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文化精神的人类学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周大鸣 《文化艺术研究》 2011年第3期1-6,共6页
中国文化精神的研究是多角度、多学科、多方法的,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献分析的多,实地研究的少;精英文化展示的多,俗民文化表现的少;宏观、共性把握的多,微观、差异关注的少。①本文将立足于人类学传统的研究理论与... 中国文化精神的研究是多角度、多学科、多方法的,也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美中不足的是文献分析的多,实地研究的少;精英文化展示的多,俗民文化表现的少;宏观、共性把握的多,微观、差异关注的少。①本文将立足于人类学传统的研究理论与方法,结合近期被认为是行之有效的文化分析理论,试图弥补以往研究的一些不足之处,并以学科特有的人文关照,对中国文化精神研究的新课题与新方向做了一定的预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精神 人类学研究 本土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精神与书法身份 被引量:1
2
作者 王岳川 《中国书画》 2011年第7期122-125,共4页
大家好!先说一下我这次访美巡回讲演的起因吧。十年前,我在中国提出了"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的概念,引起了欧洲和美国的重视。2006年受欧洲几个大学和文化机构的邀请,我在欧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那次欧洲之行给我的印象很深... 大家好!先说一下我这次访美巡回讲演的起因吧。十年前,我在中国提出了"发现东方"和"文化输出"的概念,引起了欧洲和美国的重视。2006年受欧洲几个大学和文化机构的邀请,我在欧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考察。那次欧洲之行给我的印象很深,但我明显感觉到欧洲还是比较"中心主义"的,东方的思想传递到欧美,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甚至是充满了不可预知性的进程,但我还是矢志未悔,坚守并坚持推进这一浩大的文化工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精神 法身 发现东方 文化输出 文化机构 中心主义 文化工程 欧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写经书法、佛禅思想与中国文化精神
3
作者 庄伟杰 《艺术广角》 2011年第1期86-89,78,共5页
打开一部书法史,便能发现,佛教写经书法在书法史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历代书法大家留下的法帖,到浩帙纷繁的敦煌经卷,再到以僧人身份修行而光耀书史的艺术大师,中国佛教写经书法以其庄严、静穆、安祥、自然的美学境界,以其形式... 打开一部书法史,便能发现,佛教写经书法在书法史上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历代书法大家留下的法帖,到浩帙纷繁的敦煌经卷,再到以僧人身份修行而光耀书史的艺术大师,中国佛教写经书法以其庄严、静穆、安祥、自然的美学境界,以其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不仅深入渗透到日常生活中,而且对中国书法史和佛教史都具有不言而喻的深远的历史意义。在这个独树一帜的艺术天地里,有着诸多值得我们关注和探讨的话题。从究心与禅味义理、妙悟与涵养天机、境界与天人合一和历代经书在文化上的共通性等方面,可见佛教文化与中国书法、佛禅思想与写经书法存在着重要的内在关联,共同体现出中国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写经书法 佛禅思想 中国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典阅读与中国文化精神的重建——读王振复教授新著《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
4
作者 王宏超 《美与时代(美学)(下)》 2011年第7期14-16,共3页
人文精神的重建,首先应以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和阐释为基础。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乃是塑造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典籍,在当前时代对之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王振复教授新著《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 人文精神的重建,首先应以对传统经典的阅读和阐释为基础。作为"群经之首"的《周易》,乃是塑造中华文化传统的重要典籍,在当前时代对之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王振复教授新著《周知万物的智慧:周易文化百问》,以文化随笔的手法,从巫筮文化、人文根基、卦爻符号、命理文化、文化超越、当代启示诸方面拈出一百个问题分别加以阐说。该书既综摄历代易学研究之精华,又撷取时下易学之热点;既对《周易》基础知识有详尽之解说,又有对时下社会文化问题精辟之点评。它立据于作者深厚之易学修养,但又举轻而包重、以简言而达旨。经由严肃的经典解读之作使我们接近古人的智慧,从而重建中国文化之精神,乃是中国文化走向未来的希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精神 周易文化 经典阅读 智慧 万物 教授 中华文化传统 易学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娘子关头窥皓月——谫谈刘慈欣小说与中国文化精神 被引量:1
5
作者 毛孟启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22-129,共8页
