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0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一体成型与传统煨炖工艺对排骨藕汤品质影响比较研究
1
作者 张凤兵 徐申启 +4 位作者 刘新 刘政芳 李沛 朱中志 熊俊杰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93-199,共7页
文章以3组不同加工方式的排骨藕汤菜肴为代表,采用电子鼻、SPME-GC-MS、电子舌、质构仪等仪器结合感官评价方法,从菜肴的感官、气味、滋味、质构指标角度,研究了传统煨炖与高温一体成型工艺条件下排骨藕汤菜肴的品质,最后对比分析了其... 文章以3组不同加工方式的排骨藕汤菜肴为代表,采用电子鼻、SPME-GC-MS、电子舌、质构仪等仪器结合感官评价方法,从菜肴的感官、气味、滋味、质构指标角度,研究了传统煨炖与高温一体成型工艺条件下排骨藕汤菜肴的品质,最后对比分析了其营养和理化指标。结果表明,传统煨炖排骨藕汤香气柔和,滋味平衡度好,排骨肉咀嚼感较佳;高温一体成型工艺排骨藕汤香气物质丰富,鲜度和丰富度较优,莲藕软糯;但菜肴主体气味特征、滋味轮廓、质构整体评价、营养指标、综合接受度较接近;即传统煨炖与高温一体成型工艺条件下的排骨藕汤样品间虽存在一定差异,但综合评价相一致;复合调味料可帮助实现该类菜肴的工业转化。综上,在合适的加工条件下,高温一体成型工艺排骨藕汤可极大程度地接近传统煨炖工艺菜肴的评价效果,实验结论可为排骨藕汤菜肴的工业化研究及复合调味料在预制菜领域的应用提供帮助,并指导人们正确认识预制菜肴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骨藕汤 高温一体成型 传统煨炖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00 MW超超临界锅炉高温再热器炉内壁温分布特性研究
2
作者 赵宁宁 李培 +3 位作者 黄炜强 施子福 李望 钟崴 《锅炉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1,共7页
针对高温再热器炉内壁温难以长时间连续监测的问题,选择K分度热电偶的测量元件,采用集热块与测量元件预先焊接在一起后安装在某1000 MW锅炉高温再热器炉内管壁上的方式,获得不同工况下高温再热器炉内壁温特性。分析了高温再热器同一根... 针对高温再热器炉内壁温难以长时间连续监测的问题,选择K分度热电偶的测量元件,采用集热块与测量元件预先焊接在一起后安装在某1000 MW锅炉高温再热器炉内管壁上的方式,获得不同工况下高温再热器炉内壁温特性。分析了高温再热器同一根管沿管程温度分布、烟气入口截面温度分布特性、炉内外对应测点的关系、炉内测点与负荷的关系以及管壁相同位置向火面及背火面温度之间的差别。结果表明:沿管程方向,U型弯底部温度最高;不同负荷下高温再热器烟气入口截面温度分布无明显统一规律;炉内壁温测点可以更加真实地反映炉内实际壁温;炉内测点与炉外测点温度存在近似线性的关系;炉内测点温度与负荷无明显量化关系;向火面温度较背火面高出35~5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00 MW锅炉 炉内壁温 高温再热器 温度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毫米波的5G-A通感一体化技术综述
3
作者 王璐璐 杨艳 +2 位作者 李培 张琳 李福昌 《邮电设计技术》 2025年第1期27-32,共6页
面向无人机监管、水域航道监管等新业务的发展需求,基于毫米波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可赋能5G-A网络从互通信息到感知探测的能力扩展。从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出发,介绍了感知的关键指标,重点分析了通感一体化网络的关键空口技... 面向无人机监管、水域航道监管等新业务的发展需求,基于毫米波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可赋能5G-A网络从互通信息到感知探测的能力扩展。从通信感知一体化的应用场景需求出发,介绍了感知的关键指标,重点分析了通感一体化网络的关键空口技术、网络架构、组网方案,给出了毫米波通感一体化试点测试情况,最后对其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通感一体化 组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实景三维在城市更新微改造方面的应用研究
4
作者 李佩 吕志慧 《无线互联科技》 2025年第2期92-95,100,共5页
基于实景三维统一的时空数字基底,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以数字化助推城市更新模式创新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精细化治理需求。文章以江苏省扬州市作为试验区域,利用实景三维技术手段,探索将实景三维数据融入城市更新微... 基于实景三维统一的时空数字基底,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的优势,以数字化助推城市更新模式创新发展,满足现代化城市精细化治理需求。文章以江苏省扬州市作为试验区域,利用实景三维技术手段,探索将实景三维数据融入城市更新微改造行动中,以期为城市更新微改造方案选型提供决策支撑。结果表明,实景三维数据具有真实、立体、时序的特点,能高质量地支撑城市更新微改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景三维 城市更新 数字化应用 微改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钢轨探伤车高速高集成探轮的研制与试验
5
作者 钟艳春 张玉华 +3 位作者 张世红 马运忠 李培 熊龙辉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4-58,共5页
