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9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利用半正定松弛的运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
1
作者 周成 林茜 +2 位作者 马丛珊 应涛 满欣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4-104,共11页
利用多个接收站测量得到的目标辐射源信号到达时差、到达频差和差分多普勒率信息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算法通常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普遍存在定位误差较... 利用多个接收站测量得到的目标辐射源信号到达时差、到达频差和差分多普勒率信息进行联合定位,可以有效提高运动目标的无源定位精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但是,现有算法通常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方法,在低信噪比环境下普遍存在定位误差较大的问题。为了解决该问题,通过将无源定位问题逐步转化为凸优化问题,采用成熟的凸优化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半正定松弛的运动目标无源定位算法。该方法分为三步:第一步,通过引入三个辅助变量,构建伪线性的无源定位方程组;第二步,利用辅助变量与目标定位解之间的关系,将定位问题转化为具有二次约束的二次规划问题;第三步,采用半正定松弛方法,将二次约束优化转为凸优化问题,并运用优化工具箱高效求解。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方法相比,所提算法目标定位精度达到克拉美罗界所需信噪比至少降低9 dB,且在更低的信噪比环境下具有更小的定位误差。证明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源定位 到达时差 到达频差 差分多普勒率 半正定松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
2
作者 卢慧 《通讯世界》 2025年第1期13-15,共3页
电磁干扰会导致信号质量变差甚至出现通信中断问题,因此在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设计与应用中必须采取设备抗干扰措施,常用的抗干扰技术有屏蔽、滤波、接地3种。选择抗干扰接地技术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降低接地电阻、削弱地环路干扰、提高... 电磁干扰会导致信号质量变差甚至出现通信中断问题,因此在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设计与应用中必须采取设备抗干扰措施,常用的抗干扰技术有屏蔽、滤波、接地3种。选择抗干扰接地技术进行分析,分别介绍了降低接地电阻、削弱地环路干扰、提高布线质量、合理设计接地方式和优化接地运行环境等措施。通过采取抗干扰接地措施,确保设备始终处于良好工况,为电子信息通信工程的正常运行创设了有利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通信工程 抗干扰接地 屏蔽接地 阻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条件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分析方法
3
作者 邹雄 耿方志 +4 位作者 董文锋 冷毅 罗威 黎静 钱欢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2-77,共6页
为解决山地条件下的地面诱偏源部署问题,利用诱偏源和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建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模型。根据反辐射武器与诱偏源的位置关系,比较信号俯仰角与该方向上山体坡度大小,进而判断反辐射武器和诱偏源是否满足通视条件;同时,考... 为解决山地条件下的地面诱偏源部署问题,利用诱偏源和反辐射武器工作原理建立诱偏源工作效能仿真模型。根据反辐射武器与诱偏源的位置关系,比较信号俯仰角与该方向上山体坡度大小,进而判断反辐射武器和诱偏源是否满足通视条件;同时,考虑强信号暴露和诱偏源时序变化等仿真条件,实现了对山地条件下反辐射攻击的模拟,并利用主源和诱偏源的毁伤概率,以及反辐射武器落点分布图评价诱偏源的诱偏效能。以山体坡度45°为例,仿真分析了反辐射武器从不同方向进攻时,各辐射源的毁伤概率,结果表明:当山体坡度较大时,诱偏源需前置部署。该仿真分析方法能较好地评价诱偏源的布阵方式、布阵距离以及山体坡度对其工作效能的影响,对于诱偏源在不同应用场景下进行合理部署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偏源 山地条件 反辐射攻击 工作效能 仿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CGAN-CNN的小样本通信干扰信号识别
4
作者 李程 陈明虎 +2 位作者 施育鑫 张宁松 胡凯 《无线电通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0-79,共10页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获取真实干扰信号样本会比较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GAN-CNN)的小样本通信干扰信号... 在复杂电磁环境中,获取真实干扰信号样本会比较困难。针对该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DCGAN-CNN)的小样本通信干扰信号识别方法。该方法利用DCGAN的生成对抗特性来扩充小样本通信干扰信号时的频图数据集,将真实样本与生成样本混合后,输入到CNN中进行训练识别,在DCGAN和CNN中引入学习率调度器,帮助模型更好地收敛。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有效提高小样本情况下通信干扰信号的识别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信抗干扰 通信干扰信号识别 小样本学习 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编码及对抗思路
