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1篇文章
< 1 2 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择期紧线治疗后马蹄形高位肛瘘的临床观察
1
作者 罗观洋 王坚 +4 位作者 杨洁 李小玲 魏晓丹 沈旭艳 杨少峰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对后马蹄形高位肛瘘进行择期紧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马蹄形高位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瘘管、挂线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泉... 目的:探讨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对后马蹄形高位肛瘘进行择期紧线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后马蹄形高位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切除瘘管、挂线手术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应用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择期行紧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复发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00%(30/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6.67%(29/30),治疗组复发率为0%,对照组复发率为6.67%(2/30),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7、14d,治疗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30d,治疗组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7、14d,治疗组肛门主观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创口愈合后,治疗组肛门裹指功能及精细功能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泉州王氏中医痔科“轻创护肛”法择期紧线治疗能减轻后马蹄形高位肛瘘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减少创面分泌物,改善肛门功能主观症状,最大限度保护肛门功能,缩短愈合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创护肛”法 后马蹄形高位肛瘘 挂线法 肛门功能 创面愈合 泉州王氏中医痔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
作者 董静雯 焦凤丽 +6 位作者 贾红玲 陈锦澍 范李想 李冉 程怡心 崔文哲 张晶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101-107,共7页
随着生活节奏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巨大负担。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疗效肯定,该文对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应用及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医五音疗法治疗抑郁症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
关键词 中医五音疗法 抑郁症 郁证 作用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治疗Ⅲ期痔病术后临床疗效观察
3
作者 张海岩 茅闻婧 +3 位作者 吴闯 黄烃 徐烽 杨巍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415-418,共4页
目的探讨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对Ⅲ期痔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213例Ⅲ期痔病术后患者,分为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促愈熏洗方组、痔疾洗液组,各71例。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予促愈熏洗... 目的探讨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对Ⅲ期痔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213例Ⅲ期痔病术后患者,分为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促愈熏洗方组、痔疾洗液组,各71例。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予促愈熏洗方坐浴联合自动灸疗仪治疗,促愈熏洗方组予促愈熏洗方坐浴治疗,痔疾洗液组予痔疾洗液坐浴治疗。观察各组患者疼痛、出血、水肿症状改善情况、住院天数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结果术后1、3、7、21天,促愈熏洗方+艾灸组疼痛评分明显优于促愈熏洗方组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在3、7、21天出血积分明显低于痔疾洗液组(P<0.05);术后第7、21天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水肿评分低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在改善手术1周后水肿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促愈熏洗方+艾灸组与促愈熏洗方组创面愈合时间均少于痔疾洗液组(P<0.05);促愈熏洗方+艾灸组较痔疾洗液组住院天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促愈熏洗方联合艾灸可有效缓解Ⅲ期痔病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症状,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与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Ⅲ期痔病术后 促愈熏洗方 穴位敷贴 坐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非药物疗法治疗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温永梅 刘禹彤 +3 位作者 蒋玉洁 王小丹 徐佳宁 王宏安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5期576-580,共5页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是指患者因置入导尿管导致膀胱逼尿肌异常,从而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的一组临床表现,表现为尿频、尿急和耻骨联合上区不适感等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功能失...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catheter-related bladder discomfort,CRBD)是指患者因置入导尿管导致膀胱逼尿肌异常,从而导致膀胱过度活动的一组临床表现,表现为尿频、尿急和耻骨联合上区不适感等临床症状。中医认为,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功能失调是膀胱刺激征的病因病机。中医非药物疗法在患者无法口服或因药物副作用过大不能耐受的情况下,与西医预防性治疗相比,显现出其临床有效、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多为一过性、患者易接受、减少术中麻醉药物的使用量及降低麻醉药物副作用等独特的优势。但中医非药物疗法的相关研究仍缺乏更多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故未来应着重开展该领域的临床研究及基础研究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药物疗法 导尿管相关膀胱刺激征 中医学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浮针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牛鹏 吴全伟 +1 位作者 冯钜智 林弋力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15-118,152,共5页
