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85篇文章
< 1 2 17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球视野下的闽粤客方言流布史”多人谈
1
作者 陈晓锦 徐杰 +4 位作者 庄初升 李嵬 周明朗 朱媞媞 严修鸿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6-60,共5页
海外汉语方言是汉语方言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陈晓锦(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并非只在中国版图内流行。缺少了海外汉语方言,对汉语方言的认识就是不完整的。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华人社区流行着粤、闽、客、吴、官话五大汉语方言。闽方言主... 海外汉语方言是汉语方言研究不可或缺的部分陈晓锦(暨南大学文学院)汉语方言并非只在中国版图内流行。缺少了海外汉语方言,对汉语方言的认识就是不完整的。全世界不同国家的华人社区流行着粤、闽、客、吴、官话五大汉语方言。闽方言主要流行于东南亚,欧洲法国巴黎有潮州话,北美洲美国纽约有闽东话;客家方言东南亚、非洲、南美洲都有,欧洲英国等也有。吴方言主要流行于欧洲的法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官话主要流行于东南亚、东亚、中亚与中国邻近的国家。粤方言则散布于五大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研究 客家方言 闽方言 闽东话 吴方言 粤方言 暨南大学 全球视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亟须加强海外汉语方言流布史研究
2
作者 郭熙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14,共1页
中国话走向海外有悠久的历史,更有广泛的分布,对此已有不少不同角度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大体循着两条路线:(1)以现代汉语共同语域外变异为中心的本体描写研究,(2)以海外汉语方言变异为中心的本体研究。二者各自都在寻找移入他国后的发... 中国话走向海外有悠久的历史,更有广泛的分布,对此已有不少不同角度的研究。以往的研究,大体循着两条路线:(1)以现代汉语共同语域外变异为中心的本体描写研究,(2)以海外汉语方言变异为中心的本体研究。二者各自都在寻找移入他国后的发展和变化。近年来,随着华语资源抢救、华语传承研究的推进,原来以共同语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者也开始把视野扩大到海外方言;因为海外华语资源保护和文化传承,更多地依赖于方言。事实上,早期走出去的中国话总体上都是方言,其中以闽、粤、客三大南方方言占多数;后来,走出去的方言种类不断增加,如缅甸的云南话、马来西亚沙巴的天津话;改革开放以来,温州话以及其他一些方言也开始走向世界各地,例如,在日本可以听到江浙话,而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可以听到安徽话等。越来越多的北方方言走向海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巴 视野扩大 温州话 本体研究 两条路线 南方方言 北方方言 传承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吴语动词介词“勒、勒勒”说起
3
作者 张惠英 《辞书研究》 2025年第1期111-116,共6页
文章讨论吴语的俗写字“勒/辣”做动词、介词的用法及其来源。从江、浙两地的方言读音看,其来自“来”或“落”都有可能。如今普通话“坐落”一词,从“坐”从“落”,复合成“在某处”的意思。相应的方言用法还有“坐、落、徛、踞、蹲、... 文章讨论吴语的俗写字“勒/辣”做动词、介词的用法及其来源。从江、浙两地的方言读音看,其来自“来”或“落”都有可能。如今普通话“坐落”一词,从“坐”从“落”,复合成“在某处”的意思。相应的方言用法还有“坐、落、徛、踞、蹲、从、有”等,从江浙到海南都有类似的用法。方言现象是活化石,需要不断去挖掘去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勒/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清抄本《方韵相转谱》的等韵理论及其所记“中州音”
4
作者 李军 《长江学术》 2025年第1期99-112,共14页
清抄本《方韵相转谱》以《直图》韵图形式展现“中州音”,以之作为等韵通转的标准,将十四通(即“摄”)各韵母方音通转、古音叶音关系直观地反映出来。《方韵相转谱》虽沿袭了《直图》三十二声母系统,但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实际语音的声... 清抄本《方韵相转谱》以《直图》韵图形式展现“中州音”,以之作为等韵通转的标准,将十四通(即“摄”)各韵母方音通转、古音叶音关系直观地反映出来。《方韵相转谱》虽沿袭了《直图》三十二声母系统,但以直观的方式反映了实际语音的声母系统特征;将《直图》四十四韵合并为三十二韵,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实际语音韵母系统特征。为了反映完整的转音关系,以及受传统韵图影响,韵图借列字现象较多。根据韵图反映转音的方式,通过分析借列字的性质,判断帮非组、知照组字韵母实际读音而归纳出的实际语音系统与语音特征反映,《方韵相转谱》“中州音”是建立在河南中原官话基础上的,与现代郑州等地中原官话方言有很大程度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韵图 声母系统 韵母系统 转音关系 中原官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城地名用字“灶”探究
5
作者 刘波 姜红 《今古文创》 2025年第8期127-129,共3页
