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aS模式下城市路网异质出行者逐日流量分配模型
1
作者 陈玲娟 赵成花 +1 位作者 马东方 柳祖鹏 《运筹与管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7-143,共7页
为研究出行即服务(MaaS)模式下的城市路网异质用户逐日路径选择行为和路网流量分配演变规律,将出行者分为选择MaaS服务的平台用户和自主决策的自由用户。建立了两类用户总量的逐日调整模型、自由用户的逐日选择模型及平台用户的系统最... 为研究出行即服务(MaaS)模式下的城市路网异质用户逐日路径选择行为和路网流量分配演变规律,将出行者分为选择MaaS服务的平台用户和自主决策的自由用户。建立了两类用户总量的逐日调整模型、自由用户的逐日选择模型及平台用户的系统最优分配模型,并利用不动点理论分析了模型稳定性。算例结果表明:若流量转移函数连续,则模型存在不动点,路径流量能收敛到稳定状态;异质用户路网能降低总出行时间,但达到稳态所需时间更长;高比例的平台用户路网总出行时间更小,更有利于路网优化;提升路网出行服务水平可以使路网稳定在最优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行即服务 逐日流量分配模型 异质出行者 系统最优 有限理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垂直绿化对老旧小区热舒适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张少杰 李珊芝 +1 位作者 肖铁桥 马东方 《青岛理工大学学报》 2025年第1期62-71,共10页
地面绿地空间的短缺使垂直绿化成为改善热环境的有效途径,为探究垂直绿化对老旧小区微气候和热舒适的影响程度,以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ENVI-met数值模拟技术,使用空气温度(Ta)、平均辐射温度(MRT)和生理等效温度(PET)指标量化分析不... 地面绿地空间的短缺使垂直绿化成为改善热环境的有效途径,为探究垂直绿化对老旧小区微气候和热舒适的影响程度,以老旧小区为研究对象,运用ENVI-met数值模拟技术,使用空气温度(Ta)、平均辐射温度(MRT)和生理等效温度(PET)指标量化分析不同垂直绿化率对微气候和热舒适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气候和热舒适改善程度与绿化率成正比,垂直绿化不仅可以改善水平方向的微气候,对垂直方向也有一定的作用,并可有效提升空间的热舒适水平,整体表现出早晚好于中午的特征。该研究弥补了社区尺度上对垂直绿化改善微环境和热舒适研究的不足,可为老旧小区微气候和热舒适度改善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制定垂直绿化的推进策略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垂直绿化 热舒适 老旧小区 绿化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电子鼻技术的小麦籽粒DON含量检测
3
作者 刘艮森 聂晓 +7 位作者 王奥霖 贾镇宇 危学华 徐飞 范洁茹 马东方 刘伟 周益林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7-145,共9页
为探究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小麦籽粒中DON含量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在25℃和40℃平衡温度下对DON含量不同的80个小麦籽粒样品的顶空气体进行电子鼻检测,并结合由UPLC-MS/MS测得的各样品DON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除4号和5号传感器外... 为探究利用电子鼻技术对小麦籽粒中DON含量定量检测的可行性,本研究在25℃和40℃平衡温度下对DON含量不同的80个小麦籽粒样品的顶空气体进行电子鼻检测,并结合由UPLC-MS/MS测得的各样品DON含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发现,除4号和5号传感器外,其余8个传感器的响应值均与样品DON含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1号传感器的响应值及其参数与样品DON含量的相关性最强,表明1号传感器可以作为检测小麦籽粒样品DON含量的关键气体传感器。以1号传感器的参数为主,分别建立了在两平衡温度下样品DON含量的回归模型。对各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发现,在40℃平衡温度下基于X_(17)(1号传感器21~60 s响应值的和)所建一元回归模型最好;在25℃平衡温度下,基于X_(1)(1号传感器20~40 s响应值的平均值)和X_(12)(8号传感器1~5 s响应值的和)所建二元回归模型拟合效果最好,其次为基于X_(1)所建的一元回归模型。该研究可为电子鼻技术在小麦籽粒中DON含量检测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鼻 小麦籽粒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毒素检测 回归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移动性导向的公交网络可达性研究
4
