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对肝肾阴虚型结膜松弛症患者泪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沙咏怡 赵怡 +4 位作者 涂少华 孔雪晴 夷成龙 陶霓霞 项敏泓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31-36,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对肝肾阴虚型结膜松弛症(CCH)患者泪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收集56例56眼Ⅱ-Ⅲ级肝肾阴虚型CC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26例26眼和对照组(单纯人工泪液)30例30... 目的:观察中药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对肝肾阴虚型结膜松弛症(CCH)患者泪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改变。方法:收集56例56眼Ⅱ-Ⅲ级肝肾阴虚型CC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26例26眼和对照组(单纯人工泪液)30例30眼,疗程1 mo,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国际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球结膜充血指数。采集治疗前后CCH患者的泪液,通过流式免疫荧光发光法对患者泪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CCH患者治疗后OSDI、BUT、球结膜充血指数均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均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TM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TMH无差异(P=0.41)。治疗组CCH患者在治疗后泪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IL-17A、IL-22、IFN-γ、IL-17F、IL-1β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且治疗组的变化更为显著(均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泪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无差异(均P>0.05)。治疗后两组CCH患者泪液中IL-6、TNF-α均较治疗前降低(均P<0.05),但治疗组的变化更为显著(均P<0.01)。结论:杞精明目汤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可有效改善肝肾阴虚型结膜松弛症患者眼表微环境,提高泪膜稳定性,抑制眼表炎症,可能与其降低泪液中Th17相关细胞因子的分泌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肝肾阴虚型 杞精明目汤 TH17 IL-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的临床疗效
2
作者 安琳 韦秋红 +2 位作者 蔡晶晶 杨赬雯 张荣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28-133,共6页
目的:分析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9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经眼科与风湿免疫科多学科会诊后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 目的:分析环孢素联合泪点栓塞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患者干眼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06/2023-09就诊于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经眼科与风湿免疫科多学科会诊后确诊为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干眼患者60例120眼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常规治疗,根据干眼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三组:A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B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0.05%环孢素滴眼液治疗;C组20例40眼使用0.3%玻璃酸钠滴眼液+0.05%环孢素滴眼液联合双眼上下泪点行泪点栓塞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4、8、12 wk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和泪液分泌量,治疗前及治疗后12 wk检测泪液中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1β(IL-1β)含量,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4、8、12 wk,三组患者OSDI评分、结膜充血评分和FL评分均低于治疗前,BUT、TMH和泪液分泌量均高于治疗前(均P<0.001),C组患者OSDI评分均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均P<0.001),C组患者BUT、TMH和泪液分泌量均高于A组和B组,B组均高于A组(均P<0.001)。治疗后12 wk,三组患者泪液中IL-6、TNF-α和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C组低于A组和B组,B组低于A组(均P<0.001)。治疗随访期间三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联合应用环孢素和泪点栓塞治疗可改善中重度干眼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其泪膜和角膜功能,增加泪液分泌量,降低泪液炎症因子水平,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环孢素 泪点栓塞 结膜充血评分 泪液炎性因子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的研究现状
