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fitinib治疗一线/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被引量:1
1
作者 杨学宁 吴一龙 《循证医学》 CSCD 2003年第2期90-93,共4页
本期循证评价针对肺癌临床方面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术后辅助化疗、淋巴结清扫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和食管癌术后放疗问题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检索。从20种期刊的56期杂志(国内期刊6种26期,国外英文期刊14种30期)中筛选了160篇文献,... 本期循证评价针对肺癌临床方面的几个重要问题(包括术后辅助化疗、淋巴结清扫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和食管癌术后放疗问题的有关文献进行了检索。从20种期刊的56期杂志(国内期刊6种26期,国外英文期刊14种30期)中筛选了160篇文献,经过进一步深入的评价,其中8篇通过了严格的证据筛选程序并进行了完整的循证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fitinib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 化学治疗 有效性 安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efitinib联合化疗不能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
2
作者 王坤 黄逸生 《循证医学》 CSCD 2004年第2期65-65,共1页
关键词 gefitinib联合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 晚期 肿瘤 NSCL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中SM1、中间体1、中间体2残留研究
3
作者 雒金霞 赵二强 +1 位作者 邵伍军 和燕玲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69-72,共4页
鉴于基因毒性杂质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制定科学合理的杂质研究控制策略,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药物杂质研究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采用UPLC-MS/MS测定吉非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SM1[2-氨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中间体1[... 鉴于基因毒性杂质对人体产生不可逆转的伤害,制定科学合理的杂质研究控制策略,建立基于风险评估的药物杂质研究方法显得尤其重要。本研究采用UPLC-MS/MS测定吉非替尼中基因毒性杂质SM1[2-氨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中间体1[3-(3-氯丙氧基)-4-甲氧基苯甲腈]和中间体2[2-硝基-4-甲氧基-5-(3-氯丙氧基)苯甲腈]的残留量,采用Agilent SB-C_(18)色谱柱进行分离,梯度洗脱,流动相A为0.2%乙酸溶液,流动相B为甲醇,质谱检测器,流速0.4 mL/min。结果显示,SM1、中间体1、中间体2的线性范围为3.6~36.0 ng/mL,相关系数r为0.9998~1.0000,定量限浓度为3.6 ng/mL,检测限浓度为1.1 ng/mL;精密度试验和精准度试验中3种化合物的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43%~101.78%和99.01%~102.07%,RSD均小于5.0%。本方法可简便、快速、灵敏、准确地定量测定吉非替尼中SM1、中间体1和中间体2杂质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毒性杂质 吉非替尼 SM1 中间体1 中间体2 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EGFR-TKI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周淑杰 肖恒 +1 位作者 王海东 陈丁莉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总结冀南地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患者采用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吉非替... 目的总结冀南地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驱动基因突变情况,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突变患者采用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TKI)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的疗效,寻找影响预后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邯郸市中心医院收治的201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二代测序技术(next generation sequencing,NGS)总结驱动基因突变情况;对入组的91例接受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的EGFR突变患者进行随访研究,定期收集患者的生存资料,使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吉非替尼治疗后不同影响因素下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edian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mPFS)曲线;Log-rank检验评估生存差异;采用Cox回归建立风险评估模型,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吉非替尼靶向治疗疗效及预后的影响。结果201例晚期NSCLC患者中138例(68.66%)至少发生1种基因突变;EGFR突变频率最高[91例(52.6%)],其中EGFR 21号外显子L858R点突变(42.7%)和EGFR 19号外显子缺失(33.6%)占比排名前两位;40例(43.96%)患者为复杂突变。Kaplan-Meier生存分析及Log-rank检验显示EGFR突变中EX19 del、EX21 L858R、少见突变与复杂突变患者mPFS依次为17.0月、13.0月和8.0月,其中EX19 del组mPFS最优,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胸腔积液患者mPFS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17.0月vs 10.0月,P=0.005);Cox回归分析提示EGFR突变类型是影响NSCLC患者mPFS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EGFR为冀南地区晚期NSCLC患者突变频率较高的基因,驱动基因突变类型可作为独立预测因子判断吉非替尼靶向治疗后患者的生存情况,少见突变和复杂突变患者疗效和预后均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吉非替尼 基因突变 二代测序 非小细胞肺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对晚期肺腺癌吉非替尼近期疗效的预测价值
5
作者 王艳 赵淑钫 +1 位作者 李文钰 纪凤颖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118-1122,1133,共6页
