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乌拉草絮片制备工艺优化与性能评价
1
作者 郭春良 胡立霞 +1 位作者 沈华 徐广标 《纺织科学与工程学报》 2025年第1期26-30,共5页
以乌拉草和ES纤维为原料,采用热风粘合工艺制备了9种乌拉草/ES纤维复合絮片,通过正交优化和极差分析评价了9种絮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当乌拉草/ES纤维混合比为8∶2,热粘温度为145℃,热粘时间15 min时,复合絮... 以乌拉草和ES纤维为原料,采用热风粘合工艺制备了9种乌拉草/ES纤维复合絮片,通过正交优化和极差分析评价了9种絮片的透气性、透湿性、保暖性及压缩性能,结果表明当乌拉草/ES纤维混合比为8∶2,热粘温度为145℃,热粘时间15 min时,复合絮片的综合性能最优,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絮片的透气性为1321.71 mm/s,透湿性为157.887 g/m^(2)·h,导热系数为0.0405 KJ/m·K·h,压缩恢复率为78.21%。研究为乌拉草在絮片方面的应用提供参考与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正交试验设计 絮片制备 性能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化县乌拉草沟河综合改造项目
2
作者 刘璞 +11 位作者 张淞豪 王云华 王月 石力 王慧源 任维护 黄建军 张秀 何鑫 李宽 王文珍 王晓音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1期26-29,共4页
乌拉草沟河地处中国东北一个偏远、城市活力不足的县城—吉林省通化县,因长期受水质污染的影响,城市河道自净化能力降低、生态基底脆弱。设计团队通过修复河道生态、重塑河道与城市的关系、激发河道及周边街区的活力,从而实现了城市复... 乌拉草沟河地处中国东北一个偏远、城市活力不足的县城—吉林省通化县,因长期受水质污染的影响,城市河道自净化能力降低、生态基底脆弱。设计团队通过修复河道生态、重塑河道与城市的关系、激发河道及周边街区的活力,从而实现了城市复兴。景观设计团队和生态学家、市政管网专家等密切合作,打通了河道两岸及沿线的交通动线,将富有生命力的景观和周边住宅、学校、街区重新联系在一起。设计聚焦于社区健康,营造了多种类型的公共空间,激发了区域活力,带动了城市发展,提升了公众幸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复兴 市政管网 城市活力 公共空间 景观设计 城市河道 生态基底 乌拉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相水溶液法制备乌拉草纤维 被引量:4
3
作者 刘慧 赵艳娇 +3 位作者 杨雪 董国虎 降帅 刘丽芳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68-174,共7页
采用双相水(聚乙二醇(PEG)-2 000/无机盐)溶液法制备乌拉草纤维.首先对原料进行预氧处理,然后进行双相水溶液处理以脱除余下的非纤维素物质,并用单因子控制变量法对该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对采用最佳处理工艺得到的纤维进行测试与表征.结... 采用双相水(聚乙二醇(PEG)-2 000/无机盐)溶液法制备乌拉草纤维.首先对原料进行预氧处理,然后进行双相水溶液处理以脱除余下的非纤维素物质,并用单因子控制变量法对该工艺进行优化,最后对采用最佳处理工艺得到的纤维进行测试与表征.结果表明:双相水溶液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即为10%PEG-2 000,2.5%NaOH,1.5%Na2SO3,1.5%Na2CO3,浴比1∶20,处理温度为90℃,处理时间为2h;测试得到纤维的平均长度、线密度、回潮率、结晶度、拉伸断裂强度分别为30mm、2.72tex、10.66%、42%、1.84cN/dtex;乌拉草及其纤维均主要含有纤维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处理后纤维素含量显著提高,而木质素和半纤维素含量降低;乌拉草纵向凹凸不平,横向呈波浪状,且波峰部分由孔洞结构组成,波谷部分由实心物质组成;纤维纵向基本平直,单根纤维表面有少量杂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乌拉草纤维 双相水溶液法 聚乙二醇(PEG)-2000 预氧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提取液中木犀草素含量的测定及其抗菌性能 被引量:15
4
作者 王春红 杨璐 +2 位作者 胡敏 王晓云 王利剑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4-120,共7页
