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8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脾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预测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早期分流道功能障碍
1
作者 邱文倩 张超学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6-820,共5页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监测肝脏硬度及脾脏硬度(S-SWE)变化对于预测支架功能障碍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2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乙型病毒... 目的探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后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SWE)监测肝脏硬度及脾脏硬度(S-SWE)变化对于预测支架功能障碍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选取2016年1月—2022年9月于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40例,将术后1个月内未发生功能障碍的22例纳入支架通畅组,术后1周未发生、术后1个月发生功能障碍的18例纳入支架功能障碍组。监测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肝脏硬度及S-SWE变化规律。结果Mauchly检验显示数据符合球形分布(P>0.05)。两组患者组内术前、术后肝脏硬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_(时间)=0.003,F_(时间×分组)=0.842,F_(组间)=0.027;P均>0.05),S-SWE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_(时间)=51.249,F_(时间×分组)=30.676,F_(组间)=11.986;P均<0.01)。进一步行事后两两比较,支架通畅组术前1 d、术后1周、术后1个月S-SWE呈逐渐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功能障碍组术后1周肝脏硬度较术前1 d下降(P<0.05),术后1个月肝脏硬度回升,与术前1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比较两组S-SWE差值的绝对值(ΔS-SWE),ΔS-SWE_((术后1个月-术后1周))、ΔS-SWE_((术后1个月-术前1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12、4.368,P<0.05)。结论定量测量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前后S-SWE并观察其变化趋势,有利于判断是否存在支架功能障碍、评价手术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门体分流术 经颈静脉肝内 剪切波弹性成像 脾脏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研究进展
2
作者 匡竞 滕双芩 +5 位作者 申彤彤 闫怡然 申川 王玮 王亚东 赵彩彦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4期352-356,共5页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指在门静脉高压基础上形成的肺动脉高压,最常见于肝硬化患者。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有赖于有创检查,临床上常常被漏诊、误诊。且该病药物治疗效果差,虽然肝移植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但严重的肺... 门脉性肺动脉高压指在门静脉高压基础上形成的肺动脉高压,最常见于肝硬化患者。由于其发病率较低,临床表现无明显特异性,诊断有赖于有创检查,临床上常常被漏诊、误诊。且该病药物治疗效果差,虽然肝移植可有效降低肺动脉压力,但严重的肺动脉高压可增加肝移植死亡率,影响预后,因此,临床中需重视该病。本文总结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病理生理、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提高临床上对该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肺动脉高压 肝硬化 肝移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门脉高压症45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3
3
作者 姚怡然 姚旗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肝硬化门脉高压症 经颈静脉 临床观察 治疗 门静脉高压症 介入放射学 门静脉压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肝移植术中门体分流静脉的处理
4
作者 陈立天 沈中阳 +2 位作者 褚志强 张承德 唐兆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01-101,共1页
关键词 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 门体分流 原位肝移植术 肝移植患者 术中处理 肝性脑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总管病变中的诊断意义(附37例报告)
5
作者 章復龙 徐晶 +1 位作者 朱元东 施言 《中国内镜杂志》 2024年第6期80-82,共3页
目的探索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总管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2023年1月该院3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超声内镜扫查胆总管,观察胆总管壁厚度,测定胆总管宽度和胆总管腔情况。结... 目的探索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总管病变中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月-2023年1月该院37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食管胃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经超声内镜扫查胆总管,观察胆总管壁厚度,测定胆总管宽度和胆总管腔情况。结果胆总管壁毛糙的97.3%(36/37),胆总管壁平均厚度0.19 cm,胆总管平均宽度0.47 cm,胆总管腔内絮状物沉积的73.0%(27/37),胆总管扭曲的13.5%(5/37),在超声内镜检查中,所有患者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均无出血。结论超声内镜在肝硬化食管胃静脉曲张检查中,能清晰地显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胆总管情况,大部分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胆总管炎性病变,但所有患者均无胆管炎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内镜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 食管胃静脉曲张 胆管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疗效分析
6