某一用字在特定地区地名中的高频出现,必然蕴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对盐城高频地名用字“灶”进行地理分布与命名类别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灶”字地名在盐城分布广泛且其命名具有规律性。进而深入探究了该现象背后的命名逻... 某一用字在特定地区地名中的高频出现,必然蕴含着一定的历史、文化因素。本文通过对盐城高频地名用字“灶”进行地理分布与命名类别的统计分析,揭示了“灶”字地名在盐城分布广泛且其命名具有规律性。进而深入探究了该现象背后的命名逻辑与成因,指出“灶”字在盐城地名中的运用,不仅因为灶与居民生活紧密相关,象征美好愿景,还因为其作为盐城传统制盐工艺的关键工具,常被用于地点指称。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论证了“灶”字地名所展现的盐城方言及文化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城 地名 用字 海盐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州方言程度副词研究
6
作者 郄远春 欧常娜 《今古文创》 2025年第4期125-127,共3页
达州位于四川东北部,其方言属于北方方言中的西南方言,具有独特的地域性和文化性。本文以达州方言程度副词为研究对象,从语义、语法、语用等多个维度对达州方言副词进行了深入的描写和分析,展现了达州方言程度副词的丰富性和地方特色。
关键词 达州方言 程度副词 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古前元音假说与闽语中“面”和“眠”的读音
7
作者 野原将挥 秋谷裕幸 《辞书研究》 2025年第1期77-84,110,I0002,共10页
文章指出,“面脸”和“眠”的上古音分别是*C.me[n]-s和*m■i[n]。原始闽语形式则为*mhin^(tone3)和*min^(tone1)。原始闽语的主要元音*i可以理解为上古前元音*i或*e之前高或前半高舌位的反映。
关键词 闽语 上古音 前元音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惠东客家人的“酿春”
8
作者 方八另 《中国食品》 2025年第5期112-112,共1页
客家人的各种美食中,尤以酿菜最为出名,其中的酿苦瓜、酿豆腐和酿茄子,被称为“煎酿三宝”。我探访过无数的客家人村落和聚居区,也吃过无数种客家酿菜,唯独没有吃过有名的“酿春”,一度成为我的遗憾。在惠东客家话里,人们常把鸭蛋称为... 客家人的各种美食中,尤以酿菜最为出名,其中的酿苦瓜、酿豆腐和酿茄子,被称为“煎酿三宝”。我探访过无数的客家人村落和聚居区,也吃过无数种客家酿菜,唯独没有吃过有名的“酿春”,一度成为我的遗憾。在惠东客家话里,人们常把鸭蛋称为“鸭春”。在曾经那个艰苦的年代,客家人在孩子过生日时总会加一道菜--酿鸭春,简称“酿春”,以表达父母对孩子的疼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客家话 客家人 一道菜 聚居区 惠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青岛》看方言文化对文旅融合的影响
9
作者 韩菁雯 《今古文创》 2025年第6期125-127,共3页
本文以方言文化与文旅融合的角度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青岛》一书的体例与特色内容,探讨了其文化内涵与创新特色,认为其具有“田野调查与现代技术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记录保存与传承发展并重”三个主要特... 本文以方言文化与文旅融合的角度为切入点,介绍了《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青岛》一书的体例与特色内容,探讨了其文化内涵与创新特色,认为其具有“田野调查与现代技术结合”“学术性与普及性兼顾”“记录保存与传承发展并重”三个主要特点,不仅是一部关于方言的调查著作,更是青岛文化的生动百科全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语言文化典藏·青岛》 方言 文旅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首届“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高层论坛”在郑州大学举行
10
《语言战略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F0003-F0003,共1页
2024年11月9-10日,首届“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高层论坛”在郑州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郑州大学文学院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郑州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澳门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 2024年11月9-10日,首届“中原语言与黄河文明高层论坛”在郑州大学举行。此次论坛由郑州大学文学院和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郑州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澳门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暨南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河北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30余位知名学者参与论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陕西师范大学 郑州大学 澳门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科研机构 暨南大学 南京大学 河南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客赣方言毗邻区的玩耍义动词“坏”和“坏钞”
