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39篇文章
< 1 2 4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卫阳循行探讨生物钟基因对变应性鼻炎昼夜节律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陈曦 敬然 +4 位作者 李雨 尹漫 张慧 张建凤 李昕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6,共6页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影响着全球10%-40%的人口,部分AR患者的症状具有夜暮加重、日中渐缓的日周期波伏样变化的特点,这是因为生物钟基因Per2/Bmal1参与了AR昼夜节律的调控。虽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对治疗AR具有其独特... 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影响着全球10%-40%的人口,部分AR患者的症状具有夜暮加重、日中渐缓的日周期波伏样变化的特点,这是因为生物钟基因Per2/Bmal1参与了AR昼夜节律的调控。虽然大量研究已经证实中医药对治疗AR具有其独特的优势,但从时辰中医角度解析AR昼夜节律,并把控调节AR患者昼夜骤发点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笔者认为,卫阳与AR的发病关系密切,且其独特的昼夜运行规律与生物钟基因的表达高度契合,因此以卫阳循行探究AR昼夜节律,能够为AR日周期的中医调控提供一定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昼夜节律 卫阳 生物钟基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窦手术新理念——鼻窦融合技术
2
作者 吴明海 季俊峰 程友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449-454,共6页
鼻腔-鼻窦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包括鼻腔-鼻窦炎症及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术后患者的疗效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目前常规的治疗策略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鼻内镜长期的随访发现... 鼻腔-鼻窦疾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疾病,包括鼻腔-鼻窦炎症及鼻腔鼻窦良恶性肿瘤。鼻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鼻内镜手术的理念也在不断更新,术后患者的疗效也在不断地提高。但是目前常规的治疗策略并不能完全解决所有问题,鼻内镜长期的随访发现部分患者术后会复发。鼻窦融合技术是一种新概念、新提法。文章提出鼻窦融合技术,阐述鼻窦融合技术的理念及其临床应用,力求充分暴露窦腔组织,彻底清除病变组织,保持术后充分引流,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腔-鼻窦疾病 鼻窦炎 鼻窦融合 术后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鼠李糖乳酪杆菌HM126调节小鼠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缓解过敏性鼻炎
3
作者 袁雪萍 赵育瑾 +9 位作者 李先平 张宇 李肖静 姚春宇 唐蜜 刘璐 赵军英 乔为仓 高子晴 陈历俊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4期157-167,共11页
本实验通过给予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HM126研究其对AR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利用卵清蛋白建立AR小鼠模型,研究L.rhamnosusHM126干预后AR症状的改善状况,并采用16S rRNA测序... 本实验通过给予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小鼠鼠李糖乳酪杆菌(Lacticaseibacillus rhamnosus)HM126研究其对AR的预防和缓解作用。利用卵清蛋白建立AR小鼠模型,研究L.rhamnosusHM126干预后AR症状的改善状况,并采用16S rRNA测序和非靶代谢分析肠道微生物群组成及代谢物差异。结果显示,AR小鼠经L.rhamnosus HM126干预后鼻部症状显著减轻,鼻功能恢复正常。肠道菌群与代谢组相关性分析发现,该菌可以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相对丰度,促使代谢物奎宁酸、氨苯砜、来普霉素B、酮洛芬、18α-甘草次酸、积雪草酸增加,从而缓解AR症状。结果表明,L.rhamnosus HM126可能通过调节小鼠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及产生免疫调节物质改善过敏性炎症反应,本研究可为益生菌改善AR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益生菌 鼠李糖乳酪杆菌 非靶代谢 肠道菌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R-21对Foxp1的调控作用及其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炎症水平的影响
4
作者 陈聂 吴坚 +1 位作者 胡志邦 徐磊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757-1762,共6页