作者 李士清 李杨 《中国实用医药》 2008年第28期83-84,共2页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58例门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手术死亡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再出血率进行追踪统计。结果贲门血管离断术能很好的治疗门脉高压所... 目的探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的疗效。方法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58例门脉高压所致消化道出血患者,对其手术死亡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再出血率进行追踪统计。结果贲门血管离断术能很好的治疗门脉高压所致的消化道出血,其手术死亡率、肝性脑病发生率及再出血率分别为0%、3.4%和1.7%。结论贲门血管离断术能有效治疗门脉高压所致的消化道出血,此方法止血确切,术后并发症少,疗效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消化道出血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症 被引量:34
7
作者 徐继威 张耀明 +5 位作者 宋越 温苑章 曾华东 李舒凡 李旭刚 吴涌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601-603,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2014年6月,采用完全腹腔镜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采用一级脾蒂离断法或者二级... 目的探讨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可行性、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2008年3月-2014年6月,采用完全腹腔镜方法,对45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并上消化道出血和脾功能亢进的患者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中采用一级脾蒂离断法或者二级脾蒂离断法切脾,断流方法采用选择性或非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果 45例在全腔镜下完成(其中28例为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其中1例需手助。手术时间110-43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失血80-1200 ml,平均325 ml。1例术后肝功能衰竭死亡。44例术后住院8-20 d,平均10.6 d。41例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36个月,3例再出血,2例原发性肝癌。结论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腹腔镜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门奇断流术 门脉高压症 脾功能亢进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再出血诱因分析及其护理干预 被引量:36
8
作者 刘菁 郑碧霞 张丽花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6期116-117,共2页
关键词 上消化道再出血 肝硬化合并 护理干预 诱因分析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 门脉高压 出血原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 被引量:13
9
作者 许瑞云 邱万寿 +5 位作者 邓美海 汪壮流 刘波 凌云彪 汤照峰 杨柳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1年第5期47-49,共3页
目的 :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 :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 6~ 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 ,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 目的 :总结在手助腹腔镜下施行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和经验教训。方法 :患者取平仰卧位。经腹白线作长 6~ 8cm的手助小切口。先经此切口在直视下离断部分脾结肠韧带和脾胃韧带 ,并结扎脾动脉。切口安装自制的充气式切口开关。脐下和左上腹部适当部位安置 3个 10mm(或 12mm)Trocar。切脾方法有两种 ,一是先离断脾周所有韧带 ,待脾蒂完全游离后再以Endo -GIA切断 (方法A) ;二是在直视手术的基础上 ,先以Endo -GIA切断脾蒂 ,后将脾肾韧带、皮膈韧带、剩余的脾胃韧带和胃短血管离断 (方法B)。自 2 0 0 0年 3~ 12月 ,先后对 5例乙肝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了此种手术。手术时间 12 5~ 180min ,平均 149min。术中失血 70~ 46 0ml,平均 2 2 2ml。采用方法A的 3例术后恢复均顺利 ,未发生任何并发症。采用方法B的 2例均发生胰尾损伤。结论 :手助腹腔镜下门静脉高压症巨脾切除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创伤比开腹手术小。但由于此类病人凝血机制差 ,术中避免胰尾损伤至关重要。采用上述方法A可能较为稳妥。不过因例数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肝硬化 高血压 门静脉 脾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潘卫东 许瑞云 +3 位作者 刘波 汪壮流 陈幼明 李建忠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2年第7期23-25,36,共4页
目的 :寻找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1 59例 (A组 )、乙型肝炎肝硬化 (非门静脉高压症 )病人 1 1 4例 (B组 )、慢性胃炎病人 97例 (C... 目的 :寻找乙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的内镜特征。方法 :对我院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3月收治的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病人 1 59例 (A组 )、乙型肝炎肝硬化 (非门静脉高压症 )病人 1 1 4例 (B组 )、慢性胃炎病人 97例 (C组 )分别进行内镜调查 ,比较这 3组病人的内镜下表现。结果 :B组和C组胃粘膜内镜下的各种表现出现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马赛克征 ,樱桃红点 (斑 ) ,瘀点 (斑 ) ,胃粘膜糜烂在A组中出现的机率分为 63 .52 %、1 9.50 %、45 .2 8%、49.69% ,均高于前两组 (P <0 .0 5)。樱桃红点 (斑 )出现时全部伴有马赛克征 ,68.35 %的胃粘膜糜烂和 68.0 6 %的瘀点 (斑 )均伴有马赛克征。结论 :马赛克征、樱桃红点 (斑 )、瘀点 (斑 )、胃粘膜糜烂是乙肝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性胃病常见的和最具特征性的内镜表现 ,多位于胃的近端。马赛克征是最基本的内镜表现 ,马赛克征、瘀点 (斑 )和胃粘膜糜烂的组合较常见 ,胃粘膜糜烂和樱桃红点 (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性胃病 内镜特征 乙型肝炎 临床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附59例报道) 被引量:14
11
