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覆冰荷载下高压输电塔有限元分析
1
作者 张立洁 沙丽荣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建立高压输电塔有限元模型,用梁单元模拟塔架,得到塔架在其自重、覆冰荷载,风荷载等共同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同时分析输电塔倒塌破坏的原因及破坏形式,在3种不同的特殊工况下确定出输电塔塔架中相对薄弱的位置,... 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建立高压输电塔有限元模型,用梁单元模拟塔架,得到塔架在其自重、覆冰荷载,风荷载等共同作用下的承载能力,同时分析输电塔倒塌破坏的原因及破坏形式,在3种不同的特殊工况下确定出输电塔塔架中相对薄弱的位置,为工程设计提出理论依据,为输电塔的实际施工和整体形状设计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杯型输电塔 有限元分析 风荷载 覆冰荷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理论研究
2
作者 李易凡 王雨伦 +2 位作者 赵继之 庄亮东 吴桢灏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4,共9页
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一种高效的耗能减震结构体系,但由于试验研究的数量有限,仅从单个构件试验并不能完全证明该结构体系的优越性和适用性。该文对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展开理论研究,详细分析了... 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是一种高效的耗能减震结构体系,但由于试验研究的数量有限,仅从单个构件试验并不能完全证明该结构体系的优越性和适用性。该文对带竖向连梁的偏心支撑组合框架展开理论研究,详细分析了各设计参数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首先,该文建立该结构体系的结构力学理论模型,推导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布结果与变形分布结果,并提出该结构的理论骨架曲线,给出理论骨架曲线关键点的计算方法,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根据该文建立的理论模型,可计算出在不同侧向荷载作用下,结构的内力分布与变形模式。此外,理论模型分析的结果显示,在引入偏心支撑构件后,原组合框架的梁端和柱端的内力增加,跨中框架梁内力增加,混凝土板的损伤增加,结构的侧向刚度明显提升,与试验结果分析得到的结论完全一致,进一步验证理论模型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心支撑组合框架 剪切连梁 理论力学模型 骨架线 参数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竖向荷载作用下单榀张弦梁结构静力分析
3
作者 唐东平 《广东建材》 2024年第12期111-114,共4页
张弦梁结构由于其优良的结构性能和美观的外形,自80年代首次出现以来,在大跨度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单榀张弦梁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张弦梁与曲梁、索拱等不同结构类型的受力分析比较;并结合实例工程对张弦... 张弦梁结构由于其优良的结构性能和美观的外形,自80年代首次出现以来,在大跨度公共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本文综述了单榀张弦梁结构竖向荷载作用下的静力性能;张弦梁与曲梁、索拱等不同结构类型的受力分析比较;并结合实例工程对张弦梁结构静力性能进行受力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弦梁结构 预应力 静力性能 柔性拉索 撑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燕尾榫节点刚度分析 被引量:42
4
作者 赵鸿铁 张海彦 +2 位作者 薛建阳 隋龑 吴磊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0-454,共5页
通过对典型燕尾榫榫卯连接的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榫卯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试验得出榫卯连接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并拟合出了弯矩-转角的关系方程和榫卯接节点恢复力模型,由实验结果给出了木结构榫卯连接刚... 通过对典型燕尾榫榫卯连接的模型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了榫卯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试验得出榫卯连接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并拟合出了弯矩-转角的关系方程和榫卯接节点恢复力模型,由实验结果给出了木结构榫卯连接刚度的非线性变化.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燕尾榫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脚手板的力学性能研究
5
作者 曾淑琴 《山西建筑》 2024年第4期59-62,共4页
