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2通过调节上皮间质转化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侵袭
1
作者 陈珂欣 汪子愉 +3 位作者 吴敏靓 王宇翀 熊俊 薛春雨 《解剖学杂志》 2025年第2期143-148,181,共7页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2(SERPINE2)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和临床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SERPINE2在黑痣、黑色素瘤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敲低黑色素瘤A375细胞中SERPINE2... 目的:探讨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E2(SERPINE2)对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分析和临床样本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SERPINE2在黑痣、黑色素瘤原发灶和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敲低黑色素瘤A375细胞中SERPINE2的表达,RT-qPCR和免疫印迹检测SERPINE2 mRNA和蛋白表达,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侵袭,免疫印迹检测E-钙黏蛋白(CDH1)、N-钙黏蛋白(CDH2)、SNAI1、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结果:TCGA数据库分析显示SERPINE2在黑色素瘤中的表达高于正常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SERPINE2在黑色素瘤原发灶和转移灶中高表达,敲低SERPINE2可抑制A375细胞的增殖和侵袭,影响上皮间质转化通路分子的表达,其中CDH1的蛋白表达明显增加,CDH2、SNAI1、MMP3和MMP9的蛋白表达明显减少。结论:SERPINE2能促进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和侵袭,其机制涉及调节上皮间质转化相关分子的表达,靶向SERPINE2可作为抑制黑色素瘤进展的一种有前途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酶抑制剂E2 黑色素瘤 增殖 侵袭 上皮间质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猪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重组蛋白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3
2
作者 杜骁杰 郭静静 +4 位作者 王晶 李敏 王玲 王长军 潘秀珍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0-123,共4页
目的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erine/threonine phosphotase,STP)是重要的磷酸化信号调控系统成员之一。文中对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STP编码基因stp进行原核表达并对纯化蛋白进行酶活测定。方法对S.s... 目的链球菌丝氨酸/苏氨酸磷酸酶(serine/threonine phosphotase,STP)是重要的磷酸化信号调控系统成员之一。文中对2型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uis serotype 2,S.suis 2)STP编码基因stp进行原核表达并对纯化蛋白进行酶活测定。方法对S.suis 2 stp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PCR扩增stp基因片段,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tp。将载体转入E.coli BL21中,经IPTG诱导,Ni2+亲和层析柱纯化重组蛋白,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利用磷酸对硝基苯酯(p-nitrophenyl phosphate,pNPP)为底物测定其水解量进而鉴定磷酸酶活性。结果从05ZYH33基因组中PCR扩增到810 bp的片段,经连接获得重组表达载体pET28a::stp;经诱导表达及纯化获得相对分子质量为32000的重组蛋白,该蛋白在Mn2+存在下能够水解pNpp。结论获得纯度较高的STP重组蛋白,该蛋白具有Mn2+依赖的磷酸酶活性,为后续阐明STK/STP磷酸化系统的调控机制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猪链球菌 链球菌 磷酸酶 原核表达 酶活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的原核表达及不同时期表达水平分析
3
作者 章志涛 李祥龙 +2 位作者 孔令丽 罗雨昕 王冬英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107-1117,共11页
【目的】克隆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2A,PP2A)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蛋白,为探究PP 2 A基因功能及其在大片形吸虫的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片形吸虫成虫虫体... 【目的】克隆大片形吸虫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2A(Ser/Thr protein phosphatases 2A,PP2A)基因并构建原核表达载体,获得原核表达蛋白,为探究PP 2 A基因功能及其在大片形吸虫的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提取大片形吸虫成虫虫体组织总RNA,应用RT-PCR方法扩增PP 2 A基因的完整编码区序列,并以双酶切的方式连接pET-28a(+)载体;经酶切、测序鉴定后获得阳性质粒pET-28a-PP2A,将pET-28a-PP2A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IPTG诱导表达,并对重组蛋白的诱导条件进行优化;通过SDS-PAGE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的表达效果;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虫卵、囊蚴、6周龄童虫和成虫阶段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克隆的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161 bp,编码386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1980)H_(3105)N_(535)O_(566)S_(24),分子质量为44.23 ku。