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6篇文章
< 1 2 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低渗油藏高倍数水驱过程中水相渗透率变化特征
1
作者 马晓丽 毕永斌 +2 位作者 蒋明洁 李丹 顾潇 《油气藏评价与开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03-109,共7页
冀东油田G76断块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注水难度增加等问题。为了分析注水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高倍数水驱实验。对目标油藏岩心进行激光粒度测试分析,获得岩心的粒度分布;进行... 冀东油田G76断块在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注水井注入压力升高,注水难度增加等问题。为了分析注水过程中储层物性的变化规律,开展了基于二维核磁共振技术的岩心高倍数水驱实验。对目标油藏岩心进行激光粒度测试分析,获得岩心的粒度分布;进行X射线衍射矿物含量分析,获得不同矿物含量占比;开展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高倍数水驱油实验,分析储层物性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岩心5-1和岩心6-1分别为含中砂粉砂质细砂岩和含粉砂中砂质细砂岩,其细砂、细粉砂和黏土矿物含量较多。水相相对渗透率及核磁孔隙度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上升到某一高值后呈下降趋势,核磁T_2谱中随着注水倍数的增加,右侧端点值及中、大孔隙对应的曲线左移,二维图谱中自由水信号强度随着注水倍数的不断增加而增加。注入水由束缚水状态至累计注水倍数为500PV时,束缚水信号不断增加;累计注水倍数为>500~1 000 PV时,岩心5-1的束缚水信号持续增强而岩心6-1的束缚水信号发生减弱。研究认为:注水前期由于黏土矿物发生微弱的水化作用,注水后期因受到水的冲刷,细粉砂粒以及胶结物中的黏土矿物容易脱落运移至喉道处发生堵塞,对孔隙喉道产生一定损害,导致水相渗透率降低。研究成果揭示了中低渗油藏注水井出现注水困难和注水压力增大等问题的原因,对有效降低污染、进一步提升注水开发油藏开发效果提供一定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低渗油藏 水相渗透率 高倍水驱 在线核磁 黏土矿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 被引量:2
2
作者 姚秀田 徐磊 +3 位作者 王冉冉 闫森 王明鹏 杨琴文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55-166,共12页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 复杂断块油藏在开发后期面临综合含水率高、地层能量不足、剩余油分布复杂、井网适应性差等问题。以济阳坳陷沾化凹陷中部垦71断块油藏为例,基于水驱油藏的油包水和水包油2种油水分布状态,利用理论模型推导和数值模拟方法,开展了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从采液端和注水端的受力分析可获得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和合理注采井距,单层系开发的合理注水压差、合理注水量、合理采液量是影响其剩余油饱和度、含水饱和度的关键因素,对油层合理地层压力水平及剩余油二次富集起主要控制作用。通过加大注采井距至油水边界外围,以2.9倍含油条带宽度为合理注采井距的临界值,采用短注长静置的非对称周期注采方式,建立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有利于保持单层系的压力系统稳定和提高剩余油波及率,从而提高原油采收率。矿场实践表明,采用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后,垦71断块油藏日产油量提高至254 t/d,含水率控制在93.7%,采收率提高至31.53%,采油速率提高4.9%,显示出良好的增产效果。单层系边外注水开发模式解决了高含水复杂断块油藏开发中的剩余油分布分散、水驱波及率低和井网适应性差等难题,可为复杂断块油藏开发提供指导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层系边外注水 开发模式 周期注水 数值模拟 复杂断块油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藏断层再活动风险性分析方法及其应用——以辽河油田锦150油藏为例
3