11
作者 陈青 钟觉辰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8-324,共7页
“玩耍”义动词是人类语言的基本词。客家方言“宁石话”有一个玩耍义动词,一般记音■等,也说双音节的■等。综合汉语史和方言使用情况来看,该词应写作“坏”和“坏钞”,是从近代汉语中表示花钱义的“坏钞”演变来的。与之毗邻的赣方言... “玩耍”义动词是人类语言的基本词。客家方言“宁石话”有一个玩耍义动词,一般记音■等,也说双音节的■等。综合汉语史和方言使用情况来看,该词应写作“坏”和“坏钞”,是从近代汉语中表示花钱义的“坏钞”演变来的。与之毗邻的赣方言抚广片的玩耍义动词“猥”本字也宜写作“坏”,二者实为同一个词。这再次说明了客家方言宁石话同赣方言的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玩耍”义 “坏” “坏钞” 客赣方言 宁石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近三年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动态与展望
12
作者 吕晓玲 黄晶晶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71-76,共6页
近三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汉语方言学界全体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继续向前推进,在区域方言语法深度研究、多功能词及其语法化、参考语法、接触语言学、地理语言学、方言语法特征语料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 近三年来,在国家各项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汉语方言学界全体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继续向前推进,在区域方言语法深度研究、多功能词及其语法化、参考语法、接触语言学、地理语言学、方言语法特征语料库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当前汉语方言语法领域呈现出的发展动态,也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须重视汉语方言语法的系统性及方言语法内部的比较,要加强汉语方言语法调查工具书的编纂,推进海外汉语方言语法研究的深入,促进方言语法研究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结合。汉语方言语法研究任重而道远,大有可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方言语法 新动态 展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罗城仫佬语、土拐话kh■η^(1)的多功能性及其演变
13
作者 洪波 覃兰惠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7,共12页
广西罗城仫佬语、土拐话共享一个多功能语素kh■η^(1),其词汇来源是汉语的“空”。kh■η^(1)不仅存在于罗城仫佬语和土拐话当中,也广泛存在于广西境内的民族语言以及毗邻的越芒语族语言当中。本文详细刻画罗城仫佬语和土拐话kh■η^(1... 广西罗城仫佬语、土拐话共享一个多功能语素kh■η^(1),其词汇来源是汉语的“空”。kh■η^(1)不仅存在于罗城仫佬语和土拐话当中,也广泛存在于广西境内的民族语言以及毗邻的越芒语族语言当中。本文详细刻画罗城仫佬语和土拐话kh■η^(1)的各种虚化功能,在此基础上构拟仫佬语kh■η^(1)的两条演变路径,即(一)平行于汉语“否则”类连词的演变路径:kh■η^(1)_(否定)>kh■η^(1)_(否定假设)>kh■η^(1)_(选择)>kh■η^(1)_(建议、请求),kh■η^(1)_(否定假设)>kh■η^(1)_(醒悟);(二)kh■η^(1)_(否定)>kh■η^(1)_(语气词)。土拐话kh■η^(1)的连词用法是复制仫佬语kh■η^(1)的连词功能而来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仫佬语 土拐话 kh■η^(1) 演变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江苏四县河南话入声探析
14
作者 赵亚伟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23-30,共8页
一百多年前,河南信阳地区有大量百姓迁徙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形成了众多的河南话方言岛。其中,江苏省有四个县的方言岛今天存在入声,这些入声读[?5]调,带喉塞尾,有可能是受吴语和江淮官话的影响而新产生的。入声借入时,当地... 一百多年前,河南信阳地区有大量百姓迁徙到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省,形成了众多的河南话方言岛。其中,江苏省有四个县的方言岛今天存在入声,这些入声读[?5]调,带喉塞尾,有可能是受吴语和江淮官话的影响而新产生的。入声借入时,当地强势方言需有[?5]调,河南话方言岛需有[55]调。[?5]调的借入会带动其他短促调一起被借入,在借入后都读[?5]调。此时,如果河南话方言岛内仍然保持[55]调,新借入的入声会再经历一个喉塞尾脱落和短促调长化的过程。如果[55]调已经变读为其他声调,新借入的入声则不会继续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苏 河南话 方言岛 入声 促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方言丰城话“着”的研究