为充分开发乌拉草的应用价值,探究其抗菌性能,采用水醇提取法制备了乌拉草提取液,研究了不同醇水比提取液的基本性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乌拉草提取液中抗菌物质木犀草素的含量,并对2种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采用体外... 为充分开发乌拉草的应用价值,探究其抗菌性能,采用水醇提取法制备了乌拉草提取液,研究了不同醇水比提取液的基本性能。利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测试乌拉草提取液中抗菌物质木犀草素的含量,并对2种测试结果进行比较,采用体外抗菌法测试其抑菌率。结果表明:随着提取溶剂中水的比例的增加,提取液的电导率逐渐增大,pH值逐渐减小且均呈现酸性;紫外分光光度法及高效液相色谱法得出的木犀草素含量变化趋势一致,随着提取溶剂中水的比例的增大,木犀草素的含量均逐渐减少;不同醇水比的4种样品对大肠杆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大于70%,表明乌拉草提取液具有良好的抗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提取液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木犀草素 体外抗菌活性 抗菌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预氧处理和二煮法的化学脱胶工艺 被引量:14
5
作者 孙颖 李杰 +1 位作者 王曰转 张芳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1-44,共4页
将预氧处理和二煮法的化学脱胶方法应用到乌拉草的化学脱胶,以残胶率为指标,考察脱胶最适宜的工艺参数,旨在开发出适合乌拉草的化学脱胶技术体系。分别对预处理条件和二煮法化学脱胶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 将预氧处理和二煮法的化学脱胶方法应用到乌拉草的化学脱胶,以残胶率为指标,考察脱胶最适宜的工艺参数,旨在开发出适合乌拉草的化学脱胶技术体系。分别对预处理条件和二煮法化学脱胶的工艺参数进行分析,同时采用正交试验确定最佳工艺条件,并考察渗透剂对脱胶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条件为H2O2用量5 m L/L,p H值6.5,常温,时间20 min;碱煮条件为Na OH质量浓度14 g/L,Na2SO3用量2%,Na2Si O3用量2%,渗透剂0.75 m L/L,温度110℃,一煮时间2 h,二煮时间3 h时,残胶率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化学脱胶 碱煮 渗透剂 残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活化乌拉草基多孔碳的制备和电化学性质 被引量:12
6
作者 王昀 贲腾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42-1049,共8页
以乌拉草为原料,采用直接碳化方法,通过热解过程中前驱体自活化(即利用自身包含的活化剂实现分子内的化学活化),并经过必要的除杂过程制备了多孔碳材料Ula C-950-HF.测试了该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质,并与以几种常见的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多... 以乌拉草为原料,采用直接碳化方法,通过热解过程中前驱体自活化(即利用自身包含的活化剂实现分子内的化学活化),并经过必要的除杂过程制备了多孔碳材料Ula C-950-HF.测试了该多孔碳的电化学性质,并与以几种常见的生物质为原料制备的多孔碳材料及商用活性炭的电化学性质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乌拉草基多孔碳材料Ula C-950-HF的电容值为113 F/g,经过4000次循环后,材料的电容值仅降低了4 F/g,显示出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碳化 乌拉草 自身活化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生物脱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孙颖 李杰 +1 位作者 王曰转 张芳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53-55,共3页
