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25篇文章
< 1 2 2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导航卫星实时钟差估计
1
作者 王中元 周圣淇 +3 位作者 胡超 王瑞光 姚雪燕 来闯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35,共9页
为提高导航卫星钟差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通过结合钟差状态参数(钟速、频漂),建立实时钟差估计模型,并采用并行策略和高性能矩阵库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钟差估计的效率。将白噪声模型估计的钟差... 为提高导航卫星钟差估计精度,提出了一种顾及钟差短时相关性的实时钟差估计方法。通过结合钟差状态参数(钟速、频漂),建立实时钟差估计模型,并采用并行策略和高性能矩阵库对程序进行优化,以提高钟差估计的效率。将白噪声模型估计的钟差作为对比,分析钟差二次差的标准差精度,GPS精度提升5.80%,GLONASS精度提升25.77%,Galileo精度提升23.66%,BDS-3精度提升5.66%;在精密单点定位精度分析中,对于GPS+BDS-3组合,钟差状态模型估计的钟差产品相比白噪声估计的钟差产品,东、北、天方向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1.46%、22.12%和3.52%;对于GPS+BDS-3+GLONASS+Galileo组合,东、北、天方向的精度分别提高了1.79%、2.75%和11.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钟差估计 钟差短时相关性 非差模型 高效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NSS/INS组合导航在飞行进近着陆中的应用
2
作者 杨姝 韩宇康 加松 《航空计算技术》 2025年第1期114-118,共5页
针对航空器进近着陆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易受干扰导致精度变差的情况,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GNSS系统融合成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拟仿真了包含航空器进近着陆... 针对航空器进近着陆中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易受干扰导致精度变差的情况,将惯性导航系统(Inertial Navigation System,INS)和GNSS系统融合成GNSS/INS组合导航系统,模拟仿真了包含航空器进近着陆的轨迹并进行算法验证。结果显示进近着陆阶段的姿态角误差、速度误差和位置误差均值分别比巡航阶段减少98.95%、76.84%、60.65%。最后通过组合导航系统实验和Septentrio高精度GNSS接收机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东向、北向及天向位置误差均值分别为0.503688 m、0.482033 m和1.774242 m,满足民航一类精密进近水平和垂直精度要求,进一步验证了系统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进近着陆 惯性导航系统 组合导航 信息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残差自适应的纯方位伪线性卡尔曼滤波跟踪方法
3
作者 陈启航 罗威 +2 位作者 谢晓乐 代涛 潘景辉 《舰船科学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0-136,共7页
在噪声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上,针对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在被动声呐纯方位跟踪场景中存在的滤波发散问题,提出一种残差自适应的纯方位伪线性卡尔曼滤波算法。将观测残差引入到伪线性卡尔曼滤波中,改进直接用于自适应估计伪线性观测噪声方差... 在噪声复杂多变的海上环境上,针对传统卡尔曼滤波算法在被动声呐纯方位跟踪场景中存在的滤波发散问题,提出一种残差自适应的纯方位伪线性卡尔曼滤波算法。将观测残差引入到伪线性卡尔曼滤波中,改进直接用于自适应估计伪线性观测噪声方差,并通过SAM准则对滤波的过度补偿进行修正。结果表明,在观测噪声方差不匹配时,本文算法的稳定性和性能优于传统的偏差补偿伪线性卡尔曼滤波算法;在偏差补偿伪线性卡尔曼滤波算法发散情况下,所提算法与IEKF、EKF算法相比,位置方向上时间平均均方根误差(RTAMS)分别减少44.87%和64.88%,速度方向上时间平均均方根误差分别减少17.30%和30.99%,在改善伪线性卡尔曼滤波的稳定性的同时,增大了补偿算法的性能,可以为海上环境的机动平台目标跟踪提供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方位跟踪 残差 角度选择策略 伪线性卡尔曼滤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新沂市“四河一湖”堤防工程标准化管理经验与思考
4
作者 林少喆 吴旭 +2 位作者 密文 刘益蓥 朱奕舟 《中国防汛抗旱》 2025年第3期94-97,共4页
江苏新沂市境内沂河、沭河、新沂河、中运河及骆马湖(以下简称“四河一湖”)作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直管堤防工程,近年来持续加强标准化建设,于2023年10月通过淮委直管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介绍了“四河一湖”堤防... 江苏新沂市境内沂河、沭河、新沂河、中运河及骆马湖(以下简称“四河一湖”)作为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员会(以下简称淮委)直管堤防工程,近年来持续加强标准化建设,于2023年10月通过淮委直管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验收。介绍了“四河一湖”堤防工程情况,从保障防洪安全、提升工程面貌、规范河道管理、强化科技文化赋能等堤防工程管理方面总结了工作举措,分析了工程标准化管理取得的防洪效益、生态效益、人文效益,并针对暴露出的短板弱项提出了工作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域管理 堤防工程 标准化管理 江苏新沂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在化工园区智慧管理的创新应用
