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治疗下腰痛 被引量:35
1
作者 陈远明 王建 +3 位作者 周跃 陈锋 周先明 黄民锋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84-187,共4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下腰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1月~2009年12月采用PELD治疗下腰痛患者79例,其中普通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合并轻度椎间孔狭窄44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盘源性... 目的探讨经皮椎间孔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LD)治疗下腰痛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8年11月~2009年12月采用PELD治疗下腰痛患者79例,其中普通腰椎间盘突出症67例(合并轻度椎间孔狭窄44例),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6例,盘源性腰痛6例,所有椎间盘突出的均为包容型。于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进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末次随访时按改良Macnab标准及患者满意度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手术时间30~100 min,平均50 min;术后住院时间2~30 d,平均5.6 d。无手术并发症及转为其他手术方式。随访12~25个月,平均19.3个月。术前、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残余疼痛评分(VAS)分别是(8.75±0.25)、(4.12±0.51)、(3.86±0.43)分(P<0.05),1例患者末次随访时疼痛较术前加重。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70.9%,患者满意率63.3%。结论 PELD治疗下腰痛安全且近期效果良好,恰当的病例选择非常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腰痛 经皮 椎间孔镜 椎间盘切除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椎间孔经皮内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被引量:40
2
作者 黄保华 陈远明 +4 位作者 周先明 黄民锋 陈锋 温永福 万健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20-823,832,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经皮内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4年6月我科对3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椎间孔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采用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目的探讨经椎间孔经皮内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早期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2014年6月我科对32例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经椎间孔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采用腰腿痛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和改良Mac Nab疗效标准评定评价早期疗效。结果 32例术后随访12~26个月,术前腰痛VAS(7.2±2.1)分,术后3个月(2.9±1.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q=14.325,P〈0.05),术后1年(2.3±1.0)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1.999,P〉0.05);改善率(75.8±12.4)%。术前腿痛VAS评分中位数9.1分(4.1~9.9分),术后3个月中位数2.4分(1.5~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937,P=0.000),术后1年中位数2.1分(1.2~3.0分),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609,P=0.108);改善率(72.1±10.2)%。ODI术前55.4±10.2,术后3个月22.6±6.2,术后1年8.5±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5.90,P=0.000);改善率(86.8±10.2)%。改良Mac Nab疗效评定标准:优14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1.2%(26/32)。结论经椎间孔经皮内镜治疗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腰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孔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椎体后缘离断症 被引量:13
3
作者 袁振超 黄保华 +2 位作者 黄民锋 陈远明 周先明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503-506,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效果。方法 2006年~2009年在共收治腰椎椎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1~61岁,平均34.7岁,对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引起单侧神经根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和滑脱的病... 目的探讨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效果。方法 2006年~2009年在共收治腰椎椎椎体后缘离断患者32例。男23例,女9例;年龄21~61岁,平均34.7岁,对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引起单侧神经根症状,不伴有椎管狭窄和滑脱的病例,采用显微椎间盘镜下对神经根管进行精确减压,将卡压神经根的骨块清除,彻底减压,应用腰椎JOA评分及ODI评分系统评价近期疗效。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8个月,JOA评分术前为(12.39±2.48)分,术后3个月为(23.62±3.94)分,末次随访时为(28.46±4.12)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ODI评分术前为(46.82±12.05)分,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分别为(24.21±8.93)和(12.36±6.7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末次随访时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效果,优19例,良11例,可2例。优良率为94.8%。结论显微椎间盘镜下精确减压法治疗腰椎椎体后缘离断症的治疗效果满意。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且不破坏脊柱的生物力学结构是一种新型的手术选择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椎体后缘离断 显微内镜 减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操纵稳定性的双横臂扭杆独立悬架多目标遗传优化设计 被引量:3
4
作者 陈黎卿 黄民锋 +1 位作者 王继先 郑泉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103-1106,共4页