采用生物脱胶工艺对乌拉草原茎进行脱胶。以残胶率为考察指标,分析果胶酶制剂用量、处理时间、温度、p H值4个因素对生物脱胶的影响,同时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乌拉草的果胶酶脱胶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乌拉草生物脱胶过程中,酶制... 采用生物脱胶工艺对乌拉草原茎进行脱胶。以残胶率为考察指标,分析果胶酶制剂用量、处理时间、温度、p H值4个因素对生物脱胶的影响,同时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乌拉草的果胶酶脱胶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乌拉草生物脱胶过程中,酶制剂用量和酶处理时间对脱胶效果影响显著;当生物脱胶的工艺条件为酶制剂用量14%(owf)、脱胶温度45℃、时间16 h、p H值4.4、浴比1∶30时,残胶率为18.54%,为最优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果胶酶脱胶 残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纤维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春侠 王曙东 +1 位作者 杜梅 张国兵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5-8,共4页
探讨乌拉草纤维的可纺性。通过微波-生物酶-化学辅助-碱氧浴法脱胶工艺成功获得了乌拉草纤维,测试了纤维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并对棉/乌拉草60/40 14.5tex混纺纱进行了试纺。结果表明:乌拉草纤维有中腔,结构中有微孔,纵向有粗条纹;平均直... 探讨乌拉草纤维的可纺性。通过微波-生物酶-化学辅助-碱氧浴法脱胶工艺成功获得了乌拉草纤维,测试了纤维微观结构和抗菌性能,并对棉/乌拉草60/40 14.5tex混纺纱进行了试纺。结果表明:乌拉草纤维有中腔,结构中有微孔,纵向有粗条纹;平均直径19.45μm,长度30mm^62mm,线密度1.80dtex左右,平均回潮率16.5%,断裂强度3.0cN/dtex^4.6cN/dtex,试纺单纱各项性能优良;经脱胶处理后的纤维大部分果胶和非纤维物质被去除,纤维呈现典型的纤维素结构,纤维的热稳定性优于乌拉草原样,纤维的抑菌率为42%,低于乌拉草原样。认为:乌拉草纤维可纺性能良好,吸湿好,染色性能好,可做为一种环保的天然纤维来开发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纤维 脱胶工艺 微观结构 抗菌性能 可纺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交联改性对静电纺乌拉草提取液/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9
作者 荆妙蕾 杨冰杰 +3 位作者 周捷 胡敏 王春红 左祺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1-78,共8页
为了优化用于医用敷料的乌拉草提取液/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的耐水性,对制备好的纤维膜进行气相交联改性。选用戊二醛和浓盐酸作为交联剂和催化剂,在满足医用敷料性能的基础上提高膜的耐水性,进而提高抗菌性,并研究交联时间对膜的影响,确... 为了优化用于医用敷料的乌拉草提取液/聚乙烯醇纳米纤维膜的耐水性,对制备好的纤维膜进行气相交联改性。选用戊二醛和浓盐酸作为交联剂和催化剂,在满足医用敷料性能的基础上提高膜的耐水性,进而提高抗菌性,并研究交联时间对膜的影响,确定最优交联时间。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电子单纤强力仪及红外光谱仪对改性前后膜的微观形貌、力学性能及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对膜的透气性和孔隙率、接触角和吸水性以及抗菌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戊二醛交联改性后,纳米纤维膜的接触角从16°逐渐增大到78°,耐水性显著提高;其形貌、水蒸气透过率及孔隙率均能满足医用敷料的要求。随着交联时间的延长,其力学性能和吸水倍率先增强后减弱,在交联4 h时分别达到最大值(7.34±0.80)MPa和857%;其抗菌性在交联2 h时达到最优,此时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为3.0 mm和1.1 mm。由以上结论得出,交联2 h和4 h的纳米纤维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敷料 乌拉草提取液 聚乙烯醇 戊二醛 抗菌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纤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敏 王春红 +1 位作者 荆妙蕾 李政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80-84,共5页