5
作者 师廷伟 曹祥杰 张勇 《舰船电子对抗》 2025年第1期39-45,共7页
介绍了国外典型激光半主动制导武器及常用信号码型,分析了其信号码型的应用情况。对常用的光电干扰技术进行了对比,针对伪随机等新型制导信号码型,提出了阻塞与诱偏、烟幕与诱偏等协同干扰的对抗思路。
关键词 激光半主动制导 信号码型 光电干扰 光电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半监督高斯混合聚类的雷达信号侦察结果正确性评估方法
6
作者 李悦 甘荣兵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5年第2期32-41,共10页
随着电子对抗的发展,各种新型电子对抗设备的应用使电子对抗中的电磁环境愈发复杂,也对电子侦察设备形成正确侦察结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侦察能够获取敌方雷达辐射源的参数和位置等信息,是进一步实施电子干扰等对抗手段的基础... 随着电子对抗的发展,各种新型电子对抗设备的应用使电子对抗中的电磁环境愈发复杂,也对电子侦察设备形成正确侦察结果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子侦察能够获取敌方雷达辐射源的参数和位置等信息,是进一步实施电子干扰等对抗手段的基础。现有电子侦察效能评估方法难以评估非合作雷达侦察结果的正确性,为实现对非合作雷达侦察结果正确性的评估,进一步提升电子侦察效果评估能力,提出一种基于先验知识和应用半监督高斯混合模型(Semi-Supervised Gaussian Mixture Model,Semi-GMM)的侦察结果正确性评估方法。该方法假设能够通过一组高维高斯分布拟合来自不同种类被侦察雷达的雷达信号,并以雷达信号数据在各个高斯分布上的最大后验概率作为该雷达信号数据的评估结果。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侦察设备形成的雷达数据本身的侦察结果和基于最大综合相似度的评估方法所形成的评估结果,所提出方法形成的评估结果在真实来源上的准确率分别提升了23.70%和1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监督学习 高斯混合模型 电子侦察 效能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飞行器轨迹防护及干扰策略生成方法
7
作者 周彬 尚熙 +1 位作者 刘枫 苏中华 《电子信息对抗技术》 2025年第2期15-23,共9页
针对飞行器携带干扰模块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合理利用航迹规避使自身突防能力最大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飞行器轨迹防护及干扰策略生成方法。电磁对抗背景选取多部S、C波段雷达,计算回波信号经过抗干扰模块处理后信噪比,... 针对飞行器携带干扰模块在复杂电磁环境中合理利用航迹规避使自身突防能力最大化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算法的飞行器轨迹防护及干扰策略生成方法。电磁对抗背景选取多部S、C波段雷达,计算回波信号经过抗干扰模块处理后信噪比,并嵌套SwerlingII及概率准则模型研究一定虚警下飞行器轨迹防护及干扰策略分配问题。选取基于马尔科夫链的Sarsa、深度Q网络(Deep Q-Network,DQN)、Dueling-DQN算法,引入航迹评价与干扰效果评价组成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通过比较其航迹规划效果、雷达进入跟踪模式概率、飞行器动作分配结果,证实了采用强化学习算法的飞行器可以在与环境的认知过程中,通过自身航迹规划及干扰策略生成避免雷达进入制导模式,与固定航迹下干扰资源分配相比有效提升了飞行器的自身防护能力。最后,比较雷达进入跟踪模式概率,可以发现DQN算法要优于其他两种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化学习 多功能雷达 飞行器轨迹防护 干扰策略 马尔科夫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双数字信道化储频的SAR干扰方法
8
作者 兰初军 宋志勇 刘宇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1-36,共6页
为提高目标截获概率,雷达干扰机通常通过增加多个接收通道来拓宽其工作带宽,以减少频率扫描时间,从而达到快速搜索目标的目的,但这同时也带来了由于捕获的目标存在跨越多个通道,导致侦测到目标信息不全而影响干扰效能的问题。文中提出... 为提高目标截获概率,雷达干扰机通常通过增加多个接收通道来拓宽其工作带宽,以减少频率扫描时间,从而达到快速搜索目标的目的,但这同时也带来了由于捕获的目标存在跨越多个通道,导致侦测到目标信息不全而影响干扰效能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种跨通道处理的双数字信道化储频结构,以实现跨通道信道化接收和信道化发射。首先,针对合成孔径雷达(SAR)侦察,采用时频分析方法估计SAR雷达脉内参数,同时结合通道内与通道间的脉冲描述字完成SAR雷达数据融合与识别;然后,针对SAR干扰,采用距离向、方位向联合调制的“脉组步进移频+多抽头”方法,以生成复杂的干扰脉冲信号;最后,通过仿真测试验证了在设置不同带宽比例的目标及施加相应的干扰调制条件下,所提方法对SAR雷达形成了有效的干扰覆盖面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成孔径雷达 数字射频存储器 信道化 数据融合 干扰调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带实时频谱分析的雷达监测方法
9
作者 龚非 龚玉玲 +2 位作者 苏航 徐晓栋 吴鸿海 《现代信息科技》 2025年第3期1-5,11,共6页
