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研究
1
作者 李书旺 牛国浩 《罕少疾病杂志》 2025年第1期138-140,共3页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收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51例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再狭窄... 目的 探讨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TC/HDL-C)比值预测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价值。方法 收集平煤神马医疗集团总医院在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51例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再狭窄组;另收集医院同期收治的51例下肢ASO术后支架内未发生支架内再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非再狭窄组,均完成术后3个月随访。由研究者查阅患者的基线资料并做详细统计,观察两组患者TC/HDL-C比值情况,分析TC/HDL-C比值与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关系,并探讨TC/HDL-C比值对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预测价值。结果 再狭窄组患者TC、TC/HDL-C比值高于非再狭窄组,HDL-C低于非再狭窄组(P<0.05);组间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高血压、合并糖尿病、Fontaine分期、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经点二列相关性分析,TC、TC/HDL-C比值与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呈正相关(r>0,P<0.05),HDL-C与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呈负相关(r<0,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发现,TC、HDL-C、TC/HDL-C比值预测下肢ASO术后支架内再狭窄价值的曲线下面积(AUC)均>0.7,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其中TC/HDL-C比值的预测价值最高。结论 TC/HDL-C比值与下肢ASO患者术后支架内再狭窄有关,且该比值可用于预测术后支架内再狭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总胆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全息血管硬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陈纪昀 郭艳艳 +3 位作者 袁建军 张喜君 吴铭 朱好辉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97-902,共6页
目的评估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弹性功能,并分析影响其弹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63例,根据其父母糖尿病发病年龄(<40岁为早发型,≥40岁为晚发型)分为父母早发... 目的评估早发型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弹性功能,并分析影响其弹性的因素。资料与方法前瞻性分析2020年10月—2021年8月河南省人民医院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63例,根据其父母糖尿病发病年龄(<40岁为早发型,≥40岁为晚发型)分为父母早发糖尿病子女组(早发组,32例)和父母晚发糖尿病子女组(晚发组,31例)。同期选择32例年龄、性别及体重指数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应用全息血管内-中膜厚度测量和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测量受试者颈总动脉内-中膜厚度、血管壁位移、血管收缩期管径、硬度指数和脉搏波传导速度,比较上述参数的组间差异。结果早发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脉搏波传导速度、硬度指数高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54~1.228,P均<0.05),血管壁位移低于晚发组及对照组(t=0.048、0.109,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子女颈动脉僵硬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早发组的颈动脉弹性下降较晚发组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超声检查 颈动脉弹性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全息血管硬度分析技术 早发型 子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对头颈部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分析
3
作者 王子堂 张凌霞 《当代医药论丛》 2024年第27期91-94,共4页
