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6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功率电刀切皮联合术后皮下整形减张缝合减轻开放性甲状腺手术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
1
作者 曹云凯 刘紫琪 +3 位作者 欧克儒 谭月梅 何阳阳 洪勇 《山东医药》 2025年第2期51-55,共5页
目的探讨低功率电刀切皮联合术后皮下整形减张缝合减轻开放性甲状腺手术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患者383例,根据手术器械和缝合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126例,予传统手术刀切皮+术后传统皮下间断缝... 目的探讨低功率电刀切皮联合术后皮下整形减张缝合减轻开放性甲状腺手术颈部瘢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开放性甲状腺手术患者383例,根据手术器械和缝合方式不同,分为A、B、C三组。其中,A组126例,予传统手术刀切皮+术后传统皮下间断缝合;B组132例,予低功率电刀切皮+术后传统皮下间断缝合;C组125例,予低功率电刀切皮+术后皮下整形减张缝合。比较三组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12、36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切口并发症情况(切口感染、皮下积液或血肿、切口脂肪液化等);术后1、6、12个月,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VSS)及患者瘢痕评估量表(PSAS)评分评估颈部瘢痕程度。结果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12、36 h VAS评分和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切口感染、皮下血肿、脂肪液化等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术后1、6、12个月VSS评分和PSAS评分均逐渐降低(P均<0.05);C组术后1、6、12个月VSS评分和PSAS评分均低于A、B组同期(P均<0.05)。结论低功率电刀切皮联合术后皮下整形减张缝合能够减轻开放性甲状腺手术颈部瘢痕,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手术 颈部瘢痕 低功率电刀 皮下整形减张缝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自制胸腔镜标本袋的临床应用效果
2
作者 许琳 邢曼兮 张瑞杰 《中国内镜杂志》 2025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自制标本袋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7月该院40例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方法组和新式方法组,各20例。常规方法组一次性使用医用无... 目的探讨自制标本袋在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7月该院40例接受单孔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操作方法不同,分为常规方法组和新式方法组,各20例。常规方法组一次性使用医用无菌防护套1个,保留一侧约20 cm的长度,底部打结并内翻,用两把卵圆钳夹持袋口,置入胸腔内取出标本;新式方法组在常规方法组操作基础上,于袋口穿入一根引流管。术中标本均由自制标本袋取出。比较两组患者标本装入时间、一次性成功率、伤口愈合情况和近期预后。结果新式方法组无标本脱落,均一次性成功,常规方法组出现两次标本脱落(2/20),两组患者一次性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式方法组标本装入时间平均(36.20±6.08)s,明显短于常规方法组的(57.95±6.59)s,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5,P<0.01)。所有标本袋均无破损,所有患者手术切口愈合良好,无切口感染和肿瘤种植,并且在1年内无胸腔内播散转移。结论自制胸腔镜取物标本袋制作简单,成本低廉,使用安全便捷,能够节省手术时间,降低医疗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制标本袋 单孔胸腔镜 肺叶切除 引流管 医用无菌防护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3
作者 何高飞 姜金汐 +3 位作者 褚俊杰 李建波 陆晓筱 章德广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0-86,共7页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 目的探讨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治疗甲状腺乳头状癌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头颈外科接受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甲状腺全切除术的82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手术均在腔镜下顺利完成,无中转开放手术。平均甲状腺乳头状癌的最大直径为(6.6±5.4)mm,平均手术时间(156.5±32.7)min,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数目为(12±6.4)枚,术后住院时间为(3.3±1.2)d。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2例,暂时性声音嘶哑6例,均在术后1月恢复正常,术后出血1例。无永久性喉返神经损伤、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及切口感染发生。随访过程中无肿瘤局部残留或复发。结论在合理选择病例的前提下改良无充气经单侧锁骨下入路腔镜下行甲状腺全切除手术安全可行,中央区淋巴结清扫彻底,颈前区功能保护好,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镜 甲状腺乳头状癌 经锁骨下入路 甲状腺全切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观察
4
作者 肖羽 《中国社区医师》 2025年第2期48-50,共3页