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调控Foxp1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0例受试患者,45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45例CARAS患者。... 目的:探讨miR-21通过靶向调控Foxp1对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IL-13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常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暨南京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90例受试患者,45例过敏性鼻炎(AR)患者,45例CARAS患者。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RT-qPCR检测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miR-21及Foxp1表达水平;ELISA检测外周血清中IgE、IL-4、IL-6和IL-13表达水平;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实验检测miR-21对Foxp1的靶向调控作用;将miR-21 inhibitor转染至PBMCs中以构建miR-21干扰组细胞,RT-qPCR检测Foxp1的表达水平,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水平;将Foxp1过表达慢病毒转染至PBMCs中以构建Foxp1过表达细胞,ELISA检测各组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水平。结果:与AR相比,CARAS肺功能指标中FEV1%pred及FEV1/FVC%均下降;CARAS患者PBMC中miR-21水平较高,Foxp1水平较低;CARAS患者外周血清中IgE、IL-4、IL-6和IL-13表达水平均较高;miR-21结合Foxp1的非翻译区对其进行负向调控;miR-21的抑制、Foxp1表达水平的提高,可降低细胞上清中IgE、IL-4、IL-6和IL-13释放水平。结论:miR-21可通过负向调控Foxp1进而促进CARAS患者炎症因子IgE、IL-4、IL-6和IL-13的释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哮喘综合征 炎症因子 MIR-21 Foxp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参数MRI在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默认网络损伤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黄强 马红卫 +3 位作者 王祎 苏婧 辛志伟 张清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7-192,共6页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即睡眠时因上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暂停或气流减少,表现为睡眠碎片化和间歇性低氧。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大脑在静息状态下活跃的网络,参与自我反思、记忆、内在思维等...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bstructive sleep apnea,OSA)即睡眠时因上呼吸道阻塞导致呼吸暂停或气流减少,表现为睡眠碎片化和间歇性低氧。默认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DMN)是大脑在静息状态下活跃的网络,参与自我反思、记忆、内在思维等认知过程。DMN损伤是OSA发生认知障碍的关键因素,多参数MRI技术对全面检测DMN的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将基于多参数MRI技术对近年来OSA DMN损伤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OSA发生认知功能障碍的病理机制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默认网络 认知障碍 多参数磁共振成像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氢气对屋尘螨诱导的鼻黏膜上皮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6
作者 王雨洁 李茜 +5 位作者 昂扬 龙云 张明燕 张婷 潘晗 陈伟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238-244,共7页
目的探讨氢气(H_(2))对屋尘螨提取物(HDM)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PC细胞随机分为4组:NC组(不做任何处理)、HDM组(10μg/m L HDM构建AR体外模型)、HDM+H_(2)组、H_(2)组。... 目的探讨氢气(H_(2))对屋尘螨提取物(HDM)诱导的人鼻黏膜上皮细胞(HNEPC)氧化应激的保护作用并推测其可能的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NEPC细胞随机分为4组:NC组(不做任何处理)、HDM组(10μg/m L HDM构建AR体外模型)、HDM+H_(2)组、H_(2)组。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Calcein/PI试剂盒法检测细胞活性与细胞毒性,ROS试剂盒法检测细胞氧化应激,RT-qPCR法检测细胞中TNF-α、IL-6、IL-1β的m RNA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NLRP3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结果细胞活力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降低(P<0.01),HDM+H_(2)组较HDM组细胞活力显著增加(P<0.01)。