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酶一步法还原石胆酸制备熊去氧胆酸
1
作者 吕迪 席志文 +3 位作者 解修兵 徐岩 张文池 张荣珍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63-172,共10页
熊去氧胆酸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性胆汁酸,特别是在治疗胆囊炎和胆固醇型胆结石方面有重要应用。利用大肠杆菌全细胞系统中的P450单加氧酶CYP107D1(OleP),在石胆酸7β-位置区域进行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羟基化反应产生熊去氧胆酸。一步法生物... 熊去氧胆酸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性胆汁酸,特别是在治疗胆囊炎和胆固醇型胆结石方面有重要应用。利用大肠杆菌全细胞系统中的P450单加氧酶CYP107D1(OleP),在石胆酸7β-位置区域进行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羟基化反应产生熊去氧胆酸。一步法生物合成熊去氧胆酸可以避免残酷的活熊胆汁提取和低效率的化学合成。通过对OleP的突变体F84Q/S240A/V291G(OlePs)与氧化还原伴侣蛋白的共表达组合设计,构建了一种高效合成熊去氧胆酸的重组表达菌株Escherichia coli BL21/PDR-PDX-SD-AS-OlePs。基于重组菌株E.coli BL21/PDR-PDX-SD-AS-OlePs的全细胞催化反应,熊去氧胆酸产量显著提升,产率为88.28%,比未共表达氧化还原伴侣时的产率提升73.96%。该研究结果在一步法还原石胆酸制备熊去氧胆酸方面取得进展,为以生物废料石胆酸为底物制备熊去氧胆酸开辟了新的合成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50单加氧酶 理性设计 石胆酸 熊去氧胆酸 全细胞一步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possibility for PET plastic recycling by a tailored hydrolytic enzyme
2
作者 Shijie Yu Qinghai Li +1 位作者 Yanguo Zhang Hui Zhou 《Green Energy & Environment》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3-165,共3页
Plastic waste puts a huge burden on the ecosystem due to the current lack of mature recycling technology.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is one of the most produced plastics in the world.Enzymatic decomposition holds... Plastic waste puts a huge burden on the ecosystem due to the current lack of mature recycling technology.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is one of the most produced plastics in the world.Enzymatic decomposition holds the promise of recovering monomers from PET plastic,and the monomers can be used to regenerate new PET products.However,there are still limitations in the activ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existing PET hydrolases.The recent study by Lu et al.introduced a novel PET hydrolase via machine learning-aided engineering.The obtained PET hydrolase showed excellent activ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in the hydrolysis of PET and is capable of directly degrading large amounts of postconsumer PET products.This approach provides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recycling PET waste and is expected to improve the current state of plastic pollution worldw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tic waste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HYDROLYSIS Machine learning Enzymatic depolymerization HYDROLAS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在木质素降解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3
作者 许艳东 杨趁仙 +5 位作者 杨寒香 高梦祥 李天赐 辛颖 段晓杰 朱婷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3期339-347,共9页
在对玉米秸秆、小麦麸皮等植物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发现,木质素结构复杂,难以降解,极大影响了内部活性物质的释放和原料的加工特性。因此,降解木质素是提高植物生物质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步骤之一。常用的木质素降解预处理方法有... 在对玉米秸秆、小麦麸皮等植物生物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发现,木质素结构复杂,难以降解,极大影响了内部活性物质的释放和原料的加工特性。因此,降解木质素是提高植物生物质资源利用价值的重要步骤之一。常用的木质素降解预处理方法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生物法主要是采用微生物或其产生的生物酶对木质素进行降解,其中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dye-decolorizing peroxidases EC.1.11.1.19,DyPs)对木质素的处理具有积极作用,并能够降解不同的染料、氧化类胡萝卜素、甲氧基化芳烃等。DyPs与其他真菌过氧化物酶如木质素过氧化物酶(lignin peroxidase,LiP)、锰过氧化物酶(manganese peroxidase,MnP)存在很大差异,在氨基酸序列、蛋白质结构、催化残基、物理化学性质等方面有很大不同。因此,该文从氨基酸序列、酶学性质等方面综述了DyPs的结构和催化特性,总结了典型的DyPs对木质素的高效降解能力。同时,该文基于基因工程对提高DyPs稳定性和催化活性的研究策略以及DyPs的重要工业应用和面临的挑战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料脱色过氧化物酶 木质素 降解机理 基因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的固定化及其催化合成生物柴油 被引量:6
