广州1949-2013年的历史数据,从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验证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假说。将1949-2013年分为三个阶段的实证结果表明,广州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不同... 产业结构变迁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广州1949-2013年的历史数据,从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两个维度验证产业结构变迁对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的理论假说。将1949-2013年分为三个阶段的实证结果表明,广州市的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经济增长,近年来出现产业结构高级化影响经济增长的现象。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大城市的产业结构高级化应在产业结构合理化的基础上进行,不能过度追求高级化;服务业的发展存在成本病,盲目追求高级化会抑制城市经济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城市经济增长 结构高级化 结构合理化 广州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旅游产业结构变迁的途径和优化模式——评《基于产业集群的旅游产业结构升级优化研究》
9
作者 熊建设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I0011-I0011,共1页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下,这与21世纪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背景严重不协调。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严峻的国际形势造成的巨大冲击,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旅游产业结构的升... 当前,我国旅游产业国际竞争力低下,这与21世纪经济全球化,我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的发展背景严重不协调。伴随着国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严峻的国际形势造成的巨大冲击,我国旅游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旅游产业结构的升级与优化已成为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同时也受到旅游产业领域众多号家学者及社会的广泛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产业结构 升级优化 产业结构变迁 产业集群 优化模式 产业国际竞争力 国际市场竞争 经济全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和技术进步效应研究
10
作者 吉亚辉 梁雅楠 张成 《经济研究参考》 2020年第19期67-79,共13页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及技术进步效应,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从区域和产业两个方面对二者贡献进行对比。东部地区产... 本文选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省级面板数据,从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中分解出产业结构变迁效应及技术进步效应,实证度量了产业结构变迁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从区域和产业两个方面对二者贡献进行对比。东部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呈现不断降低的趋势,逐渐转变为技术进步拉动经济增长;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大于东部地区。随着第一产业劳动力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流动,"结构红利"得到了释放;但由于劳动力的流入,第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有所降低。第二产业存在着"反效率配置"现象,工业增长较慢。本文认为,应进一步释放"结构红利",提高产业创新力,加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而推动经济协调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效应 技术进步效应 全要素生产率 经济协调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结构变迁视阈下高职教育与产业界的新型合作关系 被引量:1
11
作者 聂建峡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50-53,共4页
我国的产业结构变迁正处于第三次产业升级之中,高职教育与产业界应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构建课程与方向的弹性动态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好培训的延伸,通过互聘和互动做到授课和实习无... 我国的产业结构变迁正处于第三次产业升级之中,高职教育与产业界应建立新型的合作关系,整合各自的资源优势,进一步推进产业技术升级。构建课程与方向的弹性动态机制,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做好培训的延伸,通过互聘和互动做到授课和实习无缝对接,建立区域联动的共享与整合机制,争取政府资源及科研资助,进行技术移转和输送高技能人才,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规划与指导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结构变迁 高职教育 产学合作 产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城镇化、产业结构变迁与县域城乡收入差距——基于福建省58个县(市)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林燕 王俊 《新疆财经大学学报》 2020年第3期16-26,共11页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而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连接点。本文基于2011年—2018年福建省58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矩估计方法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对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重要途径,而县域是城市与乡村的重要连接点。本文基于2011年—2018年福建省58个县(市)的面板数据,运用系统矩估计方法考察了新型城镇化与产业结构变迁对福建省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福建省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福建省目前处于城镇化水平提高且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渐缩小的阶段;此外,第二产业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村居民非农收入和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三产业结构变迁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地区差异。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更加注重城乡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与就业结构调整的协调发展,并强化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产业结构变迁的融合发展,为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提供政策支持、就业基础和产业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结构变迁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系统矩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浙中城市群”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13
作者 张兆昕 陈雄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1期59-62,共4页
"浙中城市群"是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全省城镇体系建设和区域发展架构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拥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和众多产业集群,其产业结构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阶段。借助经济增长部门分析模型和内外对... "浙中城市群"是浙江省"十一五"规划所确定的全省城镇体系建设和区域发展架构的三大城市群之一,拥有一定的制造业基础和众多产业集群,其产业结构已经处于一个相对较高的发展阶段。借助经济增长部门分析模型和内外对比研究,可以发现第三产业将会成为"浙中城市群"潜在的经济引擎,但城市群内部差异明显,并且与温台沿海城市群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建议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充分发挥协动效应,促进基础设施一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中城市群” 产业结构变迁 经济增长 贡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台湾产业结构演变对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及就业的启示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崇桃 唐少清 李剑玲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S1期171-176,共6页
