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起伏地表无网格井中地震 Q 补偿逆时偏移成像方法
1
作者 魏国华 谷丙洛 +3 位作者 段沛然 张闪闪 李振春 孔庆丰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8-79,共12页
井中地震震源能量弱,地层吸收衰减效应的影响更强;复杂地表及复杂构造对井周精细成像影响巨大,需要发展针对性的井中地震起伏地表衰减补偿偏移成像方法。在径向基函数有限差分方法原理基础上,通过引入混合高斯立方基函数并设计起伏地表... 井中地震震源能量弱,地层吸收衰减效应的影响更强;复杂地表及复杂构造对井周精细成像影响巨大,需要发展针对性的井中地震起伏地表衰减补偿偏移成像方法。在径向基函数有限差分方法原理基础上,通过引入混合高斯立方基函数并设计起伏地表节点剖分策略,提出一种高精度的无网格径向基函数起伏地表黏声波数值模拟方法;将该方法应用至改进的基于Kelvin-Voigt模型的黏声波方程,实现高效稳定的井中地震起伏地表无网格Q补偿逆时偏移成像。结果表明,提出的井中地震Q补偿逆时偏移成像方法可以实现高精度的起伏地表井中地震衰减补偿成像,有效恢复剖面能量、校正相位畸变,均衡剖面中的能量分布,提高成像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 起伏地表 径向基函数有限差分 Q补偿逆时偏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地震勘探技术和仪器的最新发展 被引量:5
2
作者 闫有平 顾春桥 高峻 《物探装备》 2003年第1期1-6,共6页
井中地震勘探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随着采集系统的改进,其观测方式也灵活多样,能达到的地质目的也越来越多。文中分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井中地震勘探技术的最新发展,井中地震用设备的状况,及其井... 井中地震勘探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受到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的高度重视。随着采集系统的改进,其观测方式也灵活多样,能达到的地质目的也越来越多。文中分三个方面,分别介绍了井中地震勘探技术的最新发展,井中地震用设备的状况,及其井中地震的发展前景。在井中地震勘探技术中,主要介绍了Walkway、2D/3DVSP、SWD和RCM方法,以及它们的观测方式、特点和在油气藏开发中能够解决的主要地质问题和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勘探技术 井中地震仪器 VSP RCM 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地震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井中地震技术发展及应用展望 被引量:46
3
作者 赵邦六 董世泰 曾忠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112-1123,共12页
井中地震的接收或激发设备位于井中,接近目的层或目标地质体,避免了近地表和环境干扰,得到的地震波信息能更直接反映地层、油藏或目标体的地质属性,其精度和探测范围介于地面地震和测井方法之间,成为两种技术的空间(纵向、横向)拓展和... 井中地震的接收或激发设备位于井中,接近目的层或目标地质体,避免了近地表和环境干扰,得到的地震波信息能更直接反映地层、油藏或目标体的地质属性,其精度和探测范围介于地面地震和测井方法之间,成为两种技术的空间(纵向、横向)拓展和有效补充;井中地震深度、时间、速度、时变子波、频谱及相对能量关系等信息相对精确,具有识别精度高、数据保真度高的特点。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目标日趋复杂和多种井中地震技术快速发展且日益成熟,井中地震将在复杂构造、复杂储层、复杂油气藏的勘探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特别是Walkaway/Walkaround/三维VSP、微地震等技术,在复杂构造地震成像、提高分辨率地震处理、储层连通性识别、剩余油预测、油气藏建模等方面,将会发挥独特和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 Walkaway/Walkaround/三维VSP 复杂构造 复杂储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弱光栅阵列相位载波解调的分布式井中地震勘探技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晨 吕公河 +2 位作者 徐雷良 牟风明 尚盈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78-84,共7页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被认为是现有油气资源勘探中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传统光纤分布式地震勘探利用的光纤本征瑞利散射存在强度随机涨落、偏振衰落等问题,导致解调声场不稳定,系统噪声较高。利用在光纤中插入大量反射率不足1/1000的全... 分布式光纤声波传感被认为是现有油气资源勘探中最有应用前景的技术,但传统光纤分布式地震勘探利用的光纤本征瑞利散射存在强度随机涨落、偏振衰落等问题,导致解调声场不稳定,系统噪声较高。利用在光纤中插入大量反射率不足1/1000的全同弱光栅阵列替代瑞利散射,使后向光稳定性显著增强,并采用相位载波解调实现了光纤分布式声波传感(distributed fiber acoustic sensor,DAS)系统噪声的压制。