为了克服现有钢轨探伤车对车下转向架轴距和安装空间要求高、车下操作空间小、人工换探轮困难、探轮破损多等局限性,本文研制了钢轨探伤车用高速高集成探轮。提出将既有探伤车单轨三个探轮里的超声探头布置到两个探轮里面,提高探轮的集... 为了克服现有钢轨探伤车对车下转向架轴距和安装空间要求高、车下操作空间小、人工换探轮困难、探轮破损多等局限性,本文研制了钢轨探伤车用高速高集成探轮。提出将既有探伤车单轨三个探轮里的超声探头布置到两个探轮里面,提高探轮的集成度;进行了探轮内超声探头的布置,针对轮内超声探头覆盖性和串扰进行了仿真和防串扰设计,并对探轮进行了静态和动态测试。结果表明:该高速高集成探轮能很好地避免轮内串扰,轮内各探头对于针对的人工伤损具有比较好的信噪比;在实验室转台上,80 km/h检测速度下,对钢轨轨头、轨腰、轨底人工伤损都有很好的检出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轨探伤车 高速高集成探轮 超声波探轮 仿真分析 覆盖性 超声串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timization of High-Speed WIG Airfoil with Consideration of Non-ground Effect by a Two-Step Deep Learning Inverse Design Method
6
作者 WANG Chenlu SUN Jianhong +4 位作者 ZHENG Daren SUN Zhi ZUO Si liU Hao li pei 《Transactions of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2025年第1期56-69,共14页
Under complex flight conditions,such as obstacle avoidance and extreme sea state,wing-in-ground(WIG)effect aircraft need to ascend to higher altitudes,resulting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ground effect.A design of hi... Under complex flight conditions,such as obstacle avoidance and extreme sea state,wing-in-ground(WIG)effect aircraft need to ascend to higher altitudes,resulting in the disappearance of the ground effect.A design of high-speed WIG airfoil considering non-ground effect is carried out by a novel two-step inverse airfoil design method that combines 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GAN)an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The CGAN model is employed to generate a variety of airfoil designs that satisfy the desired lift-drag ratios in both ground effect and non-ground effect conditions.Subsequently,the ANN model is utilized to forecast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 generated airfoils.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GAN model contributes to a high accuracy rate for airfoil design and enables the creation of novel airfoil designs.Furthermore,it demonstrates high accuracy in predicting aerodynamic parameters of these airfoils due to the ANN model.This method eliminates the necessity for numerical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testing through the design procedure,showcasing notable efficiency.The analysis of airfoils generated by the CGAN model shows that airfoils exhibiting high lift-drag ratios under both flight conditions typically have cambers of among[0.08c,0.105c],with the positions of maximum camber occurring among[0.35c,0.5c]of the chord length,and the leading-edge radiuses of these airfoils primarily cluster among[0.008c,0.025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nditional 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CGAN)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 airfoil design wing-in-ground(WIG)aircraft ground