3
作者 王福利 苏渲迪 +2 位作者 王玉瑾 冉洁 夏多胜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59-63,共5页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眼表疾病,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可能与眼睑美容手术、肿瘤及其放化疗等因素有关,常常引发异物感、流泪、眼痛、视物疲劳等不适,这些眼部持续刺激症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是一种发病率较低的眼表疾病,目前相关文献报道较少,可能与眼睑美容手术、肿瘤及其放化疗等因素有关,常常引发异物感、流泪、眼痛、视物疲劳等不适,这些眼部持续刺激症状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目前,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可用于临床诊断,新型单克隆抗体D2-40作为扩张淋巴管内皮细胞标记物在病理诊断中具有很强的特异性。既往的研究未完全明确其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各异,传统的治疗给患者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结膜损伤,近年来有报道提出,抗VEGF药物对该病的治疗有效且并发症小。文章对这一少见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一些基本情况做一综述,以期对结膜淋巴管扩张症有更加清晰的认识,为临床诊治提供更多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淋巴管扩张症 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 D2-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结合生物信息学分析干眼的蛋白标志物
4
作者 杨延婷 师雅君 +5 位作者 杨光 纪海洋 刘婕 洪珏 张丹 马晓芃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04-111,共8页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干眼(DE)发病机制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以期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从建库至2023-08-31发表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干眼临床样本中蛋白质表达的文章,挑选出差异蛋白... 目的: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与干眼(DE)发病机制相关的差异蛋白质,以期揭示其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从建库至2023-08-31发表在PubMed和EMBASE数据库中的采用蛋白质组学方法检测干眼临床样本中蛋白质表达的文章,挑选出差异蛋白,并通过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进行枢纽基因筛选和模块分析,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基因本体(GO)功能注释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最终纳入21篇文献,确定74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频率最高的差异蛋白为钙粒蛋白A(calgranulin A,SA1008)、脂质运载蛋白1(LCN1)、溶菌酶(LYZ)、乳腺珠蛋白-B(SCGB2A1)、富脯氨酸蛋白4(PRR4)、转铁蛋白(TF)和钙粒蛋白B(S100A9)。前10个枢纽基因为血清白蛋白(ALB)、肿瘤坏死因子(TNF)、白介素6(IL6)、IL1β、IL8、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α-抗胰蛋白酶(SERPINA1)、IL10、补体C3(C3)和乳铁蛋白(LTF)。模块分析推测种子基因为MMP9和PRR4。KEGG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蛋白主要富集在IL17信号通路(61.9%)。结论:研究结果揭示了DE的潜在分子靶点和途径,并证实了DE的发病机制与炎症之间的关联。然而,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以证实这些生物标志物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蛋白质组学 质谱分析 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脉冲光联合育阴润目方熏蒸及睑板腺按摩治疗MGD相关干眼
5
作者 冉茂丹 金露 任刚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5年第1期157-161,共5页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育阴润目方熏蒸及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11/2023-11本院收治的MGD相关干眼患者198例39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198眼采用育阴润目方熏蒸及睑板腺... 目的:探讨强脉冲光(IPL)联合育阴润目方熏蒸及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干眼患者的效果。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21-11/2023-11本院收治的MGD相关干眼患者198例396眼,随机分为对照组99例198眼采用育阴润目方熏蒸及睑板腺按摩治疗,观察组99例198眼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IPL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以及治疗前后眼部指标[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SⅠt)]、视觉质量[平均客观散射指数(OSI)、斯特列尔比(SR)、调制传递函数(MTF)]、泪膜脂质层厚度(LLT)、泪液中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治疗及随访。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 mo后两组患者BUT、SⅠt、SR、MTF、LLT水平升高,OSI、泪液中TNF-α、TGF-β1水平降低(均P<0.001),且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均P<0.001)。结论:IPL联合育阴润目方熏蒸及睑板腺按摩治疗MGD相关干眼的效果显著,可以改善患者眼部指标、视觉质量和LLT,降低泪液中炎性因子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脉冲光 育阴润目方熏蒸 睑板腺按摩 睑板腺功能障碍 干眼 视觉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美国低视力临床实践指南解读