4
作者 张宝华 潜飞 +2 位作者 叶俊丹 陈斌 张玲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336-1341,共6页
以丝瓜络为载体,对Pseudomonas fluorescens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在25℃、正己烷介质中固定化30 min,脂肪酶与载体的配比为500 U/g。将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在反应温度40℃、餐饮废油与甲... 以丝瓜络为载体,对Pseudomonas fluorescens脂肪酶进行固定化研究。最佳固定化条件为:在25℃、正己烷介质中固定化30 min,脂肪酶与载体的配比为500 U/g。将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用于催化餐饮废油合成生物柴油,在反应温度40℃、餐饮废油与甲醇的摩尔比1:3(甲醇分3次加入)、水质量分数0.4%、无溶剂条件下,甲酯收率最高达88.7%。在相同反应条件下,自制固定化脂肪酶与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进行比较发现,自制固定化脂肪酶的综合应用性能优于固定化Novozym 435脂肪酶。自制固定化脂肪酶重复使用10次后甲酯收率仍达85.5%,适合于工业化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催化剂 固定化 丝瓜络 生物柴油 餐饮废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6
5
作者 王昌梅 张无敌 +3 位作者 陈玉保 尹芳 徐锐 刘士清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907-911,共5页
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醇用量小、甘油易回收和无废物产生等特点。对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脂肪酶类型(动物脂肪酶、植物脂肪酶及微生物脂肪酶)、用于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脂类型(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藻油脂... 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具有反应条件温和、醇用量小、甘油易回收和无废物产生等特点。对用于制备生物柴油的脂肪酶类型(动物脂肪酶、植物脂肪酶及微生物脂肪酶)、用于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原料油脂类型(植物油脂、动物油脂、微藻油脂及废弃油脂)以及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方式(游离脂肪酶催化法、固定化脂肪酶催化法、复合脂肪酶协同催化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与发展方向,如对酶制剂的研究、生物柴油原料的解决以及对脂肪酶的使用方式进行改进,为今后脂肪酶法制备生物柴油的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生物柴油 酶催化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宁微球固载α-淀粉酶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6
6
作者 卢玉栋 林晨霞 +1 位作者 叶琳 吴宗华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57-160,共4页
以单宁微球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α-淀粉酶。探讨了最佳固定化条件,并考察了温度、pH值和淀粉初始浓度等对固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微球对α-淀粉酶的吸附率达到了96.99%。最佳固定条件为:戊二醛质量分数... 以单宁微球为载体,采用戊二醛交联法固定α-淀粉酶。探讨了最佳固定化条件,并考察了温度、pH值和淀粉初始浓度等对固定α-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微球对α-淀粉酶的吸附率达到了96.99%。最佳固定条件为:戊二醛质量分数0.10%,pH5.5,温度25℃,时间2h。固定α-淀粉酶的重复5次后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宁微球 Α-淀粉酶 固定化 催化水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曲霉酸性脂肪酶Tgl的酶学性质及其酯化能力研究
7
作者 李文瑶 陈非凡 +4 位作者 郑佳 刘怡宁 杜丽平 卢彦坪 马立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237-243,共7页
脂肪酶是一种具有水解、酯化、酯交换等多种功能的生物催化剂,为研究脂肪酶的酯化能力,该文克隆表达了来源于黑曲霉的脂肪酶Tgl编码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该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催化合成脂肪酸乙酯的能力。结果表明,脂肪酶Tgl... 脂肪酶是一种具有水解、酯化、酯交换等多种功能的生物催化剂,为研究脂肪酶的酯化能力,该文克隆表达了来源于黑曲霉的脂肪酶Tgl编码基因,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研究该酶的酶学性质及其催化合成脂肪酸乙酯的能力。结果表明,脂肪酶Tgl的最适反应温度为50℃,在50℃下孵育12 h后残余酶活力仍能达到70%左右;最适反应pH值为5.0,在pH 5.0条件下孵育12 h后,其相对酶活力为70%。有机试剂对脂肪酶Tgl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乙醇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最为明显,但是在40%的乙醇体系下,Tgl的残余酶活力仍接近80%。20%的乙醇体系中,Tgl催化合成乙酸乙酯的产量最高,为41.62 mg/L,而在60%乙醇体系中催化合成己酸乙酯的产量最高,可达171.08 mg/L。由此可见,黑曲霉酸性脂肪酶Tgl具有较高的催化脂肪酸乙酯合成的能力,在酿造工业中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曲霉 脂肪酶 生物信息学分析 酶学性质 酯化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的种类、pH和温度对酸性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被引量:10