细胞活性与细胞毒性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的红色荧光显著增加,标志细胞死亡率显著升高(P<0.05);HDM+H_(2)组与HDM组相比红色荧光显著减少,标志细胞死亡率显著降低(P<0.05)。ROS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绿色荧光显著增加(P<0.01),HDM+H_(2)组与HDM组相比绿色荧光显著减弱(P<0.01)。RT-qPCR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中IL-6、IL-1β以及TNF-α的m RNA含量显著增加(P<0.01),与HDM组相比,HDM+H_(2)组中IL-6、IL-1β以及TNF-α的m RN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与NC组相比,HDM组NLRP3的表达明显增加(P<0.001);与HDM组相比,HDM+H_(2)组细胞中NLRP3的表达明显降低(P<0.01)。结论H_(2)可能通过抑制氧化应激,减少促炎因子释放来保护HDM诱导的HNEPC细胞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人鼻黏膜上皮细胞 氢气 氧化应激 保护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编码RN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变应性鼻炎中研究进展
7
作者 朱倩 茅光耀 +1 位作者 叶军 孔旭辉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66-171,共6页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鼻黏膜炎性疾病。其中,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改变对AR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非编码RNA在巨噬细胞极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非编码RN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AR发病... 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由免疫系统异常激活引起的慢性非特异性鼻黏膜炎性疾病。其中,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改变对AR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现已发现非编码RNA在巨噬细胞极化中发挥关键作用。本文对非编码RNA调控巨噬细胞极化在AR发病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AR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AR) 巨噬细胞极化 非编码RNA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探讨
8
作者 院金烨 闫莹 +8 位作者 牟艳芳 张一凡 赵亚芳 程国良 曾振 岳茹婧 赵琰 屈会化 《世界中医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513-1519,共7页
目的:基于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1... 目的:基于自噬信号通路探讨荆防颗粒对寒湿型过敏性鼻炎(AR)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使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氯雷他定组及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每组8只。除对照组外,其他各组置于低温高湿环境中。15日后开始用卵清蛋白(OVA)滴鼻处理,并且各给药组大鼠给予相应药物灌胃,阳性对照组1.5 mg/kg,荆防低剂量组0.7 g/kg,荆防中剂量组1.4 g/kg,荆防高剂量组2.8 g/kg,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均为1次/d,共28 d。每天观察大鼠的体质量、精神状态、活动情况等,末次滴鼻后,记录各组大鼠的挠鼻、喷嚏和流涕状况。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鼻黏膜病理变化;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中特异性免疫球蛋白E(sIgE)、白细胞介素4(IL-4)、IL-5、IL-13、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鼻黏膜中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Unc-51样自噬激酶1(ULK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自噬降解底物蛋白1(P62) mRNA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大于5分,高于对照组(P<0.01);与模型组比较,氯雷他定组与荆防颗粒低、中、高剂量组大鼠行为学积分均低(P<0.01),且荆防颗粒各给药以低剂量组症状减轻最明显。氯雷他定组以及荆防颗粒各给药组大鼠鼻黏膜组织病理改变均有所改善。荆防各给药组间尤以低剂量组改善效果最明显,黏膜上皮组织结构更完整,黏膜下仅见少量杯状细胞浸润。