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e-time sintering process to modify xLi2MnO3(1-x)LiMO2 hollow architecture and studying their enhanc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被引量:3
1
作者 Renheng Wang Yiling Sun +5 位作者 Kaishuai Yang Junchao Zheng Yan Li Zhengfang Qian Zhenjiang He Shengkui Zhong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71-279,共9页
To solve the critical problems of lithium rich cathode materials, e.g., structure instability and short cycle life, we have successfully prepared a ZrO2-coated and Zr-doping xLi2MnO3·(1–x)LiMO2 hollow architectu... To solve the critical problems of lithium rich cathode materials, e.g., structure instability and short cycle life, we have successfully prepared a ZrO2-coated and Zr-doping xLi2MnO3·(1–x)LiMO2 hollow architecture via one-time sintering process. The modified structural materials as lithium-ion cathodes present good structural stability and superior cycle performance in LIBs. The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e ZrO2-coated and Zr-doped hollow pristine is 220 mAh g-1 at the 20th cycle at 0.2 C(discharge capacity loss, 2.7%)and 150 m Ah g-1 at the 100 th cycle at 1 C(discharge capacity loss, 17.7%), respectively. However, hollow pristine electrode only delivers 203 m Ah g-1 at the 20 th cycle at 0.2 C and 124 mAh g-1 at the 100 th cycle at 1 C, respectively, and the corresponding to capacity retention is 92.2% and 72.8%, respectively.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 modified hollow pristine electrode are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hollow pristine electrode after 100 cycles(approach to 1.4 times). In addition, we simulate the adsorption reaction of HF on the surface of ZrO2-coated layer by the first-principles theory. The calculations prove that the adsorption energy of HF on the surface of ZrO2-coated layer is about-1.699 e V, and the ZrO2-coated layer could protect the hollow spherical xLi2MnO3·(1–x)LiMO2 from erosion by HF. Our results would be applicable for systematic amelioration of high-performance lithium rich material for anode with the respect of practical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thium rich cathode materials One-time sintering process Coated and dope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s First-principles calculation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ON透明陶瓷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2
作者 高闯 牟晓明 +6 位作者 王思嘉 于楷鸿 于永波 王洪林 郭建斌 曹剑武 刘发付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4-192,共9页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因良好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AlON透明陶瓷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其产业化。因此,本文介绍了两种最常用的AlON粉体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氧化铝还原氮化法。系... 氮氧化铝透明陶瓷因良好的光学性能、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而备受关注。AlON透明陶瓷发展迅速,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其产业化。因此,本文介绍了两种最常用的AlON粉体制备方法,包括高温固相反应法、氧化铝还原氮化法。系统地总结了烧结工艺,包括无压烧结、热压烧结、热等静压烧结、微波烧结、放电等离子烧结法,对AlON原料粉体和陶瓷制备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比较分析。此外,对AlON透明陶瓷光学性能与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最后,对AlON透明陶瓷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ON透明陶瓷 AlON粉体制备方法 烧结工艺 光学性能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稀土晶界扩散工艺制备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研究进展与应用现状
