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1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裂纹联轴器—碰摩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分析
1
作者 邢欢 刘子良 《内燃机》 2025年第1期23-30,共8页
对同时具有联轴器裂纹故障和碰摩故障的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使用Solid Works绘制了系统的三维模型,利用Workbench平台,结合有限元方法对系统的振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在联轴器中添加椭圆形裂纹,模拟裂纹故障,并分析其对转子振... 对同时具有联轴器裂纹故障和碰摩故障的转子系统的振动特性进行研究。使用Solid Works绘制了系统的三维模型,利用Workbench平台,结合有限元方法对系统的振动响应进行仿真分析,在联轴器中添加椭圆形裂纹,模拟裂纹故障,并分析其对转子振动特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当转子系统出现联轴器裂纹故障后,系统振幅增大;频谱图中出现了高倍频成分,其中2×倍频振幅较大;轴心轨迹随着裂纹加重,嵌套现象愈加明显。出现裂纹联轴器-碰摩耦合故障后,时域波形出现削顶现象;轴心轨迹图中内凹和多环嵌套现象逐渐加剧;联轴器存在本文设定尺寸裂纹时,频谱图中的成分变化与仅发生碰摩故障时相差不大;联轴器裂纹扩展到更大的一定尺寸时,频谱图中出现2×至5×倍频,各阶次成分振幅均有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 联轴器 碰摩 转子 振动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压缩机组驱动汽轮机节能改造与安装 被引量:1
2
作者 宋文明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24年第4期50-54,I0003,共6页
某进口CO_(2)压缩机组驱动汽轮机已运行45年,存在缸体变形、效率低、轴承磨损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决定更换1台国产新机。文章对压缩机组汽轮机节能改造与安装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该汽轮机节能改造与安装项目研究了新、旧... 某进口CO_(2)压缩机组驱动汽轮机已运行45年,存在缸体变形、效率低、轴承磨损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决定更换1台国产新机。文章对压缩机组汽轮机节能改造与安装的过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通过该汽轮机节能改造与安装项目研究了新、旧汽轮机在结构设计方面的异同;同时,针对四轴系的大型压缩机组,研究了如何在保证压缩机3个轴系不动的情况下,以低压缸为基准实现汽轮机中心在前后、高低、左右3个坐标方向上高精度(0.01 mm级)定位的方法,并利用该方法完成了新汽轮机(总质量22 t)的逆向、精准安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动汽轮机 节能改造 安装 高精度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厂及汽轮机岛性能试验标准比对和实践研究
3
作者 李麟 张朋飞 +1 位作者 罗碧星 陆梁 《热力透平》 2024年第2期113-117,共5页
性能验收试验是燃煤发电机组建设工程验收的关键一环,其准确有效的前期规划和实践管理对于燃煤电站建设工程的合同制定和项目移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海外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和国内燃煤发电工程项目性能验收试验实践现状,对比分析了... 性能验收试验是燃煤发电机组建设工程验收的关键一环,其准确有效的前期规划和实践管理对于燃煤电站建设工程的合同制定和项目移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海外燃煤发电工程项目和国内燃煤发电工程项目性能验收试验实践现状,对比分析了国标和相应ASME标准关于全厂及汽轮机性能验收试验的差异,结合二者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前期技术协议规划和现场实践中的注意要点。研究成果可为海外燃煤发电工程项目的前期规划和项目管理提供指导,同时可为性能试验的标准化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煤电站 性能验收试验 国标体系 ASME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损伤力学分析的汽轮机转子寿命损耗计算方法
4
作者 王元良 廖燕清 +2 位作者 彭家辉 徐鸿 倪永中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525-1532,共8页
