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八怪”与“文人画” 被引量:1
1
作者 鲍时东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2011年第1期123-126,共4页
"文人画"是绘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创作目的基本出于陶情、自娱。随着时间的发展,"文人画"在重视画家个性抒发的同时,亦注重现实感受的表达,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束缚,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 "文人画"是绘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创作目的基本出于陶情、自娱。随着时间的发展,"文人画"在重视画家个性抒发的同时,亦注重现实感受的表达,突破了传统审美观念的束缚,把传统的写意绘画发展到了新的高度。"扬州八怪"作为这种画风的集中代表,其创作既继承了抒个性、尚创造的"文人画"传统,又以各肆其奇的画风和具有一定社会内容的画意,构成了反映时代特征的艺术特色,把"文人画"的创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扬州八怪” 现实生活 “文人画” 传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宋代“文人画”视野中梁楷的“减笔画”管窥 被引量:1
2
作者 何海锋 何海云 《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5-28,共4页
宋代的绘画,是院体画和水墨画相互争辉,诗情和画意交融。一方面,宫廷绘画非常兴盛;另一方面,"文人画"也特别流行,形成了一股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潮流。至南宋时期,又出现了梁楷水墨大写意的"减笔画",使中国绘画的艺术... 宋代的绘画,是院体画和水墨画相互争辉,诗情和画意交融。一方面,宫廷绘画非常兴盛;另一方面,"文人画"也特别流行,形成了一股文人士大夫的绘画潮流。至南宋时期,又出现了梁楷水墨大写意的"减笔画",使中国绘画的艺术形式更加丰富多彩。本文所要讨论的重点就是管窥梁氏的"减笔画",在宋代宏观的"文人画"视野中,揭示其有何特征以及它们之间是否存在联系?通过相关的探讨与分析,笔者将其特征概括为"草草飘逸、意在笔先"。同时,文章试图从绘画创作的美学思想、艺术思想的来源、笔墨技法等方面,来阐述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楷 “减笔画” 宋代 “文人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文人画”看艺术审美的道德教化作用
3
作者 刘基源 《职业技术》 2006年第24期56-56,共1页
关键词 道德教化作用 艺术审美 “文人画” 《道德教化与经济技术时代》 人的精神 精神空间 精神境界 主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文人画”的理想构图——20世纪30年代的黄山主题“国画”
4
作者 李赵雪 《美术大观》 2021年第9期106-113,共8页
本文讨论的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发生在国画领域中的新"文人画"运动,以图像分析为主要手段,论证近代以来流行于国画中的俯瞰式构图颠覆王朝秩序象征的"山水画"正统的意图。俯瞰式构图往往被认为是在西方摄影与... 本文讨论的是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间发生在国画领域中的新"文人画"运动,以图像分析为主要手段,论证近代以来流行于国画中的俯瞰式构图颠覆王朝秩序象征的"山水画"正统的意图。俯瞰式构图往往被认为是在西方摄影与风景写生影响下的产物,本文将通过对上海的国画、摄影界的生态还原,为此问题提供截然不同的回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衣社展 “文人画” 摄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画之“反俗”性格——近现代跨文化视域下的文人画特质
5
作者 田梓娇 《中国美术》 2025年第1期99-103,共5页
在“美术革命”的时代洪流下,陈师曾发表了《文人画之价值》一文,指出了文人画的进步性。在跨文化视域下,“文人画四要素”借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阐释文人画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为相关理论的西传起到了桥梁作用。20世纪以后,大批西方艺术... 在“美术革命”的时代洪流下,陈师曾发表了《文人画之价值》一文,指出了文人画的进步性。在跨文化视域下,“文人画四要素”借用西方现代文艺理论阐释文人画所蕴含的科学原理,为相关理论的西传起到了桥梁作用。20世纪以后,大批西方艺术史学者将研究对象转向中国文人画及其相关理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高居翰。他在异域视角下肯定了文人画表现观的独到之处。其追随者卜寿珊在此基础上提出“精英集团”的概念,试图揭示文人画背后的身份特征。结合跨文化视域下的研究内容,文人画的画家身份特质、自娱性质以及笔墨要求作为界定要素,共同指向了文人画的“反俗”性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文人四要素” 跨文化 身份界定 高居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人画的重新厘定 被引量:1
6
作者 刘阿宝 《上海艺术家》 2010年第6期84-85,共2页