作者 杨海燕 王有功 +5 位作者 姚睿 蔡超 姜越 傅巍 郝博洋 王超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在油藏注采开发过程中,因流体注入使油藏内部压力系统发生紊乱,会导致侧向遮挡油气富集的静态地质条件被破坏,即断层发生再活化现象,致使原油泄漏,造成环境污染或产量下降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本文以锦150油藏为例,采用井震资... 在油藏注采开发过程中,因流体注入使油藏内部压力系统发生紊乱,会导致侧向遮挡油气富集的静态地质条件被破坏,即断层发生再活化现象,致使原油泄漏,造成环境污染或产量下降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种现象发生,本文以锦150油藏为例,采用井震资料结合的方式,构建断层和地层三维地质模型,并以断层再活化机制及影响因素分析为基础,结合地应力场和地层压力特征,来定量表征锦150油藏断层再活化压力大小。结果表明:锦150区块在ZⅡ^(1)、ZⅡ^(2)、ZⅡ^(3)油层附加流体压力阈值不超过7.3 MPa、7.5 MPa及7.7 MPa时,断层发生再活动的风险性小;通过应用效果分析证实,在现有注采压力下油藏保存条件不会被破坏,断层不会发生失稳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再活化压力 地应力场分析 地层压力场 断层岩类型 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驱油田断层封闭性动态评价模型
4
作者 刘媛 赵帅 +2 位作者 周文胜 任帅 包智魁 《断块油气田》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77-884,共8页
基于研究区实际地质、油藏开发资料,对断层封闭机理、影响断层封闭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断层封闭机理为断层岩排驱压力封闭,不同情况下断层的封闭能力不同。影响断层封闭性主要因素有两盘岩性对接情况、断距、泥岩涂抹量、主应力大... 基于研究区实际地质、油藏开发资料,对断层封闭机理、影响断层封闭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明确断层封闭机理为断层岩排驱压力封闭,不同情况下断层的封闭能力不同。影响断层封闭性主要因素有两盘岩性对接情况、断距、泥岩涂抹量、主应力大小、油水井配置及注采量。文中针对目前断层封闭性评价大都停留在静态层面,考虑油水井产量劈分、断层倾角等指标,以层为单位推导建立了一套针对已开发水驱油藏的断层封闭性动态评价数学模型,可根据油水井位置、注入采出量、井底流压实时定量对断层侧向封堵性、断层纵向稳定性进行评价。通过实例计算并与示踪剂测试结果对比,模型判定结果符合率达90.91%,表明模型可用于复杂断块油田断层动态封闭性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开发 断层封闭性 水驱油田 复杂断块油田 侧向封堵性 纵向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普通稠油化学驱油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30
5
作者 汤明光 裴海华 +3 位作者 张贵才 蒋平 刘清华 王洋 《断块油气田》 CAS 2012年第S1期44-48,52,共6页
对于普通稠油,一次采油后常采用注水开发和热采方法。据中石化2007年底统计,采用注水开发动用的普通稠油储量占稠油总储量的30.1%,但由于水油流度比高,使得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当油层太薄或埋藏太深时,热量损失严重,经济上不适... 对于普通稠油,一次采油后常采用注水开发和热采方法。据中石化2007年底统计,采用注水开发动用的普通稠油储量占稠油总储量的30.1%,但由于水油流度比高,使得普通稠油油藏水驱采收率低。当油层太薄或埋藏太深时,热量损失严重,经济上不适合采用热采方法。化学驱方法是一个重要的接替手段。因此,文中重点综述了聚合物驱、碱驱、碱/表面活性剂驱、碱/聚合物驱技术在普通稠油油藏中应用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机理研究进展,指出了稠油化学驱中出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稠油 化学驱 聚合物驱 碱驱 碱/表面活性剂驱 碱/聚合物驱 研究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断块油藏动态层系井网合理参数界限及应用——以东辛油区营17断块为例
6
作者 卢惠东 庞丽丽 +3 位作者 薛巨丰 姚娜 聂法健 王艳平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1期84-89,共6页
东辛油区营17断块受地质因素及开发现状影响,层间矛盾加大,平面干扰加剧,固有流线调控难度加大,亟需开展动态层系井网合理技术政策研究。依托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多方案对比预测,明确分采分注中生产井合理层间级差控制在4以内、注水井同... 东辛油区营17断块受地质因素及开发现状影响,层间矛盾加大,平面干扰加剧,固有流线调控难度加大,亟需开展动态层系井网合理技术政策研究。依托数值模拟手段,通过多方案对比预测,明确分采分注中生产井合理层间级差控制在4以内、注水井同一层段内合理级差控制在4~6;对于高含水开发阶段中高渗油藏,井距为400 m时采收率最高;同一层段内注采比为1时,合理换层时机为3个月,随着注采比的增加,换层时间缩短;在矿场实践中,同一层段组合中尽量保持动态参数相近,开发效果也最好。该研究为完善提升技术、扩大应用规模奠定基础,以此技术政策界限为指导,在营17西单元持续开展上段调整应用,年度综合含水下降2.9个百分点,运行成本下降33元/t。研究成果对胜利油田断块储量的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胜利油田特高含水阶段效益稳产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层系井网 纵向差异组合 合理级差 井距 注采比 换层时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冀东油田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46
