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骆海朋 唐颂 +5 位作者 陈怡文 任秀 余文 高飞 项新华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4期1473-1478,共6页
目的研制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分型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5瓶,其中3瓶阳性,2瓶阴性。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沙门氏菌,3件阳性样品分别含有不同的血清型沙... 目的研制沙门氏菌分离培养及血清分型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5瓶,其中3瓶阳性,2瓶阴性。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沙门氏菌,3件阳性样品分别含有不同的血清型沙门氏菌。为防止数据串通,将参试实验室随机分成5组,每组实验室获得的质控样组合不同。为进行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评价,随机抽取冻干质控样品20瓶,参照本次能力验证推荐的GB 4789.4-2010对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阳性样品至少检出1种血清型沙门氏菌,阴性对照样品应不得检出沙门氏菌。将沙门氏菌能力验证样品分别在-30、4、25和37℃下储藏28 d监测其储藏稳定性。结果沙门氏菌的质控样在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能满足质控样使用的要求。在166家实验室反馈结果中,123家结果评定为满意,占74.1%;28家结果为不满意,占16.9%;15家结果评定为可疑,占9.0%。结论沙门氏菌的能力验证样品可以满足此次能力验证的需求,本次能力验证可以真实的反应参试单位的检测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力验证 沙门氏菌 分离培养 血清分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研制 被引量:11
2
作者 骆海朋 瞿洪仁 +7 位作者 申静云 任秀 陈怡文 谢冠东 余文 刘娜 丁宏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54-59,共6页
目的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对使用菌株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质谱特征进行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03 CFU/样品的菌... 目的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用于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方法对使用菌株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质谱特征进行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03 CFU/样品的菌球。参照CNAS-GL2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对20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2、37℃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5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使用20件婴儿配方乳粉作为基质对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的使用效果进行确认。结果阪崎克罗诺杆菌(45403)生化鉴定结果、16SrRNA序列的NCBIGenebank比对结果、质谱鉴定结果均为阪崎克罗诺杆菌(Cronobacter sakazakii)。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均匀性检验, F=1.067, P=0.442,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于-20℃保藏170 d,于25、37℃保藏14d后,样品仍然稳定。经5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含量均为103 CFU/样品。20件婴儿配方乳粉作为基质加入阪崎克罗诺杆菌标准物质进行检验,均可以检出。结论阪崎克罗诺杆菌(CMCC45403)的生化特征、16SrRNA序列分析、蛋白飞行质谱特征均符合克罗诺杆菌属的典型特征。均匀性、储藏稳定性、运输稳定性及适用性的验证实验结果均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标准物质 克罗诺杆菌属 阪崎肠杆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诺如病毒检验用大肠杆菌噬菌体MS2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2
3
作者 骆海朋 瞿洪仁 +6 位作者 任秀 陈怡文 白继超 余文 刘娜 李景云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88-6794,共7页
目的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大肠杆菌噬菌体MS2标准物质,用于诺如病毒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对大肠杆菌噬菌体MS2(CMCCPh001)进行分子生物学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成微球状标准物质,并进行均匀性、长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检... 目的制备均匀性和稳定性符合要求的大肠杆菌噬菌体MS2标准物质,用于诺如病毒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对大肠杆菌噬菌体MS2(CMCCPh001)进行分子生物学确认。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成微球状标准物质,并进行均匀性、长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检验。以牡蛎等5种样品作为基质,对使用效果进行确认。结果制备的样品呈球形、白色、大小均一,其均匀性符合要求,经-20℃12个月长期储存,样品稳定,经4℃28 d以及37℃5 d的短期储存,样品稳定。阈值循环数(threshold cycle,Cq)值与均匀性检平均值差异不大。牡蛎等5种样品使用效果确认实验表明,该标准物质可以作为食品诺如病毒检验过程质量控制使用。结论大肠杆菌噬菌体MS2(CMCCPh001)分子水平鉴定结果符合大肠杆菌噬菌体MS2特征。均匀性、长期稳定性、短期稳定性及适用性实验结果符合作为诺如病毒检验过程质量控制标准物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如病毒 微生物标准物质 大肠杆菌噬菌体MS2 冷冻干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6S rRNA基因序列、生化鉴定、质谱3类方法鉴定常见微生物的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4