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清sIgE、IL-4、IL-5、IL-13、IL-1β、TNF-α水平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血清sIgE、IL-4、IL-5、IL-13、IL-1β、TNF-α水平低(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鼻黏膜组织中AMPK、ULK1、LC3 mRNA表达低,mTOR、P62 mRNA表达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荆防高、中、低剂量组AMPK、ULK1、LC3 mRNA表达高,mTOR、P62 mRNA表达低(P<0.05、P<0.01)。结论:荆防颗粒对寒湿型AR有缓解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AMPK/mTOR/ULK1信号通路,增强细胞自噬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荆防颗粒 荆防败毒散 过敏性鼻炎 寒湿模型 自噬 能量代谢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Unc-51样自噬激酶1信号通路 大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常规相关生物标志物在儿童过敏性鼻炎早期诊断中的价值
9
作者 李金洁 郝晓燕 +5 位作者 辛毅娟 李蕊 朱琳 程晓丽 杨柳 刘家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39-347,共9页
目的挖掘、分析过敏性鼻炎(AR)儿童血常规检测数据,确定与儿童AR相关的血常规参数,建立有效的诊断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性能。方法本研究为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12-12/2021-12-12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AR的1110例儿童... 目的挖掘、分析过敏性鼻炎(AR)儿童血常规检测数据,确定与儿童AR相关的血常规参数,建立有效的诊断模型并评价模型的性能。方法本研究为临床病例回顾性研究。选取2020-12-12/2021-12-12于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AR的1110例儿童为实验组,选取同期医院健康体检且无AR及其他过敏性疾病病史的1109例儿童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收集年龄、性别及血常规检测结果等信息,利用综合智能基线分析比较AR儿童与体健儿童的血常规检测指标水平,排除P≥0.05的指标,再经Lasso回归筛选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一步评估多个血常规指标对结果的影响。采用5种机器模型算法,即极值梯度提升(XGBoost)、逻辑回归(LR)、梯度提升决策树(LGBMC)、随机森林(RF)和自适应提升算法(AdaBoost)建立诊断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筛选最优模型。选择LightGBM最佳算法建立针对临床应用的患者在线风险评估工具。结果AR组与对照组血常规指标平均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血红蛋白(HGB)、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BASO)、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EOS)、大血小板比率(P-LCR)、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计数(PLT)、白细胞-中性粒细胞绝对值(W-LCC)、白细胞-单核细胞绝对值(W-MCC)、白细胞-淋巴细胞绝对值(W-SCC)、年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asso回归确定了这些变量是重要的预测因子,二分类Logistic回归进一步分析了这些变量对结果的重要影响。采用最优机器学习算法LightGBM建立多指标联合检测模型,模型在训练集中显示出稳健的预测性能,内部验证集中AUC分别为0.8512和0.8103。结论经鉴定的血常规参数可作为AR早期诊断和风险评估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建立的模型为更精确的诊断工具和个性化的预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未来的研究应前瞻性地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其在其他相关疾病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过敏性鼻炎 血常规参数 早期诊断 诊断模型 机器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吴茱萸碱通过调节CCL2/CCR2通路影响过敏性鼻炎大鼠免疫功能的研究
10
作者 王晓利 李玮 +2 位作者 朱珊 史兴婵 陈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300-307,共8页