5
作者 程健 王玉杰 +2 位作者 王奇君 刘显宗 张正烜 《卫星应用》 2025年第2期38-41,共4页
近年来,化工园区快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为地方经济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问题[1],一些园区内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化工园区智慧管理工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 近年来,化工园区快速发展,规模越来越大,在为地方经济带来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风险问题[1],一些园区内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政府以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化工园区智慧管理工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要求,明确化工园区需要智慧化管理,并指出智慧化管理的关键目标之一是实现对企业人员、车辆进出的身份识别、数量统计和全过程监管,以及对人车定位系统、入侵和紧急报警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等多个信息化系统进行联动并统一管理,在电子地图中实时精准显示监控的人员车辆位置、状态等信息[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园区 全过程监管 信息化系统 数量统计 身份识别 视频监控系统 电子地图 定位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RTK测量技术在房屋不动产平面测量中的应用探讨
6
作者 张玉琼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5年第5期176-179,共4页
GPS-RTK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定位技术,借助这项技术能实现高精度的实时定位,快速且准确地确定房屋不动产的关键点坐标,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在房屋不动产边界测量中,RTK技术可以精确获取边界点的位置,确保房屋不动产范围的准确性。对于复... GPS-RTK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定位技术,借助这项技术能实现高精度的实时定位,快速且准确地确定房屋不动产的关键点坐标,提高测量效率和精度。在房屋不动产边界测量中,RTK技术可以精确获取边界点的位置,确保房屋不动产范围的准确性。对于复杂的房产结构,例如多栋建筑组成的小区,RTK技术能高效地完成各建筑的平面定位和尺寸测量。通过以某市住宅小区的房屋不动产测量为例,严格按照GPS-RTK技术的具体步骤、流程和方法进行平面控制测量。项目实践结果表明,GPS-RTK技术能实现房屋不动产测量的精度要求,可有效避免传统光电测距导线测量方法的复杂性,提升房屋不动产平面测量的工作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RTK 房屋不动产平面测量 测量技术 定位技术 卫星信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对铁路精密控制网精度影响研究
7
作者 王航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4期25-29,共5页
针对既往铁路框架控制网解算过程中未考虑不同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对解算精度影响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某铁路框架控制网的解算过程,对三种常用的对流层投影函数模型即GMF、NMF和VMF1进行了调整,并分别从基线重复率、单天解均方根误差、天... 针对既往铁路框架控制网解算过程中未考虑不同对流层映射函数模型对解算精度影响的问题,本研究针对某铁路框架控制网的解算过程,对三种常用的对流层投影函数模型即GMF、NMF和VMF1进行了调整,并分别从基线重复率、单天解均方根误差、天空图和高度相位图三方面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分析,以探讨不同的对流层投影函数模型对铁路精密控制网精度产生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综合来看,三种对流层映射函数对于铁路精密控制网精度的影响在数量级方面并未表现出显著差异。然而,在进行解算数据细微比较时,发现VMF1解算精度较NMF和GMF略高。因此,在进行基线解算时可以优先选择更适合铁路框架控制网基线解算的VMF1投影函数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MF NMF VMF1 铁路精密控制网 基线解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NSS的鄂尔多斯块体周缘地壳运动与应变特征
8
作者 杜伟吉 刘伟劲 智超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25年第2期13-15,共3页
利用1999—2012年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等网络的GNSS观测资料,获取了鄂尔多斯块体及其周缘地壳水平运动速度场和应变场,分析了该区域的整体的运动趋势和应变特征,讨论了该区域地壳水平应变场分布特征与地震分布的对应关系。
关键词 GNSS 速度场 应变场 地震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塬墚地貌矿山地表构筑物变形自动化监测及预警研究
9
作者 张军 陈方明 +3 位作者 吴新庆 路学通 郭振忠 边建廷 《能源技术与管理》 2025年第1期159-163,181,共6页