目的: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2月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双盲法分组。参照组36例,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试验... 目的:分析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3年2月湖北省荆州市松滋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72例作为观察对象,实施双盲法分组。参照组36例,实施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试验组36例,实施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手术指标、恢复情况、炎性反应。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短于参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术后引流量少于参照组,插管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参照组,术后24 h内VAS评分低于参照组(P<0.05)。术前,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升高,但试验组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优化手术指标,减轻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良性结节 低位小切口甲状腺手术 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侧方入路手术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朱峰 邬一军 +5 位作者 沈亦斌 周雪羽 潘俊 陈凌慧 朱丽娴 何琦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SMIA)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甲状旁腺手术的6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 目的探讨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手术(SMIA)在治疗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中的可行性及其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2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单侧甲状旁腺手术的64例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切口及入路分为颈侧方切口SMIA组及正中切口颈白线入路组(LACA组)。比较两组间临床特征、手术相关结果及术后颈前区功能的差异。采用EQ-5D-5L量表评估术后颈部不适主观感受,Hollander伤口评估量表评定切口愈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术中出血、手术前后甲状旁腺激素及血钙水平等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SMIA组平均手术时间[(39.77±5.69)min]明显少于LACA组[(54.41±4.66)min]。术后1月及12月,两组在颈前区功能保护方面有统计学差异(1月:84.67±3.74 vs.79.47±5.38,P<0.001;12月:93.80±2.52 vs.89.94±2.39,P<0.001),且SMIA组均优于LACA组;SMIA组术后6月及12月的Hollander切口评估量表得分优于LAC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月:1.93±0.58 vs.2.41±0.66,P=0.003;12月:1.03±0.67 vs.1.74±0.62,P<0.001)。结论颈侧方切口经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行甲状旁腺切除是简便、安全及有效的手术方式,较于传统切口更易寻找甲状旁腺病变,缩短手术时间,且对颈前区功能保护的作用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侧方切口 胸锁乳突肌肌间入路 甲状旁腺手术 颈前区功能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应用中的是与非 被引量:1
6
作者 殷德涛 乔立雪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9-43,共5页
结合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消融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近年来逐渐成熟,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存在较大争议,已有部分临床实践正不断尝试拓宽消融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范围... 结合相关指南及专家共识,对消融术在甲状腺肿瘤中的应用现状进行总结。消融术在甲状腺良性肿瘤中的应用近年来逐渐成熟,而在甲状腺恶性肿瘤中的应用存在较大争议,已有部分临床实践正不断尝试拓宽消融术在甲状腺恶性肿瘤方面的应用范围。目前消融术主要适用于甲状腺良性肿瘤,预后良好且患者满意度高。由于该技术无法避免甲状腺恶性肿瘤潜在的复发风险及根除局部或远处隐匿性转移,故应用于甲状腺恶性肿瘤时应严格把握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瘤 消融术 应用现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良性结节单次微波消融治疗的短期疗效评价
7
作者 刘俊松 许崇文 +6 位作者 姚小宝 赵瑞敏 汪世洋 赵谦 李宏慧 白艳霞 张少强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7期414-420,共7页