6
作者 邵毅 魏红 何良琪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85-90,共6页
低视力是一种视觉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而且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为帮助患者提高视功能、满足其生活需求,低视力康复至关重要。低视力康复主要根据导致低视力的病因开展,通过评估视觉功能、使用适当的... 低视力是一种视觉功能障碍,不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而且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为帮助患者提高视功能、满足其生活需求,低视力康复至关重要。低视力康复主要根据导致低视力的病因开展,通过评估视觉功能、使用适当的视觉辅助设备、提供支持性服务等以充分利用残余视力。低视力康复是多学科的综合服务系统,虽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面临许多问题与挑战,需要进一步研究与改进。本文将结合我国实际,对美国低视力临床实践指南进行解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功能 低视力 诊断 评估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眼轴:肠道菌群在干眼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7
作者 郑玉翠 郝瑞 《眼科新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42-246,共5页
干眼的特点是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近年大量研究证实干眼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可以穿透血眼屏障,调节免疫应答,并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益生菌和益生元与干眼之间作用机... 干眼的特点是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近年大量研究证实干眼与肠道菌群之间关系密切,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可以穿透血眼屏障,调节免疫应答,并抑制炎症反应。本文对肠道菌群及其代谢产物短链脂肪酸、益生菌和益生元与干眼之间作用机制进行系统梳理,旨在为今后干眼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与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干眼 短链脂肪酸 丁酸盐 益生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Van Herick前房角宽度评估法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张鹏 王立芳 +3 位作者 王延铮 韩坤岭 任朝阳 王延岭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136-139,共4页
目的:探讨在Van Herick法基础上更方便准确评估前房角宽度的方法。方法:纳入2021-01/12于我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8例69眼,参考Van Herick法分为房角宽度≥1/2颞侧角膜厚度(CT)组(37例44眼)和<1/2CT组(21例25眼),应用超声生... 目的:探讨在Van Herick法基础上更方便准确评估前房角宽度的方法。方法:纳入2021-01/12于我院就诊的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58例69眼,参考Van Herick法分为房角宽度≥1/2颞侧角膜厚度(CT)组(37例44眼)和<1/2CT组(21例25眼),应用超声生物显微镜测量中央前房深度和周边房角度数。结果:房角宽度≥1/2CT组和<1/2CT组患者中央前房深度有明显差异(2.64±0.27 mm vs 2.23±0.29 mm,P<0.01),且两组间上方、颞侧、下方和鼻侧象限房角度数均有明显差异(P<0.01)。房角宽度≥1/2CT组患者上方与下方象限房角度数无显著差异(P>0.05),其余各象限房角度数均有差异(P<0.05);房角宽度<1/2CT组患者上方与鼻、颞侧象限,下方与颞侧象限房角度数均有差异(P<0.05)。结论:裂隙灯下采用Van Herick法评估颞侧房角宽度,同时评估下方象限房角宽度,可以更简单、快速、准确地评估前房角的整体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生物显微镜 裂隙灯 房角 前房 白内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结膜囊肿11例临床病理分析
9
作者 李强 周春菊 +2 位作者 苏学刚 崔燕辉 白大勇 《临床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7-61,共5页
