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效果观察
1
作者 孙勋 邢斌 +5 位作者 高佳 吴兆瑞 刘艳丽 孙继雷 成静静 刘静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2期9-12,共4页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目的 分析肝门部恶性梗阻性黄疸(MOJ)应用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30例肝门部MOJ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分析患者手术一般情况、术中并发症发生率;对比患者手术前后总胆红素水平、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LQ-MOJ11)评分及术后不同时间总胆红素缓解率、黄疸缓解率、生存率、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结果 30例患者均一次性顺利置入支架,共置入支架55枚,术后影像学检查明确胆道狭窄处得以改善,术后患者黄疸逐渐消退,肝功能逐渐好转。患者术后1、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分别为(39.35±13.96)、(21.30±10.63)μmol/L,均显著低于术前的(144.62±63.73)μmol/L(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低于术后1个月(P<0.05)。患者术后3个月总胆红素、黄疸缓解率分别为100.00%、100.00%,高于术后1个月的76.67%、73.33%(P<0.05)。30例患者均未出现大出血、休克、心脏血管意外等并发症。患者术后6、12、16个月生存率及胆道再次梗阻发生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3个月黄疸、瘙痒、消瘦、消化异常的QLQ-MOJ11评分分别为(26.35±3.85)、(27.42±5.63)、(43.67±6.93)、(22.63±3.27)分,均低于术前的(35.32±4.23)、(36.18±6.72)、(53.93±6.67)、(30.41±5.71)分(P<0.05)。结论 多支架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腔内照射治疗肝门部MOJ能显著提升其临床效果,改善总胆红素水平,降低胆道再梗阻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其安全性也较高,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门部 恶性梗阻性黄疸 多支架 ^^(125)i放射性粒子 腔内照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转移性腹膜后去分化脂肪肉瘤1例
2
作者 杨天姿 张秉宜 +1 位作者 刘捷 李兴昶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4期196-198,共3页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肉瘤亚型,预后不良。本病例报告描述了1例65岁中国女性的肝脏及腹膜后DDLPS,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部肿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查发现瘤体较大且出现部分脏器转移,遂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 去分化脂肪肉瘤(DDLPS)是一种罕见的脂肪肉瘤亚型,预后不良。本病例报告描述了1例65岁中国女性的肝脏及腹膜后DDLPS,临床表现为无痛性腹部肿物。进行计算机断层扫描和超声检查发现瘤体较大且出现部分脏器转移,遂行腹膜后巨大肿瘤切除术及肝部分切除术。术后肿瘤免疫组织化学表现为S-100(+),SOX10(-),Desmin(+)。患者愈合良好,为控制转移病灶,术后三个月行超声引导下右侧腹膜后(肝肾间隙)肿瘤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通过粒子放射治疗,达到稳定病情的治疗目标。本病例报告对该患者的治疗及病例资料进行分析,从DDLPS的临床诊断、治疗和病理特点等方面对文献进行综述,以期提高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分化脂肪肉瘤 转移性 放射性粒子 ^^(125)I 超声 植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对家兔正常胃组织早期放射性损伤的病理学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王娟 隋爱霞 +5 位作者 范会革 闫晓路 徐建彬 公维宏 贾漪涛 梁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36-138,共3页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正常胃壁的组织学早期放射性损伤。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近距离放射治疗三维计划系统于胃前壁上部(U区)制定平面计划,并按计划于浆膜下肌层植入呈三角形排列的3颗粒子,其中对照组... 目的探讨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对正常胃壁的组织学早期放射性损伤。方法将60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近距离放射治疗三维计划系统于胃前壁上部(U区)制定平面计划,并按计划于浆膜下肌层植入呈三角形排列的3颗粒子,其中对照组植入冷源,实验组植入粒子活度为2.96×107Bq。术后将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随机分为第7、14、30、60、120、180天组共计12个亚组,观察每个亚组白细胞计数、病理学变化。结果所有实验动物均可进行客观效果评价,无溃疡、穿孔、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粒子脱落率5.6%(5/90),实验组为8.9%(8/90)。病理学结果显示,对照组粒源周围组织轻微炎性改变,以炎细胞浸润为主;实验组呈现较重炎性改变,距粒源2mm以变性、坏死为主,2~5mm范围轻微炎性改变。随时间延长(7~180d),照射剂量增加(10~120Gy),病理损伤深度、范围无增大。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差异无显著性(F=3.274,P=0.076)。结论125I植入正常胃组织受120Gy周边剂量照射,可发生病理炎性改变,未发生穿孔、出血等早期不可逆放射性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宋彬 肖建宏 +2 位作者 林辉 郭国华 曾林淼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96-98,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中有肋骨遮挡情况时,观察组采用粒子...