作者 王登忠 马东方 +2 位作者 方博 王如杰 袁超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公交优先战略主要偏重于网络可达性优化,通过提高区域线网密度和站点密度可提升居民出行的便利性,但缺少对公交资源调度及移动性导向考虑。为弥补上述缺陷,首先将公交出行过程分为乘坐、换乘、候车等3个阶段,提出了一种涵盖3个阶段的区... 公交优先战略主要偏重于网络可达性优化,通过提高区域线网密度和站点密度可提升居民出行的便利性,但缺少对公交资源调度及移动性导向考虑。为弥补上述缺陷,首先将公交出行过程分为乘坐、换乘、候车等3个阶段,提出了一种涵盖3个阶段的区域公共交通可达性指标体系及测算方法;使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可达性指标与移动性水平的关联模式,采用K-means聚类算法划分关联模式,挖掘城市区域差异性和以移动性提升为导向的关键可达性要素;并以杭州市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公共交通的高可达性并非会带来移动性水平的必然提升,针对这种非一致性提出了分区域的公交网络发展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共交通 可达性 移动性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限优先下交叉口信号设置的临界流量依据 被引量:6
5
作者 马东方 王殿海 +1 位作者 杨希锐 陈松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60-865,共6页
为完善交叉口信号设置的临界流量依据,引入支路车辆穿越主路车流的风险时间函数和等待时间函数,从微观角度确定了临界间隙与主路流量函数关系,得到了有限优先现象的主路流量最小阈值为500pcu/h,并推导了有限优先下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 为完善交叉口信号设置的临界流量依据,引入支路车辆穿越主路车流的风险时间函数和等待时间函数,从微观角度确定了临界间隙与主路流量函数关系,得到了有限优先现象的主路流量最小阈值为500pcu/h,并推导了有限优先下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在此基础上,从交通安全和效率的角度出发,确定了支路车辆穿越主路车流的最小临界间隙值为4.5s.对比设置信号前后交叉口车均延误的大小,得到了有限优先下1/1,1/2,2/2相交3种常见交叉方式需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曲线.与完全优先的主支路交叉口相比,有限优先下3种交叉方式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平均增量分别为20.33%,20.95%,21.43%.研究成果可为信号设置临界流量的确定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优先 信号设置 临界间隙 通行能力 延误 临界流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强化学习的干线信号混合协同优化方法 被引量:10
6
作者 马东方 陈曦 +1 位作者 吴晓东 金盛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5-153,共9页
交通拥堵已成为很多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信号控制作为缓堵保畅的重要措施之一,愈发受到社会关注。信号优化手段可分为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类,且随着交通大数据的不断充实,基于强化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日益成为新兴发展方向。然... 交通拥堵已成为很多大中城市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信号控制作为缓堵保畅的重要措施之一,愈发受到社会关注。信号优化手段可分为模型驱动和数据驱动两类,且随着交通大数据的不断充实,基于强化学习的数据驱动方法日益成为新兴发展方向。然而,现有数据驱动类研究主要偏重于决策模型设计,缺乏对智能体结构的探讨;同时,在多路口协同方面多采用分布式策略,忽略了智能体之间信息交互,无法保障区域层面的整体最优性。为此,本文以干线信号为对象,构建一种多智能体混合式协同决策的信号优化方法。首先,针对交通状态的多样性、异构性及数据不均衡性,设计分布训练-分区记忆的单智能体决策模型,并优化状态空间和回报函数,界定单路口控制的最佳方案;其次,融合分布式和集中式学习的模型优势设计多智能体交互方法,在单路口分布式控制的基础上,设置中心智能体评价局部智能体的决策行为并反馈附加回报以调整局部智能体的决策模型,实现干线多信号的协同运行。最后,搭建仿真平台完成效果测试与算法对比。结果表明:新方法与独立优化和分布式协同相比,在支路交通流基本不受影响的前提下,干线停车次数分别降低了14.8%和13.6%,具有更好的控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交通 协同决策 深度强化学习 智能体设计 中心智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型交叉口信号设置临界流量的确定方法 被引量:5
7
作者 马东方 王殿海 +1 位作者 宋现敏 陈松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105-110,共6页
