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9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笔墨观念下当代中国人物画的多元格局
1
作者 郑振铭 《艺术探索》 CSSCI 2024年第6期80-85,共6页
当代中国人物画在叙事方式、审美观念、笔墨语言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变化,在题材、造型、构图、意象色彩、综合材料等方面已形成多元格局。笔墨观念是其重要的构成元素,树立符合时代特征的笔墨观念对当代中国人物画意象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笔墨观念 当代 中国人物画 多元格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民国时期留洋画家的中国人物画温和改良探究
2
作者 黄帆 《书画世界》 2024年第11期78-80,共3页
在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留学潮中,部分画家凭借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基础和文化底蕴,在留洋后尝试在传统中国画框架内进行温和的改良探索。本文以郑锦和傅抱石为例,深入分析这些留洋画家如何将海外学习经验与本土传统相结合,进而推动传统人... 在20世纪初的中国美术留学潮中,部分画家凭借深厚的中国传统绘画基础和文化底蕴,在留洋后尝试在传统中国画框架内进行温和的改良探索。本文以郑锦和傅抱石为例,深入分析这些留洋画家如何将海外学习经验与本土传统相结合,进而推动传统人物画的创新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洋 中国人物画 传统派 郑锦 傅抱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举办
3
作者 王旭 《美术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6-6,共1页
不久前,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策划主办的“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包括“墨风润长安”“星斗耀大地”“石上开新花”三个单元,汇聚了大量优秀中国人物画作品,梳理... 不久前,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陕西省美术博物馆策划主办的“时代长安——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研究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展览包括“墨风润长安”“星斗耀大地”“石上开新花”三个单元,汇聚了大量优秀中国人物画作品,梳理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陕西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历程,呈现出陕西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的整体面貌与创作实力,塑造了陕西美术的整体形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美术博物馆 陕西当代 整体形象 整体面貌 发展历程 长安 中国成立以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师院校中国人物画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
4
作者 谭媛元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中)》 2024年第2期110-112,共3页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新模式——教育4.0,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从传统媒介过渡到互联网与智能终端,教学方式呈现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样化模式。通过对高... 面对第四次工业革命下的新模式——教育4.0,融合了“互联网+”“智能+”技术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教学信息的主要载体从传统媒介过渡到互联网与智能终端,教学方式呈现线上、线下、混合式等多样化模式。通过对高等师范院校中国人物画课程混合式教学实践的研究,探索新时期教学新模式与新理念,丰富实践教学内容,提升学生专业实践能力与教学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四维能力人才,促进“课程教学+实践活动+校园文化+艺术展演”的四位一体“大美育”实施体系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位一体 混合式教学 中国人物画课程 高师院校 教育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物画造型语言略论 被引量:4
5
作者 褚滨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19-222,共4页
中国绘画是极具人文性的艺术门类,它继承了历史的积淀,延续了传统的生命,在不经意间萌发了中国最高的哲思理念。因而,中国绘画是和谐的,充溢着浓郁的情感关怀却不事张扬的造型艺术。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艺术精神 造型特征 艺术语言 审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广西少数民族题材在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体现 被引量:3
6
作者 陶义美 《艺术探索》 2014年第5期113-115,共3页
当今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和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在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审美取向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地世俗化、民族化,并吸收来自各方面的营养,从而形成了广西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相... 当今广西少数民族题材中国人物画创作涌现出一批优秀的画家和一批有影响力的作品,在地域特色和民族文化审美取向等方面取得很大成就。它在发展历程中不断地世俗化、民族化,并吸收来自各方面的营养,从而形成了广西民族传统和外来影响相互融合、具有鲜明广西特点的中国画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广西少数民族 题材 创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艺术中的“蒙太奇”思维——中国人物画中场景衔接演变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徐耘春 《美育学刊》 2014年第4期95-105,共11页
