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33,75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应用Big6模式组织设计性、综合性物理实验教学 被引量:3
1
作者 陈浩 张艳 刘莹 《物理实验》 2008年第8期17-21,共5页
结合Big6模式以"测量透明介质折射率"实验中的操作为实例,介绍Big6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论证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并总结出了若干经验.应用Big6模式组织设计性、综合性物理实验的教学... 结合Big6模式以"测量透明介质折射率"实验中的操作为实例,介绍Big6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论证教师和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角色的转变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的要求,并总结出了若干经验.应用Big6模式组织设计性、综合性物理实验的教学活动,可以较好地解决此类实验教学缺少系统理论指导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G6模式 实验教学 设计性实验 综合性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G6的高职生信息素养培养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会丽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61-63,共3页
加强对高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生在信息社会学习、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针对当前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为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一种适合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Big... 加强对高职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信息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职生在信息社会学习、生活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文章针对当前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存在的问题,以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为目标,结合教学实践,探索一种适合高职生的信息素养培养的Big6教学模式,从而有效提高高职生确定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高职计算机教学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G6 高职生 信息素养 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方高校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发展的路径研究
3
作者 方宇 唐永升 张继民 《中国科技产业》 2022年第11期68-71,共4页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与G60科创走廊产业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校地合作局限性大且...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是推进长三角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载体。地方高校作为服务地方产业经济、培养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军,在科技创新、技术应用、人才培养与G60科创走廊产业需求尚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校地合作局限性大且缺乏连续性、人才培养与区域产业需求匹配度弱、地方高校成果无法深度融入区域产业链、智力资源的流动性不佳等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地方高校智库、技术转移服务体系、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以及多类型产业协同服务中心等校地融合创新发展的新载体、新机制,从而为地方高校深度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创新发展提供路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G60科创走廊 地方高校 校地融合 创新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民城市人民建——我是怎样画《G60科创云廊》的
4
作者 杨艳 《上海艺术评论》 2021年第4期14-16,共3页
此次参加展览作品《G60科创云廊》是一件油画作品,由我和王珺两位青年画家共同完成。下面我就作为代表来谈谈作品的创作感想。第一次看到云顶时,是在G60高速上的偶然路过。当时远眺,就被云顶的线条美和庞大的气势所吸引,总想着要有机会... 此次参加展览作品《G60科创云廊》是一件油画作品,由我和王珺两位青年画家共同完成。下面我就作为代表来谈谈作品的创作感想。第一次看到云顶时,是在G60高速上的偶然路过。当时远眺,就被云顶的线条美和庞大的气势所吸引,总想着要有机会可以将其作为自己的创作元素。当看到"日出东方"创作项目有这一选题时,我们怀着试一试的想法来到了云顶之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画家 云顶 创作元素 G60 科创 线条美 油画作品 展览作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ig6模式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赵艳华 袁军 《现代信息科技》 2020年第3期128-129,132,共3页
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评价信息等能力的培养受到国家、学校等有关部门的重视[1]。社会也对个人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而使信息技术的学科... 全球信息化快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对学生的信息素养,即学生获取信息、加工信息、表达信息、评价信息等能力的培养受到国家、学校等有关部门的重视[1]。社会也对个人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从而使信息技术的学科教学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潮流。“Big6探究模式”的提出,给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指明了方向,文章对基于Big6模式的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了实践研究,旨在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模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G6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文地理学教学载体的课程思政表征及实践
6