目的探究浮针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发生中风后便秘的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A组单用乳果糖治疗,对照B组单用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 目的探究浮针联合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9月广东省阳春市中医院发生中风后便秘的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三组,每组各40例。对照A组单用乳果糖治疗,对照B组单用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观察组联用浮针疗法及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三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自主排便次数、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三组临床症状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自主排便次数比较,观察组分别低于、低于、多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A组及对照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后便秘联用浮针和大黄粉穴位贴敷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生活质量、自主排便能力,临床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后便秘 浮针 穴位贴敷 生活质量 自主排便次数 治疗总有效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通膏治疗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临床观察及血浆代谢组学研究
6
作者 任继刚 张哲 +3 位作者 申治富 全亚林 张博达 雷枭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23期74-78,共5页
目的:观察肠通膏对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索肠通膏治疗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 目的:观察肠通膏对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并采用代谢组学技术初步探索肠通膏治疗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的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将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23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2例和对照组11例,观察组采用肠通膏配合多源治疗仪治疗,对照组采用多源治疗仪治疗。治疗第5日,观察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并收集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第5日血液标本,运用液相色谱-质谱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方法,分析治疗前后患者血液中代谢轮廓的变化。结果:肠通膏对胃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紊乱患者腹胀程度、肠鸣音恢复情况具有良好作用。代谢组学结果显示,与肠通膏调控相关的潜在差异代谢物共94个,主要涉及氨基酸代谢、氨酰-tRNA合成。结论:肠通膏能有效改善胃肠癌术后患者胃肠功能,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机体氨基酸代谢、氨酰-tRNA合成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术后胃肠功能紊乱 痞证 肠通膏 代谢组学 氨基酸代谢 胃肠癌术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外治法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潘宁平 杨俊威 +5 位作者 谭庆晶 黎晓东 许苗苗 石罗玉 刘泽阳 黄佳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2期126-129,共4页
便秘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状之一,对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均有较大的不良影响。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中风后便秘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独特优势。该文综述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中风后便秘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中风后便秘的理论研... 便秘是中风后常见的后遗症状之一,对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疾病预后均有较大的不良影响。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中风后便秘方面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和独特优势。该文综述近年来中医外治法在治疗中风后便秘方面的研究成果,包括中风后便秘的理论研究、针刺疗法、非针刺疗法、中医外治联合疗法及民族医药外治疗法多个方面,以期为中风后便秘的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外治法 中风 便秘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络止痛水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陈林芯 林秋芳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16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活络止痛水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滞血瘀型PHN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普瑞巴林胶囊的基础上采用活络止痛水透药治疗... 目的:探讨活络止痛水透药治疗气滞血瘀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气滞血瘀型PHN患者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59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普瑞巴林胶囊治疗,治疗组在普瑞巴林胶囊的基础上采用活络止痛水透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14%(52/59)、愈显率为69.49%(41/5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88%(43/59)、愈显率为45.76%(27/59),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和愈显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络止痛水透药可显著减轻气滞血瘀型PHN患者的疼痛程度,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蛇串疮 缠腰火丹 蛇丹愈后痛 活络止痛水 中频电疗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熨在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9
