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2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响应曲面法的中空纤维膜冷却器实验研究
1
作者 蒋宗金 张蕊 +1 位作者 梁才航 赵云胜 《西安工程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52-61,共10页
为解决数据中心机房高能耗和高水耗的问题,利用中空纤维膜冷却器给空调系统制取冷水,以提高系统性能系数和降低耗水量。首先,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实验方案,选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量、入口水温和水流量作为影响因子,并搭建... 为解决数据中心机房高能耗和高水耗的问题,利用中空纤维膜冷却器给空调系统制取冷水,以提高系统性能系数和降低耗水量。首先,采用响应曲面法(RSM)设计实验方案,选取空气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量、入口水温和水流量作为影响因子,并搭建了基于叉流式中空纤维膜冷却器的冷却系统实验台。然后,整理分析数据以评估各影响因子对出口水温、冷却效率、性能系数(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COP)和耗水量等响应值的潜在影响及其程度。研究结果表明,入口水温与出口水温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并且当入口水温为34℃时,系统的冷却性能最佳。此外,提高空气流量有助于增加冷却效率与COP,并能有效降低耗水量。虽然增大水流量可以进一步提高COP,但同时也会导致出口水温上升和耗水量增加。此研究为数据中心空调冷却系统的优化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冷却器 数据中心 冷却效率 性能系数 耗水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及MBR数值模拟的研究
2
作者 杨丹 刘丽妍 韩永良 《针织工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5-30,共6页
中空纤维膜作为膜生物反应器(MBR),由于其高效性及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文中介绍了纤维管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包括针织管增强膜、编织管增强膜及无纺管增强膜,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在MBR优化设计及膜污染清洗等方面的研究,并对... 中空纤维膜作为膜生物反应器(MBR),由于其高效性及灵活性被广泛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文中介绍了纤维管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包括针织管增强膜、编织管增强膜及无纺管增强膜,综述了计算流体力学在MBR优化设计及膜污染清洗等方面的研究,并对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及MBR数值模拟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在未来的研究中,将计算流体力学与理论试验相结合可以提升研究效率,更好地解决水处理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 MBR 计算流体力学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融法制备聚酰胺中空纤维膜的渗透汽化研究
3
作者 刘沛 何春菊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3-97,共5页
为改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渗透汽化膜的力学性能,选用聚酰胺6(PA6)为基膜材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致孔剂,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PA6/EVOH中空纤维,并萃取除去EVOH得到PA6中空纤维膜。研究了EVOH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在膜表面接... 为改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渗透汽化膜的力学性能,选用聚酰胺6(PA6)为基膜材料,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为致孔剂,通过熔融纺丝法制备PA6/EVOH中空纤维,并萃取除去EVOH得到PA6中空纤维膜。研究了EVOH含量对膜性能的影响,并在膜表面接枝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测试PDMS接枝膜的渗透汽化性能。结果表明,PA6中空纤维膜的水通量随着EVOH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在0.05MPa压力下,水通量最大能可达到966.8L/(m^(2)·h),对碳素墨水(300nm)的截留率最大可达到80.2%,拉伸强度最大能达到12.4MPa。接枝PDMS的PA6中空纤维膜对乙醇溶液渗透通量为789.4g/(m^(2)·h),分离因子为8.15,为后续膜表面改性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酰胺6 熔融纺丝 中空纤维膜 聚二甲基硅氧烷 渗透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基蒸发水冷器的多目标优化
4
作者 闫伟超 崔鑫 +4 位作者 杨传钧 马靖 刘亦琳 孟祥兆 金立文 《制冷与空调》 2024年第10期64-70,共7页
