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普救寺的园林与《西厢记》中的爱情故事 |
徐姗
刘晓明
|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
2012 |
5
|
|
2
|
明刊本《西厢记》体制的演变轨迹 |
张人和
杨今才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2
|
|
3
|
从明刊本《西厢记》版刻插图看戏曲的文人化进程 |
张玉勤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12
|
|
4
|
试论《红楼梦》对《西厢记》《牡丹亭》女性意识的继承和发展 |
郭梅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8
|
|
5
|
《践约传》对《西厢记》的改编及其文化意义——兼论清末西人所编汉语教科书的价值 |
林彬晖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7
|
|
6
|
论《西厢记》的插图版画 |
赵春宁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8
|
|
7
|
《西厢记》英译钩沉 |
郭亚文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19 |
8
|
|
8
|
徐渭《西厢记》评点本系统考述 |
杨绪容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5
|
|
9
|
《西厢记》对韩国文学的影响 |
韩梅
|
《理论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5
|
|
10
|
戏曲典籍《西厢记》可表演性翻译比较研究——基于沈广仁与熊式一舞台英译本的多维考察 |
刘立胜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1
|
同是“情”字,内涵有别——论《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中的情 |
叶树发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5 |
4
|
|
12
|
从唐元士人境遇看张生形象的转型——《莺莺传》与《西厢记》之比较研究 |
陈娟娟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3
|
清代特殊的文学现象:戏曲与八股的契合——以《西厢记》制艺为例 |
王颖
|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4
|
|
14
|
《西厢记》中“哩也波哩也啰哩"的语义考探 |
徐时仪
|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6 |
2
|
|
15
|
佛学禅宗与金批《西厢记》 |
孙开东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3 |
2
|
|
16
|
《金瓶梅》对《西厢记》的“戏仿” |
冯媛媛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7
|
沈德符《西厢记》评论得失检讨 |
敬晓庆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09 |
2
|
|
18
|
《西厢记》主要人物创作手法新探 |
陈兴焱
|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
|
|
19
|
《西厢记》明清刊本演变述略 |
汪龙麟
|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2 |
2
|
|
20
|
明代的《西厢记》批评 |
朱万曙
|
《艺术百家》
北大核心
|
2002 |
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