effe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掺陶粒轻质高强混凝土的力学及耐久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沛 刘昊奇 +1 位作者 李俊毅 李杰 《中国港湾建设》 2024年第6期50-55,共6页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黏土陶粒和页岩陶粒,使其具备较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干表观密度和较好的耐久性能,旨在探索制备28 d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 kg/m3、28 d强度不小于50 MPa的轻质高强混凝土(Lightweight High-Strength Concrete,缩写:... 通过在混凝土中掺入黏土陶粒和页岩陶粒,使其具备较高强度的同时具有较低的干表观密度和较好的耐久性能,旨在探索制备28 d干表观密度不大于1950 kg/m3、28 d强度不小于50 MPa的轻质高强混凝土(Lightweight High-Strength Concrete,缩写:LWHSC)的方法。同时研究了黏土陶粒和页岩陶粒双掺对轻质高强混凝土抗压强度、干表观密度和耐久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所制备的LWHSC的抗压强度试件破坏形态无异于普通混凝土,但使用黏土陶粒部分替代页岩陶粒可有效降低LWHSC干表观密度;适当增加胶凝材料用量并辅以优化陶粒的双掺比例,对除抗冻性以外的其它耐久性能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研究成果可为认识、优化和开发页岩陶粒和黏土陶粒双掺LWHSC及其在工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质高强混凝土 页岩陶粒 黏土陶粒 双掺 力学性能 耐久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HT-200霍尔推力器热特性模拟分析
8
作者 孙明明 耿海 +5 位作者 郭宁 高俊 李沛 王尚民 刘明正 刘超 《真空与低温》 2024年第6期651-657,共7页
为获得LHT-200霍尔推力器在12.5 kW额定功率工况下的热耗及温度分布,采用有限元分析结合热平衡试验验证对推力器在额定工况下的热耗进行了迭代校准和热特性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当推力器总热耗为2700 W,即占总功率比例为21.6%时,温度模... 为获得LHT-200霍尔推力器在12.5 kW额定功率工况下的热耗及温度分布,采用有限元分析结合热平衡试验验证对推力器在额定工况下的热耗进行了迭代校准和热特性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当推力器总热耗为2700 W,即占总功率比例为21.6%时,温度模拟结果与实测值最为接近,最大误差出现在推力器外壳且达到了6.3%。实测结果显示推力器温度最高处为内绕线柱和内部支撑,分别为318℃和304℃,而靠近外部的导磁底座、散热板和外壳等部件的温度相对较低,基本在150~210℃范围内,后续可对外部部件进行表面处理以提高发射系数来进一步降低推力器整体温度。研究结果可为LHT-200霍尔推力器的热设计改进提供工程指引,并为国内同类型霍尔推力器的热分析提供仿真边界条件初值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霍尔推力器 温度分布 热特性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研究与发展20年:回顾与展望 被引量:15
9
作者 聂海宽 党伟 +13 位作者 张珂 苏海琨 丁江辉 李东晖 刘喜武 李沛 李鹏 杨升宇 赵建华 刘秘 陈前 孙川翔 王鹏威 刘子驿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0-52,共33页
中国页岩气科学研究和勘探开发已历经20年,创新形成了以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规律为代表的诸多理论与认识,支撑了国内页岩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250×10^(8) m^(3),在当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中的占比超过10%,... 中国页岩气科学研究和勘探开发已历经20年,创新形成了以中国南方海相页岩气富集规律为代表的诸多理论与认识,支撑了国内页岩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2023年中国页岩气产量达250×10^(8) m^(3),在当年全国天然气总产量中的占比超过10%,页岩气已经成为中国天然气产量增量的主力军之一。为了给中国页岩气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系统回顾了国内页岩气科学研究和勘探开发历程,归纳总结了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机理、页岩气优质储层特征及其成因机制、页岩气源—储协同演化机制、页岩气赋存机理与含气性评价、页岩气富集高产机理与评价、页岩气储层改造、页岩气开采等理论和技术进展,分析研判了面临的技术难题和挑战,指出了海相/陆相/海陆过渡相页岩气富集高产机理、基于动态演化过程的页岩气富集区评价方法、低丰度页岩气高效开发技术以及提高页岩气采收率技术等4个亟需攻关的研究方向。进而针对中国页岩气商业化勘探开发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以下建议:从新区新领域、老区挖潜及提高采收率现场试验等方面开展页岩气勘探开发攻关探索,以期早日实现中国页岩气多领域多层系、由点到面的大突破和大规模高效勘探开发,全方位推进中国页岩气革命,提升能源高效供给能力,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富集机理 赋存机理 储层特征 储层改造 高产机理 提高采收率 勘探方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泸型酒中关键“窖香”风味物质确定及其馏出规律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培 倪斌 +6 位作者 高洪霞 敖宗华 敖灵 毛振宇 宋敏 贾俊杰 李帅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6期202-210,共9页