目前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脚手板有角钢边框和矩管边框两种形式。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4种脚手板模型和2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模型进行了有限元静力计算,通过对比发现角钢脚手板和矩管脚手板在变形上均符合规范要求;在承载能力上... 目前现有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脚手板有角钢边框和矩管边框两种形式。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4种脚手板模型和2种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整体模型进行了有限元静力计算,通过对比发现角钢脚手板和矩管脚手板在变形上均符合规范要求;在承载能力上,由于风荷载会引起走道板纵向边框产生侧弯,角钢脚手板抗侧弯存在局限,故承载能力远小于矩管脚手板,在风荷载较大时不建议采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脚手板 ANSYS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构架加固试验研究 被引量:21
6
作者 赵鸿铁 薛自波 +2 位作者 薛建阳 曹荣兰 吴磊 《世界地震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72-76,共5页
通过对未加固构架和加固构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碳纤维布加固效果和构架的抗震性能。试验得出构架水平力和水平位移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根据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特征,得出了水平力和位移的关系方程和构架恢复力模型,从强度、刚度... 通过对未加固构架和加固构架低周反复荷载试验,研究碳纤维布加固效果和构架的抗震性能。试验得出构架水平力和水平位移的滞回曲线及骨架曲线,根据滞回曲线和骨架曲线的特征,得出了水平力和位移的关系方程和构架恢复力模型,从强度、刚度、变形能力几个方面说明加固效果较好。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提供了有用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加固 碳纤维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结构透榫节点特性试验分析 被引量:32
7
作者 赵鸿铁 董春盈 +2 位作者 薛建阳 隋龑 张海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5-318,共4页
通过透榫节点柱架模型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得出了透榫节点的弯矩-转角滞回曲线、骨架曲线、节点回复力模型.根据试验数据,分析了透榫节点的半刚性连接特性和刚度退化规律.研究结果为古建筑的抗震性能研究和修缮加固工作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 木结构 透榫 滞回曲线 骨架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判定杆系结构动力稳定的新方法——应力变化率法 被引量:18
8
作者 杜文风 高博青 +1 位作者 董石麟 谢忠良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6-510,共5页
针对结构动力失稳的判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杆系结构动力稳定分析的应力变化率法.基于杆系结构发生动力失稳时的总应变能突变特征,推导总应变能同杆单元应力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应力变化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判定系结构动力失稳... 针对结构动力失稳的判定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杆系结构动力稳定分析的应力变化率法.基于杆系结构发生动力失稳时的总应变能突变特征,推导总应变能同杆单元应力变化率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应力变化率的变化规律,建立了判定系结构动力失稳的应力变化率准则.以四种突间杆系结构为例,应用应力变化率准则进行了结构的动力稳定分析,并将结果同位移准则分析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应力变化率准则可以有效判定杆系结构的动力失稳,并且在判定结构的局部失稳方面非常有效和明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杆系结构 动力稳定 应力变化率准则 位移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堤坝高聚物防渗墙静力荷载试验与数值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王复明 徐建国 +2 位作者 杨柳 钟燕辉 李嘉 《建筑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34,共8页
为了对比高聚物防渗墙和混凝土防渗墙在静力荷载下的受力特性,以非水反应类聚氨酯高聚物防渗墙和混凝土防渗墙为实例,开展了2种防渗墙在静力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静力荷载下防渗墙的受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 为了对比高聚物防渗墙和混凝土防渗墙在静力荷载下的受力特性,以非水反应类聚氨酯高聚物防渗墙和混凝土防渗墙为实例,开展了2种防渗墙在静力荷载下的试验研究。同时利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静力荷载下防渗墙的受力特性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高聚物防渗墙在相同的静力荷载作用下应力值远小于混凝土防渗墙,且高聚物防渗墙与土体变形协调能力较好,不易发生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聚物防渗墙 静力荷载试验 数值分析 压应力 混凝土防渗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结构古建筑的概念设计思想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鸿铁 张锡成 +2 位作者 薛建阳 隋 张风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57-463,共7页