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中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均给予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中有肋骨遮挡情况时,观察组采用粒子植入针直接穿透遮挡的肋骨植入^(125)I粒子,对照组避开肋骨植入^(125)I粒子。统计两组术中需要补种粒子的例数,植入粒子过程中出现气胸、咯血、感染等并发症情况。术后1、3、6个月时分别对患者行胸部增强CT扫描,观察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前后病灶大小以评价疗效。结果观察组11例(17.4%)、对照组25例(41.7%)术中需要补种粒子,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粒子植入过程中出现气胸8例、咯血6例,对照组分别为18、15例,两组比较P均<0.05。粒子植入后1、3、6个月时两组均未出现死亡病例;观察组有效率分别为73.3%、81.7%、86.7%,对照组分别为53.3%、60.0%、66.7%,两组比较P<0.05或<0.01。结论 CT引导下经肋骨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NSCL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放射性^125I粒子 肋骨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4例 被引量:13
5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3 位作者 马福容 朱丽红 刘江平 白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437-438,共2页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 目的 探讨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舌癌的可行性和疗效。 方法  4例舌癌全麻下实施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12 5 I粒子植入治疗 ,肿瘤周边匹配剂量 (Matchedperipheraldose ,MPD) 90Gy~ 110Gy ,每颗粒子活度 0 50mCi~0 60mCi,平均植入 4颗~ 9颗。 结果 随访 3月~ 8月 ,1例完全缓解 ,2例部分缓解 ,1例进展 ,有效率 75% ( 3 4)。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 经颌下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舌癌可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舌癌 ^^125I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粒子^(125)I对兔股动脉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6
作者 卢鸣剑 张福君 +7 位作者 张亮 吴沛宏 黄金华 范卫君 李传行 李奎 刘健 吴月霞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对正常家兔股动脉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家兔18只,使用信封法抽签随机选取家兔一侧后腿股鞘内切开直视下植入0.8mCi125I6个,按TPS计划设计股动脉的周边匹配剂量(MPD)为100~120Gy,90%的处方剂量(... 目的研究放射性粒子125I植入对正常家兔股动脉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健康新西兰家兔18只,使用信封法抽签随机选取家兔一侧后腿股鞘内切开直视下植入0.8mCi125I6个,按TPS计划设计股动脉的周边匹配剂量(MPD)为100~120Gy,90%的处方剂量(PD)集中在靠近粒子的股动脉血管壁局部,正常饲养4个月(核素125I的2个半衰期),4个月后处死家兔取出离粒子植入部位最近的股动脉,观察血管壁形态及进行镜下病理学观察。结果18只家兔手术均顺利完成,术后X线及TPS验证显示所选取股动脉受到设计照射剂量的照射,4个月后有15只存活(3只家兔死于与照射无关的其他原因),处死后取出研究选取部位血管段,大体学检查血管无变形、管径无缩小,内壁未见附壁血栓形成,镜下观察受试家兔的股动脉未见明显病理学改变。结论该实验剂量下放射性粒子125I对于正常血管的组织影响微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粒子 ^^125粒子 动物实验 血管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复发或转移癌 被引量:13
7
作者 王俊杰 冉维强 +4 位作者 姜玉良 刘江平 李金娜 姜伟娟 江萍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头颈部肿瘤的技术可行性和近期疗效。方法选择30例头颈部癌术后或放疗后复发或转移患者。局部浸润麻醉,超声引导下125I粒子植入术。粒子针平行排列,间距1~1.5cm,原发肿瘤边缘外放1cm,转移瘤为影像学边界。利用Mick枪后退式植入粒子,粒子间距1cm。肿瘤周边匹配剂量(matched peripheral dose,MPD)90~160Gy,每颗粒子活度0.40~0.70mCi,每个病灶植入3~84颗粒子,中位粒子数24颗。10例粒子剂量低于130Gy者,术后1周加外放疗,每次2Gy,总剂量45~50Gy。术后24h拍头颈正侧位和胸部X线片,了解粒子移位或游走。结果随访3~33个月,中位数12个月。全组局部控制率为93.3%(28/30),2例因局部复发死亡。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51.7%和19.4%,中位生存期12个月。无严重皮肤反应。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头颈部癌疗效确切,尤其是对那些手术后或放疗复发患者提供了一种安全和微创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 植入术 头颈部癌 超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观察和护理 被引量:12
8
