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0.1%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李贤周 苏丽玉 +3 位作者 蓝莉芳 梁红丽 罗红英 安良敏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4年第3期242-244,共3页
目的:观察0.1%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给予我院自配0.1%复方酮康唑洗剂外洗,每天2次;对照组给予2%酮康唑乳膏外涂,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 目的:观察0.1%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80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治疗组给予我院自配0.1%复方酮康唑洗剂外洗,每天2次;对照组给予2%酮康唑乳膏外涂,每天2次,两组疗程均为7天,均治疗1疗程,在疗程结束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95.56%和70.00%,两组有效率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17.50,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0.1%复方酮康唑洗剂治疗念珠菌性间擦疹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酮康唑 呋喃西林液 念珠菌性间擦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聚维酮碘溶液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潘启红 《淮海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558-559,共2页
目的观察1%聚维酮碘溶液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1%聚维酮碘溶液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克霉唑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 目的观察1%聚维酮碘溶液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的疗效。方法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75例。治疗组采用1%聚维酮碘溶液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对照组采用克霉唑软膏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聚维酮碘溶液联合盐酸布替萘芬乳膏治疗小儿念珠菌性间擦疹疗效较好,简单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间擦疹 聚维酮碘溶液 布替萘芬乳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斯皮仁诺联合派瑞松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3
作者 钟晓健 黄洪才 +1 位作者 方海林 陈清江 《北方药学》 2015年第9期35-36,共2页
目的:观察斯皮仁诺联合派瑞松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派瑞松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 目的:观察斯皮仁诺联合派瑞松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4年9月我院收治的136例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8例,对照组单纯给予派瑞松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使用斯皮仁诺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真菌学检验结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情况。结果: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真菌清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斯皮仁诺联合派瑞松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效果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真菌清除率,复发率低,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派瑞松 斯皮仁诺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8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临床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谷梅 郑敏心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2-13,共2页
性病门诊中18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发现发病诱因中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仅占小部分比例,而不洁性接触、性传播疾病、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在性病门诊中占较大比例,性交频繁、较少应用保护性措施以及男性念珠菌性... 性病门诊中180例外阴阴道念珠菌病患者进行了临床研究,发现发病诱因中妊娠、糖尿病、口服避孕药仅占小部分比例,而不洁性接触、性传播疾病、大量应用广谱抗生素,在性病门诊中占较大比例,性交频繁、较少应用保护性措施以及男性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都是可能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体征与文献报道无差异;常规做宫颈及阴道分泌物STD涂片检查,有助于发现念珠菌感染以外的病原体,以利于治疗;口服抗真菌药对治疗外阴阴道念珠菌病已显示高效、安全、服用方便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病 外阴阴道炎 VVC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滑念珠菌Cdc42基因生物信息分析
5
作者 赵静 黄怀球 +3 位作者 袁立燕 钟毅 张静 张晓辉 《皮肤性病诊疗学杂志》 2013年第4期234-237,共4页
目的:分析和预测光滑念珠菌Cdc4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方法:利用NCBI、ExPASy和CBS网站中的各种信息分析工具,并结合Vector NTI suite 8.0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分析预测光滑念珠菌Cdc42基因并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结构的特征... 目的:分析和预测光滑念珠菌Cdc4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的结构和特性。方法:利用NCBI、ExPASy和CBS网站中的各种信息分析工具,并结合Vector NTI suite 8.0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包,分析预测光滑念珠菌Cdc42基因并预测该基因编码蛋白结构的特征和功能。结果:Cdc42基因全长为576 bp,编码区具有191个氨基酸,在GenBank同源序列中,其与酵母Cdc42氨基酸序列一致性达到99%,且有Cdc42保守域。Cdc42蛋白相对分子量预测为21 420.83,理论等电点为6.31。预测Cdc42编码蛋白ɑ螺旋(H)、β折叠(E)、无规则卷(L)的比例分别是29.84%、28.70%、41.88%,1个GTP/ATP结合位点。Cdc42蛋白为疏水蛋白,无跨膜区,无信号肽。结论:成功预测Cdc42基因及编码蛋白生化及结构特征,为下一步对其进行克隆和表达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念珠菌 细胞分裂周期蛋白(Cdc42) 生物信息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外阴瘙痒与白念珠菌超敏反应的关系 被引量:7
6
作者 王雪连 孔庆涛 +5 位作者 刘芳 沈永年 王高峰 冯姣 党洁明 桑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58-261,共4页
目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为外阴瘙痒常见病因。文中旨在探讨外阴瘙痒与白念珠菌超敏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斑贴变应原。收集2011-03-06至2011-05-1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87例女性患者资料,分为... 目的外阴阴道念珠菌病(vulvovaginal candidiasis,VVC)为外阴瘙痒常见病因。文中旨在探讨外阴瘙痒与白念珠菌超敏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制备白念珠菌斑贴变应原。收集2011-03-06至2011-05-10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门诊87例女性患者资料,分为3组,其中33例VVC患者为VVC组,26例有VVC病史的患者为VVC病史组,28例皮炎湿疹患者为对照组。对VVC组和VVC病史组患者分别进行白念珠菌斑贴试验及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PT),分析研究白念珠菌超敏反应与外阴瘙痒之间的关系。结果 VVC组和VVC病史组白念珠菌SPT均为阴性。在白念珠菌斑贴试验中,VVC组斑贴阳性率(54.5%)和VVC病史组(50.0%)较对照组(17.9%)显著升高(P=0.003,P=0.012),但VVC组和VVC病史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8)。VVC组和VVC病史组共有10例患者对0.4%和1%低浓度白念珠菌斑贴试剂较高浓度的试剂反应更加明显,且不同程度外阴瘙痒患者之间的斑贴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08)。结论外阴瘙痒患者的白念珠菌斑贴阳性率较高,提示白念珠菌超敏反应在外阴瘙痒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瘙痒 斑贴试验 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白念珠菌 超敏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片联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7