依据现有的工程设计及抗震理念,对木结构古建筑中所蕴含的概念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平面布局具有规则性、对称性及均匀性,可减小因体型不规则而产生的不利扭转效应;竖向结构布置对高宽比做了限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倾覆... 依据现有的工程设计及抗震理念,对木结构古建筑中所蕴含的概念设计思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构的平面布局具有规则性、对称性及均匀性,可减小因体型不规则而产生的不利扭转效应;竖向结构布置对高宽比做了限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倾覆性;柱与础石的平置浮搁式连接、铺作层的设置以及节点的榫卯连接方式共同构成了一个具有多重隔震、减震结构层次的木构架结构体系;柱架系统中柱列生起、侧脚的构造作法以及柱间斜撑的设置,提高了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能力;抬梁式屋架系统为"替力梁架",在相同荷载、相同跨度情况下可大大减小截面尺寸,是对结构受力及选材的综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建筑 木结构 概念设计 结构体系 构造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木结构建筑分布及其震害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陆伟东 邓大利 +2 位作者 居兴鹏 程小武 杨会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64-469,共6页
我国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除了古代木结构建筑,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存在许多木结构承重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抗震设计,抗震性能较差,历次地震也表明此类建筑震害较为严重,往往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经济财产损失.对我国木结... 我国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除了古代木结构建筑,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还存在许多木结构承重建筑.这些建筑大多没有经过正规的抗震设计,抗震性能较差,历次地震也表明此类建筑震害较为严重,往往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及经济财产损失.对我国木结构主要分布情况进行了归纳整理,着重分析了西南、西北地震高烈度地区的木结构形式,并对木结构建筑的主要震害进行了总结.西南、西北地区存在着量大面广、危险性大的木构架承重建筑,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急需进行加固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 西南、西北地区 震害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频率比时立管两向涡激振动及疲劳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唐世振 黄维平 +1 位作者 刘建军 邓跃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24-128,共5页
考虑四种不同频率比(流向荷载频率/横向荷载频率)情况下,立管两向涡激振动的幅值和疲劳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频率比且低约化速度条件下,流向自由度对横向振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6.3<约化速度<8.0时,考虑顺流向振动时横向振动... 考虑四种不同频率比(流向荷载频率/横向荷载频率)情况下,立管两向涡激振动的幅值和疲劳的变化。结果表明:较低频率比且低约化速度条件下,流向自由度对横向振动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6.3<约化速度<8.0时,考虑顺流向振动时横向振动幅值明显增加。随着频率比的增加,顺流向振动对横向振动的影响逐渐减弱。横向振动对顺流向振动的影响在四种情况下均较为显著,考虑横向振动时顺流向振动幅值急剧增大。两向自由度涡激振动的疲劳在低频率比时明显高于单自由度时的疲劳;顺流向振动疲劳随着频率比的增大受横向振动的影响越来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张式立管 涡激振动 两向自由度 疲劳 动力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铅芯温度效应的橡胶支座参数影响分析 被引量:15
13
作者 秦川 刘文光 +1 位作者 何文福 杨巧荣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182-189,共8页