为探究泸型酒中关键“窖香”物质馏出规律,对酿造过程中收集的“无窖香”以及“窖香浓郁”酒样,通过品评打分,各选择3个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和直接进样法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技术对两类酒... 为探究泸型酒中关键“窖香”物质馏出规律,对酿造过程中收集的“无窖香”以及“窖香浓郁”酒样,通过品评打分,各选择3个样品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技术和直接进样法结合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技术对两类酒样风味物质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发现“窖香浓郁”酒样中有48种物质未在“无窖香”酒样中检测到,而“无窖香”酒样中有29种物质在“窖香浓郁”酒样中未存在,且两类酒样含量差异较大的物质有31种,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两类酒样风味物质存在明显差异,变量重要因子>1的差异化风味物质共有44种,通过香气重组及缺失实验确定己酸乙酯、戊酸乙酯、己酸、丁酸、己酸异戊酯、己酸己酯共6种风味物质为影响“窖香”的关键化合物。最终对分糟层摘取的68个酒样进行分析发现,上述4种酯类物质含量在不同糟层中随着蒸馏时间延长而降低,而丁酸、己酸则相反,且上述6种“窖香”关键风味物质在下层糟中含量最多。研究结果可为按需摘酒和提升浓香型白酒品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泸型酒 窖香 气相色谱-质谱 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 顶空固相微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流域浔江防洪保护区洪灾风险评估 被引量:2
11
作者 冯刚 黄强 +3 位作者 方伟 李沛 郑旭东 杨程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9-86,93,共9页
洪水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强的特点,风险评估可揭示高风险热点区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科学、高效构建防洪减灾体系。以珠江流域浔江防洪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构建HEC-RAS水动力模型,提取最大流速、水深评估洪水危险性;利用层次分析法... 洪水灾害具有发生频率高、破坏性强的特点,风险评估可揭示高风险热点区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科学、高效构建防洪减灾体系。以珠江流域浔江防洪保护区为研究对象,构建HEC-RAS水动力模型,提取最大流速、水深评估洪水危险性;利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考虑人口密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土地利用等要素,评估承灾体的暴露度和脆弱性;最后计算洪灾风险,分析洪灾风险时空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动力模型的平均命中率达0.80以上,误报率低于0.28;在浔江防洪保护区内,中高风险区占5.20%以上;1997—2017年间,不同等级的洪水风险均呈加剧趋势,值得警惕的是中高风险区近46.69%区域风险上升趋势显著。研究成果可为科学高效的洪灾风险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风险评估 洪水淹没 水动力模拟 防洪保护区 演变规律 珠江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时效对镍铁基高温合金组织和冲击韧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力敏 党莹樱 +4 位作者 黄锦阳 刘鹏 李沛 鲁金涛 袁勇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14-219,共6页
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是未来火电技术的核心研究和发展方向,新型镍铁基高温合金HT650T(GH4650T)是650℃等级机组过热器、再热器用重要的候选材料,本研究将固溶态HT650T合金管材分别置于650℃和700℃进行0~10000 h的等温时效实验,分析了时... 高参数超超临界机组是未来火电技术的核心研究和发展方向,新型镍铁基高温合金HT650T(GH4650T)是650℃等级机组过热器、再热器用重要的候选材料,本研究将固溶态HT650T合金管材分别置于650℃和700℃进行0~10000 h的等温时效实验,分析了时效过程中合金强化相、晶内和晶界碳化物等微观组织以及室温冲击韧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时效过程中合金主要强化相γ′相的粗化受基体元素扩散控制,粗化动力学遵循Lifshitz-Slyozov-Wagner熟化规律。随时效时间的延长,晶界MX相的变化不明显,M_(23)C_(6)析出量增多且宽化,晶界碳化物在时效至10000 h仍保持不连续的形态,未发现有害相析出。室温冲击韧性的下降与晶界碳化物的粗化具有关联性,时效后期冲击韧性趋于稳定,表明HT650T具有良好的组织和性能稳定性,研究结果可为HT650T合金的工程应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基高温合金 长期时效 组织稳定性 冲击韧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色谱技术在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培 倪斌 +2 位作者 郑佳 高洪霞 魏丕伟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20,共7页