8
作者 刘幸乐 姚继明 吴远明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1-14,共4页
以8种酸(甲酸、冰醋酸、羟基乙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氨基乙酸和氨基磺酸)配制成pH=5.0的缓冲液,测定酸性纤维素酶在各缓冲液中的活力.同时以冰醋酸作为pH调节剂,采用中心合成设计法,分析和优化pH和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得出线性回... 以8种酸(甲酸、冰醋酸、羟基乙酸、乳酸、柠檬酸、酒石酸、氨基乙酸和氨基磺酸)配制成pH=5.0的缓冲液,测定酸性纤维素酶在各缓冲液中的活力.同时以冰醋酸作为pH调节剂,采用中心合成设计法,分析和优化pH和温度对酶活力的影响,得出线性回归方程和优化值.结果表明,在pH=5.0的条件下,乳酸和酒石酸为酸剂的酶活力高于冰醋酸,羟基乙酸、甲酸和柠檬酸比冰醋酸略低,而氨基乙酸和氨基磺酸明显低于冰醋酸;采用冰醋酸调节pH,酶活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和pH的降低而增加,pH影响的显著性要大于温度.酸性纤维素酶在49.8℃,pH=4.8可以实现最佳的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缓冲液 纤维素酶活力 线性回归 中心合成设计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定化酶球形高分子载体的设计与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薛屏 王居兰 李鹏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7-12,共6页
高分子微球具有一定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能抵抗微生物和酸碱的作用,是优良的固定化酶载体材料。针对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固定化酶对载体材料的性能要求,评述了高分子微球的组成和功能性基团的可设计性、粒径与形态可控性、多孔和大比... 高分子微球具有一定的化学和机械稳定性,能抵抗微生物和酸碱的作用,是优良的固定化酶载体材料。针对制备高活性、高稳定性固定化酶对载体材料的性能要求,评述了高分子微球的组成和功能性基团的可设计性、粒径与形态可控性、多孔和大比表面积等结构性质,概括了载体结构性质对固定化酶催化活性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对不同性质的生物酶"量体裁衣",设计制备特效的载体材料是高分子微球固定化酶研究的发展趋势。同时介绍了固定化青霉素酰化酶和固定化脂肪酶在工业催化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微球载体 固定化酶 酶催化 青霉素酰化酶 脂肪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漆树酶固定化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詹东风 杜予民 钱保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1-74,共4页
本文介绍了用过渡金属水合氧化物固定化漆树漆酶的方法。考察了整合法固定漆树酶的最适条件。对固定化前后漆酶的性质进行了比较,并分析了造成固定化酶与游离酶性质差异的原因。
关键词 漆树酶 固定化酶 制备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催化合成蔗糖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邹义英 谭贤勇 李军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46-550,共5页
本文对蔗糖酯的酶促合成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主要涉及到酶、反应媒介和酰基供体等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蛋白酶、脂肪酶和抗体酶均能区域选择地酰化蔗糖。酶催化合成蔗糖酯通常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吡啶等有毒溶剂... 本文对蔗糖酯的酶促合成研究进行了总结,其中主要涉及到酶、反应媒介和酰基供体等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蛋白酶、脂肪酶和抗体酶均能区域选择地酰化蔗糖。酶催化合成蔗糖酯通常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二甲基亚砜(DMSO)和吡啶等有毒溶剂中进行。近几年来,使用混合溶剂或叔丁醇等毒性较小的溶剂代替毒性较大的溶剂,以及无溶剂条件下酶催化合成蔗糖酯的研究,也越来越受重视。活化酯作为酰基供体得到广泛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酯 酶催化合成 溶剂 酰基供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模型化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活性 被引量:2
12
作者 霍建中 孙云 郝金库 《精细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41-44,共4页
模拟铜一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活性中心,以二(2-苯并咪唑)丙烷(tbz)为桥、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甲胺(MN3)及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苄胺(BN3)为配体合成了3种异双核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并进行了紫... 模拟铜一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的活性中心,以二(2-苯并咪唑)丙烷(tbz)为桥、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胺(N3)、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甲胺(MN3)及二(2-苯并咪唑亚甲基)苄胺(BN3)为配体合成了3种异双核的小分子模型化合物,并进行了紫外、红外表征及元素分析,推测了可能的结构。采用邻苯三酚自氧化法测定了它们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配合物具有一定的拟SOD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化物歧化酶 合成 表征 邻苯三酚自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6-月桂酸单酯的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军生 谭贤勇 《广西工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43-46,共4页