目的探讨儿童结膜囊肿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发病原因。方法对11例(12只眼)儿童结膜囊肿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眼部疾病,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1例眼部结膜囊肿患者年龄(79.18±22.77)个月(... 目的探讨儿童结膜囊肿患者的组织病理学特点并探讨发病原因。方法对11例(12只眼)儿童结膜囊肿手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包括年龄、性别、眼部疾病,发病部位、组织病理学特点。结果11例眼部结膜囊肿患者年龄(79.18±22.77)个月(2岁7个月至10岁7个月),男性8例,女性3例,10例有眼外肌手术史,1例为先天性囊肿。10例行HE染色,PAS染色及免疫组化染色(MUC5AC、CK、D2-40),1例行透射电镜检查。HE染色可见囊肿内壁为扁平上皮或者复层柱状上皮组织,2例与肌肉组织相连。PAS染色,3例弱阳性,2例阳性。免疫组化染色:MUC5AC染色5例弱阳性,1例阳性;CK染色及D2-40染色,10均为强阳性。1例可见淋巴管D2-40染色阳性。结论儿童结膜囊肿内壁细胞以复层柱状上皮多见,含有少量非典型杯状细胞,与球结膜上皮有相似性,囊肿内淋巴管不多见。囊内液的具体来源尚需进一步的研究才能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肿 儿童 病理 免疫组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获得性免疫在干眼的启动与维持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文鑫 郭俞利 刘祖国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34-538,共5页
干眼(dry eye,D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介导,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慢性眼表疾病。干眼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泪膜成分的改变,角膜神经异常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其中,免疫炎症反应是干眼发病机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由眼表的天然免... 干眼(dry eye,DE)是一种由多种因素介导,发病机制复杂的常见慢性眼表疾病。干眼致病因素主要包括免疫炎症,氧化应激,泪膜成分的改变,角膜神经异常和睑板腺功能障碍等。其中,免疫炎症反应是干眼发病机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由眼表的天然免疫和获得性免疫反应共同调节。多种环境应激引发眼表天然免疫反应导致上皮细胞损伤和炎症,并激活获得性免疫参与眼表免疫炎症反应。目前已发现多种免疫细胞以及炎症因子参与了DE的发生和发展。本文就DE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重点探讨获得性免疫在DE的启动与维持。通过分析最新观点和研究热点,我们对DE发病机制中的免疫调节机制进行了系统的介绍,并为DE的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天然免疫 获得性免疫 发病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治疗干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明杰 李从心 温莹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2期251-254,共4页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通过生物分子传递改变受体细胞的生化特性,并在细胞通讯中发挥作用。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s)是由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囊泡,具有与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似的功能,并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 外泌体是一种细胞外囊泡,通过生物分子传递改变受体细胞的生化特性,并在细胞通讯中发挥作用。其中,间充质干细胞源性外泌体(MSC-Exos)是由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双层脂质囊泡,具有与间充质干细胞(MSCs)相似的功能,并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作为细胞间通讯的媒介参与免疫调节、组织损伤修复和促进血管生成等多种重要生理过程,近年来在治疗免疫炎性疾病、缺血性疾病等相关领域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从MSC-Exos的生物学功能出发,针对干眼不同发病机制如炎症反应、神经及组织修复等,阐述其治疗干眼的可能机制,以期为MSC-Exos在干眼治疗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并为未来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泌体 间充质干细胞 干眼 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的局部药物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黄希帆 何敏 +1 位作者 耿婉清 万青清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753-756,共4页
干眼是一种由泪膜和眼表异常所引起的多因素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畏光、瘙痒、烧灼感、视疲劳、视力波动等不适感。干眼如果未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引起眼部炎症、角膜溃疡及视力损伤等。局部药物治疗为目前干眼最简便、常用的治疗方... 干眼是一种由泪膜和眼表异常所引起的多因素疾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畏光、瘙痒、烧灼感、视疲劳、视力波动等不适感。干眼如果未及时治疗,严重者可引起眼部炎症、角膜溃疡及视力损伤等。局部药物治疗为目前干眼最简便、常用的治疗方法,随着我们对干眼发病机制的进一步认识,多种新的局部药物也应用于临床。本文就干眼的局部药物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药物治疗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常结膜囊细菌培养397例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曾树森 吴晓梅 +2 位作者 宋建 曾昌洪 刘盛春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正常结膜囊带菌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4wk内未使用滴眼液和抗生素的397名受调查者,常规眼科检查排除泪囊、眼表、前节疾病后,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2岁人群、>60岁人群... 