作者 刘娜 赵琳娜 +6 位作者 张伟 骆海朋 谢冠东 陈怡文 余文 任秀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0-64,共5页
目的比较16SrRNA基因序列、生化鉴定、质谱鉴定3类实验方法分析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结果的异同。方法挑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各50株,分别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VITEK COMPACT 2生化... 目的比较16SrRNA基因序列、生化鉴定、质谱鉴定3类实验方法分析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的鉴定结果的异同。方法挑选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孢杆菌各50株,分别进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定、VITEK COMPACT 2生化鉴定、质谱鉴定3类实验,并比较3类实验的鉴定结果。结果 3类实验方法对大部分沙门氏菌鉴定在属水平,生化鉴定方法对少数血清型鉴定到种水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鉴定到种水平; 16SrRNA基因序列、生化方法对蜡样芽孢杆菌鉴定到属水平,质谱鉴定到种水平。结论 3类实验方法对大部分沙门氏菌、所有金黄色葡萄球菌鉴定水平相同,质谱鉴定蜡样芽孢杆菌的结果更准确,且质谱鉴定时效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S RRNA基因序列 生化鉴定 质谱鉴定 时效 常见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中叶酸含量 被引量:12
5
作者 余文 谢冠东 +4 位作者 陈怡文 任秀 骆海朋 刘娜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18期4808-4811,共4页
目的建立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方法以Tris缓冲液稀释样品,加入冻干的干酪乳杆菌测试菌球,采用Costar 3599细胞培养板培养,使用酶标仪测定结果。幵同时检测了28批次婴幼儿乳粉叶酸的含量。结果本试剂盒方法回收率为... 目的建立试剂盒法快速检测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方法以Tris缓冲液稀释样品,加入冻干的干酪乳杆菌测试菌球,采用Costar 3599细胞培养板培养,使用酶标仪测定结果。幵同时检测了28批次婴幼儿乳粉叶酸的含量。结果本试剂盒方法回收率为95%~105%,定量检测限为0.050ng/mL,日间精密度为0.6%,日内精密度为0.7%。采用试剂盒方法与GB 5413.16-2010试管法同时检测28批次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检测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598),乳粉中叶酸含量的合格率为100%。结论该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可用于测定婴幼儿乳粉中叶酸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乳粉 叶酸 试剂盒法 国家标准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的研制及其应用 被引量:6
6
作者 刘娜 骆海朋 +2 位作者 陈怡文 任秀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7期1816-1820,共5页
目的研制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试验中。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0~3瓶阳性样品和0~3瓶阴性样品。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副溶血性弧菌。为防止数据串通,编制... 目的研制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检验能力验证样品,并应用于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试验中。方法能力验证样品包括0~3瓶阳性样品和0~3瓶阴性样品。阴性样品仅含有背景细菌,阳性样本在背景菌的基础上添加有副溶血性弧菌。为防止数据串通,编制1~180的随机数字表,其中90个随机数字作为阳性样品编码,另外90个随机数字则用为阴性样品编码。随机抽取冻干质控阳性样品、阴性样品各20瓶,参照本次能力验证推荐的GB4789.7-2013对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阳性样品均需要检出副溶血性弧菌,而阴性对照样品应不得检出副溶血性弧菌。将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样品分别在?30、4℃储藏30d监测其储藏稳定性,同时在25和37℃下储藏7 d监测其运输稳定性。结果副溶血性弧菌的质控样在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能满足质控样使用的要求。在39家实验室反馈结果中,36家结果评定为满意,满意率为92.3%。结论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能力验证样品可以满足此次能力验证的需求,国内实验室大部分能满足考核要求,仍有部分实验室需要提高检验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弧菌 能力验证 样品研制 考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八叠球菌的富集培养和固定化介质的选择 被引量:4
7
作者 杨小红 田沈 +3 位作者 赵军 曹亚莉 骆海朋 杨秀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3-356,共4页
用亨盖特 (Hungate)厌氧技术 ,以甲醇为唯一碳源 ,获得了甲烷八叠球菌的富集培养物。采用直接计数法和MPN(mostprobablenumber)法对甲烷八叠球菌的数量进行测定。选择不同包埋剂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 ,并对其成球效果及产甲烷特性... 用亨盖特 (Hungate)厌氧技术 ,以甲醇为唯一碳源 ,获得了甲烷八叠球菌的富集培养物。采用直接计数法和MPN(mostprobablenumber)法对甲烷八叠球菌的数量进行测定。选择不同包埋剂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 ,并对其成球效果及产甲烷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以AM 4为包埋剂对甲烷八叠球菌进行固定化可得到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八叠球菌富集培养物 固定化介质 产甲烷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测即用型液体培养基产品的评价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飞 骆海朋 +5 位作者 任秀 陈怡文 刘娜 余文 谢冠东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6年第7期2770-2774,共5页