塬墚地貌矿山地表构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对于防治不良地质灾害隐患、保障矿山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邵寨煤矿基于物联网技术、GNSS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高新技术,建立了一套针对塬墚地貌矿山地表构筑物沉降变形的自动化监测及预警系统... 塬墚地貌矿山地表构筑物的沉降变形监测对于防治不良地质灾害隐患、保障矿山安全开采具有重要的意义。邵寨煤矿基于物联网技术、GNSS技术、云计算技术等高新技术,建立了一套针对塬墚地貌矿山地表构筑物沉降变形的自动化监测及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技术可对矿区范围内围墙边坡、井架及煤仓等监测点的地表变形破坏具有很好的监测效果。研究结果可为塬墚地貌矿山地表构筑物变形破坏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坡 矿山监测 监测预警 平滑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P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分析
10
作者 刘有成 《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 2025年第2期39-41,共3页
文章主要研究了GP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路径,在掌握GPS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作业效率低、定位精度不足、受地形限制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传统土地测绘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强调了GPS测量技术在野外地质测绘、地籍测绘、农地转用... 文章主要研究了GPS测量技术在土地测绘中的应用路径,在掌握GPS系统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从作业效率低、定位精度不足、受地形限制三个方面出发,分析了传统土地测绘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强调了GPS测量技术在野外地质测绘、地籍测绘、农地转用测绘、土地界址标定等的具体措施,有助于转变传统土地测绘方式,充分发挥新型测量技术的应用价值,从而精准且高效完成土地测绘任务,助力行业健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测绘 GPS测量技术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蝴蝶搜索算法的DGPS整周模糊度快速解算 被引量:1
11
作者 尚俊娜 罗照旺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5,共7页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算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整周模糊度,提出了一种改进蝴蝶搜索算法(IBOA)求解整周模糊度。首先在蝴蝶优化算法(BOA)的香味系数中加入一个自适应权重,弥补BOA算法觅食行为中较弱的搜索能力;其次使用动态切换概率权衡BOA... 为了快速准确地解算差分全球定位系统(DGPS)整周模糊度,提出了一种改进蝴蝶搜索算法(IBOA)求解整周模糊度。首先在蝴蝶优化算法(BOA)的香味系数中加入一个自适应权重,弥补BOA算法觅食行为中较弱的搜索能力;其次使用动态切换概率权衡BOA算法中全局搜索与局部搜索的比例;最后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阶段引入新的迭代位置更新策略,提升了算法全局搜索能力和跳出局部最优能力。与最小二乘模糊度降相关平差算法(LAMBDA)算法进行1000个历元数据的解算对比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的平均搜索成功率比LAMBDA算法提高了5.0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全球定位系统 整周模糊度 改进蝴蝶搜索算法 自适应权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BiLSTM和VMD的GNSS坐标时间序列重构
12
作者 何玉红 姚笛 +2 位作者 刘净利 孙志丽 娄艳华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2-25,51,共5页
GNSS观测时间序列包含复杂的非线性构造运动,如地面质量荷载、模型残差、周围环境因素等。由于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季节性信号可能具备准周期时变的特征,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很难模型化。因此,可以采用一种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 GNSS观测时间序列包含复杂的非线性构造运动,如地面质量荷载、模型残差、周围环境因素等。由于环境因素的复杂性,季节性信号可能具备准周期时变的特征,传统的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很难模型化。因此,可以采用一种双向长短期记忆(Bidirectional Long Short-Term Memory,BiLSTM)循环神经网络与变分模态分解(Variational Mode Decomposition,VMD)联合的信号重构方法。首先利用VMD强大的分解能力将GNSS信号进行频域剖分并将其分为多项子信号和噪声项,再基于BiLSTM强大的学习能力对GNSS信号进行训练建模。结果表明,BiLSTM+VMD模型能充分挖掘信号的时频域特征,提高信号重构的精度和稳定性,GNSS N、E、U三分量重构结果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d Error,RMSE)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降低,尤其水平方向效果更为显著,相比EMD与VMD方法,E方向离散度分别降低了61%和19%,N方向离散度分别降低了20%和14%。这为GNSS观测时间序列中信号提取与模型参数估计提供了一个有价值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BiLSTM VMD分解 模型重构 信号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数据采集器测试的时间脉冲插值分析方法
13
作者 赵立军 李文一 +2 位作者 唐荣 郑淑梅 邓董建 《电子器件》 CAS 2024年第1期111-115,共5页