作者 张建平 汪宝林 +1 位作者 赵庆洪 徐凛峰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55-457,共3页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治疗的利弊。方法5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人施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合文献报道一并分析。结果全组59例肝功能均为ChildA或B级,脾脏长径14~28cm。全组均择期手术... 目的探讨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治疗的利弊。方法5例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病人施行腹腔镜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结合文献报道一并分析。结果全组59例肝功能均为ChildA或B级,脾脏长径14~28cm。全组均择期手术,其中22例全腔镜下完成手术,33例手助,4例中转开腹,无手术死亡。全腔镜下手术最长耗时5.5h,手助术最长耗时5h;术中出血一般200~500mL,最多达2800mL(腔镜下);术后排气及下床活动时间多在3d左右,7~12d出院。结论微创技术应用于门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择期治疗可行且有利,但应严格筛选合适的病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腹腔镜 脾切除术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对门脉高压胃粘膜病变的影响 被引量:24
12
作者 龙光辉 刘浔阳 +1 位作者 黄飞舟 陈道瑾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2000年第2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经胃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对门脉高压胃粘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32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分别于结扎前、首次结扎及反复结扎使曲张静脉消失后 ,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测定仪测定胃粘膜的血流量。结果 :初次结扎对胃粘... 目的 :探讨经胃镜食管静脉曲张结扎术对门脉高压胃粘膜病变的影响。方法 :32例门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分别于结扎前、首次结扎及反复结扎使曲张静脉消失后 ,用激光多普勒微循环血流测定仪测定胃粘膜的血流量。结果 :初次结扎对胃粘膜血流量无影响 (P >0 .0 5 ) ,反复结扎使曲张静脉消失后 ,近端胃粘膜的血流量较结扎前明显增多 (P <0 .0 5 ) ,而远端胃粘膜的血流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食管静脉曲张经反复结扎消失后的早期有使胃粘膜病变加重的趋势 ,应给予 β受体阻滞剂或硝酸甘油以防止结扎后因胃粘膜病变加重而引起的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脉高压 食管静脉曲张 结扎术 门脉高压性胃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门静脉高压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原因及防治 被引量:9
13
作者 崔庆 冯延昌 +2 位作者 高敏 刘志民 丁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7-38,共2页
关键词 门脉高压症 断流术 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 病因 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介入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128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4
作者 孙顺吉 蹇兆成 +3 位作者 刘淑萍 王秀春 赵凯 冯学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5期41-42,共2页
目的探讨双介入术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8例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PTVE联合PSE治疗,观察止血有效率、1 a内... 目的探讨双介入术即经皮肝穿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联合部分性脾栓塞术(PSE)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28例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行PTVE联合PSE治疗,观察止血有效率、1 a内再出血率及介入术前后自由门静脉压(FPP)、WBC、PLT及肝功能指标变化。结果 117例(91.4%)止血有效,随访观察1 a仅15例(12.8%)发生再出血;余11例疗效欠佳,治疗后仍有活动性出血;术前、PTVE及PSE后FPP分别为(38.76±8.78)、(42.78±9.51)、(4.08±5.72)cmH2O,后两者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2周WBC即恢复至正常,且与术前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内ALT及总胆红素水平均显著高于术前(P<0.05),但其后均逐渐降至正常。结论 PTVE联合PSE双介入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上消化道出血具有近期止血效果确切、再出血率低及操作简单、便于推广等特点,尤其适用于病史长、病情重、体质差、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门静脉高压症 上消化道出血 介入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完全腹腔镜与开腹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谭新华 莫世发 +2 位作者 肖维 王克净 李泉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81-1285,共5页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的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其中,完全腹腔镜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腹腔镜组...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治疗门脉高压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2年1月该院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的50例门脉高压症患者。其中,完全腹腔镜下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腹腔镜组)以及同期行开腹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25例(传统开腹组),比较两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的变化;研究两组患者术后肝脏储备功能、食管曲张静脉复发和上消化道再出血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腹腔镜组的平均手术时间及住院费用与传统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术后血浆引流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腹腔镜组明显少于传统开腹组(P<0.05);术后均随访24个月,两组术后肝脏功能(MELD)评分及Child评分、上消化道再出血率、重度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腹腔镜下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脾切除能有效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同时并不延长手术时间,也不增加费用,安全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脾切除 门脉高压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影像诊断对布加综合征的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徐建红 李俊来 +1 位作者 程志刚 唐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3年第5期347-348,350,共3页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经手术和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的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布 加综合征的重要特征是病变段血管管壁增厚 ,管腔变细 ,其内血流紊乱 ,血流方... 