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使用耦合损伤的Chaboche黏塑性本构模型对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在不同起动工况下的热机械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转子表面危险区域应力和损伤的分析结果,建立了汽轮机起动参数与转子最大损伤之间的函数关... 在ANSYS有限元软件中使用耦合损伤的Chaboche黏塑性本构模型对1000 MW超超临界汽轮机转子在不同起动工况下的热机械力学响应进行了数值模拟。基于转子表面危险区域应力和损伤的分析结果,建立了汽轮机起动参数与转子最大损伤之间的函数关系,并以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复杂起动及升负荷工况下的转子寿命损耗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标准起动工况下模型计算结果与汽轮机寿命损耗分配表中的数据基本一致,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采用所提方法后,对实际起动曲线进行简单处理,可快速计算出转子的寿命损耗率以及危险区域的热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转子 黏塑性本构模型 损伤力学 寿命预测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裂解气驱动汽轮机进汽调节系统调整与控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亚宝 《石油化工设备技术》 CAS 2024年第6期44-47,I0003,共5页
进汽调节气阀的可靠性决定了汽轮机能否长周期运行,进而影响到装置产量乃至企业的整体效益。文章介绍了某化工企业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驱动汽轮机调节气阀的结构特点和故障原因,重点分析了进汽调节气阀的调整方法和技术要点,分析结果表明... 进汽调节气阀的可靠性决定了汽轮机能否长周期运行,进而影响到装置产量乃至企业的整体效益。文章介绍了某化工企业装置裂解气压缩机组驱动汽轮机调节气阀的结构特点和故障原因,重点分析了进汽调节气阀的调整方法和技术要点,分析结果表明:使用文中所述的调整方法既可减少检修时间又可保证检修质量,不仅能够为装置检修节约成本,还可为装置平稳运行提供有力保障。该方法是在熟悉机械以及仪表控制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以往检修方式的创新,可为同行业在调节气阀检修方面提供可行性执行方案,并为阀梁的实际使用可靠性的提高提供借鉴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调节气阀 调整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delica的变工况下汽轮机蒸汽参数建模
6
作者 王子岩 彭运洪 +1 位作者 陈源培 胡立生 《热力透平》 2024年第1期15-19,共5页
汽轮机仿真模型能辅助研究汽轮机蒸汽参数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情况,为故障检测与诊断提供先验知识。基于物理机理建立了变工况下汽轮机蒸汽变化的数字仿真模型,对汽轮机变工况条件下的蒸汽参数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 汽轮机仿真模型能辅助研究汽轮机蒸汽参数在不同工况下的变化情况,为故障检测与诊断提供先验知识。基于物理机理建立了变工况下汽轮机蒸汽变化的数字仿真模型,对汽轮机变工况条件下的蒸汽参数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物理机理建立的模型能够较为准确地预测汽轮机在不同工况下的性能表现,仿真模型的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应用性和可靠性。研究结果对汽轮机的设计和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同时也可为汽轮机的运行和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建模仿真 MODELIC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静态特性研究
7
作者 徐世明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24,共7页
研究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简称DEH)静态特性可以为机组的灵活、经济运行奠定基础。以某600MW机组为例,从机理建模的角度分析其DEH各个组成环节的静态特性,最终得到DEH的四象限图。研究表明:DEH四象限图中第一象限保持线性关系,是由... 研究汽轮机数字电液调节系统(简称DEH)静态特性可以为机组的灵活、经济运行奠定基础。以某600MW机组为例,从机理建模的角度分析其DEH各个组成环节的静态特性,最终得到DEH的四象限图。研究表明:DEH四象限图中第一象限保持线性关系,是由传动放大机构和配汽机构两个非线性曲线叠加形成的;软件凸轮和机械凸轮装置在调节系统中位置的不同,是造成DEH与机械液压调节系统四象限图差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电液调节系统 静态特性 四象限图 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业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调试方法及实施
8
作者 温传洲 张志浩 李军军 《石油和化工设备》 CAS 2024年第8期86-89,共4页