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服务精度是评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使用标准时间源输出的时间脉冲信号采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但受仪器采样率限制,时间偏差测试分辨率不高。设计了基于一阶差分和直方图分析的脉冲信号上升沿识别、高低电位分析... 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服务精度是评价设备性能的重要指标,一般使用标准时间源输出的时间脉冲信号采样数据进行分析计算,但受仪器采样率限制,时间偏差测试分辨率不高。设计了基于一阶差分和直方图分析的脉冲信号上升沿识别、高低电位分析和时间偏差分析算法,研究使用非线性插值分析方法对地震数据采集器采集的标准时间脉冲信号进行波形升采样恢复,并基于所提算法进行实验分析和讨论,在提高地震数据采集器时间偏差测试分辨率的同时,规范了测试数据处理方法和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数据采集器 时间误差 升采样率 测试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星座遮挡场景下的GNSS接收机选星策略
14
作者 王晓君 黄婧如 +1 位作者 姚远 刘昊昱 《无线电工程》 2024年第7期1687-1693,共7页
GNSS接收机在城市、密林和峡谷等环境下工作时,卫星信号受遮挡严重,造成星座残缺情况。针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传统的最大四面体体积法不能有效反映遮挡情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Precision,GDOP)... GNSS接收机在城市、密林和峡谷等环境下工作时,卫星信号受遮挡严重,造成星座残缺情况。针对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中传统的最大四面体体积法不能有效反映遮挡情况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几何精度因子(Geometric Dilution Precision,GDOP)值分析的新型选星策略。设置高度角阈值,在满足阈值条件下结合卫星高度角、方位角,分析几何布局,通过构造最大四面体体积选出参与定位解算的卫星组合。经计算机仿真验证分析得出,在星座遮挡场景下该算法相较于最佳GDOP算法计算量减少了95%以上,相比最大四面体体积法性能提升了2.62 dB,在保证定位精度的同时实现了准确快速的选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何精度因子 选星策略 几何布局 方位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江流域中游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构建及应用
15
作者 张晓萌 吴昊 《水利水电快报》 2025年第3期45-51,共7页
由于利用传统高程控制测量方法构建长江流域中游平原水道区域高精度高程基准模型较为困难,提出了考虑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和不同精度GNSS/水准点在模型精化过程中的权重并适当抵抗粗差的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建立方法。结果表明... 由于利用传统高程控制测量方法构建长江流域中游平原水道区域高精度高程基准模型较为困难,提出了考虑EGM2008地球重力场模型和不同精度GNSS/水准点在模型精化过程中的权重并适当抵抗粗差的该区域似大地水准面精化模型建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长江流域中游高程基准精化模型的建立,更加逼近真实高程异常状况,减少繁杂的水准测量工作,提高外业测量生产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似大地水准面精化 抗差稳健估计 二次曲面拟合 高程异常 平原水道区域 长江流域中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卡尔曼滤波的GNSS振动监测数据降噪处理
16
作者 王怀宝 苏玉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68-73,共6页
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长,对其安全性的研究势在必行。振动变形监测是建筑安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获取振动变形数据的重要途径,由于多路径误差、电离层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通常含有噪声。利用离散型卡尔曼... 超高层建筑数量不断增长,对其安全性的研究势在必行。振动变形监测是建筑安全性研究的重要内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目前获取振动变形数据的重要途径,由于多路径误差、电离层误差等因素的影响,监测数据通常含有噪声。利用离散型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监测数据进行降噪处理,与经验模态分解算法结果进行对比,选取信噪比及均方根误差对降噪效果进行评价,并利用频谱图及边际谱图进一步论证卡尔曼滤波算法去噪的有效性及其较EMD算法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SS 卡尔曼滤波 经验模态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测绘中GPS-RTK测量技术的应用分析
17