实验室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全同弱光栅阵列相位载波解调的DAS系统频响范围可达0.1~320.0Hz,本底噪声平均约为50μrad/√Hz,满足了地震检波的需求。现场井中VSP地震资料采集实验表明,全同弱光栅阵列采集到的地震数据信噪比约为传统单模光纤分布式采集数据信噪比的2.5~3.0倍,VSP资料质量有显著提升,为下一代新型光纤分布式地震勘探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效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传感 全同弱光栅阵列 相位载波解调 井中地震勘探 VSP采集 信噪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地震勘探仪器的现状与发展 被引量:2
5
作者 董世泰 杜春 《物探装备》 2002年第4期227-234,共8页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和向油田开发领域的延伸,井中地震勘探方法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井中地震勘探因其独特的勘探方式和高效率、高质量的勘探成果备受石油勘探开发界的青莱。井中地震勘探仪器作为井中勘探的基础,在最近几年得... 随着地震勘探的不断发展和向油田开发领域的延伸,井中地震勘探方法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井中地震勘探因其独特的勘探方式和高效率、高质量的勘探成果备受石油勘探开发界的青莱。井中地震勘探仪器作为井中勘探的基础,在最近几年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接收仪器已经从模拟型发展成数字型,并从单级发展到多级、多分量数字遥测的井中地震仪器。震源已经从有效距离几百米的试验样机发展成了可达上千米有效距离的商业机。本文综述了当代井中地震勘探之激发设备和接收仪器的结构、原理与特点,对目前国内外井中地震勘探市场上常用设备的性能、特点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并对井中地震设备的发展进行了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勘探仪器 现状 发展 多级遥测 多分量 井中震源 性能指标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蔡志东 杨飚 +4 位作者 王永生 马学军 王腾宇 王玉伟 孙金佳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2-131,155,共11页
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的不断革新和光纤数据处理方法的持续进步,人们已经在国内外多个探区开展了光纤井中地震技术的应用试验,解决诸如复杂地质构造分析、井控处理参数提取、储层岩性预测等地球物理问题。在中国西部地区,受储层埋深... 随着分布式光纤传感仪器的不断革新和光纤数据处理方法的持续进步,人们已经在国内外多个探区开展了光纤井中地震技术的应用试验,解决诸如复杂地质构造分析、井控处理参数提取、储层岩性预测等地球物理问题。在中国西部地区,受储层埋深较大、井下温度压力较高等因素影响,常规井中检波器数据采集受到很大制约,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在该地区具有一定的优势。介绍了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系列试验,并分析讨论了在不同地区的应用效果,第一,在复杂构造地区,设计了光纤与常规检波器联合观测系统,采集得到了理想的井中地震数据,通过光缆噪声压制、一致性校正等处理工作,得到了用于刻画复杂构造特征的井中地震成像剖面;第二,在薄层油气勘探区,设计了光纤井地联合采集观测系统,提取井控处理参数辅助地面地震处理,得到了用于岩性描述和薄层识别的高精度井控地震成果;第三,在复杂表层结构区,提出了光纤深井微测井观测方法,并探索了轻型震源与光纤组合的改进技术,为砾岩、黄土塬等复杂表层结构分析提供支持;第四,在碳酸盐岩储层勘探地区,进行了光纤井中地震地质导向试验,证明了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具有时效性好、安全系数高、适用性强等特点。结合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在中国西部地区的实际应用情况,建议在未来几年内光纤井中地震技术应该致力于数据信噪比提升处理方法攻关,以及光纤在祼眼井中的井壁耦合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 井中地震 复杂构造 薄储层 碳酸岩储层 表层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地震技术:连接多种油气勘探方法的桥梁 被引量:14
7
作者 蔡志东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922-934,I0016,共14页