先释题目,娘子关在今山西阳泉,传说因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驻防于此而得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尤以1937年太原会战时阻击日军而闻名。近20年却被科幻小说读者奉为心中圣地,何也?此为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主要写作地——娘子... 先释题目,娘子关在今山西阳泉,传说因唐高祖李渊之女平阳公主驻防于此而得名,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近代以来尤以1937年太原会战时阻击日军而闻名。近20年却被科幻小说读者奉为心中圣地,何也?此为著名科幻作家刘慈欣的主要写作地——娘子关电厂,《流浪地球》《球状闪电》《朝闻道》《三体》等作品均在此写成。"窥皓月"可视为对浩渺宇宙及未知事物的凝视与追索。引言科幻小说是地道的舶来品,指在一定科学思想及技术基础上,进行合理想象的一类文学体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幻小说 刘慈欣 《三体》 唐高祖李渊 中国文化精神 球状闪电 合理想象 文学体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书法看中国文化精神 被引量:3
6
作者 熊秉明 《江苏教育》 2017年第5期22-23,共2页
书法是心灵的直接表现,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既是意识的,又是潜意识的。通过书法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是很自然的事。通过书法研究个人心理,了解个人的心灵。西汉扬雄便提出:“书,心画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 书法是心灵的直接表现,既是个人的,又是集体的;既是意识的,又是潜意识的。通过书法研究中国文化精神是很自然的事。通过书法研究个人心理,了解个人的心灵。西汉扬雄便提出:“书,心画也。”清刘熙载在《艺概》中说:“扬子以书为心画,故书也者,心学也。”自唐之后,科举取士,书法也是评定标准之一。这标准不在考测才学,而是甄别性情和人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书法研究 中国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迅思想与中国文化精神》前记
7
作者 王得后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1993年第4期56-58,共3页
十年前,在《【两地书】研究》乙编的《几句说明》中,我告白过:“我有一个想法,就是研究鲁迅思想首先要研究清楚鲁迅到底有哪些思想,然后才能进一步研究这些思想的性质,评论它的是非,衡量它的高低。”十年过去了,这似乎也应验了先师王瑶... 十年前,在《【两地书】研究》乙编的《几句说明》中,我告白过:“我有一个想法,就是研究鲁迅思想首先要研究清楚鲁迅到底有哪些思想,然后才能进一步研究这些思想的性质,评论它的是非,衡量它的高低。”十年过去了,这似乎也应验了先师王瑶先生所说:“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的自嘲了。其实,我的这个想法,不是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我这头脑里固有的,而是从鲁迅那儿偷来的。1928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思想 中国文化精神 评论 鲁迅研究 王瑶 《鲁迅全集》 鲁迅博物馆 文艺界 新文艺 大学毕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家宝谈中国文化精神
8
《今日教育》 2009年第7期5-7,共3页
2009年1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西班牙久负盛名的塞万提斯学院总部与西班牙文化界人士和青年汉学学生进行了交流。温家宝总理介绍了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希望同样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西两国,能进一步加强人文... 2009年1月31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来到西班牙久负盛名的塞万提斯学院总部与西班牙文化界人士和青年汉学学生进行了交流。温家宝总理介绍了中国选择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文化渊源,希望同样拥有悠久历史文化的中西两国,能进一步加强人文领域的交流,共同促进世界文明多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精神 温家宝总理 历史文化渊源 和平发展道路 国务院总理 文明多样性 塞万提斯 西班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工艺美术的光辉成就──论饱蘸中国文化精神与审美标准的古代装饰花纹样
9
作者 易延松 《艺术设计研究》 1994年第2期22-23,共2页
中国工艺美术的光辉成就──论饱蘸中国文化精神与审美标准的古代装饰花纹样易延松中国花卉植物,称得上姹紫嫣红、风姿绰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中国人喜爱花,从古至今,有关花的佳话和轶事,流传既多而广:屈大夫滋兰九... 中国工艺美术的光辉成就──论饱蘸中国文化精神与审美标准的古代装饰花纹样易延松中国花卉植物,称得上姹紫嫣红、风姿绰约,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价值。中国人喜爱花,从古至今,有关花的佳话和轶事,流传既多而广:屈大夫滋兰九碗,白居易咏莲叶柳,杜甫感时溅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审美标准 装饰工艺 中国文化精神 花卉植物 装饰纹样 感时 从古至今 兰九 手工工艺 生殖繁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文化精神的回望和重塑——宋永进写意油画探析
10
作者 黄剑武 《南腔北调》 2020年第9期79-87,共9页
中国油画步履蹒跚地走过了百年,有成就也有过彷徨,其成就和发展值得后学者总结,在经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概而言之,中国油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层面:一是在研习前人绘画成果的基础上,对经验有所总结;二是融合中外优秀艺术成果,形... 中国油画步履蹒跚地走过了百年,有成就也有过彷徨,其成就和发展值得后学者总结,在经验中反思,在反思中发展。概而言之,中国油画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层面:一是在研习前人绘画成果的基础上,对经验有所总结;二是融合中外优秀艺术成果,形成独属中国的新的认识和见解,找到可供表达的绘画形式语言;三是在中西文化语境中,重新建构绘画方法论,拓展视觉表达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绘画形式语言 写意油画 中国文化精神 视觉表达 新的认识 方法论 重新建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
11
作者 郭齐勇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4年第4期122-124,共3页