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大片形吸虫PP 2 A基因编码的蛋白为PP2Ac,分子功能为信号转导(GO:0004871),生物学过程为蛋白去磷酸化(GO:0006470),细胞组分为细胞质(GO:0005829)。PP2A蛋白无信号肽,不存在跨膜结构域,为亲水性蛋白,共含有37个磷酸位点。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片形吸虫PP2A在30℃、0.8 mmol/L IPTG诱导6 h时表达量最大,表达产物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且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重组蛋白可被抗His标签识别;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6周龄童虫阶段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其他阶段(P<0.01);在囊蚴阶段的表达量最低,与虫卵阶段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了大片形吸虫PP2A原核表达载体并获得相应蛋白,为研究PP 2 A基因在大片形吸虫生长发育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片形吸虫 酸/蛋白磷酸酶2a(pp2a)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2-吡啶甲基)-L-丝氨酸铜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活性 被引量:2
4
作者 李艳红 袁彩霞 +4 位作者 卢丽萍 朱苗力 付学奇 邢述 高增强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2138-2143,共6页
在甲醇溶液中,还原希夫碱HL[N-(2-吡啶甲基)-L-丝氨酸]与CuCl_2·2H_2O以摩尔比1∶1反应,得到1个新的中性单核铜配合物[CuLCl(H_2O)](Ⅰ).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 在甲醇溶液中,还原希夫碱HL[N-(2-吡啶甲基)-L-丝氨酸]与CuCl_2·2H_2O以摩尔比1∶1反应,得到1个新的中性单核铜配合物[CuLCl(H_2O)](Ⅰ).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喷雾质谱和粉末X射线衍射分析等对其进行了表征.晶体结构分析表明,在该配合物中还原希夫碱以三齿双螯合环配位到中心铜离子,同时氯离子和溶剂水分子也参与配位,形成1个具有四方锥构型的五配位铜(Ⅱ)配合物,该配合物通过分子间弱相互作用连接成二维超分子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配合物Ⅰ能有效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TCPTP),IC_(50)值分别为0.32和0.45μ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Ⅱ)配合物 N-(2-吡啶甲基)-L- 抑制剂 蛋白磷酸酶1B(PTP1B) T细胞蛋白磷酸酶(TCPTP)
全文增补中
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和内皮脂酶基因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刘文鹏 刘艳 +5 位作者 魏灿 于建刚 陈爱民 丁云龙 管清华 王莹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16年第9期979-982,共4页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 目的探讨当地汉族人群T细胞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N2)基因rs2847281和内皮脂酶(LIPG)基因rs2000813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出血性脑卒中患者264例(出血性脑卒中组),健康体检者390例(对照组),采用sequenom飞行时间质谱平台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基因分型检测,分析2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的差异,并且按照性别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出血性脑卒中组与对照组rs2000813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000813在男性和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rs2847281在女性中的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等位基因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保护因素(OR=0.590,95%CI:0.356~0.979,P=0.040);2组rs2847281在男性中的等位基因和基因型分布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s2000813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易感无关。rs2847281位点多态性与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存在性别特异性:与女性出血性脑卒中易感相关,C等位基因是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质酪磷酸酶 非受体2 多态性 单核苷 脑出血 等位基因 基因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保卫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7期24-25,共2页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乳头状癌组)、28例甲状腺腺癌患者(腺癌组)及26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及对照... 