作者 韦嘉雯 张瑛 +5 位作者 朱太约 杨永 刘晓松 孟媛 张江银 宾文妃 《内科》 2024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分娩时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胃肠功能障碍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对产妇的早期康复及新生儿均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及早恢复产妇的胃肠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中药热熨是祖国医学中独特... 由于麻醉、手术创伤、分娩时长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胃肠功能障碍是剖宫产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对产妇的早期康复及新生儿均存在不利影响,因此,及早恢复产妇的胃肠功能显得尤为重要。中药热熨是祖国医学中独特且有效的外治法之一。本文对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发生机制及干预现状进行总结,对中药热熨在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中的作用机制、施治方案、应用利弊进行综述,旨在为中医护理技术促进剖宫产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熨疗法 穴位 手术后并发症 剖宫产术 胃肠功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足浴对肿瘤患者顺铂化疗延迟性呕吐的影响
10
作者 杨青青 柳菲 段美琳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5期155-158,共4页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足浴对肿瘤患者顺铂化疗延迟性呕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肿瘤化疗延迟性呕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止吐药(地塞米松+肌注苯海拉明),对照组于化疗当日开始予中... 目的:探究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足浴对肿瘤患者顺铂化疗延迟性呕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肿瘤化疗延迟性呕吐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严格按照医嘱服用止吐药(地塞米松+肌注苯海拉明),对照组于化疗当日开始予中药足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于化疗当日开始加用中药热奄包干预,均连续干预5天。干预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呕吐程度、呕吐缓解率及干预前后负性情绪。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呕吐缓解率为90.91%(50/55),高于对照组的76.79%(43/56)(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呕吐频次少于对照组(P<0.05)、呕吐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联合中药足浴护理可提高肿瘤患者顺铂化疗延迟性呕吐缓解率,减少呕吐频次,缩短呕吐持续时间,有助于缓解患者焦虑及抑郁情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延迟性呕吐 中药热奄包 中药浴足 负性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挂线疗法治疗高位肛瘘技术参数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7
11
作者 李峨 李国栋 +4 位作者 王磊 聂伟健 寇玉明 何颖华 智建文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12期9-11,共3页
目的解决挂线疗法操作过程中的量化问题,对这种具有中医优势的手术方法进行规范化研究。方法共观察病例45例,均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手术,依据挂线勒割肌束收紧长度分为1/4组、1/3组、1/2组,每组15例。以皮筋脱落时间、创面面积、视觉模... 目的解决挂线疗法操作过程中的量化问题,对这种具有中医优势的手术方法进行规范化研究。方法共观察病例45例,均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手术,依据挂线勒割肌束收紧长度分为1/4组、1/3组、1/2组,每组15例。以皮筋脱落时间、创面面积、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愈合时间、术前与痊愈后肛门直肠压力变化情况及Wexner失禁评分为指标进行观察对比。结果 3组均100%短期痊愈,1/4组和1/2组2个月复发率均为6.67%(1/15),1/3组为0,在治疗总疗效及2个月复发情况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视觉模拟疼痛评分,第1日疼痛评分3组平均相差1分(10分为最痛),1/4组疼痛较轻,1/2组疼痛较重,两两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皮筋脱落距手术日天数,1/4组脱落最慢,平均(18.00±0.56)d,1/3组平均(13.73±0.23)d,1/2组脱落最快,平均(10.27±0.78)d。愈合时间,1/4组愈合天数调整均数为(34.13±0.89)d,1/3组为(28.54±0.88)d,1/2组为(30.73±0.89)d。3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1/4组及1/3组是较理想的挂线方案,对肛门功能保护较好,疼痛较轻,复发率低。本研究设计的带刻度的橡皮筋应用于挂线疗法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位肛瘘 挂线疗法 规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湿敷对糖尿病足溃疡患者血管介入术后疗效影响 被引量:22
12
作者 邵鑫 冉颖卓 +4 位作者 吴学苏 叶丽芳 李鸣 程大文 杨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6-13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干预糖尿病足溃疡脉络瘀热证血管介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下肢动脉血管介入术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创面,治疗... 目的观察中药湿敷干预糖尿病足溃疡脉络瘀热证血管介入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9例,对照组28例。2组均给予下肢动脉血管介入术及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湿敷创面,治疗8周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分别为93.10%和78.5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血管介入治疗,2组踝肱比(ABI)水平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组间比较,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组创面面积、伤腔容积均比治疗前明显减小(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创面愈合率组间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经血管介入治疗后,血供状况得以改善,联合中药湿敷能进一步促进创面愈合,优于单纯接受血管介入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足 中药湿敷 血管介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壮药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杜娟娇 张力 +1 位作者 黄新 李杰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14-116,共3页