提出了一种酶催化合成蔗糖-6-月桂酸单酯的新方法:在两种有机溶剂混合组成的媒介中,蔗糖与月桂酸乙烯酯在脂肪酶的选择性催化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定向合成蔗糖-6-月桂酸单酯。通过改变溶剂的种类、酶的来源、酶的浓度及反应物料摩尔比等因... 提出了一种酶催化合成蔗糖-6-月桂酸单酯的新方法:在两种有机溶剂混合组成的媒介中,蔗糖与月桂酸乙烯酯在脂肪酶的选择性催化下通过酯交换反应定向合成蔗糖-6-月桂酸单酯。通过改变溶剂的种类、酶的来源、酶的浓度及反应物料摩尔比等因素进行优化反应。最佳的反应条件为:叔戊醇/DM SO=4/1(V/V)的混合体系,100 g/LL ipozym e TL IM,40℃下反应6小时,转化率为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蔗糖-6-月桂酸单酯 酶催化合成 脂肪酶 酯交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 被引量:4
14
作者 刘佳 杨启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357-363,共7页
评述了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新进展,重点分析了酶分子被固载到介孔材料的纳米孔中后,载体孔径尺寸和纳米孔微环境对固定化酶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以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为例,对介孔材料固定化酶在生物柴油制备、生... 评述了介孔材料固定化酶的研究新进展,重点分析了酶分子被固载到介孔材料的纳米孔中后,载体孔径尺寸和纳米孔微环境对固定化酶催化活性及其稳定性可能产生的影响。同时,以水解酶和氧化还原酶为例,对介孔材料固定化酶在生物柴油制备、生物质转化、手性药物及精细化学品合成、生物燃料电池及生物传感器制备等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催化 硅基介孔材料 酶固定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条件下 HP(MA-VAc-MMA)多孔载体固定化微生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洁辉 吴中兴 +1 位作者 郑邦乾 方治华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CSCD 1997年第5期1-7,共7页
本文研究了HP(MA-VAc-MMA)多孔载体静态状况下固定化厌氧微生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效果优于活性炭、活性污泥,固定化效果受单体组成、致孔剂、交联剂等的影响显著。当MA/VAC/MM... 本文研究了HP(MA-VAc-MMA)多孔载体静态状况下固定化厌氧微生物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多孔高分子载体固定化微生物效果优于活性炭、活性污泥,固定化效果受单体组成、致孔剂、交联剂等的影响显著。当MA/VAC/MMA为4/5/1,用DVB与EGDA混合物为交联剂,PVAC与BAC混合物为致孔剂,用量分别为10%,20%,水解度大于30%,粒径40-60目的多孔共聚物栽体,固定化厌氧微生物效果优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高分子 微生物 固定化 多孔载体 生物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ep Insight of Design,Mechanism,and Cancer Theranostic Strategy of Nanozymes 被引量:1
16
作者 Lu Yang Shuming Dong +6 位作者 Shili Gai Dan Yang He Ding Lili Feng Guixin Yang Ziaur Rehman Piaoping Yang 《Nano-Micro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5-217,共53页
Since the discovery of enzyme-like activity of Fe3O4 nanoparticles in 2007,nanozymes are becoming the promising substitutes for natural enzymes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of high catalytic activity,low cost,mild reaction... Since the discovery of enzyme-like activity of Fe3O4 nanoparticles in 2007,nanozymes are becoming the promising substitutes for natural enzymes due to their advantages of high catalytic activity,low cost,mild reaction conditions,good stability,and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duction.Recently,with the cross fusion of nanomedicine and nanocatalysis,nanozyme-based theranostic strategies attract great attention,since the enzymatic reactions can be triggered in the tumor microenvironment to achieve good curative effect with substrate specificity and low side effects.Thus,various nanozymes have been developed and used for tumor therapy.In this review,more than 270 research articles are discussed systematically to present progress in the past five years.First,the discovery and development of nanozymes are summarized.Second,classification