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细胞介素-6与肠易激综合征:机制与研究进展
1
作者 刘莉 赵春华 闵寒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31-438,共8页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 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慢性肠道疾病,以反复发作的腹痛和排便习惯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IBS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研究发现以促炎细胞因子与抗炎细胞因子失衡为主要表现的肠道低度炎症和免疫激活是IBS的重要发病机制。其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作为一种核心的促炎细胞因子,在IBS患者中表达显著升高,其可通过改变个体对IBS易感性、促进胃肠道运动与分泌、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诱导内脏高敏感及肠道黏膜屏障功能障碍等机制参与IBS发病,并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本文就IL-6在IBS中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开展IBS病因学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低度炎症 促炎细胞因子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PCR方法检测Fmr1基因敲除小鼠的基因型 被引量:22
2
作者 邢州 孙卫文 +4 位作者 黄越玲 易咏红 戴丽军 陈盛强 李敏雄 《现代医院》 2009年第5期12-14,共3页
目的为Fmr1基因敲除小鼠探索快速、简单的基因型PCR检测方法。方法设计两对引物扩增野生型Fmr1基因和Fmr1缺陷突变基因的DNA片段,用PCR仪梯度方案测试最佳退火温度,并将所得基因型结果与经典的western blot方法比较。结果野生型仅在800b... 目的为Fmr1基因敲除小鼠探索快速、简单的基因型PCR检测方法。方法设计两对引物扩增野生型Fmr1基因和Fmr1缺陷突变基因的DNA片段,用PCR仪梯度方案测试最佳退火温度,并将所得基因型结果与经典的western blot方法比较。结果野生型仅在800bp处有一条条带,突变纯合子仅在500bp处有一条条带,杂合子则在500bp和800bp处出现两条条带。用PCR方法获得的Fmr1基因分析结果与经典的western blot方法获得的结果完全一致。结论用PCR方法分析Fmr1基因敲除鼠的基因型具有快速、简单、廉价和适用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基因型 WESTERN BLOT 基因敲除 FMR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激酶C在L-6TG肌母细胞缺血预处理中的作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宏杰 张连元 +1 位作者 董淑云 门秀丽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7期38-39,共2页
将大鼠L-6TG肌母细胞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不予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IR处理,缺血预处理组(IPC组)予IPC处理后行IR,PMA组予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处理后行IR,H7组予PKC抑制剂H7处理后行IPC及IR。检测各组上清液中LDH及细胞内... 将大鼠L-6TG肌母细胞随机分为五组:对照组(C组)不予处理,缺血再灌注组(IR组)行IR处理,缺血预处理组(IPC组)予IPC处理后行IR,PMA组予蛋白激酶C(PKC)激动剂PMA处理后行IR,H7组予PKC抑制剂H7处理后行IPC及IR。检测各组上清液中LDH及细胞内SOD、XOD、Ca2+水平,及线粒体呼吸功能、细胞凋亡率;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改变。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R组LDH及细胞内XOD、Ca2+水平及凋亡百分率明显增加,细胞内SOD及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降低;DNA电泳出现典型梯状条带,细胞严重受损;与IR组相比,IPC组LDH、XOD、Ca2+水平及凋亡率明显降低,细胞内SOD及线粒体呼吸功能明显增加,DNA电泳无梯状条带,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PMA组变化与IPC组相似;H7组与IR组检测结果相近。提示PMA可模拟IPC的作用,H7可完全消除IPC作用;IPC减轻IR所致细胞凋亡的机制可能与PKC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激酶C 激动剂 抑制剂 肌母细胞 缺血预适应 再灌注损伤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AT3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定植和侵袭的影响 被引量:2
4
作者 孙兆翎 韩萍 +1 位作者 吴维光 唐雅娟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32期85-87,F0003,共4页
目的观察转染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定植和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人STAT3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反义寡核苷酸,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 目的观察转染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的反义寡核苷酸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定植和侵袭功能的影响。方法针对人STAT3的基因序列设计并合成反义寡核苷酸,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转染人宫颈癌He-La细胞。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STAT3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软琼脂集落培养检测细胞的定植功能,体外侵袭实验检测HeLa细胞的侵袭能力。结果转染STAT3反义寡核苷酸HeLa细胞(HeLaSTAT3-ASODN)STAT3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HeLaSTAT3-SODN)和正义组(HeLa),P<0.05;各组细胞在软琼脂中形成的克隆数和穿透Matrigel膜的细胞数分别为:HeLa组(74.31±7.62)、(44.85±6.26)个,HeLaSTAT3-SODN组(71.57±6.92)、(45.46±6.79)个,HeLaSTAT3-ASODN组(45.18±7.69)、(22.41±5.98)个。与HeLa组、HeLaSTAT3-SODN组比较,HeLaSTAT3-ASODN组克隆形成数和透膜细胞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 STAT3基因特异反义寡核苷酸可通过下调STAT3基因表达抑制细胞的定植和侵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宫颈癌HELA细胞 STAT3基因 反义寡核苷酸 定植 侵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栓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方法与探讨 被引量:8