目的探究吴茱萸碱(Evo)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对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CCR2)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筛选Evo-AR-免疫功能的相关靶点,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图。采用卵清蛋... 目的探究吴茱萸碱(Evo)对过敏性鼻炎(AR)大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以及对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CCR2)通路的调节机制。方法网络药理学筛选Evo-AR-免疫功能的相关靶点,构建交集靶点的蛋白质互作网络图。采用卵清蛋白(OVA)联合氢氧化铝建立AR大鼠模型,并将大鼠分为正常对照(NC)组、模型(Model)组、氯雷他定(LOR)组、Evo低(Evo-L)剂量组、Evo高(Evo-H)剂量组、Evo-H联合CCL2组。末次给药结束后,对各组大鼠症状进行评分;ELISA检测组胺、免疫球蛋白E(IgE)、白细胞介素4(IL-4)、IL-13及γ干扰素(IFN-γ)的水平;迪夫快速(Diff-Quick)染色液检测鼻腔灌洗液(NALF)中的细胞数量;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鼻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组织中CCL2和CCR2 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鼻黏膜组织中CCL2、CCR2、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8(CXCL8)蛋白表达。结果Evo-AR-免疫功能的交集靶点共有8个,蛋白质互作网络图显示CXCL8为核心靶点。与NC组相比,Model组大鼠的鼻部症状评分、组胺、IgE、IL-4、IL-13的水平、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总细胞数、CCL2、CCR2 mRNA和蛋白表达、CXCL8蛋白表达均升高,IFN-γ水平降低;与Model组相比,LOR组和Evo处理组大鼠的鼻部症状评分、组胺、IgE、IL-4、IL-13的水平、嗜酸性粒细胞、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总细胞数、CCL2、CCR2 mRNA和蛋白表达、CXCL8蛋白表达均降低,IFN-γ水平升高;进一步利用CCL2重组蛋白进行回补实验发现,Evo对AR大鼠免疫功能的改善作用被CCL2逆转。结论Evo可以改善AR大鼠的免疫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CCL2/CCR2通路被抑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茱萸碱(Evo) 过敏性鼻炎(AR) 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2(CCL2) C-C基序趋化因子受体2(CCR2)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慢性鼻炎不可盲目用药
11
作者 刘争 王男 《湖南农业》 2025年第5期54-54,共1页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在无感冒或流感的情况下,患者频繁出现鼻腔瘙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或鼻塞等症状,每天持续或累计时长超过1小时慢性鼻炎的常见类型包括变应性鼻炎、局部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 慢性鼻炎是鼻黏膜及黏膜下层的慢性炎症,在无感冒或流感的情况下,患者频繁出现鼻腔瘙痒、打喷嚏、流清水样鼻涕或鼻塞等症状,每天持续或累计时长超过1小时慢性鼻炎的常见类型包括变应性鼻炎、局部过敏性鼻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和特发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老年性鼻炎通常指的是老年人患有鼻炎。而非一种特殊的鼻炎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鼻炎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非变应性鼻炎 慢性炎症 鼻腔瘙痒 鼻黏膜 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黑眼圈总不消 或是过敏性鼻炎“作祟”
12
作者 吕彦霖 《农村新技术》 2025年第5期73-74,共2页
在日常生活中,黑眼圈常常被看作是疲劳、睡眠不足或压力过大的象征,然而近日有说法“有些小朋友黑眼圈明显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捣鬼’”引发关注。这样的现象真的隐藏着健康隐患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助理院长、耳鼻... 在日常生活中,黑眼圈常常被看作是疲劳、睡眠不足或压力过大的象征,然而近日有说法“有些小朋友黑眼圈明显可能是过敏性鼻炎在‘捣鬼’”引发关注。这样的现象真的隐藏着健康隐患吗?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泰康仙林鼓楼医院助理院长、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王旭平表示,过敏性鼻炎之所以可能引发黑眼圈、熊猫眼,是因为过敏性鼻炎的患儿常伴有鼻塞和眼部不适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健康隐患 眼部不适 黑眼圈 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3K27乙酰化修饰促进lncRNA OIP5-AS1转录并通过上调TLR4诱导过敏性鼻炎鼻黏膜上皮细胞凋亡 被引量:2
13
