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 Enhanced 4-ary PAM Signal Detection under Low SNR 被引量:2
1
作者 Linlin Liang Nina Zhang +1 位作者 Haiyan Huang Zan Li 《China Communications》 SCIE CSCD 2019年第4期196-207,共12页
To boost the performance of 4-ary pulse amplitude modulated(PAM) at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 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BSR) system is introduced into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get a reliable signal ... To boost the performance of 4-ary pulse amplitude modulated(PAM) at low signal-to-noise ratio(SNR), 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BSR) system is introduced into digital 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get a reliable signal detection scheme. In this paper, we first analyse BSR system for different amplitudes of 4-ary PAM signals. The steadystate of the bistable system will be statistically distinct, and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detection scheme is confirmed. On this basis, we present a detailed study on steady-state transitions of the BSR system, and an explicit expression of the bistable system parameters is derived. By setting the bistable system parameters, bistable system, 4-ary PAM signal, and noise reach the resonance state, and the BSR-based detection scheme is implemented. Moreover, we derive an analytical expression to calculate the symbol error rate(SER) of 4-ary PAM signals with the BSR-based detection under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AWGN). Finally, the simulation results validate that BSR-based detection scheme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performance while efficiently reducing the symbol error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ary pulse amplitude modulated signal detection Low SNR SYMBOL error rate(SER) BISTABLE stochastic resonance(B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普勒效应的伪码调相及其与PAM复合引信的抗噪声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周新刚 赵惠昌 +1 位作者 涂友超 李军华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874-1877,共4页
该文研究基于多普勒效应的伪码调相及其与脉冲幅度调制(PAM)复合引信的抗噪声性能。首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然后,推导了其接收机的总调制制度增益,分析了多普勒频率、伪码周期和脉冲宽度对抗噪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伪码调相与PAM复合... 该文研究基于多普勒效应的伪码调相及其与脉冲幅度调制(PAM)复合引信的抗噪声性能。首先介绍了其工作原理;然后,推导了其接收机的总调制制度增益,分析了多普勒频率、伪码周期和脉冲宽度对抗噪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伪码调相与PAM复合引信的抗噪声性能强于伪码调相引信,并且通过对脉冲宽度、伪码序列周期和工作频率的设计可以保证两种引信良好的抗噪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信 伪码调相 脉冲幅度调制 多普勒频率 信噪比增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线宽容忍度的高谱效SSB-PAM-DD方案
3
作者 卢东旭 周娴 +3 位作者 刘飞 霍佳皓 苑金辉 隆克平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6-44,共9页