何显明、雍涛合著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去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近40万字。内容包括毛泽东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毛泽东哲学的文化性格,毛泽东的唯物论、认识论、辨证法、历史观、政治哲学与中国文化精... 何显明、雍涛合著的《毛泽东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一书,去年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该书共十章,近40万字。内容包括毛泽东哲学产生的文化背景,毛泽东哲学的文化性格,毛泽东的唯物论、认识论、辨证法、历史观、政治哲学与中国文化精神的关系,以及毛泽东哲学与现代中国文化的重构、中国文化的前景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文化精神 毛泽东哲学 广西人民出版社 文化背景 文化性格 政治哲学 唯物论 认识论
全文增补中
用心:中国校长文化品格与精神追求
12
作者 成尚荣 《江苏教育》 2008年第21期23-23,共1页
江苏省金湖中学校长孙达俊,用自己的行动和文字表达了一个重要理念:用心教育。用心教育,这是校长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而且具有更为普适的意义。可以说,用心办学、用心教育的校长是平常的校长,又是具有中国文化精... 江苏省金湖中学校长孙达俊,用自己的行动和文字表达了一个重要理念:用心教育。用心教育,这是校长的一个重要命题,也是教育上的一个重要命题,而且具有更为普适的意义。可以说,用心办学、用心教育的校长是平常的校长,又是具有中国文化精神气质的最优秀的校长。我对孙达俊充满着敬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品格 中国文化精神 教育智慧 理想教育 精神家园 办学规律 周国平 心无旁鹜 思想者 中学教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中国画的文化精神
13
作者 王金柱 《美术大观》 2013年第8期39-39,共1页
中国画及承载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到了发展的最佳时期。中国文化在生活文化用品的生产市场中,将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现代中国 中国文化精神 生活文化用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书画艺术造型观——以文化生命精神为视角
14
作者 肖鹰 《文化艺术研究》 2021年第6期12-24,111,共14页
中国书画艺术,与西方艺术具有不同的文化哲学前提,由此构成了各自不同的造型观念,从而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具有深刻文化区别的造型精神和形式特征。至为深刻的是,中国书画艺术所秉承的中国文化独特的生命精神孕育并确立了两个造型原则... 中国书画艺术,与西方艺术具有不同的文化哲学前提,由此构成了各自不同的造型观念,从而在历史发展中,呈现出具有深刻文化区别的造型精神和形式特征。至为深刻的是,中国书画艺术所秉承的中国文化独特的生命精神孕育并确立了两个造型原则和相应的造型表现:其一,就书法而言,是"有质无为",即书法艺术是对文字书写的符号功能超越和中国文化生命精神的自由表现;其二,就绘画而言,是"虚实相生",即中国绘画要实现的是"大象无形"的无限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艺术 绘画 书法 中国文化生命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情志关系探析
15
作者 李慧杰 《安阳师范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06-111,共6页
“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为中国古典诗学发展历程中的两大诗学观念,自产生以后就引起学界对“情”“志”两者关系研讨的热情。从诗学发展历程来看,“诗言志”与“诗缘情”观念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语境,其中所指的“情”“志”有着... “诗言志”与“诗缘情”作为中国古典诗学发展历程中的两大诗学观念,自产生以后就引起学界对“情”“志”两者关系研讨的热情。从诗学发展历程来看,“诗言志”与“诗缘情”观念产生于不同的时期和文化语境,其中所指的“情”“志”有着明显的区别,然而细加分析会发现,“情”“志”两者并不是截然对立的,而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情”“志”两者关系的分析中可以启示我们发现其背后蕴含的丰富的中国文化精神,比如儒道互补精神、人本主义精神和生命精神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诗学 情志 诗言志 诗缘情 中国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谈杂技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
16
作者 葛奇峰 《杂技与魔术》 2015年第6期52-52,共1页
杂技是包含多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杂技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一直不变的是其从未停止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融汇与弘扬。中国杂技中坚毅、挑战极限的精神,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汇贯通的。杂技... 杂技是包含多种体能和技巧的表演艺术。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杂技的具体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但一直不变的是其从未停止对中国文化精神的融汇与弘扬。中国杂技中坚毅、挑战极限的精神,是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融汇贯通的。杂技,从始形成的内在动因就是人对于自身极限的挑战与对自然力量的征服。以汉代杂技"角抵"为例,最初的"角抵"是人与人或人与兽搏斗中表现出来的矫健敏捷的动作。到了汉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杂技 杂技艺术 角抵 中国文化精神 自然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 杂技节目 融汇贯通 内容和形式 杂技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透过俄罗斯的汉学棱镜展示中国精神文化——以《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为例 被引量:1