作者 谢勇 佘志强 +3 位作者 李容华 吴荣华 王瑢 刘继远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19-427,共9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修饰对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lncRNA OIP5-AS1)转录的促进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对过敏性鼻炎(AR)中鼻黏膜上皮细胞(NEC)凋亡的影响。方法白细...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组蛋白3的27位赖氨酸(H3K27)乙酰化修饰对长链非编码RNA OPA相互作用蛋白5-反义RNA1(lncRNA OIP5-AS1)转录的促进作用,探讨其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4(TLR4)对过敏性鼻炎(AR)中鼻黏膜上皮细胞(NEC)凋亡的影响。方法白细胞介素13(IL-13)处理NEC以建立AR细胞模型。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OIP5-AS1和TLR4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和体外细胞模型中的表达。ELISA检测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1(eotaxin-1)和黏蛋白5AC(MUC5AC)的浓度。原位末端转移酶标记技术(TUNEL)染色法用于检测NEC的凋亡。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用于验证OIP5-AS1和TLR4的关系。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分析用于验证OIP5-AS1启动子区组蛋白的H3K27乙酰化修饰。结果与健康对照和未处理的NEC相比,OIP5-AS1和TLR4在AR患者鼻黏膜组织和IL-13刺激的NEC中均表达升高。敲减OIP5-AS1可降低IL-13诱导的NEC的TLR4水平,而过表达OIP5-AS1可增加IL-13处理的NEC的TLR4水平。敲减OIP5-AS1可降低IL-13处理的NEC凋亡率及GM-CSF、eotaxin-1和MUC5AC的分泌,而过表达TLR4可部分逆转敲减OIP5-AS1对NEC凋亡及GM-CSF、eotaxin-1和MUC5AC表达的影响。此外,H3K27ac在OIP5-AS1的启动子区域显著富集,H3K27乙酰化可促进OIP5-AS1在IL-13诱导的NEC中的表达。结论H3K27乙酰化修饰促进OIP5-AS1转录并通过上调TLR4诱导AR中NEC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3K27 OIP5-AS1 TLR4 鼻黏膜上皮细胞(NE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鼻腔鼻窦肉芽肿性多血管炎1例报道
14
作者 解金晓 阎艾慧 +2 位作者 曹弘薇 于寒冰 姜菲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1047-1050,共4页
鼻腔鼻窦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P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本文报道了我院收治的1例鼻腔鼻窦GPA患者的诊治经过,旨在为耳鼻咽喉科医生在临床工作中提高对该疾病的认知及与鼻NK/T细胞淋巴瘤鉴别提供参考。
关键词 鼻腔鼻窦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 鼻NK/T细胞淋巴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应性鼻炎最轻持续性炎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祥静 张立峰 +1 位作者 孟伟 王仁忠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73-1778,共6页
变应性鼻炎(AR)最轻持续性炎症(MPI)是AR患者接触低剂量变应原诱发的鼻腔黏膜局部的无症状炎症。随着对这一状态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局部的亚临床炎症不仅对鼻腔黏膜有着慢性损伤,而且增加了变应性气道疾病的高敏性和高... 变应性鼻炎(AR)最轻持续性炎症(MPI)是AR患者接触低剂量变应原诱发的鼻腔黏膜局部的无症状炎症。随着对这一状态研究的深入,研究者们逐渐意识到这种局部的亚临床炎症不仅对鼻腔黏膜有着慢性损伤,而且增加了变应性气道疾病的高敏性和高反应性。MPI概念的提出改变了AR的治疗策略,这要求我们不仅要干预AR的发作期,还要干预MPI期。本文对AR MPI发生的免疫学机制、不良影响及治疗策略进行了系统综述,为更好地治疗AR MPI,降低AR的复发提供证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炎 最轻持续性炎症 免疫机制 治疗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样本孟德尔随机化分析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的因果关系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鑫龙 邓国豪 +2 位作者 林娜 谭国林 刘鸿慧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05-711,共7页
目的:既往研究揭示了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相关性,但其因果关系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研究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对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评估。方法:先汇总嗜酸性粒细胞计... 目的:既往研究揭示了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相关性,但其因果关系尚未得到充分证实。本研究采用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方法对血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之间的因果联系进行评估。