7
作者 周海民 常学军 +1 位作者 郝建明 郑家朋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22-629,共8页
冀东油田属渤海湾断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两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冀东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 冀东油田属渤海湾断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两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冀东复杂断块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水平井开发技术应用过程中,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适合冀东油田复杂断块油藏特点的水平井应用技术方法,主要包括水平井适应性评价、方案部署、设计、钻井、测井和录井、采油以及生产管理等6个方面14个环节,该技术方法的配套应用既有效地保证了冀东复杂小断块油藏水平井开发技术的应用效果,又为进一步推动水平井技术进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高尚堡油田浅层南区高63断块多油层小断块层状边底水驱油藏、高尚堡油田浅层北区油藏Ng8小层难采储量的高效开发以及利用小井眼侧钻水平井高效挖潜技术改善老区开发效果的实践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复杂断块油藏 冀东油田 开发技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小断块油田中高含水期开发调整实践 被引量:25
8
作者 胡景双 邵先杰 +2 位作者 马平华 王萍 石磊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2-205,共4页
由于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产。杨家坝油田为一强非均质复杂小断块油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表现出多种矛盾:注采井数比低,注水井吸水不均匀,油井多向受效率较低... 由于小断块油田的复杂性,开发过程中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持续稳产。杨家坝油田为一强非均质复杂小断块油田,断层发育,构造复杂,目前已进入中高含水期,并表现出多种矛盾:注采井数比低,注水井吸水不均匀,油井多向受效率较低,高渗带水淹严重,且受断层影响使得局部井网不完善,稳产难度加大,迫切需要论证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法,为油田后期的剩余油挖潜提供依据。针对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在详细研究最佳射开层数、射开厚度及油田最大产液量等参数的基础上,论证了合理划分开发层系、加强油层改造及提高油井排液量等措施可有效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并提出了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改善油藏开发效果方面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复杂小断块油田的开发调整多种方法和措施需要进行综合实施,且不同阶段针对的侧重点不同,卡堵改层、周期注水、水平井及侧钻井等技术在中高含水期可有效提高剩余油动用程度,保持油田稳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小断块 中高含水期 开发现状 调整 杨家坝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CO_2气驱开采复杂断块油藏“阁楼油” 被引量:14
9
作者 谈士海 周正平 +3 位作者 吴志良 钱卫明 刘伟 肖蔚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29-131,共3页
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后期,位于构造高部位的“阁楼油”难以经济而有效地开发。苏北盆地拥有丰富的天然CO_2气源,采用槽船运输、井口增压和高压升温等技术,在溱潼凹陷储家楼油田开展CO_2气驱试验。通过数值模拟优选出CO_2气驱方案,并... 复杂断块油藏进入高含水后期,位于构造高部位的“阁楼油”难以经济而有效地开发。苏北盆地拥有丰富的天然CO_2气源,采用槽船运输、井口增压和高压升温等技术,在溱潼凹陷储家楼油田开展CO_2气驱试验。通过数值模拟优选出CO_2气驱方案,并于2000年10月开始矿场试验,已注入CO_2气132.06万m^3,占油藏孔隙体积的1.59%,已增产原油2545t,综合含水率降低6%,每立方米CO_2气换油0.001 927t,提高油藏呆收率1.07%,效果显著。试验取得了一批宝贵的资料,对CO_2气驱的开采过程及生产动态特点有了新的认识。试验结果表明,选择油藏低部位井注入CO_2气驱替水驱剩余油,能在油藏高部位形成新的油气富集带,机理清楚,工艺相对简单,见效快,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复杂断块油藏三次采油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北盆地 储家楼油田 CO2气驱 “阁楼油” 矿场试验 采收率 三次采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数值模拟在河流相整装油藏中的应用