17
作者 М.Л.季塔连科 А.В.罗曼诺夫 张冰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7-25,120,共9页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有关中国及其他国家辞典阐释类著作的样本——《中国:历史、经济、文化,为民族独立英勇战斗》(1940)""俄罗斯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路线图’——百科辞典《中国哲学》(1994)""认知中国,巩固... 本文通过对俄罗斯"有关中国及其他国家辞典阐释类著作的样本——《中国:历史、经济、文化,为民族独立英勇战斗》(1940)""俄罗斯关于中国哲学研究的‘路线图’——百科辞典《中国哲学》(1994)""认知中国,巩固和发展俄罗斯汉学传统——多卷本百科全书《中国精神文化大典》(2006—2010)"等诸方面系统翔实的阐释,以2 1世纪前1 0年俄罗斯汉学研究领域完成的最重大的成果《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为例,全面深刻地论述了俄罗斯汉学在中国精神文化研究领域的特点、发展进程和取得的巨大实绩,以期对中国精神文化作出客观完整的理解和解读,透过俄罗斯的汉学棱镜展示中国精神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汉学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俄罗斯《中国精神文化大典》中《文心雕龙》词条译释 被引量:1
18
作者 玛丽娜·克拉夫佐娃 李逸津(译) 《语文学刊》 2019年第3期11-15,共5页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学出版公司于2008年出版了由М·Л·季塔连科主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集体编著的六卷本《中国精神文化大典》(Духовная культура Китая),其中由女汉学家M·E·克拉夫佐娃... 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学出版公司于2008年出版了由М·Л·季塔连科主编,俄罗斯科学院远东研究所集体编著的六卷本《中国精神文化大典》(Духовная культура Китая),其中由女汉学家M·E·克拉夫佐娃撰写的“文心雕龙”词条,对《文心雕龙》版本史、书名含义、全书结构、重点篇章和重要术语,做了较为详尽的介绍,体现了俄罗斯“龙学”研究的最新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俄罗斯 中国精神文化大典 文心雕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文化的解构和时代价值
19
作者 刘琳 《现代营销(下)》 2012年第11期239-239,共1页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了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不可避免的问题。梳理和探究中国传统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的借鉴,整理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以中... 自中西文明发生碰撞以来,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成为了我国文化现代化建设不可避免的问题。梳理和探究中国传统文明的根源及脉络,已成为我们理解并提升自身的借鉴,整理和传承中华文化的传统更是我们实现并弘扬自身价值的根本,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吸取西方文明的精华的文化建设,是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的软环境的保证。然而当前文化领域的过多的对传统的否定和西化,已经造成了国家向心力、民族凝聚力的消解。为此,解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弘扬具有时代价值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塑造现代中国精神品格的必由进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 社会结构变迁 时代价值 中国文化精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象”立“意”——对中国动画中民族文化的再认识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峰 《电影评介》 2013年第14期88-90,共3页
中国动画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三个和尚》中的和尚、《哪吒闹海》中的哪吒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索民族形式之风"的过程中,运用多... 中国动画曾经拥有辉煌的历史,涌现出一批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形象,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三个和尚》中的和尚、《哪吒闹海》中的哪吒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动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探索民族形式之风"的过程中,运用多种传统艺术形式创作出独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动画形象,这些各具魅力的传统艺术形式与其承载的民族文化促使中国动画形成了独具本民族特色的动画艺术风格,造就了"中国学派"动画艺术,其间创造的动画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别于外国动画电影,承载了中国文化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画形象 民族文化特色 艺术形式 民族文化精神 中国文化精神 传统艺术 孙悟空 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学派 五六十年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