目的观察壮药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ADVT患者100例,分为2组: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组(A组)和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B组),每组50例,治疗2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 目的观察壮药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ADVT)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ADVT患者100例,分为2组:单纯尿激酶溶栓治疗组(A组)和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B组),每组50例,治疗2周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结果溻肿熏洗剂配合尿激酶溶栓治疗组在减轻肢体肿胀、缓解疼痛等症状,以及降低纤维蛋白原(Fib)上明显优于单纯尿激酶治疗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ADVT临床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药 溻肿熏洗剂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急性期 中西医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寒热形气辨证体系探讨骨伤敷贴疗法的应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马勇 范竞 +3 位作者 郭杨 潘娅岚 黄桂成 王培民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1-503,592,共4页
长久以来传统骨伤科疾病的诊治脱离辨证体系的影响而缺乏专科特色,同时又受现代医学影响忽视中医理论在各种特色治法中的运用。《黄帝内经》对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有着详细的论述,其中"寒伤形,热伤气... 长久以来传统骨伤科疾病的诊治脱离辨证体系的影响而缺乏专科特色,同时又受现代医学影响忽视中医理论在各种特色治法中的运用。《黄帝内经》对骨、关节及其周围筋肉损伤病症的病因病机及辨证论治有着详细的论述,其中"寒伤形,热伤气,气伤痛,形伤肿"的观点为后世形气辨证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探讨后世医家在《黄帝内经》基础上的继承与创新,发掘传统敷贴疗法的辨证施治理论体系,提出以寒热形气辨证规范并指导骨伤科疾病的辨证施治,为突出骨伤科疾病临床诊疗特色,构建系统、规范的治疗原则和方法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寒热 形气 辨证论治 敷贴疗法 骨伤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小儿哮喘60例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陆力生 王明明 陈辉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17-218,共2页
目的 为了探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防治方法 ,观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的疗效。方法 运用中药穴位敷贴对 6 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治疗观察 ,并设立西药酮替芬对照组。结果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5 %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 目的 为了探讨小儿哮喘反复发作的防治方法 ,观察中药穴位敷贴疗法的疗效。方法 运用中药穴位敷贴对 6 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进行治疗观察 ,并设立西药酮替芬对照组。结果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5 % ,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疗效优于对照组。在一些主要症状的改善方面 ,亦好于对照组。临床观察不良反应少。结论 中药敷贴疗法防治小儿哮喘方法简便、疗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敷贴疗法 小儿哮喘 缓解期 中药 防治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砭石疗法治疗偏头痛80例 被引量:8
16
作者 闫远杰 殷振瑾 +4 位作者 王阳 暴宏伶 麻晓慧 梁广和 徐鸿雁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9-231,共3页
目的观察新砭石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运用新砭石疗法,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应用疼痛量表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的头痛指标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 目的观察新砭石疗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6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80例。治疗组运用新砭石疗法,对照组予电针治疗。并在治疗前后应用疼痛量表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的头痛指标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85.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远期疗效的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疼痛评分的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新砭石疗法可用于治疗偏头痛,并具有较理想的临床疗效,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砭石 偏头痛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腺增生患者腧穴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应荐 尚研研 +4 位作者 李恒 陈红风 胡升芳 孙霃平 沈雪勇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74-177,共4页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1.5~16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 目的比较乳腺增生病患者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红外辐射光谱的差异。方法采用高灵敏度PHE201体表红外光谱仪,分别检测68名乳腺增生病患者左右期门穴、膻中穴与非穴对照点体表1.5~16m波段的红外辐射光谱。结果乳腺增生病患者左期门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点中有26个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非穴对照点(P<0.05);右期门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检测点中有26个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高于非穴对照点(P<0.05);膻中穴在检测的30个波长点中有5个波长检测点,红外辐射强度明显低于非穴对照点(P<0.05)。结论期门穴红外辐射强度增高,而膻中穴红外辐射强度降低。提示在乳腺增生病的病理状态下,相异经络的腧穴处于不同的气血虚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增生病 期门穴 膻中穴 红外辐射 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滋阴润肤方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患者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0