5
作者 贾淑伟 夏青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4期33-35,共3页
目的:探讨成功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有效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将大鼠分为250-300 g和350-400 g两个体重组。为观察禁食对造模的影响,250-300 g体重组又分为对照组(n=10)和禁食组(n=10);为观察栓线直径对造模的影响,350-40... 目的:探讨成功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的有效方法及影响因素。方法将大鼠分为250-300 g和350-400 g两个体重组。为观察禁食对造模的影响,250-300 g体重组又分为对照组(n=10)和禁食组(n=10);为观察栓线直径对造模的影响,350-400 g体重组又分为细栓线组(n=10)和粗栓线组(n=10)。栓线经颈总动脉、颈内动脉进入大脑中动脉的起始部位阻断大脑中动脉的血流。术后通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对该模型进行评价。结果在250-300 g体重组,造模成功率高,禁食组死亡率(11.1%)明显低于对照组(62.5%)(P〈0.05);在350-400 g体重组,死亡率低,粗栓线组造模成功率(80%)明显高于细栓线组(20%)(P〈0.05)。结论术前禁食可降低动物死亡率,根据大鼠体重选择相应直径的栓线可提高造模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栓线法 局灶性脑缺血 禁食 栓线直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白瑜 于锐 +3 位作者 田密 何平 赵自霞 张蓓茹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35期22-25,共4页
目的观察白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加入5 mg/mL人血清白蛋白(HSA)作用24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SA作用前后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 目的观察白蛋白对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系HK-2,加入5 mg/mL人血清白蛋白(HSA)作用24 h,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HSA作用前后细胞E钙黏素(E-cadherin)、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肾损伤分子1(KIM-1)、p-p38、p38表达。将HK-2细胞分为KIM-1沉默组和空载体对照组,分别转染KIM-1 siRNA质粒及对照空载体,转染48 h后加入5 mg/mL HSA处理24 h,检测细胞E-cadherin、α-SMA、KIM-1表达。将HK-2细胞分为SB203580+KIM-1组、KIM-1组和HSA组,SB203580+KIM-1组转染KIM-1过表达质粒48 h后给予10μmol/L 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 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处理1 h,KIM-1组转染KIM-1过表达质粒48 h,三组均加入5 mg/mL HSA作用24 h,检测细胞E-cadherin、α-SMA、KIM-1、p-p38、p38表达。结果与HSA作用前比较,HSA作用后HK-2细胞E-cadherin表达降低,α-SMA、KIM-1、p-p38表达均升高(P均<0.05),p38表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载体对照组比较,KIM-1沉默组E-cadherin表达升高,α-SMA、KIM-1表达均降低(P均<0.05)。KIM-1组、SB203580+KIM-1组和HSA组E-cadherin表达依次升高,α-SMA、p-p38表达均依次降低(P均<0.05),三组p38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SB203580+KIM-1组、KIM-1组KIM-1表达均高于HSA组(P均<0.05),SB203580+KIM-1组、KIM-1组KIM-1表达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白蛋白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分化,其机制可能与促进KIM-1表达进而激活p38 MAPK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转分化 肾小管上皮细胞 白蛋白 肾损伤分子1 p38分裂原激活蛋白激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压氧对大鼠脊髓损伤的治疗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
7