白酒是中国的国酒,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白酒酒体主要由乙醇、水以及微量风味物质构成,其中,风味物质的组成、含量对白酒香型区分和产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主要利用色谱技术检测白酒中微量风味物质。该文介绍了白酒色谱技术的... 白酒是中国的国酒,具有千年的历史传承。白酒酒体主要由乙醇、水以及微量风味物质构成,其中,风味物质的组成、含量对白酒香型区分和产品质量评价具有重要价值。目前,主要利用色谱技术检测白酒中微量风味物质。该文介绍了白酒色谱技术的发展历史,总结了白酒中挥发性风味化合物的前处理技术,综述了气相色谱(GC)、液相色谱(HPLC)及其联用技术原理及其在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后续选择色谱技术检测中国白酒风味物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味物质 气相色谱 液相色谱 色谱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tylistic Analysis on Online News Story Comments
14
作者 li pei 《海外英语》 2013年第21期301-304,共4页
This study examines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news story comments from major online news outlets and their possible ef f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With a corpus composed of 34 examples drawn from re... This study examines stylistic features of the news story comments from major online news outlets and their possible ef f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the English language.With a corpus composed of 34 examples drawn from renowned news sites such as The Washington Post,The Economist,Wall Street Journal,CNN and NBC,a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stylistic features and effects of the news story comments has been conducted for the purpose of discovering possible links between a poster’s linguistic behav ior and his thought process.The result shows that interrogative,noun phrase and verb phrase are commonly used in news story comments by virtue of their slightly ostentatious nature.Rhetorical devices such as metaphor,simile and parataxis are frequently employed among comments.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poster’s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his postings is also touched up on at the end of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YLISTIC FEATURES NEWS STORY COMMENTS STYLISTIC 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去雾中深度学习数据增强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苏欣宇 王涛 +6 位作者 诸葛杰 王华英 胡争胜 张小磊 李佩 苏群 董昭 《电光与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1-85,共5页