作者 夏冰 谭艳榕 +1 位作者 张秀菊 王晴文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8年第7期733-735,共3页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减缓了... 目的:探讨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的护理措施。方法:对76例行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的肺癌患者,进行充分、积极的术前准备及护理、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结果:76例患者均手术成功,在不同程度上减缓了症状、延长了生命、提高了生活质量。结论:CT引导经皮穿刺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一项新技术,充分的术前准备、积极术中配合与术后护理,对保证手术顺利、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125^i放射性粒子 护理 介入性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9
9
作者 朱丽红 王俊杰 +7 位作者 袁惠书 冉维强 刘江平 田素清 李金娜 姜伟娟 姜玉良 王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8年第3期246-248,共3页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 目的评价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永久性植入治疗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12例软组织肿瘤共15个病灶(2个原发灶,13个局部复发或转移灶)行125I粒子永久性植入治疗。单个病灶植入粒子60颗(7~80颗),粒子活度0.6mCi(0.5~0.8mCi),肿瘤匹配周边剂量(MPD)140~160Gy。术后行质量验证。2个病灶质量验证不满意加行补充外照射,剂量为30、60Gy,分次剂量2.0Gy。结果中位随访时间17个月(3~34个月)。疼痛缓解率83%(5/6)。术后2个月实际临床获益率(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疾病稳定SD)为93%(14/15)。1年及2年局部控制率均为83%。1年生存率72.9%,2年生存率62.5%,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3例远处转移。5例死亡:1例死于肺转移,4例死于全身多器官衰竭。1例植入粒子后皮肤破溃未愈合,其他患者未出现明显的毒副作用。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单独或联合外照射治疗软组织肿瘤尤其是复发和转移性软组织肿瘤有效,方法简单、易行、微创、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放射性^(125)I粒子 组织间种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术中超声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局部晚期胰腺癌 被引量:9
10
作者 白静 王俊杰 +1 位作者 修典荣 冉维强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5期356-358,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术中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无法切除胰腺癌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2002年4月~2005年2月,我院行开腹125I粒子植入治疗晚期胰腺癌21例。术前根据治疗计划,确定粒子活度和种植粒子个数,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65~110 Gy,每颗粒子活度为0.4~0.5 mC i。超声引导下插入粒子种植针,M ick粒子植入器植入125I粒子,粒子植入数10~75颗。8例粒子植入前或后行胃肠或胆肠吻合术。2例术后行外放疗联合单药吉西他滨化疗。1例术前置入支架,1例术后置入支架。结果15例腹痛中,14例术后1~3 d疼痛即开始缓解,其中7例疼痛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1例无效,有效率93.3%(14/15);除2例失访外,CR 5例,PR 7例,PD 5例,NC 2例。19例中位生存期5个月,1年生存率26.3%。1例出现乳糜漏,3例粒子移位到肝脏。无胰漏和胰腺炎等并发症。结论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种植治疗胰腺癌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是一种较好的补救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性^125粒子 组织间种植 胰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近心旁原发性肝细胞肝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13
11
作者 曹贵文 杜苗苗 +6 位作者 崔新江 邢辉 张志超 于志军 韩金龙 张风庆 刘荣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55-57,共3页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近心旁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癌灶位于近心旁的67例H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 目的观察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近心旁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的临床疗效及可行性。方法选取癌灶位于近心旁的67例HC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2例;观察组行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对照组单纯行TACE治疗。取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静脉血检测AFP、AST、ALT、ALB,术后第3个月复查MRI评价近期疗效;术后随访36个月,计算生存率。结果与术前相比较,两组术后第1个月血AFP、AST、ALT降低而ALB升高,且观察组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74.3%、疾病控制率为88.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8.1%、65.6%(P均<0.05)。观察组术后6、12、36个月生存率分别为88.6%、77.1%、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0.0%、34.4%、18.8%(P均<0.05)。术后第3天观察组中心肌酶谱出现轻度改变3例,5例出现放射性胃肠反应改变,均对症处理后好转。结论 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近心旁HCC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 125i放射性粒子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序贯治疗 近心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膈顶部原发性肝癌价值的探讨 被引量:7