文章针对双横臂独立扭杆弹簧悬架的特点,运用多体动力学的理论建立了某商务车独立悬架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开发了多目标的优化程序,通过ADAMS/Solver和外部程序的接口文件实现了数据传输。将仿真结果与优化前得到... 文章针对双横臂独立扭杆弹簧悬架的特点,运用多体动力学的理论建立了某商务车独立悬架的运动学数学模型和仿真模型,基于遗传算法开发了多目标的优化程序,通过ADAMS/Solver和外部程序的接口文件实现了数据传输。将仿真结果与优化前得到的仿真结果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优化后的仿真结果有效地改善了悬架的性能,同时也说明了该方法和传统的优化设计方法相比,这种方法提高了精度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横臂独立悬架 遗传算法 模型 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创可视化下技术在经皮胸腰椎椎体病变穿刺活检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黄保华 陈远明 +1 位作者 周先明 黄民锋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15-1219,共5页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工作通道可视下穿刺活检在胸腰椎椎体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该院行病变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28例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年龄19~78岁,平均56.4岁;男16例,女12例。术前均行脊柱X... 目的 探讨椎间孔镜工作通道可视下穿刺活检在胸腰椎椎体病变的临床应用。方法 对2012年12月-2014年4月在该院行病变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的28例胸腰椎椎体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年龄19~78岁,平均56.4岁;男16例,女12例。术前均行脊柱X线片、CT和MRI检查,为单椎体或者相邻椎间盘病变,提示椎体骨质不同程度破坏。其中,胸椎4例(T112例,L122例),腰椎24例(L13例,L24例,L35例,L45例,L57例),均在局麻下行C臂引导下辅助椎间孔镜成像系统穿刺活检术,工作通道下穿刺取出病变组织并病理检查。统计穿刺成功率,同时比较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的符合情况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穿刺活检病理诊断恶性肿瘤13例,良性肿瘤3例,炎性病变11例,正常组织1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为96.4%。2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一致,诊断符合率为92.3%;1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正常组织,术后病理诊断为非特异性炎症1例。1例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为炎性肉芽组织,术后病理诊断为骨的嗜酸性肉芽肿。胸11椎体活检术后患者出现肋间神经刺痛,随访未见肿瘤种植等并发症。结论 微创可视化下穿刺活检术在胸腰椎椎体病变穿刺活检中能够在可视下取得较为充足的标本量,活检病理诊断阳性率及穿刺活检病理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均较高,是一种诊断和治疗为一体的微创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体 穿刺 活检 微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腰椎间盘突出症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意义 被引量:16
6
作者 许建文 韦贵康 +2 位作者 李桂文 廖康兴 黄民锋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60-61,共2页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 [方法 ]对 6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 6 3例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 (高切、中切及低切 )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 K值、血浆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及湿重等血液流变...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血液流变学的相关性。 [方法 ]对 6 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及 6 3例健康成年人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 (高切、中切及低切 )粘度、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 K值、血浆纤维蛋白原、体外血栓长度及湿重等血液流变学 9项指标检测并分析。 [结果 ]6 0例患者的红细胞比积、全血比 (高切、中切及低切 )粘度、体外血栓长度及湿重高于健康组 (P<0 .0 5或 P<0 .0 1)。 [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血液呈粘稠倾向 ,其病因及疗效可能与血液流变性相关 ,临床上注意血液稀释状态有助于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血流流变学 退行性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水泥外渗的原因及处理 被引量:12
7
作者 何元诚 薛东方 +1 位作者 黄民锋 袁振超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2年第1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水泥外渗原因及防范方法。[方法]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其中渗入椎管内1例,椎体侧方1例,穿刺部位软组织3例,椎旁静...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骨水泥外渗原因及防范方法。[方法]对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4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渗,其中渗入椎管内1例,椎体侧方1例,穿刺部位软组织3例,椎旁静脉1例。1例出现下肢神经症状,术后短期内恢复效果不理想。[结论]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避免骨水泥渗漏的措施包括术前确认椎体后缘是否完整,注意穿刺技术、操作程序、注入骨水泥的量和粘稠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术 骨水泥 并发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两种综合治疗方案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3 位作者 黄民锋 莫小汕 韦贵康 李智斐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9年第1期14-17,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无神经损伤沿腰椎骨折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种常用非手术疗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4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溪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及西... [目的]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无神经损伤沿腰椎骨折患者相关指标的影响,比较两种常用非手术疗法的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研究方法,将140例无神经损伤胸腰椎骨折患者分溪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给予中医综合治疗及西医非手术疗法为主综合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症状、影像学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等。[结果]130例获随访并临床资料完整,随访时间24--48个月,中医综合治疗方案能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伤椎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案有效发挥中医药辩证治疗骨折的作用,保持脊柱动静平衡,具有提高临床疗效、减少并发症、安全等优势,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腰椎骨折 规范化 非手术疗法 中医药疗法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eta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向鹏 杨柳 +1 位作者 贾经汉 黄民锋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119-122,共4页