3
作者 田广科 陆中砥 +3 位作者 柴培钊 王瑜 许亿 夏原 《材料导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67-172,共6页
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是目前制造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稀土晶界扩散的概念及用于工程化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近年来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该技术当前... 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是目前制造高矫顽力钕铁硼磁体最重要的一种技术手段。本文简要介绍了重稀土晶界扩散的概念及用于工程化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体的应用现状,重点分析了重稀土晶界扩散技术近年来最新的代表性研究成果,提出了该技术当前亟待攻克的几个主要问题。文章对重稀土晶界扩散制备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进一步发展和工程化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钕铁硼永磁体 晶界扩散 重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PLICATION OF HOT-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 TO EXPLOSIVE CHARGE LINER OF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4
作者 刘奎 左敦稳 王珉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EI 1998年第2期78-83,共6页
A new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xplosive charge liner of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using hot 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making explosive charge liner has... A new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explosive charge liner of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using hot press sintering technique, has been introduced in the paper. The sintering process of making explosive charge liner has been investigated. The mechanical test and SEM analysis indicate that the property of the liner produced by the process is satisfi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t press sintering petroleum perforation bullet sintering process explosive charge li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矿石烧结过程传质传热数值模拟
5
作者 李中正 吴朝霞 +1 位作者 王金杨 康增鑫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以某钢铁厂360 m^(2)带式烧结机单节台车中的烧结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烧结理论,结合局部非平衡热力学理论、组分传输理论以及烧结过程中各种关键子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二维瞬态烧结料烧结过程传质传热的数学模型.模拟... 以某钢铁厂360 m^(2)带式烧结机单节台车中的烧结料为研究对象,基于多孔介质模型和烧结理论,结合局部非平衡热力学理论、组分传输理论以及烧结过程中各种关键子模型的动力学方程,建立了二维瞬态烧结料烧结过程传质传热的数学模型.模拟研究影响烧结过程传质传热的主要因素和规律,得到了烧结过程中料层温度、料层中烟气主要成分具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抽风负压的增加使料层的整体温度升高、料层中氧气含量上升和二氧化碳含量降低;料层厚度的增加使料层的整体温度升高、料层中氧气含量下降和二氧化碳含量上升.台车底部合适的抽风负压和料层厚度分别为12 kPa和0.6 m,燃烧带料层温度接近于1500 K,且燃烧带料层中氧气和二氧化碳体积分数分别为11%和10%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 多孔介质 烧结过程 传质传热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加精矿对烧结工艺及烧结产品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刘庆华 李美雨 《矿业工程》 2025年第1期49-54,共6页