作者 张静红 《工程技术研究》 2025年第2期217-219,共3页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程测绘精度和效率会有所降低,从而影响测绘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对GPS-RTK测量技术进行优化尤为必要。文章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 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工程测绘精度和效率会有所降低,从而影响测绘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因此对GPS-RTK测量技术进行优化尤为必要。文章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实时动态载波相位差分技术(real-time kinematic,RTK)测量技术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应用现状,并根据问题成因研究了优化方案及实施策略,通过对比实验进行了优化效果评价。结果显示,在山区地形条件下,该方案平面位置误差降低了43.8%,单点平均测量时间缩短了36.4%,表现出显著的改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PS-RTK测量 复杂地形 多系统接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状态域的GNSS/加速度计变形监测突变故障检测方法 被引量:1
18
作者 孙澳 张秋昭 +1 位作者 张云龙 余章俊 《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86,共8页
GNSS/加速度计融合监测集合了两种传感器的优势,可以提高构(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故障检测方法必须依赖假设已知真实状态信息、需要建立状态迭代器且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对传统故障检测方法和状态域一... GNSS/加速度计融合监测集合了两种传感器的优势,可以提高构(建)筑物变形监测的准确性和完整性。目的为了解决传统故障检测方法必须依赖假设已知真实状态信息、需要建立状态迭代器且计算效率低等问题,方法对传统故障检测方法和状态域一致性理论进行推导创新,提出一种基于状态域一致性理论的GNSS/加速度计集成变形监测突变故障检测方法。该方法基于状态估计值和状态预测值构建状态检验统计量,直接在状态域进行故障探测,无须已知真实状态信息且避免了状态信息的迭代计算,与传统方法相比,效率更高,鲁棒性更强。在英国威尔福德桥人为激励变形实验中,于量测域加入不同程度的粗差用以模拟突变故障,并通过所提方法对GNSS/加速度计融合过程进行故障检测。结果结果表明:基于状态域一致性理论的GNSS/加速度计集成变形监测突变故障检测方法可以区分桥梁正常运营过程中发生的变形和突变故障,并可对GNSS/加速度计融合时的突变故障进行检测和及时预警。结论研究表明基于状态域一致性理论的GNSS/加速度计集成变形监测突变故障检测方法具备相应的GNSS/加速度计融合故障检测能力,对提高GNSS/加速度变形监测的可靠性和一致性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尔曼滤波 状态域 突变故障 变形监测 加速度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斗三号实时精密定位授时系统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19
作者 周志行 夏文龙 +2 位作者 宋剑鹏 廖本钊 郭庆功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 2024年第1期184-187,共4页
针对传统定位授时设备单机作业能力弱、定位授时精度低、GNSS动态授时接收机研究少等问题,设计实现了基于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PPP-B2b)的实时精密定位与授时设备,所设计的设备通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接收北斗卫星信... 针对传统定位授时设备单机作业能力弱、定位授时精度低、GNSS动态授时接收机研究少等问题,设计实现了基于北斗三号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PPP-B2b)的实时精密定位与授时设备,所设计的设备通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接收机接收北斗卫星信号,将卫星观测值、卫星广播星历以及PPP-B2b改正数输出给ZYNQ信号处理平台,ZYNQ的ARM端进行PPP-B2b接收机位置与钟差解算,输出接收机钟差到FPGA端,FPGA端通过外接的高精度10 MHz铷钟,结合实时精密钟差解算结果,生成驯服后同步到北斗时间基准的秒脉冲(1PPS)。通过设计实现静态、动态测试系统对设备进行性能测试。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定位授时设备可以实现静态厘米级、动态分米级的定位精度,静态授时精度优于1 ns,动态授时精度优于3 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斗三号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信号 高动态 实时精密单点定位 授时 全球卫星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北斗的定向系统设计和实现
20
作者 左航 杜娟 +3 位作者 涂锐 韩军强 王培源 陶琳琳 《信息技术》 2024年第12期45-52,共8页
为实现对北斗观测数据的远程实时处理并解算基线方向,文中设计了基于北斗观测的定向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方向解算方案。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通过GNSS板卡及天线采集北斗系统观测数据,并通过4G模块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在... 为实现对北斗观测数据的远程实时处理并解算基线方向,文中设计了基于北斗观测的定向系统,包括数据采集终端和方向解算方案。系统以STM32微控制器为控制核心,通过GNSS板卡及天线采集北斗系统观测数据,并通过4G模块将数据上传到服务器,在服务器上解析并实时解算观测数据以实现定向。使用约5km和约100m基线测站实测数据,以及文中所述定向系统采集的约2.6m基线观测数据,开展定向实验验证工作。结果表明,对于三种长度基线,方位角和俯仰角的标准差(STD)分别为0.0004°和0.0003°、0.0014°和0.0013°以及0.0540°和0.0891°,可以为北斗定向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向系统 双天线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 基线 精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