作者 刘士臣 申福国 +4 位作者 杨建华 乔建民 季庆辉 崔宏宇 张富运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5期16-18,共3页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25只健康清洁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SCI组10只、HBO组10只、对照组5只,SCI组、HBO组大鼠均制备SCI模型,HBO组制模成功后采用HBO治疗;对照组采取同前方法...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治疗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治疗作用,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25只健康清洁级成年SD大鼠随机分为SCI组10只、HBO组10只、对照组5只,SCI组、HBO组大鼠均制备SCI模型,HBO组制模成功后采用HBO治疗;对照组采取同前方法咬开椎板,不损伤脊髓,后给予缝合。观察两组大鼠不同时点(制模成功后6 h及1、3、7、14、21 d,分别计为T1、T2、T3、T4、T5、T6)BBB评分及脊髓组织中突触素ⅠmRNA。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BO组、SCI组各时点(T3、T4、T5、T6)BBB评分及脊髓组织突触素ⅠmRNA表达升高(P均<0.05);与SCI组比较,HBO组各时点(T3、T4、T5、T6)BBB评分及脊髓组织突触素ⅠmRNA表达升高(P均<0.05)。结论 HBO可促进大鼠损伤脊髓的恢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损伤脊髓组织内突触素Ⅰ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高压氧 突触素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时间低氧条件对人胃黏膜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张晓岩 杨生玺 +3 位作者 李玉琴 蒋虹 侯成荣 耿排力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48期26-28,I0003,共4页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对体外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GES-1细胞体外低氧培养模型。在低氧处理后不同时间点(24 h、48 h、72 h)MTT法检测存活率、电镜观察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低氧条件作用24 h、4...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对体外培养人胃黏膜上皮细胞株GES-1凋亡的影响。方法建立GES-1细胞体外低氧培养模型。在低氧处理后不同时间点(24 h、48 h、72 h)MTT法检测存活率、电镜观察形态变化、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结果低氧条件作用24 h、48 h、72 h后,GES-1细胞存活率均下降(P<0.05),细胞凋亡指数均升高(P<0.05),透射电镜均观察到部分凋亡细胞。结论低氧条件可明显抑制GES-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氧 胃黏膜上皮细胞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9
作者 郎丰山 黄云霞 +1 位作者 薛云 马玉奎 《食品与药品》 CAS 2018年第4期312-316,共5页
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者提出了能量代谢障碍、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线粒体损伤、一氧化氮大量合成、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神经细胞凋亡等一系列学说。本文综合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报道,对CIRI的病理生理... 针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CIRI)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者提出了能量代谢障碍、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毒性、线粒体损伤、一氧化氮大量合成、炎症损伤、氧化应激和神经细胞凋亡等一系列学说。本文综合国内外近几年的研究报道,对CIRI的病理生理机制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CIRI的临床针对性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氧化应激 研究进展 钙超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跟骨骨折模式的三维动态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达飞 武勇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38期21-24,共4页
目的通过建立足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不同速度载荷下以及不同后足位置时的跟骨损伤模式。方法基于足部CT数据建立包括骨骼、软组织和韧带,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关节接触的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8对建立的... 目的通过建立足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在不同速度载荷下以及不同后足位置时的跟骨损伤模式。方法基于足部CT数据建立包括骨骼、软组织和韧带,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和关节接触的足部三维有限元模型。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6.8对建立的足部有限元模型进行非线性显式分析。当后足处于内翻和外翻的不同位置时,施加不同的速度载荷,模拟跟骨应力情况,观察跟骨应力特点。结果距下关节内翻时的应力集中在跟骨后内侧,外翻时的应力集中在跟骨前外侧。在相同速度载荷下,距下关节外翻时的应力值、应力范围以及跟骨应变能明显小于内翻时的结果。结论距下关节内翻时产生的骨折线更倾向于出现在后距下关节的后内侧,骨折程度相对重。距下关节外翻时的骨折线将出现在后距下关节前外侧,骨折程度相对轻。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冲击试验的有限元分析,可以更直观观察骨折的发生模式。有限元分析是生物力学试验的良好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跟骨 骨折 三维动态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膳食纤维与内科疾病的关系 被引量:4
11
作者 何伟 王卫东 刘金玲 《河南医学研究》 CAS 1996年第2期185-186,共2页
膳食纤维与内科疾病的关系THERELATIONSHIPOFDIETARYFIBERANDCHRONICDISEASES何伟,王卫东,刘金玲综述(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膳食纤维(dietaryfiber... 膳食纤维与内科疾病的关系THERELATIONSHIPOFDIETARYFIBERANDCHRONICDISEASES何伟,王卫东,刘金玲综述(河南省医学科学研究所郑州450052)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是一类多聚物的复合混合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科疾病 膳食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太阳黑子与疾病的统计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月华 宋谊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78-183,共6页