作者 刘小鹏 郑芳 +1 位作者 王鹏 杨美玲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5-18,共4页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更具挑战性。本文提出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互联网“七位一体”的教学载体,构建地理科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人文地理学的课程思政育人结构体系,并系统设计“七位一体”的... 数字时代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更具挑战性。本文提出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材、教案、教学设计、教学课件和互联网“七位一体”的教学载体,构建地理科学类专业核心课程人文地理学的课程思政育人结构体系,并系统设计“七位一体”的教学载体的课程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以期通过人文地理学课程思政教学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发挥人文地理学思政育人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地理学 教学载体 课程思政 育人结构体系 教学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课程思政与高校“水生态修复技术”课程教学融合探究
7
作者 郑荣伟 宋永芳 《成才之路》 2025年第2期13-16,共4页
水生态修复技术作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手段,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掌握水生态修复技术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课程思政与水生态修复技术课程的... 水生态修复技术作为解决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退化的重要手段,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更多掌握水生态修复技术且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素养和较强的社会责任感的专业人才。课程思政与水生态修复技术课程的教学融合,是对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尝试,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教育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文章探索课程思政与高校水生态修复技术课程教学融合的路径和实践策略,以期为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培养符合时代要求且具有高水平专业素养和良好思想政治素质的新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水生态修复技术 融合 环境保护意识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快建设优势学科的多维思考
8
作者 王战军 王洪才 +2 位作者 陈亮 王智超 吴南中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2,共22页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 学科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载体。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以改革创新为驱动,加快建设一批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优势学科,是扎实迈进高等教育强国的重要举措。优势学科概念内涵、文化背景、精神追求、建设路径等方面均体现着高质量发展阶段加快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为此,在厘清优势学科的内涵、特征及生成机制的前提下,我们应从价值逻辑、经济逻辑、实践逻辑、政策逻辑等维度进一步探明优势学科建设的逻辑向度,在此基础上,以完善顶层设计为引领力,以善用数字技术为牵引力,可持续推进优势学科高质量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优势学科 改革创新 生成机制 逻辑向度 数字技术 高等教育强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
9
作者 黄世泽 孙章 +3 位作者 张毅 肖军华 邹亮 伍丹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6-9,14,共5页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 [目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人们出行和城市发展紧密相关。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人们对出行效率的不断追求,对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存在与产业需求脱节、选题脱离实际需求、产学融合度低等问题,不仅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专业素养的提升,也将影响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技术的创新和发展,需对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进行研究。[方法]对真问题驱动培养模式的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以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为例,提出了一种真实问题驱动的研究生培养创新模式。[结果及结论]在引入真实问题情境后,学生能够深度参与实际项目,并进一步与企业合作,从而培养其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真问题驱动的城市轨道交通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力,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并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创新思维方面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轨道交通 学科教育 真问题驱动 研究生培养 创新训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式课例研究:主要特征及方法体系 被引量:1
10
作者 杨玉东 严加平 宁锐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5年第1期13-18,共6页
中式课例研究是国际比较语境下的用语,它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群体合作方式改进课堂教学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中式课例研究以独有的教研制度保障、磨课研究为基本范式,内隐的强学科性是根本特征。中式课例研究在长期的经... 中式课例研究是国际比较语境下的用语,它是以教育教学实际问题解决为导向,以群体合作方式改进课堂教学的系列校本教研行动。中式课例研究以独有的教研制度保障、磨课研究为基本范式,内隐的强学科性是根本特征。中式课例研究在长期的经验性教研活动中逐步形成了系列方法,覆盖了课例研究的前期准备阶段(预研究)、实施阶段(磨课研究)、总结阶段(成果提炼)等不同层面的具体方法。这一系列具体方法构成了相对完整的从逻辑起点到过程运作,再到结果指向的结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式课例研究 方法体系 磨课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带小”教学模式在肌电图临床教学中的探索及效果评价
11
作者 谭颖 洪月慧 +6 位作者 李佳 沈东超 史佳宇 尹翮翔 周立新 倪俊 朱以诚 《协和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63-268,共6页