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 目的:分析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在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0月山东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26例疑似头颈部动脉狭窄病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开展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诊断,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方法作为参照,随后再依次开展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HRMR-VWI)、头颈CT血管成像(CTA)诊断。对比分析不同诊断结果的差异。结果: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诊断符合率显著高于头颈血管CTA诊断(P<0.05)。两种诊断方法的漏诊率、误诊率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两种方法诊断动脉狭窄程度、鉴别斑块性质结果对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结论:头颈部动脉狭窄诊断期间应用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其诊断结果接近于金标准,其临床应用可保障诊断结果准确性,明确患者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为后期临床诊疗工作开展提供可靠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颈部动脉狭窄 高分辨磁共振血管壁成像技术 头颈CT血管成像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T血管成像分析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椎基底动脉不同节段病变
4
作者 张诗雨 孙如镜 +1 位作者 程旭 乔鹏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78-883,共6页
目的基于CT血管成像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CCI)患者椎基底动脉不同节段病变特点,研究其危险因素,提高早期识别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1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PCCI组98例及前循环脑梗... 目的基于CT血管成像分析后循环脑梗死(PCCI)患者椎基底动脉不同节段病变特点,研究其危险因素,提高早期识别率。资料与方法回顾性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22年1月—2023年3月199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PCCI组98例及前循环脑梗死组101例。比较两组椎动脉优势比例、椎基底动脉各节段狭窄发生率和狭窄程度的差异,并分析确定PCCI的危险因素。结果PCCI组椎动脉优势型比例(63.3%比48.5%)及基底动脉狭窄发生率(33.7%比20.8%)明显高于前循环脑梗死组(χ^(2)=4.387、4.174,P均<0.05)。两组间椎动脉V1段(Z=2.029,P=0.042)、V4段(Z=3.315,P=0.001)及基底动脉(Z=2.254,P=0.024)管腔狭窄程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CCI组重度狭窄/闭塞率较高。右侧椎动脉优势型(OR=4.285,95%CI 1.530~12.003)及右侧椎动脉V4段中-重度狭窄/闭塞(OR=5.883,95%CI 1.458~21.022;OR=5.537,95%CI 1.623~21.329)是发生PCC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CCI与椎基底动脉形态学改变有关,右侧椎动脉优势型及右侧椎动脉V4段中-重度狭窄/闭塞发生PCCI的风险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椎动脉 基底动脉 CT血管造影术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左、右手动脉形态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7
5
作者 张绍祥 张显利 刘正津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374-376,共3页
成人上肢标本30对,经动脉灌注,解剖观测,比较研究了同一个体左,右手动脉的形态特点。结果表明,形态差异主要在手掌部,且以掌浅层动脉最明显。浅,深两层动脉的管径右手较粗者占多数,而掌浅弓为完全弓型者多见于左手,掌浅层动脉的支数左... 成人上肢标本30对,经动脉灌注,解剖观测,比较研究了同一个体左,右手动脉的形态特点。结果表明,形态差异主要在手掌部,且以掌浅层动脉最明显。浅,深两层动脉的管径右手较粗者占多数,而掌浅弓为完全弓型者多见于左手,掌浅层动脉的支数左手较多,桡、尺动脉及其第一级分支间的吻合支也是左手多于右手,说明左手的侧副循环能力比右手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部动脉 动脉 吻合 形态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枕动脉与椎动脉寰椎部吻合术治疗椎动脉供血不全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10
6
作者 党瑞山 纪荣明 +7 位作者 张成立 黄瀛 汪立鑫 朱吉林 张少成 高建章 赵杰 李忠连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38-42,共5页
本文在20具(男12,女8)专供科研用中国成人尸体上,对40侧椎动脉寰椎部和枕动脉进行了解剖测量。椎动脉寰椎部的长度和外径的平均值分别为22.90±0.16mm和4.09±015mm。枕动脉在枕部浅出深筋膜的位置在两侧乳突尖连线上方31.35... 本文在20具(男12,女8)专供科研用中国成人尸体上,对40侧椎动脉寰椎部和枕动脉进行了解剖测量。椎动脉寰椎部的长度和外径的平均值分别为22.90±0.16mm和4.09±015mm。枕动脉在枕部浅出深筋膜的位置在两侧乳突尖连线上方31.35±1.52mm,距后正线28.58±0.74mm处,该动脉在乳突后缘处至浅出处的长度为自然状态下49.03±1014mm,拉直后60.05±1.43mm,在乳突后缘处的外径为2.60±0.06mm。椎、枕动脉相距16.23±0.16mm。作者提出了经颈后外侧入路行枕动脉与椎动脉寰椎部吻合术治疗椎动脉第一、二段狭窄所致的椎动脉供血不全,并讨论了该术式及注意事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动脉寰椎部 枕动脉 应用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枢椎横突孔观测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4