作者 张健 茅伟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6期69-70,75,共3页
目的观察氟康唑片联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用于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符合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诊断的男性患者52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氟康唑片口服治疗2周,并予每日温水清洗患处。... 目的观察氟康唑片联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用于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选取符合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临床诊断的男性患者52例,并随机分为试验组27例,对照组25例。两组均给予氟康唑片口服治疗2周,并予每日温水清洗患处。试验组在每日清洗后,同时给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外用治疗。根据皮疹消退、自觉症状改善及真菌镜检结果判定和比较疗效,并观察治愈患者停药2个月后复发情况,同时注意有无不良反应发生。结果试验组治愈25例,治愈率为92.6%,对照组治愈20例,治愈率为80.0%,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愈患者停药2个月后试验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8.0%,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40.0%,两者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片联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用于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疗效理想,与单用口服药者相比可显著降低复发率,且安全可靠,无严重副作用,适合在临床开展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 改性几丁质喷雾剂 氟康唑片 治愈率 复发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卓义丹 《华夏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865-867,共3页
关键词 复发性外阴阴道念珠菌病 病原菌 发病机制 流行病学 治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服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41例疗效观察
9
作者 李洪武 郭辉 +2 位作者 任晓红 刘广果 宋峰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2期19-19,共1页
口服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41例疗效观察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李洪武,郭辉,任晓红,刘广果,宋峰梅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我们采用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41例,取得了满意疗... 口服伊曲康唑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41例疗效观察泰安市中心医院(271000)李洪武,郭辉,任晓红,刘广果,宋峰梅1994年9月至1995年8月,我们采用伊曲康唑(斯皮仁诺)短程疗法治疗浅部真菌病41例,取得了满意疗效。临床资料:随机选择浅部真菌病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病 伊曲康唑 药物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氟康唑联合联苯苄唑凝胶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赖秋亮 陈少鸿 李松坚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5年第2期130-131,共2页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联苯苄唑凝胶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氟康唑片150mg顿服,每5天1次,连续2次,同时给予联苯苄唑凝胶外涂,每天早晚各1次,3天后改为每天1次,连续1... 目的探讨氟康唑联合联苯苄唑凝胶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确诊患者93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氟康唑片150mg顿服,每5天1次,连续2次,同时给予联苯苄唑凝胶外涂,每天早晚各1次,3天后改为每天1次,连续10天;对照组43例,单纯给予联苯苄唑凝胶外涂,用法及疗程同治疗组;停药1周复查,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44例,占88.0%;对照组治愈28例,占65.1%;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高度显著性(χ2=6.925,P<0.01);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康唑联合联苯苄唑凝胶治疗念球菌性包皮头炎的效果确切、痊愈率高,且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康唑 联苯苄唑凝胶 念珠菌包皮龟头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婴儿皮肤念珠菌病156例临床分析
11
作者 陈锡宁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7年第3期18-19,共2页
本院皮肤科自1993年1月到1996年12月共诊治婴儿皮肤念珠菌病15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在156例婴儿皮肤念珠菌病中,男68例,女88例。城镇62例,农村94例,城乡比为1:2.5。
关键词 婴儿 皮肤念珠菌病 临床表现 治疗 病因 真菌性皮肤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皮肤擦烂性念珠菌病32例
12
作者 刘跃高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1998年第3期23-24,共2页
念珠菌引起的擦烂红斑在婴幼儿中较常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1993年7月至1996年4月本科门诊,年龄全部在2周岁以下。治疗组(中西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9天~1(1╱2)岁,平... 念珠菌引起的擦烂红斑在婴幼儿中较常见,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1993年7月至1996年4月本科门诊,年龄全部在2周岁以下。治疗组(中西组)32例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19天~1(1╱2)岁,平均7.3个月,病程3~21天。皮损于会阴和腹股沟22例,颈项部2例,会阴和腹股沟及颈项部共有的8例。对照组30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疗法 念珠菌病 擦烂红斑 治疗方法 临床表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昊洁洗液治疗念珠菌性包皮龟头炎36例
13
作者 鲍大荣 《华夏医学》 2003年第6期881-881,共1页
关键词 包皮龟头炎 念珠菌 昊洁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汕头地区皮肤粘膜念珠菌感染致病菌种874株分析
14
作者 黄进波 陈升豪 《岭南皮肤性病科杂志》 2004年第2期150-150,154,共2页
目的 :了解汕头地区念珠菌感染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检测包皮龟头炎、尿道炎、阴道炎和皮肤念珠菌病患者共 2 1 3 4名。结果 :2 1 3 4份标本培养阳性 85 5例 ,共分离菌株 874株 ,其中白念珠菌占 76 89% ,光... 目的 :了解汕头地区念珠菌感染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应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检测包皮龟头炎、尿道炎、阴道炎和皮肤念珠菌病患者共 2 1 3 4名。结果 :2 1 3 4份标本培养阳性 85 5例 ,共分离菌株 874株 ,其中白念珠菌占 76 89% ,光滑念珠菌占 9 84% ,热带念珠菌占 2 5 2 % ,克柔念珠菌占0 92 % ,其他念珠菌 86株 ,占 9 84% ,两种念珠菌合并感染 3 8例 ,占培养阳性数的 4 44%。结论 :本地区念珠菌病致病菌种以白念珠菌为主 ,光滑念珠菌排第二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念珠菌感染 菌种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皮康王治疗股癣80例分析
15
作者 李月冰 谷广泉 谷晓凤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3期67-67,共1页
关键词 股癣/治疗 皮康王/治疗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