目的:调查不同人群正常结膜囊带菌情况及其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方法:对4wk内未使用滴眼液和抗生素的397名受调查者,常规眼科检查排除泪囊、眼表、前节疾病后,进行结膜囊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2岁人群、>60岁人群结膜囊带菌率明显高于12~60岁人群,农村高于城市。细菌培养阳性率为21.2%,共培养出13个菌种,84个菌株。葡萄球菌属最多,共54株(64.3%),其中表皮葡萄球菌43株(51.2%),金黄色葡萄球菌10株(11.9%)。革兰阳性细菌对万古霉素、呋喃坦啶、利福平敏感;大部分革兰阴性菌对复达欣、亚胺硫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妥布霉素敏感;对β-内酰胺类和喹诺酮类耐药菌株增多。结论:正常结膜囊可能带有细菌,并可致眼部感染。术前滴敏感抗生素眼液可减少结膜囊细菌,以防止眼部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囊 细菌培养 药物敏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烯醇滴眼液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分析
14
作者 邓丽红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25期13-15,共3页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100例(100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50例。患者均采用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后,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结果:术前,两组滤纸浸湿长度、泪膜破裂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滤纸浸湿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泪膜破裂时间长于术前,且试验组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移植片成活时间早于对照组,胬肉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烯醇滴眼液在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术后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促进移植片成活,降低胬肉复发率,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乙烯醇滴眼液 复发性翼状胬肉 翼状胬肉切除伴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干眼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检测及其与眼表体征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李妍 桑璇 +4 位作者 王晓然 杨柳 贺雄军 王智崇 陆晓和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44-347,共4页
目的检测干眼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并分析LLT与眼表体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30例(130眼)干眼患者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64例,非MGD患者66例,进行LL... 目的检测干眼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lipid layer thickness,LLT),并分析LLT与眼表体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纳入130例(130眼)干眼患者为本研究研究对象,其中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MGD)患者64例,非MGD患者66例,进行LLT检测、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检查、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Marx线(Marx line,ML)评分及SchirmerⅠ试验。分析不同年龄段LLT分布情况,及其与其他检查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不同年龄段之间L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各年龄段男性与女性之间LL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LLT与年龄呈正相关(r=0.334,P<0.001),LLT与性别无显著相关性(r=0.107,P=0.226)。LLT与上睑ML评分(r=0.295,P=0.001)、下睑ML评分(r=0.233,P=0.008)呈正相关,与BUT、FL及泪液分泌量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MGD组LLT与上睑ML评分、下睑ML评分呈正相关(均为r=0.306,P=0.014),与其他检查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非MGD组LLT与其他检查指标均无显著相关性(均为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干眼患者中,年龄、上睑ML评分与LLT存在线性关系(年龄:β=0.254,P=0.005;上睑ML评分:β=0.207,P=0.022),在MGD组中,仅年龄与LLT存在线性关系(β=0.382,P=0.002)。MGD组上睑ML评分及下睑ML评分均高于非MGD组(均为P<0.001)。结论干眼患者LLT与年龄、ML评分呈正相关。泪膜LLT检测作为干眼诊断的辅助检查时,需结合年龄等影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膜脂质层 干眼 睑板腺功能障碍 眼表体征 年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丝裂霉素C-全氟溴辛烷脂质体纳米药物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治疗安全性及效果评价
16