以国内某烧结厂的实际生产为基础,研究了铁精矿配入后,烧结工艺参数的变化。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精矿配比增加到65%以后,适宜的混合料水分有所增加,一混和二混的加水比例没有太大变化,二混制粒时间延长,点火制度仍然适用,焦粉配入量增加了... 以国内某烧结厂的实际生产为基础,研究了铁精矿配入后,烧结工艺参数的变化。通过试验可以得出,精矿配比增加到65%以后,适宜的混合料水分有所增加,一混和二混的加水比例没有太大变化,二混制粒时间延长,点火制度仍然适用,焦粉配入量增加了,在适宜的混合料粒度组成下,烧结负压变化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精矿 烧结 工艺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功率电子封装中大面积烧结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边乐陶 刘文婷 刘盼 《电子与封装》 2025年第3期84-94,共11页
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和氮化镓)的推动下,大面积烧结技术因其在高功率电子封装中的独特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银和铜作为大面积烧结材料在功率模块封装中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大面积烧结的定义标准、材料特性、工... 在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如碳化硅和氮化镓)的推动下,大面积烧结技术因其在高功率电子封装中的独特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述了银和铜作为大面积烧结材料在功率模块封装中的研究进展,系统分析了大面积烧结的定义标准、材料特性、工艺控制方法及其对接头性能的影响。探讨了大面积烧结过程中温度、压力、表面处理工艺等的优化策略,以提升接头的致密性、热导率及机械性能。此外,针对当前大面积烧结技术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未来的优化方向。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为大面积烧结技术在高功率电子封装领域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与实践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率电子封装 大面积烧结 银烧结 铜烧结 烧结工艺 接头性能测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卷积神经网络的烧结成品率预测 被引量:3
8
作者 彭梓塘 黄晓贤 +5 位作者 范晓慧 赵利明 李骞 陈许玲 匡朝辉 甘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263-1271,共9页
成品率是综合反映烧结矿产量、质量和能耗的关键性指标。针对成品率检测存在滞后性问题,以烧结机尾断面图像作为输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拟合断面图像与成品率的关系,实现烧结成品率的在线预测。根据烧结机尾断面红外图像的特点,采用Dense... 成品率是综合反映烧结矿产量、质量和能耗的关键性指标。针对成品率检测存在滞后性问题,以烧结机尾断面图像作为输入,通过卷积神经网络拟合断面图像与成品率的关系,实现烧结成品率的在线预测。根据烧结机尾断面红外图像的特点,采用DenseNet网络结构的卷积神经网络作为建模方法,并以多尺度稠密连接块对网络结构进行改进,在同一层网络中提取多尺度、图像信息,通过拟合高维图像特征与烧结成品率之间的关系,实现成品率的准确预测。采用国内某大型钢铁生产企业的机尾断面图像和成品率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改进DenseNet网络在烧结成品率预测问题上具有较强的拟合和泛化能力,定义成品率预测值与实际值绝对误差在±2.8%的区间范围内为命中目标,模型命中率达92.66%,且均方根误差仅为1.76%,可为生产工艺参数的优化调控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过程 成品率预测 断面图像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烧滑板磨削加工用Fe-Ni-Cu-Sn金属基金刚石工具的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9
作者 呼丹明 段锋 +3 位作者 丁冬海 李杰 尹育航 彭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75-181,共7页
Al_(2)O_(3)-C不烧滑板作为连铸功能耐火材料在炼钢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而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在滑板磨削加工中起到关键作用。本工作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Fe-Ni-Cu-Sn金属基胎体和Fe-Ni-Cu-Sn金属基金刚石工具,首先研究烧结温度、保温... Al_(2)O_(3)-C不烧滑板作为连铸功能耐火材料在炼钢领域中受到广泛应用,而金属结合剂金刚石工具在滑板磨削加工中起到关键作用。本工作通过热压烧结法制备Fe-Ni-Cu-Sn金属基胎体和Fe-Ni-Cu-Sn金属基金刚石工具,首先研究烧结温度、保温时间和烧结压力对金刚石工具胎体力学性能的影响,获得优化的胎体烧结工艺参数并为后续制备金刚石工具奠定基础;其次研究不同的金刚石磨料对金刚石工具力学性能及磨削不烧滑板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金刚石的浓度、粒度、品级与加工工具磨削效率、寿命及锋利度的关系,从而得到磨削加工不烧滑板的金刚石工具中金刚石磨料的优化参数,通过SEM对金刚石工具表面胎体与金刚石磨料的结合状态、金刚石的磨损情况进行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金刚石工具胎体的最佳烧结工艺参数是烧结温度、烧结压力和保温时间分别为785℃、170 MPa、240 s;金刚石工具中的金刚石磨料最优选择为金刚石浓度25%、粒度45/50、品级SMD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工艺 金刚石磨料 不烧滑板 磨削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波陶瓷介质滤波器成型烧结工艺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医虹 李亚飞 +2 位作者 冯小东 韦俊杰 彭胜春 《压电与声光》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4-170,共7页