随着全球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化,地质、钻井、地球物理等油气勘探技术持续进步,综合应用多种油气勘探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不同勘探方法之间存在着刻画尺度差异。井中地震数据以其信噪比高、频带宽、波场信息丰富等特点成为综... 随着全球油气藏勘探开发研究的不断深化,地质、钻井、地球物理等油气勘探技术持续进步,综合应用多种油气勘探方法已成为必然趋势,但不同勘探方法之间存在着刻画尺度差异。井中地震数据以其信噪比高、频带宽、波场信息丰富等特点成为综合应用多种勘探方法的纽带。从井中地震数据特征分析出发,分析了井中地震技术的桥梁作用。一是在钻探与地震勘探之间起到的分辨率弥补、精细层位标定、测井曲线校正等作用;二是在时间域与深度域勘探方法之间发挥了井控时深转换、地层深度预测、储层物性预测等作用;三是在纵波与横波地震勘探之间为地震波性质研究、纵横波域的转换、拟横波声波速度求取、纵横波联合反演等提供支持;四是在地震勘探向精细油藏开发延伸的过程中发挥了地震地质导向、精细构造解释、井控地层属性筛选和储层压裂监测等作用;五是为油藏静态描述与动态监测联合研究搭建桥梁,时移井中地震技术、光纤传感技术等在该领域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 VSP 油气勘探 综合研究 桥梁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先进的井中地震技术实现薄层成像 被引量:1
8
作者 B.N.P.Paulsson J.W.Fairborn +1 位作者 张美玲 杨东 《国外油气勘探》 2000年第1期85-93,共9页
高成本的数据采集以及震源能量的限制妨碍了井中地震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压电震源和空气枪震源的不断改进,那些液压耦合震源面临着与管波有关的严重问题。此外,压电震源的频带较窄,峰值出现在大于1kHz处,这便限制了它在高Q值地层中的... 高成本的数据采集以及震源能量的限制妨碍了井中地震技术的广泛应用。随着压电震源和空气枪震源的不断改进,那些液压耦合震源面临着与管波有关的严重问题。此外,压电震源的频带较窄,峰值出现在大于1kHz处,这便限制了它在高Q值地层中的应用。因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 可控震源 检波器 地震勘探 薄层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井中地震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1
9
作者 於文辉 《石油物探译丛》 1998年第3期1-6,共6页
自加尔彼林提出垂直地震剖面勘探方法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井中地震已从单井工作方式发展到多井工作方式(图1);其性质也由早期的勘探转向直接为油田开发服务(图2);
关键词 井中地震 多相介质 VSP 油气勘探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伦贝谢公司推出新型井中地震检波器
10
作者 吕学谦 《国外油气信息》 1992年第2期10-10,共1页
关键词 井中地震检波器 地震成像仪 传感器模块 耦合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井中和井间地震波场正演模拟 被引量:4
11
作者 汪利民 徐义贤 江桂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6-152,共7页
研究井中和井间地震波场的形成过程以及波场分量的转换规律,对于指导实际井中地震测量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变间距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单井慢速地层和快速地层半空间模型以及井间快速地层半空间模型的地震波场正... 研究井中和井间地震波场的形成过程以及波场分量的转换规律,对于指导实际井中地震测量工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采用变间距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进行了单井慢速地层和快速地层半空间模型以及井间快速地层半空间模型的地震波场正演模拟。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讨论了算法的边界条件和自由界面问题,阐述了可变空间步长和可变时间步长的实现方法。采用变间距交错网格、完全匹配层吸收边界条件和Xu等提出的利用声学和弹性介质界面近似代替自由界面的方法,很好地模拟了波场的形成过程,获得了信息丰富的弹性波波场快照。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分析,认为井间地震记录是各类波组干涉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波场 井间地震波场 慢速地层 快速地层 自由界面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地震井中监测技术在塔河油田酸压中的应用
12
作者 何晓波 马强 李永寿 《石化技术》 CAS 2015年第5期114-115,共2页
本文首先针对监测井的选井条件和监测前准备工作进行阐述,随后通过分析微地震井中监测资料,得出了一些针对碳酸盐岩酸压改造技术新的认识。
关键词 碳酸盐岩 酸压 裂缝监测 地震井中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DAS®分布式光纤传感地震仪及其应用 被引量:6
13
作者 冉曾令 饶云江 +5 位作者 王熙明 肖彦波 余刚 安树杰 陈沅忠 吴俊军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1-49,共9页