方法:先汇总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暴露变量)和变应性鼻炎(结局变量)的基因组关联研究(Genome-Wide Association Study Catalog,GWAS)数据,其中暴露变量的GWAS数据来源于布里斯托大学的综合流行病学部门(Integrative Epidemiology Unit,IEU)所开发的IEU Open GWAS Project,结局变量的GWAS数据则来源于芬兰基因生物银行(FinnGen Biobank)数据库;再采用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的双样本MR方法分析嗜酸性粒细胞与变应性鼻炎的因果关系,并通过加权中位数法、MR-Egger回归法、留一法(leave-one-out)和漏斗图来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与变应性鼻炎风险的增加存在潜在因果关系(OR=1.187,95%CI 1.051~1.341,P=0.006)。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回归法也得到相同的结果。留一法结果显示没有单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对因果推断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嗜酸性粒细胞计数的增加与变应性鼻炎风险的增加或病情的加重有因果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嗜酸性粒细胞 变应性鼻炎 因果分析 孟德尔随机化 单核苷酸多态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乌梅-防风药调控过敏性鼻炎Treg/Th17免疫平衡的分子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昭兰 李霞 +2 位作者 黄婷婷 相美玲 张凤英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08-1913,共6页
目的:探讨乌梅-防风药调控肥大细胞外泌体源性MMP9对过敏性鼻炎(AR)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筛选乌梅与防风的潜在作用靶点,并与AR的风险基因取交集,GO分析与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潜在作用靶点。建立AR小鼠模型,分离小鼠股骨... 目的:探讨乌梅-防风药调控肥大细胞外泌体源性MMP9对过敏性鼻炎(AR)小鼠Treg/Th17免疫平衡的影响。方法:筛选乌梅与防风的潜在作用靶点,并与AR的风险基因取交集,GO分析与蛋白互作分析筛选出潜在作用靶点。建立AR小鼠模型,分离小鼠股骨中肥大细胞及外泌体。乌梅-防风药及外泌体治疗小鼠。评估各组小鼠行为学评分,检测小鼠鼻黏膜中Foxp3、RORγt的mRNA表达。敲减外泌体中MMP9表达后,观察AR小鼠的行为学评分和Foxp3、RORγt的mRNA表达。结果:生物信息学结果显示,乌梅-防风药可能通过肥大细胞外泌体源性IL-1β、MMP9作用于AR。相对于正常小鼠,AR小鼠Foxp3 mRNA表达降低,RORγt mRNA表达升高,MMP9表达升高(均P<0.05)。乌梅-防风药处理AR小鼠后,Foxp3 mRNA表达升高,RORγt与MMP9表达降低,但肥大细胞外泌体能进一步抵消乌梅-防风药的作用,敲减MMP9后肥大细胞外泌体作用减弱。结论:乌梅-防风药通过抑制骨髓源性肥大细胞外泌体源性MMP9调控AR小鼠Treg/Th17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梅-防风药 肥大细胞外泌体 过敏性鼻炎 MMP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OD样受体蛋白3信号通路在变应性鼻结膜炎中的作用
18
作者 宫玉波 郭小华 +7 位作者 芦文俊 李元超 仇长宇 石圆圆 夏丽萍 石琳 吴玮 罗灵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1922-1927,共6页
目的建立变应性鼻结膜炎小鼠模型,研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在变应性鼻结膜炎中的作用。方法33只雌性C57小鼠(SPF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实验组,NLRP3^(-/-)组。实验组和NLRP3^(-/-)组分别于第0、4、7、14、21天行腹腔注射含... 目的建立变应性鼻结膜炎小鼠模型,研究Nod样受体蛋白3(NLRP3)信号通路在变应性鼻结膜炎中的作用。方法33只雌性C57小鼠(SPF级)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实验组,NLRP3^(-/-)组。实验组和NLRP3^(-/-)组分别于第0、4、7、14、21天行腹腔注射含卵清蛋白(OVA)100μg与佐剂Al(OH)0.2 mL/只。间隔3 d后,每周连续5 d用5%OVA分别点每眼每鼻各10μL诱发过敏症状;在致敏和激发阶段,对照组均用等量PBS替代。观察小鼠眼部、鼻部症状并进行评分。应用ELISA方法检测血清中OVA特异性IgE、IL-4、IL-17及IL-18含量。HE染色检测小鼠睑结膜及鼻黏膜组织变化。Real-time PCR检测睑结膜及鼻黏膜组织NLRP3 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和NLRP3^(-/-)组均诱发出鼻部、眼部过敏症状;实验组鼻部出现过敏症状时间为(10.500±1.080)d,眼部出现过敏症状时间为(20.300±2.058)d;NLRP3^(-/-)组鼻部出现过敏症状时间为(13.400±1.955)d,眼部出现过敏症状时间为(20.900±2.132)d;NLRP3^(-/-)组鼻部过敏时间较实验组显著延长(P<0.05),但眼部过敏时间同实验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及NLRP3^(-/-)组血清OVA特异性IgE及IL-4、IL-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血清IL-18含量较对照组及NLRP3^(-/-)组显著增加(P<0.05)。实验组及NLRP3^(-/-)组睑结膜及鼻黏膜组织病变明显。实验组睑结膜及鼻黏膜NLRP3 mRNA表达较对照组及NLRP3^(-/-)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变应性鼻结膜炎发病机制复杂,受多因素影响;NLRP3信号通路在其发病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应性鼻结膜炎 卵清蛋白 IGE NLRP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亚市儿童过敏性鼻炎自报患病率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可娃 魏欣 +3 位作者 李锐 郑惠元 郑静 粘家斌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1564-1569,共6页