目的评价甲状腺良性结节单次微波消融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连续病例,具有完善的随访数据者纳入分析。治疗后1个月复... 目的评价甲状腺良性结节单次微波消融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采用微波消融治疗的连续病例,具有完善的随访数据者纳入分析。治疗后1个月复查甲状腺功能,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复查超声和甲状腺功能,计算结节体积缩小率(volume reduction rate,VRR)。以1年内末次随访结果为结局变量,纳入性别、年龄、是否合并桥本甲状腺炎、结节纵径、结节实性体积等自变量,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总计纳入151例患者,共计163个结节,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99%(3/151),治疗后6个月VRR为(79.58±17.70)%,6个月治疗成功率为93.43%(128/137),治疗后1年VRR为(81.24±24.29)%,1年治疗成功率为92.77%(77/83)。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显示,结节实性体积和年龄是影响消融后VRR的独立影响因素,年龄的回归系数为0.34,实性体积的回归系数为-0.47,P均<0.05,结节实性体积每增加1 cm3,1年内VRR(%)减少0.47。回归方程:1年内VRR=68.92+0.34×年龄-0.47×实性体积。消融治疗后6个月内血清FT4逐渐下降,促甲状腺激素(TSH)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FT4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TSH亦逐渐恢复,但至治疗后1年时仍未达到术前水平;治疗后FT3逐渐减低,但各个时间点数值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0)。甲状腺结节消融治疗后,甲状腺功能指标平均值出现波动,但均在正常参考范围内。结论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治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其总体治疗成功率可达90%以上。结节实性体积和年龄是影响甲状腺良性结节微波消融效果的独立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治疗结果 微波消融 实性体积 体积缩小率 结节纵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入路切除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的手术思考
8
作者 王丽芬 黄志纯 杜银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巨大胸骨甲状腺肿经颈部手术进路切除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前低位领形切口完整切除... 目的探讨巨大胸骨甲状腺肿经颈部手术进路切除及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6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收治的31例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均采用颈前低位领形切口完整切除肿瘤,平均手术时间131.64 min,平均出血量80 ml。手术方式:甲状腺全切除18例,甲状腺左叶及峡部切除9例,甲状腺右叶及峡部切除4例。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过渡者2例,余29例均返回普通病房,无死亡病例。术后病理类型:结节性甲状腺肿21例,甲状腺乳头状癌4例,甲状腺滤泡性肿瘤2例,甲状腺滤泡性癌2例,甲状腺大B细胞淋巴瘤1例,甲状腺交界性肿瘤1例。随访6个月~3年,无复发病例。结论经颈部入路行颈胸骨后巨大甲状腺肿的手术治疗,术前需充分评估并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采用颈部低领切口,术中通过逐步结扎甲状腺主要供血血管,逐步分离,将巨大甲状腺肿从胸骨后牵拉出,在颈部成功完整切除,避免开胸手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并缩短患者病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肿 胸骨后 甲状腺切除术 外科手术 颈部切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颈部挫伤并发甲状腺上动脉破裂致咽喉后壁血肿1例
9
作者 魏斌宏 张敏春 +2 位作者 孙艳萍 贺介甫 魏超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6期405-406,共2页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颈部闭合性损伤1 h”急诊收治入院,就诊时呈渐近性呼吸困难加重,伴有咽痛明显,无明显声嘶发作。查体:颈部肿胀明显,皮下有少许淤血样改变,颈部皮肤完整。3~4度阻塞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位。相关科室除外颅脑... 1临床资料患者,男,65岁,因“颈部闭合性损伤1 h”急诊收治入院,就诊时呈渐近性呼吸困难加重,伴有咽痛明显,无明显声嘶发作。查体:颈部肿胀明显,皮下有少许淤血样改变,颈部皮肤完整。3~4度阻塞性呼吸困难,不能平卧位。相关科室除外颅脑、胸腹并发伤后,急诊坐位下行气管切开术,术后呼吸有改善,但效果不明显。术前颈动脉血管造影发现左侧甲状腺上动脉破裂(图1A),颈部CT示血肿上至第2颈椎水平,下至第1胸椎水平(图1B、1C),咽喉后壁巨大血肿约500 ml,术前介入科行血管栓塞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部损伤(Neck Injuries) 咽后壁血肿(hematoma of the posterior pharyngeal wall) 甲状腺上动脉(superior thyroid artery)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治疗现状
10
作者 王干彪 李文清 《淮海医药》 2025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多取颈部横切口,尽管手术操作、缝合技术逐渐精细化,颈部仍会遗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对病人造成一定心理影响。近年来,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根据... 甲状腺结节是常见疾病,手术是其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传统的甲状腺切除术多取颈部横切口,尽管手术操作、缝合技术逐渐精细化,颈部仍会遗留瘢痕而影响美观,对病人造成一定心理影响。近年来,腔镜技术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日趋成熟,并且根据病人的特点和要求发展出了多种不同入路的腔镜下甲状腺术式。本文就不同入路腔镜下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甲状腺结节病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腔镜 甲状腺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神经电刺激治疗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慧慧 侯瑾 +7 位作者 盛颖 杜小滢 孔德敏 李娜 任晓勇 梁建民 王正辉 闫静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3期179-182,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接受选择性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喉神经电刺激在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既往行... 