设计了一种超灵敏分布式声波传感地震仪(uDAS®),该仪器以高性能相敏型光时域反射仪为基本构架,利用多频和随机光纤激光放大技术,结合干涉解调方法,实现了瑞利散射光信号相位的精确解调,可用于外界声波/振动信号的高精度拾取。实验... 设计了一种超灵敏分布式声波传感地震仪(uDAS®),该仪器以高性能相敏型光时域反射仪为基本构架,利用多频和随机光纤激光放大技术,结合干涉解调方法,实现了瑞利散射光信号相位的精确解调,可用于外界声波/振动信号的高精度拾取。实验结果表明,uDAS®在1~500Hz内噪声底达4.5pε/√Hz,同时具有线性幅度响应、长距离工作等特征。与电子检波器进行对比测试,二者的记录波形高度一致。uDAS®已初步应用于井中地震监测、微测井等勘探作业,获得了高质量的生产资料。此外,uDAS®在长期动态监测、管线监测等油气勘探与开发等业务中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声波传感 uDAS® 相敏型光时域反射仪 瑞利散射 相位解调 油气勘探 井中地震监测 微测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地震观测方式的逆时成像分析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可洋 《岩性油气藏》 CSCD 2013年第1期95-101,共7页
研究并分析了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对地面地震、井中地震及井间地震这3种地震观测方式采集的数据进行偏移成像的适用性。以含不同倾角的速度模型和Marmousi速度模型为例,合成了对应观测方式的若干共炮点道集,并进行了逆时偏移数值实... 研究并分析了地震波叠前逆时偏移技术对地面地震、井中地震及井间地震这3种地震观测方式采集的数据进行偏移成像的适用性。以含不同倾角的速度模型和Marmousi速度模型为例,合成了对应观测方式的若干共炮点道集,并进行了逆时偏移数值实验。结果表明:逆时偏移方法适用于这3种地震观测方式,且均能获得较好的成像效果,通过低频噪声压制处理可进一步提高信噪比。其中,地面地震观测方式须对直达波和折射波波场进行精细切除,井中地震和井间地震观测方式则须保留初至波波场(下行直达波),才能不破坏反射和透射这种波场之间的能量转换关系,并最大程度地刻画地质构造的细节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面地震 井中地震 井间地震 逆时偏移 噪声压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震勘探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39
15
作者 杨勤勇 徐丽萍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2年第1期5-10,共6页
近几年来 ,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超万道地震仪的投入使用 ,以及优化采集设计技术的发展 ,有效地提高了采集效率和资料质量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复杂构造的成像更为清晰 ;3D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大大提高了地震解释的能力... 近几年来 ,地震勘探技术得到了很大的发展。超万道地震仪的投入使用 ,以及优化采集设计技术的发展 ,有效地提高了采集效率和资料质量 ;叠前深度偏移技术使复杂构造的成像更为清晰 ;3D可视化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大大提高了地震解释的能力、精度和速度 ;地震属性技术的发展把地震解释向定量化解释推进了一步 ;井中地震技术、多波多分量地震技术以及时延地震技术的发展 ,有力地增强了油气静态描述和动态监测的能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视化 虚拟现实 地震属性 成像 井中地震 VSP 多分量 时延地震 地震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胜利油田井间地震装备技术 被引量:4
16
作者 毛中华 《物探装备》 2004年第3期154-157,共4页
井间地震技术是井中地震技术的最重要的部分之一 ,它作为一种可优化和增加油田末期产量的有效方法 ,已在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应用。胜利油田的井间地震采集设备是从三家公司购买的 ,这些设备都有其自身突出的特点。
关键词 井间地震 地震采集 井中地震 胜利油田 公司 装备技术 增加 购买 世界范围 产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SP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与应用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蔡志东 王赟 +2 位作者 温铁民 艾维平 王冲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430-440,共11页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复杂储层类型成为主要勘探目标,然而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储层钻遇率大幅下降,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进步。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钻头前方地质目标的位置和物性信息,概要介绍了基于VSP的地震地质导... 随着油气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化,越来越多的复杂储层类型成为主要勘探目标,然而随着勘探难度的增加,储层钻遇率大幅下降,严重制约了油气勘探开发的进步。