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亚热带地区132份葡萄种质的白粉病抗性调查
1
作者 林玲 时晓芳 +5 位作者 韩佳宇 黄桂媛 冯启艳 张瑛 黄羽 郭荣荣 《果树资源学报》 2024年第4期30-35,共6页
【目的】开展不同葡萄种资源在南方湿热地区的白粉病抗性鉴定,了解各种质的抗性水平,筛选优良抗性种质,为南方湿热地区葡萄抗白粉病的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在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 【目的】开展不同葡萄种资源在南方湿热地区的白粉病抗性鉴定,了解各种质的抗性水平,筛选优良抗性种质,为南方湿热地区葡萄抗白粉病的种质创新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田间自然鉴定的方法,在葡萄白粉病发病盛期,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葡萄种质资源圃保存的9个种类132份葡萄种质资源的白粉病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并分析。【结果】白粉病抗性最强的是毛葡萄、河岸葡萄及刺葡萄,所调查的种质对白粉病的抗性均表现为高抗甚至部分免疫;调查的2份华东葡萄种质均表现为抗病;调查的1份绵毛葡萄种质表现为抗病;60.00%的美洲葡萄种质表现为免疫及高抗,40.00%表现为抗病;4份欧山杂种葡萄中有1份表现为高抗;66份欧美杂种种质中,抗病及以上的占比为56.06%;41份欧亚种种质中,仅4.88%表现为抗病,感病及高感的占比为95.12%。【结论】美洲种、河岸葡萄、毛葡萄、刺葡萄及部分欧美杂种对白粉病表现为高抗甚至免疫,可作为重要的白粉病抗病资源进一步加以研究利用,欧亚种葡萄对白粉病普遍表现为感病及高感,但仍有少量抗病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湿热地区 葡萄 白粉病 抗性 田间调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灵泉露天矿生态修复效果及驱动因素分析 被引量:4
2
作者 邹兰兰 冯启言 +3 位作者 郝明 孟庆俊 王立艳 秦东富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3-50,共8页
煤矿开采通常会破坏土壤、植被,从而造成生态损伤。目前,高寒地区露天矿的生态修复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针对高寒地区露天矿开展的生态修复效果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的研究较少。以灵泉露天矿为研究区,基于2009—2022年共11期Landsat影像,利... 煤矿开采通常会破坏土壤、植被,从而造成生态损伤。目前,高寒地区露天矿的生态修复工作尚处在起步阶段,针对高寒地区露天矿开展的生态修复效果及其驱动因素分析的研究较少。以灵泉露天矿为研究区,基于2009—2022年共11期Landsat影像,利用像元二分模型计算植被覆盖度,对矿区生态修复前后开展长时序植被覆盖动态监测,并进行生态修复效果和驱动因素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矿区近十年来的植被覆盖度总体呈上升趋势,2017年大面积修复以后上升趋势尤为显著。气温和降水量是导致高寒地区露天矿植被覆盖度发生波动性变化的关键自然因素,其中,降水量是影响植被覆盖度持续上升的主要自然因素。植被覆盖度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相辅相成,植被覆盖度上升的同时会使土壤肥力提升,土壤肥力提升后又会促进植被覆盖度的上升。人工修复是高寒地区露天矿生态修复的主要方式,是高寒地区露天矿植被覆盖度上升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多年来的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效果,同时可为高寒地区露天矿的生态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修复 高寒地区 像元二分模型 最小二乘法 植被覆盖度 灵泉露天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碱性基质法处理闭坑煤矿酸性矿井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向东 蔡洁莹 +1 位作者 冯启言 王锋利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60-165,共6页
贵州凯里鱼洞河区域多数关闭煤矿产生大量酸性矿山排水,造成严重水环境污染。为探讨石灰石和木屑构成的分散碱性基质系统处理闭坑煤矿酸性矿井水的效果,共进行50 d酸性矿井水处理模拟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不同... 贵州凯里鱼洞河区域多数关闭煤矿产生大量酸性矿山排水,造成严重水环境污染。为探讨石灰石和木屑构成的分散碱性基质系统处理闭坑煤矿酸性矿井水的效果,共进行50 d酸性矿井水处理模拟试验。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测定不同时间反应进出水中Fe、Al、Mn、Zn、Cd金属离子浓度,滴定法测定酸碱度,便携式测定仪测定pH、氧化还原电位ORP和温度等。结果表明,试验结束时,分散碱性基质处理柱可有效提高酸性矿井水的pH,使出水pH维持在6以上。随着时间推移,系统的反应区段不断下移,反应结束时,可有效释放碱度的区段已移至系统的最深层,此时对应Al、Fe、Zn各元素去除效率分别可达98.58%、51.51%、35.45%,但对Mn、Cd无明显去除效果。由反应柱中固体沉淀物的X射线衍射仪(XRD)矿物成分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微观形貌分析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EDX)微观化学成分分析可得,Fe^(2+)经过氧化后形成Fe^(3+),再通过水合或沉淀作用形成氢氧化铁,氢氧化铁不稳定导致一部分会转为其水解产物(针铁矿,纤铁矿等),一部分则会通过与SO_4^(2-)的络合作用形成纤铁矾等从溶液中去除。通过对不同深度下各金属离子矿物形式的饱和度计算可得,系统表层0~8 cm还可能存在Al的相关矿物沉淀,如羟矾石,一水软铝石,一水硬铝石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矿井水 关闭煤矿 分散碱性基质 水环境污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春光、宝光葡萄在广西南宁一年两收栽培表现及栽培要点 被引量:4
4
作者 林玲 时晓芳 +7 位作者 韩佳宇 曹雄军 张瑛 刘金标 程昌富 郭荣荣 冯启燕 李春燕 《中国南方果树》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45-147,152,共4页