目的回顾性分析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接受选择性喉神经电刺激治疗的远期疗效,探讨喉神经电刺激在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3年5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门诊,既往行甲状腺切除手术并经频闪喉镜及喉肌电图检查诊断为单侧声带麻痹的患者42例,病程为15 d~6年,喉肌电图检查时给予喉神经电刺激治疗,检查前后均完善频闪喉镜及主客观嗓音参数检查,并录音频保存,于治疗后1年进行随访,评估患者声嘶恢复情况。结果电刺激治疗后,28例患者声嘶立刻改善,自觉发音费力明显缓解,且声门闭合较前改善,频闪喉镜下可观察到黏膜波。嗓音评分ΔR、ΔB、ΔH的改变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嗓音障碍严重指数(dysphonia severity index,DSI)较刺激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最长发音时间(maximum pronunciation time,MPT)较刺激前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基频微扰(Jitter)和振幅微扰(Shimmer)未见明显改变。电刺激治疗后1年随访,失访6例,随访36例,痊愈为58.3%(21/36),好转13.9%(5/36),未愈27.8%(10/36)。电刺激治疗有效28例,失访2例,随访时痊愈19例,好转4例,有效率为88.5%(23/26)。结论喉神经电刺激治疗可以改善甲状腺术后单侧声带麻痹患者的声嘶,对其神经恢复期间的声音质量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带麻痹 经皮神经电刺激 外科手术 喉返神经 喉肌电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全切联合前臂皮下自体移植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维生素D和FGF23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吴振宇 田延锋 +3 位作者 李芳 张杰 赵静 姜海波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8期648-651,共4页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联合前臂皮下自体移植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维生素D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影响。2022年1~12月,80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甲状旁腺全切术)和研究组(甲... 探讨甲状旁腺全切联合前臂皮下自体移植对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的疗效及对血清维生素D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的影响。2022年1~12月,80例尿毒症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甲状旁腺全切术)和研究组(甲状旁腺全切联合前臂皮下自体移植),每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血清FGF23和维生素D水平、生活质量、Ca^(2+)、PTH、P^(3+)水平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显示,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骨关节疼痛、皮肤瘙痒、异位钙化较术前显著改善(P<0.05),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FGF23和维生素D水平较术前显著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升高,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Ca^(2+)、PTH、P^(3+)水平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PTH、P^(3+)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00%,2/40)低于对照组(20.00%,8/40)(P=0.043)。甲状旁腺全切联合前臂皮下自体移植治疗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效果显著,能够提高血清FGF23和维生素D水平,降低Ca^(2+)、PTH、P^(3+)水平,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甲状旁腺全切术 前臂皮下自体移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 维生素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状旁腺术中识别技术及临床应用和研究现况 被引量:2
13
作者 贺晨宇 姜可伟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4,共6页
甲状旁腺在机体钙磷代谢中有重要作用,颈部手术中完整保留甲状旁腺对避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术后低钙血症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甲状腺手术中仍依赖传统肉眼识别方式或通过术中冰冻辨认甲状旁腺,前者依赖于术者经验,后者所消耗的时... 甲状旁腺在机体钙磷代谢中有重要作用,颈部手术中完整保留甲状旁腺对避免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和术后低钙血症至关重要。目前大多数甲状腺手术中仍依赖传统肉眼识别方式或通过术中冰冻辨认甲状旁腺,前者依赖于术者经验,后者所消耗的时间和费用较高。近年,国内外学者对术中有助于识别甲状旁腺的染色技术和基于荧光的成像技术进行了相关研究,如亚甲蓝、纳米炭、近红外自体荧光、吲哚菁绿血管造影技术、激光散斑对比成像等,均可显著提高对甲状旁腺的识别与保护。本文将对甲状旁腺术中识别技术的临床研究进展情况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根治术 甲状旁腺保护 术中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在甲状旁腺病变识别中的应用初探