考察先秦至北宋人物画作品,可用整体性的蒙太奇思维来分析作品各场景中的衔接关系、叙事手法、衔接符号的运用;进而探究随着时间、空间、文化、绘画载体的不断发展,绘画场景在衔接手法、叙事性、表现性上如何传承以及每个时代下的差异... 考察先秦至北宋人物画作品,可用整体性的蒙太奇思维来分析作品各场景中的衔接关系、叙事手法、衔接符号的运用;进而探究随着时间、空间、文化、绘画载体的不断发展,绘画场景在衔接手法、叙事性、表现性上如何传承以及每个时代下的差异化发展与创新。探佚这些外在绘画场景衔接中的不同,是为了揭示出隐藏在画面风格、手法之下的中西方绘画观念、绘画理论、文化思想上的区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蒙太奇思维 叙事性 表现性 场景衔接 中国人物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尽精微 致广大——试论徐悲鸿对中国人物画的贡献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陈尚勇 《美术大观》 2006年第10期8-9,共2页
  徐庆平在《徐悲鸿画谱》的序文中写道:"事实上,他(徐悲鸿)在1919年提改良中国画的主张时,主要是针对这两个方面(人物、山水),而他通过融合中西的途径进行的中国画创新,也曾以此作为起点."徐庆平说的是历史事实,但从实践...   徐庆平在《徐悲鸿画谱》的序文中写道:"事实上,他(徐悲鸿)在1919年提改良中国画的主张时,主要是针对这两个方面(人物、山水),而他通过融合中西的途径进行的中国画创新,也曾以此作为起点."徐庆平说的是历史事实,但从实践和成就来看,我个人认为徐悲鸿先生的山水是不能与他的人物画相提并论的.这里,试就徐悲鸿的人物画阐述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徐悲鸿 徐庆平 画家 美术家 中国人物画 宫廷绘画 任伯年 美术革命 古典画派 李印泉像 意笔画 写意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中国人物画表现中的民俗文化 被引量:1
9
作者 孙静松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21-123,共3页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俗具有文化特质,它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绘画作者通过对民俗场景的描绘,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出时代文化的某些侧面。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的行为而存在的,那么几乎在所有表现... 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民俗具有文化特质,它具有历史性、时代性、民族性和地方性,绘画作者通过对民俗场景的描绘,便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反映出时代文化的某些侧面。民俗文化是伴随着人的行为而存在的,那么几乎在所有表现人物形象中,直接或间接地都有表现。中国人物画作品中,自然也会或多或少地带有民俗文化的痕迹。传统中国人物画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民俗既是现代人研究古代社会历史的重要文献和资料,也是当时画家取之不尽的创作源泉。研究这一问题,对发展与创新当代中国人物画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俗 传统 中国人物画 借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笔墨与造型在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的价值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钟鸣 《湖北美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70-72,共3页
传统的笔墨与造型在中国传统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成就了辉煌的唐宋人物画,并衍变出强调主观意象和借物抒情、重视对人物再创造之后的"表现"的意象造型,以及着意笔情墨趣的"文人画",创造出中国人物画典型的笔墨与造型的程式语言。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传统笔墨 意象造型 中国传统人物画 价值 创作 当代 借物抒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代中国人物画创作中画家主体意识的缺失——从永乐宫壁画艺术谈起 被引量:1
11
作者 施海滨 《美术大观》 2013年第8期78-78,共1页
一、永乐宫壁画艺术的启示永乐宫壁画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芮城的永乐宫内,壁画总面积达430余平方米,由元代的民间画师集体创作完成。作品规模庞大、技艺精湛、气势恢宏,为中国宗教绘画艺术创作的典... 一、永乐宫壁画艺术的启示永乐宫壁画为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的重要作品之一,它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芮城的永乐宫内,壁画总面积达430余平方米,由元代的民间画师集体创作完成。作品规模庞大、技艺精湛、气势恢宏,为中国宗教绘画艺术创作的典范。与之同时代文人画家抒发个人性情的主题相比,永乐宫壁画的主题表达除了社会教化和感召人心的功能之外,创作者们与其说在表达神的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乐宫壁画 中国人物画 壁画艺术 集体创作 文人画家 主体意识 当代 古代绘画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突围与嬗变 反思新时期以来中国人物画主题性创作 被引量:3
12
作者 裔萼 《中国艺术》 2017年第10期14-21,共8页
1978年之后,中国艺术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物画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多元面貌。而在繁荣表象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40年来中国人物画所经历的艰辛与坎坷,主要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物画突破泛政治化藩篱的努力,... 1978年之后,中国艺术步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人物画坛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纷繁复杂的多元面貌。而在繁荣表象的背后,我们不难发现40年来中国人物画所经历的艰辛与坎坷,主要表现在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人物画突破泛政治化藩篱的努力,还表现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面对市场经济大潮的裹胁而做出的突围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主题性创作 20世纪80年代后期 突围 新时期 20世纪70年代 嬗变 反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物画意象造型的传承演变与时代特征 被引量:2
