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6篇文章
< 1 2 2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文本可读性因素分析及自动评估研究
1
作者 朱淑琴 辛现伟 罗向阳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1-88,共8页
本文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文本可读性影响因素及自动评估问题。首先,基于国际中文教材构建分级文本语料库;其次,从领域特征、表面特征、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4个维度对文本可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每类特征涉及字、词、句3个层面;... 本文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文本可读性影响因素及自动评估问题。首先,基于国际中文教材构建分级文本语料库;其次,从领域特征、表面特征、结构特征和功能特征4个维度对文本可读性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每类特征涉及字、词、句3个层面;最后,基于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构建可读性公式,并对可读性公式进行分析和验证。结果表明,构建的可读性公式拟合优度较高,其中字种数、一级词汇比例、句子平均词性数、句子词性数标准差、七级词汇比例、虚词比例、汉字笔画数标准差和汉字等级均值等关键因素能够显著解释文本可读性等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文本可读性 可读性公式 自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2
作者 周平 沈毅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5年第1期83-92,共10页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交流的核心纽带,初步形成涵盖本硕博培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政策执行效果不均、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国际合作深度不够及... 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经过40多年的发展,逐步成长为连接中国与南亚东南亚语言文化交流的核心纽带,初步形成涵盖本硕博培养的多层次教育体系,然而其发展仍面临政策执行效果不均、资源配置存在差异、学科体系不够健全、国际合作深度不够及协同发展机制不够完善等挑战。研究围绕政策支持与执行、资源配置与共享、学科体系与人才培养、对外合作与交流以及区域协同发展五个方面,系统剖析了云南省国际中文教育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政策执行机制、加大资源倾斜力度、完善学科体系建设、深化国际合作以及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机制等针对性对策与建议。未来,云南省应通过强化顶层设计、推动教育创新和扩大国际合作,探索出具有区域特色的国际中文教育模式,为边疆地区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可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国际中文教育 中文教育体系 国际合作 教育政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升国际中文服务能力 助力国际中文教育“五通”
3
作者 王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5年第1期7-8,共2页
202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这为国际中文教育守正创新明确了定位... 2024年11月1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向世界中文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文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明智慧,是中国贡献给世界的重要公共文化产品,支持服务国际社会开展好中文教育是中国作为母语国的责任。这为国际中文教育守正创新明确了定位,指明了方向。中国作为中文的母语国,支持世界各国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世界中文学习和应用需求,是我们应有的全球视野和时代担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公共文化产品 中文学习 时代担当 全球视野 守正创新 母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验文化学视域下国际中文教育微课建设路径刍议
4
作者 马晓乐 于淞汀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5年第1期24-34,共11页
经验文化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理论范式,关注日常生活中小场景、碎事件、细感知的价值,倡导揭示生活现象、真实情境所内蕴的文化逻辑、秩序要素和动力机制。国际中文教育微课,具有知识颗粒度小、内容扎根日常、镜像真实具体等特点... 经验文化学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兴起的理论范式,关注日常生活中小场景、碎事件、细感知的价值,倡导揭示生活现象、真实情境所内蕴的文化逻辑、秩序要素和动力机制。国际中文教育微课,具有知识颗粒度小、内容扎根日常、镜像真实具体等特点,注重撷取日常生活世界的微镜头、小故事,平凡人、普通事,强调内涵诠释和价值凝练,这与经验文化学的主张相关性强、契合度高。本文聚焦国际中文教育微课的经验文化特质,分析了其基础性价值与发展性价值、发展现状与现存问题,探讨了在经验文化学理论观照下开展国际中文教育建设创新的可能路径与实践方略:倡导从传统取向到当代日常、从民俗事象到生活世界、从符号选择到教育叙事、从概念传导到共情传播的建设路径,挖掘经验文化作为中文教学资源和国际传播富矿的属性与特质,服务微课建设的启智、开新与增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文化学 国际中文教育 微课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现状、动因、问题及对策研究
5
作者 吴辰禧 郑淞允 杨璇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00-111,共12页
文章对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外交、经济、语言政策、孔子学院、华文教育等因素共同推进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爱尔兰中文教育存在如下问题:中文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质量有待提高,本土师资和教学资源欠缺,传统华文学校... 文章对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发现外交、经济、语言政策、孔子学院、华文教育等因素共同推进爱尔兰中文教育发展。爱尔兰中文教育存在如下问题:中文教育融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质量有待提高,本土师资和教学资源欠缺,传统华文学校转型困难。文章建议:爱方应继续完善各学段课程规范,提供资金支持;多方合作建立本土师资培养标准,共育中文师资;在推广现有教学资源的基础上,利用数智技术建设本土教学资源;华文学校要积极融入市场,构建新型教育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爱尔兰中文教育 国际中文教育 区域国别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智能技术应用及趋势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王治敏 王一帆 徐悦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25年第1期9-21,共13页