目的 :探讨布 加综合征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特征。材料和方法 :回顾性分析 2 0例经手术和下腔静脉造影证实的布 加综合征患者的超声影像资料。结果 :布 加综合征的重要特征是病变段血管管壁增厚 ,管腔变细 ,其内血流紊乱 ,血流方向异常 ,肝内见侧支静脉形成 ,超声对肝静脉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 10 /10 ,对下腔静脉病变的诊断符合率为16/18,二者与静脉造影结果比较 ,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根据累及血管部位 ,将布 加综合征分为下腔静脉阻塞型、肝静脉阻塞型和混合型三种。结论 :超声影像对布 加综合征的诊断符合率很高 ,根据病变部位进行超声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更有实用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影像 诊断 布-加综合征 下腔静脉 肝静脉阻塞型 血流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估价肝储备功能及在联合术式选择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黎一鸣 吉鸿 +2 位作者 杨文彬 曹罡 高文涛 《西安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6-128,共3页
目的 了解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及在分流加断流术 (联合术 )适应证的选择 ,确定手术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吲哚氰绿排泄试验与常规方法比较 ,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确定这一方法在评估肝储备功能中的作用。... 目的 了解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评估肝储备功能及在分流加断流术 (联合术 )适应证的选择 ,确定手术时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通过吲哚氰绿排泄试验与常规方法比较 ,结合临床资料及术后并发症分析 ,确定这一方法在评估肝储备功能中的作用。结果 当血浆吲哚氰绿 1 5min潴留率 (ICGR1 5)小于 2 0 % ,可实施联合术 ;而当ICGR1 5大于 2 5% ,特别是病肝明显缩小者 ,不宜施行联合术。结论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能够更为客观的反映病肝储备功能 ,对外科术式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储备功能 吲哚氰绿排泄试验 门静脉高压症 分流术 断流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布-加综合征的介入治疗(附36例报告) 被引量:5
18
作者 于振海 张曙光 +3 位作者 李光新 阮长乐 许崇恩 李兆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1-32,共2页
关键词 布-加综合征 介入治疗 BCS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H胶栓塞胃冠状静脉曲张在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冯凯 刘艳 +2 位作者 张春青 许洪伟 主玉华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5年第11期954-956,共3页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TH胶)在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7例门脉高压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病人应用TH胶为栓塞剂经皮肝穿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 目的:探讨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TH胶)在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治疗门脉高压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对27例门脉高压胃底食管曲张静脉破裂出血的病人应用TH胶为栓塞剂经皮肝穿行胃冠状静脉栓塞术联合部分脾脏栓塞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止血率达100%.1月后,胃镜及钡餐检查,食道静脉曲张消失率为70.4%.随访6~12个月1例因胃粘膜病变出血,余者病情好转或稳定.结论:应用TH胶胃冠状静脉栓塞联合部分脾栓塞手术安全,创伤小,止血率高,再出血率低,是治疗门脉高压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静脉高压 介入术治疗 α氰基丙烯酸正辛酯 胃冠状静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腹腔镜下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潘孟 蔡小勇 +1 位作者 卢榜裕 黄飞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287-1290,共4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技巧,对腹腔镜下完成该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效果加以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0年8月共15例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下改良Sugiura手术的...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方法、技巧,对腹腔镜下完成该手术的安全性、可行性及手术效果加以评估。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3月~2010年8月共15例诊断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行腹腔镜下改良Sugiura手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前、术后血常规变化,术前、术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及再出血等情况。结果全部病例均能在腹腔镜下完成手术,8例采用上腹部辅助小切口,7例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者。平均手术时间6.07 h,出血量平均672 mL。术后有1例患者死亡,其余患者恢复顺利,无严重并发症发生,血细胞恢复正常(P〈0.05),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减轻(P〈0.05),平均随访36个月,有1例患者于术后2年有排黑便,余患者无再出血。结论腹腔镜下改良Sugiura手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效果确切,在具有良好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及技巧的团队中进行是安全、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门静脉 腹腔镜 脾切除术 改良SUGIUR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