文人画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文人画”这一名词最早见于明代董其昌的《画眼》中.与北宋苏轼所讲的“士人画”一脉相承。对文人画影响较大的是明代董其昌的文人画思想和他提出的”南北宗论”。董其昌所划定的”南宗”画家和其划定... 文人画与董其昌的“南北宗论” “文人画”这一名词最早见于明代董其昌的《画眼》中.与北宋苏轼所讲的“士人画”一脉相承。对文人画影响较大的是明代董其昌的文人画思想和他提出的”南北宗论”。董其昌所划定的”南宗”画家和其划定的文人画家基本一致.只是其标准更严格一些,遂使部分文人画家不能划归“南宗”画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文人 厘定 南北宗论 董其昌 士人 明代 南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当今没有文人画
7
作者 薛墨 《中国艺术》 2018年第9期78-83,共6页
文人画在今天依然被不断提及,甚至在所谓的当代文人画家和理论家的大肆鼓吹下,各种被冠以文人画的作品和展览屡现于各种博物馆、美术馆,不少人惊醒于当代中国画的没落,高呼以文人画的复兴来拯救陷于低谷的中国画。但是,用文人画来拯救... 文人画在今天依然被不断提及,甚至在所谓的当代文人画家和理论家的大肆鼓吹下,各种被冠以文人画的作品和展览屡现于各种博物馆、美术馆,不少人惊醒于当代中国画的没落,高呼以文人画的复兴来拯救陷于低谷的中国画。但是,用文人画来拯救陷于困境的中国画显然是无力的,反而导致各种被冠以“文人画”的作品和展览鱼龙混杂,让本来比较清晰的历史现象变得扑朔迷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 “文人画” 中国 历史现象 理论家 博物馆 美术馆 当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画与文人画之辨 被引量:1
8
作者 周敏 《中国书画》 2018年第10期16-19,共4页
关于“南画”“文人画”及“南宗画”概念的讨论应该说是一个老问题了,从20世纪初开始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再到现在依然不断有讨论的声音出现,然而各方莫衷一是,并未达成共识。说“南画”大体等于“文人画”者有之,说“南画”就是“... 关于“南画”“文人画”及“南宗画”概念的讨论应该说是一个老问题了,从20世纪初开始到改革开放后的80年代,再到现在依然不断有讨论的声音出现,然而各方莫衷一是,并未达成共识。说“南画”大体等于“文人画”者有之,说“南画”就是“南宗画”的简称有之,说“南画”是“南方画”者亦有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人画” 80年代 改革开放 20世纪 南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师曾对"文人画"的解析
9
作者 周子牛 《中国文艺评论》 2017年第8期93-97,共5页
在美术发展史上,一般认为,"文人画"滥觞于唐代,繁荣于元代,清代开始式微。清末民初的中国画坛,受西方思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画受到了严重质疑,以西画的理念、技巧替代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一时甚嚣尘上。陈师曾以他厚实的学养... 在美术发展史上,一般认为,"文人画"滥觞于唐代,繁荣于元代,清代开始式微。清末民初的中国画坛,受西方思潮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中国画受到了严重质疑,以西画的理念、技巧替代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一时甚嚣尘上。陈师曾以他厚实的学养,对中国画进行了深入的解析后,创作了《文人画之价值》等重要理论著作,在充分肯定"文人画"价值的同时,引导中国画朝着融贯中西的方向前行,为中国画的创新和传承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在中国画发展史上作出了重要贡献。对其学术价值的再发掘、再认识,对中国画的有序传承和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师曾 “文人画”解析 再认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画:内容广泛的概念 被引量:1
10
作者 邵大箴 《中国书画》 2012年第7期53-53,共1页
关于“中国画”这个名称,学界多有讨论,因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暂不涉及。本文只想说一个意思.那就是应该从宽泛的角度界定和解释“中国画”这一概念,而不要把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实际上,“中国画”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和... 关于“中国画”这个名称,学界多有讨论,因这个问题比较复杂,这里暂不涉及。本文只想说一个意思.那就是应该从宽泛的角度界定和解释“中国画”这一概念,而不要把它局限在一个狭小的范畴之内。实际上,“中国画”包含的内容是丰富和广泛的。通常被我们称为“中国画”和“国画”的,从体貌上讲.一个来自“文人画”传统,就是文入画格调的山水、花鸟和人物画;另一个是清末民初以来流行的中西融合体的形式,就是兼有民族艺术传统和西画观念、技巧的样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概念 内容 艺术传统 “文人画” 中西融合 清末民初 文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追求工笔画中的写意性
11
作者 张船 《美术大观》 2009年第5期32-32,共1页