目的 基于晚期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前肺部平扫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评估近期疗效。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7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评估疗... 目的 基于晚期肺腺癌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前肺部平扫CT影像组学特征,建立影像组学预测模型评估近期疗效。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5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71例晚期肺腺癌患者,治疗后第3个月评估疗效,依据实体肿瘤疗效评估标准分为治疗有效组41例和治疗无效组30例。所有患者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49例、验证组22例,训练组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筛选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建立K邻近、逻辑回归、支持向量机、自适应增强、梯度提升、随机森林、集成算法和高斯朴素贝叶斯8种模型,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和准确度,选择最佳模型。在验证组测试最佳模型性能,使用决策曲线检验最佳模型的临床可用性,使用校准曲线对预测模型的准确度进行可视化。结果 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回归筛选得到7个最佳影像组学特征,在多种模型中选择最佳模型逻辑回归,验证组中逻辑回归的曲线下面积为0.774(95%CI 0.536~0.951),敏感度为0.846,特异度为0.556,准确度为0.727,召回率为0.846,F1-score为0.733。结论 基于CT影像组学模型可能筛选出晚期肺腺癌患者中靶向治疗的敏感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腺癌 影像组学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吉非替尼 治疗结果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美替尼、吉非替尼治疗EGFR突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预后 被引量:2
6
作者 曾含梅 王利民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10期39-43,共5页
目的探讨阿美替尼、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确诊的100例EGFR突变局部晚期NSCLC,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57)和B组(n=43),A组采用阿美替尼治... 目的探讨阿美替尼、吉非替尼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效果及预后。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9月确诊的100例EGFR突变局部晚期NSCLC,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A组(n=57)和B组(n=43),A组采用阿美替尼治疗,B组采用吉非替尼治疗,均持续治疗2个周期。比较2组的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治疗前后血清EGFR水平和免疫球蛋白指标[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毒副反应发生率,所有患者随访12~42个月,绘制生存曲线,比较2组中位总生存期(OS)和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结果A组ORR和DCR分别为28.07%和77.19%,B组分别为11.63%和44.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血清EGFR水平较B组低,IgM、IgA和IgG水平较B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71.93%,≥3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21.05%,B组<3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8.84%,≥3级毒副反应发生率为4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16.9个月和5.8个月,B组中位OS和中位PFS分别为10.5个月和4.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吉非替尼比较,阿美替尼治疗EGFR突变局部晚期NSCLC患者效果更好,可以更好控制病情发展,改善EGFR水平和免疫指标,提高患者生存率,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阿美替尼 吉非替尼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免疫球蛋白A 治疗效果 药物毒性 无进展生存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安罗替尼或吉非替尼分别联合信迪利单抗对KRAS阳性晚期肺腺癌的疗效观察
7
作者 任婷婷 岳文彬 刘月芬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3-19,共7页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或吉非替尼分别联合信迪利单抗对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阳性晚期肺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油田总医院84例KRAS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42例。A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或吉非替尼分别联合信迪利单抗对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KRAS)阳性晚期肺腺癌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濮阳油田总医院84例KRAS阳性晚期肺腺癌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各42例。A组采用安罗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B组采用吉非替尼联合信迪利单抗治疗,以3周为1个周期,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近期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及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T细胞免疫指标(CD4^(+)、CD8^(+)及CD4^(+)/CD8^(+))变化,统计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存情况。结果A组失访1例,最终纳入41例;B组失访1例,中途退出1例,最终纳入40例。两组近期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疾病控制率为87.50%,高于A组(68.29%)(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EA、CYFRA21-1、ProGRP及NSE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B组血清CEA、CYFRA21-1、ProGRP及NSE水平低于A组(P<0.05),CD4^(+)、CD4^(+)/CD8^(+)高于A组(P<0.05),CD8^(+)低于A组(P<0.05);B组皮肤反应发生率高于A组(P<0.05),手足综合征发生率低于A组(P<0.05),两组白细胞减少症、贫血、血小板减少症、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泻、肝损伤、甲状腺功能减退及高血压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B组无进展生存率、总生存率均高于A组(P<0.05);B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中位数分别为[8.5(5.5,10.5)]个月、[11.0(9.5,11.5)]个月,均长于A组[7.0(4.5,9.5)]个月、[9.5(7.0,11.0)]个月(P<0.05)。结论KRAS阳性晚期肺腺癌治疗中,相较于信迪利单抗联合安罗替尼,信迪利单抗联合吉非替尼治疗的效果更理想,可提升疾病控制率,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改善T细胞免疫功能及生存情况,不良反应以轻中度(1/2级)为主,经对症处理后恢复,有一定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 晚期 肺腺癌 安罗替尼 吉非替尼 信迪利单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靶向治疗药物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马力文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5年第11期962-964,共3页