7
作者 瞿东滨 钟世镇 李忠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 :探讨枢椎横突孔结构在转头引起寰枢段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解剖学意义。方法 :观测 10 0例枢椎横突孔上口的开口方向、孔径、上口与下口之间的成角、以及横突孔水平距离。结果 :两侧枢椎横突孔孔径相差不大 ,最大径为 6.1±... 目的 :探讨枢椎横突孔结构在转头引起寰枢段椎动脉狭窄或闭塞的临床解剖学意义。方法 :观测 10 0例枢椎横突孔上口的开口方向、孔径、上口与下口之间的成角、以及横突孔水平距离。结果 :两侧枢椎横突孔孔径相差不大 ,最大径为 6.1± 0 .7mm,最小径 5.4± 0 .6mm。两侧横突孔上口开口方向明显不对称 ,上口与下口之间的角度为 12 7± 2 2°,左侧较右侧明显 ,甚至形成直角或锐角 ,且左侧横突孔水平距离较长 ,说明椎动脉在孔内弯曲或扭曲。结论 :枢椎横突孔的结构对其中椎动脉起着一种牵系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枢椎 横突孔 椎动脉供血不足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测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 被引量:6
8
作者 刘道祯 晏辉 +2 位作者 吴晓艳 刘兰芬 李新民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03年第5期337-338,共2页
目的 :探讨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S)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的可行性。方法 :糖尿病组 33例6 6条眼动脉 ,正常对照 30例 6 0条眼动脉。检测指标包括眼动脉彩色血流束宽度以代表其内径 (D)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 ,并计算每条... 目的 :探讨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 (CDUS)定量评价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的可行性。方法 :糖尿病组 33例6 6条眼动脉 ,正常对照 30例 6 0条眼动脉。检测指标包括眼动脉彩色血流束宽度以代表其内径 (D)和平均血流速度(Vmean) ,并计算每条眼动脉的血流量。结果 :糖尿病组眼动脉平均内径及平均血流速度均低于正常组 ,进而导致其眼动脉血流量低于正常组。结论 :双功CDUS是检测糖尿病患者眼动脉血流量可行且实用的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动脉 糖尿病 双功彩色多普勒超声 血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桡、尺动脉肌、皮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单云官 张金波 +3 位作者 张玉和 潘曦东 贺智 冯美荣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5-387,共3页
目的:为手外科提供桡、尺动脉分出的肌、皮支.材料和方法:用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尸上肢69(男61,女8)侧,解剖观测桡、尺动脉分支的部位、支数及外径.主要结果:从尺、桡动脉壁两侧发出分支,大部分为不对称性分支间距不等,平均(3.0~15.0)... 目的:为手外科提供桡、尺动脉分出的肌、皮支.材料和方法:用福尔马林常规固定的成尸上肢69(男61,女8)侧,解剖观测桡、尺动脉分支的部位、支数及外径.主要结果:从尺、桡动脉壁两侧发出分支,大部分为不对称性分支间距不等,平均(3.0~15.0)mm.桡动脉平均分出15.8支,其中肌支10.3支,筋膜皮支5.5支.尺动脉平均分出12.4支,其中肌支7.6支,筋膜皮支4.8支.结论:桡、尺动脉分出肌、皮支,皮支为前臂筋膜瓣、皮瓣的血管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尺动脉 肌支 筋膜皮支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掌背动脉皮瓣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6
10
作者 窦寰宇 高培福 +2 位作者 庄冠一 鞠晓华 王聚信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95-95,共1页
目的:手指软组织损伤,使用手背动脉皮瓣进行修复.手术简单,转移方便,并能很好地满足手指修复中对于弹性、厚度、韧度、感觉和活动功能等诸多要求.方法:43只上肢标本.色素动脉灌注.解剖掌背动脉及分支.结果:观测掌背动脉起源、形态、分... 目的:手指软组织损伤,使用手背动脉皮瓣进行修复.手术简单,转移方便,并能很好地满足手指修复中对于弹性、厚度、韧度、感觉和活动功能等诸多要求.方法:43只上肢标本.色素动脉灌注.解剖掌背动脉及分支.结果:观测掌背动脉起源、形态、分支吻合、管径,并计算各吻合点的自比例定位.结论:提出掌背动脉轴形皮瓣应用范围及可行性,为临床提供解剖学资料和手术操作要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掌背动脉 应用解剖学 皮瓣 修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视神经鞘减压术有关动脉的应用解剖 被引量:8
11
作者 鞠学红 曹焕军 +3 位作者 王学华 王新明 王金平 马建民 《眼科新进展》 CAS 1998年第3期135-137,共3页
目的为视神经鞘减压术提供有关动脉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显微解剖和血管铸型技术对30个甲醛固定成人尸头和4个新鲜尸头视神经的鞘动脉等进行观察。结果鞘动脉可分为视神经管内支和眶内支。眶内支主要来自眼动脉第2段,占63.33%,也可... 目的为视神经鞘减压术提供有关动脉解剖学资料。方法采用显微解剖和血管铸型技术对30个甲醛固定成人尸头和4个新鲜尸头视神经的鞘动脉等进行观察。结果鞘动脉可分为视神经管内支和眶内支。眶内支主要来自眼动脉第2段,占63.33%,也可发自眼肌动脉干等,其入鞘点多在眶内部鞘的后1/3段的上面或内侧面。管内支多从眼动脉的内侧壁发起,行于视神经腹侧面,以1支者多见,占61.67%,2支者占11.67%,3支者占5.00%。结论管内视神经鞘切开部位在鞘的外上壁或内上壁较安全,眶内鞘切开部位选在鞘的外侧面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鞘 鞘动脉 应用解剖 减压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5