提出一种中空纤维膜基蒸发水冷器,以解决传统水侧蒸发冷却系统的空气-水交叉污染和液滴飘逸等问题,并对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基蒸发水冷器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在开式冷却塔的标准工况下,通过数值模拟和响应面法获得2个回归模型,建... 提出一种中空纤维膜基蒸发水冷器,以解决传统水侧蒸发冷却系统的空气-水交叉污染和液滴飘逸等问题,并对逆流式中空纤维膜基蒸发水冷器的关键设计参数进行优化研究。在开式冷却塔的标准工况下,通过数值模拟和响应面法获得2个回归模型,建立水流速、气水比、纤维长度、纤维内径、膜层厚度和填充率6个设计参数与出口水温和耗电比2个性能评价指标之间的关联性。通过方差分析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即R2超过0.98,信噪比高于45.92。采用遗传算法同时最小化2个评价指标,得到一组最佳参数组合,构成帕累托前沿。此外,通过理想点法确定相对最优解,结果表明:优化方案能够使中空纤维膜基蒸发水冷器的出口水温和耗电比分别达到29.44℃和0.0128kW·h/m^(3),相比原始设计分别降低10.23%和94.52%。最后通过对帕累托前沿的验证所提出的优化方案在工程实践中的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冷却 中空纤维膜 开式冷却塔 响应面法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和陶瓷膜过滤处理对咖啡饮料品质的影响研究
5
作者 谢关华 林家正 +4 位作者 吕逸凡 龙丹 洪鹏 许勇泉 陈佳 《饮料工业》 2024年第3期1-5,共5页
为比较中空纤维膜和陶瓷膜过滤处理对咖啡饮料品质的影响,本文从理化性质分析、感官审评和挥发性化合物分析的角度对过滤后的咖啡饮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膜过滤后,咖啡饮料浊度下降,澄清程度升高,中空纤维膜的过滤效果优于陶瓷... 为比较中空纤维膜和陶瓷膜过滤处理对咖啡饮料品质的影响,本文从理化性质分析、感官审评和挥发性化合物分析的角度对过滤后的咖啡饮料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经膜过滤后,咖啡饮料浊度下降,澄清程度升高,中空纤维膜的过滤效果优于陶瓷膜,但陶瓷膜的过滤通量高于中空纤维膜。陶瓷膜过滤后咖啡因的下降比例要高于中空纤维膜过滤,两种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从感官审评结果来看,中空纤维膜过滤后的咖啡饮料香气饱满,滋味较协调醇厚。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对膜过滤后的咖啡饮料进行检测,通过统计分析共筛选出8种挥发性化合物,其含量在不同膜过滤处理的咖啡饮料中存在显著性差异。以检出的挥发性成分为自变量,可对两种膜处理的咖啡样品进行较好的区分。在实际生产应用时,需综合考虑原料品质、产品属性、生产成本等因素来选择最适合的过滤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陶瓷 咖啡饮料 过滤方式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增强型聚氨酯中空纤维膜保暖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
6
作者 赵宝宝 王震 +5 位作者 凤权 詹书涛 刘春标 赫喆楠 魏安方 娄鹏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07-113,共7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纤维保暖材料的应用和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孔纤维基保暖隔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存在高孔隙聚合物分离层、三维网络纤维编织管和大空腔的结构特性,文中将干/湿...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纤维保暖材料的应用和需求不断增长,开发具有中空结构的多孔纤维基保暖隔热复合材料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存在高孔隙聚合物分离层、三维网络纤维编织管和大空腔的结构特性,文中将干/湿法纺丝技术与热压成型工艺相结合,首先利用干/湿法纺丝技术制备了未完全分相的增强型聚氨酯(PU)中空纤维膜,在绕丝轮上集聚形成多层纤维复合结构,然后采用热压工艺将纤维膜进一步粘合成型,成功制备了基于增强型PU中空纤维膜的复合材料,考察了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复合材料中空纤维膜平行斜向交叉配置,纤维间粘合效果好,且每接触的3根纤维间可构建一个异形空腔。热压温度对复合材料的厚度、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和透气性均有影响。当热压温度为120℃,复合材料的保温率达到41.70%,这为保暖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思路。此外,复合材料的平均吸声系数达到0.37,还有望应用于吸声降噪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暖性能 编织管增强型中空纤维膜 聚氨酯 干/湿法纺丝 热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处理用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剥离强度检测方法研究
7
作者 王旭亮 李宗雨 +4 位作者 赵静红 李艳萍 王翠翠 周强 吴建梅 《盐科学与化工》 CAS 2024年第11期18-21,29,共5页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膜表面分离层与增强体之间界面结合失效,导致剥离脱皮现象,严重影响膜的分离效率和使用寿命。剥离强度是表征增强型中空纤维膜支撑层与聚合物涂层之间结合强度的重要指标。...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广泛应用于水处理领域,但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膜表面分离层与增强体之间界面结合失效,导致剥离脱皮现象,严重影响膜的分离效率和使用寿命。剥离强度是表征增强型中空纤维膜支撑层与聚合物涂层之间结合强度的重要指标。文章介绍了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剥离强度的测试原理、仪器设备、试样制备、测试步骤等,全面分析剥离速率、预剥离长度、夹持长度的影响,优化计算方法,建立增强型中空纤维膜剥离强度的检测方法,旨在系统全面评价膜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型中空纤维膜 剥离强度 性能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复合中空纤维膜的纺制方法Ⅱ.纺丝工艺研究
8
作者 吕晓龙 胡成松 胡新萍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43-346,共4页