12
作者 于香红 李振家 +2 位作者 窦卫涛 韩旭健 王险峰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3年第10期1575-1578,共4页
目的 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膈顶部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集4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膈顶部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膈顶部病变49个。根据术前强化CT利用TPS计划系统设定125I剂量和分布在C... 目的 CT导向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膈顶部原发性肝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自2006年1月~2011年10月,共收集46例无法手术切除的膈顶部原发性肝癌患者,共膈顶部病变49个。根据术前强化CT利用TPS计划系统设定125I剂量和分布在CT导向下行125I粒子植入。125I处方剂量(匹配周边剂量):150~200Gy。结果本组46例患者均按计划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平均植入125I粒子65.6粒。3、6、9、12个月的肿瘤局疗控制率(CR+PR)分别为30.6%、69.4%、55.3%及46.3%(P<0.05)。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CT导向介入治疗膈顶部原发性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局部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导向下 125i放射性粒子 原发性肝癌 膈顶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用于32例高位胆管癌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3
作者 曹贵文 崔新江 +2 位作者 宁厚法 杨莉莉 张云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1期92-93,共2页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的疗效。方法将67例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行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观察组同时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观察两组术后总胆红素水平、肿瘤体积变化及生存... 目的探讨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治疗肝门部胆管癌(HC)的疗效。方法将67例H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2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均行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观察组同时行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观察两组术后总胆红素水平、肿瘤体积变化及生存率。结果术后6个月对照组总胆红素水平升高,观察组总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6、12、36个月观察组生存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PTCD金属内支架植入术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永久性植入术治疗HC及效果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放射性粒子 经皮经肝胆管引流 肝门部胆管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对家兔正常门静脉早期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王娟 王建华 +4 位作者 张建波 张宏涛 胡智慧 徐建彬 赵静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7期650-654,共5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不同时间对家兔正常门静脉的早期放射性损伤。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正常门静脉表面分别植入80、120、160Gy125I粒子,对照组正常门静脉表面植入空源粒子。于粒子植入30、60d...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不同时间对家兔正常门静脉的早期放射性损伤。方法将48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正常门静脉表面分别植入80、120、160Gy125I粒子,对照组正常门静脉表面植入空源粒子。于粒子植入30、60d观察家兔的一般情况、白细胞计数、大体、光镜及电镜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无溃疡、穿孔、出血、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光镜下实验各组粒子植入后血管壁损伤主要为内皮改变及肌层水肿,损伤程度根据schmidt标准改进评分,实验组各组间粒子植入后30d和60d损伤程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2.67,P=0.000;F=294.19,P=0.000);粒子植入后30d和60d实验组各组内Schmidt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镜结果 :损伤主要表现为内膜层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吞饮小泡改变,且随剂量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加重。粒子植入前后不同时间对照组和实验组白细胞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I粒子植入门静脉,在剂量为80~160Gy门静脉损伤轻微,主要在内皮层和肌层,且随时间的延长和剂量的增加损伤程度加重,但损伤深度未见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放射治疗 放射性损伤 门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序贯治疗HCC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5