探讨乌拉草纤维的应用范围。介绍了乌拉草的化学成分和纤维提取方法,分析了乌拉草纤维当前的应用状况。指出:乌拉草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通过脱胶处理可以提取得到乌拉草纤维,乌拉草纤维可应用于复合材料、晶须吸附材料、医疗保健等领域... 探讨乌拉草纤维的应用范围。介绍了乌拉草的化学成分和纤维提取方法,分析了乌拉草纤维当前的应用状况。指出:乌拉草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通过脱胶处理可以提取得到乌拉草纤维,乌拉草纤维可应用于复合材料、晶须吸附材料、医疗保健等领域。认为:乌拉草纤维作为一种环保天然材料,在众多领域都具有较好的开发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纤维 纤维提取 脱胶方法 化学成分 应用领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生物化学脱胶方法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孙颖 王大伟 +2 位作者 龚珍萍 王溢 常江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35-39,共5页
以残胶率为考察指标,依次分析生物酶脱胶过程中生物酶用量、反应时间、p H值、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生物脱胶的影响,化学脱胶中碱用量、脱胶时间、温度这3个影响因素对脱胶过程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乌拉草的生物化学酶脱胶工艺进行优... 以残胶率为考察指标,依次分析生物酶脱胶过程中生物酶用量、反应时间、p H值、反应温度4个因素对生物脱胶的影响,化学脱胶中碱用量、脱胶时间、温度这3个影响因素对脱胶过程的影响;运用正交试验方法对乌拉草的生物化学酶脱胶工艺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在乌拉草生物化学脱胶过程中,生物酶用量和碱用量对脱胶效果影响显著;当生物脱胶酶用量为10%(owf)、酶反应p H值为5.0、酶反应温度为60℃、化学脱胶碱液用量10%(owf)、碱煮时间4 h、碱煮温度130℃时为最优化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生物化学脱胶 残胶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棉/维纶复合纱线的开发与性能 被引量:4
12
作者 王利军 王春红 +2 位作者 龙碧璇 YOUSFANI Sheraz Hussain Siddique 徐磊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9-53,59,共6页
针对乌拉草/棉/维纶赛络纺包芯纱存在毛羽较多和条干较差等问题,加装导纱器引入外包缠纱,设计一种改善其条干和减少毛羽的新型纺纱方法:改进型赛络菲尔纺。对影响纱线性能较大的纱线捻系数与导纱间距进行了实验,并以断裂强度、断裂伸长... 针对乌拉草/棉/维纶赛络纺包芯纱存在毛羽较多和条干较差等问题,加装导纱器引入外包缠纱,设计一种改善其条干和减少毛羽的新型纺纱方法:改进型赛络菲尔纺。对影响纱线性能较大的纱线捻系数与导纱间距进行了实验,并以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毛羽指数和条干均匀度为性能评价指标,对改进型赛络菲尔纺制备的乌拉草/棉/维纶复合纱的工艺进行模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捻系数对纱线性能影响顺序依次为400、380、360、340;改进型赛络菲尔纺在单纱间距为10 mm,捻系数为400时,复合纱的综合性能最好,与传统赛络菲尔纺工艺制备的包芯纱对比,毛羽指数下降了73.49%,条干不匀率减小了29.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改进型赛络菲尔纺 模糊综合评价 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基碳材料的储气性能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昀 贲腾 裘式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801-809,共9页
在不添加外源性化学活化剂的条件下直接碳化乌拉草制备了多孔碳材料Ula C-950-HF.样品的碳含量高达93%,并且显示出部分石墨化的趋势.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样品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400℃前失重仅3%).N_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孔... 在不添加外源性化学活化剂的条件下直接碳化乌拉草制备了多孔碳材料Ula C-950-HF.样品的碳含量高达93%,并且显示出部分石墨化的趋势.热重分析(TGA)结果显示样品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400℃前失重仅3%).N_2吸附-脱附测试结果表明样品的孔结构以微孔为主(峰值在1.1 nm),并有少量的介孔,总体的孔分布范围较窄,孔结构为有利于甲烷吸附的狭缝状.体积法测试结果表明,在298 K,3.5 MPa条件下,乌拉草基多孔碳材料Ula C-950-HF的甲烷储存能力达到208 mg/g(质量分数17%)或体积容量达到232 m L/m L.通过对产品的孔结构绘制模型并进行分析,从理论上初步解释了样品拥有较高的高压甲烷储存能力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碳化 乌拉草 自身活化 甲烷储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超声波预处理脱胶工艺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颖 陈嘉琳 +2 位作者 丁可欣 曹天影 甘应进 《印染》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0-23,共4页