本文就复合中空纤维膜的纺制工艺和纤维成型条件对中空纤维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两种纺丝原液的供量比,可以方便地控制复合层的相对厚度;复合成膜均匀,界面粘接性好,有互渗性,无分层剥离现象;对外... 本文就复合中空纤维膜的纺制工艺和纤维成型条件对中空纤维分离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调节两种纺丝原液的供量比,可以方便地控制复合层的相对厚度;复合成膜均匀,界面粘接性好,有互渗性,无分层剥离现象;对外压式中空纤维膜,复合中空纤维膜孔径主要取决于复合层膜,同时在一定条件下,基膜也不决定复合中空纤维的透过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中空纤维膜 纺丝 分离 制备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载惰化系统中空纤维膜分离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薛勇 刘卫华 +2 位作者 高秀峰 王赞社 冯诗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07-111,共5页
采用大气环境模拟舱和地面实验平台来模拟机载膜制氮装置的工作环境,选择2种固定的出口质量流量,通过模拟不同的飞行高度及调整进气压力和膜工作温度,对机载膜制氮系统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全面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进气压力对分离性能的影响... 采用大气环境模拟舱和地面实验平台来模拟机载膜制氮装置的工作环境,选择2种固定的出口质量流量,通过模拟不同的飞行高度及调整进气压力和膜工作温度,对机载膜制氮系统的分离性能进行了全面实验.实验结果显示,进气压力对分离性能的影响最大,而飞行高度和膜工作温度对分离性能的影响较小,此外,不同的出口流量也对分离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进气压力和温度增加均会使产品气的氧浓度降低,分离效率下降,且产品气的出口流量越大,进气温度对两者的影响也越大.当进气温度较高时,飞行高度对分离效率的影响与产品气的出口流量有关:当出口流量较小时,飞行高度越高,分离效率就越低,而当出口流量较大时,变化趋势则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载制氮系统 分离效率 氧浓度 中空纤维膜 地面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表面Zeta电位检测技术 被引量:10
10
作者 王旭亮 郑睿 +3 位作者 赵静红 张梦 潘献辉 郝军 《净水技术》 CAS 2016年第6期75-77,83,共4页
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荷电性显著影响膜的分离性能和耐污染能力。基于流动电位法,开展中空纤维膜表面Zeta电位检测技术研究,考察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浓度、pH、操作压力、溶液黏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优化测试方法,为评价膜荷电性能的提... 中空纤维膜表面的荷电性显著影响膜的分离性能和耐污染能力。基于流动电位法,开展中空纤维膜表面Zeta电位检测技术研究,考察电解质溶液的组成、浓度、pH、操作压力、溶液黏度等因素对检测结果的影响,优化测试方法,为评价膜荷电性能的提供有效的手段。在30 kPa操作压力下,以0.001 mol/L的KCl溶液作为测量介质,得到的Zeta电位检测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TA电位 中空纤维膜 检测技术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四氟乙烯包缠中空纤维膜的制备及其亲水改性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峰 朱海霖 +2 位作者 张华鹏 陈建勇 郭玉海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5-38,共4页
针对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中孔径与孔隙率调控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包缠法在中空纤维膜表面包缠平板膜,构建不对称微孔结构,制备孔径小、孔隙率高的PTFE包缠中空纤维膜。此外,提出"藤缠树"亲水改性方法,在疏水P... 针对聚四氟乙烯(PTFE)中空纤维膜制备过程中孔径与孔隙率调控之间存在的矛盾,通过包缠法在中空纤维膜表面包缠平板膜,构建不对称微孔结构,制备孔径小、孔隙率高的PTFE包缠中空纤维膜。此外,提出"藤缠树"亲水改性方法,在疏水PTFE包缠中空纤维膜的原纤及节点表面稳定地包覆亲水剂,赋予其优异的表面润湿性能,拓展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 包缠 亲水改性 微滤 中空纤维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熔纺聚氨酯系中空纤维膜的压力响应性 被引量:9
12
作者 梁海先 肖长发 +1 位作者 胡晓宇 安树林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30-133,共4页
经熔体纺丝制得聚氨酯系中空纤维膜,对纤维膜的微孔结构及其压力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纤维膜压力记忆效应的因素。结果表明,所得纤维膜具有界面及非界面微孔结构;随着水通量工作压力的变化,膜孔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表现出压力... 经熔体纺丝制得聚氨酯系中空纤维膜,对纤维膜的微孔结构及其压力响应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影响纤维膜压力记忆效应的因素。结果表明,所得纤维膜具有界面及非界面微孔结构;随着水通量工作压力的变化,膜孔结构发生相应变化,表现出压力响应性能;经多次测量后,纤维膜压力记忆效应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熔体纺丝 聚氨酯 中空纤维膜 压力响应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的耐氧化性 被引量:13
13
