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全育人”视域下内脏学教学中思政元素的挖掘与融入路径
1
作者 宋海岩 朱振东 +3 位作者 张毅敏 申凤鸽 周立 连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25年第1期89-92,共4页
高等医学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医学人才,为人民群众培养健康守护者的重任[1]。《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 高等医学教育肩负着为党和国家培养合格医学人才,为人民群众培养健康守护者的重任[1]。《关于加强医教协同实施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中明确提出“把德育作为医学人才培养的首要内容,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素养教育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2],医学课程思政在医学生的德育教育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全育人 系统解剖学 课程思政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思政实践研究
2
作者 刘明玲 孙美玲 +3 位作者 王华 汪志佳 王海英 王冬云 《数字通信世界》 2025年第2期201-203,共3页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将思政教育与“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深度融合,探索在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旨在培养既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又拥... 随着自动化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中机电类专业的核心课程。本文将思政教育与“自动化生产线安装与调试”课程深度融合,探索在课程教学中实施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旨在培养既具备高素质技术技能,又拥有良好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的新时代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动化生产线 安装与调试 课程思政 实践探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赋能新型劳动者培养的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探析
3
作者 曲霞 郑治伟 张毅哲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60-65,共6页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和产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教育,是培养能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善于融合新生产要素的新型劳动者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劳动者具备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职业共通能力、劳动幸福的价值取向和创新进取的劳动...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和产业发展关系最为密切的类型教育,是培养能熟练掌握新质生产资料、善于融合新生产要素的新型劳动者的主阵地。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劳动者具备以数字素养为核心的职业共通能力、劳动幸福的价值取向和创新进取的劳动精神。这些素养是传统劳动素养借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转型升级,其培养离不开劳动教育流程的数字化再造、劳动教育结构和劳动教育文化生态的数字化重构。以劳动教育的数字化转型赋能新型劳动者培养,需要坚持系统思维,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数字化转型理念;强化顶层设计,切实发挥地方政府的组织领导作用;强化能力保障,提升职业院校劳动教育教师数字胜任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新型劳动者 职业院校 劳动教育 数字化转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思政视域下高职工科类教师师德师风培育路径探索
4
作者 徐鑫哲 《河南建材》 2025年第1期147-150,共4页
文章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工科类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教师师德师风现状,研究了影响教师师德师风提升的因素。文章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特点,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延伸到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提... 文章阐述了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工科类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了高职教师师德师风现状,研究了影响教师师德师风提升的因素。文章以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为例,充分发挥专业课程的特点,将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延伸到专业课程教学工作中,提出高职教师师德师风培育的路径,旨在提高学生综合素,实现专业知识、能力体系与德育教育融合共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师德师风 培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背景下数字赋能高职院校“三全育人”路径研究
5
作者 水东莉 赵竹 +1 位作者 李文一 王忠楠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57-60,共4页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应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基本路径、有效抓手和重要发力点。针对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三全育人”工作存在的“空位”“空白”和“空缺”等问... 职业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教育强国、数字中国建设的应然要求,深化产教融合是高职院校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升育人质量的基本路径、有效抓手和重要发力点。针对深化产教融合过程中“三全育人”工作存在的“空位”“空白”和“空缺”等问题,探索出构建基于人才培养的数智化治理综合平台、打造校内外协同育人共同体、拓展育人空间和提升教育主体数字技术应用能力等路径,以此增强产教融合背景下数字赋能高职院校“三全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数字技术 产教融合 “三全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人教育视角下高职文化育人的实践探索
6
作者 李妮 曾秋河 林浩贵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4期76-81,共6页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育人体系?从院校内部运作的角度出发,回应全人教育的“整全性”,体现全人教育理念的联结性、包容性和平衡感原则,结合案例院校的实践探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育人体系的系统... 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育人体系?从院校内部运作的角度出发,回应全人教育的“整全性”,体现全人教育理念的联结性、包容性和平衡感原则,结合案例院校的实践探索,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育人体系的系统性行动框架,即通过价值耦合,双向赋能,明确思政育人新理念;通过知识整合,浸润渗透,营造思政育人新环境;通过全域课堂,全员推进,形成思政育人新载体;通过协同链接,多跨合作,重塑思政育人新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人教育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 思政育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思政”格局下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角色定位与能力提升策略
7
作者 克琴 史官清 刘娟 《职业技术》 2025年第3期61-66,共6页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是实现立德树人与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骨干力量。基于广西8所高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得出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面临宏观就业环境、学...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辅导员是实现立德树人与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骨干力量。基于广西8所高校辅导员的问卷调查,得出辅导员就业指导工作面临宏观就业环境、学生就业观念、自身能力、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挑战。因此,在“大思政”格局下,辅导员应重塑政策宣教员、观念引导员、生涯规划员、能力培养员等角色,并在工作中不断提升认知水平、专业技能与协调作用;同时,学校需建立完善的保障机制,共同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提质增效的工作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思政”格局 高校辅导员 就业指导 角色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学科交叉融合视角下动物医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
8