对铅芯橡胶支座试验中支座力学性能参数的不同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并考虑温度效应对支座铅芯屈服应力影响,采用修正双线性支座模型比较了考虑铅芯温度效应前后支座的累积塑性变形需求,在此基础上选用多条地震动实测记录分析铅芯温度效应... 对铅芯橡胶支座试验中支座力学性能参数的不同确定方法进行比较,并考虑温度效应对支座铅芯屈服应力影响,采用修正双线性支座模型比较了考虑铅芯温度效应前后支座的累积塑性变形需求,在此基础上选用多条地震动实测记录分析铅芯温度效应对隔震支座力学性能和地震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铅芯随着塑性变形的累积和地震能量的耗散温度不断变化,三组不同场地波作用下铅芯屈服应力随着地震动输入的增大均呈现下降趋势,对于中硬土和基岩场地,铅芯屈服应力的国内规范取值较实际计算值偏小,导致支座位移响应的高估和支座剪力响应的低估,不能有效预测地震作用下隔震支座及结构真实地震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芯橡胶支座 温度效应 屈服应力 隔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筋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曹国辉 阳亮 +1 位作者 张锴 彭细荣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506-511,共6页
基于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和内力重分布机理,引入钢筋修正系数预测钢筋混凝土的徐变并且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验证钢筋修正系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徐变模型的配... 基于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和内力重分布机理,引入钢筋修正系数预测钢筋混凝土的徐变并且推导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对相关数据进行拟合分析,验证钢筋修正系数的有效性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现行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徐变模型的配筋混凝土徐变计算公式,并分析老化系数、配筋率、加载龄期等参数对徐变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配筋对混凝土徐变具有抑制作用;当配筋率很小时,配筋对混凝土的相对抑制作用最强,随着配筋率增大,相对抑制作用逐渐降低;加载龄期和配筋对混凝土徐变的影响有叠加作用,并且这种叠加作用不只是简单的线性叠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柱 徐变 钢筋修正系数 基于龄期调整的有效模量法 配筋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密肋壁板结构简化计算模型对比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黄炜 张程华 +4 位作者 姚谦峰 魏晓 荆罡 侯莉娜 穆林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87-191,共5页
密肋壁板结构中多种材料及构件的使用与嵌套,使实体计算模型比较复杂,在结构计算中需要提出简化计算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及现代高层结构计算理论,提出密肋壁板结构弹性阶段简化数值模型与解析模型。利用前期1/10比例振动台试... 密肋壁板结构中多种材料及构件的使用与嵌套,使实体计算模型比较复杂,在结构计算中需要提出简化计算模型。结合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及现代高层结构计算理论,提出密肋壁板结构弹性阶段简化数值模型与解析模型。利用前期1/10比例振动台试验研究结果,采用刚架-复合弹性板模型对结构进行时程分析,并验证简化数值模型的正确性;利用解析模型和数值模型对实际工程进行对比分析,验证解析模型的合理性。理论与试验表明:采用刚架-复合弹性板模型作为密肋壁板结构在弹性阶段的数值模型具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可行性;提出的框架-复合墙模型作为密肋壁板结构在弹性阶段的解析模型较为合理,为实际工程提供了一种较为简化、实用的手算解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肋壁板结构 数值计算模型 解析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基坑降水与地面沉降控制研究 被引量:25
16
作者 骆祖江 张月萍 刘金宝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2007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探讨复杂巨厚松散沉积层以控制地面沉降为目标的最优化深基坑降水设计理论.方法以上海地铁四号线董家渡段隧道修复基坑降水为例,根据基坑降水过程中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转化关系,建立了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与地面沉降的耦合模型,... 目的探讨复杂巨厚松散沉积层以控制地面沉降为目标的最优化深基坑降水设计理论.方法以上海地铁四号线董家渡段隧道修复基坑降水为例,根据基坑降水过程中有效应力和孔隙水压力的转化关系,建立了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与地面沉降的耦合模型,并采用有限差分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在多层含水层复合存在、含水层最深底板埋深达145 m、基坑周围挡水连续墙埋深达65 m,基坑中心下伏第Ⅰ承压含水层上部降压段水位降至埋深40 m时的地下水复杂流动状态及其地面沉降特征.结果得出了抽水井埋深达59 m、抽水井过滤器埋深为44至59 m,30口抽水井联合抽水的坑内优化降水方案.结论深基坑降水三维渗流与地面沉降耦合数值模拟用于复杂巨厚松散沉积层深基坑降水优化设计具有较高的可信度,此类地区采用坑内降水可有效控制基坑周围地面沉降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散沉积层 深基坑降水 地面沉降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建筑木构架长周期地震响应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风亮 赵鸿铁 +1 位作者 薛建阳 隋龑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0-73,共4页