目的探讨甲状腺肿瘤患者血清中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和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2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2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乳头状癌组)、28例甲状腺腺癌患者(腺癌组)及26例正常健康人作为对照(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别检测患者及对照人员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乳头状癌组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均高于腺癌组及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腺癌组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血清内甘露糖结合凝集素及丝氨酸蛋白酶-2水平较高,说明两种物质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有关,作为免疫因子,对肿瘤抵抗起到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甘露糖 凝集素 蛋白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及其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7
作者 袁仲 陈卓 +1 位作者 李乾斌 胡高云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9,共9页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中一员,在胰岛素和瘦素信号转导中发挥关键的负调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PTP1B与内质网(ER)应激、胰岛β细胞增殖以及胰岛素分泌有重要的关联;且与...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作为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中一员,在胰岛素和瘦素信号转导中发挥关键的负调控作用。最近研究表明,PTP1B与内质网(ER)应激、胰岛β细胞增殖以及胰岛素分泌有重要的关联;且与2型糖尿病(T2DM)和肥胖症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靶向抑制剂已成为治疗这些代谢性疾病的研究热点。本文以PTP1B的结构特点及其与T2DM和肥胖症的关系为基础,根据结合位点将PTP1B抑制剂进行分类,并对其最新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靶向PTP1B的抗T2DM和肥胖症药物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磷酸酶1B 2型糖尿病 肥胖症 抑制剂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源性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的功能意义和结构-活性关系
8
作者 包美丽 王振宇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258-267,共10页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在胰岛素和瘦素信号通路中发挥着关键的负调节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潜在靶点。天然产物因其结构的多样性,能够针对不同的靶点和途径对糖尿病或其并发症发挥独特的...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rotein tyrosine phosphatase 1B,PTP1B)在胰岛素和瘦素信号通路中发挥着关键的负调节作用,是治疗2型糖尿病和肥胖症的潜在靶点。天然产物因其结构的多样性,能够针对不同的靶点和途径对糖尿病或其并发症发挥独特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近年来,多种食源性天然产物已被报道具有PTP1B抑制活性。本文主要就PTP1B的作用机制和食源性天然PTP1B抑制剂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进一步开展PTP1B抑制剂的研究工作以及开发新型PTP1B抑制剂或降糖功能食品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源性 天然产物 2型糖尿病 蛋白磷酸酶1B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9
作者 程应湘 马晓冬 +2 位作者 刘晓田 郑永锋 邵东华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2期103-106,共4页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主要由脂肪组织产生,能够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等。vaspin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并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与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银屑病等疾病...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是近年发现的一种脂肪因子,主要由脂肪组织产生,能够调控机体的炎症反应、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等。vaspin通过调节多种信号通路参与炎症反应并调控炎症因子的表达,并与动脉粥样硬化、2型糖尿病、银屑病等疾病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当机体患有动脉粥样硬化或糖尿病心肌病等疾病时,外源性vaspin减少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延缓疾病的进展。深入了解vaspin及其介导的与炎症相关通路,分析vaspin与炎症反应的关系,有助于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PIN 蛋白酶抑制剂 炎症反应 信号通路 动脉粥样硬化 2型糖尿病 银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白细胞介素-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表达与PI3K及AKT蛋白的关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罗振凌 顾群浩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09-614,共6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白细胞介素-18(IL-18)、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PRL-3)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丝苏氨酸蛋白激酶B(AKT)蛋白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行同期切除术的85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肝转移组)的癌组织样本及癌旁正常组织(距肿瘤切缘4 cm),以及同期65例未发生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未肝转移组)的癌组织为研究对象。