18
作者 王占华 唐欢 陆静波 《解放军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4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滋阴润肤方在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remic pruritus,UP)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7年5-7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UP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为对照组(n=48)和... 目的探讨滋阴润肤方在治疗尿毒症性皮肤瘙痒症(uremic pruritus,UP)患者的效果。方法 2017年5-7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医院血液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UP患者97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将其为对照组(n=48)和观察组(n=49)。对照组患者接受一般生活护理、情志调节以及血液透析治疗(3次/周),观察组患者加用滋阴润肤方全身药浴法治疗,8周为1个疗程。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瘙痒程度评分、瘙痒介质血液生化指标及睡眠质量。瘙痒程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 score,VAS)进行评价,瘙痒介质血液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血钙(calcium,Ca)、磷(phosphorus,P)、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等,睡眠质量以阿森斯失眠量表(Athens insomnia scale,AIS)进行测评。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瘙痒VAS评分、各项瘙痒介质水平及AI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瘙痒VAS评分、AIS各项评分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干预后,两组患者各项瘙痒介质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滋阴润肤方全身药浴法能有效缓解UP患者的皮肤瘙痒症状,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滋阴润肤方 尿毒症 皮肤瘙痒 中医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系统评价 被引量:39
19
作者 许海燕 王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392-396,共5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收集中药灌肠治疗DN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2个研究,结果显示在降低24h尿蛋白定量(UTP)方面,...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灌肠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收集中药灌肠治疗DN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半随机对照试验,使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2个研究,结果显示在降低24h尿蛋白定量(UTP)方面,中药灌肠优于肠道吸附剂及常规治疗;在降低尿素氮(BUN)、肌酐(Scr)方面,中药灌肠优于肠道吸附剂、中成药及常规治疗;在提高有效率方面,中药灌肠优于肠道吸附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中成药及常规治疗。有8篇文献提及治疗期间有无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事件。结论中药灌肠治疗DN较其它治疗手段有优势,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但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存在一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进行高质量的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中药灌肠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耳穴贴压法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10
20
作者 李屹 危早梅 +3 位作者 黄祝疆 苏丹晨 孙维国 贾杰 《现代医院》 2017年第9期1381-1383,共3页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应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镇痛效果,并探讨其对产妇不同时点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6月拟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法应用于潜伏期分娩镇痛的临床镇痛效果,并探讨其对产妇不同时点血浆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月—6月拟在我院行阴道分娩的足月初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产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潜伏期行耳穴贴压法镇痛,对照组潜伏期采用传统分娩方式,所有产妇进入活跃期后均采用硬膜外分娩镇痛至分娩结束。于不同时点取产妇前臂肘静脉血2m L,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一次性成批对上述标本ACTH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贴穴即刻、贴穴后30 min、贴穴后90 min、活跃期行硬外镇痛诱导即刻、胎儿娩出后及胎儿娩出后24 h各时点ACTH浓度分别为(44.1±5.1)、(52.6±5.6)、(53.6±4.3)、(50.1±3.9)、(46.3±4.6)、(40.1±5.0)Pmol/L,对照组对应时点则分别为(50.2±5.3)、(63.2±4.6)、(68.2±6.3)、(58.2±5.1)、(56.7±4.9)、(50.2±4.5)Pmol/L,观察组相应时点ACTH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胎儿娩出后24 h的ACTH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分娩前(P<0.05)。结论耳穴贴压法用于潜伏期分娩,可以减少产妇在分娩过程的应激反应,镇痛效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贴压 潜伏期 分娩镇痛 应激反应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