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频语义编码:现状、挑战与展望
1
作者 令潇越 鲁国 张文军 《移动通信》 2025年第1期109-113,129,共6页
语义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范式,通过直接传递信息的语义内涵提升通信效率,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也被称为面向任务的通信。视频语义编码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此,回顾了视频语义编码领域的研究进展,将现有方法分... 语义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范式,通过直接传递信息的语义内涵提升通信效率,满足多样化的应用需求,也被称为面向任务的通信。视频语义编码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基于此,回顾了视频语义编码领域的研究进展,将现有方法分为两类:深度学习驱动的编码框架和传统与智能协同编码框架。首先,介绍了深度学习驱动的编码框架,包括特征流编码、视频流编码和人机协同编码三种技术路线。这些方法依赖于全神经网络,通过端到端优化提升性能,但其高计算资源需求限制了实际部署。接着,探讨了传统与智能协同编码框架。该框架结合传统编码与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提升了系统的性能与灵活性。最后,总结了视频语义编码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通信 视频编码 机器视觉任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支架植入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鲁国 黄兆栋 曹爱梅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4期93-94,共2页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行MMSE、MOCA量表评分及颈内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颈内动脉... 目的观察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对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对26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分别于术前及术后1、3个月行MMSE、MOCA量表评分及颈内动脉超声检查。结果患者均成功植入支架,无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颈内动脉血流速度增加,MMSE、MOCA评分增加。结论支架植入术可提高颈内动脉患者的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狭窄 颈内动脉支架植入术 血管超声 认知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缺血对AD模型大鼠脑组织Aβ1-40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鲁国 宿少华 +2 位作者 曲立新 张振岭 王秀芳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1期35-36,共2页
目的探讨脑缺血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AD组)、脑缺血组(CI组)、AD脑缺血组(AD+CI组),每组10只。AD组、AD+CI组行AD造模,其后CI组、AD+CI组行脑缺氧造模。分别于实验前、AD造模后14、2... 目的探讨脑缺血与阿尔茨海默病(AD)的相关性。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AD模型组(AD组)、脑缺血组(CI组)、AD脑缺血组(AD+CI组),每组10只。AD组、AD+CI组行AD造模,其后CI组、AD+CI组行脑缺氧造模。分别于实验前、AD造模后14、21d(即脑缺血后1周)行学习记忆功能测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脑组织β-淀粉样肽(Aβ1-40)阳性细胞数。结果AD+CI组在21d时学习记忆功能较假手术组、CI组、AD组明显下降;脑内Aβ1-40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结论脑缺血可加重AD病情,其可能机制为增加Aβ的神经毒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缺血性脑病 Β-淀粉样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ransformer的深度条件视频压缩 被引量:1
4
作者 鲁国 钟天雄 耿晶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42-448,共7页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压缩技术主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且采用运动补偿-残差编码的架构,由于常见的CNN只能利用局部的相关性,以及预测残差本身的稀疏特性,难以取得最优压缩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条件视频压... 近年来,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压缩技术主要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且采用运动补偿-残差编码的架构,由于常见的CNN只能利用局部的相关性,以及预测残差本身的稀疏特性,难以取得最优压缩性能。因此,提出一种基于Transformer架构的条件视频压缩算法,以实现更优的压缩效果。所提算法基于前后帧之间的运动信息,利用可形变卷积得到对应的预测帧特征;将预测帧特征作为条件信息,对原始输入帧特征进行条件编码,避免了直接编码稀疏的残差信号;利用特征间的非局部相关性,提出一个基于Transformer的深度条件视频压缩编码算法,用来实现运动信息编码和条件编码,进一步提升压缩编码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所提算法在HEVC、UVG数据集上均超越了当前主流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视频压缩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压缩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压缩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老年人脑血管病血清糖基化终产物和β淀粉样蛋白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4
5