中国古代传统绘画的发展,形成了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两种不同的绘画语言表现形式,或者可以说两种不同的“画体”,即唐、五代、两宋以工笔重彩为标志的绘画形式和元、明、清水墨写意的“文人画”传统。
关键词 写意性 工笔 传统绘 “文人画” 语言表现 形式 水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谈八大山人画作蕴涵的道家思想
12
作者 周小军 《美术大观》 2009年第1期17-17,共1页
首先要对几个问题进行说明。一是“文人画”,这里所说文人画是指中国古代文人画,另外,对文人画的概念有必要进行一下梳理,我们可从文人画的特点来理清这一概念。大致说来,“文人画”的特征在于以“士气”标举,以“逸品”为宗旨,... 首先要对几个问题进行说明。一是“文人画”,这里所说文人画是指中国古代文人画,另外,对文人画的概念有必要进行一下梳理,我们可从文人画的特点来理清这一概念。大致说来,“文人画”的特征在于以“士气”标举,以“逸品”为宗旨,崇尚品藻,讲求笔墨,脱略形似,强调意韵等。虽然文人画的创作主体以文人士大夫为主,但如果因此而把“文人画”界定为文人士大夫特定的绘画名称是很狭隘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家思想 八大山人 “文人画” 文人士大夫 蕴涵 创作主体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写实性
13
作者 张军民 《美与时代(城市)》 2013年第8期97-97,共1页
宋代花鸟画总体上有“院体画”和“文人画”两大体系,其中院体画占据画坛的主流,其写实画风达到一个高峰。北宋初一百多年,黄家体制便是院体规范。宋代院体花鸟画具有的写实思想,体现着传统中国画的写实现。
关键词 院体花鸟 写实性 宋代 “文人画” 传统中国 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绘画需要一颗真诚平静之心——陈玉圃访谈
14
作者 徐声 教富斌 《美术之友》 2007年第3期58-63,共6页
美术之友:陈先生您好,很早就仰慕您的艺术成就,一直想来拜访您,今天很高兴能代表《美术之友》对您进行专访。中国画坛自宋以来,以文人画为高,及至今日,多有标榜“新文人画”,甚至有人提出“后文人画”的,然而正如邵先生所指出... 美术之友:陈先生您好,很早就仰慕您的艺术成就,一直想来拜访您,今天很高兴能代表《美术之友》对您进行专访。中国画坛自宋以来,以文人画为高,及至今日,多有标榜“新文人画”,甚至有人提出“后文人画”的,然而正如邵先生所指出的:文人画最主要的问题是“文人画”不“文”,我觉得您的作品中流露出一股浓郁的文人气息——萧散简远,那么,您对近年来中国画坛的“文人画”现象有何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文人画” “文人画” 平静 真诚 艺术成就 文人气息 中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悦石中国画教育访谈录(二)
15
作者 吴悦石 刘洪郡 +1 位作者 王纯纯 姜丽雯 《中国书画》 2012年第11Z期14-21,共8页
重读画史(上)刘洪郡:吴老师对中国画史的研究独有心得,唐代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当代一些理论认为唐代高出宋代,因为唐人的精神气象与谨严的法度已至高度,而宋代则在“畅神达意”方面深入,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 重读画史(上)刘洪郡:吴老师对中国画史的研究独有心得,唐代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一个时期,当代一些理论认为唐代高出宋代,因为唐人的精神气象与谨严的法度已至高度,而宋代则在“畅神达意”方面深入,以苏东坡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把“文人画”的发展推至高峰,成为画坛主流。相比之下,他们认为唐画工艺性强,属匠人之作,宋初的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里将“逸格”提到首位.从此成为了画家们苦心孤诣的追求.吴老师对唐画是如何理解的?当时的“文人画”潮流相对有没有疏漏的地方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教育 访谈录 《益州名录》 “文人画” 文人士大夫 中华民族 人的精神 “逸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入禅讽世两由之——水墨之作为“艺术心史”的汪为新文本
16
作者 李林 《中国书画》 2012年第9期I0042-I0046,180,共5页
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在当今华语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变相:有人以继承的名义创新、有人以创新的名义革命、有人以革命的名义颠覆,堪称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收藏界和批评界也不甘寂寞:有人以增值的目的褒贬、有... 以“文人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水墨艺术,在当今华语世界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变相:有人以继承的名义创新、有人以创新的名义革命、有人以革命的名义颠覆,堪称熙熙攘攘、络绎不绝。而收藏界和批评界也不甘寂寞:有人以增值的目的褒贬、有人以喜好的取向评判、有人以功利的需要自抬,一时泥沙俱下、鱼龙混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墨艺术 文本 心史 “文人画” 中国传统 名义 收藏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