该文从微波陶瓷材料NP37本身出发,压制标准件,通过对密度、电性能测试及内部切片形态观测验证不同成型压力、烧结设备(气氛炉和隧道炉)、烧结温度工艺下对坯体制作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型压力2000 kg、隧道炉1160℃烧结工... 该文从微波陶瓷材料NP37本身出发,压制标准件,通过对密度、电性能测试及内部切片形态观测验证不同成型压力、烧结设备(气氛炉和隧道炉)、烧结温度工艺下对坯体制作性能及可靠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成型压力2000 kg、隧道炉1160℃烧结工艺下,坯体性能及可靠性测试结果最佳。将其用于介质滤波器的坯体制作、介质滤波器坯体的切片、扫描电镜(SEM)测试、热震试验及温度冲击试验,结果验证了此成型烧结工艺可靠性较高。结果表明,通过验证标准件成型烧结工艺指导介质滤波器生产的方法能有效地提高产品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介质滤波器 成型工艺 烧结工艺 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英陶瓷的制备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欧阳静 彭勇慧 +3 位作者 袁波 王刚 张祺 周文韬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4年第2期124-134,共11页
石英陶瓷具有热膨胀系数小、热稳定好、介电常数低等优良特性,是诸多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的关键产品。基于石英陶瓷材料的性能优势及制备工艺,详细分析了高纯石英粉体的制备技术、石英陶瓷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归纳了提升石英陶瓷... 石英陶瓷具有热膨胀系数小、热稳定好、介电常数低等优良特性,是诸多结构材料和功能材料领域的关键产品。基于石英陶瓷材料的性能优势及制备工艺,详细分析了高纯石英粉体的制备技术、石英陶瓷制备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归纳了提升石英陶瓷各项性能的关键因素及控制原理,分析了石英陶瓷在航空航天、浮法玻璃、电子、冶金、太阳能多晶硅等国家战略需求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对石英陶瓷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解决方案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陶瓷 高纯粉体制备 制备工艺 高温烧结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介质表面金属功能图案激光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12
作者 肖荣诗 魏佳硕 +1 位作者 崔梦雅 黄婷 《航空制造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35,共14页
电介质表面金属功能图案在航空航天、消费电子、柔性传感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激光加工作为一种无需掩膜的柔性制造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非接触式加工、制造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在多种电介质表面实现金属功能图案的直接制造,近年来发... 电介质表面金属功能图案在航空航天、消费电子、柔性传感等领域的需求日益增长。激光加工作为一种无需掩膜的柔性制造技术,具有加工精度高、非接触式加工、制造效率高等优点,可以在多种电介质表面实现金属功能图案的直接制造,近年来发展迅速。按照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技术路线,分别概述激光刻蚀、选择性激光烧结、脉冲激光沉积、激光诱导化学液相沉积、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激光辅助化学镀6种激光加工技术的原理和优势,及它们在电介质表面加工金属功能图案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总结相应的技术瓶颈和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加工 金属功能图案 激光刻蚀 选择性激光烧结(SLS) 脉冲激光沉积(PLD) 激光诱导化学液相沉积(LCLD) 激光诱导化学气相沉积(LCVD) 激光辅助化学镀(LE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压烧结工艺对浆料直写式定向多孔铜组织及致密度的影响
13
作者 万胤辰 王匀 +3 位作者 李瑞涛 徐磊 于超 顾宇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1-136,共6页