目的对即用型缓冲蛋白胨水、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培养基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使用即用型培养基和新鲜配制的培养基对已完成生化确认的10株沙门氏菌、5株阪崎肠杆菌、15株副溶血性弧菌、15株肠杆菌科细菌共45... 目的对即用型缓冲蛋白胨水、3%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肉汤培养基进行质量评价。方法使用即用型培养基和新鲜配制的培养基对已完成生化确认的10株沙门氏菌、5株阪崎肠杆菌、15株副溶血性弧菌、15株肠杆菌科细菌共45株目标菌及5株干扰菌进行检测,确定菌株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平行培养0、6和24 h后对比即用型培养基增菌效果与新鲜配制的培养基是否存在差异。结果使用即用型培养基与新鲜配制的培养基对全部目标菌与干扰菌的6 h、24 h细菌生长的检验结果未见显著差异(全部单因素方法分析结果均为P>0.05)。结论被测试目标菌及干扰菌在即用型培养基中的生长结果可满足GB 4789.28-2013对非选择性及选择性增菌培养基的质量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即用型培养基 灵敏度 特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验用解脂耶氏酵母菌标准物质制备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任秀 白继超 +5 位作者 骆海朋 王亚萍 陈怡文 余文 王昆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70-6775,共6页
目的制备解脂耶氏酵母菌检验用标准物质,以满足实验室酵母菌日常检验质量控制及实验室间比对需求。方法通过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目的制备解脂耶氏酵母菌检验用标准物质,以满足实验室酵母菌日常检验质量控制及实验室间比对需求。方法通过生化、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 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 MS)及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ITS)位点测序,对研究用菌株进行菌种鉴定确认后冻干,制备10^(4)CFU/样品浓度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003:2008《能力验证样品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价指南》等的要求进行均匀性检验后,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评价。样品放于-20、4、25和37℃条件下,分别进行运输稳定性检验及储存稳定性检验。依据GB 4789.15—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霉菌和酵母计数》,验证标准物质在真实食品样品中适用性。结果CMCC98025经生化鉴定为解脂耶氏酵母菌,准确度为93%;MALDI-TOF MS鉴定结果为解脂耶氏酵母,分数为2.012;ITS位点测序与美国国家生物信息中心基因库中序列比对,匹配最优结果为解脂耶氏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均匀性测试结果符合正态分布,F0.05(19,20)=2.137,F=1.697<F0.05,符合均匀性要求。25及37℃中放置7 d稳定,标准物质中菌含量仍保持在10^(4)CFU/样品;4℃储存28 d及-20℃储存90 d,菌含量为10^(4)CFU/样品,复苏率均在91%以上。本标准物质加入7类食品样品基质均可检出,回收率为81.3%。经3家实验室协作标定,本标准物质平均浓度为2.0×10^(4)~3.0×10^(4)CFU/样品。结论本研究制备的解脂耶氏酵母菌标准物质均匀性、稳定性、真实食品样品中应用验证及协作标定结果均符合要求,可应用于食品中解脂耶氏酵母菌检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法 解脂耶氏酵母 标准物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NA测序方法检测生鲜肉中5种动物源性成分 被引量:1
10
作者 任秀 仝伟建 +6 位作者 骆海朋 谢冠东 陈怡文 刘娜 李佳铱 余文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2394-2400,共7页
目的建立生鲜肉中猪、牛、羊、鸡、鸭源性成分的DNA测序鉴别方法,并对采集自北京各地区生鲜肉品进行检测验证。方法合成动物线粒体上12S rRNA、cytochrome b、cytochrome c oxidase基因引物,建立猪、牛、羊、鸡、鸭源性成分的DNA测序鉴... 目的建立生鲜肉中猪、牛、羊、鸡、鸭源性成分的DNA测序鉴别方法,并对采集自北京各地区生鲜肉品进行检测验证。方法合成动物线粒体上12S rRNA、cytochrome b、cytochrome c oxidase基因引物,建立猪、牛、羊、鸡、鸭源性成分的DNA测序鉴别方法,并对50份猪、牛、羊、鸡、鸭肉品进行检测。结果使用线粒体上12S rRNA、cytochrome b、cytochrome c oxidase基因引物对猪、牛、羊、鸡、鸭肉品进行扩增,分别获得456、400和710 bp大小的DNA片段。只有12S rRNA基因引物均可对此5种动物源性成分扩增且效果良好。扩增产物进行序列测定。根据序列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发现,此方法可有效区分样品中猪、牛、羊、鸡、鸭源性成分。结论此方法快速、简便,可准确检测50种生鲜肉样品中的动物源性成分,作为肉类鉴别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 测序 肉类掺假 系统进化树 动物源性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京市售鸽肉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分离鉴定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谢冠东 骆海朋 +3 位作者 任秀 陈怡文 余文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48-53,共6页