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不同组织中IL-18、PRL-3阳性表达率,Western blot检测癌组织中PI3K、p-AKT相对表达水平,分析IL-18、PRL-3与患者临床病理的关系及其与PI3K、p-AKT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未肝转移组比较,肝转移组TNM分期IV期、低分化程度比例较高(P<0.05)。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其癌旁正常组织和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且未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PI3K、p-AKT蛋白阳性表达率高于肝转移患者癌旁正常组织(P<0.05)。相关性分析示,肝转移患者癌组织中IL-18、PRL-3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未转移癌组织中IL-18表达与PI3K、p-AKT均呈正相关(P<0.05),PRL-3表达与p-AKT均呈正相关(P<0.05),且IL-18与PRL-3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IL-18、PRL-3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从而参与结直肠癌肝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肝转移 白细胞介素-18 促肝再生磷酸酶蛋白3 磷脂酰肌醇3-激酶 蛋白激酶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FGL2,Vaspin与创伤性颅脑损伤病情转归的关联
11
作者 朱君玉 王超鹏 雷园园 《华夏医学》 2025年第3期93-99,共7页
目的分析血清FGL2、VPN与TBI患者病情转归的关联。方法103例TBI患者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型组(43例),中型组(30例)和重型组(30例),分析FGL2、VPN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经检测,重型组的FGL... 目的分析血清FGL2、VPN与TBI患者病情转归的关联。方法103例TBI患者依据病情严重程度不同分为轻型组(43例),中型组(30例)和重型组(30例),分析FGL2、VPN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经检测,重型组的FGL2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VPN低于中度组和轻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型组的HMGB1、hs-CRP、TNF-α、IL-6均低于中型组和轻型组。重型组的NSE、S100β、NF-L均高于中型组和轻型组(P<0.05)。FGL2与TBI患者的HMGB1、hs-CRP、TNF-α、IL-6、NSE、S100β、NF-L正相关(P<0.05)。VPN与TBI患者的HMGB1、hs-CRP、TNF-α、IL-6、NSE、S100β、NF-L负相关(P<0.05)。预后不良组的FGL2高于预后良好组,VPN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FGL2、VPN联合检测对TBI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灵敏度、特异度均高于FGL2、VPN单独检测。结论FGL2与TBI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正相关,VPN与病情严重程度负相关,联合检测FGL2、VPN能实现对患者不良预后的早期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性颅脑损伤 纤维蛋白原样蛋白2 内脏脂肪型蛋白酶抑制剂 病情严重程度 预后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联合SHMT2、Prox-1检测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12
作者 杨松 蒋远建 刘维平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58-1162,共5页
目的 分析超声内镜联合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HMT2)、同源盒蛋白1(Prox-1)检测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120例因疑似结肠癌症状或体征到院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结... 目的 分析超声内镜联合丝氨酸羟甲基转移酶2(SHMT2)、同源盒蛋白1(Prox-1)检测在结肠癌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0月贵州省人民医院120例因疑似结肠癌症状或体征到院检查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活组织检查(活检)结果分为良性组37例、恶性组83例。超声内镜下检查病变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病理组织的SHMT2、Prox-1表达;比较临床特征下的SHMT2、Prox-1表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肠癌的因素;Kappa检验分析超声内镜、SHMT2、Prox-1、联合指标诊断与活检诊断的一致性;ROC曲线分析超声内镜、SHMT2、Prox-1、联合指标诊断的价值。结果恶性组组织中SHMT2、Prox-1阳性表达的比例高于良性组(83.13%vs 24.32%、80.72%vs 18.92%,P<0.05),SHMT2、Prox-1阴性表达的比例低于良性组(16.87%vs 75.68%、19.28%vs 81.08%,P<0.05)。恶性组中,SHMT2、Prox-1在肿瘤最大径≥3 cm(69.57%vs 35.17%、74.63%vs 18.75%)、Ⅲ+Ⅳ期(63.77%vs 50.00%、67.16%vs 37.50%)、远处转移(71.01%vs 28.57%、73.13%vs25.00%)、深层浸润(53.62%vs 21.43%、56.72%vs 12.50%)、低分化组织下的阳性比例(63.77%vs 21.43%、62.69%vs 31.25%)高于阴性比例(P<0.05)。Ⅲ+Ⅳ期、远处转移、深层浸润、SHMT2阳性、Prox-1阳性为结肠癌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超声内镜、SHMT2、Prox-1在诊断结肠癌方面与活检有中等一致性(P<0.05),联合指标诊断与活检的一致性略高于超声内镜、SHMT2、Prox-1诊断。联合指标诊断恶性结肠癌的特异度、准确度、AUC高于单一指标诊断(P<0.05)。结论 结肠癌组织中SHMT2、Prox-1强烈表达,与结肠癌患者的不良病理特征相关,结合超声内镜、SHMT2、Prox-1可提高结肠癌诊断的特异度和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诊断 超声内镜 羟甲基转移酶2 同源盒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1γ2对树鼩精子成熟和运动性的调控作用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方方 李雪 +3 位作者 杨明华 吴文静 匡海鸥 李亚辉 《中国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421-1428,共8页