为丰富广西葡萄栽培品种及调整产业结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引进了早熟葡萄品种春光、宝光,开展一年两收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在广西南宁地区的栽培性状、分析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春光、宝光葡萄在广西南宁综合... 为丰富广西葡萄栽培品种及调整产业结构,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葡萄与葡萄酒研究所引进了早熟葡萄品种春光、宝光,开展一年两收引种栽培试验,观察其在广西南宁地区的栽培性状、分析果实品质。结果表明:春光、宝光葡萄在广西南宁综合性状表现优良,为早熟品种,适合开展一年两收栽培,可进一步推广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光 宝光 早熟 一年两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焦化场地地下水优控污染物筛选 被引量:5
5
作者 张鑫 孟磊 +2 位作者 冯启言 赵颖 李磊 《中国矿业》 2022年第8期51-59,共9页
基于潜在危害指数的综合评分法是筛选地下水优控污染物的常用方法。对于污染场地而言,现有的综合评分法指标体系中存在个别指标筛选作用失效、未考虑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浓度超标等问题。本文从焦化场地污染特征出发,改进了综合评分法的指... 基于潜在危害指数的综合评分法是筛选地下水优控污染物的常用方法。对于污染场地而言,现有的综合评分法指标体系中存在个别指标筛选作用失效、未考虑环境介质中污染物浓度超标等问题。本文从焦化场地污染特征出发,改进了综合评分法的指标体系,对山西省7个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物进行了筛选。研究结果表明:地下水优控污染物包括萘、苯、甲苯、1,2二氯乙烷、苯酚、铜、镍、铅、镉、汞等10种。改进之后的筛选方法能够识别出排放量大、污染程度高、亟需进行管控的污染物。由于焦化企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成分复杂,目前开展的地下水调查所监测的污染物种类有限,导致筛选结果有所遗漏,建议开展地下水补充调查,进行地下水水质全分析,完善优控污染物清单,为焦化场地地下水污染防控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在危害指数 焦化场地 优控污染物 综合评分法 定量筛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洞河流域废弃煤矿矿井水对水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梁浩乾 冯启言 +2 位作者 周来 任虎俊 李曦滨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382-388,共7页
为了解鱼洞河流域废弃煤矿矿井水外排对水环境的影响,测定了河流水体及矿井水的pH值,SO42-及重金属(Fe,Mn,Cu,Cd,Pb,Zn)浓度和底泥中重金属(Fe,Mn,Cu,Cd,Pb,Zn)含量。结果表明:矿井水呈酸性,Fe,Mn,Zn超出当地矿井水排放标准。鱼洞河流... 为了解鱼洞河流域废弃煤矿矿井水外排对水环境的影响,测定了河流水体及矿井水的pH值,SO42-及重金属(Fe,Mn,Cu,Cd,Pb,Zn)浓度和底泥中重金属(Fe,Mn,Cu,Cd,Pb,Zn)含量。结果表明:矿井水呈酸性,Fe,Mn,Zn超出当地矿井水排放标准。鱼洞河流域中河流水体pH值,SO42-,Fe,Mn和Cd浓度超出地表水水源地相关标准限值,各河段上游水体及重安江水质较好,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结果为无污染,受矿井水排入的影响,各河段下游水体pH值,SO42-,Fe,Mn明显超标,评价结果为重度污染。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河流水体主要受矿井水及自然成因两方面影响。鱼洞河流域底泥中Cu,Mn未超出贵州省土壤背景值,而Fe,Cd,Pb,Zn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超标,地累积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鱼洞河流域河流底泥受Cd,Pb,Fe的轻微污染,矿井排水口底泥受Fe中度至强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洞河流域 矿井水 水环境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研究现状 被引量:20
7
作者 白晓龙 冯启言 +3 位作者 乔启成 李亚 李向东 孟庆俊 《印染助剂》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6-19,共4页
酸性染料中的偶氮染料、蒽醌染料等均属于难降解有机物,研发快速、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的处理方法是酸性染料废水处理的重点。阐述酸性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对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阐... 酸性染料中的偶氮染料、蒽醌染料等均属于难降解有机物,研发快速、高效、低成本、无污染的处理方法是酸性染料废水处理的重点。阐述酸性染料废水处理技术的现状与进展,对生物处理技术、物理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进行了归纳分析,并阐述了最新的研究动态,对3类处理技术在今后的研发方向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性染料 高级氧化技术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北省关闭煤矿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被引量:11
8
作者 顾一芳 冯启言 +1 位作者 孟磊 陈中山 《矿业安全与环保》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18-121,共4页