12
作者 赵俊 孙善全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443-446,共4页
探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为心血管病临床提供形态依据.方法:解剖100例正常人心脏的冠状动脉,取前室间支桥下段血管(壁冠状动脉)中份及出桥段血管起始部,作石蜡切片HE染色,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下进行观测.结果:心肌桥出现率... 探讨心肌桥和壁冠状动脉的形态及相关性,为心血管病临床提供形态依据.方法:解剖100例正常人心脏的冠状动脉,取前室间支桥下段血管(壁冠状动脉)中份及出桥段血管起始部,作石蜡切片HE染色,在计算机图像分析仪下进行观测.结果:心肌桥出现率为85%,桥宽厚各为19.14±10.49mm,1.37±0.65mm.壁冠状动脉管径较其远端血管管径小;管壁较其远端血管壁薄;其形态有圆形、椭圆形、心形、不规则形和线形.相关分析表明;心肌桥的宽度与壁冠状动脉管径呈负相关;桥的宽度和厚度与其远端血管管径呈正相关;桥的厚度与壁冠状动脉内膜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桥 壁冠状动脉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主动脉弓异常产前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3
13
作者 何冠南 杨家翔 廖林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783-786,共4页
目的探讨三血管气管切面快速筛查主动脉弓异常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51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引产后尸解结果证实的主动脉弓异常胎儿。应用产科超声检查条件,对胎儿心脏行针对性检查分析胎儿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心室... 目的探讨三血管气管切面快速筛查主动脉弓异常的价值。资料与方法选取51例经产后超声心动图检查及引产后尸解结果证实的主动脉弓异常胎儿。应用产科超声检查条件,对胎儿心脏行针对性检查分析胎儿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左心室长轴切面、主动脉弓长轴切面的超声声像图特征。结果 51例主动脉弓异常胎儿中,右位主动脉弓伴左锁骨下动脉迷走和左位动脉导管17例,左位主动脉弓伴右锁骨下动脉迷走和左位动脉导管2例,双主动脉弓2例,主动脉弓离断6例,主动脉弓缩窄2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4.1%。所有病例在三血管气管切面均有声像图改变。结论三血管气管切面在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当表现为1oo征时,主动脉弓严重缩窄及主动脉弓离断的鉴别诊断较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产前 胎儿 主动脉弓异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缝匠肌、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血液供应比较 被引量:11
14
作者 吴贵亮 林昂如 邵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0期10-12,共3页
对 10例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缝匠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完整解剖分离 5 cm,然后经右侧股动脉灌注墨汁福尔马林混合液 ,再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解剖 ,观察缝匠肌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墨染动脉的数目 ... 对 10例成人新鲜尸体标本的缝匠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完整解剖分离 5 cm,然后经右侧股动脉灌注墨汁福尔马林混合液 ,再在手术显微镜下仔细解剖 ,观察缝匠肌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墨染动脉的数目 ,并测量其外径 ,计算平均动脉外径及动脉横截面积总和 ,最后对各肌肉蒂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动脉横截面积总和进行比较。结果 :缝匠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以及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动脉横截面积总和的中位数 (Md)和四分位数间距 (OR)分别为 :0 .0 85 1(0 .0 2 84 ) mm2、0 .0 831(0 .0 4 2 7) mm2、0 .16 73(0 .0 94 7) mm2。经统计学处理 ,缝匠肌蒂髂骨瓣、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分别与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动脉横截面积总和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0 0 1) ,而缝匠肌蒂髂骨瓣与阔筋膜张肌蒂髂骨瓣在髂骨附着处 1cm内动脉横截面积总和无显著性差异 (P=0 .15 6 )。因而认为缝匠肌、阔筋膜张肌双肌蒂髂骨瓣比缝匠肌或阔筋膜张肌单肌蒂髂骨瓣有更多的血液供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瓣 缝匠肌 阔筋膜张肌 血液供应 解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年龄的正常和高血压大鼠脑动脉内弹性膜的变化 被引量:6
15
作者 徐丹令 沈金根 +2 位作者 范冷艳 吴晋宝 秦月琴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44-148,共5页