为了阐明树鼩精子中是否存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γ2(PP1γ2)及其在附睾精子中的存在形式,进而探究PP1γ2对精子成熟和运动性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树鼩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树鼩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中PP1... 为了阐明树鼩精子中是否存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γ2(PP1γ2)及其在附睾精子中的存在形式,进而探究PP1γ2对精子成熟和运动性的调控作用,本试验以树鼩为研究对象,采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了不同条件下树鼩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中PP1γ2的存在形式和磷酸化程度,探讨了双丁酰环腺苷酸(db-cAMP)、3-异丁基-1-甲基黄嘌呤(IBMX)或Ca^(2+)对树鼩精子中PP1γ2磷酸化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磷酸酶抑制剂冈田酸(okadaic acid,OA)和花萼海绵诱癌素A(calyculin A,CA)对树鼩精子中PP1γ2磷酸化程度的影响及其对树鼩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运动度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树鼩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中均存在PP1γ2,且在等量的附睾头和附睾尾精子蛋白中,PP1γ2在附睾尾精子的磷酸化程度远高于附睾头精子;db-cAMP、IBMX或Ca^(2+)不改变PP1γ2的磷酸化水平;磷酸酶抑制剂OA和CA能明显提高附睾头和附睾尾中PP1γ2磷酸化的程度,且能显著提高精子(尤其是附睾头精子)的运动度(P<0.05),OA和CA的最佳作用浓度分别为1μmol/L和10 nmol/L,最佳作用时间分别为15、20 min。本研究结果表明,蛋白磷酸酶PP1γ2对树鼩精子成熟及运动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其主要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的变化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酸/蛋白磷酸酶1γ2(pp1γ2) 精子成熟 运动性 附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SHP2通过抑制STAT3-TGFβ通路进而减轻PD-L1表达
14
作者 李帅 石玉 +2 位作者 王常昊 艾冬梅 张卜瑗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8-403,463,共7页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 目的:探究肿瘤相关巨噬细胞内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对胃癌内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人单核/巨噬细胞THP-1细胞、人胃癌细胞系SGC-7901细胞培养后,THP-1细胞诱导分化为巨噬细胞,采用慢病毒感染的方法构建稳定敲低和过表达SHP2基因的THP-1细胞,与SGC-7901细胞非接触式共培养,将其分为对照(NC)组和SHP2-shRNA组、NC组和SHP2-mimic组、Stattic(STAT3抑制剂)+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利用超速离心法提取THP-1细胞上清液外泌体,免疫印迹检测THP-1细胞中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外泌体CD9和TGFβ蛋白表达情况,免疫印迹检测SGC-7901细胞STAT3-TGFβ通路相关蛋白及PD-L1、p-STAT3、IL-10、PTEN和p-PI3K蛋白表达情况,CCK-8检测SGC-7901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结果:THP-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SHP2-mimic组SHP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NC组,p-STAT3、IL-10和TGFβ及外泌体中CD9和TGF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共培养的SGC-7901细胞中,SHP2-shRNA组SHP2和PTE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低于NC组,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显著高于NC组;Stattic干预后,SHP2蛋白表达水平未被影响,PTEN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STAT3、TGFβ、PD-L1和p-PI3K蛋白表达水平及细胞增殖活性、迁移和侵袭能力降低,Stattic+NC组和Stattic+SHP2-shRNA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肿瘤相关巨噬细胞SHP2通过抑制胃癌细胞内STAT3-TGFβ通路活性抑制PD-L1和p-PI3K表达,进而抑制胃癌细胞增殖活性及迁移和侵袭能力,从而延缓胃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磷酸酶 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3-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 胃癌 细胞程序性死亡-配体1 肿瘤微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HP2对小鼠腹主动脉瘤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