以乌拉草根部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物理-化学联合脱胶方法提取乌拉草纤维的工艺。将残胶率作为考查指标,对脱胶工艺中超声波预处理时间、氢氧化钠用量、过氧化氢用量以及碱煮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乌拉草脱胶工艺。结果表明:当超声波... 以乌拉草根部为研究对象,探讨采用物理-化学联合脱胶方法提取乌拉草纤维的工艺。将残胶率作为考查指标,对脱胶工艺中超声波预处理时间、氢氧化钠用量、过氧化氢用量以及碱煮时间等因素进行优化,确定乌拉草脱胶工艺。结果表明:当超声波预处理时间为25 min,超声波处理温度为40℃,碱液质量浓度14g/L,过氧化氢质量浓度8g/L,碱煮时间2.5 h,a氧化氢处理时间为1.5 h时,残胶率较低,为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胶 超声波处理 残胶率 乌拉草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过碳酸钠脱胶工艺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颖 陈嘉琳 +2 位作者 吴忠慧 丁可欣 甘应进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23-26,共4页
采用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氧化剂过碳酸钠对乌拉草进行处理,研究煮练温度、煮练时间、过碳酸钠用量等因素对乌拉草脱胶漂白效果的影响。以制成纤维的断裂强度为评价指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出最优脱胶工艺为:煮练温度85℃、煮... 采用一种新型的环境友好型氧化剂过碳酸钠对乌拉草进行处理,研究煮练温度、煮练时间、过碳酸钠用量等因素对乌拉草脱胶漂白效果的影响。以制成纤维的断裂强度为评价指标,用极差分析法和方差分析法得出最优脱胶工艺为:煮练温度85℃、煮练时间120 min、过碳酸钠用量30%(owf)。最佳方案下制得纤维的长度、直径、断裂强度分别是52 mm、70.2μm、8.26 cN/dtex。并对制得的乌拉草纤维进行了红外光谱和X-衍射光谱表征,证明经过碳酸钠脱胶处理后乌拉草纤维中的果胶物质、木质素、半纤维素等得到了有效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脱胶 过碳酸钠 纤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纤维——一种新型的纺织纤维材料 被引量:20
16
作者 于丽红 唐淑娟 韩连顺 《山东纺织科技》 2006年第1期54-56,共3页
乌拉草纤维是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纤维。文章介绍了乌拉草纤维的开发现状、成分分析以及生产的工艺流程,对提取乌拉草纤维的脱胶工艺进行了优化选择。
关键词 乌拉草纤维 纤维性能 化学脱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混纺转杯纱的工艺优化 被引量:3
17
作者 孙颖 孔令苹 +2 位作者 向宪昕 甘应进 张季芳 《棉纺织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4-46,共3页
优化乌拉草棉混纺转杯纱的生产工艺。针对乌拉草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对乌拉草纤维预处理、采用称重原料混和工艺、优选前纺各工序工艺参数,并对转杯纺工艺中分梳辊速度、转杯工艺及纺纱张力等参数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棉/乌拉草75/25 3... 优化乌拉草棉混纺转杯纱的生产工艺。针对乌拉草纤维的性能特点,通过对乌拉草纤维预处理、采用称重原料混和工艺、优选前纺各工序工艺参数,并对转杯纺工艺中分梳辊速度、转杯工艺及纺纱张力等参数进行了优选。结果表明:棉/乌拉草75/25 36tex混纺转杯纱采用较优工艺参数为转杯速度47 000r/min,分梳辊速度7 300r/min,成纱捻系数420时,乌拉草混纺转杯纱可顺利生产,质量满足了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纤维 转杯纺 混纺纱 转杯速度 分梳辊速度 捻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拉草纤维素纳米晶的制备及其对棉织物抗紫外线功能整理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雪 刘慧 +1 位作者 赵艳娇 刘丽芳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27-32,共6页