为完善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以不同车流的优先通行规则为基础,提出了T型交叉口各股车流之间的冲突矩阵,并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和排队论建立了车流通行能力及无信号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交通流的运行效率最优为控制... 为完善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以不同车流的优先通行规则为基础,提出了T型交叉口各股车流之间的冲突矩阵,并基于可接受间隙理论和排队论建立了车流通行能力及无信号交叉口车均延误模型.在此基础上,以交通流的运行效率最优为控制目标,以车均延误为判别指标,描述了信号设置前后交叉口车均延误差值与车流流量的变化关系;取延误较小者为最优控制方式,得到特定条件下需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信号设置 临界流量 冲突矩阵 通行能力 延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家属陪伴联合母婴早期干预在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8
作者 许会玲 朱应菊 +4 位作者 鹿国英 王兴 许燕 刘洋 马东方 《护士进修杂志》 2025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探讨家属陪伴分娩联合术中母婴早期干预在瘢痕妊娠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择期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科室随机选择... 目的探讨家属陪伴分娩联合术中母婴早期干预在瘢痕妊娠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2022年12月—2023年3月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择期瘢痕子宫剖宫产手术产妇及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入住科室随机选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实行常规手术照护模式,观察组实行家属陪伴分娩及分娩后母婴早期干预。比较2组新生儿早开奶时间、出院时母乳喂养情况和体温变化;比较2组产妇出血量、手术时间、术中疼痛情况。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早开奶的比例、出院时纯母乳喂养的比例、出生后2 h、4 h体温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产妇出血量(产后2 h出血量、产后2~24 h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娩15 min疼痛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家属陪伴瘢痕妊娠产妇剖宫产分娩联合术中母婴早期干预有利于新生儿早开奶和体温的稳定、有利于母乳喂养、稳定体温,有利于缩短产妇手术时间、减少出血量、减轻疼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属陪伴 母婴早期干预 瘢痕子宫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无氧铜动态本构关系对于单轴冲击拉伸下空穴增长和失稳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马东方 陈大年 +4 位作者 吴善幸 胡金伟 王焕然 贾存威 侯延军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74-79,共6页
对于高导无氧铜提出一种动态计算的空穴单元模型,由SHBP试验等得到的典型动态本构关系,用于描述空穴间基体的本构行为。此样本材料体积为一圆柱体,其中心包含一个椭球空穴,单元顶部施以轴向常速度加载。在不同应变率下,给出了采用J-C或... 对于高导无氧铜提出一种动态计算的空穴单元模型,由SHBP试验等得到的典型动态本构关系,用于描述空穴间基体的本构行为。此样本材料体积为一圆柱体,其中心包含一个椭球空穴,单元顶部施以轴向常速度加载。在不同应变率下,给出了采用J-C或Z-A本构关系的高导无氧铜中空穴增长到失稳的整个过程。文中讨论了空穴动态失稳的条件,并提出以空穴形状演化为判据。此判据导出与光滑杆冲击拉伸断裂应变一致的结果。计算结果显示,用J-C本构关系得出的空穴失稳早于用Z-A本构关系得出的空穴失稳,计算得出的空穴形状演化与准静态半经验公式估算的空穴形状演化在空穴增长一定阶段基本一致,然而,随着空穴失稳的发生,半经验公式不能预测空穴的动态失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穴增长 空穴失稳 样本材料体积 动态加载 动态本构关系 高导无氧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伤害与盐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关系 被引量:4
10