管式炉无压烧结工艺对浆料直写(Direct ink writing,DIW)式定向多孔铜的组织和致密性起决定性作用。本工作通过浆料直写和烧结制备定向多孔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比高纯氩气和Ar-H_(2)混合气下烧结后的定向多... 管式炉无压烧结工艺对浆料直写(Direct ink writing,DIW)式定向多孔铜的组织和致密性起决定性作用。本工作通过浆料直写和烧结制备定向多孔铜,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比高纯氩气和Ar-H_(2)混合气下烧结后的定向多孔铜的微观组织,分析烧结时定向多孔铜的氧化行为。在不同烧结参数下对定向多孔铜进行烧结处理,研究烧结温度以及保温时间对定向多孔铜致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高纯氩气下烧结时,定向多孔铜发生严重氧化并生成Cu_(2)O,而Ar-H_(2)混合气通过还原作用有效避免定向多孔铜的氧化;烧结温度1100℃、保温时间6 h为最佳烧结工艺参数,在此条件下,定向多孔铜的致密度达到了87.2%,收缩率为33.3%。本研究可为管式炉无压烧结DIW打印多孔铜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式炉 无压烧结 浆料直写(DIW) 定向多孔铜 烧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涟钢三烧生产技术进步
14
作者 李来胜 《矿业工程》 CAS 2024年第2期45-49,54,共6页
总结了涟钢三烧烧结机近年来工艺技术、设备改造、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烧结机利用系数提高到1.51 t/(m^(2)·h),日历作业率达到97.4%,烧结矿转鼓强度提升到78.85%,所对应的2800 m^(3)高炉利用系数由2020年的2.61t/(m... 总结了涟钢三烧烧结机近年来工艺技术、设备改造、技术经济指标等方面取得的重大进步。烧结机利用系数提高到1.51 t/(m^(2)·h),日历作业率达到97.4%,烧结矿转鼓强度提升到78.85%,所对应的2800 m^(3)高炉利用系数由2020年的2.61t/(m^(3)·d)提升到2021年的3.02t/(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 工艺优化改造 设备改造 指标改善 节能减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S烧结Ni-Mn-In合金的马氏体相变和力学性能研究
15
作者 邝亚飞 李永斌 +3 位作者 张艳 陈峰华 孙志刚 胡季帆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06-211,共6页
本工作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Ni_(45)Co_(5)Mn_(37)In_(13)合金,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以及烧结工艺参数尽可能地消除阻碍马氏体相变的内应力等因素。结果表明,合金粉末经过773 K低温去应力退火,有利于获得6M马氏体结构,6M马氏体结... 本工作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了Ni_(45)Co_(5)Mn_(37)In_(13)合金,通过优化热处理工艺以及烧结工艺参数尽可能地消除阻碍马氏体相变的内应力等因素。结果表明,合金粉末经过773 K低温去应力退火,有利于获得6M马氏体结构,6M马氏体结构的存在有利于相变的进行,这主要归因于原子结构有序化、均匀化增强。而退火时间从2 h延长到25 h,合金粉末的马氏体相变行为没有明显的变化,这归因于退火时间对原子扩散以及位错运动的影响较小。随着烧结温度从873 K升高到1173 K,烧结合金的抗压强度和断裂应变分别提高到1564 MPa和13.4%,这归因于孔隙的减小、致密度的提高以及晶界强化。总之,通过两次低温去应力退火和一次高温烧结,烧结Ni_(45)Co_(5)Mn_(37)In_(13)合金不仅获得了良好的力学性能,还具有急剧的马氏体相变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_(45)Co_(5)Mn_(37)In_(13) 放电等离子烧结 退火工艺 马氏体相变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袋复合除尘器在某钢厂烧结工序机尾除尘超低排放改造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张苗 董欣 +2 位作者 伍晚池 蔡金杰 孙挺超 《工程技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16-118,共3页
文章通过分析某钢厂烧结机机尾除尘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为满足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要求,对该烧结机机尾除尘系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的技术方案。此次改造采用将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结合为一体的复合除尘器,将原有除尘器改造成一台1电3袋结构,... 文章通过分析某钢厂烧结机机尾除尘系统的现状,提出了为满足钢铁企业超低排放要求,对该烧结机机尾除尘系统进行超低排放改造的技术方案。此次改造采用将电除尘器和布袋除尘器结合为一体的复合除尘器,将原有除尘器改造成一台1电3袋结构,对原有除尘器电场、进口封头导流板等多个部件进行升级改造,以提升除尘系统的效率。生产实践表明,在烧结机机尾烟气粉尘治理中,电袋复合除尘器设备具备可行性,除尘效率达99.99%,颗粒物排放浓度≤8 mg/N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铁厂 超低排放 烧结工序 机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冷烧结技术的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17
作者 郭靖 邰晓倩 司明明 《航空制造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57,共12页