作者 李涛 廖灵珊 +14 位作者 朱胜兰 唐娟 吴小利 方其林 李盈 李彪 田琴 万俊梅 阳毅 谭越月 李佳倩 杜鹃 周燕 张丹 刘兴德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目的制备一种以脂质体为载体,以液态的全氟溴辛烷(PFOB)为内核,丝裂霉素C(MMC)搭载于脂质体壳的纳米药物PFOB@Lip-MMC,研究其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PFOB@Lip-MMC,并检测其物理、... 目的制备一种以脂质体为载体,以液态的全氟溴辛烷(PFOB)为内核,丝裂霉素C(MMC)搭载于脂质体壳的纳米药物PFOB@Lip-MMC,研究其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水化超声法制备PFOB@Lip-MMC,并检测其物理、化学性质。通过CCK-8、Cam-PI细胞活/死染色、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PFOB@Lip-MMC对HPF活性的影响。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采用DiI荧光标记的PFOB@Lip-MMC观察纳米药物对于HPF的药物渗透性。建立HPF炎症细胞模型后,按照实验要求分为对照组(加入无菌PBS溶液)、PFOB@Lip组(加入PFOB@Lip)、MMC组(加入MMC)、PFOB@Lip-MMC组(加入PFOB@Lip-MMC)、正常组(加入新鲜培养基),共孵育24 h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炎症细胞的凋亡率以及从PCR角度分析细胞中白细胞介素(IL)-1β、前裂腺素E_(2)(PGE_(2))、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因表达水平。结果PFOB@Lip-MMC平均粒径和Zeta电位分别为(103.45±2.17)nm和(27.34±1.03)mV,其包封率和载药率分别为(72.85±3.28)%和(34.27±2.04)%。体外24 h眼表环境下载药纳米微球缓释MMC可达(78.34±2.92)%。PFOB@Lip-MMC的生物安全性较MMC明显提高。DiI荧光标记的PFOB@Lip-MMC与炎症化HPF共同孵育2 h后,DiI荧光标记弥漫性分布于炎症化HPF中。PFOB@Lip-MMC组炎症化HPF细胞凋亡率[(77.23±4.93)%]明显高于MMC组[(51.62±3.28)%];PCR检查结果显示,其余各组IL-1β、PGE 2、TNF-α及VEGF基因基因转录水平与对照组和PFOB@Lip组相比均明显下降,其中PFOB@Lip-MMC组降低最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本研究成功合成了一种新型的抗HPF增殖的纳米药物PFOB@Lip-MMC,且细胞毒性较原药明显降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抗炎效果,为降低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丝裂霉素C 脂质体 纳米医学 抗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眼结膜囊培养细菌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32
17
作者 孙旭光 王智群 +2 位作者 罗时运 金秀英 张文华 《眼科新进展》 CAS 2002年第1期23-24,共2页
目的 了解眼结膜囊分离细菌的菌属分布及变化。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 1989~ 1998年 10 a当中的 14 11份结膜囊细菌培养标本 ,按照培养阳性率、革兰染色分布、细菌属种分布及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11份结膜细菌培养标本中 ,... 目的 了解眼结膜囊分离细菌的菌属分布及变化。方法 对北京同仁医院 1989~ 1998年 10 a当中的 14 11份结膜囊细菌培养标本 ,按照培养阳性率、革兰染色分布、细菌属种分布及变化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 11份结膜细菌培养标本中 ,细菌培养阳性的共 50 6株 ,平均培养阳性率为 3 5.9% .革兰阳性球菌占总检出菌的 63 .6% ;革兰阳性杆菌占 18.2 % ;革兰阴性球菌占 6.1% ;革兰阴性杆菌 12 .1%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 (主要是表皮葡萄球菌 )为总检出菌的 3 6.2 % ;第 2位是棒状杆菌为 16.8% ;微球菌属为 12 .5% ;金黄色葡萄球菌为 10 .7% .近 5a来 ,结膜囊中分离出球菌的百分比增高 ,杆菌的百分比下降。结论 革兰阳性球菌仍然是结膜囊分离出的主要菌属 ;球菌百分比的升高及杆菌百分比的下降 ,应引起眼科临床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 细菌培养 细菌病原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杞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 被引量:10
18
作者 项敏泓 饶娅敏 +4 位作者 李青松 张兴儒 周欢明 韩竹梅 符之瑄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43-746,共4页
目的观察精杞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方法 36例(72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精杞明目汤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以人工泪液局部治疗,精杞明目汤组在对照组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杞明目汤口服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2... 目的观察精杞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功能改变。方法 36例(72眼)结膜松弛症患者随机分为精杞明目汤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对照组以人工泪液局部治疗,精杞明目汤组在对照组局部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精杞明目汤口服治疗,连续用药3个月。2组治疗前后分别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测定、Schirmer试验、泪液羊齿状试验检查。