京津冀协同发展己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协同发展和产业升级转移是首要任务.为了保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人的充分就业,有必要研究京津冀产业布局的调整方向与充分就业的关系.以台湾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变化... 京津冀协同发展己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协同发展和产业升级转移是首要任务.为了保证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人的充分就业,有必要研究京津冀产业布局的调整方向与充分就业的关系.以台湾的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变化的情况为契机,探索京津冀协同发展中,产业结构如何调整才能保证充分就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协同发展 产业布局调整 产业结构变迁 就业 台湾产业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省能源效率与产业变迁关系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建平 《青海金融》 2019年第8期21-25,共5页
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理念,在考虑非预期产出的条件下,利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对全国各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之后对产业结构优化率、就业结构优化率、R&D经费占GDP比重、劳动生产率、对外依存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六项... 本文立足于生态文明理念,在考虑非预期产出的条件下,利用随机前沿模型(SFA)对全国各省份全要素能源效率进行了测算和分析。之后对产业结构优化率、就业结构优化率、R&D经费占GDP比重、劳动生产率、对外依存程度、对外开放程度六项指标构建的甘肃省产业结构变迁体系和全要素能源效率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得出该体系可以解释全要素能源效率90.5%的变异的结论,最后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预期产出 全要素能源效率 产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技术与产业趋同能否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基于动态空间杜宾模型的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崔佳宁 史丽媛 谢博婕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2期15-25,共11页
运用中国30个省市2000—2018年间面板数据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趋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虽然能够推动本省市的经济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未能显... 运用中国30个省市2000—2018年间面板数据建立动态空间杜宾模型,检验了技术进步与产业结构变迁趋同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虽然能够推动本省市的经济增长,但其空间溢出效应并不显著;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仅未能显著推动本省市的经济增长,其空间溢出效应也不显著,而且这类情况在东、中、西部地区的分区域研究中更加明显。由此说明,将产业结构由“重”向“轻”调整、推动全要素向新技术等高生产率行业转型的产业发展战略并不适用于所有地区。因此,从政策层面上讲,区域发展更应强调发展方略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不可背离该地区的经济禀赋与跨越该地区的经济发展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进步 产业结构变迁 区域经济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进高技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本刊编辑部 迟凤玲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I0001-I0001,共1页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创...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跨越关口的迫切要求和我国发展的战略目标。”创新是现代经济体系建设的战略支撑。创新经济学认为经济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创新,创新将引发社会产业结构变迁,从而实现经济增长。那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将是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内容,将在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技术产业 质量发展 优化经济结构 创新经济学 高科技成果转化 产业结构变迁 经济体系 高速增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溯源:人口红利还是教育红利?
18
作者 黄晋生 《当代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2-52,共11页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充分挖掘人口资源优势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2000—2021年劳动要素在中国经济中的贡献作用与门槛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红... 在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充分挖掘人口资源优势对中国经济转型的影响作用至关重要。文章利用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2000—2021年劳动要素在中国经济中的贡献作用与门槛特征。结果表明:在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人口红利与教育红利长期存在,教育红利一直是促进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因素;而在产业结构变迁过程中,人口红利的波动特征更为明显,人口红利与教育红利随着产业合理化水平的提升而减弱,随着产业高级化的推进而增强。由此提出,要在优化产业结构的同时稳定人口增长速度,促进教育人力资本的持续提升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红利 教育红利 经济增长 产业结构变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服务深化改变货币政策冲击的效果了吗?——基于两部门新凯恩斯价格粘性视角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刚 李超 石微巍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86,共16页
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伴随着两个部门的中间生产结构服务日益密集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服务品和制造品共同作为两个部门的生产要素,服务品的使用占比随时间累积不断提高,即服务深化。服务品的价格粘性高于制造品,服... 制造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的转型升级过程中,伴随着两个部门的中间生产结构服务日益密集化的特征。具体表现为服务品和制造品共同作为两个部门的生产要素,服务品的使用占比随时间累积不断提高,即服务深化。服务品的价格粘性高于制造品,服务品的使用比例提高增加了两个部门和经济总体的价格粘性。价格粘性上升使得部门和经济总体面临货币政策冲击时,价格难以调整,部门和总体的实际产出和通货膨胀对名义利率冲击的响应大小发生改变。本文利用1996—2020年季度数据构建实际产出、消费者价格指数和名义利率在内的一个SRVAR系统,发现了服务深化改变货币政策冲击效果的经验事实,且在两部门新凯恩斯模型基础上,揭示了服务深化的原因并对其改变货币政策冲击效果进行了数值模拟,据此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服务深化 货币政策冲击 生产率异质性 产业结构变迁 经济波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索生态旅游赋能乡村振兴实现路径——以广东云浮市为例 被引量:1
20
作者 唐珮莹 赵苑妤 庄伟光 《广东经济》 2023年第11期25-29,共5页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要有大作为。近年来,随着乡村产业结构变迁,乡村旅游正成为旅游产业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背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基于广... 在乡村振兴的新时代,发展乡村旅游要有大作为。近年来,随着乡村产业结构变迁,乡村旅游正成为旅游产业和乡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要手段。基于此背景,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基于广东省云浮市乡村振兴和生态旅游业发展的具体实践,探讨生态旅游赋能乡村振兴的实现路径,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的广东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乡村经济发展 生态旅游 产业结构变迁 脱贫攻坚 中国式现代化 乡村旅游 有效衔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