作者 张云峰 曹贵文 +2 位作者 崔新江 宁厚法 杨莉莉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0年第9期1377-1380,共4页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ic carcinoma,HCC)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HCC的患者86例,A组54例(单纯TACE组),B组32例(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 目的:探讨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肝细胞肝癌(hepatic carcinoma,HCC)的可行性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确诊为HCC的患者86例,A组54例(单纯TACE组),B组32例(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组),通过对比观察患者肝功能、AFP、肿瘤大小变化、生存时间,分析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HCC的疗效。结果:术后3月A、B两组总体有效率(CR+PR)分别为24.1%(13/54)、59.3%(19/32),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1月A、B两组AFP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6月、12月、36月生存率B组为90.6%(29/32)、81.3%(26/32)、43.8%(14/32),明显高于A组的48.1%(26/54)、33.3%(18/54)、18.5%(10/54)(P<0.05)。结论:TACE与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术序贯治疗HCC能达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性肝癌 125i放射性粒子 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 序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16
作者 董玉欣 朱宝权 +3 位作者 孙志乾 李茹雪 李帅 李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5年第1期112-116,共5页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而未施行骨水泥治疗的16例(22节椎体)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骨水泥治疗患者而未施行^(125)I粒...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与骨水泥成形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32例脊柱骨转移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中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而未施行骨水泥治疗的16例(22节椎体)患者为观察组,进行骨水泥治疗患者而未施行^(125)I粒子植入的16例(21节椎体)患者为对照组,分别比较术后3天、1个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时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卡式功能状态评分(KPS)、癌痛复发住院时间、生存期状况等指标,评估两种治疗方法的近、远期疗效差异性。结果32例患者均分别进行了相应的手术治疗,并进行了7~35个月的随访,中位随访时间20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术后6个月、12个月的KPS评分、VAS评分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合并病理性骨折患者术后3天、1个月、3个月的KPS评分、VA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部分缓解(PR)率分别为68.8%、25.0%,疾病稳定(SD)率分别为25.0%、56.3%,疾病进展(PD)率分别为6.3%、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平均总生存期(OS)分别是27.3个月、19.5个月,平均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16.4个月、11.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癌痛复发住院时间分别为15.9天、18.4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骨水泥成形术与^(125)I粒子植入术均是治疗脊柱骨转移瘤可行、有效的方式,与骨水泥成形术相比,^(125)I粒子植入术可以更有效减轻癌痛、延长生存期并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植入 骨水泥成形术 椎体骨转移 疗效评价 介入性 放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或联合放化疗治疗复发直肠癌 被引量:11
17