关键词 靶向治疗药物 临床应用 BEVACIZUMAB HERCEPTIN gefitinib Mylotarg RITUXAN 肿瘤部位 生物技术药物 肿瘤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的合成 被引量:11
9
作者 金波 陈国华 +2 位作者 邹爱峰 石涛 任金山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92-94,共3页
AIM:To develop the general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gefitinib.METHOD: 2-Amino-4,5-dimethoxybenzoic acid was cyclized,monodemethylated,acetylated,ammoniated and chlorinated to obtain the target compound.RESULT:The st... AIM:To develop the general route for the synthesis of gefitinib.METHOD: 2-Amino-4,5-dimethoxybenzoic acid was cyclized,monodemethylated,acetylated,ammoniated and chlorinated to obtain the target compound.RESULT:The structure was confirm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1H NMR.CONCLUSION:Synthetic route and methods is feasibl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gefitini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易瑞沙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辨证论治 被引量:39
10
作者 梁翠微 杨兵 +2 位作者 杜均祥 彭东旭 龚五星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6期22-23,共2页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方法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不同的方药,观察辨证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疗效。结果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中医辨证论治的疗效。方法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2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通过辨证论治给予不同的方药,观察辨证治疗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疗效。结果 31例吉非替尼相关皮疹患者,辨证分型为:风热型、湿热型、血热型、阴虚型;治疗组总有效率达72.7%,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相关皮疹的常见证型为湿热型、风热型、血热型、血虚型,中医辨证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吉非替尼 皮疹 中药汤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血清CEA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1
作者 魏崴 张洁霞 +4 位作者 蓝玉宏 李勇生 钟标 黎佩建 白力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1-3,共3页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40例NSCLC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给予吉非替尼联合基础放疗进行治疗,若发现肿瘤进展或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则停止,治疗后,患... 目的观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吉非替尼治疗后血清癌胚抗原(CEA)水平的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共纳入40例NSCLC患者,临床分期Ⅲ~Ⅳ期,给予吉非替尼联合基础放疗进行治疗,若发现肿瘤进展或不能耐受的毒性反应则停止,治疗后,患者按照RECIST 1.1(2009年颁布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标准被分为控制组和非控制组,采集患者清晨外周血,利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血清CEA。将治疗前患者分为高CEA组(CEA>30μg/L)和低CEA组(CEA≤30μg/L),两组一直随访到2014年6月,记录随访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及无疾病进展生存率(PFS)。结果治疗前控制组和非控制组之间CEA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均下降,以控制组为著(P均<0.01);高CEA组和低CEA组之间不良反应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CEA组9、12个月的无疾病进展生存期较低CEA组长(P<0.01)。结论吉非替尼治疗后,NSCLC患者血清CEA水平下降;血清CEA水平可作为预测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疗效及患者预后的生物学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吉非替尼 癌胚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不良反应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14
12
作者 陈红涛 宋小花 +3 位作者 肖桂英 王笑碧 张玉碧 谭琼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4期302-304,共3页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城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cr,NSCLC)占80%以上,70%~80%患者确诊时表现为晚期(ⅢB/IV期),己失去手术机会。而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现在... 肺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居我国城市恶性肿瘤的死亡率和发病率之首,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cr,NSCLC)占80%以上,70%~80%患者确诊时表现为晚期(ⅢB/IV期),己失去手术机会。而铂类药物为基础的化疗现在己被认为是对新确诊为ⅢB期或Ⅳ期的NSCLC患者的标准治疗[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吉非替尼 不良反应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57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刘晓晴 汤传昊 +4 位作者 鲍云华 高红军 李俭杰 王维威 李晓燕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08年第1期40-42,46,共4页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3年9月至2006年11月期间,57例65岁以上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药口服吉非替尼250mg 1次/d。应用方差分析、t检验、Kap...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3年9月至2006年11月期间,57例65岁以上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单药口服吉非替尼250mg 1次/d。应用方差分析、t检验、Kaplan-Meier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31例,女26例;年龄65~86岁,中位年龄71岁;Ⅲ期10例,Ⅳ期47例。