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从“吃人者”到“真的人”——鲁迅《狂人日记》细读 |
陈漱渝
|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狂人日记》的日记体传统与现代转型 |
杨维磊
石小寒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
2025 |
0 |
|
3
|
何种人生,怎样“立人”?——《狂人日记》与《人的文学》之互文性解读 |
王海晗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4
|
论周作人对鲁迅《狂人日记》的模拟写作及其周边——以小说《真的疯人日记》为中心 |
陈青庆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5
|
百年苦旅:“吃人”意象的精神对应——鲁迅《狂人日记》和莫言《酒国》之比较 |
张磊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8
|
|
6
|
为“文学底革命军”立一墓碣——由《狂人日记》文言识语出发 |
姜异新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10
|
|
7
|
《狂人日记》百年祭 |
张业松
|
《现代中文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9 |
12
|
|
8
|
竹内好与伊藤虎丸对鲁迅《狂人日记》的解读——以竹内好的《鲁迅》和伊藤虎丸的《鲁迅、创造社与日本文学》为中心 |
吴晓东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17
|
|
9
|
语言否定性与《狂人日记》的诞生 |
文贵良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8
|
|
10
|
《狂人日记》“吃人”意象生成再探 |
张志彪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7
|
|
11
|
《狂人日记》与鲁迅文学的生命结构(一) |
王学谦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07 |
5
|
|
12
|
论鲁迅研究中的图文互动及其价值--以赵延年插图本《狂人日记》为研究对象 |
刘东方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3
|
《狂人日记》:鲁迅早期“立人”思想的首次文学表达 |
赵焕亭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4
|
|
14
|
启蒙旗帜下的反启蒙行动——《狂人日记》叙述形式中显现的意图谬误 |
于小植
雷亚平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5
|
|
15
|
《狂人日记》与中国现代人格的生成(上) |
李林荣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4
|
|
16
|
《狂人日记》序言新论 |
王福湘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7
|
一个精神病患者的日常生活叙事——重读《狂人日记》 |
周海波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8
|
致广大而尽精微——基于《新青年》语境下的《狂人日记》细读 |
靳新来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
19
|
鲁迅《狂人日记》与莫泊桑《奥尔拉》 |
汪卫东
何欣潼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3
|
|
20
|
道教与《资治通鉴》——《狂人日记》“吃人”意象再解读 |
郭战涛
|
《鲁迅研究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