10
作者 兰丽丽 《河南科技》 2024年第3期42-47,共6页
【目的】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并模拟油藏开发历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网格内的流体流动状态及数值的计算来预测不同预案下的开发状况,以预测在不同开采方案下的油气生产情况。【方法】针对河流相整装油藏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参数调... 【目的】利用油藏数值模拟技术计算并模拟油藏开发历程中的动态变化,通过网格内的流体流动状态及数值的计算来预测不同预案下的开发状况,以预测在不同开采方案下的油气生产情况。【方法】针对河流相整装油藏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参数调整方法并建立动态模型,以精细油藏描述成果及三维油藏模型为基础,以油田投产以来区块全部油水井动态资料为依据进行研究。【结果】对东营坳陷东部区块开展数值模拟,并对历史动态进行精准拟合,整体含水拟合率从85.3%提升至92.7%;总结了本区块剩余油分布规律,提出4个有利开发区,增加可采储量12.3万t。【结论】油藏数值模拟方案通过对区块整体和单井的拟合,以及数据精准描述地层开发过程及储层动态变化,找到剩余油的分布位置,为制定合理的开发调整方案提供可信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相 整装油藏 数值模拟 历史拟合 剩余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复杂断块油田低序级断层预测——以渤海P油田为例
11
作者 孟云涛 韩建斌 +2 位作者 刘建华 王鹏飞 杨青 《石油地质与工程》 CAS 2024年第6期50-53,58,共5页
处于开发中后期的复杂断块油田,低序级断层成为制约注采建立的关键因素,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渤海P油田受气云区影响,地震属性响应特征弱,增加了低序级断层的识别难度。从低序级断层的成因机理出发,综合高序级组合模式、构造应力分析、... 处于开发中后期的复杂断块油田,低序级断层成为制约注采建立的关键因素,影响油田的开发效果。渤海P油田受气云区影响,地震属性响应特征弱,增加了低序级断层的识别难度。从低序级断层的成因机理出发,综合高序级组合模式、构造应力分析、断层露头调查、实钻井、地震属性正演分析以及动态辅助六个方面开展研究,提出低序级断层“六要素”预测方法,建立了走滑断层S型转弯区、走滑断层叠覆区、正断层下降盘三类低序级断层发育模式,实现对低序级断层的预测,并有效指导油田注采井网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田 低序级断层 断层模式 应力分析 正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堡陆地油田水平井二氧化碳吞吐主控因素 被引量:18
12
作者 马桂芝 陈仁保 +2 位作者 张立民 强晓光 李远超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1-85,154,共5页
针对南堡陆地油田水平井高含水的情况,对稠油和稀油油藏通过分析大量矿场实践数据以及室内油藏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开展了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主控因素研究,明确了影响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效果的因素有油层厚度、隔层、构造位置、... 针对南堡陆地油田水平井高含水的情况,对稠油和稀油油藏通过分析大量矿场实践数据以及室内油藏数值模拟和物理模拟,开展了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主控因素研究,明确了影响水平井CO2吞吐控水增油效果的因素有油层厚度、隔层、构造位置、水平段位置、投产含水率、吞吐前含水率、非均质程度、地层倾角、韵律、吞吐时机等,并明确了其影响规律。该研究为同类型油藏水平井控水增油措施的实施提供了依据,对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水平井CO2吞吐 主控因素 高含水期控水稳油 南堡陆地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水平井见水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40
13
作者 毕永斌 张梅 +2 位作者 马桂芝 刘志家 贺鄂 《断块油气田》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79-82,共4页