作者 马东方 朱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2年第34期16518-16520,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短期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生理伤害与盐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关系。[方法]以华农5号玉米为模式植物,设置5个盐浓度梯度(50、100、150、200、300 mmol/L),以0 mmol/L浓度处理作为对照,处理24 h之后开始测量各项生理指标,... [目的]分析不同浓度的短期盐胁迫对玉米幼苗的生理伤害与盐导致的渗透胁迫的关系。[方法]以华农5号玉米为模式植物,设置5个盐浓度梯度(50、100、150、200、300 mmol/L),以0 mmol/L浓度处理作为对照,处理24 h之后开始测量各项生理指标,连续测量5 d。[结果]在低浓度盐胁迫下,玉米幼苗的各项生理指标与对照相比并没有明显的下降。当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玉米幼苗出现严重的水分亏缺。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幼苗水分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叶绿素含量在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出现明显下降。光系统Ⅱ的明显变化则出现在300 mmol/L盐处理组。[结论]低盐胁迫对玉米水分吸收的影响不大。玉米幼苗对盐的耐受浓度在150mmol/L左右,盐浓度达到150 mmol/L时幼苗开始出现明显的胁迫特征,各种水分生理指标下降,叶绿素含量降低。光系统Ⅱ耐盐能力较强,对盐的耐受浓度高达200 mmol/L,在盐浓度达到300 mmol/L时才出现明显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盐胁迫 水分生理 叶绿素含量 光系统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导无氧铜杆的冲击拉伸断裂系列实验以及基于样本体积单元的分析
11
作者 马东方 侯延军 +3 位作者 陈大年 吴善幸 王焕然 贾存威 《爆炸与冲击》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85-391,共7页
采用Hopkinson装置和一种基于一级气体炮的高速冲击拉伸断裂装置,研究了无刻槽高导无氧铜(OFHC)杆在一系列冲击拉伸速度下的断裂。当冲击拉伸速度大于40 m/s时,断裂位置总在冲击拉伸端附近,此速度被确定为OFHC的实验临界冲击拉伸速度。... 采用Hopkinson装置和一种基于一级气体炮的高速冲击拉伸断裂装置,研究了无刻槽高导无氧铜(OFHC)杆在一系列冲击拉伸速度下的断裂。当冲击拉伸速度大于40 m/s时,断裂位置总在冲击拉伸端附近,此速度被确定为OFHC的实验临界冲击拉伸速度。一种受单轴冲击拉伸荷载的、中心含椭球空穴的样本体积单元被用于数值模拟所含空穴的增长与失稳的过程。OFHC的J-C与Z-A本构关系用于描述基体材料的动态响应。讨论了空穴失稳条件并提出以空穴形状演化为判据,比较了空穴失稳时的样本体积单元平均径向应变与无刻槽杆的冲击断裂应变。也用这种样本体积单元模型分析了OFHC的实验临界冲击拉伸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力学 单轴冲击拉伸 样本体积单元 OFHC杆 断裂实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出口道综合效率最优的交叉口配时参数优化方法
12
作者 马东方 王殿海 +1 位作者 宋现敏 金盛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557-1562,共6页
针对分时段定周期控制的单点交叉口,从进口路段和出口路段的整体效益出发,提出一种以优化时段内交叉口所有路段的周期平均车辆数之和最小为控制目标的优化思想。基于目标路段及相应出口路段的剩余容纳能力限制,确定了路段每周期的最大... 针对分时段定周期控制的单点交叉口,从进口路段和出口路段的整体效益出发,提出一种以优化时段内交叉口所有路段的周期平均车辆数之和最小为控制目标的优化思想。基于目标路段及相应出口路段的剩余容纳能力限制,确定了路段每周期的最大输入量和输出量,提出路段实时容纳车辆数的计算方法;考虑相位最大绿灯时长及最小绿灯时长等因素的约束,建立进、出口路段综合效益最优的相位绿灯时长优化模型。最后,设计相关实例并通过遗传算法进行求解。结果表明:本文模型可同时适用于过饱及低饱和状态下的信号参数优化,并能有效防止排队上溯现象的发生,可为包含短连线路段交叉口的信号参数优化提供一种新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效率 车辆数 配时参数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91钢中块状铁素体的成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东方 许江晓 +2 位作者 魏泉泉 赵永峰 耿进锋 《锅炉制造》 2016年第3期34-35,39,共3页
从理论上分析了形成块状铁素体的原因,结合集箱实际热处理的情况,认为在P91钢中形成块状铁素体的原因是温度过高(超过A1相变点)造成的。并提出了消除块状铁素体的工艺。
关键词 P91 块状铁素体 成因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站锅炉主蒸汽管道堵阀处应力优化及处理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东方 常剑冰 +1 位作者 杨旭 吕煜 《锅炉制造》 2014年第2期1-2,11,共3页
通过对主蒸汽管道的应力校核及应力优化计算,制定出了堵阀处优化处理方案。应力计算表明,该处理方案有效的优化了主蒸汽管道水平管段的应力水平,降低了堵阀出口处一次应力,为管道的安全运行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应力优化 弹簧吊架 堵阀 主蒸汽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渣对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34
15