and catalytic mechanism of nanozymes are discussed.Third,activity prediction and rational design of nanozymes are focused by highlighting the method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machine learning,biomimetic and chemical design.Then,synergistic theranostic strategy of nanozymes are introduced.Finally,current challenges and future prospects of nanozymes used for tumor theranostic are outlined,including selectivity,biosafety,repeatability and stability,in-depth catalytic mechanism,predicting and evaluating activ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nozymes Classification Prediction and design Catalytic mechanism Tumor theranostic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催化熊果苷酰化反应能力的微生物全细胞培养条件的优化
17
作者 吴涛 李一豪 +5 位作者 胡珀 何婷婷 赵祥杰 杨荣玲 李晓滟 朱伟杰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37-142,共6页
熊果苷是一种具有抗炎、抑菌、镇咳、美白等多种药理活性的糖苷类化合物,但其脂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全细胞催化其酰化反应,可获得具有生物活性好及生物利用度高的熊果苷酯衍生物。由于目前全细胞原始培养基配方所... 熊果苷是一种具有抗炎、抑菌、镇咳、美白等多种药理活性的糖苷类化合物,但其脂溶性差、生物利用度低,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全细胞催化其酰化反应,可获得具有生物活性好及生物利用度高的熊果苷酯衍生物。由于目前全细胞原始培养基配方所得的细胞生物量较低,故该研究以熊果苷辛酰化为反应模型,以米曲霉为菌种,探究了全细胞培养条件对细胞生物量及其催化效率的影响,以期获得较多生物量、较高催化活性的全细胞催化剂。结果表明,米曲霉在6.0 g/L大豆油、7.0 g/L胰蛋白胨、5.0 g/L(NH_(4))_(2)SO_(4)和0.2 g/L CaCl2的培养基中,于30℃、180 r/min培养48 h,米曲霉全细胞生物量达到6.28 g/L,较初始培养基提高了4.39倍,熊果苷转化率达99.55%。该研究设计的可催化熊果苷酰化反应的新型微生物全细胞培养体系,具有成本低、高效、高选择性等优点,为熊果苷酯衍生物的工业化制备提供了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苷 全细胞催化 酰化反应 培养条件优化 生物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PL酶对苎麻织物抛光处理最佳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俊萍 崔淑玲 《印染助剂》 CAS 2008年第11期31-33,共3页
为降低苎麻织物贴身穿着的刺痒感,采用APL纤维素酶进行抛光处理.讨论了纤维素酶对苎麻纤维处理的机理,研究了酶用量、抛光温度、抛光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APL酶对苎麻织物抛光处理的最佳工艺:酶用量1%(owf),pH=5.0,渗透剂JFC1g/L... 为降低苎麻织物贴身穿着的刺痒感,采用APL纤维素酶进行抛光处理.讨论了纤维素酶对苎麻纤维处理的机理,研究了酶用量、抛光温度、抛光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确定了APL酶对苎麻织物抛光处理的最佳工艺:酶用量1%(owf),pH=5.0,渗透剂JFC1g/L,浴比1∶15,50℃抛光处理40min,搅拌速度40r/min.对比APL纤维素酶处理与柔软剂处理后得出:用纤维素酶处理后再用柔软剂处理的织物手感柔软,且表面毛羽变短变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L酶 苎麻 抛光 最佳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氧水解酶催化合成(R)-和(S)-普萘洛尔 被引量:1
19
作者 徐毅 潘江 许建和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950-952,共3页
利用筛选到的一株具有环氧化物水解酶活力的酵母菌ECU1040的冻干细胞,对缩水甘油萘基醚的生物催化拆分进行了研究,发现酵母菌ECU1040的冻干细胞能够选择性地水解缩水甘油萘基醚的(S)-对映体,产生(S)-型二醇和(R)-型环氧.在拆分的过程中... 利用筛选到的一株具有环氧化物水解酶活力的酵母菌ECU1040的冻干细胞,对缩水甘油萘基醚的生物催化拆分进行了研究,发现酵母菌ECU1040的冻干细胞能够选择性地水解缩水甘油萘基醚的(S)-对映体,产生(S)-型二醇和(R)-型环氧.在拆分的过程中发现,不同的底物与细胞的质量比会影响产物(R)-型环氧的最终光学纯度,在一定范围之内随着二者比例的提高,底物的最终光学纯度有所提高.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利用(R)-型环氧和(S)-型二醇分别合成了(R)-和(S)-普萘洛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水解酶 缩水甘油萘基醚 普萘洛尔 酶促水解 对映体拆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同浴染色酶用于纯棉织物退煮染一浴工艺探讨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建英 柳荣展 赵云国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40,共4页
采用同浴染色酶与中温型活性染料对纯棉织物进行一浴法退煮染色,探讨了未加染料时酶与分散剂用量、处理温度及时间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讨论了纯碱及盐的用量、染色温度、固色温度与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一浴染色法的染色深度以... 采用同浴染色酶与中温型活性染料对纯棉织物进行一浴法退煮染色,探讨了未加染料时酶与分散剂用量、处理温度及时间对棉织物前处理效果的影响.讨论了纯碱及盐的用量、染色温度、固色温度与时间对染色效果的影响.一浴染色法的染色深度以及色牢度比传统染色略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处理 一浴染色 棉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