图像去雾是图像处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深度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图像清晰度,但训练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对应的真实雾匹配数据对,多采用合成雾作为数据集。现有合成雾多依赖于深度信息、大气散射系数等参数,针对由此作为数据集训练容易造... 图像去雾是图像处理领域中非常重要的问题。深度学习可以有效提高图像清晰度,但训练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对应的真实雾匹配数据对,多采用合成雾作为数据集。现有合成雾多依赖于深度信息、大气散射系数等参数,针对由此作为数据集训练容易造成颜色失真和去雾不彻底的问题,提出基于循环生成对抗网络(CycleGAN)合成雾方法。通过该网络进行不匹配数据对训练学习有雾图像的特征,然后赋予清晰图片真实雾特征并与其自身构成匹配数据对,最后再用此类数据集进行去雾训练。结果表明,这些数据集可以有效解决颜色失真和去雾不彻底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去雾 循环生成对抗网络 图像模糊 图像清晰度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乳酸菌消除不同特点酵母抽提物中酵母味分析 被引量:1
16
作者 仇帅 利佳炜 +3 位作者 马春蕾 李沛 陈雄 李欣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1,共8页
以风味物质和氨基酸为重点,对8种不同特征的酵母提取物(FG10、FM88、FM31、KU012、FIG12LS、F58、FIG03、KA02)进行基于乳酸乳球菌和乳酸链球菌混合生物转化体系(Lactococcus lactis and Streptococcus lactis biotransformation system... 以风味物质和氨基酸为重点,对8种不同特征的酵母提取物(FG10、FM88、FM31、KU012、FIG12LS、F58、FIG03、KA02)进行基于乳酸乳球菌和乳酸链球菌混合生物转化体系(Lactococcus lactis and Streptococcus lactis biotransformation system,LSBT)去除酵母风味的研究,并对该微生物转化体系的适应性和广泛性进行评价。5种酵母抽提物经转化后不再具有酵母味,而且FG10和FM88还具有发酵酱风味。没有吲哚的产生是LSBT成功的关键之一。同时,转化后的酵母抽提物中乳酸质量浓度不应低于10.00 g/L。原材料的差异在LSBT中起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原料中天冬氨酸的缺乏和苏氨酸的过量很可能是LSBT转化不成功的原因。总体而言,LSBT适用于大多数型号酵母提取物,但对于某些特定型号的酵母提取物(如F58、FIG03和KA02),还需要探索其他微生物组合技术或发酵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菌 酵母抽提物 适应性 生物转化 酵母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温下β⁃Ga_(2)O_(3)纳米柱的脆韧转变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佩 赵培丽 +6 位作者 胡捷 吴姗姗 黄瑞龙 王佳恒 郑赫 贾双凤 王建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17,共7页
β⁃Ga_(2)O_(3)的力学性能关系到相关电子器件的制造、封装以及应用,然而目前关于β⁃Ga_(2)O_(3)单晶的力学变形机制研究还相对匮乏。本文研究了(100)β⁃Ga_(2)O_(3)单晶在压应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发现其极易沿着(100)B面脆断,并计算得... β⁃Ga_(2)O_(3)的力学性能关系到相关电子器件的制造、封装以及应用,然而目前关于β⁃Ga_(2)O_(3)单晶的力学变形机制研究还相对匮乏。本文研究了(100)β⁃Ga_(2)O_(3)单晶在压应力作用下的力学行为,发现其极易沿着(100)B面脆断,并计算得到该材料的断裂应力范围为3141~6151 MPa。进一步揭示了不同长径比、不同直径对β⁃Ga_(2)O_(3)纳米柱力学变形行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长径比>2时,β⁃Ga_(2)O_(3)纳米柱在不同直径下均沿着(100)B面发生脆断;当长径比<2且直径<200 nm时,(100)β⁃Ga_(2)O_(3)发生脆性向塑性的转变,表现为先沿着(201)面发生滑移,之后沿着(100)B面断裂。最后,讨论了晶体学取向对于小尺寸β⁃Ga_(2)O_(3)塑性的影响,研究结果为理解β⁃Ga_(2)O_(3)的力学性能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 脆韧转变 力学研究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感知一体化感知目标移动性管理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培 曹亘 李福昌 《邮电设计技术》 2024年第7期18-22,共5页
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利用通信基站设备实现对感知目标进行探测和感知,在感知目标发生移动时还需要及时对感知节点进行重新选择以保证感知的连续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案,该方案利用人工智能与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相结... 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利用通信基站设备实现对感知目标进行探测和感知,在感知目标发生移动时还需要及时对感知节点进行重新选择以保证感知的连续性。提出了基于人工智能的通信感知一体化方案,该方案利用人工智能与通信感知一体化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对感知节点的选择,从而保证感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通信感知一体化 感知目标移动 感知节点选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固相支撑液液萃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测定尿液中10种双酚类化合物和5种对羟基苯甲酸酯