近期疗效:完全缓解(CR)1例(1.8%),部分缓解(PR)14例(25.5%),有效率(CR+PR)27.3%;疾病稳定(SD)24例(43.6%),疾病控制率(CR+PR+SD)70.9%;疾病进展16例(29.1%);症状改善率63.6%,症状改善中位时间为8d(3-17d),症状改善持续中位时间为5.8个月;中位疾病进展时间5.3个月(27d至24个月),中位生存期7.8个月(18d至34个月),1年生存率33%。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42.1%、腹泻31.6%,大部分腹泻患者为轻度,经对症处理后可缓解,仅1例患者因腹泻停药。皮肤瘙痒4例(7.3%),皮肤干燥4例(7.3%),口腔疼痛伴溃疡1例(1.8%),还有1例(1.8%)患者因出现双足皮肤干燥、脱皮和趾甲皲裂而影响行走。结论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肯定,毒副作用相对较小,患者耐受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吉非替尼 靶向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荟胶外涂预防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 被引量:11
14
作者 柯熹 骆惠玉 +2 位作者 何晓华 刘爱琴 周敏 《护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10期15-17,共3页
目的探讨芦荟胶外涂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将59例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涂芦荟胶预防皮肤不良反应。结果两组... 目的探讨芦荟胶外涂预防非小细胞肺癌分子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的效果。方法将59例入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29例)与干预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外涂芦荟胶预防皮肤不良反应。结果两组皮损程度、指甲/甲周改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首发皮损时间为(18.60±5.06)d,对照组为(12.20±4.47)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组皮损病程为(9.10±3.21)周,对照组为(12.45±4.19)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靶向治疗同步外涂芦荟胶能够减少非小细胞肺癌靶向治疗相关性皮肤反应发生率,减轻皮损及指甲/甲周改变程度,缩短皮肤反应的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靶向治疗 吉非替尼 厄洛替尼 芦荟 皮肤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EGFR突变与靶向药物一线治疗疗效的相关性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世强 张旭东 +1 位作者 王保庆 王海清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7期645-648,共4页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口服靶向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EGFR基因突变型组和野...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外周血游离DNA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与口服靶向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应用RT-PCR技术检测3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情况,根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EGFR基因突变型组和野生型组,同时口服吉非替尼进行一线治疗,分析外周血EGFR基因突变状态与吉非替尼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 31例患者的外周血游离DNA中检测出EGFR基因的突变率为41.9%(13/31),13例EGFR突变型患者和10例EGFR野生型患者接受了吉非替尼一线治疗,EGFR突变型和EGFR野生型有效率(RR)分别为61.5%(8/13)和10.0%(1/10);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69.2%(9/13)和10.0%(1/10);中位PFS则分别为14和7.5个月,2年生存率分别为30.7%(4/13)和0。统计学分析显示,外周血游离DNA中EGFR突变型的NSCLC患者应用靶向药物一线治疗能获得更好疗效。结论外周血游离DNA中的EGFR基因突变的NSCLC患者应用靶向药物治疗效果好,因此,检测外周血DNA中的EGFR基因突变状态可以作为肺癌患者选择靶向药物治疗的主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外周血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RT-PC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晚期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9
16
作者 张波 韩琤波 +1 位作者 姜丹丹 高伟 《临床误诊误治》 2013年第12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晚期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 目的观察晚期肺癌患者靶向药物治疗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门诊或住院治疗的初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的95例,根据入选时间及随机数字表分为吉非替尼组49例和培美曲塞组46例。吉非替尼组予吉非替尼250 mg/d口服,每4周为1个治疗周期,直至出现疾病进展或不可耐受的毒性及不良反应而停止。培美曲塞组予培美曲塞500 mg/m2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周期第1天用药,21 d为1个治疗周期,共治疗4个周期。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时根据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EORTC)推荐的"肿瘤生命质量核心问卷(QLQ-C30)"进行评估并比较。结果吉非替尼组治疗后QLQ-C30问卷中整体功能、特异症状模块(除便秘、腹泻外)各指标评分及整体生命质量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且治疗后吉非替尼组上述指标均明显优于培美曲塞组,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晚期肺癌患者接受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期间生命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靶向治疗 吉非替尼 培美曲塞 生命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靶向药物对EGFR表达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放疗敏感性的影响 被引量:15
17
作者 林珊 孟玲楠 +3 位作者 珊丹 高纯子 李孟阳 韩波 《临床误诊误治》 2019年第9期87-94,共8页