目的对北京市售鸽肉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使用缓冲蛋白胨水增菌液淋洗肉鸽样品后,使用大肠杆菌(E.coli,EC)增菌肉汤和丹麦国家血清研究院(Statens Serum Institute, SSI)肠道细菌... 目的对北京市售鸽肉中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进行分离鉴定,并对分离菌株进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方法使用缓冲蛋白胨水增菌液淋洗肉鸽样品后,使用大肠杆菌(E.coli,EC)增菌肉汤和丹麦国家血清研究院(Statens Serum Institute, SSI)肠道细菌琼脂分离大肠杆菌,使用四硫磺酸盐(tetrasulfonate, TT)增菌肉汤和木糖赖氨酸脱氧胆盐(xyloselysinedeoxycholate,XLD)琼脂平板分离沙门氏菌,使用生化鉴定进行可疑菌确认。参照CLSI2016版推荐的肉汤稀释法,测定15种抗生素对所分离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inhibitory concentrations,MICs)。结果样品(n=200)中大肠杆菌(n=104)检出率为52.0%,沙门氏菌(n=41)检出率为21.0%。所分离的42株沙门氏菌菌株均对头孢他啶、氨曲南、厄他培南和替加环素敏感,对氨苄西林、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和氯霉素的耐药率在30%以上,部分菌株对头孢噻肟(4.8%)和黏菌素(2.4%)耐药。所分离的104株大肠杆菌菌株均对替加环素敏感,对氨苄西林、头孢噻肟、氨曲南、萘啶酸、环丙沙星、四环素、复方新诺明、氯霉素和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在30%以上,部分菌株对头孢他啶(2.9%)、厄他培南和(1.0%)和黏菌素(9.6%)耐药。结论北京市售鸽肉是耐药大肠杆菌和沙门菌的重要储存库,相较于我国其他地区市售猪肉,鸡肉,牛肉等分离的耐药菌株,表现出不同的耐药谱,耐药率相对较低,但是北京市售鸽肉所携带的菌株已经累积了复杂的耐药特征,有必要对其中存在的耐药机制进行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鸽 大肠杆菌 沙门氏菌 分离与鉴定 耐药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中菌落总数测定方法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怡文 周巍 +3 位作者 骆海朋 任秀 余文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8年第21期5642-5646,共5页
目的对GB 4789.2-2016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方法使用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的新鲜菌株和冻干样品评价PCA培养基的倾注温度(45℃和50℃)、已处理样品放置时间(... 目的对GB 4789.2-2016菌落总数测定方法的重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方法使用大肠埃希氏菌ATCC2592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6538和枯草芽孢杆菌ATCC6633的新鲜菌株和冻干样品评价PCA培养基的倾注温度(45℃和50℃)、已处理样品放置时间(0~90 min)、培养基倾注体积(12~20 mL)、培养基品牌(7种,编号A-G)的差异对菌落总数计数结果的影响。结果已处理样品放置90 min后,菌落总数的计数结果显著性低于放置0min(P=0.023)和15min(P=0.021)样品的计数结果;使用品牌B培养基得到的菌落计数结果显著性低于使用品牌F培养基得到的结果(P=0.024)。PCA培养基倾注温度(45℃和50℃)和倾注体积(12~20 mL)对菌落总数计数结果的影响未见显著性(P>0.05)。结论需细化国标菌落总数测定方法检验流程,研发并引入可靠的参比培养基,对检验过程予以高度规范化,以保障检验数据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菌落总数 影响因素 PCR培养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测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瞿洪仁 骆海朋 +1 位作者 申静云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19年第1期65-70,共6页
目的建立食品检测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研制均匀稳定的标准物质。方法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103 CFU/样品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 2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抽取20件样品,利用平板计数法... 目的建立食品检测用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制备方法,研制均匀稳定的标准物质。方法利用冷冻干燥法制备103 CFU/样品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 29《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抽取20件样品,利用平板计数法测定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置于-20、25、37℃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组织5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使用30种即食熟肉制品作为基质,并按照国标法检验标物物质的适用性。结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均匀性检验, F=0.922,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标准物质在-20℃保藏28 d, 25、37℃保藏7 d,样品仍然稳定。经5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含量均在103 CFU/样品的水平;标准物质加入到30种即食熟肉制品中,均可以检出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可用于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食品中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检测结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测用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瞿洪仁 骆海朋 +1 位作者 李景云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763-6769,共7页