对工业汽轮机经新安装或大修后需进行的相关试验的要求和调整方法进行研究,从汽轮机空行程的要求和调整、静态试验和调整、动态试验和调整三个方面总结分析,确定各阶段需进行的试验要求和操作方法,验证机组的特性,避免运行中的隐患。
关键词 工业汽轮机 空行程 静态试验 动态试验 调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的涡动力学机制 被引量:8
9
作者 王松涛 王仲奇 冯国泰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07-613,670,共8页
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 ,从涡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弯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的机理 .研究了在不同攻角、不同出口马赫数、不同弯角条件下涡轮叶栅流场内主要旋涡的生成与发展 ;并通过与直叶栅的对比 ,研究了叶片弯曲对马蹄涡起始分离... 采用实验与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手段 ,从涡动力学的角度阐述了弯叶片降低能量损失的机理 .研究了在不同攻角、不同出口马赫数、不同弯角条件下涡轮叶栅流场内主要旋涡的生成与发展 ;并通过与直叶栅的对比 ,研究了叶片弯曲对马蹄涡起始分离点位置及对通道涡位置强度的影响 ,从截面涡结构入手 ,分析了叶片弯曲这种边界条件的改变方式对通道涡稳定性的影响 ;通过分析在不同气动条件下通道涡对损失贡献的差异指出了在通道涡强度与尺度较大的叶栅 ,叶片弯曲不但会直接通过改变通道涡的强度 ,减少通道涡本身的损失来影响损失的大小 ,同时也会通过对通道涡位置的改变来影响损失的分布与大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叶片 涡动力学 旋涡 拓扑分析 稳定性 能量损失 数值模拟 叶轮机 流场 叶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υ-SVM的汽轮机热耗率回归模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王惠杰 陈林霄 +2 位作者 李洋 孙美琪 杨新健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606-611,645,共7页
为了直接反映可控边界参数与热耗率的映射关系,基于υ-SVM建立了可控边界参数与热耗率的回归模型,选取与热耗率关联性强的可控边界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验证,详细地描述了基于Libsvm软件建立υ-SVM回归模型的过程... 为了直接反映可控边界参数与热耗率的映射关系,基于υ-SVM建立了可控边界参数与热耗率的回归模型,选取与热耗率关联性强的可控边界参数作为输入参数,并应用灰色关联度模型进行验证,详细地描述了基于Libsvm软件建立υ-SVM回归模型的过程,并与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小样本情况下,υ-SVM模型回归精度更高,具有更好的泛化能力;在输入参数小幅波动的情况下,υ-SVM模型的输出结果基本稳定,具有很好的鲁棒性,满足实际应用的精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ν-SVM 支持向量机 汽轮机 热耗率 回归模型 可控边界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隙吹扫对静叶出口二次水滴直径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新军 卢澄 +3 位作者 李振光 高铁瑜 刘建成 张俊博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764-767,共4页
在缝隙热气流吹扫条件下,利用Malvern粒度分析仪对空心静叶尾迹区的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进行了测量.实验参数如下:进口空气湿度为7.94%,出口气流速度为170 m/s,缝隙宽度为1.0 mm,缝隙角度为45°,吹扫气流温度比主气流温度高50℃... 在缝隙热气流吹扫条件下,利用Malvern粒度分析仪对空心静叶尾迹区的二次水滴直径及直径分布进行了测量.实验参数如下:进口空气湿度为7.94%,出口气流速度为170 m/s,缝隙宽度为1.0 mm,缝隙角度为45°,吹扫气流温度比主气流温度高50℃,缝隙位置分别位于静叶的内弧和背弧.试验结果表明:缝隙吹扫可以使静叶尾迹区的二次水滴的最小直径和最大直径都有所减小,Sauter平均直径减小33.4%,且水滴直径分布范围变窄;吹扫压差越大,二次水滴的直径就越小,直径分布也越窄,有利于减轻或防止动叶的水蚀;静叶背弧上缝隙吹扫的去水效果优于内弧上缝隙吹扫的去水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缝隙吹扫 二次水滴 去水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气轮机实际简单循环熵产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余又红 孙丰瑞 张仁兴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88-91,共4页
针对燃气轮机实际简单循环,应用熵产分析,对循环各部件不可逆损失分配情况进行分析,并给出实例计算.结果表明,燃烧室不可逆损失最大,其次是排气过程.