目的 探究不同靶向药物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表达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EGFR过度表达的A549细胞系及EGFR突变的HCC827细胞系,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放疗... 目的 探究不同靶向药物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表达异常的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敏感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EGFR过度表达的A549细胞系及EGFR突变的HCC827细胞系,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放疗组、吉非替尼组、尼妥珠单抗组、放疗+吉非替尼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尼妥珠单抗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均加入100 μg/ml的尼妥珠单抗溶液,吉非替尼组、放疗+吉非替尼组均加入100 μl浓度为1 μmol/L的吉非替尼溶液,空白对照组及放疗组予以等量的PBS溶液,后放疗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放疗+吉非替尼组予直线加速器放射处理。利用MTT实验观察细胞增殖情况,采用克隆实验比较细胞放射敏感性,使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周期及凋亡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GFR、磷酸化EGFR(p-EGFR)及p-Akt表达水平。结果 与放疗组比较,放疗+吉非替尼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能显著抑制A549细胞增殖,升高G0/G1期所占比例,提升细胞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而HCC827细胞则无明显改变( P >0.05);A549细胞、HCC827细胞的放疗+吉非替尼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的放疗增敏系数显著高于放疗组( P <0.05);A549细胞放疗+吉非替尼组、放疗+尼妥珠单抗组EGFR、p-EGFR及p-Akt表达水平较放疗组显著降低( P <0.05),但HCC827细胞则无明显改变( P >0.05)。结论 吉非替尼及尼妥珠单抗联合放疗可阻滞A549细胞于G0/G1期,下调EGFR、p-EGFR及p-Akt表达水平,增加细胞放疗敏感性,而对HCC827细胞则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 尼妥珠单抗 吉非替尼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调IGF-1R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吉非替尼耐药性的影响 被引量:4
18
作者 刘俊 宁兰兰 +3 位作者 赵子文 马为 王汉平 徐邦牢 《山东医药》 CAS 2019年第7期41-44,共4页
目的探讨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吉非替尼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取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亲本细胞体外培养;采用低浓度吉非替尼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A549/GR(阳性对照组);随后构建慢病毒IGF-... 目的探讨下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IGF-1R)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吉非替尼耐药性的影响。方法取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为亲本细胞体外培养;采用低浓度吉非替尼逐步加量诱导法,建立吉非替尼耐药细胞株A549/GR(阳性对照组);随后构建慢病毒IGF-1R-siRNA表达载体和NC-siRNA表达载体,并用脂质体法分别转染亲本细胞株,将其设为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用real-time RCR法、Western blotting法分别检测实验组和阴性对照组中的IGF-1R的mRNA和蛋白。采用CCK-8比色法测算实验组、阴性对照组吉非替尼培养12、24、48 h时的细胞活性。结果实验组细胞IGF-1R的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比阴性对照组下调(P均<0.05)。实验组吉非替尼培养24、48 h时的细胞活力较阴性对照组低(P均<0.01)。结论下调IGF-1R可减弱人肺腺癌A549细胞对吉非替尼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 肺肿瘤 吉非替尼 细胞耐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的护理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红涛 宋小花 +2 位作者 肖桂英 王笑碧 张玉碧 《护士进修杂志》 2012年第24期2247-2249,共3页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7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单药治疗90d后,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用药期间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9.63...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单药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选择27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单药治疗90d后,评价其疗效及不良反应,并对用药期间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29.63%(8/27),疾病控制率为74.07%(20/27);不良反应有皮疹13例(48.15%),恶心呕吐12例(44.44%),腹泻9例(33.33%),肝功能异常3例(11.11%),口腔溃疡2例(7.41%)。结论用药前进行宣教,用药期间加强观察,及时发现不良反应,并进行护理干预和对症处理,可保证用药安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老年患者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活性化合物高良姜素与吉非替尼抗非小细胞肺癌的协同增效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沈存思 杨福州 +3 位作者 项莹颖 陈古月 纪建建 张正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中药活性化合物高良姜素(Galangin)与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抗肺癌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药单用及联用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两... 目的探讨中药活性化合物高良姜素(Galangin)与肺癌靶向药物吉非替尼(Gefitinib)抗肺癌的协同增效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CCK-8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两药单用及联用时对A549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促凋亡作用;Western blot检测两者单用及联用时对各组凋亡相关蛋白及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适宜浓度的Galangin与Gefitinib联用可更有效地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协同作用显著;利用CompuSyn软件测得联合指数(Combination index,CI)<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单用Gefitinib相比,两药联用可进一步降低p-EGFR、p-STAT3、Bcl-2的蛋白水平,提高Cleaved Caspase-3、Cleaved PARP、Bax的蛋白水平。结论在体外水平,Galangin与Gefitinib联用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对EGFR/STAT3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其机制之一,两者联用协同抗癌的作用值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良姜素 吉非替尼 非小细胞肺癌 联合指数 协同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