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简论中国设计思想史研究的意义、对象及其历程 被引量:13
1
作者 邹其昌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1-24,176,共4页
本文就中国设计思想史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研究对象与基本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等进行了简要阐述。文章认为中国设计思想史由"考工学"设计形态和现代"设计学"形态构成。《易》、《礼》体系构成了中国古代设计思... 本文就中国设计思想史研究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研究对象与基本内涵以及发展历程等进行了简要阐述。文章认为中国设计思想史由"考工学"设计形态和现代"设计学"形态构成。《易》、《礼》体系构成了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理论体系的源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设计思想 《易》《礼》体系 “考工学”设计理论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考察:以近代本土艺术文献为中心 被引量:2
2
作者 周予希 周武忠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3-188,共6页
在包豪斯创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重新审视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文献层面上看,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最晚开始于1930年,同时大部分有关包豪斯的艺术文献集中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初。尽管相关信息较... 在包豪斯创立100周年的历史性时刻,重新审视包豪斯在中国的早期传播情况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文献层面上看,包豪斯在中国的传播最晚开始于1930年,同时大部分有关包豪斯的艺术文献集中出版于20世纪30年代初。尽管相关信息较为零散,但在此传播过程中开展的关于现代工艺美术的思考,反映出中国近代的一些艺术学者已经对现代设计、包豪斯及其理念形成了初步的认知与理解,而这也促进了中国设计的现代性觉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艺术 包豪斯 中国设计史 艺术传播 艺术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刊前絮语
3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I0001-I0001,共1页
本期名家保彬先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杰出艺术家代表。他承继刘海粟的艺术教育精神和审美理想,立足时代,融合中西方的艺术教育观念和创作手法,成为一个杰出的艺术教育家、装饰艺术家以及公共艺术家。他很早就有学科建设的眼... 本期名家保彬先生,是新中国自己培养起来的第一代杰出艺术家代表。他承继刘海粟的艺术教育精神和审美理想,立足时代,融合中西方的艺术教育观念和创作手法,成为一个杰出的艺术教育家、装饰艺术家以及公共艺术家。他很早就有学科建设的眼光,以至于南艺今天的艺术学科能走在全国的最前沿;他为长江大桥设计的104块装饰浮雕,在中国设计史上、中国桥梁史上都是空前的;他把个人对装饰艺术的理解注入到写意绘画里,将西方油彩与中国泼墨相结合,创作出纵横挥洒的心象写意作品,是独一无二的艺术经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教育家 艺术学科 刘海粟 长江大桥 中国设计史 艺术经典 学科建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