关键词 燃气轮机 实际简单循环 熵产分析 可用能损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动湿蒸汽湿度谐振腔微扰法测量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田松峰 韩中合 杨昆 《动力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57,共4页
介绍了谐振腔材料微扰技术连续测量流动湿蒸汽湿度的原理,设计了适用于流动湿蒸汽湿度连续测量的谐振器及测量系统。与现有的热力学法或光学法测量方法相比,测量系统简单,抗污染能力强,能实现蒸汽湿度的在线连续测量。影响测量精度的因... 介绍了谐振腔材料微扰技术连续测量流动湿蒸汽湿度的原理,设计了适用于流动湿蒸汽湿度连续测量的谐振器及测量系统。与现有的热力学法或光学法测量方法相比,测量系统简单,抗污染能力强,能实现蒸汽湿度的在线连续测量。影响测量精度的因素主要是温度、压力的测量精度和谐振腔形状微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汽轮机 湿蒸汽湿度测量 谐振腔微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人群搜索算法的Dykas汽轮机叶栅型线重构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彬 张磊 +1 位作者 杨自春 孙文彩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2530-2537,共8页
针对汽轮机叶片智能优化设计中的叶片参数化建模与型线重构问题,首先基于三次Bezier曲线推导了叶片型线的坐标方程,根据叶片基本几何参数实现了汽轮机叶片型线的参数化表达。在构建的参数化模型基础上,根据已知的叶型坐标点数据,采用人... 针对汽轮机叶片智能优化设计中的叶片参数化建模与型线重构问题,首先基于三次Bezier曲线推导了叶片型线的坐标方程,根据叶片基本几何参数实现了汽轮机叶片型线的参数化表达。在构建的参数化模型基础上,根据已知的叶型坐标点数据,采用人群搜索算法(SOA)重构实际汽轮机叶片型线,并通过叶型重构算例对SOA和粒子群算法(PSO)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基于Bezier曲线构建的参数化型线光滑性好、质量高,所提方法可以任意修改叶型几何参数并再生模型,实用性较强且效率较高。基于SOA优化算法的叶片型线重构方法可以准确重构Dykas汽轮机叶片型线,且SOA重构叶型的方法收敛速度快、收敛结果更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叶片 自发凝结 参数化 人群搜索算法 BEZIER曲线 叶型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谐振腔微扰法测量汽轮机排汽湿度技术的关键问题 被引量:5
15
作者 韩中合 钱江波 +2 位作者 杨昆 刘亚川 孙利 《动力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87-391,共5页
在微波谐振腔微扰测量流动湿蒸汽湿度的方法中,谐振式湿度测量传感器是测量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建立了传感器的高频结构仿真模型和汽液两相流场数值模型,并对谐振式传感器进行了电磁特性和气动特性分析,仿真表明:保证测量精度的关键因... 在微波谐振腔微扰测量流动湿蒸汽湿度的方法中,谐振式湿度测量传感器是测量装置的关键部件之一。建立了传感器的高频结构仿真模型和汽液两相流场数值模型,并对谐振式传感器进行了电磁特性和气动特性分析,仿真表明:保证测量精度的关键因素是传感器两端网结构和气流入口处结构形状。对取样误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修正公式。通过仿真,本文优化设计的谐振式湿度测量传感器具有良好的高频电磁性能和气动性能。实际应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工程 汽轮机排汽 湿度测量 谐振腔传感器 电磁场 两相流动 模拟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反馈精英鲸鱼优化算法优化LSSVM的热耗率软测量建模 被引量:5
16
作者 左智科 陈国彬 +2 位作者 刘超 牛培峰 李一龙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59-265,共7页
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精英鲸鱼优化算法(FEWO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综合建模方法。首先,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OA)寻优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反馈精英WOA算法,通过精英策略对当前最优解进行变异操作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在... 提出一种基于反馈精英鲸鱼优化算法(FEWOA)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的综合建模方法。首先,针对鲸鱼优化算法(WOA)寻优精度低的问题,提出了反馈精英WOA算法,通过精英策略对当前最优解进行变异操作以避免算法陷入局部最优解;同时,在鲸鱼位置更新后期增加反馈阶段,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FEWOA算法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FEWOA优化LSSVM的热耗率软测量模型。最后采用某汽轮机组现场收集的运行数据建立汽轮机热耗率预测模型,将FEWOA-LSSVM模型预测结果与其它模型预测结果相比较,结果表明,FEWOA-LSSVM预测模型更能准确地预测汽轮机的热耗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热耗率 汽轮机 鲸鱼优化算法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反馈精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善汽轮机通流部分性能的现代化技术 被引量:19
