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网络文学IP“悬疑剧”改编策略分析——以《隐秘的角落》为例 |
罗士雄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2
|
浅析网剧《隐秘的角落》朱永平的人物设置在情节中的作用 |
杨丛毓
|
《戏剧之家》
|
2024 |
0 |
|
3
|
《隐秘的角落》与当代现实主义症候 |
王圣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1 |
3
|
|
4
|
《隐秘的角落》叙事手法的“破”与“立” |
宋瑞
苑一帆
|
《戏剧之家》
|
2021 |
0 |
|
5
|
退行巨婴·暗黑童话·隐性置换--《隐秘的角落》精神分析理论解读 |
周粟
|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
2021 |
4
|
|
6
|
从《隐秘的角落》的成功看悬疑网剧的精品化之路 |
甘露颖
黄霁风(指导)
|
《艺术科技》
|
2020 |
4
|
|
7
|
网络剧人物形象塑造分析——以《隐秘的角落》为例 |
金禧晶
王子荀
|
《戏剧之家》
|
2023 |
2
|
|
8
|
互联网语境下《隐秘的角落》社会性文本的镜像呈现 |
陶立军
|
《今古文创》
|
2020 |
3
|
|
9
|
论电视剧《隐秘的角落》的叙事策略 |
陶立军
|
《今古文创》
|
2020 |
2
|
|
10
|
网络短剧热播原因分析——以《隐秘的角落》为例 |
钟永红
鲁小艳
|
《传媒论坛》
|
2021 |
2
|
|
11
|
网剧《隐秘的角落》中的人物动机及其作用 |
彭诗淇
|
《戏剧之家》
|
2023 |
0 |
|
12
|
浅谈推进中国影视分级的必要性与路径——基于《隐秘的角落》 |
袁琴
|
《艺术科技》
|
2020 |
0 |
|
13
|
从暗黑式推理小说到多义性悬疑影像——网剧《隐秘的角落》改编策略 |
林进桃
|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
2020 |
0 |
|
14
|
网络悬疑推理剧的改编策略——以《隐秘的角落》为例 |
卢然
|
《戏剧之家》
|
2022 |
0 |
|
15
|
解读《隐秘的角落》中的日神和酒神精神 |
米彦红
|
《传媒论坛》
|
2021 |
0 |
|
16
|
青春的音符:《隐秘的角落》中的声音运用 |
王雅妮
|
《影剧新作》
|
2021 |
0 |
|
17
|
《隐秘的角落》的视觉语言:视像造型与视觉符号的表征 |
王晓丹
|
《剧影月报》
|
2021 |
0 |
|
18
|
接受美学视野下网络文学影视剧改编研究--以《隐秘的角落》为例 |
朱俊桥
|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
2021 |
0 |
|
19
|
浅析《隐秘的角落》的成功要素 |
赵晓宇
刘文华
|
《今古文创》
|
2020 |
0 |
|
20
|
精神分析视域下网剧《隐秘的角落》朱朝阳人物分析 |
陈丹丹
游舒颖
|
《今古文创》
|
2021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