传统的陶瓷烧结一般需要1000℃以上的高温,烧结周期长、能耗高。高温会对界面控制、物相稳定、材料共烧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很难以聚合物为填料实现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共烧。冷烧结技术通过引入中间液相溶解-沉淀过程,实现了在≤30... 传统的陶瓷烧结一般需要1000℃以上的高温,烧结周期长、能耗高。高温会对界面控制、物相稳定、材料共烧等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很难以聚合物为填料实现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共烧。冷烧结技术通过引入中间液相溶解-沉淀过程,实现了在≤300℃时陶瓷的快速致密化,有效解决了陶瓷与聚合物的共烧问题。从冷烧结技术的发展概况出发,介绍了冷烧结工艺及致密化机制,详细阐述了冷烧结技术在陶瓷-聚合物复合材料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包括微波介质材料、铁电材料、锂离子电池、压敏材料、半导体材料和热电材料,并分析了冷烧结技术目前待解决的问题,对冷烧结技术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烧结 陶瓷 聚合物 复合材料 共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tacking集成的RF-ET-KDE烧结过程物理指标区间预测模型
18
作者 康增鑫 陈进朝 +1 位作者 王金杨 吴朝霞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369-1378,共10页
由于烧结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机理分析和点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不足.基于此提出随机森林-极限树-核密度估计(random forest-extreme tree-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RF-ET-KDE)算法对物理指标(粒度、水分)进行区间预测.首先,... 由于烧结过程中存在众多不确定性因素,使得机理分析和点预测结果的可靠性不足.基于此提出随机森林-极限树-核密度估计(random forest-extreme tree-kernel density estimation,RF-ET-KDE)算法对物理指标(粒度、水分)进行区间预测.首先,采用数据预处理和特征选择操作筛选出最适合建模的特征变量.其次,使用基于Stacking的RF-ET算法对指标进行点预测,该算法使得模型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泛化性.然后,采用KDE算法计算指标的预测误差,得到了一定置信水平下的分布区间和区间预测结果.最后,用所建模型与其余组合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RF-ET算法有较高的点预测效果,KDE算法可以很好地量化指标的误差,可以得到较高可靠度的区间预测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过程 随机森林-极限树 核密度估计 物理指标 区间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氮化铝陶瓷高温烧结设备的设计与验证
19
作者 陈庆广 姬常晓 +2 位作者 何永平 王成宇 文正 《电子工艺技术》 2024年第1期61-63,共3页
针对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通信领域对高功率、高性能微波组件的需求,阐述了氮化铝陶瓷基板的优点和工艺复杂性。基于此,开发了高温烧结设备,进行氮化铝陶瓷高温烧结工艺试验,分析了烧结温度及时间、升降温速率、气体流量及炉体压强等因... 针对以“新基建”为代表的通信领域对高功率、高性能微波组件的需求,阐述了氮化铝陶瓷基板的优点和工艺复杂性。基于此,开发了高温烧结设备,进行氮化铝陶瓷高温烧结工艺试验,分析了烧结温度及时间、升降温速率、气体流量及炉体压强等因素对高温烧结产品性能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烧结炉 氮化铝陶瓷 高温烧结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MM-KNN-LSTM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 被引量:1
20
作者 閤光磊 吴朝霞 +1 位作者 刘梦园 姜玉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4-322,共9页
针对烧结矿化学指标检测频率低导致无标签样本无法被机器学习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样本中有用信息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模型.首先,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K-近邻(KNN)算法,将无标签样本转化为有标签样本,然后与长短期记忆(LS... 针对烧结矿化学指标检测频率低导致无标签样本无法被机器学习利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充分利用样本中有用信息的烧结矿化学指标预测模型.首先,结合高斯混合模型(GMM)和K-近邻(KNN)算法,将无标签样本转化为有标签样本,然后与长短期记忆(LSTM)单元相结合,用于预测烧结矿的总铁质量分数、FeO质量分数和碱度3个化学指标.通过与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循环神经网络(RNN)和LSTM三种模型对比,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具有较低的预测误差.总铁质量分数和FeO质量分数的预测命中率在允许误差±0.5%内时分别达到98.73%和95.33%,碱度的预测命中率在允许误差±0.05内为98.13%,展现了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结矿化学指标 预测模型 无标签样本处理算法 LSTM 数据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