本文采用太阳黑子相对数作为太阳活动指标,根据最近20多年的太阳活动观测数据和江苏省防疫站的疾病统计资料,对9种常见疾病的人数的相对比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对应作图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求出其相关系数.研究发现,猩红热... 本文采用太阳黑子相对数作为太阳活动指标,根据最近20多年的太阳活动观测数据和江苏省防疫站的疾病统计资料,对9种常见疾病的人数的相对比率与太阳黑子相对数对应作图比较,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并求出其相关系数.研究发现,猩红热、肝炎和脊髓灰质炎的发病率与太阳活动有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猩红热,相关系数达到0.72,相关性很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活动 人类疾病 日地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JB6基因敲除小鼠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万亚蕊 张延平 +2 位作者 孙建和 杨仕明 林曦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1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30(connexin,Cx30)基因敲除纯合子Cx30(-/-)小鼠(P3、P7、P10、P30、P60、P90)耳蜗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SV)超微结构的发育情况,进一步探讨GJB6基因突变导致耳聋的机制。方法选取Cx30(-/-)小鼠P3... 目的观察缝隙连接蛋白30(connexin,Cx30)基因敲除纯合子Cx30(-/-)小鼠(P3、P7、P10、P30、P60、P90)耳蜗血管纹(stria vascularis,SV)超微结构的发育情况,进一步探讨GJB6基因突变导致耳聋的机制。方法选取Cx30(-/-)小鼠P3、P7、P10、P30、P60、P90等6个发育阶段的小鼠,用透射电镜观察耳蜗血管纹超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P3~P90耳蜗血管纹边缘细胞、中间细胞、基底细胞呈现一个由不成熟至成熟的正常发育过程,至P90时均未发现退化性表现或缺失改变。血管纹毛细血管随着小鼠日龄的增加,管腔逐渐变宽,逐渐成熟,高倍镜下见P3、P7、P10时血管内皮细胞结构无明显异常,P30时内皮细胞之间的纤维突起出现疏松,P60时内皮细胞之间出现较大的裂隙,P90时这种改变更加严重,内皮细胞之间出现扩大的细胞间隙。结论 GJB6基因缺陷本身并不影响耳蜗组织血管纹的形态发育和成熟,GJB6缺失引起小鼠出生后逐渐出现的血管纹内皮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导致内皮细胞屏障破坏,可能引起耳蜗内电位缺失,从而造成听力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JB6基因突变 耳蜗 血管纹 透射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炎性因子对C_2C_(12)细胞、MC-3T3-E1细胞成骨、成肌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翔 王玉筵 +1 位作者 邱小忠 欧阳钧 《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年第5期5-9,共5页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对成肌和成骨细胞成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及白介素(IL)1β处理C2C12细胞及MC-3T3-E1细胞,观察炎性因子对两种细胞成骨、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促... 目的:探讨炎性因子对成肌和成骨细胞成肌、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及白介素(IL)1β处理C2C12细胞及MC-3T3-E1细胞,观察炎性因子对两种细胞成骨、成肌相关基因的表达的影响。结果:小鼠腹腔巨噬细胞上清液促进C2C12细胞MyoD、Myogenin的表达,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促进MC-3T3-E1细胞碱性磷酸酶(ALP)的表达,吸光度比值上升为原来的3倍多,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IL-1β单独对C2C12细胞和MC-3T3-E1细胞的成肌、成骨因子的表达影响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巨噬细胞上清液可上调MC-3T3-E1细胞的成骨相关基因表达;上调C2C12细胞的成肌相关基因表达。IL-1β单独不能对C2C12细胞和MC-3T3-E1细胞的成肌、成骨基因的表达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炎 骨化性 炎症趋化因子类 成肌细胞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MYOD MYOGEN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胆色素结石形成的因素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5
作者 关中正 唐乾利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7年第1期68-73,共6页
关键词 各因素 胆色素结石/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合用对兔髂腹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
16