目的探索“大带小”教学(near peer learning,NPL)模式在神经科住院医师一阶段规范化培养(下文简称“规培”)“肌电图”学习模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于2020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北京市一阶段规培生神经系统辅助检... 目的探索“大带小”教学(near peer learning,NPL)模式在神经科住院医师一阶段规范化培养(下文简称“规培”)“肌电图”学习模块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于2020年11月至2024年3月期间在北京市一阶段规培生神经系统辅助检查教学中探索实施NPL教学模式。具体教学方法:每年1次,主要以第三年规培生作为“主讲”,第一、二年规培生作为“学员”进行肌电图学习,客观评价方式为随机抽取试卷进行入口和出口理论测试,对比规培生培训前后成绩变化;主观评价方式为规培生通过问卷对课后学习感受进行多维度评分,以了解该模式对其专业知识、自信程度等方面的作用。结果研究期间共开展4次NPL教学,累计83人次规培生参加了该教学项目。其中,临床医学博士后24人次,专业型研究生52人次,基地规培生7人次。结果显示,规培生出口平均成绩显著高于入口成绩[(74.33±2.43)分比(70.11±2.49)分,P=0.005]。亚组分析显示,作为“学员”的规培生[(73.84±20.53)分比(70.29±21.46)分,P=0.020]、专业型研究生[(74.04±22.51)分比(68.97±21.40)分,P=0.009]、第一年规培生[(70.19±4.02)分比(63.59±3.59)分,P=0.040]、第一次参加该课程的规培生[(65.23±3.24)分比(60.97±3.21)分,P=0.030]其出口成绩较入口成绩提高显著。问卷调查结果显示,96.69%的“学员”规培生对课程内容、形式及效果表示满意或很满意,100%的规培生感觉“能力有实质性提高”。结论NPL模式有助于神经科住院医师一阶段规培学员夯实神经系统辅助检查相关基础知识,提高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值得在其他教学项目和教学基地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病学 肌电图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核心胜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的近思之学 被引量:2
12
作者 朱汉民 《云梦学刊》 2025年第1期14-23,共10页
朱汉民长年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担任岳麓书院“山长”二十余年,任内为重建和复兴岳麓书院立下汗马之功;同时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书院史、古代史、湖湘文化等领域辛苦耕耘,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在国内乃至全球产生了重... 朱汉民长年从事中国思想文化史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担任岳麓书院“山长”二十余年,任内为重建和复兴岳麓书院立下汗马之功;同时在中国哲学、思想史、书院史、古代史、湖湘文化等领域辛苦耕耘,成果丰硕,著作等身,在国内乃至全球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期“中国当代学术史”栏目,我们有幸邀请他撰写《我的近思之学》一文,对其“近思之学”即书院学、湖湘文化、宋明理学、中国思想史与中国哲学史等方面的研究作一全面梳理和总结。此外,我们还邀请了陕西师范大学刘学智、中国人民大学程方平、复旦大学郭晓东分别对朱汉民所主编或撰写的《中国思想学说史·宋元卷》《中国书院通史》《儒家义理的历史衍化》等著作作了颇有深度的解读;另有湖南师范大学的张晶萍等,从学派、学统和道统的角度,对他所引领的当代湘学研究新趋向作了宏观呈现。朱汉民精彩的学术自述以及四位学者对其部分著作和研究领域所作的评论剖析,对于我们深入了解他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锲而不舍的研究精神、开阔宏博的学术视野,以及博大精深的宋明理学、书院学、儒家义理之学和湖湘文化等研究领域,无疑深有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岳麓书院 湖湘文化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思想文化史 中国人民大学 书院史 近思 中国思想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研究
13
作者 陈英杰 孙东东 《高校教育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6-48,共13页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 本研究抽样选取我国4个地区1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文本,构建“政策工具政策内容要素”二维分析框架,探讨高层次人才政策工具和政策内容要素的组合方式与地区差异。研究发现,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高层次人才政策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使用不足,尤其是西部高校的环境型政策工具亟待加强;需求型政策工具中教师培育政策子工具使用不足;南部、西部和北部地区高校对人才培养政策的关注度不够。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在制定高层次人才政策时,应适度增强环境型政策工具的运用,进一步完善和充实教师培育相关政策;西部地区高校应改善办公实验条件,提高团队建设水平;南部、西部和北部高校应加快制定人才培养相关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高校 高层次人才 政策文本分析 政策工具 政策内容要素 二维分析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意写作的概念、原理及建制化发展——创意本体论创意写作学的基本主张及其建制实践
14
作者 葛红兵 马兵 《当代文坛》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7,共8页
创意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精神活动,以文字表达为实现形式,它遵循普遍的创意和表达规律,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事业来实现社会价值,助力“文化强国”和“创意国家”建设,依此而形成三大原理和创意生成叙事论、创意生成抒情论。中文创意写作学... 创意写作是一种创造性精神活动,以文字表达为实现形式,它遵循普遍的创意和表达规律,通过文化创意产业和事业来实现社会价值,助力“文化强国”和“创意国家”建设,依此而形成三大原理和创意生成叙事论、创意生成抒情论。中文创意写作学的发展进入建制化时期,需要在基本概念和三大原理指引下,理论联系实际,平衡传承与创新、改革与接续的关系,自觉地承担中文学科改革者、探索者的角色,从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法等各个方面,改革中文学科旧制,走新建制主义之路。中文创意写作学科的工作者需要与种种错误的见解和窄化的庸见作斗争,突破传统中国汉语言文学学科的陈腐陋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意写作 叙事 叙事生成-转换语法 生成叙事 转换叙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校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及提升策略
15
作者 李艳 孙凌云 +3 位作者 江全元 陈立萌 杨旸 吴飞 《开放教育研究》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3-33,共11页
高校教师是智能技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高校的关键守门人,其人工智能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素养是高校教师胜任智能时代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需具备... 高校教师是智能技术能否以及如何进入高校的关键守门人,其人工智能素养水平直接决定智能时代高校教育教学变革的方向、速度和质量。本研究认为,人工智能素养是高校教师胜任智能时代教书育人、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等工作需具备的,这些素养具体体现在育人理念、智能教育知识、人机协同教学、数智赋能科研创新、坚持科技向善和人本价值五个维度,整体要求坚持理念引领、知识为基、能力为核、创新为重、价值为本。高校可通过更新教师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创新教研室的活动内容与形式以及采用项目驱动提升教师融合人工智能实践能力等策略,促进提升教师人工智能素养,并为其提供组织、制度、资源和环境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教师 人工智能素养 人本价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页岩油双二维轨道剖面优化设计方法研究