为了对试验场区进行电磁环境监测,文章主要对1 GHz瞬时带宽的电磁信号进行实时频谱分析的研究。使用时间片将连续时间划分为8组,每组时间片对电磁信号进行多倍复用并行FFT,同时使用频谱统计和数字荧光显示进行实时频谱分析。试验表明,... 为了对试验场区进行电磁环境监测,文章主要对1 GHz瞬时带宽的电磁信号进行实时频谱分析的研究。使用时间片将连续时间划分为8组,每组时间片对电磁信号进行多倍复用并行FFT,同时使用频谱统计和数字荧光显示进行实时频谱分析。试验表明,系统能对1 GHz瞬时带宽的电磁信号实施不间断监测。实时频谱统计技术将采样速率从2 500 MB/s降低至不足1 MB/s,在满足复杂电磁环境下的实时频谱监测分析的同时,大幅度降低输出数据传输压力,扩大了系统应用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频谱 FFT 数字荧光 频谱统计 电子对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使用新型小型化软表面进行天线间去耦
10
作者 乔健普 冀航 +1 位作者 吴为军 曾宪亮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2期145-149,共5页
设计了一种小型化条带型软表面结构,该结构在经典条带型软表面基础上增加了开口环设计。通过波导传输法,对软表面抑制表面波的能力进行仿真,通过对加载开口环前后的S参数及表面电流的分析,证明了设计的软表面对表面波的抑制能力更强。此... 设计了一种小型化条带型软表面结构,该结构在经典条带型软表面基础上增加了开口环设计。通过波导传输法,对软表面抑制表面波的能力进行仿真,通过对加载开口环前后的S参数及表面电流的分析,证明了设计的软表面对表面波的抑制能力更强。此外,仿真表明设计的软表面可在更低频段产生电磁传输抑制效应,实现结构小型化。将提出的软表面加载于微带天线之间,可用于抑制微带天线间耦合。新型小型化软表面在结构上高度对称,且剖面高度较低,可使两微带天线间的耦合在工作带宽内减小7 dB以上,有效抑制了微带天线间表面波的传播,实现了天线间去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口环 软表面 表面波 天线去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Blowfish的用户隐私信息存储加密方法
11
作者 刘忠铁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4期6-9,16,共5页
在用户信息的管理中,由于涉及大量敏感和隐私数据,未经授权的访问将严重威胁用户数据的安全。为此,提出基于改进Blowfish算法的用户隐私信息存储与加密方法。遵循Blowfish算法的改进和优化原则,深入挖掘用户数据中的隐私信息,并设计相... 在用户信息的管理中,由于涉及大量敏感和隐私数据,未经授权的访问将严重威胁用户数据的安全。为此,提出基于改进Blowfish算法的用户隐私信息存储与加密方法。遵循Blowfish算法的改进和优化原则,深入挖掘用户数据中的隐私信息,并设计相应的隐私信息密钥模板。利用这一密钥模板,规划隐私信息的加密策略,构建隐私信息存储机制,确保用户数据的访问和操作受到严格限制。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了对特定隐私信息的精细化控制,确保只有授权的数据主机能够访问这些信息,从而有效防止了未授权访问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Blowfish算法 用户隐私信息 存储加密 密钥模板 数据授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Zynq的微波水分检测系统设计及应用
12
作者 李亚柯 胡鑫 +1 位作者 陈镇山 王玉香 《电子产品世界》 2025年第2期1-5,23,共6页
针对传统水分检测系统存在的功耗高、精度不足和分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Zynq的微波水分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的微波水分测量方法,使用脉冲压缩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 针对传统水分检测系统存在的功耗高、精度不足和分辨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Zynq的微波水分检测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调频(linear frequency modulation,LFM)信号的微波水分测量方法,使用脉冲压缩技术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应用于海绵的水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系统的测量精度高且误差小,平均绝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均在1%左右;系统待机和运行时的功耗分别为0.96 W和4.26 W,满足低功耗的需求。在低含水率区间(10%以下),含水率每变化1%微波功率损耗变化约为4.5%,证明该检测系统成功提高了微波水分测量的分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测量系统 线性调频信号 脉冲压缩技术 Zynq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多面体范阿塔回溯阵的散射特性研究
13
作者 吴泽昊 甘琳 李健兵 《电波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4-112,共9页
在电子对抗领域,全方位高效干扰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需求。基于范阿塔阵列的强回溯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阿基米德多面体构型的范阿塔回溯阵,并根据多面体构型设计了正六边形分布的范阿塔阵列单元,分析了在不同来波角度、不同阵元数量及不... 在电子对抗领域,全方位高效干扰能力具有重要的应用需求。基于范阿塔阵列的强回溯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阿基米德多面体构型的范阿塔回溯阵,并根据多面体构型设计了正六边形分布的范阿塔阵列单元,分析了在不同来波角度、不同阵元数量及不同入射波频率下多面体范阿塔阵列在全向空间上的散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此多面体范阿塔阵列结构紧凑,散射场在X波段频率范围内的强散射空间占比均超过85%,具有全向散射的优势,在全向回溯能力要求较强的场景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对抗 范阿塔阵列 方向回溯 阿基米德多面体 散射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联合相位差变化率和多普勒频率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