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几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的... 南堡陆地浅层油藏属渤海湾凹陷盆地典型的复杂小断块油田。近几年,在大力加强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上,积极推广应用水平井开发新技术,使水平井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规模迅速扩大并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水平井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迅速的问题日益突出。通过对近几年水平井见水特征的分析,明确了水平井高含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其中包括储层开采阶段、距油水界面距离、储层非均质性、出砂状况、水平井轨迹、采液强度和完井工艺等,为今后同类型油藏水平井控水稳油措施的研究与制定提供了依据,对进一步提高水平井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 复杂断块油藏 见水特征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油气分布特征及控制因素 被引量:32
14
作者 谭开俊 田鑫 +1 位作者 孙东 陈建平 《断块油气田》 CAS 2004年第6期13-14,18,共3页
根据地化指标和测井资料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剖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油气分布特征及断裂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该区断裂带的油气分布具有特殊性 ,其油气分布不仅受断裂活动的控制 ,同时还受断裂带岩性的控制... 根据地化指标和测井资料 ,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 ,剖析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断裂带的油气分布特征及断裂带对油气分布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 ,该区断裂带的油气分布具有特殊性 ,其油气分布不仅受断裂活动的控制 ,同时还受断裂带岩性的控制。在断裂活动期 ,碎屑岩和火山岩断裂带都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在断裂平静期 ,火山岩断裂带可以作为油气运移的通道 ,碎屑岩断裂带对油气起封闭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带 油气分布 运移通道 封闭作用 准噶尔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断块油藏单井CO_2吞吐强化采油注气时机及周期注入量优选 被引量:17
15
作者 张国强 孙雷 +2 位作者 孙良田 吴应川 李士伦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9-72,79,共5页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 低渗小断块油藏控制单元井间连通性差,边界封闭,地层能量有限,开采中地层能量下降快,难以采用早期注水等方式大规模开采。利用CO2吞吐强化采油对此类油藏可能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为此,首先对油井目前流体进行相态分析,并对油藏流体进行CO2膨胀实验,然后将注气前后地层流体的物性进行对比,确定CO2增产机理。再在此基础上建立单井CO2吞吐的数值模拟模型,并对注气前生产历史进行拟合,用拟合好的模型对CO2吞吐强化采油过程中注气时机和周期注入量等进行敏感性分析,从而得出一些对小断块单元油藏单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开采机理的深入认识,为油井CO2吞吐强化采油可行性的工艺方案设计提供了技术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断块油藏 CO2吞吐 数值模拟 注气时机 周期注入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杂断块油藏立体开发技术 被引量:30
16
作者 王端平 杨勇 +1 位作者 许坚 丁可新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4-57,114-115,共4页
为了大幅度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立体开发的技术思路、优化设计方法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层分块开发设计模式转变为从平面(各小块间)、层间到层内的立体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以永... 为了大幅度提高复杂断块油藏特高含水期水驱采收率,提出了立体开发的技术思路、优化设计方法及采用的主要技术手段。分层分块开发设计模式转变为从平面(各小块间)、层间到层内的立体优化设计,最大程度地提高水驱控制和动用程度。以永安镇油田永3断块为目标区块,编制了立体开发方案。对于Ⅰ类窄条带底水锥进的厚油层,设计了平面绕水舌、纵向绕水锥的三维弧形特殊结构井,使因高含水率(99%)已停产多年的油藏又打出低含水率的高产油井;对于Ⅱ类层间差异大的多薄层,开展纵向三级细分,力求减少层间干扰,大幅度提高薄差层采收率;对于Ⅲ类极复杂断块油层采用多靶点跨块定向井、跨块水平井,最大限度地提高储量动用率。矿场实施效果表明,产油量比调整前增加了122.2t/d,累积增产油量为4.86×10~4t,实施效果好于方案设计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杂断块油藏 立体开发 绕锥水平井 跨块水平井 多靶点跨块定向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水井套损机理及综合防护技术应用研究 被引量:21