16
作者 张荣军 张喆 +3 位作者 郑小磊 王六鹏 孙健 刘志坤 《钻采工艺》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3,共6页
页岩油的储层特性要求采用长水平段和大规模压裂技术,由此对井眼轨道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针对传统三维轨道设计存在摩阻大、卡钻风险过高的问题,建立了“双二维”水平井轨道设计方案,包括上部三维增斜扭方位段与下部二维增斜,建立... 页岩油的储层特性要求采用长水平段和大规模压裂技术,由此对井眼轨道设计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针对传统三维轨道设计存在摩阻大、卡钻风险过高的问题,建立了“双二维”水平井轨道设计方案,包括上部三维增斜扭方位段与下部二维增斜,建立了入靶精度和最短井深作为双优化目标函数,采用深度学习方法进行求解。利用该模型对古龙页岩油进行轨道优化,结果表明采用深度学习的优化设计,在保持相同偏移距条件下总井深更小,表明该模型在实际应用中能够有效提高设计精度和施工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二维水平井 页岩油 轨道优化 深度学习 双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智技术赋能下教育教学评估的设计与挑战
17
作者 张安富 罗蓉 王剑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I0002,共13页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是深化评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使命使然、机遇应然、改革必然。基于数智技术的教育教学评估,应彰显价值性、发展性、主体性、平等性的评估理念;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学生发展度、保... 数智技术赋能高校教育教学评估是深化评估制度改革的必然选择,是使命使然、机遇应然、改革必然。基于数智技术的教育教学评估,应彰显价值性、发展性、主体性、平等性的评估理念;评估指标体系设计应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聚焦学生发展度、保障度、贡献度、成长度、满意度(简称“五度”)核心要素。基于新理念的评估体系由数据系统、数据分类、数据标准、数据采集转换、数据预处理、数据仓库、数据集市、数据分析与应用、评估结果可视化等9个环节组成。基于数智技术的教育教学评估目前仍面临数据采集与质量管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数据分析与挖掘利用、数据真实与准确可靠、组织保障与有效协同等五个方面的新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智技术 教育教学评估 教育教学数据 教育数据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教育时代的公民数字素养培养
18
作者 胡剑光 梁传杰 李媛 《高教发展与评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128,I0007,共11页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公民数字素养成为衡量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公民数字素养培养面临教育强国建设新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新需求和数字社会新挑战等新形势,呈现出认知能力从单一化的理性认知转向多元化的理性认知、情感... 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使得公民数字素养成为衡量社会整体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当前,公民数字素养培养面临教育强国建设新需要、数字经济发展新需求和数字社会新挑战等新形势,呈现出认知能力从单一化的理性认知转向多元化的理性认知、情感认知与社会认知兼顾,专业技能从单维度的数字技能转向多维度的信息处理、信息安全与信息批判能力,价值取向从单一经济人转向全面社会人的演化发展逻辑。基于公民数字素养培养实践上存在目标定位不清、内容框架分类不准、方式路径不明确、政策缺乏协同等问题,需要在树立公民数字素养培养新理念、分类把握未成年人和成年人培养新路径等方面综合施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民数字素养 教育信息化 数字经济 数字技能 数字政策 公民素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校区运行模式下高校实验室安全系统设计与实现
19
作者 刘锋 孙玉芳 +3 位作者 薛慧婷 李波 卢飞 张婧婧 《科学技术创新》 2025年第1期80-83,共4页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构建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实验室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对各类仪器设备使用运行产生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实现对实验前、中、后全过程监测,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本研究利用互联网信息化手段构建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实验教学平台,构建基于大数据时代的实验室安全监管系统,通过对各类仪器设备使用运行产生数据的采集、分析等,实现对实验前、中、后全过程监测,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开展针对性指导,对实验室危险源的有效预警,提升实验室安全管理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智能化管理 安全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背景下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及培养的路径探索——基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的样本分析
20
作者 段玉山 卢晓旭 《地理教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4-8,共5页
培养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学科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界定了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提出了包括人工智能知识、应用技能、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观... 培养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已成为当前地理教育学科适应人工智能时代的迫切要求。本文梳理了人工智能素养的概念,界定了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内涵,提出了包括人工智能知识、应用技能、态度与价值观、思维方式和伦理道德观等五个维度的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结构体系,并开发了具有一定信度和效度的评估工具。本文对华东师范大学地理教育专业师范生的人工智能素养现状进行评估,发现其人工智能素养处于中等水平,态度与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相对较高,应用技能和知识较为薄弱。本文提出了优化地理教育专业课程体系和内容设置、促进教师实现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方式转型、强化师范生的人工智能实践应用等提升师范生人工智能素养的路径,成效有待实践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素养 师范生 地理教育 华东师范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