在对河北省主要的关闭煤矿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基础上,将关闭煤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要素和11个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关闭煤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采用改良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 在对河北省主要的关闭煤矿实地调查和遥感影像解译基础上,将关闭煤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划分为3个要素和11个指标,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建立了关闭煤矿的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模型,采用改良指数标度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评价结果显示,在118处较大规模的关闭煤矿中,36处煤矿地质环境影响程度为严重和较严重状态,82处为轻微和较轻状态。严重、较严重的煤矿主要分布在蔚县矿区、宣下矿区、邯郸矿区。地质环境问题主要影响因子为土地资源压占、含水层破坏、地面塌陷和地裂缝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北省 关闭煤矿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改进指数标度 层次分析法 模糊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陕西蒿坪石煤矿区重金属污染及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9
作者 崔雅红 崔炜 +3 位作者 孟庆俊 李文博 冯启言 周来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石煤矿区开采会引起矿区及周边土壤、水体重金属污染。对陕西蒿坪石煤矿石煤及周边土壤重金属Cd、Cr、Cu、Zn、Pb进行了测定,并对石煤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运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 石煤矿区开采会引起矿区及周边土壤、水体重金属污染。对陕西蒿坪石煤矿石煤及周边土壤重金属Cd、Cr、Cu、Zn、Pb进行了测定,并对石煤进行了浸出毒性试验,运用地累积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评价了矿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及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石煤中Cr、Cd、Zn含量高于中国煤和世界煤,而Pb和Cu含量与中国煤和世界煤接近。5种重金属元素浸出毒性虽然低于《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浓度限值,但均超过了《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安康蒿坪石煤矿区土壤Cd、Cu、Zn、Pb含量均超过陕西土壤背景值,矿区土壤重金属处于轻度污染水平,综合生态危害轻微。矿区土壤中Cd含量超过了《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中规定的风险筛选值,潜在生态风险较大,应防控该矿区土壤中Cd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煤矿 重金属污染 浸出毒性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沉积物中双酚类化合物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秋旭 冯启言 朱雪强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82-590,共9页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属于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生物累积性、持久性和雌激素活性,较低含量的双酚类化合物即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准确检测沉积物中的双酚类化合物,本工作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结合超高... 双酚类化合物(bisphenols)属于内分泌干扰物,具有生物累积性、持久性和雌激素活性,较低含量的双酚类化合物即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为了准确检测沉积物中的双酚类化合物,本工作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固相萃取净化结合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沉积物中双酚A(BPA)、双酚B(BPB)、双酚F(BPF)、双酚S(BPS)、双酚Z(BPZ)、双酚AF(BPAF)、双酚AP(BPAP)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方法。优化了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质谱参数,比较了在3组不同流动相条件下,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响应值、分离效果和色谱峰形状。沉积物样品使用加速溶剂萃取方法进行前处理,采用正交试验优化了萃取溶剂、萃取温度和循环次数。实验结果表明,采用Acquity UPLC BEH C_(18)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0.05%(v/v)氨水和乙腈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可以实现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快速分离;经正交试验优化后的萃取条件如下:萃取溶剂为乙腈,萃取温度为100℃,循环次数为3次。7种双酚类化合物在1.0~200μg/L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2))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0.3 ng/g。在3个加标水平(2.0、10、20 ng/g)下,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回收率为74.9%~102.8%,相对标准偏差为6.2%~10.3%(n=3)。应用该方法分析了骆马湖湖区及其入湖河流沉积物中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含量,结果表明:在骆马湖湖区沉积物中检测出BPA、BPB、BPF、BPS、BPAF,入湖河流沉积物中检测出BPA、BPF、BPS;其中BPA、BPF的检出率为100%,沉积物中BPA、BPF的含量分别为11.9~38.0 ng/g和11.0~27.3 ng/g。该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度和精密度较高,适用于沉积物中7种双酚类化合物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溶剂萃取 固相萃取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双酚类化合物 沉积物 正交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某城市内湖水质评价及污染成因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加强 范秀磊 +2 位作者 李昂 冯启言 杨成方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11期142-146,共5页