17
作者 周鹰 张新委 +1 位作者 孙洪安 戴文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5年第3期79-82,111,共5页
从套损机理研究入手,分析了造成油井套管损坏的原因,开展了套管保护及修复技术研究,该技术在金马油田的现场应用表明,套损井大大减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
关键词 套管损坏 机理研究 套管保护措施 套管修复技术 应用 金马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松砂岩油藏不稳定注水机理研究及矿场实践 被引量:16
18
作者 王学忠 曾流芳 +2 位作者 谷建伟 姚军 沈国峰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9-63,共5页
孤东油田1996年开展了单井单层单向、单井多层单向、多井多层单向三类井组进行了不稳定注水试验,见到初步效果。1999年运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方法开展了不稳定注水机理研究,研究了油层非均质性、岩石润湿性、毛管... 孤东油田1996年开展了单井单层单向、单井多层单向、多井多层单向三类井组进行了不稳定注水试验,见到初步效果。1999年运用物理模型、数值模拟、渗流力学和油藏工程方法开展了不稳定注水机理研究,研究了油层非均质性、岩石润湿性、毛管力、原油物性、开发井网、不稳定注水时机、压力保持状况、注水强度、注水周期等因素的影响,表明孤东油田油藏适合开展不稳定注水,并确定了有关技术界限。在具体不稳定注水实施方案编制过程中,由于考虑的因素很多,采用正交法和模糊决策法优化参数设计。2001年以来在孤东七区西63+4等5个区块进行了整体不稳定注水,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注水 机理研究 矿场实践 疏松砂岩油藏 孤东油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藏建模技术在老区挖潜中的应用——以红星地区为例 被引量:14
19
作者 谷团 张吉昌 +2 位作者 程建平 闵忠顺 陈淑凤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3-55,共3页
红星地区属于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效果较差。运用油藏建模技术对该地区油藏进行了重新认识,解决了以前影响认识油藏的关键问题。构造模型清晰地展示了控藏断层驾掌寺大断裂时正时逆的特点,解决了深浅层构造圈闭差别大的问题。相模型和属... 红星地区属于复杂断块油田,开发效果较差。运用油藏建模技术对该地区油藏进行了重新认识,解决了以前影响认识油藏的关键问题。构造模型清晰地展示了控藏断层驾掌寺大断裂时正时逆的特点,解决了深浅层构造圈闭差别大的问题。相模型和属性模型精细地反映了油气分布规律及控制因素,为有效挖潜与井位部署提供了可靠依据。通过油藏建模,为油藏综合调整指明了方向,区块生产能力快速提高,表明了油藏建模技术在老区挖潜中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建模 老区 挖潜 PETREL 红星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低渗透断块油藏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有效动用系数计算及应用 被引量:12
20
作者 齐亚东 雷群 +3 位作者 杨正明 何英 骆瑛 杨鹏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1065-1071,共7页
针对断块油藏的布井方式,考虑特低渗透储层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从非线性渗流基本公式出发,应用流管积分法推导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有效动用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注采压力差、井网几何形状及非线性渗流曲线等因素对有效动用系数的影响,进而... 针对断块油藏的布井方式,考虑特低渗透储层流体非线性渗流特征,从非线性渗流基本公式出发,应用流管积分法推导不规则三角形井网有效动用系数计算公式,并分析注采压力差、井网几何形状及非线性渗流曲线等因素对有效动用系数的影响,进而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江苏油田花17断块井网评价中并提出井网调整方案。研究结果表明:均质各向同性特低渗透断块油藏适合部署等腰或近等腰三角形井网;当井网形状偏离等腰三角形程度较高时,存在引起有效动用系数突变的注采压力差和井距;渗透率较大的储层,宜通过放大注采压力差来提高有效动用系数,而渗透率较小的储层,缩小井、排距为更有效的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低渗透率 断块油藏 不规则三角形井网 非线性渗流 流管积分法 有效动用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