为了增加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将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法制备的乌拉草纤维素纳米晶(CNC)与壳聚糖(CS)制成整理液,通过二浸二轧工艺制备CS/CNC功能整理棉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 为了增加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将2,2,6,6—四甲基哌啶—1—氧自由基(TEMPO)氧化法制备的乌拉草纤维素纳米晶(CNC)与壳聚糖(CS)制成整理液,通过二浸二轧工艺制备CS/CNC功能整理棉织物。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以及防晒指数分析仪测试了CNC和CS/CNC整理织物的形态和性能;探讨了CNC含量对棉织物的强力和抗紫外线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从乌拉草中提取的CNC,平均直径为33nm,平均长度为175 nm,晶型结构为纤维素I型。CNC的加入提高了纯棉织物的断裂强度,并可显著提高棉织物的抗紫外线性能。综合考虑CNC添加量对棉织物强度,抗紫外线性能及耐洗色牢度的影响,得出CNC最佳添加量为质量分数5%,相应整理棉织物的断裂强度和抗紫外线性能分别为纯棉织物的1.27和4.99倍,30次水洗后的UPF值为57.31,仍然具有较好的抗紫外线防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纳米晶 乌拉草 壳聚糖 功能纺织品 抗紫外线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生物酶对乌拉草纤维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妮 王利军 +1 位作者 王春红 龙碧璇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44-48,共5页
为制备1种可纺性好的乌拉草纤维,研究了单一生物酶和复合生物酶提取乌拉草纤维的方法,讨论了生物酶用量、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乌拉草纤维细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SEM等方法对乌拉草纤维的化学成分与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 为制备1种可纺性好的乌拉草纤维,研究了单一生物酶和复合生物酶提取乌拉草纤维的方法,讨论了生物酶用量、温度和时间等参数对乌拉草纤维细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并采用FT-IR、SEM等方法对乌拉草纤维的化学成分与表面形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优单一生物酶处理工艺为:果胶酶质量浓度0.8 g/L、温度45℃、p H值5、时间4 h。最优复合酶处理工艺为:果胶酶质量浓度0.8 g/L、漆酶质量浓度0.6 g/L、p H值4.5、时间2 h,处理后的纤维直径和断裂强度分别为57.14μm与1.49 c N/dtex,与果胶酶处理的纤维相比,直径减小了8.72%,断裂强度降低了2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纤维 果胶酶 复合酶 提取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伊春市乌拉草资源研究现状及开发利用对策 被引量:2
20
作者 范瑞红 倪柏春 +5 位作者 栾拓 栾连航 庞景荣 张巍 李志新 吴淑霞 《中国林副特产》 2010年第1期101-103,共3页
简述了东北三宝之一乌拉草的形态特征、野生分布、用途及野生乌拉草的采收。通过对乌拉草的介绍,认识了乌拉草神奇功效;通过对乌拉草的研究和市场前景分析,指出开发、利用乌拉草自然资源的同时,更要保护好乌拉草稀有资源,以使人类长久... 简述了东北三宝之一乌拉草的形态特征、野生分布、用途及野生乌拉草的采收。通过对乌拉草的介绍,认识了乌拉草神奇功效;通过对乌拉草的研究和市场前景分析,指出开发、利用乌拉草自然资源的同时,更要保护好乌拉草稀有资源,以使人类长久地感受自然、滋润健康。通过对乌拉草考证、分布概况及标本采集、图片资料等前期调研情况及项目实施的准备工作,指出开展此项研究与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拉草 开发 实施 产业兴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