[目的]比较国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11)、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维普期刊网关于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或者非随... [目的]比较国内应用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998/2011)、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及维普期刊网关于后路椎间盘镜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随机或者非随机对照研究。其中,试验组行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对照组行后路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疗效及差异评价指标以比值比、加权均数差和95%可信区间(CI)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Review Manager 4.2软件。[结果]最终纳入国内7篇文献,随机3篇,非随机4篇,质量等级均为C级。Meta分析结果显示:后路椎间盘镜组与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的优良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16),表明在后路椎间盘镜和开放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RCT中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开放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相比,后路椎间盘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达到同样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路椎间盘镜 椎板开窗髓核摘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MR椎管水成像形态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许建文 钟远鸣 +4 位作者 羽洪文 周宾宾 贺启荣 黄民锋 张家立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2期1-3,共3页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形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MRM检查并观测其形态,分析形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M形态呈现多种表现,腹面缺损程度与腰椎间盘向椎... [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磁共振脊髓造影(MRM)形态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对11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MRM检查并观测其形态,分析形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M形态呈现多种表现,腹面缺损程度与腰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严重程度相关(P<0.01),但充盈缺损程度与疼痛程度相关不显著(P>0.05)。[结论]MRM检查安全、无X线损伤,是常规MRI的有效补充,可为腰椎间盘突出症治疗方法的选择提供较好的“造影”图像和更多的空间结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MRM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筋骨伤胶囊对腰神经根受压模型大鼠神经功能和血液流变学影响实验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许建文 陈锋 +1 位作者 苏洁寒 黄民锋 《广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4-16,共3页
关键词 @筋骨伤胶囊 血液流变学 神经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26例治疗体会
12
作者 袁振超 潘汉升 +3 位作者 陈远明 陈锋 黄民锋 刘万祥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年第2期60-61,共2页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截骨方法及其相关问题。[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26例,根据X片选用不同的截骨方法进行畸形矫形手术治疗,测量术前和术后颌眉角和Cobb′s角度。[结果]26例病例中术后无感染、死亡发生;术...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截骨方法及其相关问题。[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26例,根据X片选用不同的截骨方法进行畸形矫形手术治疗,测量术前和术后颌眉角和Cobb′s角度。[结果]26例病例中术后无感染、死亡发生;术中硬脊膜破裂1例,术后下肢短暂性麻木2例,有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早期松动。Cobb′s角度由术前50±14.3°矫正至术后26±10.6°;平均颌眉角由术前54±15.8°矫正至术后15°±8.6°,双目视野、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也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选择合适截骨方式,精确的截骨角度,术中止血及神经根、脊髓保护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后凸畸形 矫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双通道双根线固定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疗效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吴国林 赵胜春 +4 位作者 陈红卫 季向荣 陈超丽 朱江龙 黄民锋 《中国骨伤》 CAS 2018年第7期621-626,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双通道双根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对21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双通道双根线固定,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45岁,平均29.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6 d,平均3....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双通道双根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对21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行关节镜下双通道双根线固定,其中男16例,女5例;年龄17~45岁,平均29.6岁;受伤至手术时间3~6 d,平均3.6 d。所有病例行关节镜探查,骨折复位,双通道双根线固定。术后3、6个月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评定膝关节功能,并通过X线片检查随访患者骨折愈合及复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7~23个月,平均12.8个月。术后所有患者骨折骨性愈合,膝关节活动度恢复良好,膝关节活动范围0°~130°,无患肢功能障碍。患者术后3、6个月的Lysholm膝关节评分分别为93.52±7.10,95.95±6.34。结论:关节镜下应用双通道双根线治疗胫骨髁间棘骨折,操作简便,疗效可靠,可为胫骨髁间棘骨折提供一种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骨折 双根线 关节镜 双通道 骨折固定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Workbench的分动器壳体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黄民锋 王钰明 +1 位作者 刘恒 赵浩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11年第2期20-22,27,共4页
以某SUV分动器壳体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对其进行了应力和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动器壳体连接处螺栓孔应力较大。提出了加大加厚连接螺栓孔处壳体的改进方案,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得壳体应力... 以某SUV分动器壳体为研究对象,在进行受力分析基础上,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对其进行了应力和应变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动器壳体连接处螺栓孔应力较大。提出了加大加厚连接螺栓孔处壳体的改进方案,得出了满意的结果,使得壳体应力分布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动器壳体 有限元分析 Workbench软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