作者 胡保安 吕晓龙 +1 位作者 马世虎 阚彬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5-9,共5页
选用KMnO4作为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酸度等条件,将通量、初始泡点压力、破裂压力、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MnO4的安全使用质量... 选用KMnO4作为氧化剂对聚偏氟乙烯(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浸泡处理,通过改变氧化剂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和溶液酸度等条件,将通量、初始泡点压力、破裂压力、断裂强力和断裂伸长作为评价指标进行优化。结果表明:KMnO4的安全使用质量浓度应为1 000 mg/L,安全使用温度应为35℃,500 mg/L的盐酸量较为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中空纤维膜 耐氧化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烟气中CO2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张卫风 方梦祥 +5 位作者 王树源 杨明芬 袁文峰 徐志康 骆仲泱 岑可法 《高技术通讯》 EI CAS CSCD 2004年第5期40-43,共4页
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CO2试验台上,对模拟烟气进行分离CO2试验,采用MEA、MDEA和氨基酸盐3种吸收液,考察了吸收液流速、浓度、温度以及气体流速和入口CO2浓度对CO2的脱除效率和系统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氨基酸盐吸收液,CO... 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CO2试验台上,对模拟烟气进行分离CO2试验,采用MEA、MDEA和氨基酸盐3种吸收液,考察了吸收液流速、浓度、温度以及气体流速和入口CO2浓度对CO2的脱除效率和系统阻力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采用氨基酸盐吸收液,CO2的脱除效率可达90%以上,而气相阻力小于150Pa。因此该技术满足了锅炉烟气大、压力小的特点,非常适合于烟气中CO2的分离与回收,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分离CO2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 烟气 CO2 二氧化碳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气相色谱-质谱法对食品中防腐剂与抗氧化剂的测定 被引量:25
15
作者 向俊 漆爱明 毛丽秋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560-563,共4页
将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测定食品中的4种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及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和3种抗氧化剂(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BHA)、叔丁基苯二酸(TB... 将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技术与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联用,测定食品中的4种防腐剂(对羟基苯甲酸甲酯(MP)、对羟基苯甲酸乙酯(EP)、对羟基苯甲酸丙酯(PP)及对羟基苯甲酸丁酯(BP))和3种抗氧化剂(叔丁基-4-羟基苯甲醚(BHA)、叔丁基苯二酸(TBHQ)、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优化的萃取条件:以15%(质量分数)Na2SO4的盐溶液为稀释溶剂,5μL甲苯为萃取溶剂,搅拌速率为1200r/min,萃取时间为15min。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4~80mg/kg,检出限为0.002~8.0μg/kg,加标回收率为94%~115%,相对标准偏差为4.38%~9.3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液相微萃取 气相色谱-离子阱质谱 防腐剂 抗氧化剂 食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溶液热交换器的传热传质模拟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王赞社 冯诗愚 +1 位作者 李云 顾兆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6-41,共6页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新型溶液热交换器——中空纤维膜溶液热交换器.该溶液热交换器不同于传统的间壁式溶液热交换器,在高温浓溶液和低温稀溶液进行热量传递的同时,存在水蒸气的质量传递,质量传递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溴化锂吸收式制冷系统的新型溶液热交换器——中空纤维膜溶液热交换器.该溶液热交换器不同于传统的间壁式溶液热交换器,在高温浓溶液和低温稀溶液进行热量传递的同时,存在水蒸气的质量传递,质量传递的方向取决于膜两侧的水蒸气压差.应用分布参数法对溶液热交换器建立了溶液流动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并对顺流和逆流布置的流动过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当溶液热交换器逆流布置时,沿程温差均匀,热量传递稳定,水蒸气由高温侧向低温侧的持续传质作用不但进一步浓缩了浓溶液,而且稀释了稀溶液,因此减小了发生器的热负荷和吸收器的冷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液热交换器 中空纤维膜 吸收式制冷 溴化锂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空纤维膜换热器传热传质特性的实验和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赞社 冯诗愚 +1 位作者 李云 顾兆林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0-45,共6页