15
作者 郭爱林 李宇 +2 位作者 苏力德 刘健磊 刘宗泓 《解剖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393-397,共5页
目的:探究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对小鼠腹主动脉瘤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灌注血管紧张素Ⅱ和使用高脂饲料饲养构建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抑制剂组(注射SHP2抑制剂PHPS1),Masson和EVG染... 目的:探究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2(SHP2)对小鼠腹主动脉瘤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机制。方法:灌注血管紧张素Ⅱ和使用高脂饲料饲养构建小鼠腹主动脉瘤模型,将其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与抑制剂组(注射SHP2抑制剂PHPS1),Masson和EVG染色检查小鼠腹主动脉病理变化。免疫印迹检测相关蛋白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2(NOX2)、硫氧还蛋白相互作用蛋白(TXNIP)、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腹主动脉壁中MMP9和巨噬细胞F4/80的表达情况。结果:与模型组相比,抑制剂组的腹主动脉直径的扩张和动脉壁弹力纤维损坏加剧,巨噬细胞数量增多;抑制剂组小鼠腹主动脉组织中的相关蛋白NOX2、TXNIP、NLRP3、IL-1β、IL-18、MMP2、MMP9的蛋白表达水平增加,SHP2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结论:SHP2可通过抑制巨噬细胞中的NLRP3信号通路和MMP2、MMP9的表达以减弱小鼠腹主动脉瘤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巨噬细胞 含Src同源2结构域蛋白磷酸酶 SHP2抑制剂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IPK2免疫调控及临床预后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16
作者 于亚洁 徐龙 +3 位作者 唐玉胜 方婉丽 甘思齐 唐洁 《浙江临床医学》 2024年第4期499-502,505,共5页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RIPK2)参与免疫调控通路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通过TIMER、cBioPortal、Human Protein Atlas(HPA)和UALCAN和STRING等数据库对RIPK2在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及其在肿瘤免疫浸润、免疫调控和... 目的探讨受体相互作用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2(RIPK2)参与免疫调控通路及临床预后的作用。方法通过TIMER、cBioPortal、Human Protein Atlas(HPA)和UALCAN和STRING等数据库对RIPK2在组织中的定位和表达,及其在肿瘤免疫浸润、免疫调控和生存预后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1)RIPK2主要由激酶和CARD结构域构成,第18~298位氨基酸是其激酶结构,第435~526位氨基酸是CARD结构域;与正常组织细胞比较,RIPK2在大部分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其中在子宫内膜上皮癌和人黑色素瘤细胞系(hTERT-HME1)中表达最高。相比胶质瘤(GBM)和透明细胞癌(KIRC),在结肠癌(COAD)组织突变率和表达水平较高。(2)免疫组化和荧光染色结果显示,RIPK2定位在胞质,在不同肿瘤组织中RIPK2的表达和AIM2、CASP1、GSDMD、NLRP3、NOD1和NOD2蛋白表达呈正相关。(3)PPI网络图显示,RIPK2参与免疫调控,包括NOD样、NLRP3炎性小体、AIM2炎性小体和细胞焦亡相关通路。(4)RIPK2的表达与免疫渗漏和临床预后有关,在COAD和KIRC中,RIPK2的表达与CD_(8)^(+)、CD_(4)^(+)T细胞、Neutrophil细胞存在相关性。(5)生存分析曲线显示,RIPK2高表达与KIRC患者的预后生存相关,且高表达RIPK2的KIRC患者生存期缩短。结论RIPK2在COAD、GBM和KIRC等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参与调控免疫渗漏、预测肿瘤预后和生存分析,推测RIPK2可作为一个关键的候选基因,在免疫调控、指导临床预后和治疗恶性肿瘤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蛋白激酶2 恶性肿瘤 临床预后 免疫调控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凋亡蛋白Omi/HtrA2与细胞凋亡相关疾病
17
作者 李珂 王建亭 《临床医药实践》 2007年第5期323-325,共3页
关键词 凋亡相关疾病 OMI/HTRA2 种细胞 促凋亡蛋白 OMI/HTRA2 蛋白 凋亡抑制蛋白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叉头框蛋白A1对食管癌进展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18
作者 程红春 吴虎成 +1 位作者 李一建 管慧君 《解剖学杂志》 2025年第1期48-52,75,共6页
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A1(FoxA1)能否通过联合Src同源性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通路激活的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促进食管癌内Yes相关蛋白(YAP)高表达,从而促进癌症进展。方法:收集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2021年5月-9月间... 目的:探究叉头框蛋白A1(FoxA1)能否通过联合Src同源性2结构域蛋白酪氨酸磷酸酶(SHP2)通路激活的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CREB),促进食管癌内Yes相关蛋白(YAP)高表达,从而促进癌症进展。方法:收集盐城市亭湖区人民医院2021年5月-9月间临床资料保存完整的食管癌组织和相应癌旁正常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学改变;免疫荧光显色测定FoxA1和YAP的表达。体外培养KYSE150细胞,分为FoxA1-NC组(干扰FoxA1对照组)、FoxA1-siRNA组(干扰FoxA1组)、DMSO溶剂组(培养基中添加DMSO)和PHPS1抑制剂组(培养基中添加SHP2抑制剂PHPS1),免疫印迹检测FoxA1、p-SHP2、p-CREB和YAP蛋白表达;细胞划痕实验、Transwell实验和克隆形成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侵袭和增殖能力。