运用图像分析仪、光镜和电镜,对不同年龄组的40只自发性高血压和19只京都纯种大鼠的脑动脉内弹性膜(A_1)、管壁(A_2)和管腔(A_3)进行了观察测定,发现高血压鼠和正常鼠比较,脑动脉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内弹性膜变薄、折叠减少,部分断裂以... 运用图像分析仪、光镜和电镜,对不同年龄组的40只自发性高血压和19只京都纯种大鼠的脑动脉内弹性膜(A_1)、管壁(A_2)和管腔(A_3)进行了观察测定,发现高血压鼠和正常鼠比较,脑动脉最显著的变化表现为:内弹性膜变薄、折叠减少,部分断裂以及中膜平滑肌的退变,内弹性膜与管壁的比值(RATE_1,即A_1/A_2)显著减小(P<0.01),而壁与腔的比(RATE_2,A_2/A_3)无显著变化.前者可能与高血压脑血管脆性增加,易破裂出血有关,后者可能与高血压的失代偿有关,需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弹性膜 脑动脉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腋动脉分支变异一例 被引量:2
16
作者 夏春波 周思 +2 位作者 陆明深 蒋常文 张幸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55-355,共1页
腋动脉分支变异较多,笔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一种罕见变异,现报道如下。解剖一具男性尸体,发现其左侧腋动脉分支变异极大。从左侧腋动脉第2段远侧段发出一变异动脉干,长6.7mm,起端外径为7.9mm;而肱动脉存正中神经内外侧头之... 腋动脉分支变异较多,笔者在解剖1例男性尸体时发现一种罕见变异,现报道如下。解剖一具男性尸体,发现其左侧腋动脉分支变异极大。从左侧腋动脉第2段远侧段发出一变异动脉干,长6.7mm,起端外径为7.9mm;而肱动脉存正中神经内外侧头之间,行于正中神经浅面,为肱浅动脉型^[1]。在距变异动脉干起始端发出较大的肩胛下动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支变异 腋动脉 男性尸体 正中神经 肩胛下动脉 动脉干 肱动脉 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冠状动脉腔内超声显像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路伟 左焕琛 +3 位作者 赵淑民 舒先红 沈学东 潘翠珍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77-480,共4页
对10段经生理压力固定的人冠状动脉进行血管内超声,然后将血管组织切片观察,对比二者结果发现:(1)血管内超声可准确测定冠状动脉腔面积、周长、直径、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最大厚度等重要参数,与组织学测值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P<0.... 对10段经生理压力固定的人冠状动脉进行血管内超声,然后将血管组织切片观察,对比二者结果发现:(1)血管内超声可准确测定冠状动脉腔面积、周长、直径、厚度、粥样斑块面积和最大厚度等重要参数,与组织学测值相关系数均在0.92以上(P<0.001);(2)正常冠状动脉组织学为三层结构,而超声多呈一层均匀反射;(3)动脉纤维化粥样斑块的血管内超声图像呈增厚的强回声反射,与组织学形态一致,血管内超声可准确判定纤维化粥样斑块的存在及位置.结果提示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形态、结构和病理变化的定量和定性方面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超声 冠状动脉 形态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体外循环下急诊心外科手术13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晓林 游庆军 +3 位作者 蒋锡初 常建华 金小寅 张永健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110-111,共2页
关键词 体外循环技术 急诊 心外科手术 CPB 心血管手术 病情恶化 危重病 器官 机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鼻的动脉供应 被引量:6
19
作者 程耕历 陈尔瑜 纪荣明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22-124,共3页
在25具成年尸体50侧标本上解剖了外鼻的动脉。分布到外鼻的动脉有上唇动脉的鼻中隔动脉、面动脉的鼻翼下缘动脉、鼻翼动脉和鼻外侧动脉;还有眼动脉的鼻背动脉;有的眶下动脉也发出分支到外鼻。对上述动脉的起源、行程、分布、吻合和外径... 在25具成年尸体50侧标本上解剖了外鼻的动脉。分布到外鼻的动脉有上唇动脉的鼻中隔动脉、面动脉的鼻翼下缘动脉、鼻翼动脉和鼻外侧动脉;还有眼动脉的鼻背动脉;有的眶下动脉也发出分支到外鼻。对上述动脉的起源、行程、分布、吻合和外径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对与人中部组织瓣、鼻翼下缘组织瓣和鼻背岛状瓣有关的动脉应用解剖进行了讨论。对鼻外侧动脉和鼻背动脉的命名问题提出了商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 显微外科解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儿主动脉的观察 被引量:3
20
作者 狄荣科 吴永沐 +1 位作者 汤先忻 苗登顺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334-337,共4页
为了积累小儿主动脉的形态学资料并探讨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性,本文采用从初生到身长为150cm的童尸180例,分为六个身长组,观察了小儿主动脉各部与脊柱椎骨平面的关系,测量了小儿主动脉的长度和外径以及讨论了二者与身长间的关系,并初步得... 为了积累小儿主动脉的形态学资料并探讨其生长发育的规律性,本文采用从初生到身长为150cm的童尸180例,分为六个身长组,观察了小儿主动脉各部与脊柱椎骨平面的关系,测量了小儿主动脉的长度和外径以及讨论了二者与身长间的关系,并初步得出以身长推算小儿主动脉长度和外径的直线回归方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动脉 生长 发育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