作者 闫福岭 韩国玲 +3 位作者 王雅琼 鲁国 张洁 管学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13-115,共3页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集60岁以上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CI组,29例)和脑出血(intracerebr...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osylation end products,AGEs)和β淀粉样蛋白(-βamyloid protein,Aβ)对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发病的影响。方法采集60岁以上脑梗死(cerebral infarction,CI)患者(CI组,29例)和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ICH)患者(ICH组,18例)血清标本,应用免疫竞争饱和法测定AGEs,用放射免疫分析非平衡法检测Aβ,同时与年龄匹配对照组30例比较。结果CI组患者AGEs(13.55±1.00)mg/L,Aβ(1.43±0.24)μg/L;ICH组AGEs(12.45±1.03)mg/L,Aβ(1.42±0.13)μg/L;对照组AGEs(9.94±1.24)mg/L,Aβ(1.02±0.13)μg/L。CI组和ICH组两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I组AGEs显著高于ICH组(P<0.05),而CI组与ICH组Aβ比较则无明显差异。结论高浓度的AGEs和Aβ可能与老年人急性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脑出血 糖基化终产物 高级 淀粉样Β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托伐他汀在TIA二级预防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玉华 鲁国 邓立霞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24-125,共2页
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他汀组)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二级预防,结果显示他汀组再发TIA、非致死性脑梗死、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6.52%、2.17%、10.8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单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的24.44%、17.78... 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他汀组)进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二级预防,结果显示他汀组再发TIA、非致死性脑梗死、主要终点发生率分别为6.52%、2.17%、10.8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单用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的24.44%、17.78%、46.67%(P均<0.05),死亡率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认为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和小剂量肠溶阿司匹林可明显减少脑卒中的复发率,降低1 a内缺血性脑血管事件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二级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资阳地区张扭断裂三维构造模型、构造演化与油气地质意义
7
作者 田方磊 郭彤楼 +6 位作者 何登发 顾战宇 孟宪武 汪仁富 王莹 张伟康 鲁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26-540,共15页
基于钻井和地震数据,通过平面-剖面构造解析、三维断层构造建模、垂向断距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对四川盆地资阳地区张扭(走滑)断裂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阳三维地震工区张扭断裂系统由北东走向、伸展变形主导的F_(Ⅰ)19和F_(Ⅰ)20断... 基于钻井和地震数据,通过平面-剖面构造解析、三维断层构造建模、垂向断距分析及平衡剖面恢复,对四川盆地资阳地区张扭(走滑)断裂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资阳三维地震工区张扭断裂系统由北东走向、伸展变形主导的F_(Ⅰ)19和F_(Ⅰ)20断裂带以及北西走向、右旋剪切变形的3组雁列正断层构成。其中,F_(Ⅰ)19、F_(Ⅰ)20断裂带贯穿新元古界—中下三叠统嘉陵江组,表现出“S”形丝带状的三维结构,在二叠系沉积前及早三叠世至少经历两期构造叠加改造;北西向的3组雁列正断层由两两成对、倾向相反、部分左阶排列的小型正断层构成,在二叠系沉积前基本定型,对F_(Ⅰ)19断裂带向东的生长和扩展造成限制。F_(Ⅰ)19、F_(Ⅰ)20断裂带自深往浅沟通多套烃源岩和储层,断层活动时间与生烃高峰期匹配良好;在F_(Ⅰ)19、F_(Ⅰ)20断裂带两侧的局部低幅背斜带上,若叠加发育寒武系—三叠系有利沉积相带和储层,则该区有望成为天然气聚集有利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扭(走滑)断裂 三维构造模型 构造演化 油气地质意义 资阳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川盆地中部潼南负向构造的构造属性、演化过程与油气地质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田方磊 巫芙蓉 +6 位作者 何登发 赵小辉 刘欢 张巧依 乐锦波 陈静昱 鲁国 《石油勘探与开发》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75-989,共15页
为揭示四川盆地中部潼南次级负向构造对高石梯—磨溪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和影响方式,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综合构造解析,运用平衡剖面恢复、面积-深度应变(ADS)分析和构造几何学正演数值模拟等系列定性-定量方法,对... 为揭示四川盆地中部潼南次级负向构造对高石梯—磨溪地区构造格局和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作用和影响方式,通过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综合构造解析,运用平衡剖面恢复、面积-深度应变(ADS)分析和构造几何学正演数值模拟等系列定性-定量方法,对潼南负向构造的变形特征、构造属性和形成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研究表明:①潼南负向构造以二叠系/前二叠系不整合面为界,上、下层系构造分层差异变形。其经历了震旦系灯影组沉积前后至二叠系沉积前伸展凹陷活动阶段和侏罗系沉积后挤压向斜变形阶段的构造叠加改造。伸展凹陷活动受控于深部先存正断层的多期三角剪切变形,主凹陷幕发生在晚元古代末—灯影组1-2段沉积期、下寒武统龙王庙组沉积期—中晚寒武世—奥陶系沉积后。②潼南负向构造的多阶段形成演化过程控制着该地区与高石梯、磨溪—龙女寺构造高带之间油气的运移、调整以及现今气、水的差异分布。③残存于潼南负向构造区,顶部被二叠系/前二叠系不整合面强烈削截的奥陶系具备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储集层形成的基本条件,是值得关注的油气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属性 构造演化 震旦系灯影组 油气 负向构造 高石梯—磨溪地区 四川盆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视频压缩技术
9
作者 李江川 鲁国 《广播电视网络》 2024年第S2期21-24,共4页
本文系统梳理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视频压缩技术的进展,对基于残差编码的视频压缩、基于条件编码的视频压缩、基于隐式神经表达的视频压缩以及视频压缩后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性介绍,同时分析了端到端视频压缩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 本文系统梳理了基于深度学习的端到端视频压缩技术的进展,对基于残差编码的视频压缩、基于条件编码的视频压缩、基于隐式神经表达的视频压缩以及视频压缩后处理方法进行了综述性介绍,同时分析了端到端视频压缩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神经网络 视频压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