结果精杞明目汤组治疗前BUT为(7.72±2.90)s,治疗后为(10.38±3.97)s,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7.781,P=0.000);对照组治疗前BUT为(7.84±3.02)s,治疗后为(9.24±4.17)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669,P=0.104);2组治疗前氉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211、1.539,P=0.834、0.128)。2组治疗前Schirmer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29,P=0.977),精杞明目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t=-6.077,P=0.000),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93,P=0.328),2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79,P=0.033)。2组治疗前泪液羊齿状试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P=0.95),精杞明目汤组治疗前后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1.17,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P=0.96),2组治疗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14,P=0.07)。结论以养阴生津法组成的精杞明目汤治疗结膜松弛症可显著稳定泪膜、促进泪液分泌,改善泪液中的黏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精杞明目汤 泪膜破裂时间 SCHIRMER试验 泪液羊齿状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稳定性、杯状细胞及黏蛋白5AC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项敏泓 贾元玲 +4 位作者 周欢明 李青松 王晗敏 张兴儒 陈星星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59-763,共5页
目的检测和观察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稳定性、杯状细胞变化及黏蛋白5AC的表达情况,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结膜松弛症患者30例30眼)为结膜松弛症组,另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5例(15眼)为正常对照组,对所... 目的检测和观察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稳定性、杯状细胞变化及黏蛋白5AC的表达情况,探讨结膜松弛症的发病机制。方法收集在我院就诊的结膜松弛症患者30例30眼)为结膜松弛症组,另选取单纯老年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5例(15眼)为正常对照组,对所有入选者进行眼部症状评价[国际眼表面疾病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OSDI)积分法]、泪膜破裂时间检测、Schirmer I试验、泪液羊齿状结晶试验,分别对结膜松弛症组和正常对照组的结膜组织标本行HE染色、AB染色、黏蛋白5AC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结膜松弛症组OSDI评分为(37.80±8.94),高于正常对照组(11.40±4.08)(P<0.01)。结膜松弛症组泪膜破裂时间为(6.70±2.76)s,低于正常对照组(13.67±3.48)s(P<0.01)。SchirmerⅠ试验结膜松弛症组为(6.23±3.13)mm,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13.40±3.74)mm(P<0.01)。结膜松弛症组患者泪液中羊齿状结晶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少(χ~2=14.309,P=0.003)。光镜下结膜松弛症组较正常对照组球结膜厚度变薄,胶原纤维少,弹力纤维缺失,固有层间质淤血水肿,杯状细胞减少,黏蛋白5AC染色阳性细胞数低于正常对照组(χ~2=9.499,P=0.023)。结论结膜松弛症患者泪膜功能受到影响,杯状细胞减少,泪液中羊齿状结晶减少,黏蛋白5AC含量减少,最终导致球结膜过度松弛,出现眼表泪液学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黏蛋白5AC 泪膜稳定性 结膜 杯状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膜松弛症下睑缘位置及张力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严雅静 张兴儒 +3 位作者 项敏泓 李青松 许琰 周欢明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495-497,共3页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症发病机制,寻求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对241例(479眼)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CCh)下眼睑位置及下睑缘张力检查。将下睑缘位置分为3型:角膜缘下型、角膜缘上型及角膜缘型。将下睑缘张力分为5型:下睑缘内翻型、...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症发病机制,寻求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对241例(479眼)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CCh)下眼睑位置及下睑缘张力检查。将下睑缘位置分为3型:角膜缘下型、角膜缘上型及角膜缘型。将下睑缘张力分为5型:下睑缘内翻型、下睑缘内倾型、下睑缘正常型、下睑缘外倾型及下睑缘外翻型。结果:下睑缘位置以角膜缘型伴有下睑缘内倾型发生结膜松弛症最多(20.2%);其次为角膜缘下型伴下睑缘内倾型(17.3%)。角膜缘上型伴下睑缘外倾型最少(1.5%)。结论:下睑缘张力高是结膜松弛症发生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膜松弛症 下睑缘位置 下睑缘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