针对低成本下的高色散(CD)稳健性单边带(SSB)直接检测(DD),对3种单边带脉冲幅度调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其中在发射端加入下变频的方案可获得最大频谱利用率,但恶化了系统对激光器线宽的容忍度。鉴于此,根据单边带脉冲幅度调制信号的特性,... 针对低成本下的高色散(CD)稳健性单边带(SSB)直接检测(DD),对3种单边带脉冲幅度调制方案进行了分析,其中在发射端加入下变频的方案可获得最大频谱利用率,但恶化了系统对激光器线宽的容忍度。鉴于此,根据单边带脉冲幅度调制信号的特性,提出了一种包含相位损伤免疫均衡算法和改进盲相位补偿算法的数字信号处理方案。仿真结果表明,针对112 Gbit/s的单边带脉冲幅度直接检测,无论是背靠背还是传纤80 km场景,在同一误码率阈值下改进方案可容忍线宽为1 MHz,而原始方案仅为100 kHz,实现了高谱效、高线宽容忍度的低成本单边带脉冲幅度调制信号传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边带 脉冲幅度调制 直接检测 激光器线宽 信号均衡 相位补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短基线在低频基阵指向性测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解建宇 赵鹏 +3 位作者 王月兵 盛勇杰 佟昊阳 赵涵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40-46,共7页
随着水声换能器工作频率的降低,实验室空间很难达到自由场和远场测量的要求。而开阔水域的水下环境复杂,基阵很难实现更深层次的吊放,需要安装价格昂贵的吊装平台来获取标准声源与待测基阵之间的相对位姿,效率低且维护成本高。文章采用... 随着水声换能器工作频率的降低,实验室空间很难达到自由场和远场测量的要求。而开阔水域的水下环境复杂,基阵很难实现更深层次的吊放,需要安装价格昂贵的吊装平台来获取标准声源与待测基阵之间的相对位姿,效率低且维护成本高。文章采用超短基线定位技术,信号选用线性调频脉冲信号与伪随机编码脉冲信号,并分别基于脉冲压缩法和复相关算法实现距离和相位测量。比对湖上定位精度试验和基阵指向性标定静态试验的结果显示:角度误差为2.5°以内;-6 dB波束宽度在2~10 kHz频率范围内测量误差在5.38%以内。证明超短基线定位在低频基阵指向性标定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短基线 指向性 换能器 线性调频脉冲信号 伪随机编码脉冲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伪码体制引信的抗噪声调频干扰性能分析 被引量:12
5
作者 刘己斌 王李军 赵惠昌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925-1932,共8页
在介绍伪码体制引信的工作原理和噪声调频干扰原理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伪码调相引信和伪码调相与PAM复合引信在噪声调频干扰环境下的总信干比增益,并仿真实现了伪码体制引信的工作过程,得出的仿真总信干比增益与理论的推导值接近.理论... 在介绍伪码体制引信的工作原理和噪声调频干扰原理的基础上,详细推导了伪码调相引信和伪码调相与PAM复合引信在噪声调频干扰环境下的总信干比增益,并仿真实现了伪码体制引信的工作过程,得出的仿真总信干比增益与理论的推导值接近.理论和仿真结果及输出的相关值证明,一般而言,伪码体制引信具有较强的抗噪声调频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伪随机码 pam 噪声调频干扰 引信 信干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研究 被引量:23
6
作者 李泽 栗苹 +2 位作者 郝新红 闫晓鹏 王建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01-1008,共8页
为提高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定量研究有源噪声干扰对其作用机理,以处理增益为表征参量,基于功率谱定量研究了脉冲多普勒引信的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理论推导了在射频噪声、噪声调幅和噪声调频干扰作用下脉冲多普勒引信从... 为提高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定量研究有源噪声干扰对其作用机理,以处理增益为表征参量,基于功率谱定量研究了脉冲多普勒引信的抗有源噪声干扰性能。理论推导了在射频噪声、噪声调幅和噪声调频干扰作用下脉冲多普勒引信从接收回波至相关检测这一过程的输入、输出信干比和处理增益,获得了影响脉冲多普勒引信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的信号特征参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定量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脉冲多普勒引信具有较强的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抗有源噪声干扰能力主要决定于脉冲占空比与多普勒滤波器带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兵器科学与技术 脉冲多普勒引信 有源噪声干扰 信干比 处理增益 射频噪声 噪声调幅干扰 噪声调频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连续相位QPSK调制的简化接收机 被引量:2
7
作者 林永照 吴成柯 +1 位作者 王布宏 陈娜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18-423,共6页
针对连续相位QPSK(Continous Phase QPSK,CPQPSK)调制传统最佳接收机复杂度随整形脉冲长度呈指数增长问题,提出了基于劳伦特分解的简化接收机.通过将劳伦特分解应用到CPQPSK方案,推导出了CPQPSK信号PAM叠加的形式,得出了基于劳伦特分解... 针对连续相位QPSK(Continous Phase QPSK,CPQPSK)调制传统最佳接收机复杂度随整形脉冲长度呈指数增长问题,提出了基于劳伦特分解的简化接收机.通过将劳伦特分解应用到CPQPSK方案,推导出了CPQPSK信号PAM叠加的形式,得出了基于劳伦特分解的全响应CPQPSK最佳接收机.根据PAM信号被调制脉冲的特点,当仅选用其中部分滤波器,得到了降低复杂度的全响应CPQPSK接收机,并对接收机的性能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在信噪比较高的情况下,仅用3个匹配滤波器的简化接收机就可以达到用8个匹配滤波器的最佳接收机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位调制 脉冲幅度调制 接收机 劳伦特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干移频干扰幅度补偿技术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潘小义 王伟 +1 位作者 熊跃军 张文明 《现代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90-93,共4页