近年来,智能技术逐渐运用到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在语音识别、文本生成、知识图谱、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赋能下,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正涌现出越来越丰富的产品及应用。本文综述了国际中文教育智能处理的相关技术,通过智能技术赋能教... 近年来,智能技术逐渐运用到国际中文教育领域,在语音识别、文本生成、知识图谱、虚拟现实、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赋能下,国际中文教育领域正涌现出越来越丰富的产品及应用。本文综述了国际中文教育智能处理的相关技术,通过智能技术赋能教学资源研发、赋能教学实践与测试、赋能教学平台开发等三大维度,梳理了技术在国际中文教育领域的实践与开发。提出了国际中文教育和智能技术深度融合的新基建、新业态、新模式,进一步总结并归纳出技术赋能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基础设施,推动国际中文教育转型,催化汉语国际教育产学研结合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智能处理 国际中文教育 技术赋能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的对比研究
7
作者 冯军伟 戴军明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5年第1期88-99,共12页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是一部面向全世界的国际通用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而《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是一部面向美国中小学的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二者在中文水平等级的标准定位、中文水平等级的体系架构、中文交际能力的内涵解...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是一部面向全世界的国际通用中文水平等级标准,而《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是一部面向美国中小学的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二者在中文水平等级的标准定位、中文水平等级的体系架构、中文交际能力的内涵解读、中文水平等级体系的适用性四个方面均存在系统性的区别。二者的有效对比研究将是《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与《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有效对接的基础,将大大促进《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在美国中小学中文教学实践中的落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中文水平等级标准》 《全美中小学中文学习目标》 对比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化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评《国际中文教育研究探新》
8
作者 张岩 《语文建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I0007-I0007,共1页
随着国际合作与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升,汉语作为沟通桥梁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许多国家和地区对汉语和中华文化的兴趣不断增加,对国际中文教育的需求也随之上升。科技的进步,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国际中文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
关键词 教育发展研究 国际合作与交流 中文教育 不断提升 深度和广度 沟通桥梁 全球化背景下 中华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时代西安非遗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与挑战
9
作者 刘春阳 《天工》 2025年第1期106-108,共3页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具有深远意义。在国际中文教育推广中,非遗的融入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关键途径。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道情皮影...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保护与传承对全球文化多样性具有深远意义。在国际中文教育推广中,非遗的融入成为跨文化传播的关键途径。西安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非遗资源,如道情皮影戏、关中秦腔和长安泥塑等。这些非遗在国际中文教育中展现出独特的潜力。重点探讨如何通过数字化手段展示和传承西安非遗,分析其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模式与前景,并评估这种方式对跨文化理解和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推动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安非遗 国际中文教育 数字化应用 跨文化传播 地方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题论坛:微课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的应用与创新
10
作者 郑艳群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5年第1期1-1,共1页
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观研究在各领域的作用愈加突出。通过深入探讨问题的核心和微观机制,微观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宏观现象,推动学科的进步。例如,分子生物学、微观社会学以及纳米技术的突破,都显示出微观研究... 随着数字技术和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观研究在各领域的作用愈加突出。通过深入探讨问题的核心和微观机制,微观研究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宏观现象,推动学科的进步。例如,分子生物学、微观社会学以及纳米技术的突破,都显示出微观研究在技术进步和学科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研究 纳米技术 宏观现象 中文教育 应用与创新 智能技术 微观社会学 微观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国际中文教育的中医文化教学体系构想
11
作者 周延松 都湘怡 《现代语文》 2024年第6期90-95,共6页