目的研制食品检测用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4×104~5×104 CFU/样品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29:2010《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随机抽取20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 目的研制食品检测用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4×104~5×104 CFU/样品的标准物质,参照CNAS—GL29:2010《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随机抽取20件样品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4、25℃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组织3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并使用20件食品作为基质,按照GB 4789.3—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检验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的适用性。结果均匀性检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为F=1.933(P=0.076),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标准物质在-20℃保藏28 d,复苏率为96.2%;在4℃保藏14 d,复苏率为77.0%;25℃保藏7 d,样品中菌含量仍保持在104 CFU/样品的水平。综上所述,标准物质的短期储藏稳定性、长期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符合要求。经3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中活菌含量均在104 CFU/样品水平,生化鉴定结果为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在20种食品基质的回收率为54.9%~96.6%。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大肠埃希氏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可用于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食品中大肠埃希氏菌检测结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氏菌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检测用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物质的研制 被引量:3
15
作者 瞿洪仁 骆海朋 +1 位作者 李景云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810-6816,共7页
目的研制均匀稳定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物质。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5×103~2.0×103 CFU/样品的菌球,参照CNAS—GL29:2010《试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随机抽取22件样品,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 目的研制均匀稳定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物质。方法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备含量为1.5×103~2.0×103 CFU/样品的菌球,参照CNAS—GL29:2010《试标准物质/标准样品定值的一般原则和统计方法》,随机抽取22件样品,采用平板计数法进行均匀性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将样品分别于-20、4、25、37℃条件下保藏,对其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进行评价,并组织3家实验室进行协同标定。参照GB 4789.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方法,再使用45件食品作为基质检验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物质的适用性。结果均匀性检测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F=1.986,P=0.059,符合标准物质的要求。标准物质在-20℃保藏28 d,复苏率为103.1%;在4℃保藏28 d,复苏率为102.0%;在25℃保藏14 d或者37℃保藏7 d,样品中菌含量仍保持在103 CFU/样品的水平,说明样品的短期储藏稳定性、长期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都符合要求。经3家实验室协同标定,样品活菌含量均在103 CFU/样品水平,生化鉴定结果均符合沙门氏菌的特征;标准物质加入到45种食品基质中,均可以检出沙门氏菌。结论本研究所制备的鼠伤寒沙门氏菌标准物质的均匀性、储藏稳定性和运输稳定性均符合要求,适用性良好,可用于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食品中沙门氏菌检测结果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伤寒沙门氏菌 标准物质 均匀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品中3M^TM克罗诺杆菌属分子检测系统评价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谢冠东 骆海朋 +6 位作者 任秀 刘娜 赵琳娜 孟云 黄炎 陆苏飚 崔生辉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11期3441-3446,共6页
目的用不同来源的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非目的菌、人工染菌食品样品,考核评估3M^TM分子检测系统对克罗诺杆菌属的检出限、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以及与国标法(GB 4789.40-2016)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3M^TM分子检测系统(molec... 目的用不同来源的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非目的菌、人工染菌食品样品,考核评估3M^TM分子检测系统对克罗诺杆菌属的检出限、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度,以及与国标法(GB 4789.40-2016)检验结果的一致性。方法用3M^TM分子检测系统(molecular detection system,MDS)对实验室保存的50株已确认克罗诺杆菌属、40株非目的菌株进行检测,确定该试剂盒的检出限、灵敏度和特异性;对240份人工污染不同浓度目的菌样品,用3M^TM MDS和国标法同时检验,分析方法的准确度和检验结果的一致性。结果3M^TM MDS对50株不同来源的克罗诺杆菌属的检测灵敏度为100%,平均检出限为1.79×10^3 CFU/mL;对40株非目的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特异性为100%。用3M^TM MDS与国标方法对人工污染10^1、10^0、10^-1 CFU/100 g克罗诺杆菌属FC718的240份不同来源乳粉、糊精、乳清和乳糖样品进行检测,结果一致性均大于95%,方法准确度为97.5%。结论3M^TM MDS方法具有低检出限、高灵敏和特异性特点,在不同食品样品基质中,检验结果呈现良好的准确度,与国标方法检验结果具有高度一致性,是一项适合基层、企业推广的快速、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介导等温扩增 克罗诺杆菌属(阪崎肠杆菌) 培养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