基于储频数据的移频干扰可以产生压制或欺骗的干扰效果。但移频带来的信号失配,会导致脉压后不能在雷达显示屏上产生亮度一致的假目标,有可能降低假目标被检测到的概率。基于此,推导了信号失配损失与移频值大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采... 基于储频数据的移频干扰可以产生压制或欺骗的干扰效果。但移频带来的信号失配,会导致脉压后不能在雷达显示屏上产生亮度一致的假目标,有可能降低假目标被检测到的概率。基于此,推导了信号失配损失与移频值大小之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采用幅度调制补偿的相干移频干扰方法,可以很好地使得脉压后假目标幅度趋于一致。最后通过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幅度补偿 移频干扰 假目标 线性调频信号 脉冲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WB-IR室外通信信道模型及其容量近似求解 被引量:3
9
作者 马龙 王庭昌 《电波科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95-600,共6页
针对几公里范围的军事通信,在经验测试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的超宽带冲激无线电(UWB-IR)室外通信的信道模型,通过仿真对在该模型条件下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化简和近似求解的方法,对其容量进行了分析和计算。
关键词 UWB—IR 信道建模 信道容量 脉冲幅度调制 脉冲位置调制 脉冲重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限幅失真对线性调频脉冲压缩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赵强 林强 +1 位作者 王红 刘洋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2期176-180,共5页
针对探测目标处于强点杂波干扰环境时,对因限幅失真而引起的线性调频(LFM)信号脉冲压缩输出波形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限幅失真对脉压输出波形的主要影响是在时域形成了与目标信号具有相同多普勒特性但幅度始终小... 针对探测目标处于强点杂波干扰环境时,对因限幅失真而引起的线性调频(LFM)信号脉冲压缩输出波形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与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限幅失真对脉压输出波形的主要影响是在时域形成了与目标信号具有相同多普勒特性但幅度始终小于目标信号幅度的镜像回波,易造成信号检测时虚警率的升高;限幅比例、信杂比以及信号重叠度对因限幅失真而产生的镜像回波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提出了一种解决因镜像回波的出现而使虚警率升高这一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限幅失真 线性调频 脉冲压缩 镜像回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FM-BC脉压雷达信号处理系统的仿真 被引量:5
11
作者 章桂永 胡波 《舰船电子对抗》 2009年第5期61-64,共4页
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Matlab软件研究了具有线性调频-二相编码(LFM-BC)信号体制脉冲压缩雷达的信号处理仿真,提出了一个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仿真雷达信号、系统噪声与杂波和LFM-BC脉压雷达系统中信号的动态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多普勒... 运用数字信号处理理论和Matlab软件研究了具有线性调频-二相编码(LFM-BC)信号体制脉冲压缩雷达的信号处理仿真,提出了一个仿真模型,该模型能够仿真雷达信号、系统噪声与杂波和LFM-BC脉压雷达系统中信号的动态处理过程,具有很好的多普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达信号处理 线性调频 二相编码 脉冲压缩 恒虚警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RSOA再调制WDM-PON的移动前传调制方式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春蕾 赵凯 杨勋发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9-12,共4页
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作为移动前传解决方案,研究了基于RSOA的WDM-PON移动前传网络在下行速率40Gb/s、上行速率10Gb/s时不同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上行信号采用不归零(NRZ)码,下行信号分别采用光双二进制(ODB)、改进型双... 将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WDM-PON)作为移动前传解决方案,研究了基于RSOA的WDM-PON移动前传网络在下行速率40Gb/s、上行速率10Gb/s时不同调制方式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上行信号采用不归零(NRZ)码,下行信号分别采用光双二进制(ODB)、改进型双二进制(MDB)、4阶强度调制(PAM-4)和差分相移键控(DPSK)调制方式。通过建立仿真系统,研究4种下行调制方式时的系统性能,测得了上/下行信号的眼图和Q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分复用无源光网络 反射型半导体光放大器 差分相移键控 4阶强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脉冲幅度调制的两发一收可见光通信系统 被引量:12