中文和中医同属于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考察中医文化教学,既需要遵循国际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还应考虑中医学的专业属性。国际中文教学中的中医文化具有不同的主题类别和呈现方式。依据《国际中文教... 中文和中医同属于中国文化,也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在国际中文教育的背景下考察中医文化教学,既需要遵循国际中文教育的一般规律,还应考虑中医学的专业属性。国际中文教学中的中医文化具有不同的主题类别和呈现方式。依据《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同时参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别划分,从中医的专业性和文化的层级性两个向度,对中医文化的知识内容与元素作出合适的定位,并且提出中医文化教学体系的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文化 教学体系 《国际中文教育用中国文化和国情教学参考框架》 国际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评价研究的现状与展望——基于1986—2022年CNKI文献数据的分析
12
作者 王彦伟 刘琳 《国际中文教育(中英文)》 2024年第3期98-110,共13页
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科学、全方位的教育评价应成为一条有效路径。对国际中文教育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后发现,现有研究重点关... 教育评价是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面对新时期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规范化和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求,科学、全方位的教育评价应成为一条有效路径。对国际中文教育评价的相关文献进行CiteSpace可视化分析后发现,现有研究重点关注了教材评价、机构评价、语言测试、评价体系构建四个方面。然而,与现代教育评价研究的进展相比,国际中文教育评价研究仍存在“评价”“评估”概念界定不清晰、内容与主体单一、线上教育评价研究相对滞后、缺少评价标准的设计与检验等突出问题。鉴于此,本文提出国际中文教育评价及其研究的四个方向:一是规范“国际中文教育评价”相关的概念与内涵;二是拓展评价主体及对象的范围;三是关注教学模式转变对评价的影响;四是建立系统化的国际中文教育评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评价 国际中文教育评估 评价标准 评价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学术理论构建与实践创新”大家谈 被引量:4
13
作者 陆俭明 段鹏 +11 位作者 赵蓉晖 李宝贵 宋萑 张洪明 吴英成 白罗米 曹瑞红 马西尼 郝清新 李登贵 刘英林 袁博平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10-17,共8页
国际中文教育要抓好五个“必须”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桥梁工程——为世界各国建造通向中国、起交流互鉴作用的中文桥,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从而深度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提供帮助。国际中文教育要高效率不断发展,我认为首先要抓好五个“... 国际中文教育要抓好五个“必须”国际中文教育是一项桥梁工程——为世界各国建造通向中国、起交流互鉴作用的中文桥,为世界各国民众学习中文从而深度感知中国、了解中国提供帮助。国际中文教育要高效率不断发展,我认为首先要抓好五个“必须”——第一,必须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要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国家所需要的两种中文人才:一是懂中文、会中文的“双语或多语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文教育 交流互鉴 桥梁工程 构建与实践 双语或多语 学术理论 高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多人谈 被引量:1
14
作者 崔希亮 崔永华 +4 位作者 王海峰 吴勇毅 张旺熹 郑艳群 周小兵 《语言战略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2-96,共5页
人工智能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七个问题,国际中文教育是在全球语境中把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对学习者开展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其内涵包括来华留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和在地化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成... 人工智能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学科发展的七个问题,国际中文教育是在全球语境中把中文作为第二语言对学习者开展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其内涵包括来华留学生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和在地化的中国语言文化教育。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生成性大语言模型的发展,给国际中文教育赋予了新的内涵,催生了国际中文教育学科的数智化转型。因此在学科发展方面,我们应该考虑以下7个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技术 中文教育 来华留学生 语言模型 全球语境 在地化 语言文化教育 第二语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及其他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陆俭明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1-4,共4页
文章首先强调要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其次表示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决定必须抓好汉语书面语教学,并充分陈述了理由;最后指出要开展好汉语书面语教学,目前亟须马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 文章首先强调要明确认识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是为世界各国培养他们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中文人才;其次表示国际中文教育的使命决定必须抓好汉语书面语教学,并充分陈述了理由;最后指出要开展好汉语书面语教学,目前亟须马上组织力量积极开展“进行汉语书面语教学”的具体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汉语书面语教学 汉语书面语教学研究 教育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相关思考 被引量:6
16