结果:与癌旁正常组织相比,食管癌组织出现黏膜充血、色泽灰暗,上皮层组织结构紊乱,细胞数量增多等病理学改变;食管癌组织中FoxA1、YAP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体外实验中,FoxA1-siRNA和PHPS1抑制剂均显著降低KYSE150细胞的p-SHP2、p-CREB和YAP蛋白水平以及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但仅FoxA1-siRNA能显著降低FoxA1蛋白水平。结论:FoxA1通过联合SHP2通路激活的CREB促进食管癌内YAP高表达,从而促进食管癌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叉头框蛋白A1 Src同源性2结构域蛋白磷酸酶 环磷腺苷效应元件结合蛋白 Yes相关蛋白 食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Vaspin、RET水平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11
19
作者 陈建平 浦江 +2 位作者 杨曙梅 王敬春 王旭东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30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抵抗素(RET)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分为NON-LVD组45例和LVD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下肢血管病变患者血清腹腔脂肪型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抵抗素(RET)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T2DM患者110例,根据是否存在下肢血管病变分为NON-LVD组45例和LVD组35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采集各组清晨空腹静脉血,应用自动生化仪检测NONLVD组、LVD组治疗前后及对照组空腹血糖(FB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空腹胰岛素(FINS),采用比色法测定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Vaspin、RET及游离脂肪酸(FFA)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采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NON-LVD组、LVD组血清Vaspin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且LVD组低于NON-LVD组(P均<0.05)。NON-LVD组、LVD组血清RE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LVD组高于NON-LVD组(P均<0.05)。血清Vaspin与RET水平呈负相关(r=-0.495,P<0.05)。血清RET(β=0.194,OR=1.161)是T2DM患者发生LVD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血清Vaspin(β=-0.141,OR=1.159)是保护因素(P均<0.01)。结论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T2DM患者血清Vaspin水平降低、RET水平升高,二者是导致T2DM患者发生下肢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腹腔脂肪型蛋白酶抑制剂 抵抗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变化及其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被引量:8
20
作者 马俊花 赵泽飞 +3 位作者 孙菲 朱鸿玲 顾明君 王菁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1期91-93,共3页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内脏脂肪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合并NAFLD组56例,未合并NAFLD组46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血清内脏脂肪源性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Vaspin)水平变化,并探讨其与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方法选取2型糖尿病患者102例,其中合并NAFLD组56例,未合并NAFLD组46例,测量身高、体质量、腰围、臀围,计算BMI、腰臀比;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 Al C)及TG、TC、LDL-C、HDL-C、ALT、AST、Vaspin,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HOMA-IR≥2.8为IR;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Vaspin水平与各指标的关系;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影响Vaspin的因素。结果合并NAFLD组血清Vaspin水平高于未合并NAFLD组(P<0.05),两组IR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均高于非IR患者(P均<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清Vaspin水平与BMI、腰围、腰臀比、HOMA-IR、TG、ALT呈正相关(r分别为0.552、0.495、0.328、0.463、0.412、0.205,P均<0.05),与HDL-C呈负相关(r=-0.244,P<0.05)。多元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BMI、腰围、HOMA-IR、TG是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清Vaspin水平的影响因素(β分别为8.602、1.274、1.942、8.326,P均<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NAFLD患者血清Vaspin水平升高,血清Vaspin水平与IR呈正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 内脏脂肪源性蛋白酶抑制剂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