13
作者 石蒙 张梦洁 迟楠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为了提高传统点对点单输入单输出(SISO)可见光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可见光系统。考虑到接收端系统复杂度的问题,多输入单输出(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则更受关注。本文研究了基于脉冲幅度调制(PAM)的MISO可见光通信系... 为了提高传统点对点单输入单输出(SISO)可见光系统的传输速率,提出了多输入多输出(MIMO)的可见光系统。考虑到接收端系统复杂度的问题,多输入单输出(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则更受关注。本文研究了基于脉冲幅度调制(PAM)的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并通过实验证明该系统在特定场景中的运用优势。此外,针对可见光通信系统中LED光源、功率放大器等关键器件存在非线性效应,本文基于两发一收的2×1 MISO可见光通信系统,设计了两路低阶PAM信号在光域叠加产生高阶PAM信号的新型的等概率编码映射方案,并通过RGB-LED的红灯完成净比特速率700 Mb/s的传输实验系统验证,证明了此方案在实际中的可行性及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通信 可见光通信 多输入单输出 等概率编码 脉冲幅度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 Gbit/s无源光网络技术进展和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耿丹 郭勇 +2 位作者 印永嘉 马壮 张伟良 《电信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8-132,共5页
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业务的产生以及PON传输5G移动前传和回传信号的需求,要求PON能支持单波超过10 Gbit/s速率的传输。当线路速率超出10 Gbit/s时,色散和功率预算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25 Gbit/s PON系统的研究进展和... 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新业务的产生以及PON传输5G移动前传和回传信号的需求,要求PON能支持单波超过10 Gbit/s速率的传输。当线路速率超出10 Gbit/s时,色散和功率预算成为限制系统性能的主要因素。介绍了25 Gbit/s PON系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并对采用基于零色散附近的25 Gbit/s速率的EML、分别基于25 Gbit/s和10 Gbit/s速率的APD接收机进行了实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采用25 Gbit/s速率的APD,EML的发射光功率设置为+5 d Bm,在没有光放大器的情况下,可以达到10 Gbit/s对称的吉比特无源光网络的32 d Bm的N2级别的光功率预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25 Gbit/s 光双二进制 脉冲幅度调制 电双二进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NLFM的超低旁瓣脉冲压缩方法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刘萍 邹林 +2 位作者 周云 于雪莲 汪学刚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5期527-531,共5页
在新型的天气雷达中,由于地面杂波反射强度能达到30~55 dB,为了测量雨水强度,要求旁瓣电平小于60 dB。相对于线性调频信号通过幅度加权得到低旁瓣输出,非线性调频信号(NLFM)无需加权就可以得到很低的主副瓣比,因此没有加权引起... 在新型的天气雷达中,由于地面杂波反射强度能达到30~55 dB,为了测量雨水强度,要求旁瓣电平小于60 dB。相对于线性调频信号通过幅度加权得到低旁瓣输出,非线性调频信号(NLFM)无需加权就可以得到很低的主副瓣比,因此没有加权引起的信噪比损失和主瓣展宽等问题。但是对非线性调频信号直接匹配滤波只能获得-40 dB左右的主副瓣比,无法满足天气雷达实际应用的需要,因此文中提出一种基于非线性调频信号的改进设计方法,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有效降低旁瓣电平,获得-73 dB的主副瓣比,但也会引入一定的信噪比(SNR)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压缩 非线性调频信号 相位逗留法 幅度加权函数的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两种雷达脉冲压缩信号的性能分析 被引量:4
16
作者 徐景明 朱灿焰 《兵工自动化》 2010年第8期60-63,共4页