目的:了解三亚市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自报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三亚市儿童AR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9月~12月在三亚市5个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海棠区、育才生态区)抽取2051名6岁... 目的:了解三亚市儿童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自报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为三亚市儿童AR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9月~12月在三亚市5个区(吉阳区、天涯区、崖州区、海棠区、育才生态区)抽取2051名6岁~14岁儿童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AR自报患病率、临床症状特点并对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回收问卷2051份,有效问卷1765份,有效率为86%(1765/2051)。男生895人(50.7%),女生870人(49.3%),平均年龄为11.4岁。三亚市儿童AR自报患病率为47.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12岁[OR=1.497,95%CI(1.227-1.825),P<0.001]、在家中被动吸烟[OR=1.451,95%CI(1.176-1.790),P=0.001]、每年使用抗生素≥5次[OR=2.255,95%CI(1.616-3.145),P<0.001]、每周运动<1次[OR=1.656,95%CI(1.282-2.139),P<0.001]、每天睡眠时间不足8 h[OR=1.774,95%CI(1.438-2.188),P<0.001]、居住地每月打扫卫生<2次[OR=1.423,95%CI(1.037-1.953),P=0.029]、经常接触灰尘或粉尘[OR=2.765,95%CI(2.020-3.783),P<0.001]、有AR家族史[OR=2.687,95%CI(1.987-3.634),P<0.001]、有食物过敏史[OR=1.538,95%CI(1.032-2.294),P=0.035]、有慢性鼻窦炎病史[OR=6.633,95%CI(3.667-11.998),P<0.001]、有腺样体肥大病史[OR=2.312,95%CI(1.282-4.171),P=0.005]为AR患病的危险因素。结论:三亚市儿童AR自报患病率高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报道,年龄、在家中被动吸烟、使用抗生素、运动频率、每日睡眠时间、居住环境打扫卫生频率、经常接触灰尘或粉尘、有AR家族史、有食物过敏史、有慢性鼻窦炎病史、有腺样体肥大病史均与AR患病相关,其中经常接触到灰尘或粉尘、有AR家族史、有慢性鼻窦炎病史、有腺样体肥大病史对AR的影响最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患病率 儿童 流行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在变应性鼻炎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竹 李岩 《生理科学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0-327,共8页
变应性鼻炎的继发性损伤如炎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尽管变应性鼻炎有许多治疗方法,例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结果并非很理想且副作用多。制定新颖有效的策略来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泛素蛋白... 变应性鼻炎的继发性损伤如炎症、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被认为是疾病进展的关键因素。尽管变应性鼻炎有许多治疗方法,例如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但结果并非很理想且副作用多。制定新颖有效的策略来改善患者预后至关重要。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是细胞中各种功能性调节蛋白的加工和代谢的枢纽。它对维持细胞稳态至关重要。随着近年来UPS研究的推进,人们发现UPS在人体的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预计UPS将通过多个靶点和途径在变应性鼻炎的发生和发展中发挥作用。本文从与变应性鼻炎相关的信号通路角度探讨了UPS参与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进一步研究UPS和变应性鼻炎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泛素蛋白酶体系统 变应性鼻炎 线粒体功能障碍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