作者 潘佳佳 郝文博 王月影 《现代畜牧科技》 2025年第3期171-173,共3页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该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该文立足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各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和课程思政的要求,以学科交... 河南农业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该专业基础课程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等。该文立足动物医学专业的培养目标,结合各基础课程的授课内容和课程思政的要求,以学科交叉融合的视角进行多角度、深层次、全方位的课程思政探索,以期将课程思政融入不同课程的专业知识教学和社会实践教育的各个环节,为培养具备过硬专业技能和较高职业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添砖加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交叉 动物医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学生法治素养培育研究
9
作者 任皞 《成才之路》 2025年第4期9-12,共4页
自媒体的兴起,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展示自我、社会交流的平台,也为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发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创新法治教育... 自媒体的兴起,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获取信息、展示自我、社会交流的平台,也为大学生法治素养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自媒体时代,高职院校应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发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程的主渠道作用,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创新法治教育的方式方法,搭建全媒体法治宣传教育平台,加强校企合作,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法治素养,为社会培养更多能够文明上网、守法用网、主动维护网络文明的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媒体 高职院校 大学生 法治素养 法治教育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质生产力”思想赋能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实际价值与实现路径
10
作者 余波 《继续教育研究》 2025年第3期85-89,共5页
新质生产力思想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促进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总结。新质生产力正逐步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飞跃的核心力量,为我国教育产业创新改革赋能增效。将新质生产力思想融入高职院校... 新质生产力思想的提出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的理论创新成果,也是促进社会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总结。新质生产力正逐步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飞跃的核心力量,为我国教育产业创新改革赋能增效。将新质生产力思想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于推动高职院校大思政课体系的建构,对于培养高素质复合型职业人才等都具有积极的时代意义。通过深入分析新质生产力思想融入思政课教育教学的实际价值,提出其实现的具体路径,从而揭示其与高职院校思政课的内在关联,为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教学质量和实际效果寻求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高职院校 思政课 价值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思政教育生态承载力研究——基于DPSIR理论视角
11
作者 宋杰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21-26,共6页
根据DPSIR模型分析,高职思政教育生态承载力提升面临思政课师资数量与质量改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文化培育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压力,由此产生了思政课师资素养、队伍结构、师生互动待优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度待提升... 根据DPSIR模型分析,高职思政教育生态承载力提升面临思政课师资数量与质量改善、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融合、文化培育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压力,由此产生了思政课师资素养、队伍结构、师生互动待优化,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效结合度待提升,对学生文化自信培育体系建设待加强的状态,导致了思政课教学整体质量难以保障、应用效果欠佳、引导功能发挥不充沛等问题。高职院校据此采取强化思政课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促进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包容性发展、培育文化生态功能等措施。为进一步提升高职思政教育生态承载力,高职院校应在思政课教师队伍可持续建设、思政课教学生态体系完善、文化生态涵养的建设上进行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思政教育 生态承载力 思政课教学 DPSIR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心理育人在新时代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研究
12
作者 袁娇 《成才之路》 2025年第1期5-8,共4页
高职院校从构建心理育人新格局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促进作用。文章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简述高职院校中心理育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功能定位,探讨心理育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从构建心理育人新格局的角度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对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具有促进作用。文章根据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困境,简述高职院校中心理育人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功能定位,探讨心理育人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实践路径,以期为高职院校从“育心”角度提供“育人”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理育人 高职院校 思想政治工作 立德树人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大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研究——以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13
作者 司阳 刘思雅 《教师》 2025年第2期32-34,共3页
文章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大思政课”建设改革的创新思路和具体举措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构建数字思政工作机制、搭建数字思政平台、扩展数字思政资源、创新思政教学方法、优化育人服务功能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索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 文章以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和“大思政课”建设改革的创新思路和具体举措为主要研究内容,从构建数字思政工作机制、搭建数字思政平台、扩展数字思政资源、创新思政教学方法、优化育人服务功能等方面入手,深入探索思政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新机制、新模式、新路径。通过梳理和分析数字技术赋能“大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多维模式和实践样态,文章总结出一般性、规律性的认识,并提出创新思路和典型范例,为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赋能高职院校“大思政课”内涵式、高质量发展提供可行方案,同时,也为相关研究或建设提供决策参考和有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 “大思政课”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生生涯适应力的类型及影响因素:基于潜在剖面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邹心鋆 王化笛 顾雪英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7-53,共7页