15
作者 程佳钰 《宜春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87-90,共4页
基于前人对赣方言“着”的研究,本文将视角集中于赣方言丰城城区话中“着”不同词类语义的归纳整合,通过探究“着”作动词、动词后代形容词、介词、句末代动词和语气词五种词类的不同语义特征,逐步考察“着”多种层次的语法与语用功能。
关键词 丰城话 动词 动词后代形容词 介词 句末代动词 语气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达拉特旗汉语方言的将行体标记
16
作者 杨金月 《今古文创》 2025年第8期120-123,共4页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与更北边的包头市隔着黄河相望。作为晋语大包片的一部分,达拉特旗汉语方言中存在两个将行体标记“呀”和“□[kia]”,在对二者的句法分布和语义功能进行细致地考察,并探究“呀”和“□[kia]”在句中... 达拉特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南部,与更北边的包头市隔着黄河相望。作为晋语大包片的一部分,达拉特旗汉语方言中存在两个将行体标记“呀”和“□[kia]”,在对二者的句法分布和语义功能进行细致地考察,并探究“呀”和“□[kia]”在句中的位置以及两者的相同和不同之处的基础上,发现将行体标记“呀”来源于完成体标记“呀”,“□[kia]”是“圪”和“呀”的合音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拉特旗汉语方言 将行体 “呀” “□[kia]” 祈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临猗方言形容词前缀研究
17
作者 贾佩楠 《今古文创》 2025年第3期116-119,共4页
临猗县隶属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西南部,临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中的解州小片。临猗方言形容词前缀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分析临猗方言的形容词前缀及其构成的形容词,考察这些形容词前缀的附加意义和词缀构成的形容词的... 临猗县隶属山西省运城市,位于山西西南部,临猗方言属于中原官话汾河片中的解州小片。临猗方言形容词前缀丰富多彩,极具地方特色。本文通过分析临猗方言的形容词前缀及其构成的形容词,考察这些形容词前缀的附加意义和词缀构成的形容词的词义,探析这类形容词在句中充当的句法成分及其组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猗方言 形容词 前缀 句法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州方言量词研究
18
作者 朱宸萱 雷欣欣 陆雨 《今古文创》 2025年第8期124-126,共3页
本文将《温州方言词典》中的96条温州方言量词分为名量词和动量词两类,其中86条为名量词,动量词则占比较少。本文在全面考察温州方言量词的基础上,对温州方言的名量词进行细分,并选取部分特殊的量词进行个案分析。
关键词 温州方言 量词 名量词 动量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许昌方言中的“叫”
19
作者 慕娇洋 《今古文创》 2025年第5期110-112,124,共4页
许昌方言中的“叫”作为动词一共有7种含义,作为介词主要是处置义和被动义,处置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把”,被动义相当于普通话的“被”。本文列出许昌方言“叫”的基本用法,详细分析“叫”的处置功能,且在许昌方言中“叫”与“让”的用... 许昌方言中的“叫”作为动词一共有7种含义,作为介词主要是处置义和被动义,处置义相当于普通话中的“把”,被动义相当于普通话的“被”。本文列出许昌方言“叫”的基本用法,详细分析“叫”的处置功能,且在许昌方言中“叫”与“让”的用法极为相似,大多时候可以互换,“叫”和“让”都可以表处置和被动,厘清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学习普通话和更好地认识许昌方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许昌方言 “叫” 处置义 被动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属称谓“妗”“婶”的历时发展与共时分布
20
作者 方婷婷 《今古文创》 2025年第4期112-114,共3页
汉语亲属称谓词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文化系统,在这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十分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单音字“妗”和“婶”的语音、语义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可以单独使用,并具备强大的构词能力。“妗”“婶”及其合成词的共时分布情况亦是有规律... 汉语亲属称谓词是一个庞大复杂的文化系统,在这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十分丰富。随着时间的推移,单音字“妗”和“婶”的语音、语义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可以单独使用,并具备强大的构词能力。“妗”“婶”及其合成词的共时分布情况亦是有规律可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妗” “婶” 历时发展 共时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