为提高雷达的抗干扰性能,介绍了线性调频和混沌二相编码两种脉冲压缩信号的原理,分析了各自信号特点。在MATLAB仿真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这两种雷达脉冲压缩信号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脉压信号都能满足大时宽带宽的要求,... 为提高雷达的抗干扰性能,介绍了线性调频和混沌二相编码两种脉冲压缩信号的原理,分析了各自信号特点。在MATLAB仿真的基础上,从5个方面分析比较了这两种雷达脉冲压缩信号的性能。仿真结果表明,这两种脉压信号都能满足大时宽带宽的要求,脉压后的信号具有较高的主副瓣之比,并且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冲压缩 线性调频 混沌二相编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复合调制信号的脉冲压缩及DSP实现 被引量:3
17
作者 徐景明 朱灿焰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0年第5期448-451,共4页
线性调频信号和二相编码信号广泛应用于脉冲压缩雷达系统中,基于这两种信号的分析,推导出一种线性调频与混沌二相编码复合调制信号。采用DSP信号处理器件实现雷达信号处理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高等优点。以TI公司的TMS320C6713DSP为核心... 线性调频信号和二相编码信号广泛应用于脉冲压缩雷达系统中,基于这两种信号的分析,推导出一种线性调频与混沌二相编码复合调制信号。采用DSP信号处理器件实现雷达信号处理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高等优点。以TI公司的TMS320C6713DSP为核心,依据工程实现的通用结构,实现了该复合调制信号频域数字脉冲压缩处理,给出了系统的实现框图和脉压结果。结果表明,该复合调制信号易于产生及处理,且工程实现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脉冲压缩 线性调频 混沌二相编码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集成接收机的信号处理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乾名 林琮凯 +3 位作者 朱硕隆 曲勃源 郑嘉利 张振荣 《光通信技术》 2023年第4期32-37,共6页
针对在光接入网中传统相干接收机存在成本高、算法处理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低成本的简化相干接收机(SCR)信号处理方法。发送端使用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PAM4)高阶码型进行信号调制,接收端对输出信号先后采用不平衡度补偿算法、反馈式全... 针对在光接入网中传统相干接收机存在成本高、算法处理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低成本的简化相干接收机(SCR)信号处理方法。发送端使用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PAM4)高阶码型进行信号调制,接收端对输出信号先后采用不平衡度补偿算法、反馈式全数字时钟恢复算法进行处理,并通过帧同步、码元判决后计算误码率。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系统中有着良好性能,在输入信号光功率为-9 dBm时,系统误码率为10^(-4)量级,低于硬判决前向纠错(HD-FEC)门限的误码率判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化相干接收机 四电平脉冲幅度调制 信号处理 不平衡度补偿算法 时钟恢复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激随机共振及纠错码技术的应用
19
作者 夏竞 徐博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04-1407,共4页
为了有效地降低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比特误码率,提出了纠错编码与参数调节随机共振技术的结合.在经过噪声污染后,依据参数调节随机共振技术的性质,给出通过系统参数调节的二进制脉冲幅值调制(PAM)输入信号的渐近误码率公式,应用纠错码... 为了有效地降低数字信号传输过程中的比特误码率,提出了纠错编码与参数调节随机共振技术的结合.在经过噪声污染后,依据参数调节随机共振技术的性质,给出通过系统参数调节的二进制脉冲幅值调制(PAM)输入信号的渐近误码率公式,应用纠错码技术采用中间值估计的方法得到修正的比特误码率.数字仿真试验证实,理论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吻合,纠错码技术与参激随机共振技术的结合应用于二进制基带信号传输,可以降低误码率,从而可以得到更好的效果,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参激随机共振 二进制pam信号 纠错码 汉明码 比特误码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G/50G PON技术发展趋势 被引量:10
20
作者 成刚 《光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35-38,共4页
在10G无源光网络(PON)商用之后,下一代PON的成本和向前兼容性是影响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尽量利用运营商在现有光分配网络(ODN)上的投资以及与原来的PON共存,着重讨论基于时分复用(TDM)的单波长25G PON方案的物理层技术以及成本控... 在10G无源光网络(PON)商用之后,下一代PON的成本和向前兼容性是影响后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为了尽量利用运营商在现有光分配网络(ODN)上的投资以及与原来的PON共存,着重讨论基于时分复用(TDM)的单波长25G PON方案的物理层技术以及成本控制相关的技术要点。对于50G PON的技术演进,则简要介绍了调制方案的特点和新引入的数字信号处理(DSP)技术。最后对25G和50G PON在行业内的现状和发展做了归纳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光网络 脉冲幅度调制 NRZ调制 数字信号处理 时分复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