为了更准确地预测钻头前方地质目标的位置和物性信息,概要介绍了基于VSP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并对单一速度控制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进行了改进,提出了多参数井控约束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利用模型数据正演和成像试验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有助于得到更准确的地震重新偏移数据,对目标体的刻画更加精细。同时为了更好地提升作业效率,探索开发了安装于钻头上的地震信号采集仪器并进行了测试研究,测试结果表明,新仪器性能稳定、记录数据品质较高,预期可以应用于一些井况复杂且时效性高的研究项目,可对现有方法起到良好的补充作用。最后结合在不同探区的大量生产试验,对不同VSP激发源和不同记录仪器的地震地质导向方法进行了分类和优选研究,总结了地震地质导向系列方法在提升储层钻遇率、降低作业风险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中地震 VSP 地震地质导向 数据采集 储层预测 储层钻遇率 地震试验 仪器研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二十年发展与思考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阳 王延光 +2 位作者 刘浩杰 陈雨茂 薛兆杰 《石油物探》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 油藏地球物理技术是综合应用多种地球物理资料与油藏动静态信息进行复杂油藏精细表征和动态监测的跨学科技术,对于提高油藏的储量动用程度和提高采收率具有重要的意义,是当前地球物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系统回顾了中国石化油藏地球物理提出的背景和过去二十年的发展历程,梳理了油藏地球物理技术系列,总结了在油藏地球物理基础研究、井中地球物理技术、多尺度资料联合反演、地球物理约束确定性建模、时移地震剩余油气预测、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微地震油藏监测等方面的技术创新和应用效果。面对中国油气田勘探开发的深层、深水、非常规及老油田(“两深一非一老”)形势和一体化、智能化、绿色化挑战,油藏地球物理在油气产业技术致胜阶段仍然大有可为,要持续创新油藏地球物理技术,井、震、动、模一体化联合和人工智能应用,构建高水平的油藏地球物理勘探开发一体化、地质工程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撑油藏全生命周期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地球物理 井中地震 联合反演 油藏建模 油藏动态监测 剩余油预测 地震地质工程一体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逆时偏移技术及其成像效果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可洋 杨微 +4 位作者 赵海波 王成 朱丽旭 刘建颖 李星缘 《新疆石油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617-623,共7页
为提高VSP地震成像精度,从构建16阶有限差分精度的VSP逆时偏移算子出发,采用脉冲响应,进行VSP关键环节算法精度和炮检点可互换性分析,验证了三维VSP逆时偏移算子的精度;基于国际标准岩丘理论模型,对比了归一化VSP逆时成像和常规互相关... 为提高VSP地震成像精度,从构建16阶有限差分精度的VSP逆时偏移算子出发,采用脉冲响应,进行VSP关键环节算法精度和炮检点可互换性分析,验证了三维VSP逆时偏移算子的精度;基于国际标准岩丘理论模型,对比了归一化VSP逆时成像和常规互相关逆时成像的效果,前者对地质体边界与地层界面刻画更加清晰和准确,消除了覆盖次数不均的影响,能量分布更加均匀,且不存在井痕迹。将高精度的三维VSP逆时偏移技术应用于松辽盆地L井walkaway VSP资料,实现了井旁地层和小断裂的准确精细成像,进一步验证了VSP逆时偏移技术的准确性,为提高井周复杂储集层成像精度的有效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辽盆地 井中地震 VSP逆时偏移 岩丘理论模型 VSP脉冲响应 成像条件 有限差分 吸收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SP技术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6
20
作者 郭建 《勘探地球物理进展》 2004年第1期1-8,共8页
分析了VSP技术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多级长排列VSP采集技术及三维VSP与三维地震联合作业的技术。通过对描述裂缝性储层特征的多方位VSP技术、实用有效的逆VSP技术、解决各向异性的多分量VSP技术以及套管井VSP技术和随钻VSP技术的综述,分析... 分析了VSP技术的应用现状,介绍了多级长排列VSP采集技术及三维VSP与三维地震联合作业的技术。通过对描述裂缝性储层特征的多方位VSP技术、实用有效的逆VSP技术、解决各向异性的多分量VSP技术以及套管井VSP技术和随钻VSP技术的综述,分析了VSP技术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VSP技术的下一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SP技术 三维地震技术 套管 随钻技术 井中地震观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