作者 任宏生 李春梅 +3 位作者 张兴华 苑海涛 朱兴雷 王春亭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9-31,共3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合用对兔髂腹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联合组)。通过髂腹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高脂喂养法建立...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合用对兔髂腹动脉内膜剥脱术后内膜增生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新西兰兔随机均分为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他汀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组(联合组)。通过髂腹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高脂喂养法建立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检测各组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和凋亡蛋白bcl-2、bax在髂动脉内膜的表达,以及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观察动脉内膜、中膜的病理学改变,测量其厚度和面积。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他汀组和联合组PDGF mRNA表达、bcl-2/bax比值、血脂、血清hs-CRP及内膜增生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氯吡格雷合用可协同抑制兔AS模型的动脉内膜增生,其对减轻临床AS患者的内膜增生可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HMG-COA还原酶抑制剂 血小板聚集抑制剂 血管内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病因分析及治疗 被引量:4
17
作者 宋春华 宋卫娜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1年第1期37-38,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 2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结论预防胎儿缺氧、... 目的探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9 2例住院的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相关资料。结果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病因依次为围产因素、新生儿感染、新生儿溶血病、母乳性因素以及其他不明原因。结论预防胎儿缺氧、积极防治新生儿感染、完善产前检查、正确指导母乳喂养、做好新生儿先天性疾病的筛查是降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 病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通道蛋白3在小鼠鼻腔中的表达
18
作者 李小松 汪克建 +4 位作者 骆世芳 侯良娟 漆伟 孙善全 冉建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96-599,629,共5页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3(AQP3)在小鼠鼻腔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研究野生型和AQP3基因敲除小鼠鼻腔嗅黏膜、呼吸道黏膜和犁鼻器中AQP3的表达特征。结果: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QP3在小鼠嗅黏膜上皮层的基底细胞和支... 目的:研究水通道蛋白3(AQP3)在小鼠鼻腔中的表达。方法:应用免疫荧光和免疫印迹法研究野生型和AQP3基因敲除小鼠鼻腔嗅黏膜、呼吸道黏膜和犁鼻器中AQP3的表达特征。结果:免疫荧光结果表明,AQP3在小鼠嗅黏膜上皮层的基底细胞和支持细胞膜上表达强烈,并在嗅黏膜固有层中Bowman腺的基底外侧膜上表达;AQP3在嗅黏膜和上呼吸道黏膜组织中基底细胞的表达相延续;AQP3表达于犁鼻器非感觉黏膜上皮中的基底细胞。嗅黏膜组织急性分离后免疫荧光结果证实,AQP3不表达于嗅神经元。免疫印迹结果显示,野生型小鼠嗅黏膜组织液中可检测到AQP3的表达,而基因敲除小鼠嗅黏膜组织液中未能检测到相应条带。结论:AQP3广泛分布于鼻腔嗅黏膜、呼吸道黏膜和犁鼻器中的非神经元细胞,可能参与嗅黏膜组织局部水、甘油平衡的调节,在嗅神经元兴奋性维持、鼻腔黏膜组织的再生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通道蛋白3 鼻腔 黏膜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传玉:如何“中国式”HOLD住室壁瘤合并血栓? 被引量:1
19
作者 费菲 《中国医药科学》 2017年第24期1-3,共3页
室壁瘤(VA)是发生心肌梗死(MI)后的常见并发症,无明显并发症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44%的合并有左心室附壁血栓,且梗死面积越大形成附壁血栓的机会越多。附壁血栓的表面部分容易脱落,而造成体循环栓塞。室壁瘤合并血栓的... 室壁瘤(VA)是发生心肌梗死(MI)后的常见并发症,无明显并发症的前壁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44%的合并有左心室附壁血栓,且梗死面积越大形成附壁血栓的机会越多。附壁血栓的表面部分容易脱落,而造成体循环栓塞。室壁瘤合并血栓的治疗较为复杂,且目前缺乏指南和系列研究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心室附壁血栓 室壁瘤 中国式 急性心肌梗死 常见并发症 体循环栓塞 梗死面积 研究资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mad3基因敲除小鼠肾Smad2和p-Smad2表达的变化
20
作者 吴婧 徐健 董静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目的:观察Smad3基因敲除小鼠肾Smad2和p-Smad2表达的变化,探讨Smad3基因敲除小鼠肾是否有Smad2和p-Smad2代偿性增加。方法:4只Smad3基因敲除小鼠,10只野生型小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技术,检测Smad2和矿Smad2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情... 目的:观察Smad3基因敲除小鼠肾Smad2和p-Smad2表达的变化,探讨Smad3基因敲除小鼠肾是否有Smad2和p-Smad2代偿性增加。方法:4只Smad3基因敲除小鼠,10只野生型小鼠,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显色技术,检测Smad2和矿Smad2蛋白的定位和表达情况,并用Modc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对图像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野生型小鼠肾Smad2蛋白在肾远端小管和肾集合管细胞胞质中有广泛弱表达,p-Smad2蛋白在肾远端小管和肾集合管细胞胞质、胞核中也有弱表达,而Smad3基因敲除小鼠的Smad2和p-Smad2的表达比野生型小鼠有显著升高。结论:Smad3基因敲除能引起小鼠肾Smad2和p-Smad2表达的代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D2 p-Smad2 Smad3基因敲除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