13
作者 王彦军 《美术教育研究》 2015年第17期62-63,共2页
以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人物画是中国画各画科中最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人物画中的人物造型是画面构架与表现的核心,与其相关的创作离不开对人物造型的设计和把握。因此,对中国人物画意象造型... 以人物形象和人物活动为主要表现对象的人物画是中国画各画科中最能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因此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人物画中的人物造型是画面构架与表现的核心,与其相关的创作离不开对人物造型的设计和把握。因此,对中国人物画意象造型的产生和发展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在当前时代背景下中国人物画意象造型、创作的发展、创新的方向和方法以及在造型理念、造型特色、创新手段上如何表达时代性,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指导意义。随着时代的发展,唯有理念的不断更新与完善、造型特色的不断突破和创新手段、表现题材、语言的不断丰富,才能使中国人物画艺术生生不息、不断升华,永远散发着中国气息和时代魅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意象 传承演变 时代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太阳中国人物画的艺术特色
14
作者 陶义美 《艺术探索》 2015年第2期122-123,共2页
阳太阳的中国人物画根植于传统,注重造型,强调笔墨,注重内在精神的凝练,但又不墨守成规,而吸收西画的表现技法,并与传统笔墨相融汇,具有令人耳目一新的风格和独特的绘画图式。
关键词 阳太阳 中国人物画 艺术特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人物画线条艺术探析
15
作者 徐茜 《美术大观》 2013年第4期48-48,共1页
本文从线条艺术在中国文化土壤中的成长和线条是中国人物画的灵魂两个方面进行概述,进而通过中国人物画线条基本类型、线条练习及运用三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人物画的线条艺术。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线条艺术 线条基本类型 线条运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中国人物画的演变
16
作者 吴学峰 《美术大观》 2009年第10期24-24,共1页
中国绘画史告诉我们,人物画是发展最早的画种。远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人物形象的图案。我们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独幅人物画是战国楚墓二件帛画《人物龙凤图》、《御龙图》,其画面平面构成形式和线描表现手法即是中国历... 中国绘画史告诉我们,人物画是发展最早的画种。远在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彩陶上就已有人物形象的图案。我们目前所能见到最早的独幅人物画是战国楚墓二件帛画《人物龙凤图》、《御龙图》,其画面平面构成形式和线描表现手法即是中国历代人物画的基本塑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演变 中国绘画史 新石器时代 人物形象 仰韶文化 塑造方法 表现手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古代服饰与中国人物画在传统文化形态上的关系
17
作者 荣树云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年第35期198-198,共1页
在此从古代服饰与中国人物画的关系入手,结合有关的书籍引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讨服饰在人物绘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以及服饰与人物画二者的关系,将服饰视为文化现象的一种,依据人物画中的服饰纹样,将绘画与服饰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下,通... 在此从古代服饰与中国人物画的关系入手,结合有关的书籍引录,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探讨服饰在人物绘画发展进程中的作用,以及服饰与人物画二者的关系,将服饰视为文化现象的一种,依据人物画中的服饰纹样,将绘画与服饰置于文化的大背景下,通过服饰与人物画的关系,阐述服饰艺术与绘画艺术作为一种文化载体之间的某些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传统服饰 文化形态 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色年代”的中国人物画
18
作者 张丽华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4-9,20,共7页
“红色年代”的中国人物画,在内容上有不可避免的“时代印迹”,其具体表现的形式语言较传统样式有了实质性的发展。本文充分肯定画家在当时条件下所做出的探索努力和在中国现代美术中革新的价值。
关键词 五、六十年代中国人物画 主题性 写生写实性 现代样式 革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荡气回肠 画坛力量——记当代中国人物画名家王西京
19
作者 高鑫 《中国报道》 201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人物简介: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 人物简介: 王西京,1946年8月生于陕西西安,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中国画院院长、西安美术家协会主席,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教授,兼任中国艺术研究院教授、西北大学、云南大学、西安美术学院教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中国美术家协会 西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名家 当代 力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省的力量——我看方增先先生对于中国人物画中西融合的反思
20
作者 潘公凯 《中国美术》 2010年第6期39-41,共3页
方增先先生是我的老师,他是第一代“新浙派”画家中最突出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浙派人物画的旗手,他对于中国人物画在技法观念、教学改革上的思考与实践,为现代中国人物画开一代新风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关键词 中国人物画 中西融合 浙派人物画 反思 力量 内省 代表人物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