以城市内湖为代表的水体普遍存在氮磷营养盐超标现象,从而导致水体功能恶化、环境健康隐患,水体景观功能受到影响。基于2013年—2018年水质数据,分析了某城市内湖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并根据Spearman相关性原理,建立各湖区与整个湖区的相... 以城市内湖为代表的水体普遍存在氮磷营养盐超标现象,从而导致水体功能恶化、环境健康隐患,水体景观功能受到影响。基于2013年—2018年水质数据,分析了某城市内湖水质年际变化趋势,并根据Spearman相关性原理,建立各湖区与整个湖区的相关关系,采用内梅罗指数法和污染分担率法对湖区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基于2018年8月—2019年7月的水质数据,分析了湖区氮、磷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及污染成因,以期为湖区水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评价分析结果表明,西湖水质变化与整个湖区水质变化相关性最强,自2015年以来,湖区水质呈现污染加剧的变化趋势,其中,TP、TN在整个污染构成体系中污染最为严重。湖区氮、磷含量的季节性变化规律表明,TN浓度:平水期>丰水期>枯水期,总体相差不大;TP浓度:丰水期>平水期>枯水期,丰水期浓度明显高于平水期、枯水期;TN、TP年均值分别为1.87、0.083 mg/L,较高的氮、磷含量易导致湖区浮游植物在适宜条件下大量繁殖,富营养化风险加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梅罗指数 污染分担率 总氮 总磷 季节性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山酸性废水抑酸技术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10
12
作者 李文博 冯启言 +1 位作者 李泽 徐瑞皎 《中国矿业》 2021年第12期8-14,共7页
矿山开采及闭矿产生的酸性矿井水、固废堆场产生的酸性淋滤液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系统梳理与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矿山酸性废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阻氧覆盖、表面钝化、杀菌处理和微生物抑酸技术的方法... 矿山开采及闭矿产生的酸性矿井水、固废堆场产生的酸性淋滤液对矿山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系统梳理与总结相关研究成果对进一步推动矿山酸性废水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阻氧覆盖、表面钝化、杀菌处理和微生物抑酸技术的方法原理与应用,分析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抑制矿山废水酸化的方法主要包括物理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物理化学抑酸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从源头抑制矿山酸性废水的产生,但存在适用条件有限、二次污染风险、材料易失效等缺点;微生物抑酸技术主要是通过铁还原菌、硫酸盐还原菌、复合型厌氧生物膜等抑酸微生物抑制矿山酸性废水的产生,但大多处于研发阶段和试验阶段。本文基于金属硫化矿物微生物催化氧化产酸机理,提出利用"微生物间拮抗与竞争作用"筛选高效抑酸微生物,探索矿山酸性废水抑酸处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酸性废水 金属硫化矿物 抑酸处理技术 微生物抑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of soil erosion of land subsided by coal mining using RUSLE 被引量:13
13
作者 Meng Lei feng qiyan +1 位作者 Wu Kan Meng Qingju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in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2年第1期7-11,共5页
Based on a RUSLE model, we identified the key factors of the impact on soil erosion induced by coal min- ing subsidence. We designed a method for predicting/.S factors of a mining subsidence basin, using ana- lytical ... Based on a RUSLE model, we identified the key factors of the impact on soil erosion induced by coal min- ing subsidence. We designed a method for predicting/.S factors of a mining subsidence basin, using ana- lytical GIS spatial technology. Using the Huainan mining area as an example, we calculated the modulus of erosion, its volume and classified the grade of soil erosion for both the original area and the subsidence basi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aximum modulus of erosion and the volume of erosion of the subsi- dence basin without water logging would increase by 78% and 23% respectively compared with the ori- ginal situation. The edge of the subsidence basin, where the land subsidence was uneven, is subject to the greatest acceleration in soil erosion. In the situation of water logging after subsidence, the maximum modulus of erosion would decrease if the accumulated slope length were reduced. This maximum mod- ulus around the water logged area within the subsidence basin is equal to that without water logging, while the total volume of erosion decreases. Therefore, mining subsidence aggravates soil erosion espe- cially at the edge of basins where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SLE Coal mining subsidence Soil erosion Quantitative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曲面法优化煤层气压裂返排液处理参数研究