14
作者 何东升 宋杰 娄树理 《探测与控制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7,101,共9页
相较于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快速且高精度的优势,但是无法有效定位速度未知的目标,因此,在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相位差及其变化率,获... 相较于传统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基于相位差变化率的单站无源定位方法具备快速且高精度的优势,但是无法有效定位速度未知的目标,因此,在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的基础上,联合了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方法。首先通过分析相位差及其变化率,获得与角度相关的信息,然后利用多普勒频率及其变化率获取目标辐射源的速度,将所得速度信息与相位差变化率定位方法相结合,计算目标辐射源详细信息,并进行误差精度分析。在仿真实验中,验证提出的算法在准确定位静止和运动目标辐射源方面的优越性,径向距离相对误差为0.8507%。同时,进行了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的仿真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站无源定位 相位差变化率定位 多普勒频率变化率定位 联合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人机系统级线缆电磁效应与耦合特征分析
15
作者 周佳乐 余道杰 +5 位作者 柴梦娟 白艺杰 杜剑平 李涛 张霞 姚振宁 《强激光与粒子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0-77,共8页
无人机系统级线缆耦合特征对于无人机电磁效应与机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无人机系统中多类型线缆建立了线缆电磁干扰场路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无人机不同类型线缆的耦合特征,并结合无人机系统复杂物理结构对无人机系统级线缆耦合特征... 无人机系统级线缆耦合特征对于无人机电磁效应与机理分析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无人机系统中多类型线缆建立了线缆电磁干扰场路联合仿真模型,分析了无人机不同类型线缆的耦合特征,并结合无人机系统复杂物理结构对无人机系统级线缆耦合特征展开研究,基于无人机系统表面电流分布情况,在无人机飞控端口线缆处、机翼线缆处、旋翼线缆处设置电压监测点,得到了无人机系统线缆耦合的薄弱环节。仿真结果表明,平面波以不同角度入射相同长度线缆时,电场矢量与线缆所在平面平行时耦合峰值电压最大,且不同类型线缆耦合敏感频点相同,平面波以相同角度入射不同长度线缆时,谐振频点的倒数满足与线缆长度相同的倍数关系;无人机系统线缆辐照场景下,飞控线缆耦合敏感频段为300~600 MHz;无人机机翼线缆与旋翼线缆耦合敏感频段为300~430 MHz,且飞控线缆耦合峰值电压明显大于机翼线缆与旋翼线缆处峰值电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电磁效应 线缆耦合特征 场路联合仿真 电压监测 耦合敏感频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雷达微动信号和脉搏波数据融合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筛查技术
16
作者 赵翔 王威 +2 位作者 李晨洋 关建 李刚 《雷达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2-116,共15页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号融合的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检测框架,通过融合毫米波雷达微动信号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描记法的脉...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SAH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睡眠呼吸障碍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和身体健康。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源信号融合的睡眠呼吸暂停与低通气检测框架,通过融合毫米波雷达微动信号与光电容积脉搏波(PPG)描记法的脉搏波数据,实现高可靠的轻接触式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的诊断,以解决传统医学上依赖多导睡眠图(PSG)进行睡眠监测时舒适度差、成本高等缺点。研究中,为兼顾睡眠呼吸异常事件检测的准确率和鲁棒性,该文提出了一种雷达、脉搏波数据预处理算法得到信号中的时频信息和人工特征,并设计了用于将两类信号融合的深度神经网络,以实现对睡眠呼吸暂停和低通气事件的精准识别,从而估算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用于对患者的睡眠呼吸异常严重程度进行定量评估。基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六人民医院临床试验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所提方案估算的AHI与金标准PSG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3,一致性良好,有潜力普及成为家用睡眠呼吸监护的工具,并起到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初步筛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雷达 光电容积脉搏波 多源信号融合 深度神经网络 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遗传-群体智能融合算法的干扰决策方法