生涯适应力是个体生涯发展的核心能力,能够帮助个体应对职业生涯中不可预测的变化。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广西、江西等地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确定高职生生涯适应力的类型,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探究父母... 生涯适应力是个体生涯发展的核心能力,能够帮助个体应对职业生涯中不可预测的变化。采用问卷调查法,对江苏、广西、江西等地高职院校的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利用潜在剖面分析方法,确定高职生生涯适应力的类型,并通过回归分析方法探究父母生涯相关行为、核心自我评价对高职生生涯适应力类型的影响。结果表明:高职生的生涯适应力可分为表现消极型、表现一般型和表现积极型3种;父母生涯支持和核心自我评价正向预测高职生的生涯适应力,父母生涯缺位负向预测生涯适应力。据此提出在学校课程中融入生涯教育理念、在家庭教育中强化生涯发展支持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生 生涯适应力 类型 潜在剖面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背景下高职美育浸润的时代要求、现实问题与实现路径
15
作者 宗诚 曾凤括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55-61,共7页
美育通过“润物细无声”、动之以情的方式达到以美引善的目的,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强国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依托文化的自信自觉,要求做好美育的传承与弘扬;结合职业的要素要点,要求优化美育的设计... 美育通过“润物细无声”、动之以情的方式达到以美引善的目的,成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教育强国对美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依托文化的自信自觉,要求做好美育的传承与弘扬;结合职业的要素要点,要求优化美育的设计与统筹;立足高质量发展的大局大势,要求完善美育的体系与标准。当前高职院校开展美育浸润取得一定成效,战略地位得以巩固、教学改革稳步推进、实践活动日益丰富,但同时也存在美育工作尚未形成系统脉络、美育环境尚不优化、不注重品牌建设、缺乏对数字技术的引进等问题。未来高职院校需要从四个方面开展美育浸润:构建“全方位”美育生态,形成立体交互式美育格局;打造“全环境”美育校园,构筑多维融合型美育空间;推进“全经典”美育浸润,形成本土特色化美育品牌;搭建“全场域”美育平台,打造现代智慧化美育智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强国 美育浸润 高职院校 立德树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参与校企合作对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实证分析
16
作者 向蓉 刘永盛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62-68,共7页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高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关键路径。基于湖北省1895名高职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参与校企合作对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参与... 社会与情感能力是高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方面,校企合作是培养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关键路径。基于湖北省1895名高职学生的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参与校企合作对高职学生社会与情感能力的影响。研究发现,高职学生参与校企合作存在显著群体差异,高年级、受教师关注与同伴支持更多的高职学生参与校企合作的概率更高。参与校企合作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社会与情感能力,且这种影响存在群体异质性,参与校企合作对社会与情感能力较低的高职学生不具有显著效应,对社会与情感能力水平高、女生、农村籍和无留守经历的高职学生具有更强的积极效应。强化校企合作全面育人功能、拓展校企合作参与覆盖面和加强校企合作过程管理,是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成效、促进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校企合作 社会与情感能力 倾向得分匹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教学创新探索——基于影视案例的运用
17
作者 黄莉莉 韩颖梅 田风雪 《职业技术》 2025年第2期90-95,共6页
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坚持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公共政策学”在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及导向优势,以运用影视案例为切入... 在“大思政”格局下,高校坚持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作为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专业课程教学和人才培养过程中。“公共政策学”在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及导向优势,以运用影视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在“公共政策学”课程中创设思政育人情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及实践路径,并探索“公共政策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政策学 课程思政 影视案例教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职院校在闽南非遗“活化”中的实践路径拓展研究
18
作者 刘莹 《福建轻纺》 2025年第3期58-62,共5页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非遗的“活化”成为重要议题。文章以闽南地区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在非遗活化中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认为以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非遗活化共... 在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背景下,非遗的“活化”成为重要议题。文章以闽南地区高职院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分析了高职院校在非遗活化中的现状、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结果认为以文化资本理论为基础,通过构建非遗活化共同体,可以有效促进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发展,为其在新时代的“活化”提供新视角和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职院校 闽南非遗 活化 文化资本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教融合视域下课程思政元素挖掘路径研究——以《养猪与猪病防治》课程为例
19
作者 潘军 陈脊宇 +1 位作者 何航 张传师 《猪业科学》 2025年第2期62-66,共5页
0引言当前,我国畜牧业已经进入规模化、集约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以生猪产业发展尤为凸显。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2023年,我国猪肉生产量达到了5794.32万t,生猪出栏量达到了72662万头。生猪产业在农业领域中... 0引言当前,我国畜牧业已经进入规模化、集约化和智能化的快速发展阶段,其中以生猪产业发展尤为凸显。中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猪肉生产国和消费国,2023年,我国猪肉生产量达到了5794.32万t,生猪出栏量达到了72662万头。生猪产业在农业领域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具有“猪粮安天下”的重要作用。随着现代规模化养殖技术水平的提高,培养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实践技能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对于推动我国生猪产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畜牧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仅单纯的培养学生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猪产业发展 我国猪肉 畜牧专业 产教融合 课程思政 学生专业知识 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实践技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负面舆情影响下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路径探析
20
作者 黎雷 张文风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5年第1期115-119,共5页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越发严峻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制造传播网络负面舆情,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也给我国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在分析网络负面舆情对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危害的基础...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我国面临的外部环境越发严峻复杂,境外敌对势力制造传播网络负面舆情,对我国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也给我国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带来了诸多挑战。在分析网络负面舆情对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危害的基础上,提出政府层面健全法律法规体系、网络平台层面加强自律与监管、社会层面激发社会团体参与活力、高校层面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等措施以强化高职院校国家安全教育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负面舆情 高职院校 国家安全教育 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