14
作者 孙悦 张宝军 +1 位作者 冯启言 袁涛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年第3期40-46,共7页
为了优化混凝工艺对返排阶段煤层气田产出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的去除效果,采用均匀设计-响应曲面法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以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pH三个因素为影响因素,CODCr、浊度去除效果和污泥产生量为响应值.利用DPS数据处... 为了优化混凝工艺对返排阶段煤层气田产出水中悬浮物及胶体物质的去除效果,采用均匀设计-响应曲面法进行了实验设计.实验以混凝剂投加量、助凝剂投加量、pH三个因素为影响因素,CODCr、浊度去除效果和污泥产生量为响应值.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对实验数据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混凝工艺处理压裂返排液的最优工艺条件为pH值为6.1,混凝剂投加量为1.69 g/L,助凝剂投加量为33.27 mg/L,此时,CODCr去除率、浊度去除率和污泥产率分别为72.5%,93.3%,37.5%.通过模型验证,证实了均匀设计-响应曲面法用于优化混凝工艺处理返排阶段煤层气田产出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匀设计-响应曲面 压裂返排液 混凝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育人路径探索 被引量:3
15
作者 冯启晏 邓琬珺 《成才之路》 2023年第29期1-4,共4页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当前各高校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专创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类技术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专创... 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是当前各高校需思考的重要问题。专创融合背景下的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教育,对培养高素质的艺术设计类技术技能型人才意义重大。“专创融合”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实现学术研究和实践能力的全面提升。针对当前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专创融合”中存在的育人意识不强、课程体系不完善、师资力量薄弱、平台加载后劲不足等问题,高职院校可以从育人意识、师资力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体系、校企合作、理实融合等角度入手,探索专创融合背景下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育人路径,提高艺术设计类人才培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专创融合 高职 艺术设计专业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典型涉煤产业集聚区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与分级预测
16
作者 周来 刘延卓 +4 位作者 亓增刚 王磊 孟磊 冯启言 戎艳青 《煤炭科学技术》 2025年第2期396-406,共11页
涉煤产业集聚区污染源数量大且分布集中,容易诱发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保护该类地区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某涉煤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采用DRASTIC与PLEIK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孔隙水含水层与岩溶水含水层脆弱性... 涉煤产业集聚区污染源数量大且分布集中,容易诱发地下水污染,开展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对保护该类地区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以山西省某涉煤产业集聚区为研究区,采用DRASTIC与PLEIK模型分别对研究区孔隙水含水层与岩溶水含水层脆弱性进行评价,使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PLEIK模型中各指标权重,并综合污染源荷载与地下水脆弱性来表征研究区地下水污染风险。同时结合研究区地下水采样点水质等级,利用随机森林(RF)分类算法构建地下水污染风险分级预测方法,与叠置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1)研究区内污染源荷载较高,高污染源荷载区占比约为26.73%,这与涉煤产业污染源分布较为集中的特点有关,在量化污染源荷载时,多个污染源叠加效应明显;(2)研究区地下水综合脆弱性以中等级为主,中等脆弱性区占比约为82.59%,孔隙水含水层高脆弱区主要位于研究区东部与东南部山前平原地带,岩溶水含水层高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汾河以北岩溶裸露区;(3)基于叠置指数法所计算出的研究区地下水低、中、高污染风险区面积占比分别为3.55%、59.67%、36.77%,与实际取样点水质等级的一致率为75%;(4)使用RF预测的地下水污染风险以低风险为主,其分级结果与实际取样点水质的一致率为97.7%,较叠置指数法计算出的结果准确性提高了约22.7%。评价结果以期为研究区地下水污染管控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污染风险评价 脆弱性评价 污染源荷载评价 分级预测 涉煤产业集聚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