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气管道非饱和磁化应力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陈潇 辛佳兴 +4 位作者 苏政达 史徐武 何仁洋 刘畅 陈金忠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144,共8页
应力集中是在役油气管道损伤、失效的重要原因,为能源的输送安全埋下巨大隐患。为此,提出一种非饱和磁化管道应力检测新方法,分析了非饱和磁化油气管道应力检测机理,推导获得了应力检测等效磁路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探究了屏蔽层对应力... 应力集中是在役油气管道损伤、失效的重要原因,为能源的输送安全埋下巨大隐患。为此,提出一种非饱和磁化管道应力检测新方法,分析了非饱和磁化油气管道应力检测机理,推导获得了应力检测等效磁路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探究了屏蔽层对应力响应信号的影响规律,对X52管道钢试件在0~140 MPa范围内进行拉伸应力检测试验,验证了非饱和磁化检测探头对试件应力状态的感知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随磁屏蔽层长度增加,信号畸变度持续增加,但梯度值减小;随磁屏蔽层厚度增加,信号畸变度先增加后减小;拉伸应力与响应信号呈现负相关的线性变化趋势。研制的检测探头对应力状态感知的灵敏度达到18.48 mV/MPa。研究成果可为管道应力集中在线检测探头及装备研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应力检测 非饱和磁化 等效磁路 屏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合型倒谱理论的石化管道微泄漏点特征识别及实验研究
2
作者 郭岩宝 张敏 +2 位作者 何仁洋 林楠 王德国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6期845-852,共8页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多,能源运输里程数越来越长。在能源运输领域,石化管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石化管道的微小泄漏伴随流体内压的增加,会随时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影响整段管道和站场的安全生产。因此,管道安全性检测是... 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多,能源运输里程数越来越长。在能源运输领域,石化管道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其安全问题至关重要。石化管道的微小泄漏伴随流体内压的增加,会随时发生火灾等安全事故,影响整段管道和站场的安全生产。因此,管道安全性检测是必要可少的。在油气运输过程中,由于外负载增加、冲蚀等因素造成管道局部应力集中,管壁减薄,表面出现泄漏点,降低了管道安全性能。通过采用声检测装置建立管道微泄漏点安全检测,测试实验中采集多组泄漏数据,分别为Φ0 mm、Φ1 mm、Φ1.5 mm泄漏点等声信号。利用Matlab平台搭建处理声信号的数学模型,分析了声信号的时频域特征。在频域中,声信号出现了回声干扰、电磁干扰等问题。接着,采用倒谱方法分析了声信号频域特征,信号存在频域混叠问题,不同泄漏点的特征无法区分。最后,提出对数谱模型改进倒谱方法处理声信号。由于不同泄漏点具有不同分贝值和频率值等特征。借助分贝值和频率值特征有效地区分频谱混叠的声信号,并避免了频域分析中出现的电磁干扰和回声干扰问题。分析3组数据发现:管道泄漏的孔径与声检测信号的分贝值和频率值有较大影响。随着泄漏孔径的增加,管道检测声信号的分贝值越大,频率也越来越大。此外,管道在未泄漏状态下,由于检测装置内部的电磁干扰也会影响管道声检测信号。进而,以不同分贝值和频率值表征管道不同泄漏孔径,其分贝值分别为N_(dB0)=0.17dB,N_(dB1)=0.052 dB,N_(dB2)=0.24 dB;频率值分别为:f_(0)=603 Hz,f_(1)=1879 Hz,f_(2)=4049 Hz。总之,该方法在管道微泄漏领域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化管道 微泄漏 声信号 复合型倒谱 幅值对数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管道复合变形内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晓龙 陈金忠 +4 位作者 马义来 何仁洋 孟涛 辛佳兴 余红杰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52-158,共7页
变形检测技术对于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脉冲涡流测距原理及霍尔效应,研究了油气管道复合变形内检测技术,并试制了复合变形检测探头,设计出新型油气管道变形内检测器结构方案,可有效提高变形检测器环向检测精度。采... 变形检测技术对于保障油气管道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基于脉冲涡流测距原理及霍尔效应,研究了油气管道复合变形内检测技术,并试制了复合变形检测探头,设计出新型油气管道变形内检测器结构方案,可有效提高变形检测器环向检测精度。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提离值对复合磁场强度的影响规律,用搭建的脉冲涡流变形检测试验系统对脉冲涡流变形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求解路径下峰值时刻磁感应强度峰值与变形量成正比;线圈中心区域测量位置对磁感应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应优先将传感器检测元件布置于线圈中心区域;激励电压为0.6、0.7和0.8 V时涡流变形检测传感器对提离值检测效果更好。研究结果对于油气管道变形内检测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气管道 变形 复合检测 提离值 磁场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AMS的里程轮过环焊缝运动学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晓龙 陈金忠 +2 位作者 马义来 何仁洋 孟涛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118-123,共6页