作者 王春辉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教育强国建设是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国际中文教育既是整体教育的重要构成,又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之所以能提供助力,是因为它能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全球... 教育强国建设是当下中国的国家战略,国际中文教育既是整体教育的重要构成,又是助力教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方面。国际中文教育之所以能提供助力,是因为它能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增强国际影响力,培养国际化人才,构建全球化教育体系,参与全球教育治理。而历史事实和国际经验也提供了助力的重要依据。目前来看,国际中文教育助力教育强国建设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进一步增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助力教育对外开放;讲好“三个故事”,助力中华优秀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创新国际人才教育模式,助力人才培养和双一流高校建设;发展国际中文教育数字化,助力教育数智化;完善国际中文教育规范标准体系,助力标准建设;构建国际中文教育三大体系,助力教育三大体系建设;建立全球中文教育网络系统,助力全球教育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建设 国际中文教育 语言治理 教育数字化 全球教育治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述评与展望 被引量:4
17
作者 姜国权 赵屹青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4年第1期67-76,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通过回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历程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建设经历了初创布局、创新巩固和跨越升级3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国际化、... 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是促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强大动能。通过回顾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发展历程可见,国际中文教育的标准建设经历了初创布局、创新巩固和跨越升级3个发展阶段,并形成了具有规范化、国际化、专业化、纵深化的建设特点。然而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存在体系建设亟待完善,服务力亟待提升,国际化仍需加强的问题。因此,未来应把握好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整体性,强化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建设的政策供给能力,提升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研究的服务能力,提高国际中文教育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增强国际中文教育标准化发展的理论探索,助力国际中文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标准建设 标准化 语言文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项目式教学评价:从理论到实践的路径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冰 郑艳群 《语言教育》 2024年第3期84-92,132,共10页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形式正经历着教学理念、教学形态和业态、人才结构以及评价方式的变革。本文指出项目式教学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变革的潜在力量。同时,本文强调评价体系在保证项目式教学效果和质量、指导教学设计与... 在数字化转型的背景下,国际中文教育的形式正经历着教学理念、教学形态和业态、人才结构以及评价方式的变革。本文指出项目式教学是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变革的潜在力量。同时,本文强调评价体系在保证项目式教学效果和质量、指导教学设计与实施中的关键作用,并指出现有评价方法存在过于关注阶段性语言教学成果,忽略社会文化交互的弊端。基于成果导向教育理论和社会教育学理论,本文提出一个综合性的评价体系,不仅注重学生的汉语学习成就和个人发展,也重视中文项目对社会的贡献。本文分析评价体系的构建原则、标准、方法和程序,旨在为国际中文教育的项目式教学提供一个全面的评价工具,以促进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持续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中文教育 评价体系 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社会教育学理论 项目式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工程化设计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蕾 蔡建永 苏英霞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2024年第2期21-30,共10页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与理论提升对于本领域的事业发展、学术积累一直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从工程化视角出发,首先对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层级性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解析、重构面向课程和面向课堂的两种教学模式,之后对其... 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的实践创新与理论提升对于本领域的事业发展、学术积累一直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从工程化视角出发,首先对国际中文教育教学模式层级性特点进行分析,然后解析、重构面向课程和面向课堂的两种教学模式,之后对其构件、组织模块进行集成性归纳,最后提取出教学模式中“规划”“实施”“保障”三个模块的逻辑关系、组织架构以及其中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本文的结论可为未来新的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 课堂 工程化 教学模式 国际中文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国别化中文教育视角下教师课堂教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海峰 韩晓明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81,共11页
国际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国别化视角考察教师因素对日本学生汉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影响。整体而言,教师的内在品质、课堂反馈和课堂管理三个维度的具体表现是影响日本学生交际意愿的主要因素。日本学... 国际中文课堂教学效果与学习者的二语交际意愿密切相关。本文以国别化视角考察教师因素对日本学生汉语课堂交际意愿的影响。整体而言,教师的内在品质、课堂反馈和课堂管理三个维度的具体表现是影响日本学生交际意愿的主要因素。日本学生整体与不同群体以及不同群体之间对具体教师行为的感知反应呈现出差异性,不同语言环境、性别和学习时长的日本学生对影响其交际意愿的教师因素接受度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别化 中文教育 教师课堂教学 日本学生 交际意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