在目前古建筑研究领域中,对木构架的抗震分析绝大多数都是在普通地震动作用下,而对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木构架动力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选择了两条典型的长周期地震波和两条普通的地震波,对古建筑木构架整体结构在两类地震波作用下的动... 在目前古建筑研究领域中,对木构架的抗震分析绝大多数都是在普通地震动作用下,而对长周期地震动作用下的木构架动力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选择了两条典型的长周期地震波和两条普通的地震波,对古建筑木构架整体结构在两类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比较研究。研究表明,台湾集集地震波和Loma-Prieta地震波的长周期成分要比El-Centro地震波和兰州波的长周期成分丰富的多;两条长周期地震波的高频成分远远少于两条普通地震波;在小震时,古建筑木构架对长周期地震动的动力响应值与普通地震动相差不大,而在中震和大震时,对长周期地震动的动力响应值要远远高于普通地震动;大震(400 gal)时木构架的减震效果比中震(220 gal)、小震(110 gal)时的减震效果要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周期地震动 古建筑 木构架 普通地震动 位移 加速度 动力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混凝土组合梁的非线性杆系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9
18
作者 周凌宇 康习军 +1 位作者 余志武 蒋丽忠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316-321,共6页
根据截面应符合平截面假定等基本假设提出了预应力钢 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全过程工作中钢梁下翼缘应力达到0.2fsy、钢梁下翼缘初始屈服、钢梁腹板下翼缘0.3hw高度处屈服及构件正截面破坏这4个特征状态的弯矩、曲率计算公式。基于这些特征点... 根据截面应符合平截面假定等基本假设提出了预应力钢 混凝土简支组合梁全过程工作中钢梁下翼缘应力达到0.2fsy、钢梁下翼缘初始屈服、钢梁腹板下翼缘0.3hw高度处屈服及构件正截面破坏这4个特征状态的弯矩、曲率计算公式。基于这些特征点,运用最小二乘法分析得到组合梁截面弯矩 曲率关系的解析表达式。此外,利用该解析表达式建立了组合梁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推导了组合梁的单元刚度矩阵,编制了相应的非线性全过程分析程序。该方法考虑了混凝土压碎、钢梁材料硬化对结构性能的影响,计算简单,易于在计算机上实现,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混凝土组合梁 非线性杆系 有限元 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框架结构能量流网络及其初步应用 被引量:79
19
作者 张雷明 刘西拉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5-49,共5页
从考察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条件下的能量流动出发,考虑结构杆件以及节点的能量流动状况,建立框架结构的能量流动网络。比较各杆件和节点的能量流动方向及大小,按图论方法得到框架结构内能量流动的关键路径,即结构的最大传力途径;通过比... 从考察框架结构在各种荷载条件下的能量流动出发,考虑结构杆件以及节点的能量流动状况,建立框架结构的能量流动网络。比较各杆件和节点的能量流动方向及大小,按图论方法得到框架结构内能量流动的关键路径,即结构的最大传力途径;通过比较拆除不同杆件对结构系统总体应变能影响的大小,确定结构杆件的重要性;通过跟踪结构杆件的破坏顺序以及结构杆件重要性的变化,确定结构最重要破坏模式。对唐山大地震中倒塌的一个3层框架作了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充分考虑结构受不同荷载作用的影响,可以确定框架结构的杆件重要性、最大传力途径以及最重要破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流网络 杆件重要性 最大传力途径 最重要破坏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形态函数的船闸人字门背拉杆预应力优化计算及调试方法 被引量:6
20
作者 刘礼华 杨斌 +2 位作者 邵倩 魏晓斌 欧珠光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3年第5期914-918,共5页
大型船闸人字门通过在开口面设置预应力背拉杆来提高门体的整体刚度,减少人字门的下垂与扭转变形.文中由闸门平整度和下垂度构造出综合反映人字门整体变形程度的形态函数,并以闸门形态函数为基础,建立了理论体系较完善的背拉杆预应力优... 大型船闸人字门通过在开口面设置预应力背拉杆来提高门体的整体刚度,减少人字门的下垂与扭转变形.文中由闸门平整度和下垂度构造出综合反映人字门整体变形程度的形态函数,并以闸门形态函数为基础,建立了理论体系较完善的背拉杆预应力优化计算模型.通过对长洲水利枢纽船闸人字门背拉杆预应力的计算和调试,表明这种方法简单而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字门 形态函数 背拉杆 预应力 优化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