17
作者 茅声凯 商中福 +1 位作者 尹莲华 李晓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29-135,共7页
】综述了改善汽轮机通流部分性能的现代化技术:平面叶栅的最优化、弯扭静叶和弯扭动叶、排汽缸的正交试验与计算流体力学的结合、收敛-扩张叶型、刷子汽封等。
关键词 汽轮机 现代化技术 通流性能 叶栅 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基准值的研究 被引量:16
18
作者 曹丽华 周云龙 李勇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2-134,115,共4页
当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时,有时很难判断出是由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故障直接引起的,还是由于回热系统出现经济性下降故障间接引起的,这就给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基准值的确定带来了难度。为此,综合考虑汽轮机通流部分与回热系统的特点... 当汽轮机相对内效率降低时,有时很难判断出是由汽轮机本体通流部分故障直接引起的,还是由于回热系统出现经济性下降故障间接引起的,这就给汽轮机通流部分故障诊断基准值的确定带来了难度。为此,综合考虑汽轮机通流部分与回热系统的特点后,采用级组的相对内效率来评价汽轮机各段通流部分的运行状态,并根据各个级组相对内效率影响因素的不同,给出了不同级组相对内效率基准值的确定方法。运行中,将级组相对内效率的实测值与基准值进行对比,有利于快速确定引起汽轮机整机相对内效率降低的原因和部位,为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故障诊断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源与动力工程 汽轮机 通流部分 故障诊断 相对内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的等效热降理论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运泽 严俊杰 +1 位作者 林万超 邓世敏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31-35,共5页
从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的基本方程式出发 ,推导出二回路等效热降及抽汽效率的线性方程和并联解法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种附加成分出入二回路热力系统时的分析模型。最后应用等效热降法对某引进机组二回路的热力系统进行整体... 从压水堆核电机组二回路热力系统的基本方程式出发 ,推导出二回路等效热降及抽汽效率的线性方程和并联解法 ,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各种附加成分出入二回路热力系统时的分析模型。最后应用等效热降法对某引进机组二回路的热力系统进行整体分析和局部定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水堆核电机组 二回路 等效热降 热力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型汽轮机高压进汽阀启动过程换热规律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永照 黄威 +2 位作者 王宇翔 刘丽平 忻建华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75-279,312,共6页
基于数据分析和有限元模拟计算,研究了汽轮机组高压进汽阀在冷态启动过程中的换热规律,并通过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得到了高压阀门在启动过程中所经历的凝结换热和单相对流换热2个阶段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归纳已有的传热系数计算经验公... 基于数据分析和有限元模拟计算,研究了汽轮机组高压进汽阀在冷态启动过程中的换热规律,并通过分析现场实测数据,得到了高压阀门在启动过程中所经历的凝结换热和单相对流换热2个阶段的特点.根据实际情况,在归纳已有的传热系数计算经验公式的基础上提出了逐步逼近法,并对2种方法应用于同一实际启动算例进行比较.研究了传热系数在计算不同阀门和启动过程的适用特点.结果表明:逐步逼近法计算结果更准确、更符合实际情况;传热系数可以在一定范围内适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高压进汽阀 启动过程 换热特点 传热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