环焊缝作为油气管道内部最常见的特征之一,对里程轮距离测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里程轮过环焊缝产生误差的原因,采用运动学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其过环焊缝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用里程轮的结构及其检测原理,建立... 环焊缝作为油气管道内部最常见的特征之一,对里程轮距离测量具有重要影响。为了研究里程轮过环焊缝产生误差的原因,采用运动学理论分析结合数值模拟的方式对其过环焊缝的运动过程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常用里程轮的结构及其检测原理,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基于ADAMS多体动力学软件对里程轮过环焊缝过程进行运动学仿真,以里程轮运动轨迹及角速度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不同运行速度下里程轮过环焊缝的运动过程。分析结果表明:里程轮过环焊缝运动轨迹受运动速度影响很大,速度越高,产生的里程测量误差具有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速度不同,引起滚轮与环焊缝的碰撞能量损失不同,进而造成滚轮角速度的变化规律也不相同;运行速度较低时,环焊缝摩擦力会对滚轮做正功,运行速度较高时,滚轮与环焊缝脱离产生空转现象,进而造成较大的里程测量误差。研究结果可为里程轮过环焊缝误差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对提高内检测器检测数据的定位精度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焊缝 里程轮 运动学 仿真 ADAMS 误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SA-BP神经网络的管道裂纹涡流识别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王长新 陈金忠 +3 位作者 辛佳兴 张雪伟 何仁洋 王德国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18-125,共8页
目前,管道裂纹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漏磁检测领域,针对管道裂纹涡流检测定量识别的研究较少。为此,基于SSA-BP神经网络对管道裂纹进行定量识别研究,运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尺寸裂纹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不同尺寸裂纹信号特征的变化... 目前,管道裂纹识别研究主要集中在漏磁检测领域,针对管道裂纹涡流检测定量识别的研究较少。为此,基于SSA-BP神经网络对管道裂纹进行定量识别研究,运用Maxwell有限元仿真软件对不同尺寸裂纹进行数值模拟,探究不同尺寸裂纹信号特征的变化规律,并搭建基于涡流检测技术的裂纹检测系统,验证了数值模拟的正确性;对试验及数值模拟的检测信号进行特征参数提取,采用SSA-BP神经网络对裂纹参数进行定量识别。研究结果表明:研制的涡流检测探头可实现对宽1 mm、深0.2 mm的裂纹有效检出;采用麻雀搜索算法优化的BP神经网络提高了神经网络的识别精度和运行速度;构建的SSA-BP神经网络管道裂纹识别模型较传统BP神经网络模型,深度、宽度最大相对误差分别减小56.7百分点和0.36百分点,深度、宽度最大绝对误差分别为0.05和0.0043 mm,能够有效实现对管道裂纹尺寸的定量识别。所得结果对油气管道裂纹定量识别技术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道裂纹 定量识别 SSA-BP神经网络 涡流检测 磁通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predicting and reducing solid particle erosion of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in a choke 被引量:4
6
作者 Li Guomei Wang Yueshe +3 位作者 he renyang Cao Xuewen Lin Changzhi Meng Tao 《Petroleum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1期91-97,共7页
Chok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downhole flow-control equipment. The particle erosion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considers particle-particle interac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simulate solid pa... Chokes ar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mponents of downhole flow-control equipment. The particle erosion mathematical model, which considers particle-particle interaction, was established and used to simulate solid particle movement as well as particle eros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in a choke. The corresponding erosion reduction approach by setting ribs on the inner wall of the choke was advanced. This mathematical model includes three parts: the flow field simulation of the continuous carrier fluid by an Eulerian approach, the particle interaction simulation using the discrete particle hard sphere model by a Lagrangian approach and calculation of erosion rate using semiempirical correla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particles accumulated in a narrow region from inlet to outlet of the choke and the dominating factor affecting particle motion is the fluid drag force. As a result, the optimization of rib geometrical parameters indicates that good anti-erosion performance can be achieved by four ribs, each of them with a height (H) of 3 mm and a width (B) of 5 mm equaling the interval between ribs (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lid-liquid two-phase flow discrete particle hard sphere model CHOKE erosion rate antieros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