14
作者 刘瑞鸣 李祖飞 +3 位作者 钟琦 张洋 黄志刚 黄俊伟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545-548,共4页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手术中识别病变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40例PHPT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索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在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primary hyperparathyroidism,PHPT)手术中识别病变甲状旁腺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就诊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的40例PHPT患者数据,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切除病变甲状旁腺。其中吲哚菁绿给药组10例,非给药组30例。采用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仪进行图像采集,ImageJ软件进行荧光强度分析。结果吲哚菁绿给药组的病变甲状旁腺荧光强度显著高于非给药组(142.7±23.7 vs.94.5±31.4,t=-4.434,P=0.000);病变甲状旁腺/甲状腺荧光比值显著高于非给药组(1.6±0.3 vs.1.2±0.4,t=-3.162,P=0.004)。非给药组甲状旁腺荧光强度与术前血钙(r=0.029,P=0.088)及术前甲状旁腺激素(PTH)(r=-0.142,P=0.455)均无相关性,给药组甲状旁腺荧光强度与术前血钙(r=0.206,P=0.568)及术前PTH(r=0.160,P=0.658)均无相关性。非给药组近红外光检出率为53.3%(16/30),给药组近红外光检出率为100%(10/10)。非给药组的平均检出时间为(71.0±16.9)min,给药组的平均检出时间为(52.7±11.1)min,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t=3.187,P=0.003)。结论吲哚菁绿联合近红外自体荧光成像技术有助于在PHPT手术治疗中识别病变甲状旁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原发性 甲状旁腺 近红外自体荧光 吲哚菁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确影像定位在颈部食管腔外异物取出术的应用
15
作者 朱财明 陈伟章 +2 位作者 黎雄文 王晓锋 李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24年第9期604-606,共3页
目的分析颈部食管腔外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准确影像定位在其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4年3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0例颈部食管腔外异物患者,对颈胸部CT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 目的分析颈部食管腔外异物的临床特点及准确影像定位在其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24年3月梅州市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10例颈部食管腔外异物患者,对颈胸部CT行多平面重建(multiplanar reconstruction,MPR),从横断位、冠状位、矢状位判断异物位置,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结果10例颈部食管腔外异物,2例金属和1例木质异物为外伤进入颈部,7例鱼骨为误吞鱼骨迁移颈部。术前影像定位提示异物在环状软骨和甲状软骨周3例,甲状腺内1例,相对应颈椎周2例,胸锁乳突肌周2例,舌骨周2例。支撑喉镜下取出2例,经颈部切开入路取出7例,1例未取出转上级医院治疗。术中彩超协助定位3例。所有患者随访至今均痊愈。结论准确影像定位可为颈部食管腔外异物选择合适手术入路提供依据,术中若异物寻找困难,可借助术中彩超精确定位异物,为成功取出异物提供有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Neck) 异物(Foreign Bodies)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Tomography X-Ray Computed) 成像 三维(Imaging Three-Dimensional) 异物迁移(foreign bodies mig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11例报告 被引量:2
16
作者 吴辉 张永久 +5 位作者 南林 雷涛 张军 闫兵 史衍辉 屈敏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6年第2期145-146,共2页
关键词 内镜下甲状腺切除术 颈部无瘢痕内镜甲状腺切除术 甲状腺部分切除术 胸骨前径路 甲状旁腺 内镜辅助 效果满意 第1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甲状腺外科近十年成就 被引量:2
17
作者 田文 刘军言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近10年来,中国甲状腺外科发展迅速。随着甲状腺诊断技术的提高、手术治疗的规范、系统治疗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的突破,甲状腺外科实现了全面发展,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了更规范、更安全、更有效、更多样的治疗,最终实现患者获益,5年生存率... 近10年来,中国甲状腺外科发展迅速。随着甲状腺诊断技术的提高、手术治疗的规范、系统治疗的应用和基础研究的突破,甲状腺外科实现了全面发展,为甲状腺疾病患者提供了更规范、更安全、更有效、更多样的治疗,最终实现患者获益,5年生存率显著提高。此外,我国专家学者牵头撰写了众多甲状腺外科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使甲状腺疾病诊疗全流程趋向于规范化,尤其是多学科诊疗模式的发展为复杂甲状腺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条件。