作者 王俊杰 袁惠书 +4 位作者 刘江平 姜伟娟 李金娜 姜玉良 田素青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7期5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5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女4例,男11例。硬膜外麻醉,2例经阴道超声引导,13例CT引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肿瘤匹配周边剂量... 目的探讨超声或CT引导下放射性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的技术可行性、近期疗效和副反应。方法15例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患者,女4例,男11例。硬膜外麻醉,2例经阴道超声引导,13例CT引导,行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术。肿瘤匹配周边剂量为90~110Gy,每颗粒子活度为0.50~0.70mCi,植入33~70颗。术后24~48h拍胸、盆腔X线片了解粒子是否发生移位。术后6例加三维适形放疗,4~6野/次,200~300cGy/次,5次/周,总剂量为4500~5000cGy,间隔4周。2例粒子治疗后加草酸铂、5-氟尿嘧啶和四氢叶酸化疗1个周期,随访3~15个月,根据CT扫描结果判断肿瘤大小。结果术后平均7天疼痛缓解,其中12例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1例无变化,有效率93%(14/15)。9例肿瘤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4例局部进展,局部控制率73%(11/15)。2例术后6个月和12个月时死于肺转移。1例1颗粒子移位至盆壁,随访12个月无症状。无治疗相关并发症和副作用发生。结论经超声或CT引导放射性125I粒子植入治疗复发直肠癌具有安全、微创、并发症发生率低和疗效肯定等优势,粒子治疗后应配合外放疗和全身化疗,有望进一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粒子植入 复发直肠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5)I粒子植入犬胃壁组织放射性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鞠再双 王林 +3 位作者 李建新 王若雨 李响 吴忠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5期468-471,共4页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 目的探讨犬胃壁植入125I粒子后组织的放射性损伤。方法 4只比格犬术中在胃体部植入125I粒子(活度0.5 mCi,半衰期60.2 d)6枚,设计成平行两排,行距1.0 cm,每颗粒子间距1.0 cm,植入后CT扫描(层距2 mm),并以粒子外边缘为边界勾画感兴趣区域(region of interest,ROI),进行术后剂量验证,然后分别在1、2、3、4个半衰期时处死取材,主要观察大体标本,光镜下细胞组织学变化,电镜超微结构等变化。结果比格犬胃壁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在2个半衰期后出现放射性损伤最重,经过3个半衰期后损伤开始修复,4个半衰期后损伤已经固定并更进一步修复。结论比格犬胃壁合理分布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是安全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放射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的手术护理 被引量:4
19
作者 康晓伟 高春燕 +3 位作者 熊国丽 陆飞 黄梅虹 朱伶俐 《护士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28-229,共2页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的手术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顺利安全进行。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CT引导下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的12例临床病例。术中给予患者全麻护理常规及粒子植... 目的探讨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的手术护理措施,以保证治疗顺利安全进行。方法分析2008年1月~2009年6月我院CT引导下实施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的12例临床病例。术中给予患者全麻护理常规及粒子植入特殊护理,同时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结果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穿刺精确,粒子空间排布均匀;全麻下手术创伤小、技术安全,患者容易接受;术后随访中没有发现严重并发症,患者对手术和护理工作满意100%。结论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腮腺恶性肿瘤的术中护理,除应做好常规护理外,还要加强在CT室手术安全的护理,特别是在CT扫描时要检查气管导管是否固定、穿刺部位和穿刺针是否渗血、穿刺针是否排列有序,有无移位。同时,还要做好手术环境放射监测及手术人员的安全防护等护理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引导 125i放射性粒子 腮腺恶性肿瘤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于^(125)I放射性粒子放射物理学等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宏涛 刘士锋 +7 位作者 王从晓 陆建 赵磊 陈高 李腾 邢东明 胡效坤 滕皋军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2年第3期530-534,共5页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属于放疗中近距离治疗范畴,分为永久性植入和暂时性植入。永久性^(125)I粒子植入因丹麦的Holm教授创建标准术式及美国的Blasko教授推广,最终以可与外放疗及手术媲美的疗效,被写入前列腺癌NCCN指南。近20年以来,在... ^(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属于放疗中近距离治疗范畴,分为永久性植入和暂时性植入。永久性^(125)I粒子植入因丹麦的Holm教授创建标准术式及美国的Blasko教授推广,最终以可与外放疗及手术媲美的疗效,被写入前列腺癌NCCN指南。近20年以来,在中国专家的积极研究下,应用于全身各部位实体肿瘤,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得到国内外认可,但也观察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纵观国内外有关^(125)I放射性粒子放射物理学的认识,一直缺乏深入研究,本文详细梳理了^(125)I粒子植入相关的物理学概念,并对几个关键问题进行解析与思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25)I粒子 近距离治疗 剂量 介入性 放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