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的概念和操作过程引入到换热器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既有传热又有传质的新型中空纤维膜换热器.以水为工作介质,对采用聚偏氟乙烯膜(PVDF)的中空纤维膜换热器进行了初步的传热、传质实验研究,考察了逆流布置下溶液的进... 将直接接触式膜蒸馏的概念和操作过程引入到换热器的设计中,提出了一种既有传热又有传质的新型中空纤维膜换热器.以水为工作介质,对采用聚偏氟乙烯膜(PVDF)的中空纤维膜换热器进行了初步的传热、传质实验研究,考察了逆流布置下溶液的进口温度和流量对换热器的传热、传质效果的影响,并构建了同样尺寸的铜列管式换热器进行对比研究.实验和理论结果表明,虽然膜材料本身的热传导系数较低,但膜换热器冷热流体之间接触面积比传统换热器大,特别是水蒸气从热侧向冷侧进行质量传递的同时还进行潜热传递,因此膜换热器的换热量可维持在较高水平,流体的进出口温差也有大幅度提高.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在实验的工况范围内,在低流速、小流量下,膜换热器的传热性能优于金属换热器,但随着管内流速的增加,膜换热器的沿程阻力将远大于金属换热器,因此膜换热器适合于在低流速的情况下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膜 换热器 蒸馏 余热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TFE/PAN共混中空纤维膜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9
18
作者 李亮 肖长发 +1 位作者 黄庆林 胡晓宇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15,20,共5页
以聚丙烯腈(PAN)为成膜载体,由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得PTFE/PAN共混中空纤维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烧结前后中空纤维膜的化学变化,热失重(TGA)分析了中空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 以聚丙烯腈(PAN)为成膜载体,由聚四氟乙烯(PTFE)分散乳液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得PTFE/PAN共混中空纤维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研究了烧结前后中空纤维膜的化学变化,热失重(TGA)分析了中空纤维膜的热稳定性,并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观察了不同烧结温度的中空纤维膜形貌。结果表明:在预氧化烧结过程中PAN发生了环化反应,生成耐热的梯形结构,提高了中空纤维膜的耐热性;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生成的点纤结构尺寸明显增加,中空纤维膜的力学强度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腈 聚四氟乙烯 中空纤维膜 烧结 梯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中空纤维膜接触器分离烟气中CO_2的性能比较 被引量:12
19
作者 张卫风 方梦祥 +3 位作者 晏水平 王金莲 骆仲泱 岑可法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06-610,共5页
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试验台上,对模拟烟气中CO2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采用MEA、MDEA和AAAP 3种吸收液,分别在小型常规膜接触器、中型常规膜接触器和中型新膜接触器3个试验台上进行CO2的分离,重点考察了CO2的脱除效率和传质速率... 在中空纤维膜接触器试验台上,对模拟烟气中CO2的分离效果进行了比较试验。试验采用MEA、MDEA和AAAP 3种吸收液,分别在小型常规膜接触器、中型常规膜接触器和中型新膜接触器3个试验台上进行CO2的分离,重点考察了CO2的脱除效率和传质速率。试验结果显示:采用中型新膜接触器对CO2的分离效果较好,其CO2脱除效率和传质速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烟气 二氧化碳 中空纤维膜接触器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辐照接枝改性对PVDF中空纤维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2
20
作者 罗子安 魏俊富 +1 位作者 赵孔银 张环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6-10,共5页
采用高能电子束辐照接枝改性方法对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丙烯酸亲水化接枝改性,研究了辐照接枝改性对膜的表面亲和性和物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膜的亲水性、纯水通量和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较原膜均有明显提高,接枝率为17.8%时... 采用高能电子束辐照接枝改性方法对PVDF中空纤维膜进行丙烯酸亲水化接枝改性,研究了辐照接枝改性对膜的表面亲和性和物化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膜的亲水性、纯水通量和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较原膜均有明显提高,接枝率为17.8%时膜的水接触角由87°降至46°,接枝率为6%时膜纯水通量达到最大值1029 L(/m2·h),接枝率大于2%时膜对牛血清白蛋白的截留率基本大于90%;随着接枝率的提高,膜的拉伸断裂强力略有增加,断裂伸长先提高后下降,但变化不明显;经适宜浓度酸碱处理后,改性膜的力学性能和通量均保持较好水平,满足膜的使用及维护时物理清洗和化学清洗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中空纤维膜 辐照接枝改性 表面亲和性 物化稳定性 通量 截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