本文将从术前诊断、手术方式、手术安全性、微创技术应用、特殊甲状腺癌诊疗、多学科诊疗模式和术后规范化管理等方面,阐述近10年来中国甲状腺外科的进步和发展,普及甲状腺疾病规范化诊疗理念,提高甲状腺外科规范化诊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癌 手术治疗 规范化诊治 微创手术 多学科诊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喉神经监测技术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军 朱见 +5 位作者 王丹 周鹏 刘长瑞 王刚 翟东亮 贺青卿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2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探讨喉神经监测技术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230例SHPT手术患者,分为IONM组(使用神经监测仪)113例与对照组(未使用神经监测仪)11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RLN)和喉上神... 探讨喉神经监测技术在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HPT)手术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1年6月230例SHPT手术患者,分为IONM组(使用神经监测仪)113例与对照组(未使用神经监测仪)117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喉返神经(RLN)和喉上神经外支(EBSLN)损伤情况、EBSLN识别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嗓音障碍指数-10(VHI-10)评分情况差异。结果显示,对照组和IONM组暂时性EBSLN损伤、EBSLN识别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总费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永久性EBSLN损伤、暂时性RLN损伤、永久性RLN损伤、术后6月VHI-10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喉神经监测技术在SHPT术中可以快速识别定位喉神经,减少喉神经损伤,节省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提高手术安全性,加快术后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继发性 甲状旁腺切除术 喉返神经监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腔镜甲状腺手术后霍纳综合征2例
19
作者 杨声飞 刘铭 黎东伟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76-780,共5页
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HS)是眼交感神经受损引起的眼球内陷、睑裂变小、瞳孔缩小、面部少汗或无汗等表现的综合征,既可以是中枢(下丘脑到脊髓C_(8)~T_(2)的交感通路)受损,也可以是周围神经(包括颈交感链、颈上神经节及颈动脉的交... 霍纳综合征(Horner syndrome,HS)是眼交感神经受损引起的眼球内陷、睑裂变小、瞳孔缩小、面部少汗或无汗等表现的综合征,既可以是中枢(下丘脑到脊髓C_(8)~T_(2)的交感通路)受损,也可以是周围神经(包括颈交感链、颈上神经节及颈动脉的交感丛)损害。腔镜甲状腺术后霍纳综合征罕见,多发生于颈部淋巴结清扫患者,与损伤交感神经有关。我院从2007年开始行胸乳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团队每年约行500例,2021和2022年发生2例腔镜甲状腺术后霍纳综合征。本文对此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纳综合征 瞳孔缩小 甲状腺手术 眼球内陷 无汗 颈上神经节 颈部淋巴结清扫 Horne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思路 被引量:1
20
作者 蒋烈浩 刘清 +5 位作者 凌枭凯 王佳峰 徐加杰 谭卓 葛明华 郑传铭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目的通过总结归纳外科医师在前期学习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思路,为后来的学习者提供参考,提高手术操作的规范化,缩短学习曲线,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间在浙江省... 目的通过总结归纳外科医师在前期学习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过程中的常见错误及解决思路,为后来的学习者提供参考,提高手术操作的规范化,缩短学习曲线,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间在浙江省人民医院头颈外科行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技术患者共计210人,其中由初学组医师建腔150人,由熟练组医师建腔60人。评价了两组之间锁骨上皮神经损伤、肩胛舌骨肌损伤或离断等9项常见建腔过程中的错误发生情况,并比较了两组之间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直径、肿瘤位置和病理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学组医师建腔过程中在锁骨上皮神经损伤(19.33%vs.3.33%)、肩胛舌骨肌损伤或离断(16.00%vs.0)、颈前带状肌游离过度(24.00%vs.3.33%)、胸大肌及锁骨上筋膜损伤(16.00%vs.5.00%)、颈外静脉及属支损伤(8.00%vs.0)、胸锁关节过度游离(7.33%vs.0)、胸锁乳突肌肌间隙进入错误(8.67%vs.0)等问题的发生率上显著高于熟练组医师(P<0.05)。初学组与熟练组在颈内静脉及属支损伤(4.00%vs.0)、颈前带状肌进入层次错误(2.00%vs.0)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初学组医师在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过程中损伤周围组织的发生率要远高于熟练组医师。扎实的解剖基础以及熟练的腔镜下操作技术是顺利构建空间体系的基础。通过总结无充气腋窝入路腔镜甲状腺手术空间构建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交流学习经验,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无充气腋窝入路完全腔镜下甲状腺手术学习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切除术 腔镜 腋窝入路 空间构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