作者 卢珍珍 郑琛 +6 位作者 李发弟 李冲 唐德富 翁秀秀 刘婷 马志远 马东方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14-120,共7页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60只3月龄左右杜寒 F1代公羔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水平葡萄渣对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本试验设4个饲粮处理组,每个处理15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只羊,Ⅰ为基础饲粮,Ⅱ、Ⅲ... 本试验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60只3月龄左右杜寒 F1代公羔进行试验,测定不同水平葡萄渣对羔羊生产性能、屠宰性能和养分消化代谢的影响。本试验设4个饲粮处理组,每个处理15个重复,每个重复一只羊,Ⅰ为基础饲粮,Ⅱ、Ⅲ和Ⅳ处理组为饲粮中分别含有8%,16%和24%的葡萄渣,缩合单宁(condensed tan-nins,CT)含量分别为0,1.5,3.0和4.5 g/kg。结果表明,Ⅱ、Ⅲ、Ⅳ组羔羊日采食量、日增重、胴体重、屠宰率和胴体脂肪含量都显著高于Ⅰ组(P <0.05),N 表观存留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 <0.01),但Ⅰ组羔羊的酸性洗涤纤维和N 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Ⅳ组(P <0.05);Ⅱ组羔羊的饲料转化率显著高于Ⅰ组(P <0.05),净肉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 <0.01)。随着 CT 含量的增加,羔羊的 N、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表观消化率逐渐降低,N 的表观存留率逐渐升高,综合考虑羔羊日增重、饲料转化率、屠宰性能和养分利用率等指标,饲粮中葡萄渣以8%~16%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渣 杂交羔羊 生产性能 屠宰性能 缩合单宁 养分消化代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击载荷下细砂岩压缩试验和破坏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东方 侯远 +2 位作者 陈大年 王焕然 王光勇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S2期42-48,共7页
深部矿井岩石经常受到地下水、冲击地压和高温等综合作用,因此深部矿井中岩石的力学特性需要考虑应变率、温度和含水率等诸多因素。原位采集800 m深部细砂岩;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压缩试验装置上对不同应变率、温度和... 深部矿井岩石经常受到地下水、冲击地压和高温等综合作用,因此深部矿井中岩石的力学特性需要考虑应变率、温度和含水率等诸多因素。原位采集800 m深部细砂岩;在万能材料试验机和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压缩试验装置上对不同应变率、温度和含水状态下的细砂岩试件进行压缩试验,用高速/超高速摄影记录岩石试件的应变场,获得不同试验条件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对典型的回收试件的断裂表面进行微观观测。结果表明,应变率、含水状态和环境温度对岩石的力学性质及破坏特性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细砂岩 准静态压缩试验 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压缩试验 应力-应变 破坏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SYNTAX积分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
17
作者 马东方 张爱元 徐楠楠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4-66,共3页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SYNTAX积分对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行PCI的CHD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计算PCI术前、术后SYNTAX积分。分别分为低、中、高分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各组... 目的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SYNTAX积分对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1例行PCI的CHD患者,通过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计算PCI术前、术后SYNTAX积分。分别分为低、中、高分组,采用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价各组生活质量。