19
作者 薛钰凡 商婷 +4 位作者 崔君涛 赵灵娟 李佩 曾祥英 于志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827-836,共10页
尿液中双酚类化合物(BPs)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的浓度水平监测为考察其在人体内的暴露提供基础数据,是准确评估其健康风险的前提。本研究使用基于固相支撑液液萃取(SLE)原理的新型萃取柱,建立了新的BPs和PBs快速前处理技术,在... 尿液中双酚类化合物(BPs)和对羟基苯甲酸酯类化合物(PBs)的浓度水平监测为考察其在人体内的暴露提供基础数据,是准确评估其健康风险的前提。本研究使用基于固相支撑液液萃取(SLE)原理的新型萃取柱,建立了新的BPs和PBs快速前处理技术,在此基础上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同时测定人体尿液中10种BPs和5种PBs。尿样先酶解,然后经SLE柱富集,使用15 mL乙酸乙酯-正己烷(3∶7,v/v)混合溶液进行洗脱;通过引进水、甲醇和乙腈的三元流动相梯度洗脱系统,实现了15种目标化合物的准确定性和定量分析。在混合尿液基质中,低、中、高3个水平的加标回收率为843%~1198%;除双酚S外,其余14种化合物的基质效应均在20%以下,表明具有良好的回收率和较低的生物基质干扰。15种目标化合物在各自的线性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5;方法定量限为003~030μg/L;精密度测试结果显示,日内和日间连续进样仪器响应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84%和57%~146%,证明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重复性。该方法成功应用于10个普通人群尿样中10种BPs和5种PBs的测定。结果表明,检出率最高的化合物为MeP、EtP、PrP和BPA,其中值质量浓度分别为110、060、021和055μg/L,其余化合物检出率低于50%,这可能与化合物的生产使用量、生物可利用性以及在人体内的生物代谢能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相支撑液液萃取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双酚类化合物 对羟基苯甲酸酯 尿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对乙肝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效能对比分析
20
作者 王国英 宋彦莉 +2 位作者 刘超 李培 王敏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4期69-72,共4页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FT)对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效能对比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59例(A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31例(B组),两组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检查,获取患者病理纤维化程度分期;分... 目的 探讨瞬时弹性成像技术(fibrotouch,FT)对乙型肝炎及自身免疫性肝病诊断效能对比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乙型肝炎患者59例(A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31例(B组),两组均接受肝组织穿刺病理检查,获取患者病理纤维化程度分期;分别对两组进行FT检查,获得两组患者的肝硬度值(LSM),尝试分析患者LSM与病理纤维化分期的关联及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的肝细胞炎症程度、肝组织纤维化变化基本趋于一致,Pearson分析结果显示,炎症、纤维化程度呈正相关(P<0.05);两组无纤维化、轻中度、重度纤维化患者的肝硬度值呈上升趋势,病理分期越严重,LSM越大,且不同病理分期LS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599,321.819;均P<0.001);两组患者LSM:A组无纤维化、中轻度及重度纤维化患者LSM均低于B组,其中S0分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780;P=0.079);S1~S2、S3~S4分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52,6.392;P<0.001)。结论 FT为无创、定量评估肝病患者肝脏纤维化程度的有效方式,为临床诊治提供科学依据;肝纤维化程度越高则FT检查提示LSM越高;同一病理分期下,乙型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LSM存在差异;后续可尝试构建不同类型肝炎患者FT检查肝脏损伤程度参考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时弹性成像技术 乙型肝炎 病理纤维化分期 超声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