17
作者 阎潇 王青平 +3 位作者 胡卫东 朱虹宇 王超 施庆展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82,共8页
针对无人机集群协同多目标干扰实时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群体智能融合算法。首先根据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及特点构建自适应协同干扰效益评估函数,分析动态干扰决策这个NP-hard问题的特点,建立多要素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然后采用... 针对无人机集群协同多目标干扰实时决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群体智能融合算法。首先根据多功能雷达工作模式及特点构建自适应协同干扰效益评估函数,分析动态干扰决策这个NP-hard问题的特点,建立多要素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然后采用遗传-群体智能融合算法进行优化求解。所提算法通过分布式决策实现算法初期的次优解快速收敛,再通过集中式优化实现算法全局寻优,通过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与协作降低算法陷入局部最优的风险。仿真结果表明,融合算法相比较于遗传算法和改进蚁群算法收敛迭代次数分别减少了42.25%和15.43%,在实时处理性能方面相较于遗传算法提升了9.53%,具有更好的收敛效率和实时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人机集群 协同多目标干扰 干扰资源分配 遗传算法 实时决策 群体智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拓五号卫星天基物联网系统关键技术与在轨验证
18
作者 李松亭 陈利虎 +3 位作者 余孙全 崔俊伟 赵勇 杨磊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8-180,共13页
天基物联网是地基物联网的有效补充和延拓,是建设万物互联、泛在感知的基础性技术手段。以天拓五号卫星中集成的天基物联网系统为例,瞄准覆盖陆海空的多域多场景应用需求,重点解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信号的... 天基物联网是地基物联网的有效补充和延拓,是建设万物互联、泛在感知的基础性技术手段。以天拓五号卫星中集成的天基物联网系统为例,瞄准覆盖陆海空的多域多场景应用需求,重点解决船舶自动识别系统信号、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信号的高可靠侦收以及数据搜集系统的多址接入问题,实现航海目标、航空目标的实时监管以及极海量窄带物联传感终端的全球布局,为我国天基物联网的论证、建设、发展以及规模应用提供借鉴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拓五号 天基物联网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 广播式自动相关监视系统 数据搜集系统自然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站雷达协同抗干扰下虚假目标鉴别方法
19
作者 王亚峰 王瑞 +4 位作者 马超 孟晋丽 程强 夏凌昊 杨予昊 《现代雷达》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78-82,共5页
双站雷达协同抗干扰时,利用目标回波去相关、干扰信号强相关的条件,通过自适应滤波能够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在随队式主瓣干扰场景下,目标机与掩护干扰机距离较近,雷达回波中存在两个平台的散射信号和一个干扰辐射信号。经自适应滤波后,... 双站雷达协同抗干扰时,利用目标回波去相关、干扰信号强相关的条件,通过自适应滤波能够有效抑制主瓣干扰。在随队式主瓣干扰场景下,目标机与掩护干扰机距离较近,雷达回波中存在两个平台的散射信号和一个干扰辐射信号。经自适应滤波后,主站雷达回波中的干扰辐射信号被抑制,但同时会出现一个虚假目标,从而造成雷达检测虚警率升高。文中首先分析了虚假目标信号的产生原因是由于在双站雷达干扰时域对齐过程中,目标机的散射信号的到达时间不一致,然后提出了利用角度鉴别的方法对虚假目标进行区分,最后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表明:当目标机和干扰机在主站雷达中的角度能够分辨时,双站雷达可以利用和差测角信息辨别出真假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站雷达 主瓣干扰 协同对消 虚假目标 角度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主验证机制下电力计量数据溯源追踪研究
20
作者 李新家 张崇超 +2 位作者 马云龙 陈世晖 严永辉 《电子设计工程》 2025年第2期62-67,共6页
为提升电力计量数据溯源追踪准确性与效率,该文提出自主验证机制下电力计量数据溯源追踪研究。利用高精度传感器精准采集电力数据,构建双链并行的存储模型,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力计量数据的安全存储。设计数据溯源追踪机制,引入自主验... 为提升电力计量数据溯源追踪准确性与效率,该文提出自主验证机制下电力计量数据溯源追踪研究。利用高精度传感器精准采集电力数据,构建双链并行的存储模型,采用区块链技术实现电力计量数据的安全存储。设计数据溯源追踪机制,引入自主验证机制,增强电力计量数据溯源追踪的可靠性。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显著提升数据溯源追踪准确性与效率,并有效保障电力计量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块链技术 电力计量数据 溯源追踪 智能合约 一致性校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