结果 PCI术前SYNTAX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疾病认知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组间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PCI术后低分组、中分组、高分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三组在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方面,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7);在心绞痛发作情况、治疗满意程度方面,高分组明显低于低分组、中分组(P均<0.017);在疾病认知程度方面,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17)。结论术后SYNTAX积分能在一定程度上预测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SYNTAX积分 生活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排队最远点约束的最大周期时长优化方法 被引量:9
18
作者 王殿海 付凤杰 +1 位作者 蔡正义 马东方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67-74,共8页
为充分考虑排队最远点对上游节点的影响,尽量避免短连线路段发生排队溢流现象,利用交通波理论分析了进口道排队长度的演化规律,推导了饱和状态持续时段内排队最远点相对停车线位置距离的计算方法,并以交叉口关键相位关键车道排队最远点... 为充分考虑排队最远点对上游节点的影响,尽量避免短连线路段发生排队溢流现象,利用交通波理论分析了进口道排队长度的演化规律,推导了饱和状态持续时段内排队最远点相对停车线位置距离的计算方法,并以交叉口关键相位关键车道排队最远点最近为优化目标,建立了一种最大周期时长的优化模型.然后,设计了8种不同交通需求的测试环境,运用文中方法和现有方法分别计算了最大周期的最优值,根据等饱和度原则确定了两种方法下的信号配时方案,并利用VISSIM仿真获取了不同测试环境下两种方法的运行效率指标.结果表明:8种测试环境中,相对于现有方法,文中方法下关键相位关键车道的平均排队长度、排队最远点相对停车线位置的距离和车均停车次数分别降低了10.67%、11.36%和11.01%,上下游交叉口总的车均延误和停车次数分别降低了3.86%和3.81%,通过车辆数和平均车速分别提高了1.19%和3.5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拥堵 交通波 最大周期时长 排队最远点 最大排队长度 VISSIM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直线型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方法 被引量:15
19
作者 孙锋 王殿海 马东方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6-552,共7页
为了提高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精确性,针对目前城市的公交运行现状,使用时空分布图分析了公交车在直线式停靠站的服务过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停靠站排队概率和停靠时间分布,推导了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对杭州市公交车... 为了提高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方法的精确性,针对目前城市的公交运行现状,使用时空分布图分析了公交车在直线式停靠站的服务过程,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停靠站排队概率和停靠时间分布,推导了公交停靠站通行能力计算模型.对杭州市公交车停靠时间的分布函数进行了拟合,对数正态分布的拟合程度最优,2个交通时段的K-S检验值分别为0.083 9和0.050 6.用MATLAB编程得到不同分布参数下的通行能力结果表明:随着停靠时间对数平均值μ的增加,不同泊位数停靠站的通行能力减少了44.4%~47.3%;通过VISSIM仿真得到了停靠站的通行能力,模型计算值与仿真结果的平均误差为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线式公交停靠站 通行能力 停靠时间 对数正态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 被引量:10
20
作者 王殿海 马东方 陈永恒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759-763,共5页
为寻求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依据,以可插车间隙理论和排队论为基础,用概率分析法证明了将多股主路车流看作一股车流的可行性,建立了主支路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模型.从交通效率的角度出发,对比交叉口信号设置前后的平均延误时间,... 为寻求主支路交叉口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依据,以可插车间隙理论和排队论为基础,用概率分析法证明了将多股主路车流看作一股车流的可行性,建立了主支路交叉口的平均延误模型.从交通效率的角度出发,对比交叉口信号设置前后的平均延误时间,针对常见的3种无信号交叉方式,得到了不同临界间隙下设置信号的临界流量曲线,为主支路交叉口的信号设置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支路 信号设置依据 延误 临界流量 临界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